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价格虚高吓跑顾客 景瓷长沙遭受冷遇

价格虚高吓跑顾客 景瓷长沙遭受冷遇

瓷砖墙面 德高瓷砖胶 价格瓷砖

2021-05-10

瓷砖墙面。

“眼看1个月的展销期限到了,近8万件瓷器才卖掉200余件。这次亏大了。”景德镇瓷器在长沙受到如此冷遇,让展销团负责人十分“窝火”。昨日,记者在湖南省人民体育场看到,41个瓷器展位门庭冷落,展销商望着大批没有卖出的货品一脸无奈。

顾客没有展销商多

昨日中午,记者在展销现场看到,偌大的展销场地顾客寥寥,而且来这里的顾客只是流连观赏,掏钱购买的人很少。偶尔有人有心购买,关注的也是花瓶、茶壶之类的小件物品,高档的大件展品几乎无人问津。此次瓷器展销负责人江和义称,即使在休息日,顾客也往往没有展销商多。展出的近8万件瓷器,1个月才卖出200余件。

价格虚高吓跑顾客

记者看到,展销的瓷品标价多是三四千元一件,一个小件的花瓶至少标价六七百元。现场还有为数不少的高档瓷品,标价数万元,其中一个标着“宫廷御瓷”的花瓶,打出的参考价高达12.8万元。这么高的标价,让大多数消费者不敢问津。江和义承认,他们标出的价格都偏高,市民实际购买价格至少在标价的一半以下,高档的瓷器甚至可以打一至二折。

参展商进退两难

江和义称,他们这次到长沙巡展原定1个月,明日场地就到期了,但现在就走,亏损实在太大。运输、住宿、场地等费用就花了20多万,直到现在才卖出1万余元的产品。最让他们“窝火”的是,近8万件瓷器都是用稻草精心包装运过来的,由于没有场地堆放,又怕引起火灾,他们早已将稻草销毁。如果不精心包装这些瓷器,在运回去的路途上将造成巨大损失。他们只好继续呆在长沙,希望能够贱卖一些展品,尽量减少损失。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瓷展]景瓷南宁遭冷遇 商家一怒 砸瓷泄愤


随着一阵阵“丁零当啷”的破碎声,一件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被摔得粉碎。昨日上午,在江南区星光大道广西区体育馆内的景德镇瓷器展销会现场,由于部分展销商不满当前的冷清场面,纷纷拿起搞了特价仍无人问津的大量滞销瓷器摔成了碎片,而他们这种不理智的举动令众多市民惋惜不已。

展销会上砸瓷泄愤

“100元三个,有人要吗?没人要就砸。”当日上午10时许,记者闻讯赶到现场时,砸瓷泄愤的闹剧还在继续上演,“丁零当啷”的破碎声不绝于耳。只见十几名展销商高举着瓷器一番叫卖仍无人回应后,随即把手中的瓷器重重摔到地上砸成了碎片。不到10分钟,几十件大大小小的瓷器便已“香消玉殒”,而此举引起了众多围观市民的强烈不满。

围观市民众说纷纭

“那么好的瓷器,砸了多可惜。”一些围观的市民纷纷上前劝止,有的则掏钱从展销商手中“救下”了备砸的瓷器。家住三元小区的王先生当天到市图书馆办事,刚好路过看到此情形后,花50元买下了两个半米多高的花瓶,用他的话说是捡到了便宜,“超值”。而在场的一位雷老伯说,多年来,在区体育馆搞瓷器展销已不下5次,但基本每次都是门庭冷落,而砸瓷泄愤的举动他还是头一回看见:“真不该把这么好的东西砸烂,还不如便宜点处理给市民,卖得一个算一个嘛。”

为省路费出此下策

好好的瓷器,为何非得砸烂呢?此次瓷器展销会的负责人潘声英告诉记者,拉来的近7万件瓷器迄今才卖了400多件,连最基本的食宿开支都不够。

一位姓江的展销商表示,当初他们千里迢迢从景德镇市拉瓷器来展销时,每家都花了将近5000元的运费,如果再把滞销的瓷器原货拉回,还不如就地亏本处理或摔碎了事,最起码可以减少部分回家的包装费和运输费。目前,他们已放弃赚钱的念头,只希望在“五一”黄金周期间能带来一点转机,好让他们处理多一些瓷器,赚点路费回家。

现代瓷器艺术大师作品价格虚高 中青年潜力大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近两年现代名人瓷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为帮助更多收藏爱好者了解现代名人瓷市场,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支招,具有创新精神、别具风格的中青年工艺美术师的作品是投资收藏首选。

市场现状大师作品动辄数十万元

据了解,目前在艺术品收藏领域,古瓷因为数量稀少、价高而令不少藏家望而却步。而现代艺术陶瓷因为价格相对较低、升值空间较大,受到市场欢迎,被不少藏家称为“潜力股”。

“但是,经过近几年来的热捧、热炒,不少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价位已经高得惊人!”现代瓷收藏家朱伽庚日前告诉记者,作品市价在数十万元一件的工艺美术师“大有人在”。记者翻查拍卖纪录发现,景德镇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作品,单件拍价最高已达782万元,多年来拍卖成交均价也接近80万元。而同样备受关注和追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作品,单件市价也跃上了百万元台阶。姑且不论天价背后是否存在“水份”,成交数据至少可以表明,现代名人瓷成为收藏大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现代名人瓷的关注增加,一些商家也在名人瓷上打起了主意。”朱伽庚指出,赝品陷阱、价格虚高,正透支、消耗着名人瓷的升值空间。“此外,由学生、徒弟‘代笔’的现象也是必须警惕的。”朱伽庚表示,“代笔”在业界只是个别现象,无须太过担心,但藏家须下苦功掌握鉴别技巧则是必不可少的:“鉴别真伪,要有三力,即眼力、功力和恒力。不能道听途说,要多看展、多学习,并持之以恒。”

收藏建议中青年工艺师作品升值潜力大

“老国大师(老一辈国家级大师)作品动辄数十万元一件,新国大师(新一代国家级大师)作品一件至少也在5万元以上。与其追大师作品,不如投资中青年工艺美术师作品。”市场行家、彩虹会艺术主持人周圆认为,收藏、投资现代名人瓷,重在看作品:“不要一味追大师,应视自身经济实力,选择质量上乘的佳作。职称、荣誉称号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是看作者是否用心做艺术,作品是否具灵气!”

“我更热衷选择年富力强、初具艺术风格的30岁~45岁的中青年工艺美术师作品。”朱伽庚与记者分享他的收藏经验:“作品是否有个性、独具风格是关键。对于初具风格的作者,我一般不会着急购买其作品,会‘跟踪’2~3年,看准了才下手。我认为,目前市价几千至几万元的市高工、省高工、省大师作品更具升值潜力。”

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子健则坦言,中青年工艺美术师为求市场,会更用心去学习、去创作,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愿意接受批评、积极改进。杨子健说:“我认为,中青年工艺美术师对自己作品的价格定位不应太高,应给予经销商和投资者利润空间,共同成长。”

据记者了解,以景德镇名人瓷为例,现时市高工的作品市场价位一般在数千元至一万余元,省高工的作品价位则在1万~2万元,省大师作品价位约为2万~3万元。据业内人士介绍:“兼工带写的人物艺术瓷比较受南方人欢迎,高温颜色釉和窑变新技术作品是现时最热销品类;山水艺术瓷则以青花和粉彩最受欢迎;另外,融合新彩技术和粉彩技术绘制的花鸟艺术瓷也备受关注。”

业界观点应关注作者的创新能力

“创新很重要。创新意味着进步和发展。”现代瓷收藏家朱伽庚称,千年瓷都景德镇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陶瓷艺术不断创新的历史:“但遗憾的是,到了当代,景德镇创新意识明显不足,尤其缺乏时代元素。”朱伽庚分析,相当大一部分陶瓷设计制作者只有中专或初中文化,综合水平低,无法吃透中西文化精髓以及传统和现代的涵义。

“我非常注重作者的学历和综合素养,非常看重作者的融会贯通能力和创新精神。只有具备这种高素质的人,才会成为我的投资对象。”朱伽庚举例:“我很喜欢年轻陶瓷艺术家胡接生,他虽然目前只是市高工,但具有高学历且善于思考又刻苦耐劳,文字功底优秀,常有深度研究论文面世。最难得的是,他勇于创新,成功突破了釉中彩技术难题——橘子皮,并形成自己强烈的艺术风格,以泼墨技法成就山水艺术瓷的气韵生动。”

[瓷展]商家一怒砸瓷器 景瓷再遭冷遇


展销会商家砸自家陶瓷12月22日上午,星辰民声站接到网友反映:有人在省人民体育场狂砸景德镇精美瓷器。接到反映后,本网记者赶往现场。展销会上砸自家陶瓷记者在现场看到,省人民体育馆场上已有许多陶瓷精品的碎片,10几个陶瓷老板仍在轮流砸陶瓷精品,附近不少的居民及路人都围上来看热闹,并在一旁议论着:“砸了多可惜呀!”不一会儿,数十件精美瓷器便“香消玉殒”。为了弄清事实真相,记者多方打听后得知,原来这是来长沙参加展销会商家自己在砸陶瓷商品。陶瓷商家亏损严重两个多月前,40多家厂商应人邀请来长沙开办陶瓷精品展销会。“8万多件瓷中精品摆在体育场这么久了,一直门庭冷落,总共才卖了400多件。”厂商共来了80多号人,有的商人还是拖儿带女来的,每天的食宿开支和场地费要近200元,但销售利润相当少,有的厂商已经亏损1万多元了。“我是逼不得已才这么做的。”贺姓对记者说。据了解,由于来长沙参加这次展销会的商家把价格定得偏高,每天前来购买的人没有超过10个。看见“这些都是做工精美瓷器,但一些老百姓没有看到它的真正价值,有的瓷器的成本要100元,但买家‘砍’到三四十元,这叫我们怎么卖!”减少路费出此下策“我们没想到遭到这么大的冷落,真是进退两难。”一个女商人对身边的居民说。天气渐冷,销势“江河日下”,加之元旦临近,参展商没赚到钱而且还贴了本,都想早点回家。为了减少回家的运输费,他们只得甩掉一些瓷器。住在东风路的张姓老大爷对商家说:“现在是买方市场,调查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亏本。把这些好的东西砸烂不可取,便宜点卖掉,得一点算一点。”

水仙盆收藏价格高不高


一听“水仙盆”三字,但凡是不太熟悉的,就很少有人能够第一时间将它和文房雅玩联系起来。一般来说,划分到“盆”这一大分类的器物,往往会给人一种硕大、粗放的印象。不过,水仙盆似乎并不愿意以这样刻板的状态出现。所谓水仙盆,顾名思义,就是栽种、盛放水仙的盆子。在《简明陶瓷词典》中,水仙盆实际被列为文玩雅器中的“洗”一类,称其为“陈设瓷,宜种水仙,其形似盒,浅腹,底无小孔”。

水仙盆的起源,一般被认为是在宋代。宋代文人追求风雅,认为水仙花即使在简单清寒的环境中也能生长、盛开,代表着隆冬时节中隐藏的春意。因此它常被作为“岁朝清供”之花,也是文人雅士心中清雅高洁、淡泊朴拙的象征。出于这种对水仙栽种、赏玩的需要,水仙盆也就诞生了。宋代的水仙盆,虽然是处于萌芽、发展时期,但是风行很快,不论是宫廷还是民间,水仙盆的陈设都成为一种时尚。

宋代水仙盆最初是“盒形”的,而这种“盒形”并不单指长方形。 一般来说,所谓“盒形”应当是包含长方形、长方倭角形、方形、圆形、乃至椭圆形等在内,毕竟盒形也是多样化的。后来,水仙盆又陆续发展出亚腰形、花口形、多棱形、异形乃至仿生造型等品种。不过对于今天我们收藏水仙盆来说,其形制只是决定收藏价格的一部分因素。那么,水仙盆的收藏价格高不高,应当与哪些因素较为相关呢?

1)水仙盆的材质:水仙盆作为陈设器,以瓷质水仙盆为主,另有少数其他材质,如紫砂、铜或者玉石等。相对而言,不同材质的水仙盆,因年代、制作来源、品相等因素,其实很难有比较的余地。在同一类材质上,水仙盆的收藏价格与它材料的精良程度、体量度是呈正比的。

2)水仙盆是否有确切的作者和纪年?水仙盆虽然是雅玩陈设,但是众多的材质给了它一个上可入宫廷、下可进寒门的条件,因此并不是所有水仙盆都适合收藏保值。如果某件水仙盆上刻有较为明确的作者、纪年,而其作者在我国制瓷、治玉等艺术领域又比较知名,那么这种水仙盆的收藏价格是要上涨至少一倍的。

3)水仙盆的来源和鉴藏是否具有清晰的途径?一般来说,官方制造或定制的,尤其是御制的水仙盆,不论从材料还是工艺上来看,都普遍比民间作坊的作品要精良数倍。比如北宋汝窑生产的水仙盆贡瓷,现在动辄就是数百万的价格。同时,一些名家作品往往有比较清晰的鉴藏历史。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分辨其真假,一些重要藏家的名号还会使之增值。

由于水仙盆目前的存世量并不少,同时材质广泛、造型多样,因此我们收藏时就要瞄准精品、稀品乃至孤品,这样收藏价格才会更高,也更有保值和升值空间。

景瓷:皇帝的瓷器


在景德镇关于御窑,关于皇帝的瓷器有很多传说,但流传最广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万历年间,景德镇御器厂奉皇帝的旨意要烧造一批青花大龙缸,由于烧制的难度很大,所以久烧不成。一个叫童宾的窑工在万般无奈之下纵身跳入窑内,以骨作薪,赴火而亡。几天后开窑一看,大龙缸居然烧造成功了。后来,朝廷就在御器厂的东侧修建了“佑陶灵祠”为童宾立祠,并敕封童宾为“风火仙师”,从此“风火仙师”就成为景德镇窑工们每年都要祭祀的一位神。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有很多用品都是专门为皇帝生产的,瓷器也不例外。而在景德镇专门为皇帝生产瓷器的几百年间,有成千上万名窑工在官窑中劳作了一生,童宾只是他们中的一员。而“景德镇”这个名字从它诞生那天起就已经和皇帝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景德”就是宋代一个皇帝的年号,虽然那时候宋代的官窑还没设在这里,但这里所生产的青白瓷已有“冰肌玉骨”的声誉,深得宋真宗的喜爱,于是在景德年间,宋真宗下令将这里所生产的瓷器进贡给朝廷,景德镇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当明朝政府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的时候,就派来了督陶官。此后的几百年间,有很多督陶官被派往景德镇,专门负责监督御用瓷器的生产。在景德镇的历任督陶官中,清代的唐英是在中国陶瓷史上留有浓重一笔的督陶官。唐英初到景德镇时对陶瓷是一窍不通,于是他就利用九个月的时间,拒绝了所有官场上的应酬,深入到坏房窑厂,和陶工们一起生活,一起劳作,一起参加绘画等等,很快就熟悉了制瓷的各种工艺,由一个外行转变成内行。

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直接干预宫内制瓷事务。他不仅对宫内瓷器的用途、形状、纹样等屡屡过问,亲自审定画样,甚至对于瓷器的烧制过程也极感兴趣。唐英就奉乾隆皇帝的旨意编纂了《陶冶图》,书稿图文并茂,详尽地展示了制瓷的全部工序,被后世誉为“集厂窑之大成”,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唐英历经了雍正和乾隆两朝,在景德镇前前后后待了20多年,由他领导的御器厂被称为“唐窑”,这个时期也是景德镇为皇帝生产瓷器的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景瓷绝技小传人


拉坯技艺的小传承人

8岁的梁渊晟是景德镇实验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从今年10月份开始,他有了另一个身份——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非物质 文化保护遗产项目中,拉坯技艺的“传承人”。

师从外公学拉坯

昨日中午12时,刚刚从学校下课的梁渊晟被父亲带到外祖父王炎生工作的古窑陶瓷文化博览区一号作坊。梁渊晟的外祖父,身负景德镇手工制瓷非物质 文化遗产拉坯传承人的盛名,号称景德镇第一手工拉坯大师。

“做这一行真的很苦,泥土这些原材料对皮肤和身体的侵害,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职业病。”看着梁渊晟在拉碗,王炎生指着自己有点外曲的双腿说,“这 就是我们长期*开双腿坐在轱辘上造成的。”

既然这个行当如此清苦,那王炎生为何会选择8岁的外孙来继承这个看起来比较清苦的手艺?

梁渊晟回答得很简单:“因为我喜欢!”

相比而言,外祖父王炎生的回答更让人回味:“我的年纪大了,不可能长时间从事这个职业,而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学习这一行。”

绝技能否不失传

虽然收了外孙作为传承人,但王炎生似乎并不指望梁渊晟能接他的班,他更希望外孙能考上大学。这不免让人生疑,这样的传承人能否让拉坯这项绝技不 失传?

王炎生笑了,他认为如果有关部门能在政策上予以扶持,比如工资待遇、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让传承人能安心学艺,安心从艺,那么拉坯技艺就不会失 传。毕竟他希望外孙能进入大学校园的初衷,也是希望外孙能够找到一个能养家糊口安家立业的职业。

而目前王炎生还没有看到这样的局面发生,除去退休工资,王炎生每个月还能从有关部门拿到千元左右的补助,但王炎生认为这样的福利并不牢*:“我 现在从事的是拉坯表演,如果我做不动了,就要走人了。这样不牢*,没保障的用工关系,你让一个年轻人去做这个本来就很苦的行业,谁都不会去做啊。一旦用工 单位不用你,你连养老婆孩子的钱都没有了。”

言下之意,没有基本待遇保障的情况下,传承人也难保让绝技不失传。

生产性保护或许是正道

王炎生的观点或许显得有点实际,但却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景德镇著名的陶瓷文博专家周荣林说,要解决王炎生提出的问题,就必须开展生产性保护,而非目前这种将传承人集中到一个地方,仅仅从事供游人表演 的职业。

擅长拉出13节而且中空的葫芦瓶的王炎生曾经跟媒体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对于普通游客参观,我一般只拉两节,只有来了上级领导参观,我才拉4 节、9节。以我这个年纪,拉得太多,一是精力吃不消,二是容易上瘾,所以我一般都会有所控制。”

周荣林认为这正是问题所在,王炎生之所以能拉出13节的中空葫芦瓶,是因为他通过几十年的劳动生产,在生产中掌握了丰富的拉坯经验和诀窍,这也 就应了熟能生巧的老话。而现在拉坯已经成了表演项目,甚少去拉13节葫芦瓶的王炎生的手艺肯定要比过去生疏不少。

有业内人士认为,越来越发达的机械制瓷工艺也在挤压着手工制瓷技艺的生存空间,以至于手工拉坯这种效率较为低下的制瓷技艺无法和生产结合,才会 产生手工制瓷都只能成为表演项目的局面。

不过,王炎生和周荣林对此都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手工制瓷有着机械制瓷无法比拟的优势,有很多懂陶瓷的人还是喜欢手工陶瓷产品。“如果请来企业 家投资,由政府扶持,将这原始的制瓷技艺重新搬上生产线,让手艺变成真正面向市场的产品,实现手艺的价值,那么王师傅的希望就能得到实现,而这门技艺就会 随着市场需求而一直传承下去。”

冒牌“景瓷”深圳大展销


“39名景德镇市民在深圳陶瓷展销失败后,有展销商哭诉急需钱来安葬家中死亡多日的老父亲,以此博取顾客同情。”3月27日上午,深圳周先生告诉记者这样的消息。记者立即向景德镇市瓷局求证,瓷局认为这是外地陶瓷展销商在破坏景德镇的声誉。

27日上午,深圳市民周先生致电记者,有39人自称是景德镇市民在深圳罗湖区春风路展销陶瓷数日。3天前,展销商为了销售陶瓷,通过各种坑蒙拐骗的方式哄抬陶瓷价格。从26日开始,由于展销即将结束,一些展销商竟然跑到马路上拦截深圳市民,用一副痛苦的表情诉说家里遭遇种种不幸。甚至有展销商在摊位前挂起白布和麻袋,说家中老父已经病亡多日,无钱安葬,如果陶瓷不能推销出去,就不能回家办丧事,以此博取深圳市民的同情。展销商的这种做法引起了深圳市民的强烈不满,当地媒体在报道中说展销商如此行为与乞讨没有区别。

记者随即致电深圳的朋友,确认此事属实。27日中午11时,记者和景德镇市政府副秘书长、瓷局局长黄康明取得联系。黄局长告诉记者,他也听说了类似的事情。景德镇对陶瓷展销有着严格的规定,按理说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经查,这些陶瓷展销商果然都不是景德镇市民,而是外地人打着景德镇的旗号在破坏景德镇的声誉,景德镇市瓷局将会对这件事情展开深入调查。

景瓷展销已成众矢之的


八年多来,瓷都景德镇由于陶瓷品种丰富多彩、品位高雅,自发地形成了一支又一支展销大军,他们将景瓷配套成龙,活跃在我国各大中城市进行展销,后来还发展到国外,形成了一道道奇异的风景线。这些“游击队”在早几年也碰到过一些好运气,但现在由于他们几乎已经对全国的大中城市都逐一进行了“扫荡”,再也不能激发当地市民的新鲜感和好奇感。而负面影响已充分暴露,所以景瓷展销已成众矢之的并显示出日暮途穷的困境,展销队伍的营利可能和营利水平越来越低。

由于展销队伍素质低,展销时间有限,布展形式简陋,即使许多名瓷器也往往在限定时间内卖不出去,最后只好低价甩卖。

这就使得这块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不断贬值,一位知名洁具品牌的老板在一次有景德镇市分管陶瓷的副市长等领导出席的联谊会上动情地说:“我们一个马桶卖几千元钱,而景德镇那么好的花瓶只卖几百元钱,甚至几十元钱,那怎么干得下去?景德镇的牌子都给他们卖掉了,看到他们在风雨之中、烈日之下守生意,又觉得他们可怜!”

作为展销队伍的衣食父母,广大消费者现在也被展销队伍教“刁”了,许多消费者发现展销前期的价格远远高于后期的甩卖价格,不少消费者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有些人怨气顿生,对景德镇人产生了不可信赖的感觉,产生展销前期大家看而不买,等到展销队伍真的要转移,挥泪大甩卖的时候才买,这就使得展销队伍陷入困境,难以盈利。

现在的景瓷展销队伍已由盛转衰、士气低落,许多人继续展销只是出于无奈,找不到其他工作而已,大家知道展销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他们只能是做一次算一次。

许多地方的新闻媒体对景瓷展销队伍的到来给予了关注,甚至连续报道了展销情况,而这些报道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负面报道。将展销队伍的困境和狼狈状况公诸于众。的如雷贯耳和展销的困境对比岂不是良好的新闻素材?敏感的记者难免闻风而动。

展销队伍用以包装瓷器的稻草和饭后遗弃的一次性饭盒也污染了环境,引起当地群众的不满,展销队伍的低价倾销也严重打击了当地的景瓷经销商,不仅如此,展销行为甚至还伤害了景德镇客居各地的居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一千多年来,景德镇人民都为家乡生产出的精美瓷器感到自豪。而最近几年,他们看到景瓷展销的尴尬处境都非常伤感。湖北宜昌的《三峡商报》就连续报道了景瓷展销的困境,其中就有如下标题“谁能破解名瓷销售困局”、“景德镇瓷展被困宜昌”、“货没卖出十分之一”等等,一位客居宜昌的女子将这些报道复印后寄给景德镇市市长,并写了一封令人感动的信,她说:十年以来一直为家乡而自豪,连续报道让她“如鲠在喉”,呼吁展销队伍“莫让蝇利玷污瓷都的品牌”!

景瓷的出国展销也产生过不良影响。远的不说,今年八月份,景德镇市政府大力扶持陶瓷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分管陶瓷的副市长亲自带队前往德国开拓市场,遗憾的是:一支景瓷展销队伍同时在德国展销,并公开广告因签证受限、特价处理抛售,两支队伍形成鲜明对比,“游击队”严重冲击了“正规军”。景德镇的金字招牌被泼尽了脏水,让人痛心疾首。

是属于全国人民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千年大品牌,品牌价值难以估量!而展销行为对她的伤害已形成共识,许多有识之士对此痛心疾首,展销没有出路也已成为共识,但展销现象还迟迟没有消失。这一方面是展销人员的短视,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举办活动为增添气氛和人气,邀请展销队伍并提供条件所致。因此,为了尽快消除展销现象,一方面需要景德镇政府加强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各地政府也应该停止邀请展销队伍,不为他们提供方便,并依法征税,否则即是渎职。队伍陷入困境。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价格虚高吓跑顾客 景瓷长沙遭受冷遇》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价格虚高吓跑顾客 景瓷长沙遭受冷遇》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