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 导航 >

收藏家高培芝的故事: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老者

收藏家高培芝的故事:充满激情与理想的老者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瓷器的欣赏与鉴别

2021-04-17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有这么一位收藏家,年近古稀,却精力充沛,乐于分享自己的收藏经验和藏品,且直言不讳,至真至诚;这位收藏家,收藏有大量精美珍贵文物,却愿意花重金收购大量的残器和瓷片;而且以保护文物,促进流失海外文物回归为己任,向博物馆慷慨捐赠,不求回报;同时时刻不忘作为收藏家应尽的社会责任,多年来热心于公益事业,积极资助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他就是在国内收藏界颇具影响力的高培芝先生,藏友们更喜欢称呼他“老高”。

高培芝1941年生,旅泰华侨,早年从事外贸工作,1987年侨居泰国经商,后举家回国,居于家乡江苏江阴,2006年创办藏龙网,现任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古陶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理事。从事文物收藏和研究保护20余年,藏品以古陶瓷为主,也有相当数量的文玩杂项精品及青铜器等作品。WwW.TaoCI52.com

与传统文人收藏家行事低调,藏而不露的作风不同,高培芝是个性情中人,非常乐意将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与藏友分享,不仅在网上大量发帖供网友欣赏、学习、交流,而且只要是事先联系好的,都可以去高培芝那儿上手鉴赏,高培芝平时也是抱着雅玩的心态,把与专家和藏友的交流探讨作为人生的一大快事。与那些艺术品投资者执着于追逐艺术品的“稀、精、贵”不同,高培芝不仅收藏有很多精美稀有的珍品,其中就包括前印尼总统苏加诺的旧藏,同时高培芝一直以来也在大量的收购历代陶瓷各窑的残器和瓷片,高培芝是想通过大量的标本,从中发现一些规律,能够更加系统地分析古陶瓷器的各种特征,这也让他在收藏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因此,在收藏界中,高培芝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收藏风格。

高培芝的收藏事业始于他在泰国经商期间,当时他看到不少中国古代文物流失在海外拍卖场、古董店、跳蚤市场,感到很心痛,便萌发了收藏念头。当时想法很简单,只是想尽自己所能让这些流失海外多年的珍贵文物回归祖国。但是收藏古物光有热情,没有鉴赏能力是不行的,高培芝在收藏初期,也是经常打眼,买到不少赝品。痛定思痛,不懂就学,于是高培芝通过积极地学习与实践,并且经常向行家、专家请教,与藏友交流,逐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慢慢收藏的东西也越来越好,同时也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有时看见好东西,当天没买,就会寝食难安,第二天去买回后才能得以入睡。高培芝认为,收藏的趣味往往就在真伪的考证、辨识中。

经过多年的收藏,现在高先生收藏的古陶瓷器已成多个系列,有古代海捞瓷系列、定窑瓷系列、龙泉青瓷系列、高古瓷系列和明清瓷器系列、彩瓷系列等。品种丰富,包括了晋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时期,各个窑口,各个品种的陶瓷器。高培芝因常在国外,遇见中国外销瓷机会多,因此对于外销瓷有深入的收藏和研究,他认为,按外销途径,中国外销瓷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贸易类,分别为到岸瓷器和不到岸瓷器。到岸瓷器,是指通过大型贸易运输到达彼岸,到岸后当时就成为商品,在国外流传下来的瓷器,这些瓷的特征是成对成套,完美如新,其中不少是精品;另外,如不到岸瓷器,即常提到的海捞瓷,又称出水瓷是指在大型贸易的运输途中因沉船而未能在当时成为商品,沉在海底保存了几百上千年后,现在从海底沉船打捞面世的瓷器。这种瓷器量大,釉面有海水浸泡受损的痕迹。第二类是礼品类,指国外使节来中国,朝廷回赠的礼品瓷器,这一类瓷器档次很高,往往当朝就是精品,数量极少。第三类是民间贸易类,指边境地区的集市贸易等民间商业活动中的小型贸易,数量和质量也相当可观,但多为日用瓷,东南亚一带多见。第四类是定制品类,就是国外的王公贵族,或是豪门家族订制的瓷器。这些瓷器的流传和使用有固定的范围,瓷器上往往印有皇室和贵族的标徽,民间很少出现。

高培芝认为收藏不仅要有眼力、财力和运气,有时也要有一些创新的思维,同样一件古物,因为残了,有些收藏家会不屑一顾,而有的收藏家却能使其重现光彩。2002年,高培芝在泰国一家古董店看到一把德化窑的瓷壶,做工精美,胎质细腻,釉色纯洁,但因缺盖,很长时间没有卖掉。高培芝当即买下,并请专人根据壶形精心设计了金盖,使洁白无暇、莹润如玉的德化瓷,配上富丽堂皇的黄金饰件,金玉相映,别有韵味。

收藏大家不仅有良好的鉴赏力,丰富的藏品,还有一颗赤子之心。江苏常州天宁禅寺始建于唐代,是全国重点保护寺院。在天宁宝塔的第13层里,有一尊天然水晶释迦牟尼佛像,产于16世纪的尼泊尔,后来“云游”去了丹麦。佛像由整块天然水晶雕刻而成,高57公分,重达50公斤,通体晶莹剔透,品相完好,雕工精细,是现存世界最大水晶佛像。2003年,高培芝以高价买下,并在其运作下,成功将佛像从万里之遥的丹麦辗转请到中国,并捐给常州天宁禅寺,成为天宁宝塔的镇塔之宝。期间,尽管有不少国内外收藏家愿意用高出几倍的价格收购,都被高培芝婉拒。除此之外,高培芝还向江阴博物馆等文博单位捐献青铜器、古陶瓷器等多件文物,展现了一位收藏家的博大胸怀和爱国之心。

自从2006年创办藏龙网,高培芝就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藏龙网的发展上,高培芝希望通过藏龙网能够提供给广大藏友一个更好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大家在这可以跨越地域的界限,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2007年在高培芝家乡江阴成功举办了藏龙网首届网友会,参会网友多达350余人,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也有不远万里来自美国、澳门、新加坡等地的网友,盛况空前,创造了收藏类网站网友会人数之最。最近,在今年的端午节期间,藏龙网又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北京网友会。

高培芝一直有个心愿,就是待藏龙网这个交流平台成熟之后,成立藏龙股份制公司和股份制博物馆,以股份的形式管理藏龙网,整合资金、藏品、人力、技术,增强实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力量,保护和研究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繁荣古玩艺术品市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低调的收藏家


老吴最不舍他的清朝天青釉“出阁”

老吴收藏的周朝镏金青铜炉

“文物是用来保护的,不是拿来炫耀和攀比的”,老吴对记者说,自己爱上历史文物,其实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上世纪80年代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去了一趟文物名城河南,开始对文物收藏情有独钟。现在,老吴说,他收集的文物多样,喜爱传世品更胜过出土品,其中得意之作就是清朝的天青釉和周朝的一尊镏金青铜炉。

【大闺女】清朝天青釉

这个天青釉目前被公认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不过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是官窑,一种认为是民窑,但不管是哪一种,如今都是很宝贵的文物。

天青釉是2005年时,老吴从漳州收藏家协会一个会员手中相中的。他说第一眼看到这个天青釉,凭着经验就已经对它一见钟情了。天青釉上有两个兽头尊,整个釉器上没有一处接缝,共有3个阴雕、4个阳雕共7种图案,其中的阳雕分别刻着风雨形状、老三代青铜器图案以及如意等图案,寓意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等。

老吴说,去年他拍下天青釉的图案寄给山东电视台,被该台《空中鉴宝》栏目作为片头滚动播出很长时间。其间,几大拍卖行也闻讯邀请他参加拍卖。前2个月,香港的苏富比公司也发函邀请他参加。但他实在太爱这个天青釉了,目前舍不得这个“宝贝闺女”外嫁他人。

【小闺女】周朝镏金青铜炉

镏金青铜炉高34厘米,直径17.5厘米。炉由三只独角瑞兽浮雕撑着,炉身布满精美的纹路。老吴介绍,这是陶模分铸法工艺,内模至今还在。炉底呈锅型,这是比较少见的,且锅底有多处碎裂纹,可以说是青铜器传世作品中难得的佳作。

老吴说,青铜器铸造后会留下一种痕迹,即起表面不规则下凹的裂痕,古玩行家称之为“碎裂纹”,铜质越好,越容易出现。业内人士都知道,器物有碎裂纹者基本上就是真的,技术高超的艺匠也难以伪作出碎裂痕迹。这座青铜炉还曾参加过央视2008年“寻宝走进石狮”的活动,当时鉴宝专家鉴定为明年间藏品。对此,老吴有他的个人看法,他觉得从三条范模及多处无法伪作的碎裂纹可以推断,这应该是周中期的作品。他说,不管怎样,这座青铜炉在他心中仍是挚爱的“闺女”之一。

社区达人

【达人档案】

老吴,58岁,黄石镇普通居民。爱青铜器,爱瓷器,爱文物,是个半路出家的收藏爱好者,家中橱窗里、书桌上、床底下……到处都有各个朝代的文物。即使经济窘困,也要想方设法挤资金来搜集文物,把收藏品当成亲闺女一样珍爱。当地业内人士都称他为“最低调的民间收藏家”。

陶瓷收藏家苏银溪的故事


瓷库中国讯“我现在藏有德化近代名家作品有数百件,另外还有上百件上世纪德化厂集体创作的各类作品,这些作品的时间横跨半个世纪。可以说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德化瓷雕艺人的创作历程。所以,在我展厅里,精品荟萃,也是德化当代瓷艺作品的集中展示。”在德化进城大道“德化古玩城”内的主建筑大楼五层,“宝兜艺瓷”的苏银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些来,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一定程度也促进瓷雕艺术品市场的繁荣。苏银溪的这批作品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据介绍,苏银溪的这些名家作品大都来自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那时市场意识相对淡薄,收藏这些作品纯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一种偶然,是他年轻时到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经营瓷器店留下来的。对此他笑着说:“不是我有什么独到的眼光。”

中国人最早是用陶器的,大概是新石器时期,发明了瓷器,已经是汉代的事了。陶瓷一词前后一字之差,在时空上却跨越了数千年。早先的瓷器,色泽是青灰色的,汉时的人在端详着灰不溜秋的瓷器时,大概在想,如果瓷器能烧成白色该有多好看。白是一种非常高雅的颜色,白云、雪花还有女人脂白如玉的肌肤,都是极美的东西。古人不知道瓷器能不能烧成高贵的洁白色,孜孜不倦地追求了一千年,终于在北朝末期或唐初才烧出相对意义的白瓷。到了明代,白瓷烧制到达一个顶峰,之后又有各种色泽瓷器被烧制出来,但“白如雪,润如玉”似乎永远是瓷器色泽的最美境界。

何朝宗的存世神品至今几乎都在国家博物馆,民间难得一见。建国后德化瓷人凭借日趋先进的烧制工艺,在继承古人的艺术风格下,大胆创新,创作了相当多的瓷艺精品。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德化陶瓷一厂一些老工艺师所创作的艺术精品,目前在收藏市场亦价格不菲,为有识之士的关注收藏对象。

德化“宝兜艺瓷”的掌门人苏银溪,就是这样的一个收藏家。在几十年大江南北经营德化陶瓷艺品的过程中,他早已深深热爱上了这些“沉默的朋友”,作为商人,他本是要把这些优秀瓷塑作品卖掉赢利的,“但有的东西太美了,卖了就没了,有的甚至是孤品,所以不舍得卖。”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如今他的“宝兜艺瓷”已收藏了几百件德化白瓷近现代名家作品,这些作品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德化瓷艺名家的创作历程,“宝兜艺瓷”便真成了德化白瓷的“宝兜”了。

《鱼篮观音》是当代德化著名艺人陈德卿的作品,作品精雕细刻,线条流畅,衣纹自然、飘逸,面相饱满温柔又庄严肃穆,是当代德化瓷器仿何朝宗观音的上乘之作。

《毫光如来》与《毫光观音》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许兴泽的作品,二佛通体用上好的德化瓷泥烧制而成。这种白似乎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白到极致么?似乎也不是,因为分明有点透明,却只是有一点透明,那么若隐若现,就如佛的拈花一笑,却又非笑,让人不由自主神定气闲。

陈德卿另一作品《浴女》,把一个东方女子的绝美身材在一条浴巾上中展露无遗,细脖与腰身,让人窒息的臀部曲线,以及乳白如凝脂的皮肤,或许只有德化白瓷才能如此艺术逼真地表现出东方女子的含蓄与开放,每个部位看上去都是那么匀称与自然,让人回味无穷。

《思》在刻画一个闺中少妇的淡淡忧愁。齐整的刘海、标致的五官、瓜子型的脸庞以及对襟的短衫,年轻却挽着传统的中式发髻,看来是已为人妻了。在想些什么呢?是思念远行的夫婿?还是在追忆少女时代快乐的时光?不说也罢,就这么永远含蓄着,这便是典型的东方风情了。这件作品获得福建省“文明交通杯”艺术陶瓷大赛的金奖亦不为奇了。

收藏家的瓷器邮票收藏


我喜欢瓷器,是缘于这样一种观念,人世间一切珍贵的东西,几乎无一例外是美丽而又易碎,比如爱情、比如瓷器……大概正是缘于此吧,因美丽而又易碎才显得格外珍贵的瓷器,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珍爱的宠物。

熟悉我的朋友大都知道,区区在下还是一介低层次的集邮爱好者。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那一旦碰到了以瓷器为题材的邮票,更是喜欢得不得了。

比如,1999年4月,《钧窑瓷器》纪特邮票的发行,就让我不胜欣喜。

对钧瓷,过去我是一无所知。1985年,我的一篇文章在河南获奖,奖品是尺把高的钧瓷瓶一尊。瓷瓶造型简洁,线条流畅,釉色为成色很好的鸡血红,以此为嚆矢,我和这种厚重、沉稳的瓷器遂一见钟情,并陆陆续续购置价廉、且还看得过去的钧窑瓷器。记得有一次,距我住处不远的一家钧瓷专卖店倒闭清货,我闻讯赶忙前去,还拉了几个朋友帮忙砍价。果然是人多力量大,结果硬是让老板把骆驼卖了个马价,我背着七八个大大小小的瓶子满意而归。只是事后又想:这该不会有乘人之危之嫌吧!

除过前面提到的那尊瓷瓶外,我最好的一件钧瓷是向别人讨要来的。一次,去油画家林安龄的工作室聊天,适逢他刚从河南买回一些钧瓷,遂得以先睹为快。其中有两个小碗,经窑变以后,釉色瑰丽多彩,图案出神入化。通过以往的阅读我知道,钧瓷的一个显著特征是,釉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这两个小碗正是如此;真是妙不可言啊!见我爱不释手,林安龄说:“见一面,分一半。你挑一个吧!”如今,这个钧瓷小碗就安放在寒舍客厅一个显眼的位置,闲时把玩,真是感觉好极了!

当然,最好的钧窑瓷器,是在博物馆里,我们想隔着厚厚的玻璃看一眼也不容易。正因为这样,把钧瓷精品搬上邮票,就使得像我这样的钧瓷爱好者随时随地都能够聊胜于无地欣赏一番;更何况设计巧妙、印制精美的邮票,也是足以陶冶人心灵的艺术品,瓷器和邮票结合,当然就成为了强强联手的佳制。

1999年4月发行的《钧窑瓷器》纪特邮票共有四枚,所展示的分别是出戟尊(北宋)、尊(北宋)、双耳炉(元代)、双耳连座瓶(元代);皆为钧瓷的传世精品,不但造型各具特色,而且釉色也包括了天青、月白、宝石蓝、鸡血红这么一些钧瓷的代表品种,很能让人对钧瓷“窥一斑而知全豹”。另外,这套邮票还是1999年3月1日外埠平信邮资调整为0.8元后的首套符资纪特邮票,别有一种收藏意义。当年这套邮票首发时,我格外多买了几套,陆续送给了那些像我一样既喜欢瓷器,又喜欢邮票的朋友。

12年过去了,前不久,在网上读到一条消息,得知一种叫作“《中国陶瓷·钧窑瓷器》邮票发行的12周年纯金珍藏版横空出世,将在第七届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艺术节上惊艳亮相”。据称,这一珍藏版限量发行888套,每套售价8889元,并特别强调“之后增值空间将更加惊人”。哈哈,这么好的发财机会,让给别人吧;我嘛,就算了!

收藏家陶瓷珍品的介绍


☆靓品一:金代磁州窑大盆

这件宝贝的主人也是青铜焦斗的主人———正定瓷器收藏家刘金海先生。在看过这件器型硕大的藏品后,“探宝”专家都赞不绝口。此器物直径可达50cm,褐彩,有漂亮的纹饰。造型端庄大方,大盘底部为鱼草纹,内壁饰以规整的莲瓣纹,外面施黑釉,双鱼画面灵活生动。专家李和祥认定,此为金代磁州窑的典型作品,品相不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藏品。说到这件磁州窑大盆的收藏史,正定收藏协会副会长郝双群先生告诉记者,大盆也是刘先生十年前买的。刘金海以收藏瓷器见长,所以,对于这件罕见的磁州窑大盆,更是珍爱有加。有人曾出高价想收藏,刘先生却从未动过心。

☆靓品二:嘉庆葫芦方瓶(一对)

“探宝”专家寻访至我省邢台,见到了收藏爱好者魏杰先生的一对粉彩葫芦方瓶。这两件瓷器高40cm,外型秀美、着彩绚丽。省民间收藏协会秘书长李昆堂介绍说,这是一对典型清中期粉彩葫芦方瓶器型,一只主绿釉,一只主蓝釉,上装饰有开光花卉,地子全方位饰以席纹,纹饰繁琐并不失工整,上下以粉彩锁口,端庄完整,是一对不可多得的艺术品。邢台市收藏协会会长吴佩英不失时机对藏品和它的主人进行了介绍。他说,这两件器物在魏杰那里已经保存多年,别看魏杰年龄只有40多岁,但搞收藏已经有20多年了,他家中藏了不少瓷器和玉器,“眼力好”在邢台收藏圈里也是出了名的。

古陶瓷收藏家的福音


文/蔡暄民

十种老化痕迹的鉴定方法

有位资深的古陶瓷收藏家和我谈起:“何时无损检测技术能够问世了?那眼下古陶瓷收藏界的浑水也纯清了,什么无据打假者也没有了市场,假国宝也自然原形毕露,真盼望这一天早点到来。”类似的心态不光存在某些藏家心里,连一些具有相当眼力的鉴赏家也在期盼,他们想让科技来佐证自己的眼力。一日凌晨,收到一位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发来微信:公安部评审通过“古陶瓷老化痕迹鉴定技术”一文,其中确定了十种老化痕迹的鉴定方法:一,腐蚀线;二,几何图形;三,腐蚀的坑点;四,腐蚀斑块;五,局部釉面脱落;六,变色细胞;七,破口气泡;八,腐蚀网纹;九,胎体析盐;十,釉面混融。老专家在微信中流露出终于盼到天亮的欣喜。

他的欢欣是可以理解的,仿佛终于迎来了一位公正的、具有权威性的裁判员,结束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混乱状况。古陶瓷界确实存在真假莫辨,黑白不清的现象,极为开门的物品也会遭来非议,持否定论者大多不会列举理由,只要下个斩钉截铁的结论“一眼假”,或者“假得不能再假”,你即使有千张嘴也没用。于是,形成了古陶瓷界谁说了也不算数,哪位专家下的定论都没有权威的怪圈,由此,中国古陶瓷的话语权也自然拱手让给了外国人。

那位发来微信的著名专家,他有很好的鉴赏眼力,那为什么他也要期盼痕迹鉴定技术的早日问世呢?说明他心中积累了太多苦恼和无奈,希望这痕迹鉴定技术的问世能给他一个公正的结论。他的想法无可厚非。我要表达的是:一,痕迹鉴定技术是否能彻底解决古陶瓷断代的问题?二,如果这一技术不能完全解决断代的问题,我们的目鉴是否就真的无法被认可了?

痕迹技术鉴定和正确的目鉴

我先说第一个问题,即“痕迹技术鉴定是否能彻底解决古陶瓷的断代问题”。首先,我认为岁月留在古陶瓷器物上的痕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通过腐蚀痕迹的鉴定来断物品的新老一定准确,由此也划清了新旧的概念。这在古陶瓷鉴定领域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值得称赞。

但是,对古陶瓷鉴定,最难也最关键的是断代。从磨损和腐蚀痕迹的角度去鉴定,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即同一时代、同一窑口的器物,被放置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会造成完全不同的磨损和腐蚀程度。古陶瓷流传下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出土,二是传世。不管是传世或出土,不同的器物放置不同的墓葬环境中,或被收藏在不同藏家手里,都会造成不同的磨损腐蚀程度。特别是出土器,不同土壤的含酸碱度不一样,更有南方与北方土壤的干湿度的差别,还有墓室封闭状态的好坏等等,都会造成器物侵蚀度的巨大差距。

再拿传世品来说,放置陈设的环境不一样,磨损程度也大相径庭。因此,要定出统一的断代标准确实很难。但也不是说不可能,那要寻找到各种类型的被侵蚀标本,包括传世的、出土的,各朝各代的,最好要无所遗漏,才能作出百分之百的正确结论。此数据库的庞大程度真是无法估量。有人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一天迟早会到来,我暂不怀疑,但是必须有一个前提,即找全所有的不同朝代、不同类型、不同状态下的各种标本,将各种情况下遭受不同腐蚀程度的细微特性等等全都输入数据库,让每一件需鉴定的器物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数据才行。

以上在理论上是能成立的,但实际操作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要正确断代,这里还牵涉到另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古陶瓷上的绘画和书法作品是断代的主要依据之一,绘画和书法牵涉到画风的鉴别,以及对线条刚劲流畅度的识别,这已超出了受腐蚀和磨损的范围,是属于审美观的范畴了,也是另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需建立的问题。我这样说,倒并不想否定痕迹技术鉴定的成果,至少我认为它在新旧的区分上是完全可行的。可正确断代就不单单是污损痕迹所能解决的问题。

这里又回到第二个命题,即“正确的目鉴是否具有权威性”?我认为,如果一位真正具有眼力的专家,他对自己的鉴定结论很自信,有痕迹技术作引证自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反正,真的总是真的,暂时不被人看好或遭人否认也释之坦然。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大藏家,如孙灜洲、大维德,都曾遭遇过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但他们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还是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眼力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践中,建立在多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实践出真知这个道理在古玩鉴定行也是颠朴不破的真理。其实,鉴定是门非常严谨的学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尺度过紧了,会冤杀真正的到代品,过宽了,会使大量的假国宝登堂入室。真正的鉴定家肩上的担子是相当沉重的,恰如其分,真就是真,假的绝不说真,鉴定不是对人,而是对物,对历史的负责。

尤其是面对高、精、尖的藏品,一定要具有高尖端的眼力才看得懂!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鉴定手段日趋成熟,不是百分之九十九,而是百分百的正确率,这一天的到来,才会对真正的专家和真正的藏家作出公正的评判。这一天才是古陶瓷收藏家的真正福音。

马未都给收藏家的启示


今年,央视名牌栏目《百家讲坛》推出了“马未都说收藏”讲座。马未都以一个民间学者的身份,站上央视这个顶层平台开讲有关陶瓷、家具等收藏方面的文化话题,无疑给目前火暴的陶瓷收藏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瓷器是藏界的主流收藏品种之一。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达官贵人,喜好瓷器可谓经久不衰。早在1989年伦敦苏富比就推出过一件唐三彩,当时以4950万港元成交,这价格纪录一直保持10多年。2005年伦敦克里斯蒂又上拍了一件《鬼谷子下山图元青花罐》,结果以2.3亿元的价格被一英国大藏家买走。此价创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最高价。

虽然,景德镇云集了王锡良、秦锡麟等23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刘平、熊汉中等9名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以及35名陶瓷美术教授、49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可谓“大家”云集。但景德镇却没有几个知名的陶瓷收藏家,就连陶瓷收藏爱好者都较少。这与诺大的瓷都是极不相衬的。作为瓷都,景德镇急缺象马未都这样的、能一呼百应、能引领收藏市场的大收藏家!

其实,马未都并无显赫的学历,他搞收藏,一无家传,二无师从,全凭自己三十年的刻苦钻研和实践经验。能够登上《百家讲坛》,名扬天下,这无疑给收藏家、收藏爱好者以及想进入收藏领域的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启示一:勤于学习,投资自己

1966年,马未都11岁,“文革”开始了,和成千上万同龄人一样,马未都的学业戛然而止。后来马未都下过乡、插过队,在做收藏之前,他只是一位回城没几年的机床工人。但是,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的他却在20多岁时已然因文成名。文学领域给马未都后来醉心收藏搭建了桥梁,从此,他走上了“由文学了解文化,由文化了解文物,由文物了解收藏”之路。

马未都没拜过师,实物就是他的老师。北京的潘家园,是北京旧货买卖的集散地。在这里,人们可以时常看到马未都的身影。为了弄清各个历史时期陶瓷的特征,最初几天,他几乎天天去故宫的陶瓷馆。由于展厅的光线不好,他每次去,总带着手电筒,对一件瓷器照着看,一呆就是几个小时,引得保安人员怀疑他是“江湖大道”。由此可知他能准确鉴定陶瓷的年代和品质并非一日之功。

马未都告诫收藏爱好者:“哪怕你是想赚钱,真正想获得极好的商业利益的时候,一定是对文化(知识)了解更深的时候。你不懂那就永远只是跟着别人走,当你懂,你才能获得更好的利益。”马未都说只有把所有的信息都捕捉到了,都熟知了,用到它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

马未都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才成就了一代收藏名家。因此,对于想进入陶瓷艺术品投资的收藏爱好者而言,具备陶瓷应有的基本鉴赏知识,做一名勤奋的、谦虚的学生,请教各方面的专家,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还要对作品的工艺、造型、构图、釉料、印鉴、题跋等进行深入研究。只有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可能进行投资,也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勤于学习,投资自己,这是马未都给收藏家(爱好者)的第一条启示。

启示二:学会借势,打造品牌

在北京收藏界,提起马未都,圈内人会竖起大拇指,生在动荡岁月却不甘人后,不是收藏世家却以收藏古代瓷器、家具闻名;不是专家,却走上央视《百家讲坛》;开办私人博物馆并招来国际风投的关注。马未都无疑是“借势”高手和打造“品牌”的能手。

所谓“借势”,简言之就是借助外部有利因素,为我所用,以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所谓“品牌”,市场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企业提供给某个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竟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相区别。

马未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收藏能力后,就不断的借助媒体平台,以求提高“马未都”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马未都收藏专家”品牌形象,并最终形成较大的品牌影响力。正如马未都所言:“我之前做电视节目,包括对我的宣传都很多了。但是其他的节目都比较娱乐化,或者有些传奇化,有的人想听听你的故事啊什么的,而央视《百家讲坛》品牌响、知名度高、文化学术氛围浓,我觉得能借助这一强势平台挺好的。”以前马未都只是在收藏圈内有名,但自从“借势”央视《百家讲坛》后,“马未都收藏专家”的品牌可喟家喻户晓,并成为收藏市场的风向标。

收藏家品牌是艺术家的一种无形且重要的元素,它象征着、代表着收藏家本身。就收藏家品牌的角度而言,消费者(买家)除了跟收藏家作品或服务相关连之外,和收藏家品牌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收藏家品牌本身即代表着收藏家承诺,是一种永续性的信任,并被定义为“消费者(买家)的一种期待(质量的期待、升值的期待、服务的期待,等等)”。

今天,打造、利用收藏家品牌,不仅是促进收藏家快速达成长期成长目标之道,而且也是收藏家创造丰富利润的最佳途径。

学会借势,打造收藏家自己的品牌是马未都给收藏家(爱好者)的又一启示。

马未都先生简介:

马未都,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知名收藏专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中国古代器物,至上世纪90年代,收藏已具规模,陶瓷、古家具、玉器文玩等藏品逾千件。1992年他的《马说陶瓷》一书,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启蒙读物;专著还有《明清笔筒》、《中国古代门窗》等,目前致力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研究和整理。

一个陶瓷收藏家的情怀


去年11月,我应邀参加香港中华文化中心举办的“中国传统陶艺及现代陶艺国际研讨会”。与研讨会同时进行的有一个作品展览,按规定,每个出席研讨会的陶艺家应带几件作品参展。可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石湾美陶厂副厂长庄稼却没带作品。问何故,答曰:“香港有借。”

开展那天,展厅果然立着庄稼的两件陶瓷雕塑,一件叫《诗圣杜甫》,一件叫《与君同寿——彭祖八百岁》,均有40多厘米高。我心想,庄稼真会起巧,免去从大陆搬动香港的功夫,又免去途中可能破损的担心受怕。我同时纳闷,他的作品怎么香港有借?

晚上,我在下榻的亚洲酒店找同行问候,串门串到庄稼房间时,见有一个陌生人,庄稼忙起身介绍:“这位是香港陶艺收藏家吴志明先生,我的展品就是从他那里借来的。”

哦,收藏家?我仔细打量他,衣着朴素,身体不瘦不胖,不像是个大富翁。他听庄稼说我来自景德镇,立刻显得很热情:“景德镇的陶瓷我也喜欢收藏,王琦、邓碧珊、徐仲南、田鹤仙、王大凡、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等人的,我更喜欢。”他居然一口气讲出原景德镇八大名家的尊名大姓,一个不漏,叫我大为惊讶。

对于收藏家,我原来也未接触过。但我知道有的出于对民族之根的眷恋,喜欢收藏民族色彩极浓的艺术珍品;有的从宗教信仰出发,偏爱收集符合自己宗教心理的东西;有的按照自己的现代审美情趣,收寻自己喜爱的艺术作品;有的为财产保值而收藏;还有的也许是附庸风雅。眼前这位收藏家属于哪一种呢?

出乎我意料之外,他说得沉重:“中国陶艺精品流失国外太多了,我不能不为保护这些精品尽一份心,我死前要留下遗嘱,把我的全部收藏品捐赠国家。”一席滚烫的话,使我深受感动,对他肃然起敬。

我们许多人疲于追求生活的温饱,没钱收藏艺术品,国家博物馆美术馆收藏艺术精品的经费也有限,许多艺术精品自然流失国外,以至于我们的陶瓷专业工作者要研究某一个历史时期的陶瓷,还得常常翻阅外国资料,实在令人痛心。眼前有这么一位品德高尚的收藏家,真是难能可贵。从与吴志明先生聊天中得知,他的艺术素养也很厚实,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都能说出道道来。由此,我想到香港的一位同行对我说的话:“香港容易接受中国文化,也容易接受西方文化。”从我近几年多次赴港考察、展出的情况来看,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都市,既有保留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一面,又有高度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一面,又有高度现代化生活的一面;既有西方文化的参透,又有民族文化的痕迹,从而决定了他们在完美情趣上的多元格局。其实,不仅港澳地区如此,东南亚地区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总以为这些地区佛教文化氛围浓厚,审美情趣是单一的,因此我们面向他们的陶艺作品也只有单一的佛教题材,殊不知情况早已变化。

在艺术创作与艺术市场之间,有审美眼光的大收藏家介入,不能不是左右审美趣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大收藏家本身就是一家私人博物馆,如果开放的话,是可以起到艺术交流、观摩、借鉴保护作用的。吴志明先生他诚意邀请我们这次与会的陶艺家去他家参观,可惜会议活动日程安排很紧我,我有心去却未能实现。

吴志明先生在与我交谈的短短时间里,给我的印象是很深的。我深信,他的一番话语在我以后的创作实践中是会化为力量的。

我们陶艺创作者应学会研究收藏家,与收藏家对话。

收藏家爱海捞瓷的真


曾经在“海上丝绸之路”上传播东方的文明与智慧的海捞瓷,又在二十一世纪书写出新的传奇;珍珠、水晶璀璨了“凤冠”,而今进入寻常百姓家。

海捞瓷

收藏家最爱海捞瓷的“真”

没有人也没有办法统计,南海千年的波涛汹涌,吞没了多少船舶。有多少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因船舶遇难而沉入海底。这些瓷器,密藏着那个时代的灿烂文明,是埋葬在海底的一段历史片段。

百度百科上,对海捞瓷的解读如下:中国历史上外销瓷的一个分类。中国明朝末年,瓷器大量出口,而马六甲海峡作为亚、非、欧等地往来的海上枢纽,成为中国商船必经之地,一些商船因故在此沉没,所载瓷器打捞出水后统称为海捞瓷。

这些来自中国的瓷器,在经过下沉时候的震动,被海水冲得七零八散,受到沙粒的磋磨,器身、釉光多少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它们在饱受海水和沙粒的侵蚀、冲击后,经过剥取珊瑚礁结物,釉光虽然发哑,但神韵不变,其中一部分更是釉色浓厚,青翠可人。欣赏起来无不令人惊叹它不减当年的风采。

海捞瓷虽然不能与明清官窑精品瓷器相提并论,但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历史背景,其反映出的历史文化价值不可低估。业内人士表示,海捞瓷来自海底沉船,基本上还原了制造时代的艺术风貌。除了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外,一个“真”字或许是海捞瓷受到买家欢迎的原因之一。

近年来,在国内的一些古玩市场,海捞瓷交易价格节节攀升,品相完整的瓷器由原先的几十元涨到现在的上万元。海捞瓷在拍卖会上的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收藏者的关注。

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捞瓷就在海外市场出现,深得国际藏家的青睐,拍卖成交价也在不断创造新高。

2005年秋季,海捞瓷首次登陆中国拍卖场。200多件无法与官窑名品相媲美的瓶瓶罐罐,在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以92%的成交率,拍出高达2727万元的总成交额,而拍前的预估价仅为100万元。

随着我国《文物法》第五条“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再次重申,国家对水下文物的控制越来越严格,民间海底打捞也越来越困难。而火爆的海捞瓷收藏市场,让一些利益熏心的人想起了造假的法子。造假者先从景德镇等地买来仿古的新瓷器,然后将新瓷器装入网内,一端系在水面固定物上,另一端沉入海中浸泡。到时绳子往上一拉,便能假冒海捞瓷出售。还有更为专业的造假者,会定期将瓷器提上来,下些饵料,吸引海里的贝类、鱼到新瓷器上附着、排泄,伪造真正海捞瓷常有的珊瑚礁结物。

“如果你在市场上遇到完整的瓷器,被卖主称为海捞瓷的话,你就要特别小心了。”海南省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张锐说,相对于外省而言,在海南岛上,冒充海捞瓷的现象比较少发生,可能是因为本地收藏者太容易接触到真品,练出了“火眼金睛”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