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陶院办学模式期待革新

景德镇陶院办学模式期待革新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5-18

景德镇古代瓷器。

最近两天,景德镇陶院工商学院新上任的陈雨前院长造访了陶院校友荟萃的佛山陶瓷产区,受到陶院校友精英们的热情接待。而陈雨前院长在佛山所到之处关于转变工商学院办学模式的创想,也受到校友们及一些业界精英的极大关注和热情期待。

景德镇陶院的办学模式为什么需要创新?它现在到底存在什么问题?笔者非陶院校友,但经过几年入行隔岸观察,觉得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教学、科研活动远离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最大产区佛山。很多人感叹,如果陶院办在佛山或广东其他地方那该是一种多么完美的组合?但是,在地理上的距离一时难以拉近的情况下,难道教学与科研的活动也不可以接近。显然,在当今交通发达信息畅通的社会,这种疑问是成立的。在新上任的陈雨前博士的“施政”构想中,工商学院从今年开始要把该院的产学研基地建在佛山。学院的老师和研究生今后将会到佛山产区作短期或长期的调查、研究工作,总结一些企业运营案例,充实学院各专业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院将开设一个长期的论坛,邀请行业一线的精英上论坛演讲。而从长远计,学院还将在产区开办各种培训,包括开设EMBA高级研修班。陈雨前博士是工商学院的创业元老之一,但中间在陶院图书馆做了多年的馆长,是国内陶瓷文化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虽然工商管理学并非本专业,但也许恰恰是这一点,使他能跳出目前的学院,来审视其不足,规划其未来。其次是,由于学院与产区之间交往互动的贫乏,导致陶院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陶瓷企业的现状严重脱节:一方面陶瓷企业中下层人员的素质长期偏低且得不到改善,大多数工厂的车间主任都是初、高中毕业,另一方面,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又找不到工作,有些在企业找到了工作也因为吃不了苦而闷闷不乐,中途退却。针对这种现象,有陶院校友精英建言,应该多对学院学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这样将来学生可能就可以适应陶瓷厂艰苦的环境了。这虽是一句戏谑之言,都不无道理。

在中国几百上千所大学中,景德镇陶院是一个绝对“宝”,说陶院是“国宝级”的大学实在并不过分。孕育于景德镇这块底蕴深厚的文化沃土,陶院在传统的艺术瓷、日用瓷的材料、研发、设计领域具有深厚的素养,但是,陶院的这种丰厚的学院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却未能及时转化成对现代建筑卫生陶瓷艺术的充分支持(有大量毕业生的支持是另外一件事)。由于办学远离建筑卫生陶瓷中心产区,近20年来陶院建筑卫生陶学科领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都已经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的步伐,以至于有人呼吁长期浸淫在一线的专家与企业界精英来重编大学教程,对陶院来说,这是何等尴尬之事!陈博士此番来佛山调研,痛下决心颠覆工商学院传统教学、模式的做法,想必就是不想让尴尬之事有朝一日真的变成事实。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韩国康津青瓷作家展在景德镇陶院举行


讯:最近,“韩国康津青瓷作家展”在学院陶艺中心拉开帷幕,这次展览也在陶院掀起了一股颇具异域风情的陶艺风暴。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韩国康津17位陶艺家的40余件作品。展览开幕当天,陶瓷学院党委书记、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冯林华,陶艺泰斗周国桢,陶瓷学院副院长陈雨前,陶瓷学院设计学院院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韩国檀国大学美院院长、陶艺系主任朴仲熏、檀国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金珍镐以及众多陶瓷艺术大师、教授、副教授出席了开幕仪式。

“韩国陶艺家带来新的元素”

开幕仪式上,冯林华在致辞中表达了自己对本次展览的期待,他说,学院作为陶瓷艺术中的“黄埔军校”,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陶瓷艺术的传承和推广,培养陶瓷艺术人才。这次“韩国康津青瓷作家展”的举行,为两国陶艺家在青瓷领域的交流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幕仪式后,到场的中韩艺术家一起参观了所展出的作品,在参观过程中,双方就青瓷制作流程、釉色以及烧成温度等工艺问题进行了交流。

作为陶艺界的泰斗,周国桢在参观了展览后也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他告诉记者,自己早在1993年的时候就到韩国参加了陶艺夏令营,当时就对韩国的陶艺有了很深的印象。他认为这次展览有两个方面尤其值得关注:首先,尽管展出的作品均出自韩国陶艺家之手,但是在其中还是可以看到许多中国传统元素。周国桢告诉记者,瓷器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在这次韩国陶艺家的作品中,就不难看到受中国陶瓷文化影响的痕迹,特别是一些装饰花纹,手法技巧,都有着很深的中国特色。而另一方面,这些作品在器型、创作思想上,又有着韩国陶艺家自己的特色,他们在传统元素当中又加入了不少新的东西。

“期望展览促进两地交流”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作品的亮相不仅吸引了众多艺术家的目光,同时也汇聚了不少陶院学生和陶艺爱好者们,他们在展品前驻足欣赏、细细品味,其中不少人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陶瓷艺术之美。

作为这次展览的组织者之一,金珍镐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为了准备这次展览,参展陶艺家们准备了足有半年时间。他告诉记者,康津生产瓷器历史悠久,其中又以青瓷最为著名,康津在韩国陶艺圈的地位类似于中国的龙泉。康津产的青瓷,代表了韩国青瓷的最高水平。而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均来自韩国康津。

面对展览的盛况,另一位韩国陶艺家朴仲熏则更看重其所带来的交流效果,朴仲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曾来过景德镇很多次,许多檀国大学陶艺专业的学生都十分向往景德镇,他们希望能有机会来到这里学习。朴仲熏告诉记者,檀国大学每年都会从众多报名者当中层层筛选,最终选出几位来学院学习。他希望这次展览能为两校、两地,甚至是两国在陶艺领域的交流开个好头,希望今后檀国大学和陶瓷学院能开展,更多形式、更深层次的交流,为两地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景德镇陶院研究生获全国陶瓷设计大奖


近日,从上海传来喜讯,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陶瓷设计作品展”中,学院研究生李霞的《花器》与清华大学章星的《配套茶具设计》一起荣获本次艺术展览的创新设计大奖。

据了解,“第一届中国陶瓷设计作品展”是国内首次举行的以陶瓷设计为主题的艺术展览。此次大赛的举办目的是吸引和集合全国陶瓷设计的优秀人才,展示中国陶瓷创新设计的能力,推出设计名师,探索设计与企业联手合作的新路子,营造设计的市场空间和培植自主的企业品牌。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何炳钦院长向记者介绍说,本次获奖的作品《花器》是生活陶瓷器皿作品,这个作品主要是将现代陶艺理念与日用陶瓷理念桕结合,并突破了实用陶瓷把手空间不能过大的局限。

本次大赛学院共有22件作品参展。除《花器》获奖外,还有4件作品获得陶瓷产品创新优秀奖。

此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和江西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等全国十多所重点艺术院校的众多教授、学者、专家为这次陶瓷创新设计作品展提供了数百件原创设计作品。

这次作品展还推出了“斯达高杯”评比活动,在挑选出的120件入围作品中评出两个创新设计大奖和20个创新设计奖。

景德镇陶院三位教授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作品


5月28日下午,故宫博物院在其捐赠专馆——景仁宫举行捐赠仪式,接受学院秦锡麟、周国桢、施于人三位教授的个人陶艺作品。捐赠仪式由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娄玮主持,捐赠者秦锡麟和施于人先生之子施蒂、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吴本荣等出席。

秦锡麟教授是闻名海内外的著名陶瓷艺术家和教育家,现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国陶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等,1988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是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捐赠作品《春意盎然》尺寸为15*12*26(厘米),以拉坯成型,在坯体未干之前作形态的变异变化处理,采用景德镇特有的民间青花装饰形式,以茶花为纹案,有很强的现代民间青花特色和艺术效果。

周国桢教授曾任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景德镇美协主席、学院美术系主任等职。其捐赠作品《静观》2000年尺寸为24*23*37(厘米),打成泥饼的耐火材料和铁质溶化后形成斑斑驳驳的特殊装饰效果,是现代陶艺中泥板成型的代表性作品。

施于人(1928-1996),曾任学院美术系教授,研究生导师,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理事等。其作品斗彩《多子多福罐》,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初,以写意笔调和装饰手法绘成釉下青花,成瓷后,通过釉上斗彩的方法,把“石榴”渲染的惟妙惟肖。该作品色彩鲜明,对比强烈,温润古雅,既有浓郁的传统意味,又有强烈的时代感。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它的产生和发展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内涵,推进了人类文明的程度。故宫博物院收藏陶瓷器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共35万多件。本次捐赠对进一步完善故宫博物院的陶瓷收藏体系,充实故宫陶瓷收藏,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是故宫博物院从传承民族文化艺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高度收藏当代艺术精品的又一举措。

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正式挂牌


在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之际,12月28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正式挂牌。副省长吴忠琼,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市委书记钟志生,省政府副秘书长刘晓艺,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锋,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张柏,市政协主席张春萍,副市长熊皓等出席仪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金龙,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致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刘朝阳主持仪式。市文旅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组建情况。

黄金龙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御窑厂遗址的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作出重要批示。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文旅厅等单位的关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御窑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组建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殷殷嘱托的重要举措;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中贡献景德镇力量的创新行动。通过整合御窑厂遗址管理、研究、展示等机构职能,进一步加强御窑遗址考古、修复、研究、保护和“申遗”等工作,将更有利于深入系统地开展景德镇御窑文化研究,全面提升御窑厂遗址整体建设、运营和学术研究水平。

黄金龙表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要加强与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联系,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特别是要加快推动“申遗”工作,让世界共同认知御窑文化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同时,恳请故宫博物院、省文旅厅和各兄弟单位对御窑厂遗址保护工作多关心、多指导、多支持,我们将坚定信心、齐心协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奋力开展好御窑遗址保护和利用工作,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做出应有贡献。

许杰表示,陶瓷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对世界经济文化发展进程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今天,景德镇御窑博物院的挂牌,将站在以景德镇为本源、以中国为中心,以世界为舞台的高度,引领全世界对乃至中国陶瓷艺术史、经济史、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世界人民对中国陶瓷尤其是景德镇御窑陶瓷的欣赏水平,期待御窑厂遗址“申遗”工作早日取得成功。

据介绍,御窑厂遗址是我国唯一一处能全面系统反映官窑陶瓷生产和文化信息的历史遗存,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结束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历经明清两代27朝皇帝,为皇帝烧造御瓷长达542年。御窑厂现存遗址及其背景环境是研究景德镇御窑厂历史沿革、管理制度、烧造工艺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历史文化名城景德镇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基础,对全世界陶瓷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被誉为“瓷国皇冠上的明珠”。组建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可进一步加强御窑厂的考古、修复、研究、保护和“申遗”等各方面工作,传承和弘扬御窑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核心价值,奠定景德镇在世界陶瓷文化交流的中心地位,从更高层次上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御窑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通过整合御窑厂内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展示机构,引进、培养陶瓷考古、修复和陶瓷文化研究、宣传策划、运营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打造中国古陶瓷研究中心、中国陶瓷考古基地、中国陶瓷修复中心,全面提升御窑厂整体建设、运营、学术研究水平,提高景德镇对话世界的能力,落实建设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新要求。

参加仪式的还有:台湾鸿禧美术馆前馆长、研究馆员廖桂英,上海博物馆原馆长陈克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王光尧,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徐海峰,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耿东升,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柯中华及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日本冲绳县立艺术大学、日本筑波大学、日本东北学院大学、越南艺术与科学院、越南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日本静嘉堂美术馆、韩国国立公洲大学博物馆、韩国首尔工艺博物馆、北京艺术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深圳博物馆、山东大学博物馆、东莞博物馆、东莞袁崇焕纪念园、江西高安博物馆,中国收藏家协会、新加坡收藏家协会、福建省考古研究所、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深圳文物考古鉴定所等单位的知名专家200余人。

访景德镇陶院教授周国桢陶瓷艺术馆


赶在景德镇市政府向三位陶艺家名人陶瓷艺术馆正式授予牌前,笔者拜访了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画家、陶艺教育家,景德镇陶院教授周国桢先生,并在他陪同下,单独参观了这座浓缩了他半个多世纪陶瓷艺术创作历程和丰硕成就,也折射了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剪影的“周国桢陶瓷艺术馆”。

当时展馆只有我和周先生,但是从周先生向笔者一一展示的几大本来客签名簿得知,这座从2001年初就不定期开放的陶瓷馆,早已经有中外许多著名艺术家曾来这里流连忘返。从签名簿中的各种文字赞语题词,我得知,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蔡若虹称誉“周国桢的陶瓷艺术是形神兼备的最好榜样,把艺术推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陶艺顾问李茂宗称其为“现代陶艺创作先锋”;原副市长汪天行也赞其展品是“精品极品绝品”,至于欧美、日韩等外国陶艺家,对他这位陶瓷泰斗的赞语更比比皆是。

景德镇陶院教授周国桢先生

周先生的艺术馆占了三层楼展厅,两个大展厅展示了他4个时期的各类陶艺代表性作品,及其它陶瓷作品、名人题词,速写草稿等部分展品: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白毛女》

第一部分展品是周先生“朦胧时期”(1954--1959)作品,为《白毛女》、《弹弓手》、《迎春》等,反映了作者当时对景瓷雕塑题材的突破,但对陶瓷装饰材质和瓷雕表现语言特色的认识还在朦胧中。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西班牙舞》

第二部分展品是“唯美时期”(1960--1981)代表作,如《独立》、《母子羊》、《西班牙舞》等,主要反映作者创新运用难度极大的高温色釉等材料,丰富瓷雕表现力,增加了瓷雕表现语言和手段方法。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落叶归根》

第三部分是“古风时期”(1981--1988)的代表作,如《落叶归根》、《黄河》等,反映了他大胆突破陶瓷雕塑材质运用和装饰手法,追求各种材质综合运用,意蕴反朴归真的新理念。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静观》

第四部分则是1988年开始至今的“新表现时期”,代表作有《静观》、《羚羊》等,综合采用了各种陶瓷材质,以及“盘条”、“卷筒”等民间传统技法,体现了周先生对陶瓷艺术的现代表现语言和理念的不倦追求,反映了周先生对我国现代陶艺的民族纯艺术之路的孜孜探寻。

陶院近万名校友扎根佛山 景德镇本地陶企求贤难


“招聘20名普通画师的广告打出去一个多月了,前来问津的却寥寥无几。”5月26日,在景德镇市里村经营陶瓷加工作坊的小江急得直挠头。

又到了毕业就业季,景德镇一些陶瓷企业把目光盯上了朝气蓬勃的大学毕业生们,希望能有新鲜血液加盟。但工艺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们孔雀东南飞,纷纷涌到珠三角地区,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大学生不看好陶瓷小企业

景德镇樊家井村有着500余家陶瓷作坊和店铺,以中低档陶瓷生产销售为主。今年4月初,作坊老板小江接到一批数量可观的订单,便借钱扩大了生产规模,并张贴了大量招聘普通画师的启事,准备大干一番。眼看交货日子临近,可画师还没招到计划的三分之一。这些天,他的亲戚不得不齐上阵,加班加点画瓷。

景德镇拥有陶瓷从业者近10万人,其中从事陶瓷绘画的有2万多人。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自古以来最不缺的人恐怕就是画工。然而,从2009年开始,作坊要招聘普通画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人纳闷的是,连学工艺美术的大三学生,也瞧不上这个既能获得实习经历又能拿到全额工资的岗位。”作坊主陈领景说。

即将毕业的学院学生小刘坦承:“尽管今年就业形势严峻,但我们选单位就如同选婆家一样,更需要多几分慎重和思考。自己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准备了丰厚的‘嫁妆’,不会选择在小企业发展。”

大学生不看好,民间传统画工不买账。有的作坊干脆大招学徒工,学徒期间给予一定的酬劳。并承诺,学徒期满去留自由,吸引周边县市年轻的学徒工来作坊应急。

企校联姻广纳制瓷业人才

千里之外的广东佛山,也把目光盯上了学院。5月22日上午,佛山市人社局与学院“联姻”,签订了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当天,佛山市首届陶瓷行业景德镇专场人才招聘会也如期举行,佛山26家陶瓷类企业进场,近千人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其实早些年,佛山很多知名陶瓷企业就已经和景德镇陶院建立了联系。”佛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始是企校之间单方面接触,现在是政府层面,以后在人才合作、培养、信息共享等多个方面都要加强合作。

佛山陶瓷企业招聘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这届毕业生的整体能力水平较高,综合素质较好,择业心态平和。在工资待遇方面,更多的毕业生看重的是职业前景。

近万名校友扎根佛山陶企

多年来,学院和景德镇工艺美术学校为行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这些科班生都到哪里就业去了呢?据景德镇市陶瓷协会一名工作人员透露,这几年,人才严重外流。以学院毕业的学生为例,大多数赴沿海陶瓷产区就业,成为各产瓷区的技术骨干。就连景德镇本土的制瓷业人才,也大量流向外地。资料显示,佛山有400家陶瓷企业的技术厂长,均来自景德镇。此外,潮州的制瓷技术力量也大多是景德镇输出的。

学院的招生就业工作处工作人员介绍,该校目前在佛山工作的校友有近万名,佛山已经成为学院学生们创业发展的福地和宝地。学院今年4000多名毕业生,至少有30%以上到佛山陶企工作。

为何出现一冷一热现象?采访中,学院的大学生说,他们大多受校友的影响,对佛山的陶企较为认可。最主要的是,珠三角的陶瓷企业工资高,更有发展前景。

记者了解到,佛山陶瓷企业开出的高工资条件吸引了许多景德镇画工涌入。在佛山从事普通陶瓷绘画,每月至少可拿5000元薪水,而在景德镇中低档陶瓷作坊,由于绘画属于季节性工作,普通画工一个月最多也就是2000多元。

工资偏低,工作不稳定,是小作坊难招画工的主要原因。景德镇一些陶瓷作坊老板说,由于缺乏竞争力,当地很多陶瓷小作坊一蹶不振,作坊利润降低,画工的工资也会相应降低。一些有实力的制造瓷人才和画工,纷纷远走唐山、佛山、德清等地开办小作坊和店铺,或者在当地陶瓷企业打工。

齐齐哈尔景德镇陶创作基地落成


11日,齐齐哈尔景德镇陶创作基地落成仪式在半岛国际大酒店举行。东北黑土地文化与瓷都陶瓷文化有了交流新平台。

省轻工行业管理办公室、副巡视员、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胡桂香,齐齐哈尔市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小平,我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协画院院长陈长生,市政协秘书长汪金林,省陶瓷研究所所长,省陶瓷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少平,省工艺美术总公司总经理,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长李隽,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伟,中国陶瓷设计大师侯一波以及江西、黑龙江两省各大新闻媒体的记者共同见证基地的落成。

齐齐哈尔市政协文史学宣委员会副主任、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齐齐哈尔创作基地创始人刘延龙主持。

刘延龙接受采访时表示,自2008年5月起,每年春秋两季齐齐哈尔画家和艺术家,多次往返于齐齐哈尔和景德镇之间搞两地文化交流。通过邀请景德镇的艺术家们到齐齐哈尔进行艺术交流,使景德镇艺术家对鹤城这片黑土地的文化底蕴和风土人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形成了两地文化艺术交流的良性循环平台。其间又对齐齐哈尔依安陶瓷产业的发展招商和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整合式推进,与江西省轻工行办及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长期培养和重点招生齐齐哈尔籍学生的合作协议。对今后两地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也为依安陶瓷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作基地的建立对促进景德镇与齐齐哈尔市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对两地工艺美术队伍的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生活、弘扬民族文化、促进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据了解,经过五年的艺术交流,这该基地共接待省内外艺术家画家621余人次,制作艺术陶瓷2890多件,两地大型艺术展览3次,并成立了齐齐哈尔工艺美术协会现拥有会员110人,培养工艺美术师28人,省高级工艺美术技师3人,省工艺美术大师2人,获国家和省市金银奖项37人次。齐齐哈尔创作基地分为1号馆、2号馆和庐山写生基地。1号馆是建立在我市半岛国际酒店三楼,2号馆坐落在景德镇长途汽车站对面方兴陶瓷商场三楼。

香港“乐天陶社”落户景德镇


5月1日下午,雕塑瓷厂内鞭炮齐鸣,舞起的巨龙赢来掌声阵阵。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卢昌华,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周波,江西省委副秘书长黎明中,副市长冯林华,市政协副主席刘新园,以及海内外的陶艺家们和各方来宾共100多人出席了景德镇乐天陶社盛大的开业典礼。

乐天陶社于1985年创办于香港,并于2002年在上海泰康路艺术街拓展了新的艺术空间。如今,又于陶瓷历史文化传承悠久的景德镇成立了第三家乐天陶社工作室——景德镇乐天陶社。陶社将为陶艺家和热爱陶艺的人士提供欣赏陶艺、制作陶艺及文化交流的桥梁。

张永珍在致词中指出,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有着丰厚的陶瓷文化底蕴,面对现代陶瓷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在保留传统陶瓷文化的同时,更要注重引领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趋势,通过构筑“陶社”这类陶瓷艺术交流平台,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交天下陶艺界的朋友,努力把景德镇这张世界名片打出去、叫响来,为再创景德镇的陶瓷辉煌注入新的活力。

冯林华在致词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景德镇乐天陶社开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祝贺:他指出,我市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主攻工业,主攻工业的重点是陶瓷,许多世界知名的陶瓷企业都已纷纷落户我市,现在乐天陶社又在我市隆重开业.必将对我市陶瓷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为我市主攻工业增添新的活力。

随后,乐天陶社为嘉宾们献上了一台令人耳目一新的陶瓷服装展示会.各式的陶瓷服装、饰品和各种陶瓷艺术表现形式被巧妙地融入服装艺术之中,它赋予服装艺术以新的艺术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会受到观众好评。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陶院办学模式期待革新》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陶院办学模式期待革新》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