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制造 > 导航 >

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

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

古代瓷器制造 简一瓷砖 瓷砖墙面

2021-05-07

古代瓷器制造。

江西省萍乡市耐可化工设备填料公司通过法律护航,历经30年的艰苦磨练,一跃成为集生产陶瓷、金属、塑料、填料为一体的厂家,有陶瓷、金属、塑料三种材质的系列产品近200个品牌,有散装、规整填料系列、塔内件及环保产品系列、煤气专用轻质陶瓷系列等。各种产品已由化工部非金属材料和设备质量中心检验认证,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开发生产的NK轻瓷填料远销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公司连续被江西省萍乡市工商局评定为免检企业,诚信经营企业及劳动就业先进会员企业;并在同类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体系,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法雨润耐可

耐可化工设备填料有限公司位于素有“赣西明珠———化工填料之乡”的萍乡市,厂区中心坐落在安源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工业园内。320国道从中贯穿,与浙赣线相邻,交通十分便利。公司生产的品种填料产品主要用于石油、煤气、化工、硫酸、钢铁、焦化、医药等生产企业,系列填料产品的生产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有的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

为更好地营造法治环境,打造“平安耐可”,耐可公司将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公司员工学法用法制度、目标责任管理考核制度、“一把手”负责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他们根据销售业务的需要建立了自己的法律工作体制,在企业内部设立了专门的企业法务工作岗位,建立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登记卡制度和学分制,并将法律知识考试成绩列入个人档案,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他们还聘请了常务法律顾问,建立了商标、专利服务机构,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公司还经常聘请法律服务工作者到企业开设讲座,向员工普及法律常识,增强了全体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公司员工学法用法蔚然成风,举办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达到99%以上,合格率达到100%。

大墙之外的法与情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耐可公司领导积极探索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方式,为刑释解教人员排忧解难,育人于情理之中,把党的安置帮教政策落实到刑释解教人员的心坎上,在保一方平安、减少重新犯罪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本来是由司法局等部门主管的工作,但耐可公司董事长赖永发却认为:刑释解教人员回归后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应对他们满腔热情地拉一把,使他们不受歧视,避免因生活无着而再入歧途。他在公司制定了“三定”举措:一定人员。对每个刑释解教人员由公司普法干部、员工、家庭成员组成小组,帮其全面转化;二定措施。本着“在家有人管,单位有人帮、社会有人教”的原则,完善对接链条,确保万无一失;三定责任。采取以公司普法教员与帮教对象签订责任状的方式,明确分工,帮助刑释解教人员从特殊人群向社会过渡,不让一个刑释解教人员出现“二进宫”现象。安置不弃置,真情帮一把。为防止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做到让他们生活有保障,就业有门路。公司干部职工积极开动脑筋,千方百计为帮教对象开辟就业途径,妥善合理安置,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董事长赖永发认为:对刑释解教人员,除了给其安身,更要帮其暖心。要给予关心爱护,鼓励教育,使他们改掉种种恶习,从思想上告别过去,重塑人生。2000年4月初,赖永发闻知犯抢劫罪、流氓罪被判14年零7个月的陈某刑满释放后,因父母双亡,妻子离婚,就业无门,对生活丧失信心。赖永发走村串巷,不辞辛苦亲自把陈某找来,给其解决就业问题,安排他在耐可公司车间工作,并鼓励他做个学法用法、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陈某感慨万千,发誓要改过自新,重新做人。2002年,赖永发帮陈某学习专业知识,并鼓励他进驻河北搞销售工作。此后,陈某遵纪守法,不辞辛苦,埋头苦干,终于创下了年销售200余万产值,个人收入3万元的佳绩。

在妥善处理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的同时,耐可公司领导还始终不忘回馈社会,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近几年公司共解决下岗职工及社会闲散人员再就业190余人,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扶助贫困学生18人;几年来,向社会各界捐款20万元,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法治夯基铸辉煌

在历史的新起点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法治是基础和前提。目前,耐可公司为企业配备了专门的法务工作机构和人员,设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学校,建立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依法治厂”已成为耐可公司员工的自觉行为。面向二十一世纪,耐可公司靠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以科技开发促进生产发展,使公司“轻瓷填料”畅销市场。他们以“诚信、敬业、严谨、创新”为公司精神,尝试用瓦泥和烟子灰为原料生产轻瓷填料,烧制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80%的煤耗,生产过程也变得更加环保。新工艺生产的产品还具有强度更好、韧性更高的特点,使用周期大大提高,在脱硫、脱碳、脱萘等方面具有更为理想的效果。

taoci52.com小编推荐

中国陶瓷琉璃馆向国家一流专题博物馆迈进


连日来,“独具‘绛’心——浅绛彩瓷器展”在中国陶瓷琉璃馆举办,清末民国时期景德镇浅绛彩瓷器111件(套)引起市民浓厚兴趣,参观者络绎不绝,展览将持续到今年8月底。

据了解,中国陶瓷琉璃馆在建成开馆一年来的时间内,先后引进和举办《洛阳出土陶俑精品展》《山东省馆藏明清官窑瓷器展》《当代名家题刻淄砚铭文展》《尹干琉璃艺术作品展》《金石瓷韵—淄博刻瓷艺术作品展》《董善习、黄国荣、王一君捐赠艺术作品展》等各类高水平特展,参观人次突破10万人次。山东省博物馆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落户该馆,进一步提升了陶琉馆在业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随着智慧博物馆建设、文物库房高端配置、陶琉精品征集入馆以及陶琉体验中心配套完善,中国陶瓷琉璃馆正稳步向国家一流专题博物馆迈进。

去年1月,中国陶瓷琉璃馆在淄博新区建成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打造国家一流专题博物馆成为该馆重要发展方向。该馆利用新馆建设之际,从综合管理、基础设施、藏品管理、科学研究、陈列展览、社会服务等方面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标准建设管理。新馆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馆藏精品2.5万余件,5层20余个展厅内陈列古今中外陶琉臻品1.6万余件。近年新招录10位文博、历史方面专业人才,研究力量逐步加强。去年12月,山东省博物馆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落户中国陶瓷琉璃馆。“以建设国家一流专题博物馆为发展目标,打造城市文化会客厅和世界级陶琉艺术殿堂,推动我市‘文化赋能’行动,为淄博凤凰涅槃、加速崛起注入新的力量。我们正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向着全国一流的陶瓷琉璃藏品交流中心、展览展示中心、学术研究中心迈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中国陶瓷琉璃馆馆长曹丕祯说。

开启智慧化模式。启用新馆以来,中国陶瓷琉璃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等技术,努力实现从传统博物馆到感知博物馆再到智能博物馆,成为中国陶瓷琉璃馆一大亮点。展馆将智慧博物馆系统建设运用于陶琉馆各方面的管理、服务与运营,正分阶段分步骤建设智慧资源、智慧保护、智慧展览、智慧服务、智慧协同管理、智慧运营服务等平台。率先引入AI智慧机器人,率先实现AR云观博智慧导览,率先引进中英日韩智慧讲解笔,上线微信小程序,真正实现一部手机畅游陶琉馆的智能体验,智慧博物馆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打造研学游基地。与展馆配套的陶瓷琉璃文化体验厅,集趣味性、科普性、互动性于一体,将开展面向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通过“陶琉馆+研学基地+学校”的形式,使陶琉馆链接到新的、更多的观众群,让陶琉馆的“文物资源”和服务能力融入到研学教育实践当中。目前,中国陶琉馆已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点、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淄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海内外誉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现代化陶瓷琉璃专题博物馆。2011年,被国家批准向全社会免费开放。陶琉馆优质的教育资源正在成为研学旅行中的新宠。“甲骨文明研学基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山东省教师实践教育基地”相继揭牌。

陶瓷大师评选规则严格决定了整体水平一流


陶瓷事业的不断发展

把国内最权威的陶瓷代表人物都评选出来,这是对陶瓷产业进步发展,对陶瓷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更是对国内陶瓷产业发展的巨大贡献。陶瓷大师已经过了两次评选,全国有一百二十几位大师凭借着实力,成为陶瓷的代表人物,每位大师都代表着一个类型,整体的大师团队,代表了国内陶瓷产业发展的最高境界与水平。当然这与陶瓷大师评选活动的规则严格也是分来开的。

严格的评选规则,在两个年度的陶瓷大师评选活动中,都很好的地得到了执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未来的陶瓷大师评选,将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总结,也会在规则方面进行更加科学化的设计,虽然不是定期的进行专业的评选,但是对于业内的一流技术人才,也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肯定与正确的评价,尤其是给予地位上的认可,陶瓷大师的下一次评选,等待的是时机的成熟。

在陶瓷大师的评选活动中,规则细化程度很高,而且评选也非常的严格,执行的力度也是非常的全面细致,尤其是在最终评选成功的大师团队整体实力来看,更能看出整体的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一流的特色,陶瓷大师评选是对陶瓷产业与陶瓷文化的进一步推动,更是现实的陶瓷事业不断发展进步非常大的推动力。结合实际进行推广,陶瓷大师评选活动严谨决定了整体水平的一流标准。

高邑打造北方大建陶基地


日前,高邑县力马陶瓷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年产500万平米的高档抛光微粉地板砖生产线竣工投产。该生产线荣膺窑长、配置、产能三项世界第一,预计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6亿元,利润总额2660万元。而与此同时,该县在对6家污染企业彻底关停基础上,又对20家排污不能稳定达标建陶企业下达了《限期治理达标排放通知书》,限期内不能达标排放企业予以关停。这是该县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大治污力度的一个实例。

建陶业是高邑县的支柱产业,该县把“打造北方最大建陶基地”确定为壮大县域经济的奋斗目标。针对近几年建陶产业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该县督促、引导企业加快技改,完成排污达标。同时,在全行业中推广煤改气,确保今年年底彻底消除建陶行业烟尘污染。对新上企业,该县严把环保准入门槛,认真执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实现建陶行业固体废弃物的开发利用,该县制订了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循环经济奖励办法,引导企业通过改进工艺、引进技术等措施实现清洁循环生产。这些措施的出台,为建陶业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壮大建陶业,做大龙头,扶强产业,该县按照“中低档产品占市场、高档产品树形象”的发展思路,在巩固、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前提下,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适时开发面向大中城市的高档产品。该县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与学院及佛山知名企业建立长期联系,聘请专家为产品升级提档“支招”;成立建陶公共检测中心,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查,有效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

截至目前,该县建陶企业已达56家,年生产能力达1.3亿平米。力马陶瓷第二条高档微粉地板砖生产线,红宝石抛光砖二线等一批高中端产品项目建设正在紧张地进行,预计今年可投产。15家中型建陶企业正通过技改扩建、吸引佛山等南方企业资金等措施,改进工艺,提高生产能力,打造该县建陶业发展第二梯队。

景德镇市投资2亿元建中国一流的陶瓷博物馆


一座投资达2亿元人民币、堪称中国一流的陶瓷博物馆正在江西省景德镇兴建,这个馆的建成将为驰名中外的千年瓷都倍添异彩。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灿烂的陶瓷历史和文化,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瓷工业的代表。但是,景德镇至今还没有一个全面展示自己、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精品的窗口。2004年,景德镇将举行置镇千年庆典,为突出瓷都风貌,提高城市品位,景德镇从今年开始投资30亿元,以十大公共建筑和十大旅游景观为核心,大规模地开展城市建设。其中,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吸引了中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位于市区昌南大道自东向西约2公里处,占地8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成后收藏陈列瓷器品可达40万件。博物馆将集中国古瓷之精华,汇天下名瓷之大成,全面展示陶瓷产业古今中外深厚的陶瓷文化。同时,这个馆将结合景德镇的独特优势,建成世界上最具特色的陶瓷博物馆。

根据规划,馆内所列瓷器品将以景德镇瓷器为主,分朝代陈列。馆内设有官窑区和汝窑、哥窑、钧窑、定窑等民窑馆,以及中国各瓷区名瓷馆区;日本、韩国、德国等多国名瓷展区;中国瓷与外国瓷瓷种器型工艺技术对外展区;景德镇制瓷技术实物展区;文化及风格和各瓷区特色对比展区等。另外,这个馆还将展示蛋形窑、镇窑、葫芦窑等景德镇独创的窑炉以及坯车、制釉、采矿等生产设备。有关人士认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成将对保护和弘扬中外陶瓷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上垟:着力打造龙泉青瓷基地


连日来,龙泉市上垟镇的领导忙着与外地液化气企业洽谈建立青瓷烧制集中供气事宜,为上垟青瓷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生产提供保障。

上垟正在着力打造龙泉青瓷基地。

上垟镇是闻名中外的龙泉青瓷主产地,凭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瓷土资源及传统制瓷工艺,原龙泉瓷器总厂、一厂、三厂、五厂都设在镇内,有过辉煌的历史,素有“青瓷之都”之称,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青瓷生产一度滑坡。

如何使上垟青瓷重振雄风,成为龙泉青瓷的主要生产基地?

上垟可以成为青瓷生产基地,也应当成为青瓷生产基地。上垟镇党委书记罗孝林告诉记者,上垟有着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文化底蕴深厚,龙泉有着一千多年的青瓷文化,而上垟镇,自1958年恢复龙泉青瓷生产以来,就一直是龙泉青瓷的主产地;瓷土资源丰富,现已探明上垟境内瓷土矿储藏量达2000多万吨,目前整个龙泉市年用瓷土为1万吨左右;镇内有熟练的青瓷产业工人,青瓷行业的技术人员有2000多人,满足了行业发展的需求。

有了优势,但不一定就能成功打造青瓷基地。上垟镇清醒地认识到,与省外陶瓷产地相比,上垟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规模上不去,产品品种单一,还是以艺术瓷和酒类包装瓷为主,龙泉青瓷的机械化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分工协作程度不高,以各自为战为主,产业链不完整,造成生产成本较高,产业集聚功能较弱等问题。

针对长处和不足,今年以来上垟镇积极采取措施,制定了《上垟镇青瓷生产基地规划图》,规划了800亩的青瓷生产基地,一期开发200亩已经完成,有16家青瓷企业进入基地生产,其中有3家年产值超800万元的规模企业。对原国营瓷器总厂、一厂留下的设备和闲置厂房进行调整和盘活。建立了标准化的原材料基地,年产瓷土5万吨,建立了日供水500吨的供水系统,实现集聚布局、集约生产,降低青瓷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加紧与液化气企业联系,建立液化气自备储气罐站,整个基地实行统一供气,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上垟镇还到福建的德化、泉州进行考察和招商引资,借力发展,以带动促进本地企业,激活本地企业,同时拉长青瓷产业的产业链。对内,出台措施,鼓励现有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广东佛山将从陶瓷制造业基地向生态产业转型


作为陶瓷产业基地的广东佛山开始向生态产业转型,新的生态休闲区开始动工建设,预计2012年建成。

据中新社6月24日报道,广东佛山南庄生态休闲区23日动工兴建,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胡建国在此间向佛山市南庄镇授予“城市绿色社体家园”牌匾。

广东佛山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庄镇内陶瓷企业云集,历经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一个配套完整的产业集群,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商贸物流集散地。

当地政府从2OO7年开始实施“双转移”(产业转移、劳动力转移)战略,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陶瓷产业向相对欠发达地区转移。佛山南庄由昔日的陶瓷产业基地开始向生态产业转型。

据了解,广东佛山南庄生态休闲区南庄生态休闲区总规划面积近10平方公里,由清华大学风景园林设计所设计。休闲区内规划开挖面积1,500亩的中心湖,种植大片树林绿地,与岭南水乡景观相融合,彰显生态内涵。

据佛山市禅城区区长黄喜忠介绍,佛山南庄生态休闲区交通优势明显,与佛山一环、佛开高速公路等形成便捷的交通快线,政府投入17亿元,在2012年全面完成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德化掀起能源革命 打造无烟陶瓷基地


上世纪80至90年代,德化迎来陶瓷业的大发展,随之带来林木资源难以为继、烟煤型污染严重等问题。经两次能源革命,目前,全县98%以上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当前,德化正在全力攻关,进行微波烧瓷中试,掀起第三次能源革命。

除了化解“林”“瓷”矛盾,德化当前正着眼于提升陶瓷业竞争力,全力打造循环经济模式。德化在全国率先研制出废瓷再生陶瓷生产工艺并投入批量生产,重新加工利用陶瓷企业产生的废瓷土、废石膏、废陶瓷,年回收废石膏模约22万吨。此外,德化矿业尾矿被充分利用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瓷色釉和尾矿陶瓷等产品,每年回收利用尾矿10万吨。

当前,德化陶瓷产业园区正开展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建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循环经济改造示范园区。一年来,园区循环化改造采取分批实施,逐步推进原则。截至去年底,共有86家企业144个项目申报循环化改造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达60173万元。

通过园区循环化改造项目的实施,成效初露端倪。据测算,去年,该县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铝82%,陶瓷废水回收率达80%以上,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关联度达80%,各项指标均有较大提升。

宝鸡市有意打造建筑陶瓷基地


4月24日晚,宝鸡市长姚引良在万利酒店会见了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教授丁卫东一行。

丁卫东一行5人是应宝鸡市邀请抵宝的,他们都是我国建筑陶瓷方面的专家。在会见中,姚引良详细地介绍了宝鸡作为炎帝故里、农耕文明发源地、周秦文化发祥地和青铜器之乡的历史,介绍了宝鸡作为西北工业重镇在近年来的跨越发展,以及宝鸡周边县区蕴藏的生产建筑陶瓷的丰富资源情况,并表达了宝鸡凭借比较优势打造建陶基地的愿望。他说,在宝鸡发展建陶,我们起码有四个比较优势,一是资源丰富,二是打周边牌运价低,三是用工费用低廉,四是我们有优惠政策,对首先来宝投资者将让他大赚一把。这次请各位专家来,就是想请你们为宝鸡发展建筑陶瓷业把把脉,为我们当好参谋把好关。

丁卫东教授在会谈中详细介绍了全国建陶发展情况,并表示要深入了解宝鸡建陶资源情况,全力支持宝鸡发展这一产业。

市委副书记李金柱、副市长徐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法律护航打造一流“轻瓷填料”制造基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制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