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陶瓷艺术 > 导航 >

警惕餐桌上的“不洁”瓷具--江城陶瓷铅超标调查

警惕餐桌上的“不洁”瓷具--江城陶瓷铅超标调查

陶瓷艺术 古代陶瓷器上的的鱼 陶瓷瓷砖

2021-05-12

陶瓷艺术。

居家过日子,陶瓷器具必不可少。然而,国家质检总局连续5年跟踪抽查发现,部分表面光鲜、色彩绚丽的陶瓷器具,其实隐藏着不少看不见的危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铅、镉溶出量超标。

近日,记者走访武汉三镇调查,结果令人堪忧。更重要的是,这种危害并没有引起市民重视。

令人忧虑的是,昨日,《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正式实施,但《规范》也未提及食品器具尤其是陶瓷餐具的铅、镉含量超标的问题。

目击劣质瓷具卖得俏

9月16日中午,汉口花桥一村车站附近,两名商贩拖着一板车彩色瓷碗、碟,沿街叫卖,10元钱一套(两碗两碟)。因为便宜,而且色泽鲜艳,很快,板车周围围满了人,一位老太太一口气买了3套。

9月18日傍晚,武昌学院路。地摊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卡通瓷杯,1元钱一只,一群学生围在摊位边仔细挑选。

在以上两个现场,记者进行了仔细观察,发现这些瓷器有以下特点:

包装箱上没有产品名称、厂址,箱内也没有标明产品名称和等级的说明书。瓷器外表粗糙,而且上面有不同程度的斑点,外形也十分不规则,属典型的“三无产品”。

在花桥一村车站,当记者对这些瓷器的安全性表示怀疑时,小商贩有些不屑一顾地说:“杯子、碗嘛,一不吃进肚子,二不穿在身上,怕什么?”同样,顾客对此也毫不在意,很少有人能听进记者善意的提醒。

探访餐饮店是最大的买主

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汉口沿河大道的汉正街瓷器市场。和记者在街上偶遇的情景相似,这里的多数瓷器都没有标明生产地址,也没有任何产品标识。

据一些店铺老板称,他们销售的瓷器主要来自江西景德镇、广东潮州和佛山,质量不同,价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便宜的瓷具一般供应给本地的一些酒店、餐馆、咖啡厅等各类餐饮店。

老板们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一般从小厂进回的瓷器价格便宜,成本低,次品多;而正规厂家生产的瓷器价格比较贵,酒店餐馆不会买。

连日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市民普遍对这个问题很陌生,一般人的态度是:“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在一些超市,记者留心观察并访问了一些顾客,发现购买陶瓷餐具时,主要考虑的是价钱、样式等,至于铅、镉溶出量是否超标,大多数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抽查餐饮瓷具铅超标

据介绍,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是涉及安全卫生的两项最主要的指标。按国家有关规定,陶瓷餐具镉溶出量不得超过0.5mg/升,铅溶出量不得超过7mg/升。据一项抽样质检结果显示,目前在地摊上销售的陶瓷餐具中,有60%以上为不合格产品,有的铅、镉的溶出量竟超出规定指标的10余倍,甚至几十倍。

国家质检总局已从2000年连续5年跟踪抽查,发现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铅、镉溶出量超标。

抽查结果同时表明,小型个体私营企业质量较差。一些小型私营个体企业,明知使用的材料质量低劣,但为经济利益驱动,仍组织生产、销售。有的企业随意降低烧烤温度,烤花时超密度码放,造成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

抽查发现,至今仍有较多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不具备铅、镉溶出量等强制性标准项目理化测试手段,对国家规定的强制指标,没有严格的控制措施。

现实从未检验瓷具铅含量

连续数日,记者采访了省市两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得到的答复令人惊讶:湖北省从未进行过陶瓷饮食器具的质检。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进行过饮食瓷器的安全抽查,对各餐馆和市民日常使用的瓷器铅含量是否超标,暂时还不是很清楚。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员表示,目前他们还没有质检过饮食瓷器的铅含量,是否能进行质检也不太清楚。

武汉市疾控中心检验所工作人员说,由于没有检验标准和方法,他们也从未做过此类检验。

省消协315网站余站长说,陶瓷饮食器具铅含量超标,对人体危害十分严重,但由于危害是慢性的,不易察觉,目前消费者还未能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目前消协还未接到过这类投诉。但他们已将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结果在网上公布,希望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昨日起,卫生部发布《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正式实施,但记者通读全文,也没有发现有关食品器具尤其是对瓷器铅、镉溶出量的限定,只称“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与食品的接触面应平滑、无凹陷或裂缝,设备内部角落部位应避免有尖角,以避免食品碎屑、污垢等的聚积”。

警惕铅含量超标危害大

日用陶瓷饮食器具多具有花面装饰,且大多以釉彩装饰,主要有釉上、釉中、釉下等装饰方式。不同的装饰方式在铅、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上有较大区别。

其中,釉上彩瓷如果在陶瓷花纸加工时使用了劣质颜料,或在花面设计上,对含铅镉高的颜料用量过大,或烤花时温度、通风条件不够,则很容易引起铅、镉含量的超标。有的白瓷,主要是未加彩的骨灰瓷,由于采用了含铅的熔块釉,如果烧成时不严格按工艺条件控制,铅含量超标的可能性也很大。

餐具如果含有较多的铅,当食物与餐具接触时,铅就可能溢出釉的表面混入食物中,长期食用铅、镉含量过高的产品盛装的食物,就会造成铅在血液中沉积,导致大脑中枢神经、肾脏等器官的损伤。

同济医院儿童血液病房教授胡群介绍,镉溶出量超标可导致人体镉中毒引起肺疾病,而铅溶出量超标则可导致人体铅中毒,轻者,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痛;重者,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痛风、周围神经系统病等。对儿童而言,铅中毒后危害尤为严重。轻则影响大脑发育,重的引起颅内压升高、呕吐、痉挛等。

胡教授还称,平常接诊时,常遇到铅中毒的病例,但是否与饮食瓷具的铅超标有关,尚不得而知。

挑选瓷器小窍门

购买瓷器时,需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查看产品包装箱或箱内文件,确定产品名称和等级,看是否为正规厂家生产。

其次,尽量选择表面无明显缺陷、器型规整的产品。盘、碗类产品,可将几个规格大小一样的产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其相互间的距离,距离不匀,说明器型不规整,变形大。对单个产品可将其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与玻璃板吻合,以判断其变形大小。

釉中彩、釉下彩陶瓷的表面看起来很平滑,有玻璃光泽,用手摸无凹凸感明显,光滑如玻璃。釉上彩陶瓷由于颜料在釉层表面,用手摸凹凸感明显,表面高低不平。

有关专家提醒:大多数陶瓷餐具均含有毒物质。使用前,最好用4%的食用醋水浸泡煮沸,大部分有毒物质就会消失,若发现颜色有明显变化,应弃之不用。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南京质监抽检陶瓷品 买盘碗防铅镉超标


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记者昨天从质监部门获悉,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包括南京在内的部分日用陶瓷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小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差,抽样合格率仅为65.2%。

据介绍,此次抽查中发现部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一是部分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此次抽查发现有6种产品铅溶出量严重超标,最高为124.9mg/L,是国家标准规定的24.98倍,其中1种产品镉溶出量也超标,为1.99mg/L,是国家标准规定的3.98倍。长期使用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会造成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二是部分产品热稳定性不合格。热稳定性是日用陶瓷产品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产品的热稳定性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开裂现象。继续使用,污物易渗入至裂缝而不能清除,造成细菌繁殖,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在盛装高温食物时可能会出现炸裂或在盛装较重食物时可能会出现断裂。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日用陶瓷产品时,首先可查看产品包装箱或箱内文件所标明的产品名称和等级;其次观察产品的实际质量,选购时应尽量选择表面无明显缺陷,器型规整的产品。盘、碗类产品,可将几种规格大小一样的产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其相互间的距离,距离不匀,说明器型不规整。对单个产品可将其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与玻璃板吻合,以判定其变形大小。对瓷质产品,可托在手上,用手指轻敲口沿,若发出沙哑声,说明有裂纹存在。

苏州地区首次检出日用陶瓷铅溶出量超标


近日,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检验中首次检出一批输往日本的日用陶瓷铅溶出量超标。这批日用陶瓷是六件套装的贴花碗杯,铅溶出量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客供的花纸质量不达标。

日用陶瓷的铅、镉溶出量是涉及安全卫生的两项最主要的指标。镉溶出量超标可导致人体镉中毒引起肺疾病,而铅溶出量超标则可导致人体铅中毒,当人体血铅含量在50PPM左右时,人表现为易怒、没有食欲、性格改变、腹痛;当人体血铅含量在100PPM左右时,会导致肾衰、反应迟钝、痛风、周围神经系统病等。对儿童而言,铅中毒后危害尤为严重。轻的导致影响大脑发育,重的引起颅内压升高、放射性呕吐、痉挛等。

一旦该批日用陶瓷进入日本被检测出铅镉溶出量检测不合格,企业将蒙受经济和声誉的双重损失,因此事件发生后,得到了出口企业的高度重视。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此页提醒广大生产企业务必全力配合好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上海检验检疫部门:警惕陶瓷餐具铅迁移风险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17日披露,该部门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检出2批陶瓷餐具不合格,不合格项目皆为铅溶出量超标,此现象亟需引起关注。

进口陶瓷餐具细腻光滑、做工精美、彰显身份,是不少家庭的首要选择。然而,不少消费者在关注品牌、品味、价格的同时,往往忽视了餐具本身的关键要素——安全性!

铅是国际公认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将铅列为17种严重危害人类寿命与自然环境的化学物质之一。人体中存在过量的铅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有严重的毒害作用,将导致神经和造血系统紊乱、发育迟缓、血色素减少并引发贫血和高血压。尤其对于婴幼儿难于排出体内的铅,摄入铅的累积将造成生长和智力发育迟缓,严重者可出现铅中毒脑病,甚至死亡。

据介绍,按花面装饰方法分类,陶瓷制品可分为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等。釉下彩制品先施彩,后罩釉,彩料在釉面之下。釉中彩制品则在半成品上彩绘,后喷釉,彩料在釉面之下。釉上彩制品先烧制,后施彩,彩料在釉面之上。因此,釉中彩产品、釉下彩产品的铅迁移量极少。而釉上彩陶瓷制品如果使用色彩鲜亮的劣质含铅颜料,当烧制温度、时间、通风条件不够时,与食品接触时,往往会导致铅的迁移。

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日益重视食品接触材料中有害物质迁移风险。铅溶出量是食品接触陶瓷制品的一项重要安全卫生指标,世界各国对其限量存在一定差异。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12651、GB8058规定不同器形陶瓷制品铅迁移量的限量在0.5~7.0mg/L之间;美国FDA/ORACPG7117规定限量0.5~3.0mg/L;国际标准ISO6486规定限量0.5-2.0mg/L;欧盟2005/31/EC指令规定限量0.2mg/L;日本厚生省370号法规规定限量为0.05-8.0mg/L;俄罗斯标准ГOCTP50186-9规定限量为1.7-5.0mg/dm2。2013年,基于欧盟食品安全局对铅危害的最新评估,欧盟已制定提案,拟提高与食物接触陶瓷制品的准入门槛,将食品接触用陶瓷制品中铅溶出量限量由0.2mg/L降为0.01mg/L,这将是史上最严限“铅”令。

上海检验检疫局方面介绍,消费者在选用陶瓷餐具时,可遵循以下小窍门。一看:尽量不选颜色过于鲜艳的餐具;二摸:尽量选择内壁光滑的餐具;三闻:尽量选择无异味的餐具;四煮:使用前应先在沸水里煮5分钟;五泡:新购的陶瓷餐具可用食醋浸泡2小时,以溶出餐具中有毒物质;六避免:避免用彩色陶瓷餐具盛放酸性食品;避免彩色陶瓷餐具在微波炉中加热。

质监抽检陶瓷产品 买盘碗谨防铅镉超标


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密切相关。记者昨天从质监部门获悉,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包括南京在内的部分日用陶瓷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查结果表明,小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差,抽样合格率仅为65.2%。

据介绍,此次抽查中发现部分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一是部分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此次抽查发现有6种产品铅溶出量严重超标,最高为124.9mg/L,是国家标准规定的24.98倍,其中1种产品镉溶出量也超标,为1.99mg/L,是国家标准规定的3.98倍。长期使用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会造成重金属中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二是部分产品热稳定性不合格。热稳定性是日用陶瓷产品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产品的热稳定性不合格,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开裂现象。继续使用,污物易渗入至裂缝而不能清除,造成细菌繁殖,影响人体健康,并且在盛装高温食物时可能会出现炸裂或在盛装较重食物时可能会出现断裂。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日用陶瓷产品时,首先可查看产品包装箱或箱内文件所标明的产品名称和等级;其次观察产品的实际质量,选购时应尽量选择表面无明显缺陷,器型规整的产品。盘、碗类产品,可将几种规格大小一样的产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其相互间的距离,距离不匀,说明器型不规整。对单个产品可将其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与玻璃板吻合,以判断其变形大小。对瓷质产品,可托在手上,用手指轻敲口沿,若发出沙哑声,说明有裂纹存在。

个别日用陶瓷铅镉超标严重 多为三无产品


近日广东省工商局公布了2010年广东省流通领域日用陶瓷商品质量监测情况,在抽查的120款日用陶瓷餐茶具中,23款商品质量问题较严重,不合格率为19.2%。但令人担忧的是,在抽查的120款产品中,竟有72款是无厂名厂址商标的“三无”产品,占抽查总数的60%。其中检测出铅镉溶出量超标的商品8款,7款为“三无”产品。

专家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慎购无厂名厂址的餐茶具,陶瓷中的铅镉遇热、遇酸更易溶出,长期使用会引起慢性中毒。购买餐具时,纯白、无装饰的更安全。

有问题的大多是未标厂名商品

在抽检的21种不合格陶瓷商品中,有14款是没有商标的;而且能标出生产企业的也只有两款,其余都是在批发市场、陶瓷商店购买的,其中番禺沙溪日用品批发市场及其陶瓷批发店的有11款,有一款名称为“鲍鱼盘”的不合格产品只标出销售地为“潮州”。

对此,省工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处副处长陈业怀颇为忧心地表示:“本次抽查的不合格率其实不算低,‘三无’产品比例太高了。无厂址厂名,工商部门就无法追踪到生产商,只能局限在对销售者的处理上,这对商品监管非常不利。”

抽查结果也显示,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主要是未标明厂名厂址的商品。检测出铅镉溶出量超标的8款商品中,7款属于无厂名厂址商品。

消费者可要求照原价十倍赔偿

陈业怀表示,工商部门已经向全省的生产经营日用陶瓷餐茶具经营者发出行政告知书,要求凡经营的日用陶瓷中涉及本次监测不合格商品的,必须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陈业怀还表示,消费者也可以向经营者要求退货,由于餐具属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及相关产品”范畴,索赔时不是按照《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规定的增加一倍价款的赔偿,而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十倍价格进行赔偿。

工商部门已向有关陶瓷厂家提出建议,要求他们自动召回相关流通网点的不合格商品,“如果消费者已举报或者工商部门已立案查出,就要按照规定没收。如果消费者进行索赔,那损失就不是几千元能解决的。”

他建议消费者,对未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标明厂名厂址的日用陶瓷餐茶具商品,应慎重购买。今年6月1日后仍发现有销售无厂名厂址日用陶瓷餐茶具的,可拨打12315热线或者登录省工商局网站(网址:)举报。

8款商品铅镉溶出率超标严重

本次抽查中另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铅镉溶出量超标,共涉及8款商品,其中7款商品属于无厂名厂址商品。

广东省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张建洪告诉记者,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铅镉超标大部分是出在贴花工艺上,“陶瓷餐具为了美观,很多有颜色鲜艳的图案,这些都需要贴花,为了色泽鲜艳、光泽度好,都要加入铅镉。”

张建洪还表示,本次抽查中发现的铅镉溶出量超标率还比较惊人,大多数都在两三倍以上,一款标称廉江河唇瓷厂生产的8寸方碟,镉溶出量单值最高达到4.00mg/L,超出国家强制性标准允许限量13倍。

据悉,陶瓷中的铅镉遇热、遇酸最容易溶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铅和镉都属有毒的重金属,长期摄入将会影响人的造血、神经、肾脏和其他器官的功能,给人体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对儿童的危害尤甚。

张建洪表示:“一般菜肴都是偏酸性的,而且放入微波炉后铅镉更容易溶出。一般来说,购买纯白、没有装饰的餐具更保险。”

陶瓷合格率仅6成半 买盘碗谨防铅镉超标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对84家日用陶瓷制造企业进行产品监督抽查,结果表明,小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差,抽样合格率仅为65.2%。

据介绍,此次抽查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有:部分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有6种产品铅溶出量严重超标,最高为124.9mg/L,是国家标准规定的24.98倍,长期使用铅、镉溶出量超标的产品,会导致重金属中毒,影响身体健康;部分产品热稳定性不合格,容易使产品开裂,严重的在盛装高温食物时产生炸裂。

专家提醒消费者,在选购日用陶瓷产品时,首先查看产品包装箱或箱内文件所标明的产品名称和等级;其次观察产品的实际质量,选购时应尽量选择表面无明显缺陷,器型规整的产品。比如,盘、碗类产品,可将规格大小一样的产品叠放在一起,观察其相互间的距离,距离不匀,说明器型不规整。对单个产品可将其平放或反扣在玻璃板上,看是否与玻璃板吻合,以判断其变形大小。对瓷质产品,可托在手上,用手指轻敲口沿,若发出沙哑声,说明有裂纹存在。

哪些陶瓷具收藏价值?


哪些陶瓷最具收藏价值?在近期开展的工艺美术收藏大会上陶瓷作为第一个具有收藏价值的品类被提出来。关于陶瓷收藏的故事实在太多。陶瓷的收藏不论是从种类还是时间段都有很大的学问。甚至有人从景德镇陶瓷、德化白瓷这样的地域上进行划分。今天,小编总结了近期五种最具升值潜力的陶瓷收藏供您参考。

神秘的7501瓷器

7501瓷器之所以被收藏界认可除却因为是主席专用瓷外,更重要的是7501瓷集合了当时制瓷界的顶尖人物。“7501”瓷选用的原料是一种名叫“滑石子”的高岭土,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种成矿过程非常特殊的高岭土,只在江西抚州发现,是全球独一无二的。7501瓷存世数量仅几千件,不论是从工艺还是艺术都是空前绝后的。

中国当代陶瓷大师作品

在陶瓷收藏界一直有着“只收古瓷,不收新瓷”一说,那为什么一直不被看好的“新瓷”近年来却走近了藏家视线,并且日趋走热?最主要原因还是投资风险和相应的回报问题,投资古瓷不仅投入高而且风险很高,主要原因是真伪难辨,如今的古瓷作假工艺可说是“鬼斧神工”真伪难辨,一般的非专业人士很难辨别真伪,一不小心收藏到了赝品,那可就是血本无归,而“新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新瓷”可以直接从大师手中购买,也可从专业的与大师有合作关系的机构获得,每件作品都会有大师的合影和亲笔签名的证书,以及相关机构出据的防伪证书,购买到赝品的可能几乎为零,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新瓷”投资门槛低回报高,也是它日趋走热的原因,今天的新瓷,就是明天的文物,如今收藏新瓷,相当于持有原始股。拍卖会上的“古瓷”身价动辄几百万上千万元,让很多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而流散在古玩、旧货市场上的古瓷,价格虽然具有诱惑力,但这类瓷器中鱼龙混杂,不懂行、看不准的人又不敢轻易下手。于是,很多收藏者把收藏的目标转向了极具潜力的“新瓷”市场。随着艺术家的个人名气提升以及自身的职称的提升,短期内作品的价格就能翻2-3倍。

民国总统瓷渐走高

成交额在2011年开始有了明显提升,2011年、2012年、2013年三年的成交额分别为24,562万元、14,021万元、7,980万元。今年截止到目前为止(2012.11.07)比10年前翻了7倍之多,十余年的时间民国瓷器从最初的“陪衬”到被认可,虽难媲美高古瓷,但市场发展前景仍然可观。价格亲民是很多藏家最初选择收藏民国总统瓷的主要原因。从目前的行情来看,民国总统瓷具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德化瓷收藏正当时

和别的收藏热品相比,德化瓷的收藏市场还没有完全成型,它的收藏价值还没有被大藏家挖掘出来。十几年前,德化瓷收藏群体很小,多数人对有年代的藏品置若罔闻,这几年,收藏市场上关注德化瓷的藏家才慢慢多起来,尤其是口袋里有了闲钱的泉州商人,出现了许多收藏德化瓷的“大家”,“他们的起点高,基本上是从国外拍得的真品”。

回流古瓷文物受青睐

随着大众收藏时代的到来,古董瓷器已经成为了行家们所追捧的收藏品。由于国内外喜欢收藏的人非常多,因此除了在国内有着中国的古董买卖交易,在海外也同样是有不少来自于中国的古代艺术品被流通买卖。资深人士周国光先生指出,国内许多的行家们都会到外国去淘宝。从国外淘到的中国古董瓷器如若是真品,都是做工细致,艺术价值很高的外销瓷,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古代外销瓷也一再是收藏界最看好的品类。

怎样的钧瓷具收藏价值


2015年上合组织总理会于12月14日至15日在郑州举办,大宋官窑钧瓷作品《荷韵》、《喜瓶》成为官方礼品,赠送予与会各国总理。钧瓷又一次登上了国际舞台,这对推动钧瓷成为全球化的艺术品,成为普世的审美语言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钧瓷的新一轮热潮即将掀起。那什么样的钧瓷有收藏保存的价值呢?

首先,还是要看作品的外观造型。钧瓷作品的造型主要分为仿古和现代创新造型。仿古造型追求的是怀古,仿的是审美和神韵。这类作品市场上很多,但大都仿得一个形,其神韵则无从谈起。当代创新造型则要从作品的美观、寓义以及创意设计理念去衡量。大量的创新只是将一些符号元素堆砌起来,说法牵强附会,只为求新而创新,那么这样的作品是没有艺术价值可言的。

其次,就钧瓷艺术品而言,考究烧成工艺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从作品的外观看工艺的精致程度,外观面、足等细节处是否规整,釉面是否莹润有光泽等等,还要注意的作品的制作过程。

产品烧成,系气烧、煤烧,还是柴烧?柴烧工艺耗时耗力,常常因为珍贵的纯手工及柴烧工艺而价值较高,同时也极具保存收藏价值。但因消耗大,成品率低,其价格较之一般作品也较为昂贵。

制坯,坯胎是手工制还是机器脱膜制?烧成温度,系高温还是低温?……..以上可作为在购买时的参考来向店家询问。

然后,钧瓷作品的釉面可作为单独的重要方面来考量作品的价值。在现代的高科技手段下,陶瓷的技术水平也日新月异,市场上充斥了大量的瓷器的釉料都是由化学釉料制作而成,不但成本低而且烧成率高,但颜色艳丽不自然。相较而言,纯矿物釉料需要一定的风化时间和特定的配方,而且成色温度也相对较高,因此成本较之化学釉料要高许多。

钧瓷的釉面是否莹润有光泽?是否有漏釉的现象…….比一般瓷器不同的是,钧瓷以窑变釉色独步天下,钧瓷作品的选构除了以上需注意的问题外,更重要的就是看釉面的色彩,是否形成了独特的图案,是否与作品有机结合等等。

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当代陶瓷作品的收藏要看其是否具有代表性或者与当代时事经济相关。换句话也,就是作品是不是有故事。纵观收藏史,历史上珍贵的宝物辗转流离总与历史性的大事件相关,亦或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有关,这样的宝物大多极具传奇色彩且身价不菲。而当代的陶瓷作品,能够与当下时政相结合,见证历史性事件的作品就非常有收藏价值。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警惕餐桌上的“不洁”瓷具--江城陶瓷铅超标调查》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警惕餐桌上的“不洁”瓷具--江城陶瓷铅超标调查》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