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 导航 >

品鉴古陶瓷 侨韵臻藏 汪星侣收藏精品展

品鉴古陶瓷 侨韵臻藏 汪星侣收藏精品展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古代瓷器收藏 展鹏瓷砖

2021-04-25

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

品鉴古陶瓷

讯由上海市华侨收藏协会主办的“侨韵臻藏——汪星侣收藏精品展”近日在上海卓维700文化创意园区展出,这个个人古瓷收藏展的展品从八千年前的大地湾文化到元代,各个著名窑口的古陶瓷近百件,其中唐黄釉彩绘武士俑、唐孔雀绿釉瓶、北宋汝窑笔舔、北宋湖田窑青白釉温碗执壶、南宋湖田窑青白釉观音像、南宋越窑青釉刻花缠枝牡丹纹钵、宋耀州窑青釉刻划牡丹花纹碗、宋官窑系紫釉花觚、南宋扒村窑白地黑花莲花纹盆、金代钧蓝釉红斑盘、金/元钧窑蓝釉红斑瓷枕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上海市华侨收藏协会特聘著名古陶瓷鉴定家范冬青对所有展品进行了鉴定。

展览中有一件口径52厘米的南宋扒村窑白地黑花莲花纹盆,值得一看。此盆白地黑花装饰,沿面上绘画盛开的花朵纹样。空白处填饰缠绕枝叶纹,内壁为变形的仰莲瓣纹,内底中心为团花,周围一圈绘缠枝莲花纹,辅以荷叶、水波和浮萍纹样。此盆造型古朴,形制较大,纹饰简练粗放,为扒村窑不可多得的精品。故宫博物馆有一件与这件展品一样的大盆,惜残破修复。观众能看到这件完美无缺的大盆,一定会大饱眼福。

这次个人展能成功举办,得以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的大力支持。展览是以古陶瓷为载体,以“品鉴、保护、传承、发扬”为宗旨,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上海侨界文化建设和发展为目的。

建荣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100位陶瓷大师名家精品展耀眼京城


王一萍代表作品山川秀美

彭世澄代表作名超越时空

梅张平代表作品奋勇向前

梅张平

陶瓷是中华绚烂历史上的一张文化名片,而景德镇是辉煌陶瓷史上的一张文化名片。9月19日至10月3日,这张“名片”将以惊艳的方式呈现在京城市民面前。由景德镇国美陶瓷馆主办的“景德镇100位陶瓷大师名家精品展”将在北京市花市街1号吴东魁艺术馆隆重举行,将展示黄海云、王锡良、赖德全、彭世澄、彭文生、王一萍、梅张平、杨苏明、冯杰等100位名家的150件精品。这些精品将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典雅耀眼的装饰纹饰、纤毫毕现的工艺技法,华美精致的陶瓷成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号称陶瓷人物画巨匠的彭世澄,年逾古稀,是43位美国历届总统肖像瓷板画中国第一人。他创作绘画50多年,系列油画风格瓷板画作品每年升值20%以上。此次带来以釉为料所作的瓷板画《超越时空》和《玉女图》,代表着当代陶瓷技术的前沿,瓷器是由1300多度高温烧制而成,而釉料是流动的,作者无法进行人为控制,制作难度可想而知。

号称陶瓷“牡丹花王”画的彭文生大师,专长创作瓷板牡丹花画,这次将带来代表作《国色天香》和《富贵有余》。

梅张平大师的作品以江南桂魚、青花山水为主特色,此次会带来代表作《奋勇向前》4件不可复制的作品收藏升值。

尤值一提的是,其中还有已故陶瓷大师黄海云、杜浩生的作品。黄海云,原籍江西丰城人,1920年出生,1959年被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首批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1952年,出任景德镇市第一生产合作社彩绘车间主任。同年,举办“黄海云日用陶瓷作品展”,展示了数十套由他创意设计精心装饰的日用陶瓷,为新花面、新器型的开发作出了示范。杜浩生,江西丰城人,1931年12月出生。擅长运用工笔粉彩绘画古代人物,亦善于诗词、绘画、书法。其作品集情境、神韵、笔力、刀功于一身,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有些作品被国内外文博馆收藏。如“滕王图”150件四方瓶被美国洛杉机博物馆收藏,“三国故事人物”200件四方瓶、“紫气东来”瓷板画分别被日本、韩国收藏。

吴东魁艺术馆坐落于北京花市大街1号东,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艺术馆免费向社会开放,对北京地区收藏者文化交流,收藏者的平台。

2011谁是收藏“潜力股”? 古陶瓷精品是热点


清乾隆长颈葫芦瓶

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秋拍上,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以2.5亿港元高价成交,刷新中国工艺品及瓷器之世界拍卖纪录。

和田玉.

清乾隆粉彩镂空 “吉庆有余”转心瓶。

北宋名琴“松石间意”。

收藏市场经历了2010年的火爆之后,诸多藏品的价格一路飙升,不断改写着中国艺术品天价的概念。从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以5.541亿元成交,到北宋名琴“松石间意”拍出了1.3664亿元的天价,艺术品市场天价时代突如其来。这个还不满20岁的年轻市场在去年一年里不仅创造了无数的天价和奇迹,也渐渐从一个小众市场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2011年,艺术品收藏市场奇迹仍会继续吗?各个收藏板块又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谁又能成为新的增长点?本报记者采访了宁夏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治国,听他为广大藏友细说端倪。

陶瓷:古陶瓷精品是收藏热点

随着国际、国内金融危机形势进一步好转,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升温。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后,在国家对房地产业中的投机行为进行不断的政策打压下,国内有相当一部分炒房资金开始流入艺术品市场,使得2010年的艺术品市场十分火爆。

从2010年初的青铜器开始,国内青铜器的价格一年内已经翻番。例如铜镜,2010年国内几大拍卖行的拍卖成交价比前年要高很多,许多品种的价格都翻了一倍以上。

而作为艺术品市场上收藏投资的一大主流:陶瓷和别的艺术品一样,也是从2010年开始升温。特别是古陶瓷方面,由于前些年人们对其了解不多,市场价格一直和别的艺术品有较大差距。但近几年来,随着收藏者知识水平与眼力的不断提高,有越来越多的藏友开始了解并进入古陶瓷收藏,使得2010年的古陶瓷价格比前一年有很大提升。尤其是下半年后,许多陶瓷收藏品的市场价格都创出了新高,而且市场上精品古陶瓷的数量也越来越少。

进入2011年后,市场上对高档古陶瓷的收藏投资热情仍然十分高涨。

收藏建议:

高古瓷是收藏热点,它的价格还不是特别高,明清瓷器的价格远远高于高古瓷的价格。品相好、存世量少的高古瓷,如宋瓷,它是明清瓷无法替代的,可以说,高古瓷精品在未来将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玉器:和田玉和翡翠最热门

随着整个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和田玉及翡翠市场行情连年看涨,尤其是高白籽料和高端翡翠近一两年价格涨得离谱。

收藏和田玉潜力极大,但收藏前提是确保能买到真品,而选择收藏新玉和热炒的玉原料,风险非常高,因此要慎重。

预计2011年和田玉、翡翠市场的行情仍会在上年的基础上稳步攀升。原因是:和田玉籽料稀缺;市场需求量大;人们价值取向发生改变,收藏保值增值的需求骤增;部分热钱游资的涌入艺术品收藏市场。

古玉、老玉因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精细圆润的琢工,投资潜力巨大,不仅将继续受到古玉收藏爱好者的追捧,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愈来愈多的有眼光的藏家的青睐。

市场繁荣的背后,玉器收藏也考验着藏者的眼力和判断力。首次,越是市场火爆的时候,越应该保持冷静。普通消费者购买和田玉和翡翠最好以佩戴装饰为主,确实要收藏投资的话,应先学习,多积累,练好眼力再下手,切勿贪图便宜,盲目购买。其次,要有精品意识,宁买贵的,不买错的、滥的。再次,不要盲目轻信各种所谓的 “鉴定证书”“专家认证”,即使是权威机构也仅仅是证明其材质天然,未经人工处理,但天然和田玉和A货翡翠未必具有昂贵的价值和巨大的升值空间。最后,要分清真正的和田玉与冒牌货、和田玉籽料与山料的区别。由于和田玉的籽料近乎枯竭,一部分人将目光转向俄罗斯玉、青海玉,一些商贩甚至廉价从韩国进口类似和田玉的石头,加工成玉件,流入全国市场,按和田玉的价格销售,打了不少藏家的眼,包括一些专家。

钱币:价格普涨,明确投资方向

从近年钱币市场的走势来看,价格普涨,不只是珍贵的钱币上涨,普通的钱币涨幅也很大,比如四五千元的空首布,两年间已经拍到几万元、十几万元,上涨十几甚至几十倍;其他如银元、银元宝、纸币也全线上涨,两年前几十元一枚的银元,现在七八百元一枚,普通的清代银元如顺治、康熙、雍正通宝,从几十元钱一枚涨到100多元一枚,而且这种涨势仍将持续。

钱币市场价格全线上扬与其他艺术品投资市场是一致的,而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突出现象是,以往是专业收藏的钱币领域,现在成为众多非专业人士的投资领域,与投资者相比,经济实力要逊色许多的专业人士反而买得少了。而有雄厚资金背景的非专业人士,在拍卖市场上没有心理价位,看中哪件藏品就是志在必得,这让藏品价格的上涨就如脱缰的野马,失去了理性和控制。

除古钱币外,新发行的流通金银币也日益热销。作为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有面值,有成色标注,可作为保值投资,但不是按面值卖,而是按国际金价加上几倍的加工费甚至更高,在市场上出售。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国正在流通的第四版人民币如今被炒到非常高的价位,这就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一些人大量囤积流通中的人民币,拉高价位,待价位回归理性后,跟风的散户势必会吃亏。

收藏建议:

眼光要转向珍稀物种,不要被市场假象迷惑。不要一味见老就收,藏品找不到变现出口,反而成了负担。

市场价格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多,藏家投资需谨慎。钱币收藏专业性较强,种类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建议藏家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或者咨询专业人士后再进入。

收藏品鉴赏


收藏已成为时下投资理财的一大热点。在古玩界有这样的说法,管收藏字画的为吃软片儿.管收藏瓷器的叫做硬片儿,管陶器叫做“瓦片”儿。收藏不但能陶冶性情,提高艺术修养,而且还能进行资产保值增值。面对市场各种收藏品,投资者应该不断提高收藏品鉴赏能力,才能成为投资赢家。本文以瓷器收藏为例,抛砖引玉。

一、收藏的原则

1.积累原则。一个人的修养来源于常年的知识积累,做收藏投资,不仅提高自己的鉴赏知识,还应尽量多读相关书籍,尽可能多地知晓历史、考古和社会知识。知识多了,修养深了,收藏的眼力才会逐步增强。

2.兴趣原则。有许多事物,初看没什么收藏价值,但当收藏达到一定规模,或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后,却又显示出了极大的收藏价值。因此只要确有兴趣,什么藏品均可收藏,但要持之以恒。

3.熟知原则。商场上有句至理名言:“小熟不做。”对某一收藏品的品种、性质、特点、市场行情等有关情况不熟知,就难以准确判断各品种的真伪、价值及未来价格走势等,从而不能作出准确、及时的投资决策。

4.辨伪原则。拍卖会、古玩销售场所并不能保证拍品一定是真品,有很多赝品鱼目混珠。这时候,鉴别真伪就很要紧。辨伪,要听听专家的意见,没有把握的,多找几位进行求证,不要轻易出手。而一旦看准了,对自己十分满意的艺术品,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如何逢高投资古瓷

在中国传统收藏界,陶瓷、青铜、书画向来被视为三足鼎立的“三大项”。而陶瓷的投资更是备受收藏界的青睐,在艺术市场上高价频出。那么该如何投资古瓷呢?

1.选择那些相对少、精、异形的古陶瓷器。大凡收藏者和买家都希望自己手头上拥有“人无我有”的器物。器物精美,历来都是受到人们追捧的,所以价值就会高。而异形瓷器,因工艺难度大、成本高,就算现在价高利低,但今后潜力会成倍增大。

2.选择那些尚未被人们认识的古代名窑作品。有些古瓷,无论当时还是眼下,都可算作高质量精品,但由于人们因时代、民俗、社会传统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可能一时难以认识其真正价值。此时的购藏绝对是潜力巨大的“绩优股”。

3.古瓷市场和其他市场一样有冷有热,有高有低,要正确把握其中的“度”。不仅要打时问差,还要学会打“地区差”。例如:南、北方由于审美观念的不同,使艺术品存量也不同,生活指数、购买力、消费能力和水平也不同,都有可能造成器物价格的地区差。

三、“一要,三不要”

古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高的艺术收藏价值,爱好者甚多。可火爆的市场、高额的利润,致使大量的仿品流入市场。赝品越仿越真,档次越仿越高,做旧手法越做越到家,搞得一些专家们也真伪难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避免收藏一些假古瓷呢?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一要,三不要”: “一要”长于陶瓷学问。我国的陈设艺术陶瓷,分陶和瓷两大类。陶主要产地有以紫砂壶和花盆著称的陶都江苏宜兴,有以陶塑人物和动物造型见长的广东石湾,还有生产唐三彩的河南洛阳,生产黑釉陶罐的山西浑源,生产刻花陶器的四川荣昌等;瓷主要产地有以生产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四大传统名瓷的瓷都江西景德镇,有以釉下五彩装饰美术瓷而闻名的湖南醴陵,有生产雨点釉和发展刻瓷艺术的山东淄博,生产花釉和象牙瓷的河北邯郸,生产白瓷的福建德化,生产青瓷的浙江龙泉,生产釉上彩花瓷的广东潮州,生产仿南宋官窑艺术瓷的浙江萧山等。

陈设艺术瓷作为商品,价格并非越高越好,这需要认真加以鉴别,比如釉下彩和青花,要看画功是否熟练、清晰,色泽是否莹润、透明,釉下装饰注重工笔式写意,必须是手工绘制,不是印花、贴花,而且颜色要光亮。对陈设艺术陶瓷的选购,既要看整体效果,也要仔细察看器形是否周正,有无变形,釉面是否光洁,色度有无异样。选购陈设艺术陶瓷要在白天光线好的地方,灯光往往会出误差,对瓷质可轻轻弹叩,听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沙哑声音有裂纹的,再好看也不值钱,而且有裂纹的陶器不易保存。

“一不要”总想从旧货古玩市场买到珍稀名瓷。珍贵古瓷相当少,很早以前便受到人们的珍视。如:官窑、汝窑、哥窑这些珍品瓷器,目前国内外的存世量几乎都有数可查,十分珍贵,即使是皇家也不易得之。元青花瓷在元代烧造较少,当时就很昂贵,民间能用得起这种高档瓷器的为数甚少,主要是祭祀用器,因此遗存及少。20世纪30年代被发现认识以来,更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其珍稀名贵,即便地摊小贩亦知其贵重,若能轻易廉价买到元青花,实属可疑,当慎之又慎。

“二不要”受古瓷鉴定理论书的误导。收藏者往往依照古瓷鉴定理论书中的特征,按图索骥,往赝品上凑。目前,有些理论专著是研究我国瓷器艺术成就和历史的,书中的论述对象往往选择最能代表当时成就的名品。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多,仿伪者往往依据这些资料描述的特征和图片进行仿制。

在民间收藏活动中,一辈子也难碰上一件珍品,所以这些书籍只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各时期的制瓷成就和代表名品,于实际收藏活动的指导意义并不太大。但是,市面上的仿品却有很多特征与书本上相符,如果按图索骥,便最容易上当。再有一种情形便是一些作者迎合兴起的收藏热,编辑出版一些指导购藏的图录,常常为了给书本增色,而不惜抄录一些根本不可能在民问流传或世上交易的珍品图片,随意地标上参考价格,使人产生这些珍品曾在市面上出现而被廉价购走的错觉。

“三不要”把收藏定位放得太高。对所处地区正常可能收藏的瓷器品种缺乏认识,不从实际出发确定收藏品位,这是许多爱好者的通病。对那些有收藏价值又有条件买到的古瓷不屑一顾,只想买那些没有可能出现的珍品瓷器,正好跌入制售赝品者的圈套。这种不切合实际的收藏定位观,主观上便拉开了接触珍品的距离。

总之,收藏者要多与同好收藏的人士交流切磋心得体会,优势互补,共同提高。还应该多看真品,从真品入手再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形成经验。只有在收藏中学习鉴赏,鉴赏中指导收藏,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提高。

四、瓷友禁忌

因为对古陶瓷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而结成的朋友,叫瓷友。过去收藏古陶瓷,为藏品的安全起见,往往是关起门来自己玩,密不示人,那是社会不安定造成的。如今盛世收藏,对于一般收藏者说来,应有开放的意识,打破封闭、广交朋友,变一人玩为众人一起玩,与友同乐,更有乐趣。然而结交瓷友,也应有所选择,有可交与不可交之别,有的可深交,有的只是“点头”之交罢了。

首先,瓷友应是雅友。收藏古陶瓷是一种高雅的活动。文人雅士,清茶一杯、观陶品瓷、谈古论今、互相启发。从陶瓷上看到历史的兴衰,看到土与火的创造,看到前人的智慧与技艺,看到古代的艺术与美学,通过鉴赏来与古人对话,从而进入一般人无法领略的高雅境界。

其次,瓷友应是诤友。正因为古陶瓷博大精深,所以才要瓷友之间经常雅集切磋、聚会研讨、帮助掌眼。这时特别需要收藏者有虚怀若谷的气度、瓷友问实话实说的爽气。悟性有快慢、知识有长短、经验有多少,意见自然也常会有分歧。不能碍于情面,不敢真话实陈;也不要固执己见,听不得不同意见。为求真理,面对实物,对照理论,可以争得面红耳赤,“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是真正的朋友。

第三,瓷友应是益友。瓷友之间的友谊应建立在诚实诚信的基础之上,以相互协助、相互有益为原则,且对人要宽容、友善、谦让、讲究信誉。因此,为瓷友鉴定,要信而有证;为瓷友提供信息,要占而有信。即使瓷友之间交流、交换藏品,也要本着共赢互利的宗旨。收到珍品精品,共学共赏;有了挫折,共同总结教训、互相开导、真诚沟通。但往往由于金钱利益的关系,陶瓷界经常上演令人痛心的一幕幕骗局。下面就提出三点禁忌来警示初学者。

一是忌“蒙骗”。为经济利益驱使,编故事,设圈套,以假充真,信誓旦旦,助友为名,行骗为实。这样只能毁誉于己,失信于人,失去朋友。当然更不能合伙去骗别人。

二是忌“贪争”。在共同的收藏活动中发现可藏之器,心中都想归为己有,于是不择手段争抢不休、不惜哄抬价格。这样只会翻脸失和气、贪心失友谊。

三是忌“背毁”。对于一件古代遗留下来的陶瓷器,其文化内涵可能是多种多样的,见仁见智,是由各人的实践经验和文化艺术素养决定的,瓷友之间有不同见解是很正常的。切忌看出问题来,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甚至面誉而背毁,有意抬高自己,却将朋友贬得一钱不值、一无是处。这绝非真正朋友所为。

任何收藏品,包括书画、金银、玉石、古董家具等均需要有相应的鉴赏能力,例如辨伪能力,价格判断能力等。收藏品鉴赏是一门学问,要认真研究,不断学习,才能在这个领域越走越远,收获更多

当代陶瓷收藏的黑马:汪浩的唯美世界


江南的一方水土赋予了这里的人们灵巧而细腻、精致而深刻的性格特点。在过去的悠久岁月里孕育了无数的书画才子,青年陶瓷艺术家汪浩就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由于自幼深受家乡优美自然风景的影响,眷恋于此。成年后又在景德镇这一座极具传奇色彩的古镇学习生活,同时痴迷于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品收藏,所以他寄情于陶瓷绘画,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陶瓷绘画作品。

当代陶瓷收藏的黑马:汪浩的唯美世界

陶瓷绘画创作十余年的经历让汪浩在陶瓷创作的道路上走的更加稳重,如今再见汪浩,他的作品显得更加的成熟。他能充分的发挥陶瓷材质自身的特质,利用陶瓷色釉窑变特殊的艺术效果,以中国花鸟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为切入点,结合现代审美观念,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效果。

这一点我们在拍卖会上得到了验证。2012年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作品《阳春三月》成交价为23000元,然而仅仅在半年之后,在保利秋季拍卖会上,汪浩作品《一鹭锦绣》落锤成交价为36800元。升值幅度堪称是收藏品投资市场的一匹黑马。

在汪浩的陶瓷绘画作品中,除了那热情奔放的玉兰,还有氤氲润泽的牡丹、婀娜鸟娜的荷花、洁静素雅的百合、婉约羞涩的水仙,再配以或憨态可掬或活泼灵动的飞鸟……给人以至美至静的感觉,欣赏他的作品宛如进入了一个虽有人间烟火,却无市井喧器的优美恬静的世界。

跟随者春天的脚步,汪浩也将引来他新的一轮绘画创作,他会把春天的精神贯穿始终,坚持走艺术创作这条道路,并且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市收藏协会举办 民间陶瓷收藏展


深圳商报讯(记者聂灿)5月19日上午,由深圳市收藏协会主办的“民间陶瓷收藏精品展”在福田区档案大厦首层收藏协会会所展出。展览所展作品均为协会会员收藏精品,向广大藏友展示陶瓷魅力的同时,更向观众介绍古陶瓷的相关知识。

据深圳市收藏协会会长韩昌晟介绍,本次展出的陶瓷艺术品大多数属首次亮相,其中一个“元青花贴塑镂空加彩鹦鹉纹执壶”配“鹦鹉杯”尤显珍贵。此执壶器身为玉壶春形,饰青花缠枝花卉,下部绘莲瓣纹,正、背面饰有桃形镂空鹦鹉纹的加红彩贴塑两块,极显华贵。配套酒杯,园塑有一鹦鹉造型环抱杯体,其鹦鹉尾部自然成柄,十分生动。

韩昌晟表示,为配合展览,主办方还在当天邀请学院教授曹建文做题为《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天价拍卖谈古陶瓷收藏》讲座。活动结合现在收藏市场的宠儿“斗彩鸡缸杯”深刻分析现在古陶瓷收藏的重点及误区,让市民在保持浓烈的收藏爱好的同时谨慎考虑如何提升收藏水准。

韩昌晟透露,市收藏协会将在年内举办多场“收藏文化进社区及民间收藏文化知识讲座活动”,帮助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收藏意识和理念、了解收藏知识,掌握鉴赏技巧,并激发藏友的收藏热情,引导收藏文化健康发展。

收藏经:陶器藏高古 瓷器收老窑


赏玩古玩,趣味在于一个“古”字,玩到高古便高雅,玩到高古便有境界。

如赏玩青铜器,可先从历代钱币上手,玩到汉唐铜器,玩到商周青铜器,工艺越玩越深刻;如赏玩陶瓷器,通常从赏玩新瓷起步,玩到老窑瓷、玩到古陶器,形式越玩越朴素;如赏玩漆木器,一般先从民国、清代彩金木雕起始,玩到明代剔红、汉代漆器,色调越玩越无华;如赏玩玉器,常人按惯例总是从佩带新玉器开始,玩到清乾隆工,唐宋、六朝

、老三代玉器雕工越玩越简洁。因为从民国以后,老三代古玉几乎极其难见踪影。玉器藏家,都推崇汉玉的“汉八刀”雕工,一块汉玉蝉,仅仅八刀之雕工,就栩栩如生了,可见古玉之艺术魅力。新世纪后,收藏红山文化古玉成热点,红山文化古玉之艺术风格也就是两个字:简洁。

我们再把具体收藏的品种落实到陶瓷上,略作分析。

赏玩新瓷者,总是先被新瓷上的彩绘图案所吸引,当藏家赏玩到元明清青花之后,就会感觉到明清官窑、民窑彩瓷太喧闹,即青花比五彩、粉彩、斗彩清静。当藏家赏玩到宋青白瓷、宋龙泉窑、耀州窑青瓷、宋建窑、吉州窑里瓷、宋五大名窑一道釉(一般民间藏家几乎没有赏玩宋五大名窑完整器的可能)、唐白釉、三国魏晋越窑青瓷之后,你又会感觉到元明清青花的轻浮,即宋代及以前的单色釉青瓷、白瓷、黑瓷,比元明清青花深沉。当藏家赏玩到汉代青釉及褐釉陶罐、陶钟、陶壶之后,你又会感觉到魏晋至宋朝的瓶、盘、碗、盏等器型比汉代釉陶罐、陶钟、陶壶小派。即汉代釉陶比魏晋至唐宋的瓷器更有气韵。当藏家赏玩到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寺洼文化马鞍型红陶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壶之后,你又会感觉到,汉釉陶上的釉水仅起护胎作用,陶器仅器型就具有艺术震撼力了。而彩陶上奇异的纹饰、图案、符号,又远远比汉釉陶神秘。即,新石器时代后期的素陶、彩陶,比汉釉陶更具有幽深的历史感。

所以,我们从陶瓷审美之立场出发,我们可以形成这样的一种观念:赏玩陶瓷器,赏玩到老窑瓷便高雅,赏玩到远古陶器便有境界。

再从赏瓷识陶的收藏人群分析中,我们可以应验以上的论点:即凡艺术欣赏水准平平的商界精英,他们喜欢一掷千金投资收藏明清官窑青花彩瓷;凡美学修养高深的文人、画家、艺术家等,他们偏爱老窑瓷器、高古陶器、远古彩陶。这种奇特的泾渭分明的收藏文化现象,是很耐人寻味的。

作为投资性的收藏,明清官窑青花彩瓷当然增值快,因为古陶瓷炒家主要是商界精英;作为装饰性的收藏,明清民窑青花彩瓷当然漂亮,摆放在博古架上,耀眼夺目,能满足人的炫耀心理。但作为美学艺术收藏、修身养性收藏、人文精神收藏,收藏老窑瓷器,收藏高古陶器,比收藏明清官窑、民窑青花彩瓷,更有艺术品味,更有人文价值。

曾有一个富翁与渔夫的对话令人深思。大意是:富翁问渔夫,为何悠闲休息看山,不多打几条鱼?渔夫反问,多打鱼为了什么?富翁说,多打鱼可以买船,买船后多打鱼可以赚更多的钱买游艇、别墅。等年老以后像我一样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休闲、看山。渔夫说,如今我已做到了,已有更多的时间休闲看山。后富翁无以应答。

这个故事启迪我们:投资明清官窑、民窑青花彩瓷,仅仅是一个过程,一种手段,最终,人还是要追求高境界的生活。而人生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绚烂归平淡也。故朴素无华蕴含着古代文化、远古文明气息的老窑瓷器、高古陶器,将是一位成功人士的最后的陶瓷收藏选择,也将永远是下一轮收藏热点……

陶器藏高古


刚开始接触陶瓷收藏的人士,可能会更喜欢色彩浓艳的粉彩瓷,慢慢地可能会更喜欢清高素雅的青花瓷,等接触到汉代青釉褐釉的陶罐、陶壶之后,可能又会转向新石器时代后期的素陶、彩陶,会觉得找到了历史的感觉。这是一种经过了由繁至简、由浓至淡的过程。

我国的古陶器历史悠久,其外形纯朴稚拙,风格豪放粗犷,包含着强大的艺术张力,是我国传统的收藏品类之一。

说起陶器收藏,收藏圈里流行“陶器藏高古,瓷器收老窑”的说法,意思是收藏陶器要讲究年代,而收藏瓷器则要讲究窑口。

南宁地区的陶器藏家石见说,不少人对陶器和瓷器的概念有些混淆,陶器和瓷器合称陶瓷,但是,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陶器烧制的温度比较低,一般是800摄氏度;瓷器需要高温烧制。

对于收藏人士来说,陶器和瓷器算得上是2种不同的藏品。我国的陶器出现在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陶器非常质朴,比如说一些罐、壶的纹饰,多为篮纹、席纹、绳纹等简单纹饰。宋代以后,釉陶器物生产逐渐减少,转而生产琉璃建筑构件。在历朝历代,陶器都没有停止过生产,但是它的艺术性、使用价值都有了改变。

高古陶器也叫“瓦器”,曾被人们视为下等之器。如今收藏市场里可以看到的高古陶器,除了一部分为实用器,相当一部分是作为陪葬品之用。石见说,其实古玩造假、仿制在古代就有,但是高古陶器在1800多年前几乎是没有人仿制的。不过,如今的古玩收藏市场里,高古陶器已经是鱼龙混杂,藏家需要擦亮眼睛才行。

有作伪者针对一些新出土的稀见品或珍贵品,用与原器同胎的泥土制成范模,然后入窑焙烧,依古法烧成后埋入土中使其生锈,为了加速土锈形成,作伪者会把化学物质与泥土合成后涂在陶器的表面再埋入土中,还有的人在陶器上涂上一种特制的液体再撒上古墓里挖出来的泥土,这些方法制作出来的仿造品都让人难辨真伪。

星沙“笔筒哥”家藏千余珍贵陶瓷笔筒


1100余只明代以来的陶瓷笔筒,五彩斑斓、毫无重复,各种工艺应有尽有,令阚志雄自豪满满。曾诗怡摄红网长沙县站9月9日讯(分站记者寻芳)笔筒虽小,却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现今,收藏笔筒的爱好者不在少数,然而,将世间各色陶瓷笔筒集于一屋之下者,恐怕寥寥无几。日前,记者来到碧桂园小区,走进阚志雄的笔筒世界。近30余年来,他收藏了1100余只明代以来的陶瓷笔筒,没有一个重复,让人称奇。祖传笔筒让他爱上收藏在阚志雄家,一面墙的玻璃柜里摆满了五彩斑斓的陶瓷笔筒。这是他花费近30余年心血收藏的成果,清花、釉下彩、五彩等各种工艺应有尽有,山水、人物、花鸟等绘画内容丰富多彩,扁形、圆形、方形等形状各式各样。阚志雄从中拿起一个清代晚期浅降彩山水诗文笔筒,道出他与笔筒的那份缘。“儿时曾见母亲房间摆放着这只祖传下来的笔筒,听母亲讲,外祖父家底还算殷实,是书香门第之家,留下不少有品味的东西。然而,经过文革,仅留下这只笔筒。”长大后,对于这饱经风霜的笔筒,阚志雄有了更多感悟,笔筒上“家无长物明窗净几,室有余香绿草红梅”的诗句,更是深深印在他心里。自此,他爱上了笔筒收藏。然而,与别人不同,阚志雄专注于收藏陶瓷笔筒。“陶瓷笔筒不但有实用性,更有品味。文人墨客将其置于香桌几案之上,挥毫泼墨,肆意洒脱,然稍不留神,即有可能掉损于案下,不像竹、木材质笔筒那样摔不坏。越是困难的,我就越收,我就作为系列来收藏。”在收藏过程中,阚志雄还坚持一个原则,不收藏一模一样的笔筒。近30余年过去,他收藏的陶瓷笔筒没有一只重复。每只笔筒都有一个故事每只笔筒的图案、价值、来历,阚志雄都能娓娓道来。“长时间的接触,它们已刻骨铭心地留在了我的心中,每只笔筒,就是一个故事。”一只明代晚期哥釉青花大笔筒,令阚志雄喜爱不已。“刚开始买时,别人说寓意不好,上面的梅花像倒了一样,还有一个手握笔的鬼。后来查书得知,鬼叫魁星,他手中的笔点到谁的头上,谁就成为科举状元,‘魁星点斗’图其实寓意祥瑞。”遗憾的是,当初拿到这只大笔筒的农民不“识货”,在下方打了个洞。“刚解放时,平江乡下一位农民从地主那分得这只笔筒,但他觉得一无是处,打个洞用来种花,所幸没有被破损得太厉害。”还有一只看似非常普通的白釉瓷笔筒,阚志雄珍爱有加。笔筒上书写几行字:民国五年七月长沙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第五次毕业纪念品车凤仪珍用。“我母亲是长沙县人,看到这行字时莫名的激动。”经查阅资料,得知:辛亥革命后,徐特立辞官兴学。辞官后,先在长沙县第一高等小学校任校长,接着又创办了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在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中,长沙县第一高等小学校的学生组织上街游行,在当时来讲算是件了不起的事。“这只看似平淡的笔筒,它承载历史,蕴涵深厚。”投入不菲却不舍出让一个笔筒

收藏如此之多的陶瓷笔筒,数量堪称全国第一,这在阚志雄自己看来,完全是一种浓烈的兴趣使然。“我也收藏玉器、钱币等,根据市场所需来决定收藏的品种,用来投资,然而笔筒收藏不同,我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收藏。”正因为如此,时至今日,阚志雄在笔筒上的花费不菲,却没舍得卖掉一个笔筒,即使升值空间巨大。“10年前花150元买的一个笔筒,现在有人出价到几万元,但再高的价格我也不出让。”“经常看下笔筒,与它们‘对话’,心里就非常安静、满足。”阚志雄说,收藏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在把玩笔筒中玩出了人生好滋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