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陶瓷花草装饰图案的写生变化

陶瓷花草装饰图案的写生变化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陶瓷瓷砖

2020-04-30

陶瓷艺术。

千百年来,人们用了许多美丽而痴情的语言赞美花草,把她比作青春,爱情,少女…等,世间美好的事物,寄予了无限的遐想和情怀。例如:唐朝李白的《清平调》中就有“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花草不仅作为客观审美对象存在于自然界当中,还以装饰图案的形式出现在陶瓷器物、建筑、服装等人类的生活环境之中。花草从自然形态到艺术想象的形成,一方面与装饰对象的实用功能相契合,另一方面与生产技术,工艺材料相适应,并为人类不同时代审美观念所驱使。它往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想象,抒发美的情怀,创造比自然形态更美好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联想和满足,这也正是陶瓷花草装饰图案变化的意义之所在。

从图案的美学观点看,花草植物的写生应形象地记录自然物象的形象、色彩、动态、结构、组织、装饰等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剪裁、取舍,其目的是为艺术创作收集素材,积累形象。同时通过写生又能锻炼观察能力和表现技巧,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一幅完整的写生习作,本身就是一件具有独立审美欣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花草写生,是运用概括,简练的手法处理繁琐、复杂的自然现象,典型地再现其形象与色彩的特征。有很多图案既要有变形,又要有真实感,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变化贵在归纳出物象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排除次要的,非本质的东西,以最概括的表现手法,最充分地揭示物象的典型性。这既是图案的写生方法,又是一个创作基本模式。

然而,作为陶瓷花草装饰图案变化的写生又区别于单纯的绘画写生。为变化收集素材,寻找创作灵感和变化点,是陶瓷花草装饰图案变化的写生目的。因此它不必像单纯绘画写生那样追求忠实记录和构图完整。而是从装饰变化的方面去分析,认识和表现对象,挖掘其本质的美,有所选择和取舍,将变化融人写生之中,根据不同对象及不同特点,采取归纳提炼,变形变色和移花接木等手法,使写生具有装饰变化的特点。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美不胜收的青花装饰图案


装饰图案在各种器物上形成了“装饰美”,这种艺术性的美来源于客观世界,蕴涵于大自然之中,是艺术家与工匠们相结合,采用对比的手法,依照变化与统一的规律,条理与重复的法则,把握物体的结构、运动的姿态和物与物之间的象征意义与和谐关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不胜收的图案来。这些装饰图案反映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沉丰厚的思想和优雅明快的审美情趣。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为各种器物所采用,又互相融合,不断发展,特别是那些蕴涵着传统文化,闪烁着民俗光彩,有着吉祥寓意的图案,用来教化人心,美化生活,更为民众喜闻乐见,给人们增添无穷的乐趣。

陶瓷属于造型艺术中的工艺美术门类。它既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既有丰富多彩的各式各样的不同器型,在不同器型上又有着美不胜收的各种装饰图案。特别是在古代青花瓷器上,除各种主纹饰外,以钴蓝绘制的装饰图案,可以说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品目之繁多、绘制之精美,在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受到人们的喜爱是理所当然的。一般说来,在官窑青花瓷器上,装饰图案构图严谨,绘制精致,表现细腻;民窑青花绘画则比较率意,但更为生动活泼,当然,其中也有相当精细者。青花瓷上的装饰图案,有一些可作为主纹饰,而多数是对其他主纹饰起辅助和衬托作用。

青花瓷装饰图案的构成

(一)单独图案

在古代青花图案的构图中,许多是以单独的图案进行装饰的。这有三种情况:

一是结构上比较自由的、没有轮廓限制的图案,如折枝花、杂宝、暗八仙、博古图等;二是用一定几何形组成轮廓均齐对称的适形图案,如圆形的皮球花、团鹤、云头中的图案等;三是开光中的图案,不能超出开光的轮廓线,但在其中又是单独的纹饰。这些图案既形成对象本身的轮廓美,又体现出图案的形式美。

(二)连续图案

在古代青花中,连续图案的构图方法,是按照一定的格式,把单位图纹左右或上下有规律地进行排列,使图案具有连续性。形成事物之间的组合美和变化美,给人以一定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缠枝福字

1. 二方连续图案的构图。这种图案又称之为花边或边饰。如环绕青花器物口沿或肩、足部的回纹、莲瓣纹、蕉叶纹、忍冬纹等等。

宝杵图

2. 四方连续图案的构图。这种图案是把单位图纹上下左右连为一体,具有整体一致的艺术效果。如六边形的龟背纹、“卍”字锦地纹、圆形相套的金钱纹、大片的海水纹、冰梅纹等。

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的常见形式

古代青花瓷装饰图案丰富多彩,其中常见的有下列一些:

宝钱图

1. 回纹——古代青花瓷装饰的传统纹样。因其线条形式如“回”字一样整齐排列而得名。回纹给人以回环往复和方正、庄重、连绵之感,多用于器物内外口边沿或下足部。

宝钱图

2. 忍冬纹——忍冬即金银花,多年生攀缘类植物,花可入药。忍冬纹为古代青花边饰的常用图案。所绘枝蔓花叶按一定规律弯曲缠绕,有绵长不断之意。这种二方连续的图案呈现一种运动姿态,绵长的连续曲线流畅而有节奏,形成旋律线,产生优美的韵律感。

冰梅纹

3. 缠枝花纹——由忍冬纹发展而来,一般采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形式,绘以活泼多变、错落有致的缭绕藤蔓和饱满丰茂的各式花朵。变形枝蔓常常连接缠绕着菊花、莲花、牡丹等花卉,图案分别称为缠枝菊、缠枝莲、缠枝牡丹等。

开光杂宝图

4. 卷枝纹——又有卷草纹之称,也是忍冬纹派生出的一种辅助纹饰。图案为变形植物枝蔓作连续卷波状,枝叶线条往往概括抽象,不出现花。

对称图案

5. 蕉叶纹——以芭蕉叶的上仰或下垂的方式整齐排列形成的纹饰,有单叶排列,也有双层复叶排列。蕉叶纹是元明清青花瓷大器上,颈肩部或近足部的常用纹饰。

福寿平安

6. 莲瓣纹——用莲花瓣为单位,整齐排列形成的纹饰。有仰莲、覆莲、变形莲之分。元、明青花器的肩、足部的常用辅助边饰。其莲瓣内多绘以其他简单图形,为花卉、杂宝、葫芦、圆圈等。其中元代莲瓣多自成单元,瓣间留有空白;明代莲瓣间互借边线,不留空当。

海水图

7. 云头纹——云纹的一种,形似如意,故又称为如意云头。多为瓶罐大器肩部的装饰图。云头下垂上仰,一实一虚,内部绘上海水、莲花、牡丹、花鸟、瓜果、动物等,以丰富其装饰效果。

鹤寿图

8. 菱形交叉几何纹、朵梅纹、连钱纹等。

以上为二方连续花纹图案。

葵花图

9. 锦地纹——仿照锦缎织成的花纹,显得华贵而富丽。在青花瓷上有时作为衬托主纹饰的底纹出现,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

莲捧杂宝

10. 龟背纹——以六边形的基本图案组合而成,形成为乌龟背部的几何图案,有长寿吉祥之意。

莲托喜字

11. 金钱纹——以圆圈为基本图形、四方连续交叠组合而成为带方孔的圆形钱币形状。寓意为富贵进财之意。

灵芝

12. 海水纹——以波涛起伏的形状绘制而成,生动而有韵律感。常起到底纹作用,以衬托主纹饰中的花卉、鱼龙、神兽等主纹饰。

以上为常见的四方连续的装饰图案。

如意必定

13. 八宝纹——又称为八吉祥。是佛教常供奉的宝物作为装饰佛教文化,寓意吉祥如意。青花八宝纹主要有法轮、法螺、华盖、宝伞、宝瓶、金莲、金鱼、盘长八种。后来又融入汉文化,发展为表示富贵吉祥的“杂宝纹”:主要增加了银锭、犀角、双钱、珊瑚、如意、灵芝、祥云、圣火、方胜、书卷、画轴、艾叶、蕉叶、宝鼎、笙磬、宝葫芦、宝盒、宝珠等。

如意云

14. 暗八仙纹——以道教八位仙人手持之物作为标志而形成的图案。有汉钟离手持之芭蕉扇,吕洞宾身背的宝剑,铁拐李的宝葫芦,曹国舅的阴阳板,蓝采和提的花篮,张果老拿的渔鼓,韩湘子吹的竹笛,何仙姑持的荷花等。让人一见这些纹饰,便可想见其主人,故称作“暗八仙”。

如意云头

15. 莲托吉祥纹——在晚明和清代的青花瓷上,流行以莲花托衬吉祥纹样或文字的图案。为:莲托八宝、莲托杂宝、莲托暗八仙,莲托“福”字、“寿”字、“喜”字,莲托梵文等等。另外,还有“灵芝”、“寿桃”等托吉祥图案。

三花图

16. 五福捧寿纹——清代青花上多用蝙蝠寓意福气。一圈五只蝙蝠,中间书以“寿”字,寓意“五福捧寿”,“福寿双全”是常见的图案。另外还有以蝙蝠和云纹组成的“洪福齐天”。

三狮图

17. 十字宝杵纹——宝杵为佛教法器之一,代表着佛教的一种文化,为元明清青花碗盘心中常见的装饰图案。有的宝杵缠绕飘带,故又叫“结带宝杵”。其中明代成化官窑青花碗中的十字宝杵绘制得最为精细,民窑青花则画得草率且随意。

寿上添寿

18. 太极图纹——太极图为古代阴阳太极的纹饰,是古人观察日月星辰形成的意象。融铸了古代哲学的智慧。圆圈内由一黑一白、首尾相连、环抱而成的“阴阳鱼”组成。青花上的太极图在圆外常绘以八卦、火焰、弦弧纹等。形式多样,体现了古人对太极的不同认识。青花瓷上的太极图是表示“驱凶避邪”的吉祥图符,为中国道教的标志物。

太极图

19. 云纹——用云朵组成的装饰图案。有吉祥如意,青云直上,步步高升的寓意。可单独用作装饰,多为衬托龙、凤、飞鸟、蝙蝠之类。其形式多种多样,有十字形云、“三角”形云、“壬”字形云、“如意”云、“灵芝”云、风带云等等。不同时代,云形略有区别,可作辨识的依据。

团凤图

20. 月华纹——为青花瓷上的传统纹饰。以优美的曲线绘成,如同菊花花瓣,从一个圆心出发,回环旋转,连绵不绝。民窑多绘在盘、碗内心。

团鹤图

21. 冰梅纹——康熙时创制的一种装饰图案。特点是以浓艳的钴蓝青料作器物的底色,留出白梅的轮廓和冰裂纹的线条,然后沾淡青花料勾勒出梅花花瓣和枝干。表现出寒梅的出凡脱俗的精神风貌,十分雅致。

团龙图

22. 博古纹——博古图纹为明末和清早期流行的青花图案。它是一种集合式纹饰,包括各种古代青铜器、玉器、瓷器、画卷、书函、盆景、书案、花架等,可以单个作款识,也可多种集于一个画面上,作主纹饰以寓高雅。

五福捧寿

23. 开光纹——又称作“开窗”,是仿照园林建筑中的各式各样花窗的形式,形成青花瓷器上的构图方式。江南园林多用花窗置于围墙、亭台楼阁之壁,有“移步换景”、“开窗见景”之功用,是中国美学在建筑上的应用。瓷器上的开光,多巧妙地绘于瓶罐等器物肩部或碗盘内壁上,在二方连续图案中等距离留出空白,然后用线条勾勒出各种几何形边框,如圆形、扇形、葫芦形、菱形、云形、桃形等。可根据留窗多少,在开光中写上吉祥文字,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等四字吉语;也可在开光图形内绘上不同的图案,使装饰效果更突出、更明显。明万历时期的出口瓷,特别是被称作“克拉克瓷”的瓷盘上,多绘以开光图案。有的多达十开光、十二开光,纹饰鲜艳繁密,适应西方人的审美情趣。

月华纹

24. 缠字纹——以松树、桃子、竹子细枝弯曲缠绕,组成吉祥文字,这种图案清新可人,别开生面。

云鹤图

25. 团花纹——将动物、禽鸟等绘在一个圆内,更具图案性。

以上为青花上常见的单独图案纹饰。

清代粉彩瓷的装饰艺术有着怎样的变化呢


说清代瓷器,粉彩是肯定绕不开的话题,也是老生常谈的一个收藏品类。粉彩瓷器的“粉”,主要来源于彩绘填色之前在瓷胎上打底所用的含砷的“玻璃白”,而砷的乳蚀作用就能使得胎上的材料颜色产生粉化,因此粉彩瓷瓷画就会具有一种晕染柔丽的感觉。

粉彩瓷的润泽雅美,一方面是这种色彩粉化导致的绝佳视觉效果,另一方面跟粉彩瓷烧造所采用的细秀灵丽的装饰艺术有着极大关系。首先在色地彩绘方式上,粉彩就不止有简单的白地彩绘。这个特征在粉彩创烧的康熙年代还不是非常明显,因为康熙朝的粉彩还只是我们目前所称的“粗粉彩”,一直到雍正时期,粉彩的制作工艺已经相当成熟了,这种多色地彩绘的优势彩凸显出来。

其中,白地彩绘是最基本的,另外比较典型的彩绘方式还有淡绿地、珊瑚红地、墨地、粉彩描金和木理纹开光粉彩等多种手段。乾隆时期,这种多色地彩绘的方式仍在发展和进步,此阶段多用黄地、锦地、蓝地等开光粉彩,雍正时期流行的粉彩描金方法较为少见,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常珍贵的品种如霁红地粉彩、黑漆嵌金银丝开光粉彩等。

其次是粉彩瓷的彩绘往往还借用与结合其他陶瓷艺术,较为显著的有两点。第一点是清代乾隆年间出现的,器物内里施颜色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绿里绿底”,也就是在器物的内壁与足底部分施浅淡的绿釉,这种装饰方式一直流行到清末民国时期。第二点是将多种瓷器的绘制艺术与粉彩结合起来,典型的有青花粉彩、斗彩加粉彩、珐琅加粉彩、颜色釉加描金粉彩、浅浮雕粉彩等等,这一举动大大增加了粉彩瓷的丰富性。

从上述两个方面来说,一件粉彩瓷,在造型的特异性和规整度相当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白地彩绘作品的品相远有殊胜,或者成双成套或者意义非凡,一般是相对少见的色地粉彩和结合了其他陶瓷艺术的粉彩更具有经济价值。要知道,早在2011年的澳门中信春拍会上,一只乾隆30年的粉彩镂空开光鱼戏水纹瓶就已经拍到了2.3亿元的天价。

这只粉彩纹瓶,一是采用了瓶套瓶加镂空的技法,外部镂空,内层瓶刻青花缠枝莲纹,造型上就不落俗套。二是它的彩绘,是粉彩彩绘和西方油画绘画技艺的结合,同时瓶口内沿至内颈施松绿釉,内颈以下施白釉,瓶口的外沿为红地蓝彩回纹,瓶颈肩地色为桔黄,瓶口足上下弦纹描金。时间再近一点的,有今年5月由佳士得拍出的一件乾隆年制-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缠枝莲纹天球瓶,最后成交价也是高达1.306亿元。

最后再来说一说粉彩瓷彩绘上的各类图案。在雍正时期,粉彩装饰图案多见花蝶、缠枝花卉、仕女图、水仙灵芝、麻姑献寿图、八桃蝙蝠等,纹饰气息儒雅,布局规整而疏朗。到了乾隆年,粉彩的彩绘图案更常见山水花鸟、九桃、百鹿、仕女、婴戏、八仙或福寿图、云蝠、缠枝花等。

清晚期的粉彩制作,在彩绘内容的选择上大体也没有超过雍、乾两朝而特别新异的,尤其是慈禧执政时期还特别偏爱各类喜庆吉祥的图案。总体来看,不论是哪朝的粉彩,在纹饰上,都明显地倾向能够表达美好寓意及愿望的。在后世的收藏中,这类藏品本身也非常讨喜。也是在今年5月的佳士得春拍上,一件清乾隆-瓷胎洋彩黄地-锦上添花莲纹长春百子图双龙耳瓶,就以6647.5万元的价格成交,可见这类粉彩瓷的市场价值之好。

谈陶瓷艺术的传统装饰形式—吉祥图案,文 / 吴云霞


龙、凤、麒麟、龟等是人类想象中的祥瑞之兽。以瑞兽仁兽及其他的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是陶瓷图案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纹样,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此类纹样就出现在各种陶器上,并且一直流传至今。中国的龙纹样成为帝王象征的代表,为皇帝所专用,象征着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元代,各种陶器上多见龙纹,以青花瓷上的龙纹最具典型生动。明代龙纹器物较为常见,以瓶、炉、罐类器物居多。清代以龙纹样的陶瓷更为广泛。青花、斗彩、五彩、粉彩各种器物上皆有龙纹装饰,具有云龙浮现,翻转腾侧的气势。麒麟是吉祥神兽,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能为人带来子嗣!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吉祥图案开拓了陶瓷器具的画面,语汇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中国吉祥图案来源于商周,始于秦汉,发育于唐宋,成熟于明清。我在近二十年学习古彩、运用古彩形式的实践中,研究和创作用吉祥图案装饰的艺术陶瓷,积累了一些体会和经验,更加喜爱民族的传统艺术样式。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审美要求在提高,传统是一个发展变动的范畴,吉祥图案的设计创造要沿着民族传统这条路不断创新。如今陶瓷艺术在融入现代意识的同时又能表达人类整体共同的情感文化,是陶瓷发展的突破口。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瓷都——景德镇人,定能创造出具有时代个性,乃至与世界人民沟通的陶瓷语言,创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陶瓷。

青花瓷图案装饰及颜料饰用


明清期间,青花瓷器的主产地集中于江西景德镇。由该镇产出的青花瓷制品,品类花色众多,质料上乘。从外观上看,其大多数产品型制作工规整,轮廓自然舒展,装饰图案线条流畅而富于变化。当中特别要以那些贡品官窑(明代称“御器厂”,清代称“御窑厂”)器和部分“官搭民烧”器为其代表。此类瓷作皆为瓷中精品。这些精品瓷作,首先在制胎、拉坯及修坯方面,操作流程要求极其严格,工艺十分考究。因此成品瓷,胎土匀净,胎质洁白坚密。而在器表图案装饰方面,更是一展两朝画师之所长,他们对瓷胎上的画作进行缜密地推敲,并予以合理布局。

随着时代的变迁,两朝画师所用青花颜料(氧化钴)在不同阶段也不尽相同。既有采用明代早中期从阿拉伯(伊拉克)等地区购进的进口“苏麻尼青”料;也有明中期以后取自国内新疆的“回青”料、浙江的“浙青”、江西的“平等青”和云南的“珠明料"";还有明至清代民窑最常用的江西“石子青""等青料。国产青料的使用,早在明代早中期民窑青花瓷图案中就有所反映。如明成化年的“青花夔龙纹盖罐”,既是明中期典型的民窑器,所用青料就是国产“石子青”,其发色蓝中带灰。而此时官窑器的青料仍以进口料为主。到明成化年后期,由于进口“苏麻尼青”料的严重匮乏以至枯竭,官窑器上的图案也必须以国产青料来作画。成化晚期的官窑器,基本上采用的是呈色淡雅清亮产自江西的“平等青”。为能达到青料发色的完满,瓷艺匠师们,只能在原有民窑国产青料的使用基础上加大研发力度。他们经过在画作中的长期实践,创造性地用国产钴料研配出各种不同色阶,因而得到了迅速地推广及运用,最终摆脱了进口青料在青花产业上的局限。

“苏麻尼青”料与优质国产料的相继应用,使画师们能更充分地运用其手中的丹青妙笔,在作画时挥洒自如,尽情地采用勾、描、填、涂、抹、皴等行笔技法。凡在瓷胎上绘制花鸟鱼虫、山涧溪流、海浪祥云、怪石芭蕉、草木瓜果或是楼台水榭、神仙佛道、飞凤游龙、瑞兽八宝、刀马人物以及人物故事、玩婴嬉戏等诸多的装饰图案,均能展示出他们高超而深厚的艺术功力。

明早期永乐、宣德年的官窑瓷器,纹饰题材日趋丰富,以动植物图案为主要装饰,作画用进口“苏麻尼青”料。如“青花花果带盖梅瓶”,为明永乐官窑传世品。通高41.2厘米、口径5.5厘米、底径12.2厘米。瓶设钟式宝珠纽盖、溜肩鼓腹,腹上提、胫内敛。器表青花图案发色浓艳,大小不均深陷胎骨中的黑褐色斑点,不规则地散布于略带晕散的花果叶蔓之中。盖面绘缠枝莲与折枝海棠纹,肩部勾画变形覆莲瓣纹。主题纹饰或以双勾填色或以平涂勾边的写实技法,将叶蔓、花朵、石榴、枇杷和桑椹等花果描绘的鲜嫩欲滴,香气四溢。而胫部则以平涂勾边,细描叶脉纹来绘制重叠上仰的蕉叶纹一周,该纹象征环抱托起之寓意,使梅瓶挺拔而显稳重。

“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明宣德官窑传世品。通高47.4厘米、口径8.1厘米、底径15.7厘米。直口、束颈、溜肩、圆扁腹。颈部饰青花缠枝牡丹花纹,以单勾平涂技法绘成,颈下肩部书横向“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器腹满饰勾边露白青花海水波涛,使蓝白相间的波涛翻腾汹涌、层次分明。青花发色浓艳深蓝,亦有小颗粒黑褐色晶斑散布于图案之间。主题纹为一条穿波戏浪回首观望的白龙,白龙轻舒利爪,回首开口,舞动劲键的躯体,搏浪前行,神态威猛,极富动感。

“青花一束莲纹折沿盘”,明宣德的传世品。高7.9厘米、口径44.8厘米、底径29厘米。折沿、弧壁、深腹、圈足。沿面绘青花海涛浪花纹,海涛以单线细描,浪花双勾露白。这种蓝白互用的表现手法,尽显浪涛汹涌澎湃之立体感。内壁平涂勾边,饰一周青花缠枝莲纹,莲花绽放、叶蔓繁茂。盘内心主题纹为青花一束莲。朵花、叶蔓分别以双勾填色、一笔点画绘制而成。青花呈色浓艳,图案运笔细腻流畅。

进入明中期后,纹饰发展趋于多样化,除动植物纹外,人物和景物装饰图案也较常见。此时的官窑器,最善用由“回青与石子青”配制而成的国产混合青料,“佛头青”是此时最上乘的青料,其发色深蓝泛紫,清亮艳丽。“青花云龙纹罐”,明嘉靖官窑传世品。通高52.8厘米、口径24.7厘米、底径30厘米。直口圆唇、溜肩、鼓腹,平底略凹。颈之间书“大明嘉靖年制”横向楷书款。肩部巧用勾边填色技法,饰以青花缠枝莲纹。腹部主题纹,亦以勾边填色之法绘制出青花双龙庆寿图。双龙腾空飞舞,张口瞪目,首尾相随,龙首与龙尾之间草书一“寿”字。整体纹饰布局繁满,龙文虽矫健生动,但图案线条较前朝龙纹比照仍觉力度欠缺。

“青花人物龙凤纹盘”,明万历官窑传世品,足底书“大明万历年制”楷书款。高5.5厘米、口径32厘米。撇口、弧壁、浅腹、圈足。内壁饰青花双龙凤火珠云气纹,青花主题神仙人物纹绘于盘心。主题人物纹与辅助龙凤纹,皆以勾边填色绘画而成。人物清瘦高古,衣无折皱,眉目迷蒙,给人某种神秘之感。龙凤纹体态修长,飞舞飘逸。

我国青花瓷器的图案装饰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至清代时已经完全成熟。此时官窑和民窑器的图案题材不仅广泛,而且绘画更为精湛。清康、雍、乾三代,是青花瓷发展中的又一鼎盛时期。“康乾盛世”,为了满足皇族的需求和高档瓷的外销,御器厂开始实施“官搭民烧”制度,至此形成了清初制瓷业“百花齐放”、“官民竞市”的繁荣景象。清代官窑器所用青料,为色泽深蓝闪黑或灰蓝淡雅的珠明料和浙青料;而石子青料则为民窑最善用的青料。这些国产青料着色稳定,质佳量足,在青花瓷产业中已无可替代。如清康熙民窑“青花如意开光牡丹纹将军罐”,1984年,广东省东莞市大朗松山乡出土。通高41厘米、口径13.5厘米、底径18.8厘米。设白釉瑞兽纽盖,直口,短颈,丰肩鼓腹,广平底。采用国产石子青料作画,青料深蓝闪灰。盖、颈部分饰青花缠枝牡丹与缠枝莲纹,腹绘四对称如意头开光,内饰蓝白青花缠枝牡丹各一朵,底足处饰四朵互对上仰的荷花。取蓝地留白、勾边的绘画技法,使图案布局疏密有序,大大增强了花卉图案的立体感。

陶瓷的装饰工艺之装饰技法


陶瓷装饰与器物的用途、造型和社会审美取向,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装饰是对陶瓷器进行艺术加工的重要手段。它对提高器物的外观质量、丰富文化生活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陶瓷装饰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釉下装饰,另一类是釉上装饰。这里有传统工艺,也有近现代工艺。学习鉴定就要了解其发展和演变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与风格。

釉下彩是以各种高温颜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纹样,再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其特点是彩绘的纹样与坯釉在高温中同时烧成。色料充分渗透于坯釉之中,瓷面光洁滋润,色泽透明雅丽,有饱满的水分感。经久不变。

刻划花是我国陶瓷传统装饰方法之一。它是在坯体上用铁,竹制的刀、扦等工具刻划出装饰花纹,施透明釉烧成。这种装饰方法在原始青瓷上就普遍使用了,只是不同时期的陶瓷纹饰风格各异。

刻填花又称镶嵌花,是在坯体上先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刻出花纹,然后在刻出的凹槽内填以色料的装饰方法,在古代多填白色料和黑色料,又称“刻花填白”和“刻花填黑”。

模印花技术是在刻划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是古陶瓷最常用的工艺。一件模具可以多次使用,避免了像刻划花工艺的重复繁杂的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青花玲珑是一种釉下青花加玲珑雕镂相结合的装饰。它是在瓷器坯体上,先制作玲珑透剔的玲珑眼,一般常用的是米粒状通洞,称为“米通”。再以“玲珑釉”充满玲珑眼,结合呈色青翠的青花纹饰,施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

“五彩”又称“硬彩”,是使用古彩颜料在釉上的绘画装饰,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艺术之一。最早的五彩出现于我国宋、金时期的北方地区,其前身即磁州窑的“红绿彩”。

斗彩是明代永宣官窑创烧的新品种,成化斗彩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它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方法,先在坯体上用青花色料画出纹样的一部分或勾出纹样的轮廓线,施釉入窑烧成后,再施以古彩完成釉上彩绘,故又名“豆彩”,有的也称为“填彩”或“加彩”。

粉彩又称软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使用洋彩进行彩绘的一种装饰技法。粉彩色彩丰富,粉润柔和,秀丽雅致,形象刻划细腻生动,它更多地吸收了国画工笔重彩的绘画技法,越来越倾向于绘画性,使用玻璃白打底,增加了画面色彩的层次感。

珐琅彩原名画珐琅,亦创烧于清代康熙晚期,是使用洋彩进行彩绘装饰技法之一,与粉彩装饰十分相似,有时甚至难分彼此,早期由宫廷造办处烧制,干隆三年以后逐渐移至景德镇御窑场制造。珐琅彩的绘画技法,早期多仿铜胎掐丝珐琅。

素三彩是由琉璃釉发展而来,名为彩,实为釉,以釉代彩。它舍弃矾红以紫色代之,画面典雅素净,故以“素”相称。

矾红彩又称铁红彩,是以矾红颜料作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

墨彩是以黑色(艳黑)作主要色料勾线,染色描绘画面的一种装饰方法。

同治彩即粉彩彩绘技法之一。它摒弃了康、雍、干三朝繁杂的粉彩工艺,并融合了五彩设色简练的绘画风格,易于上手。

浅绛彩一词来源于浅绛画派,原指元代文人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用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浓淡相间的绘画技法。

广彩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始创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晚清民国时期,早期以古彩做装饰,晚期以粉彩做装饰,也是我国优秀传统彩瓷之一。

新彩又称新粉彩,是20世纪以来文人瓷绘艺术的一种。

电光彩就是光泽彩。它是用电光水作彩料进行装饰,属现代工艺,具有彩虹般的光亮色泽。

谈陶瓷的综合装饰


许国胜作品

荷韵

青花斗彩瓷瓶

古往今来,陶瓷以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成为人们推崇的对象,它不仅是我们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直到今天,仍然以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由陶到瓷不断发展着的历史,记录着人类文化、生活的点点滴滴,更承载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它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学习、研究,此正所谓“使形下之器启示形上之道”。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学科之间冲破了壁垒和鸿沟,不但扩大了学科领域,也使得各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进而新兴了多种边缘学科。综合装饰就是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在景德镇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以它独特的艺术风采和形象,自立于陶瓷装饰艺术之林,成为陶瓷装饰艺术中的又一大装饰门类。

综合装饰的风貌既是崭新的,又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是科技和文化交融发展的结果。综合装饰从萌生时期起就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其强烈的艺术魅力正是艺术综合的力量的体现。

一、综合装饰的概念

何谓“综合装饰”,综合装饰是在一件整体构思和综合思考的陶瓷作品中,综合运用了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和技巧,诸如刻、填、喷、彩等多种工艺装饰手段;或使用釉料、泥料、彩料、色料等不同装饰材料;或采用釉上、釉下不同的彩绘技法等,使多种装饰工艺和技术相互映衬、各臻其妙、各显神采,以形成赏心悦目的综合艺术效果和意趣横生的艺术魅力,它是现代陶瓷艺术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

二、综合装饰的类型

综合装饰的坯、釉、彩、法四大构成要素,皆可表达和传递多种多样的艺术语言。依据坯、釉、彩、法之间的组合形式和相对的综合手法,综合装饰一般可分为单项综合、复项综合、异质综合三大类型。

1.单项综合型

单项综合型的主要特征是一次元的单纯综合,即是在同一属性的装饰工艺中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装饰处理手法,有别于单一的装饰处理手法所形成的装饰效果。在这一装饰类型中,根据釉上彩、釉下彩类及坯釉的不同处理,又可分为釉上彩综合式、釉下彩综合式、施釉工艺综合式和泥坯工艺综合式。

2.复项综合型

复项综合型的主要特征是二次元以上的复杂综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属性的装饰工艺或处理手法综合运用。它有别于单项综合型,特征在于它的二重性、多元性、复合性,可分为彩绘综合式、彩与釉综合式、釉与坯处理综合式、彩与坯处理综合式、多元集中综合式五种组合方式。

3.异质综合型

异质综合型是将陶瓷材质及陶瓷工艺处理与异质的其他材质和工艺处理手法综合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方式。在历史上曾有过陶瓷镶金、镶银、镶铜以及瓷胎竹编器等异质综合型的综合装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异质综合型的综合装饰更多地表现在对玻璃、塑料、金属、竹木、漆器等其他异质工艺材质和技法的综合运用上。

三、综合装饰的特点

综合装饰由于大量运用了坯釉材质的特性以及工艺处理技法,对于主要以“做”为主的陶瓷装饰来说,形象更为抽象,内涵更为深沉,形式美感更为突出,具有自然本质的美和人为创造的美。综合装饰的美学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创意美、纹饰美、材料美、工巧美、整体美等诸方面。

综合装饰的创意更具有装饰艺术的独创性、装饰艺术的新颖性、装饰艺术的奇妙性、装饰艺术的情趣性。陶艺家往往借助各种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含蓄地、独特地、深刻地流露和抒发自己的人生观、历史观和审美观。

现代陶瓷综合装饰的艺术风格多彩多姿,综合装饰的表现形式和工艺技法也层出不穷,相信陶瓷的综合装饰艺术在未来必将更加繁荣,终将成为一朵永不凋谢的奇花异葩。

聚宝盆图案


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瓷器上的聚宝盆纹饰。聚宝盆是传说中能变出金银的盆子,这一图案在明清两代流行,图案为一个盆子里堆满了金银珠宝,有的图案中还在上方写上黄金万两或日进斗金的合体字,旁边站着童子。

那么聚宝盆的出处是什么呢?民间传说,元末明初时,有个名叫沈富的人,家住南京水西门。沈富心地善良,见到有人捕杀乌龟、青蛙,都会劝阻或买下来放生。一天晚上,沈富梦到一帮青衣人求他救命。第二天,他见一人抓了一百多只青蛙准备宰杀,沈富出钱买下青蛙并将它们放生。这天晚上,青蛙一直吵闹个不停。沈富觉得奇怪,走过去发现群蛙围在一个瓦盆前不肯离去。沈富觉得很奇怪,就把这盆带回了家。一天,沈富的妻子洗手时,不小心把银戒掉在盆里,一时间盆子里堆满了戒指。之后,沈富又用金银首饰试,也是一样。沈富用这些钱买地造房,很快富甲天下,被誉为“江南第一富家”。据《五杂俎》记载,当年的玄武湖,是他家的花园。当时的习俗称富人为“万户”,沈富被称为“沈万户”,他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又称“沈万三”。沈富得到的那个盆,就是传说中的聚宝盆。民间传说在明朝建立时,沈富捐资修建了一半的南京城,也有一说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让他完成这一项工程。在修建正南门时,突然出现了一件怪事,快要城门修好的会倒掉,沈富束手无策,在经人指点后,他找宰相刘伯温,刘伯温掐指一算说,当年那群青蛙为了报恩,从水妖那里借来了聚宝盆,如今水怪来讨要聚宝盆了。你只要把盆埋在城墙下,就没事了。沈富按照刘伯温的话把盆埋在了南京城墙下,南城门也很快被修好。从此以后,人们又把南京的正南门称为聚宝门。人们根据这个传说,绘制出聚宝盆图案,以求富贵。

聚宝盆的寓意是招财进宝、日进斗金,是衣食无忧、富贵满堂的吉祥祝福。

伪劣装饰陶瓷的特点


装饰陶瓷因其花色品种多,装饰效果好,耐酸、耐碱、耐磨等性 能好,而且价格适中,是一般家庭装饰中最常用的一类装饰材料。 所以,人们在选购上非常关心其质量是否合格。伪劣的装饰陶瓷材 料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供人们在选择时借鉴。

(1)外形、规格尺寸上偏差大 对于陶瓷釉面砖、地砖这一类块状材料都有一定的规格尺寸 的允许偏差要求,这是为了保证材料铺贴后拼缝整齐,使装饰面的 线型规整。为保证装饰后的墙面平直,避免凹凸不平,釉面砖还必 须满足垂直度、平整度的要求。对于有一定形状的各种卫生洁具、 要求其外形的变形符合一定要求。 伪劣的装饰陶瓷材料,在外形及规格尺寸上有较大的偏差,不 符合质量要求,从而影响装饰效果和使用要求。

(2)表面质量差 装饰陶瓷材料都是根据其表面质量进行等级划分的。各种外 观缺陷都会对装饰效果有不良影响,只是程度上有差异。而伪劣装 饰材料的各种缺陷超出了允许范围,严重影响装饰效果。所以用户 首先目测观察装饰陶瓷的外观质量,来判断其优劣。在前面几部分 内容中,已经详细介绍了釉面砖、地砖、卫生洁具的外观缺陷的判 定方法。

(3)理化性能指标不合格 作为装饰材料,人们比较注重它们的装饰性能(包括外观质 量,尺寸偏差、变形、色差等),但是为了确保装饰材料铺贴使用后 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其特有的装饰效果,装饰陶瓷材料必须具 备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吸水率,耐酸碱性、耐磨性、耐急冷急热 性、抗龟裂性等。 伪劣装饰陶瓷可能其外观质量比较好,但各种理化性能不合 格,用户购买铺贴后,使用不久就会出现开裂、掉釉等问题,严重影 响使用效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理化性能指标是否合格也是人们 最不重视的一项指标,也是最容易蒙混过关的。

(4)产品标记不齐全和是否有防伪标志 每类装饰陶瓷材料产品都有标记,包括厂名、商标、产品合格 证、产品等级及出厂年月等。日用陶瓷为黄色标志艺术陶瓷为绿色防伪标志.伪劣产品的产品标记一般不齐全,用 户也可据此来判断。 总之,在现在伪劣产品鱼目混珠之际,用户应多比较,从以上 四个方面综合判定,不要被伪劣装饰材料价格低的特点所迷惑,购 买伪劣产品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花草装饰图案的写生变化》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花草装饰图案的写生变化》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