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 导航 >

画工一流的清雍正款青花釉里红花鸟方瓶,可惜瓷器有波浪釉

画工一流的清雍正款青花釉里红花鸟方瓶,可惜瓷器有波浪釉

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元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2020-05-18

清青花釉里红瓷器鉴别。

青花釉里红花鸟方瓶呈长方体形,口微敛,口部、颈部为圆形,腹身为方形,底足为圆形圈足;全器施以灰蓝色青花釉和淡红色釉里红。颈部绘青花串枝番莲花,以釉里红饰卷叶地,肩部四角为青花、釉里红蝙蝠图案;腹部四面分绘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并分别配以槐、柏、柳等树木和燕子、白头翁等鸟类和蝙蝠、鸳鸯等;底足外面有一周釉里红变体缠枝花卉装饰,下为青花单圈;瓶底部中心有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6字3行方款。

青花釉里红花鸟方瓶器型别具一格,其浅淡的青花、釉里红两色相配相得益彰,使瓷器看似素雅,实达至高境界。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瓷器上有很大一片波浪釉色。

波浪釉或称橘皮釉,一般釉厚才能形成,当火焰900度时釉开始熔化,由于没有及时投入新柴,釉面温度有所下降,使表面凝固,当新的柴禾投入,火焰再次升温,就会形成了波浪釉。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浓淡相宜的青花釉里红花蝶纹直颈瓶了解青花釉里红的前世今生


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代,明代早中期均有烧造,在发展中技艺不断提高,但色泽纯正的青花釉里红瓷器并不多见,直到清代雍正时,这种瓷器釉色烧制技术才趋于成熟,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器物呈色都很稳定,深浅浓淡互为补充,和谐统一,青花和釉里红虽均属于高温釉下彩,但二者性质不同,对窑内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将两者施于一件瓷器之上,并且要求红、蓝二色呈色纯正稳定,决非易事。

青花釉里红花蝶纹直颈瓶尺寸高39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12.6厘米瓶敞口,直颈,溜肩,鼓腹,圈足。瓶内壁施白釉,外壁于白地之上满饰青花釉里红花蝶纹,釉面莹润细腻,青花釉里红色泽纯正,纹饰绘众蝶纷飞于百花丛中,颇富自然情趣。口沿及底边饰青花下垂如意云头纹和焦叶纹各一周。圈足刮釉露胎,底部无款。

花草和蝴蝶都是同时用两种釉色,通过浓淡变化将画面表现的活灵活现,逼真耐看,这就是古人的艺术创举。

浅谈雍正青花釉里红与乾隆青花釉里红之别


青花釉里红与釉里红一样,一直是一个十分珍贵的品种。自从元代景德镇窑创烧釉里红以来,不但得到了本国人的钟爱,同时也得到了外国人的青睐。尽管元、明两代的釉里红不算成熟,但其昂贵的价位仍让人咋舌,一只32.5厘米高的明代洪武年间的玉壶春瓶在今年的6月香港佳士得拍卖出7852万港元,拍值人民币近亿元!而清代青花釉里红的价格也同样是动地惊天;就拿雍正的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天球瓶来说,近几年直线上蹿:1998年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440万元成交,到2000年在上海的拍卖会上就涨蹿到660万元成交!事隔2年后乃又上蹿到960万元成交!现今呢?此物没见参拍,如若参拍,那还不知在收藏市场上涨到了什么价位;如若在香港或他国,恐怕得上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也说不定。

由此可见,雍正年间的青花釉里红的地位和艺术价值,完全可以说在清代的青花釉里红里是名列第一的。那究竟为什么呢?因为青花釉里红到了雍正朝方才成熟,而到了乾隆朝却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倒走了下坡路。那么乾隆年间的青花釉里红究竟与雍正年间的青花釉里红的不同、区别又在哪里呢?我分析,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尽管乾隆年间的釉里红的水平仍极高、鲜艳明丽;但大多却偏淡不明亮甚至还带有灰暗(见图1);总体来说没有雍正时期的釉里红、青花釉里红那么鲜明亮丽(见图2),这就是乾隆年间的釉里红与雍正年间的釉里红的区别之一。

第二,就是雍正年间不管是青花釉里红还是纯正的釉里红,其釉里红大多有点点的绿色苔点似的釉点,仿佛点缀着雍正年间釉里红那无穷的美(见图2);而乾隆时期的釉里红、青花釉里红这种现象就基本上没有(见图1)。这就是乾隆年间釉里红、青花釉里红与雍正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的最重要的区别所在。

清雍正釉里红喜鹊登梅纹笔筒


釉里红以氧化铜为着色剂,在瓷坯上描绘纹饰然后罩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这种高温釉下彩瓷烧造难度极大,初创于元代,历明清长盛不衰,但各个时期的表现良莠不齐。

有清一代,雍正、乾隆时期釉里红烧制最为成功。釉里红从康熙朝恢复烧造后,至雍正朝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是雍正釉下彩中烧制的特别成功的品种。釉里红在雍正朝又称为“宝烧红”,制作工艺比康熙时更为精细,器物呈色稳定,色调红艳。由于釉里红的呈色技术运用娴熟,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釉里红瓷器的纹饰内容较康熙时表现的题材更为广泛,所绘纹饰均清楚明晰,造型优美,同呈色鲜亮艳丽。此一时期釉里红器型有碗、盘、高足杯、石榴尊、水盂、花盆、玉壶春瓶、天球瓶、锥把瓶、象耳瓶、方瓶、观音瓶、梅瓶、葫芦瓶、宝月瓶、鹿头尊、盖罐、笔筒、盒等。雍正釉里红纹饰有龙、云龙、云鹤、云蝠、蟠螭、桃实、树木、石榴、三鱼、三果、莲池图、缠枝莲、缠枝花、串枝花、朵花、莲托八宝、灵芝、松竹梅、八宝、团鹤、葡萄、凤穿花、八仙、山水人物、五蝠捧寿等。器底多署“大清雍正年制”楷款,另有仿宣德釉里红器底有署“大明宣德年制”仿款。

本文要介绍的这件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雍正釉里红喜鹊登梅纹笔筒(图1),原为清宫旧藏之物。该笔筒高15.6、口径18.3、足径18.3厘米;底心施白釉,署青花楷体“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图2),外围青花双圈。内外施白釉,外壁釉里红装饰。主题图案绘洞石、菊花、牡丹以及在花间飞舞的3只蝴蝶,另有一只喜鹊站在梅花枝梢,似在啼鸣,又欲展翅鹏飞。自古以来,无论是文人诗词,还是匠人瓷画中,他们对于喜鹊的喜爱溢于言表。清代陶瓷上的画面常有吉祥寓意,这件笔筒上画喜鹊登梅即寓意“喜上眉梢”。

清雍正款青花缠枝莲纹贯耳瓶


清代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器型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型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都有很高标准。康熙时期初创的一些品种,如粉彩、墨彩、斗彩和釉里红等,此时又有新面貌。而仿古各名窑及仿明代宣德、成化之器品种更加繁多,尤其是雍正青花在青花器中以仿古著称。总的来说,雍正一朝在制瓷方面,无论是对古代器物,还是对自然界的花果形状的模仿,都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在仿制中创造出新的品种、纹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于世。

雍正青花一改康熙敦厚挺拔的风格,趋于轻巧隽秀。雍正早期青花瓷器风格与康熙晚期类似。中期以后,出现模仿明代永乐、宣德的器型,造型、胎釉、青花色泽以及纹饰,极其相似。如镇江博物馆藏雍正款青花缠枝莲纹贯耳瓶(见图),高54.5、口径12.3、底径18.2厘米。瓶直口,长颈,颈部设一对贯耳,折肩,肩以下渐收,浅圈足。整器绘缠枝莲纹,肩部绘莲纹以及回纹和海水纹,近底部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款。缠枝纹是瓷器装饰的纹样之一,因其图案花枝缠转不断,故称缠枝纹。构图机理是以波状线与切圆线相组合,作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展开,再在切圆空间中或波线上缀以花卉,并点以叶子,形成枝莲缠绕的缠枝纹。缠枝纹兴起在宋代,元、明、清三代盛行缠枝纹,多作主题装饰出现。此器端庄典雅,质朴古拙,刚中带柔。胎体精细,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厚薄均匀,是少见的仿永宣青花大器。釉面光亮莹润,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为了体现永、宣青花的特点,以较浓的青花料在纹饰上刻意点染,但这些斑点漂浮于釉面。

清代雍正款仿汝釉贯耳四方尊


汝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产品,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提到:“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汝窑瓷器胎土淘炼精细,胎土细腻,胎骨坚致,呈香灰色。釉层厚而润泽,釉色胜于宋代诸窑。釉色有天青、天蓝、粉青、月白、豆青等。汝窑瓷器大多器表有纹片,无纹片者极少。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明代宣德官窑,而明一代,仅宣德有此品种。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到清代雍正时期又开始仿制,其技法远胜宣德朝。蓝浦《景德镇陶录》载:“镇陶官古大器等户,多仿汝窑釉色,色佳者,亦以雨过天青呼之。”当时不仅御窑厂,就是民窑也能仿烧。

清代雍正仿宋代汝窑器,均为细开片、灰白胎。器型多为陈设器和文房用品,品类繁多,陈设器以瓶尊类居多,有象耳尊、贯耳尊、菊瓣瓶、蒜头瓶、葫芦瓶、弦纹瓶、双耳扁瓶、石榴尊、犀耳尊、六方渣斗、缸式钵、桃式洗、水仙盆、花觚等,文房用品则有各式笔洗。镇江博物馆藏清代雍正款仿汝釉贯耳四方尊(图1、2),高48、口径21.5×18、底径21.8×17.2厘米。方圆唇(图3),折肩,腹微鼓,圈足,颈腹部设贯耳。底足露胎处泛火石红色,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青花篆书款(图4)。胎质坚硬,修胎规整,釉面匀净,釉面开细小片纹,颇似宋代汝窑瓷器的釉面开片,釉面泛橘皮纹。釉面泛橘皮纹即唐英《陶成纪事》谈到当时仿汝釉“……仿铜骨鱼子纹汝釉。”釉色光润透亮,釉色青中闪灰,呈青灰色。

宋代汝窑器釉面厚而失透,器表温润平滑,少有橘皮纹。而清代雍正仿品,釉色匀净光润透亮,釉面多有橘皮纹,开细小纹片,类似蟹爪纹。

清雍正乌金釉底珐琅彩开光花鸟纹象耳尊


尺寸:高:44.5CM 口径:18.5CM 底径:17.3CM

在中国的制瓷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莫过于清代。清代在继承了明代传统的青花、五彩的基础上,开创了绚丽多彩的粉彩、珐琅彩和古铜彩,还出现了多品种的单一色釉。从景德镇的瓷器生产工艺上可以得到验证,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瓷艺达到鼎盛,出现了众多造型独特、风格鲜明的精美瓷器,珐琅彩双耳尊就是其中的一种。

珐琅彩瓷是清代唯一在皇帝直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适应皇室富贵华丽的装饰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珐琅彩瓷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民间一般只闻其名却未见其物。在中国历史上,珐琅彩瓷仅见于康、雍、乾三朝,是一种极名贵的宫廷御用瓷,而且产量极少。清代所有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烧制,唯有珐琅彩瓷器作为皇室御赏器,在宫中专制。烧制原材料都是从景德镇官窑精挑出最洁白细腻之瓷胎,再送往宫中造办处,由如意馆宫廷画师(而非工匠)再加绘珐琅彩饰,在炉中以低温烧成。所以,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造价最贵,艺术水平最高,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2005年10月23日,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此外,2006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纪录。

今深圳御宝轩艺术品公司展出的清雍正乌金釉底珐琅彩开光花鸟纹象耳尊,两侧置描金绶带耳,开光内绘花鸟纹饰,造型生动精巧,胎体玲珑剔透,整体画面构思精巧,色泽浓淡适宜,极是清雅。此件清雍正乌金釉底珐琅彩开光花鸟纹象耳尊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从瓷器整体呈现色泽、纹饰、精雕等方面来看,制作技艺已相当成熟。线条流畅,胎骨细腻,婀娜多姿,而且使用浓淡不同的珐琅彩颜料表现物象的阴阳向背,物象显得更加生动逼真。据推测,其画稿必定出自当时具有极高艺术修养的宫廷画家之手。此耳尊底足内有楷书“雍正年制”四字双行款。具有极高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是实力买家和投资者的不二选择!

雍正时期景德镇生产的瓶尊类等琢器较多,品种丰富,有粉彩、斗彩、青花及颜色釉等。陈设品瓶尊类器的大量出现,是明清尤其清代十八世纪社会文化及艺术生活的表现。明高濂曾论及适合不同场所插花的花瓶种类及瓶式。瓶尊类等琢器的成型、制作、填彩、烧制难度等高于碗盘类等圆器,故琢器较圆器珍贵。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奇绝,时代特色鲜明,传世极少,至为珍罕,备受世界收藏界推崇。

康熙瓷器上的纹饰绘画堪称一流


新落成的嘉德艺术中心,第一个瓷器展,为我们认识康熙一朝的瓷器,提供了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整场浏览一遍,最深的印象是:康熙瓷器普遍个头大,造型简单、直接和粗暴;但瓷器上面的纹饰堪称一流,前无古人。基本是把瓷胎当成宣纸,在上面浓墨重彩,无论山水还是人物,均惟妙惟肖、技艺精湛,叫人叹为观止。

窑工把瓷胎看成宣纸搞创作,我不知道源于什么样的契机。应该是有大量文人和画工的介入。也许是到了清朝,绘画界基本停止了学术上的突破和探索,于是,就在创作材料上搞些创新吧。大型器最有利于纹饰创作,于是,窑工们便把瓷器越做越大吧。所以,康熙一朝的筒瓶、棒槌瓶和各种尊,特别多。以上都是我瞎琢磨。总之,康熙瓷上的绘画,真是大气、好看。

五彩 钟馗打鬼图棒槌瓶

五彩 《鸳鸯绨》故事图棒槌瓶

在瓷胎上作画,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应该比在纸上更不易控制。尤其是山水画的题材,但康熙朝的窑工们很神奇,青花瓷上的烟雨迷蒙的山水景观,依然能表现出来。

青花 深山访友图棒槌瓶

青花 仿米家山水图棒槌瓶

青花 《海屋添筹》图浅碗

小器物上,依然有创作的大空间。

湖南电视台《东方寻宝》第七季全国海选报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釉里三色渔舍图笔筒

青花 云山江居图束腰笔筒

青花 群仙会笔筒

还有小清新的花鸟画题材,看着整个人都轻松了......

青花 花鸟纹觚

青花五彩 在川知乐鱼藻图盘

五彩 玉兰幽禽莱菔尊+花鸟诗文橄榄瓶

最惊心动魄的还是战争场面,有局部战争特写;也有大决战的宽银幕长镜头,这么牛的画师,估计都没有人知道创作者的名字吧。

五彩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图大凤尾尊

五彩 人物故事图大盘

“轮扁斫轮”:清雍正仿官釉青花錾花纹尊赏析


明代黄花梨绣墩、清乾隆沉香木笔筒、清乾隆银杏木福禄寿纹大条案兼赏

充满了神秘感的中国历代古瓷和文物,从来就是国人所向往和爱好的梦中圣物。今夏,随着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唐代长沙窑大罐是赝品、故宫某员工操作不当,损毁了一件宋哥窑瓷盘事件的曝光,一下子将本来与国人生活几无关系的中国古瓷,重又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大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更为有趣的是,关于这只被损毁的盘子究竟是属于哥窑还是官窑,竟在随后又引起了圈内人的一番热议。一时,圈内圈外充满了一种始料未及,又似乎不应有的分歧。

其实,对一件文物的时代、作者、名称、种类等要素存在不同看法,这是文博界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这就好比一位伟人所说的,由于谁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地质年代一样,今天的人们是不可能真正解释清楚发生在地质历史上的那些重大事件的来龙去脉的。实践中,对一件古玉的鉴定也是最容易引起不同争论的,其他如一幅古画的鉴定,到底是原作还是仿品,到底是当年仿还是后仿,乃至是谁仿,往往也是很难说清楚的。有两次,我甚至听到古玩店的老板在私下谈话中,也会对一件古家具时代、材质争论不休。他们或说到自己曾把一件黄花梨的老家具当成红木的卖掉了;或说他的一件花梨木家具被一藏家当黄花梨家具给买走了。当然,在古玩店发生把酸枝木家具当紫檀木的家具看的也大有人在。记得本人早年就曾用几百元的柴木家具的价格买到过一对典型、正宗且极为罕见的明代五开光黄花梨绣墩。

既谈到雍正仿官釉青花錾花纹尊,就有必要首先说明它的主要特点:1、此尊高42公分,通体施浅灰色釉,釉色肥腻滋润,釉上布满金黄色纵向细线纹;2、底施酱釉,其上刻有“大明成化”四字款;3、底足胎釉结合部“火色红”浓重呈深酱红色;4、尊的肩部錾刻一圈珍珠地纹和缠枝莲纹;尊的腹底錾刻“鱼肉纹”;5、与众不同的是,此尊肩部和腹底部的錾刻纹上没有施釉而是直接在胎上涂抹了一层浓厚的钴料,由故钴料呈色在没有经釉下高温还原情况下,呈现出一种含蓄、浑厚的深藏青色,而不是常见的那种釉下青花的蓝色。

雍正仿汝、仿官、仿哥釉瓷器上常见用铁锈色、模印饕餮纹装饰带,罕见像本文介绍的这只尊上直接在瓷上錾刻纹样、施钴料的工艺。此尊品相完美、雄浑大气、手感沉重、古风在在,在当今动辄数千万元一件的清雍正瓷器中,无论在造型或纹饰上均独树一帜,值得珍藏。汪实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