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陶瓷知识:景德镇瓷业传统的收徒模式

陶瓷知识:景德镇瓷业传统的收徒模式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1-07-28

景德镇古代瓷器。

全厂五行头,雕削工可以授徒,其他四行皆由老板授徒。

雕削工收徒,五年一届,平时封禁,时满为开禁;有的年份缺人,要开黑禁,但要满三年,叫放脚。不论开禁或放脚,每个雕削工只能收徒1人。事前,还须到雕削行会买名额票,每张银洋5元。学徒要有介绍人作保,写好师徒合约,规定中途不得离开,如有死亡等事故,师父不负责任。学徒期为五年,第一年工资4元,以后每年加2元。第六年还要帮师父做一年,叫包年,工资打六折或对折。有势力的雕削工,在行会里买三、四张徒弟票,在徒弟身上榨取金钱。徒弟学会了手艺,每天要做到晚上11点才收工,否则要挨打。徒弟家中稍宽裕的,委托介绍人向师父买出师,议定每年20元,师父认可后,可以独立工作。甚至有的父亲带子为徒,也按行会规定办。www.taoCI52.COM

老板收徒的有草鞋、做坯、利坯、画坯四行。草鞋帮收十七、十八岁的小青年,首先学打杂,上位顶半个位子,学到七月半,便顶一个位子。尔后,学码头、装坯,一年出师,年工资30元左右。出师后,与老师傅同等对待,工资不打折扣。

做坯、利坯要学6年,收十二、三岁小男孩。学画坯的年龄稍大,文化稍高。学徒期,第一年工资4至5元,以后每年加2元。入厂后先学2年杂务,第三年才正式学手艺。若老板是做坯出身的,则教做坯,利坯、画坯则请厂里师傅传艺,另送果品。满师时,徒弟出钱,师父办出师酒三桌,工种行会的街师傅一桌,厂里的师傅们二桌。第二年包年,工资打六折或对折。

带徒弟,行规限定只收本籍人。外省的,除安徽籍外,一律不带,以免技术外流。都昌人学琢器手艺的也不少,但只收利坯、雕削和草鞋帮,做坯手艺不传都昌人。民国35年5月,都、抚两帮发生未遂械斗,自那时起,行会规定不准收都昌人为徒,而且在厂里顶岗位的徒弟,也一律辞走,不得留用。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景德镇陶瓷业的发端


景德镇是闻名世界的瓷都,但其陶瓷业始于何时?迄今尚无定论。据《浮梁县志》称:“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江西通志》称:“镇瓷自陈以来名天下。”《景德镇陶录》说:“水土宜陶,自陈以来,土人多业此。”根据以上记载,景德镇的陶瓷业是从公元1世纪左右,即东汉时代开始的。我们知道在八、九千年前,人类即发明了陶器,也就是把制陶用的粘土,经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之烧结成为坚固的陶器。汉代景德镇制作的陶器还是很粗糙的少量日用品,东晋开始在新平建镇,晋人赵慨成为景德镇的佑陶之神,也就有线索可寻。

到了六朝之陈,景德镇的陶瓷才有正式记载,《江西通志》:“陈至德元年(公元583年),大建宫殿于建康,诏新平以陶础贡,巧而弗坚,再制不堪用,乃止。”有人把此时就作为景德镇瓷业的开端。景德镇的瓷器,是由烧大件再发展到烧小件的,用今天的话来讲,即以烧陈列品开始而再发展到烧日用瓷。因此在开始烧造陶础。到隋代就烧狮象大兽。这与原料的优越性是分不开的,不过当时在造瓷技术上,对大件烧成没有掌握到火候,所以遭到了失败。

到了唐代,景德镇出产的瓷器已经颇具名声了,据《景德镇陶录》载:“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调。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造。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从景德镇石虎湾,胜梅亭等古窑址出土的古瓷片看,有些碎瓷片胎骨色白而坚,吸水率很低,釉也美观,可见早在晚唐五代的时候,景德镇的瓷器就已达到相当的水平了。但从全国来说,那时南方盛称越窑,北方盛称邢窑,景德镇窑和它们相比还略输一筹。 为了纪念世界闻名的景德镇瓷器,已经发行的陶瓷邮票有4套。

《出土文物》邮票

第1套:1973年11月20日发行名称为《出土文物》的邮票。全套12枚:青花凤首扁壶(景德镇瓷器)、鎏金舞马衔杯银壶、泥俑、黑彩马、铜奔马、石雕柱础、鎏金镶嵌铜砚盒长信宫灯、曾中游父方壶、鸭纽盖铜鼎、彩绘红陶鼎、青铜提梁卣。

第2套:1991年10月1日发行名称为《景德镇瓷器》的邮票。全套6枚:宋朝•青白釉注盌,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元•青花追韩信图梅瓶,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南京博物馆。明•五彩云龙纹盖罐,为国家一级文物。清朝•五彩花鸟纹尊现代•青花釉里红鱼尾盘、现代•描金吊灯图案八角薄胎碗。

第3套:中国和哈萨克斯坦于2000年6月28日联合发行名称为《盉壶和马奶壶》的邮票,全套2枚:盉壶、马奶壶。

第4套:中国和比利时联合发行于2001年6月12日发行名称为《陶瓷》的邮票,全套2枚:彩陶瓶、粉彩壶(景德镇瓷器)。

另外,2004年7月31日,为庆祝景德镇千年华诞,景德镇市政府特向国家邮政总局申制并发行《千年瓷都景德镇--元代青花梅瓶》,邮资图案的专用信封,该图案为景德镇陶瓷馆的镇馆之宝--青花缠枝梅瓶。

以发行的陶瓷名著有:

1991年,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陶瓷经济概论》,该书的编著者是景德镇人。全书28.5万字,第一瓷印刷3000册。

2004年11月,由景德镇市地方志办公室编辑,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市志•2卷》,该书128.2万字,记载了自有史以来至1985年景德镇陶瓷的历史。第一次印刷3000册。

2005年5月,由《江西省陶瓷工业志》编委会编著、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江西省陶瓷工业志》,该书40.8万字,记载了自有史以来至1990年江西省陶瓷工业的历史。第一次印刷1400册。

景德镇仿古瓷业走向迷途


题记:甲申岁末,一场由景德镇市政府发起的“置镇千年庆典”秀,令世人关注的目光重新投向了景德镇这片渐渐失去昔日辉煌的土地。如从五代时期景德镇开始生产青瓷和白瓷算起,其“千年史”还要多出百余载;但若因明初形成瓷都地位而计,则又要减去两三百年——其实,是否整整千年,已无人去细究。问题的关键是,当这场轰轰烈烈的庆祝活动尘埃落定后,景德镇因此改变了什么、又获得了什么。记者此次景德镇之行的所感所悟,并不表明已洞若观火,亦无力促其补苴罅漏,仅希望陶瓷古镇循“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之理,拨云见日,重振旗鼓。

初访景德镇,市政府举办的“置镇千年庆典”活动已经落幕周余。数天考察,感觉它更像是一个开发中的小镇;尽管已晋升为地级市,但其相对滞后的建设连同不断被破坏的历史风貌,颇令人遗憾。市区并不大,昔日熙熙攘攘的昌江已宁静多时,新建的中心广场也无多少特色,倒是装饰几条主大街的陶柱路灯、随处可见的工艺陶瓷店和涂满“特色广告”的白墙很有些瓷都的风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没有人怀疑陶瓷业在景德镇的至高地位。尽管潮州市今年凭借陶瓷业年产值过百亿、占国民生产总值50%的骄人战绩摘得“瓷都”称号,但若论群众浓厚的陶瓷情结和全民参与陶瓷业的规模,则景德镇在国内仍旧是独一无二。而对于景德镇丢失了“瓷都”称号一事,市民们似乎没有表现出吃惊的心态,他们觉得,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大批国有老瓷厂纷纷倒闭起,这一结果就已难以改变。

探寻景德镇瓷器今日大规模

仿古的发端

仿古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因为那意味着后朝对前朝技艺的敬仰与学习——如果生产出来的仿古瓷器就名实相副地当作仿古瓷器出售的话。今天的景德镇,生活日用瓷生产由于没有形成工业化,加之技术落伍,在竞争中被其他城市远远抛在后面;占据主力的工艺瓷又因为供大于求造成的恶性降价抢夺市场份额现象,加之缺乏创烧、一味仿古,前景亦不令人乐观。

民国时期,景德镇的陶瓷业曾经跌到崩溃的边缘,大批制瓷艺人流落他乡,很多传统技术相继失传。解放初期,研究所(后来的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借助东德的技术,挖掘出霁红等颜色釉的传统配方,加之很多艺人的回归,仿制了一大批失传已久的古瓷,不少仿康熙和乾隆官窑的瓷器质量很高,几乎以假乱真。但是,这些瓷器并没有流入市场,都由馆收藏。

1954年之后,景德镇艺术瓷厂在大批老艺人的参与下,仿制过大批古瓷,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为仿乾隆重工粉彩瓷,其中大部分产品由国家收购,按工艺瓷出售;还有一部分由香港中艺公司购买,流向海外。自此,仿古水平声名鹊起。这时期的仿古瓷很多不一定都落“××年制”的当朝款,不少都注上了“××瓷厂”的标志。

文革结束后,一批国有瓷厂兴起,工艺瓷的生产得到了恢复。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名家艺人开始重新仿制古瓷,但水平并不是很高。直到1985年,状况有了变化。1985年是个特殊的年份,也可以说是今日仿古风潮的发端。鉴于国际市场特别青睐仿古瓷,这一年,馆的黄云鹏先生、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的罗学正先生和学院的几位专家聚在一起,决定跟东风瓷厂美术研究所合作,建立古陶瓷厂。他们在自己的工作之余,利用掌握的技术和鉴定知识,从胎釉、造型、发色全面模仿,仿烧出一批水平很高的宋影青、元青花、永宣青花。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1年的时间,销路很好,价格也不菲。值得一提的是,这批瓷器在当时都是按照工艺瓷出售,发货清单上均注明“仿古”。当时很多文物商贩订货以后,便将这些仿古瓷进行做旧处理冒充真品,混同当时发掘出土的古瓷一同销售,陶瓷市场秩序一下被扰乱了。这是专家们万万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他们原本想发掘古陶瓷的技术精髓,却被商贩利用以假充真,于是黄、罗等人决定不再做了,古陶瓷厂也随之解散。星火可以燎原,原来古陶瓷厂的工人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不少仿烧的技术与经验,回家后他们继续仿制古瓷,并将仿制技术传播开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仿古瓷个体作坊如雨后春笋般在景德镇扎根并扩散开来。

景德镇仿古瓷现状:

中低档仿古瓷比例最高,高档仿古瓷扰乱拍卖市场

提起景德镇仿古瓷,人们的第一联想必定是樊家井村。这片靠近景德镇火车站的弹丸之地,是全国仿古瓷“大路货”云集之所,以中低档次的仿品为主,人们在北京的潘家园、西安的八仙庵、长沙的清水塘都能够寻到它们的踪影。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个不足3000人的村落,却有着500余家陶瓷作坊和店铺,平均6个人就拥有一家作坊,数量之多令人咋舌。这些作坊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当地农民自己雇佣工人开的作坊,一部分是当地农民把房屋出租给外来老板开的作坊。

樊家井的瓷器店面分类比较清晰,仿各个时期和品种的店铺往往是独立的,如仿元明青花的店铺、仿清代珐琅彩的店铺、仿民国粉彩的店铺等等,这些店铺和作坊往往雇佣技术熟练的工人。仿古瓷店铺的分工细化既便于掌握技术和大量生产,且有利产品仿制更到位,还可以避免产品过于接近影响销售。作坊在生产上也是分工明确,有些作坊专门生产白胎,有些作坊加工青花等釉下彩瓷,有些作坊加工粉彩等釉上彩瓷,这样划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最大程度地利用了樊家井并不大的生产空间。

除了上述的生产和销售窗口,樊家井还拥有几十家特殊的店铺,即“做旧”加工店,它们是构成樊家井仿古瓷完整产业链中必可少的一环;因为未加做旧的仿古瓷永远只能作为工艺瓷出售,价格亦将大打折扣。这些店铺由一些做旧修复技术高明的师傅开设,往往是一个人开一家店,比的是各自拥有的技术和绝活,他们将送来的仿古瓷进行后期加工做旧。此外,一些不开店铺的“自由人”也是樊家井离不了的“能人”,他们是那些水平很高的画工或写款师,哪家需要去哪家,收入不菲。

樊家井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旦自己的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作坊老板就会关闭街面上的店铺,离开樊家井,在自己家中作业。因为有了名气,他们只用等顾客上门采货。个中原由,一者是这些老板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同行窃取,二者或许是他们担心樊家井“大路货”的招牌影响了自己产品的价位吧。

樊家井的中低档仿古瓷面对的是古玩市场的普通大众,收藏者很容易识别其真假,可以作为工艺品收藏;即便是那些不懂陶瓷知识的正在入门者,花几百元的“学费”,损失还不算太大。最容易扰乱市场的是那些仿制逼真、价格高昂的高档仿古瓷,其危害程度也最大。景德镇高仿瓷器集中在凉山树、罗家坞、筲箕坞、莲花山庄等社区,这些区域聚集着景德镇水平最高的古瓷仿制艺人。其实古瓷仿制也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这里的很多人最初也是在樊家井起家的。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家里作业,雇用优秀的窑头、火工、画师,并且产品采用传统的柴窑烧造——柴窑固然能够保证仿制品“到味”,但因其费用高昂、占用空间太大、烧造程序复杂,令很多小作坊“望而却步”。景德镇大部分仿古作坊于20世纪90年代初纷纷采用节约空间、费用低廉、干净易操作的煤气窑(液化气窑)烧制瓷器,往往只有那些资金充足、生产高档仿古瓷器的作坊才会采用柴窑烧造。

高仿瓷也分三六九等。除了市面上流通的那些价位数千元到数万元的普通高仿瓷外,还有数量极少、价格惊人的顶尖高仿瓷,它们由技术顶尖的高仿大师制作。今天景德镇大概还有不到20位这样的大师(其中的少部分人在泰国和日本从事仿烧),他们往往是被“包窑”的。记者了解到,一些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商人,往往会选择其中一位,每年出资数百万元“包窑”,其一年仿烧的产品全部归“包窑方”所有。一般来讲,这样的顶级作坊一年只生产十几件甚至几件精品,失败的作品全部销毁。当这部分作品流入市场后,往往会进入大型拍卖会和知名画廊(国内外皆有),冒充真品,单件价格往往高达数十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极大地扰乱了市场秩序。

揭秘:瓷器仿古做旧到底有

哪些手段?

一件完整意义上的仿古瓷,即指以假充真的仿古瓷。它由两个步骤构成的,首先是仿制,然后是做旧,二者缺一不可。仿制主要包括纹饰的仿制、器形的仿制、釉色的仿制、胎土的仿制和重量的仿制;做旧则是指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以制造器物的“岁月痕迹”。.纹饰和器形的仿制

在仿制方面,以纹饰的仿制和器形的仿制相对容易。记者调查中发现,很多店铺老板往往会花数百元或数千元买一件出土的、已经破损的瓷器,目的是为了仿制上面的纹饰。除了直接仿画之外,他们还会采用细毛笔蘸墨汁在原件上勾勒出轮廓,然后用透明白纸印出轮廓,再将该纸贴在新的瓷胎上摹,这样往往仿得比较到位。水平最高的甚至采用电脑三维扫描纹饰,几乎丝毫不差。器形也是如此。今天的古瓷仿制者比较起过去的艺人,最大的不同便是利用各种博物馆图录和图书,并根据上面的图片和数据,模仿纹饰和器形,水平高的甚至可以做到惟妙惟肖。(上述的情况不包含那类出于迎合部分藏家猎奇心理臆造的仿古瓷。)

这里顺便也提醒陶瓷收藏爱好者,在学习瓷器鉴定知识的过程中,千万不能死记硬背上面的纹饰特征和器形特征,必须在市场中多实践多学习,避免按图索骥造成损失。

.胎土和釉色的仿制

对于利用新原料仿制古瓷的人来说,胎土和釉色的仿制是最困难的;如同模仿一幅书法作品,你可以模仿字形,却很难仿出风格。胎土的仿制取决于原料的配方,南宋以前景德镇瓷器的胎土一直以单一的瓷石为原料。当上层瓷石出现能源枯竭时,南宋末年,景德镇瓷工在浮梁瑶里乡麻仓村发现了麻仓土,用这土掺和不子(注:念dunzi,特指砖块状的瓷土块)制成的坯性质硬。后在高岭村发现与麻仓土一样性质的泥土,名高岭土,这是制瓷工艺一大转折。“二元配方”的制胎法也让景德镇瓷器自元代起扬名全国。

今天景德镇的很多陶瓷作坊为了节约成本,直接购买来自外地制泥厂的原料,在景德镇的南山里也有不少这样的制泥厂,用这些原料制作的瓷胎很容易识别真伪。比较难鉴别的是严格按照瓷石加高岭土的配方制作的瓷器,然终究不可能做到完全相同,尤其是明早中期的瓷胎,由于麻仓土已经消失(消失于明中后期,据说这也是明后期大龙缸屡屡烧制失败的原因),今天已经不可能复制。

而釉色的仿制取决于釉料的产地和配方,不论是青花的钴料,还是釉里红的铜料等,不同时期的产地和配方也有差别。以青花瓷的钴料为例,从元代的苏泥勃青到明初的石子青,再到成化的平等青、嘉靖万里的回青、天启崇祯的珠明料,最后到清中晚期的洋蓝等等,都因产地的不同而呈色效果各异。随着很多原料的消失,今天已经仿不出那一时代真品的效果。当然,釉水的稠稀比例和上釉方式也影响着最终的呈色效果。至于对重量的仿制则更难,毕竟,对于大部分仿制者来说,他们并没有机会亲手接触真品实物,所以这一点也不易仿制。

在今天瓷器的鉴别要素中,掌握胎土和釉色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建议收藏爱好者在刚入门时可以先买一些瓷片标本学习,等琢磨透之后再买完整器,方是正确之道。.老原料结合新工艺仿制:

老胎新绘、老釉新胎、旧件新器、复火

景德镇仿制古瓷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地下资源,历代的瓷器遗存(不论完整与否)数不胜数。在当地的古玩市场和跳蚤市场,令人不禁感叹这里出土瓷器之众,尤其大量的瓷片标本,更是初学者的珍贵教材。记者曾在昌江畔即将消失的吊脚楼一个工地上捡瓷片,不到两个时辰,便收获了十余片明清的民窑青花瓷片,由此可见一斑。今天的景德镇艺人们也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在仿制古瓷上费尽心思。

老胎新绘:比较常见的是利用清中后期及民国的白胎,在上面绘上粉彩等釉上彩,使其价值增倍。这时你鉴别就不能单纯依据胎质状况了,而是要参考颜色釉是否到位、釉光是否温润等因素。

老釉新胎:近几年景德镇也陆陆续续地出土了一些过去的釉料,仿制者会利用老的釉水去装饰新胎,鉴定时应重点观察釉面与胎面的结合紧密程度。

旧件新器:老的足、流、底、口、颈等等残缺的出土物,往往被组装在新的瓷器中;这种作伪迷惑性较强,应仔细对比整器的各个部件是否一致。

复火:复火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指将残缺的旧器(残缺部位较小,如器身的冲或器口的磕口)的残缺部分修补好,再放入窑中复烧,出窑后完整无缺,价格便提升数倍。第二种是指将老的瓷片碾碎成粉末,加上其他矿石原料,做坯烧胎。.做旧的推陈出新:从氢氟酸到高锰酸钾再到中药

前面说的都是仿制的手段。而“做旧”的手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中后期,做旧以仿出土器物的特征为主。常见的手法是用砂纸打磨新的釉面,或者用氢氟酸腐蚀釉面,然后涂刷泥水,泥水渗透到被破坏的釉面内,造成出土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在今天慢慢被淘汰,一方面是容易识别真伪,另一方面是随着生活档次的提高,收藏群体对品相的要求也在提高,旧的做旧方式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今天是做旧的第二阶段,以仿传世品的特征为主。传世品由于保护得当,一般不会出现出土器物那种较大程度的釉面破损,其釉面具有脱玻化特征,釉光温润,且底胎比较细腻,内壁可见“鸡爪纹”等等特点。中低档次的仿品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往往会采用在釉面上涂抹高锰酸钾来造效果。记者在樊家井一家做旧店里看到一个师傅正在加工一堆从别的店送来的“雍正粉彩碗”,据他介绍,加工一个收5元工钱,一天下来也能赚个百十元,倒也是一桩好生意。高档次仿古瓷则会采用中药浸泡的方式造老瓷效果,掌握这种做旧手段的师傅数量并不多。中药的配方是严格保密的,在他们的店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药水瓶,但是标签已被撕掉以免泄露。用中药煮泡做旧也会因对象不同而略有差异,比如,为了造粉彩瓷蛤蜊光效果,会在中药里加少许酒精,而为了消釉下彩瓷的亮光,会滴入少许氢氟酸(据说,一小瓶氢氟酸可以用半年)等等。

其他的表面做旧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用茶水煮、用香火烟熏、涂细煤灰等等;至于器物内壁出现的鸡爪纹,在上釉瓷刚出窑时用小锤敲砸即可仿出。

仿古瓷主导业之根源

今天,景德镇的很多仿古瓷作坊都是在亏本经营,尤其是那些低档仿古作坊;即便如此,他们还在坚持生产,原因很简单,生产单纯的工艺瓷亏本更大。自20世纪90年代景德镇大批国有瓷厂倒闭后,很多下岗工人没有生活来源,解脱不掉的陶瓷情结促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继续从事陶瓷业。然而,单凭个人资金不可能启动规模化生产,根本不可能依靠生产日用瓷赚钱,只有通过生产小成本的工艺瓷这条路,无奈参与人群太多,最终造成市场供大于求。据当地人介绍,每10家工艺瓷器店中只有2家能盈利。对小生产者而言,单纯的工艺瓷已难以为继,故而很多人转向利润更高的仿古瓷。只是仿古瓷也是一件投入成本与产出价值成正比的产业,小生产者因为资金不足,只能生产低档次的仿古瓷(包括做旧手段也是低成本),每件售价从一二百元到四五百元不等,除去成本所剩无几;他们在下次的生产中会更加削减开支,产品的水平也随之降低。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也直接导致了全国各地很多消费者对的排斥态度。

任何一项产业的存在必定有相应的需求,景德镇仿古瓷产业之所以愈演愈烈,跟市场的需求不无关系。当地一家古玩店的老板曾得意地告诉记者,他手里的一种清康熙松竹梅青花笔筒今年已经卖出了6件,分别被几家拍卖公司以数百元买走,然后分别拍出1万多元;而店里一件乾隆粉彩官窑碗年初在一家拍卖公司拍了8万元,他卖给该公司仅为数千元。当问他这些拍卖公司是否知道买走的是仿品瓷时,他不屑地笑了笑说:“(拍卖公司)当然知道了,只要利润高就可以了。现在的拍卖会,瓷器专场的真品率能过20%就不错了。”——他的这句话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也反映出一个不可忽视的瓷器赝品上拍问题。记者还曾冒充北京的老板在筲箕坞一个做高仿瓷高手的店里,挑了半天表示“不满意”,问他有没有更好的货时,他把记者领到里面一间小屋。面对一柜子仿得非常到位的“明末清初”民窑青花瓷器,记者感叹许久,随即“挑”了一件“崇祯”的青花笔筒问价,这位高手回答说1800元可以拿走,并表示买得多可以优惠——同样的器物,若为真品,在拍卖会上的价格不下于15万元,可见此“利”之巨。

除了拍卖公司,文物商店也对仿古瓷有很大的需求,随着存货的减少和征集难度的加大,他们有的会拿出一些库存的瓷器到景德镇去请人仿制,限额生产几十件,全方位高仿,产品也往往按照新仿的价格出售。

今日的景德镇,已经告别了历史上日用、工艺瓷双繁荣的局面,尽管继续保持着工艺瓷的全国最高水平,但更多地是体现在仿古瓷生产的水平和规模上。工艺瓷的创新和日用瓷的工业化已经成为景德镇发展必须要突破的两大瓶颈,形势逼人。告别景德镇时,记者带着些许怅然:不知这千年瓷都的窑火何时能再发出耀眼的光芒?

留住景德镇——读白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许多传统工艺正在急速地流失或面临着流失,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窘境。传统正在当代中远去,现代景德镇的制瓷艺人,晓以传统工艺制瓷者能有几人?

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最重要的是传统艺人们“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景德镇的瓷器能成为全世界陶瓷文化中的审美经典,成为全世界共同接受的珍贵遗产和标准,与景德镇独特的传统制瓷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由于教学的原因,清华美院教师白明每年3月份均带学生赴景德镇实习,在与老艺人的接触中,他体悟到传统制瓷工艺的魅力,也感受到传统工艺正在日益流逝的危机,萌生了将其真实地记录、整理出来的想法。

白明的记录、整理工作近似于田野考古的方式。田野考古追求的是资料的实效性,资料实效性如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否反映这一工艺的全貌,这与资料的数量有关;二是能否代表所调查工艺的真实情况,这与资料的质量有关;三是能否尽快应用于研究工作并形成研究成果,这与资料的利用有关。

在第一个方面,白明用了七年的时间,往返景德镇无数次,寻师父、进山区、入作坊,走访他能找到的传统制瓷艺人,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将传统制瓷不同的工艺和环节拍照、绘图2000余张,又从这2000余张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中精选出600余张,编写成了这本几十万字图文并茂的著作《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将景德镇传统制瓷艺术完整地介绍给世人。

在第二个方面,为再现传统制瓷工艺的真实环节,他全部选用艺人在现场操作过程中自己拍摄的反转片及照片,在图片的美感与真实性产生矛盾的情况下,他断然地舍弃美感而追求真实,虽然由此会不可避免地出现部分片子的明暗及背景环境的某些不足,但有如田野考察,注重的是文献的史料意义,因此,图像绝对的真实性成为本书成功的“生命”支撑。

在第三个方面,白明对如何运用已有资料做了精心的安排,所选择的工艺环节都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能切入和显示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拥有更强的针对性、学术性。比如淘泥、拉坯、修坯、彩绘等过程,白明认为这些都是景德镇制瓷技艺中的精华所在。这些不同的工艺步骤看似简单和普通,但其中却蕴含着相当多的合理性和惟一性,可谓博大精深。对这些工艺过程,白明用了大量照片,对环境、器具、工艺过程、泥料变化等等方面作了细致的、客观真实的再现。同时,他又用了简明扼要的文字对每张图片进行了注解,对一些特别需要说明的地方加以分析,使简单的图解具有不简单的内容。

值得玩味的是,白明此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真实的时间过程。作者历时近7年拍摄图片,所拍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变化,细心的读者可以从一些图片中看出环境的变化,比如同一个工艺操作过程,场地可能并不一样,同一个场地,背景也许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作坊条件却是使用同一种技术,甚至连手法都是一样。作者并没有为了统一而重拍或补拍,而是保留了这种“缺陷”,就是想让读者从这些细节中切实地体味出一些属于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味道”和“气息”,在阅读中能真切地回到传统制瓷工艺的情境中去。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第一本系统、全面、以图为主、图文并茂地介绍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书籍。由于作者本人就是以景德镇材质制作作品而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著名陶艺家,长期的教学、创作、研究、实践,不仅确保书中所介绍的工艺环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而且更能切入和显示传统制瓷过程中的关键角度和部位,使图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术性。600余张历时7年艰辛收集、实地拍摄的图片,不仅对一些传统艺人不轻易示人的技艺做了完整的记录,也将这个千年古镇的神奇制瓷技术详尽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使这些图片资料本身具有了田野考古般珍贵的文献史料价值。

瓷器知识:一件瓷器的诞生(景德镇传统制瓷过程)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一件瓷器的诞生(景德镇传统制瓷过程)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先以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或用脚踩踏,把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并使泥中的水分均匀。 这一环节在古窑里我没有见到,深感遗憾,于是我在前往三宝村途中仔细寻觅,有幸亲眼目睹。这种瓷石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应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

2、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轳车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景德镇瓷土总收缩率大致为18—20%,根据大小品种和不同器型及泥料的软硬程度予以放尺。由于景德镇瓷泥的柔软性,拉制的坯体均比之其他黏土成型的要厚。拉坯不仅要注意到收缩率,而且还要注意到造型。如遇较大尺寸的制品,则要分段拉制,从各个分段部位,可看出拉坯师傅的技艺好坏和水平高低。

景德镇陶瓷的特殊美感和瓷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材质、工艺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由此,真正被“神灵”护佑着的正是这制瓷技艺的不断分工、进化和传承。这千年相传的技艺造就和组成了人类陶瓷史甚至是文明史上最耀眼的光环,这光环让人炫目,也让人敬畏。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内外修坯是景德镇制瓷工艺中一个极为重要并优于其他窑系的成型技术,是形成景德镇陶瓷风格的一个独特的技术保障。利坯工不仅需要熟悉泥料性能,而且要熟练掌握造型的曲线变化和烧成时各部位的收缩比,以及各部分留泥的厚薄程度。一般来说,在同一器物的不同部位,坯体厚度各不相同,因为不同部位在高温烧成时的收缩率和受力情况不一致,因而利坯时应控制不同部位的泥坯厚度,以防止其烧造时变形。

利坯时对于坯体厚薄程度的控制及其识别方法,是掌握利坯技术和确保利坯质量的关键。按一般经验,测定坯体厚薄是以手指上下抚摸并轻轻弹叩,听其不同部位的响声。坯体较厚者,弹之发出“咯咯”之声,修至中等厚度时则发出“咚咚”之声;高档瓷坯体修至适当薄度时,弹之则发出“卟卟”的脆声。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普通圆器采用醮釉或荡釉。琢器或大型圆器用吹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经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薄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景德镇陶瓷装饰大致可分为釉下装饰和釉上装饰两种基本类型。釉下装饰是指直接在泥坯上进行艺术装饰加工,并上釉烧成的瓷器,因其装饰图案位于瓷器釉层之下而得名,主要包括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五彩等。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进行装饰加工的工艺,则称为釉上彩,包括古彩、粉彩、墨彩、新彩等。还有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的“斗彩”装饰。实际上自元代以后,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历史,基本上是以景德镇瓷器发展史为主要脉络的。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是陶瓷制品焙烧的容器,以耐火材料制成,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

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瓷器的彩绘与一般绘画不同。因为画工在坯体素胎上施釉和作画时所见的颜料色,在经过高温烧制和烘烤后会发生很大变化。看到一件件颜色暗淡、貌不惊人的半成品,经过炉火的烧炼竟会呈现出如此绚丽夺目的色彩,这本身是奇妙的;而与此同时也便可以得知,为瓷器作画是需要怎样的特殊经验和想象力了。

景德镇传统制瓷技艺分工严谨精细,各种不同工艺步骤在看似简陋和普通之中却蕴含着相当多的合理性和惟一性,可谓博大精深。每个细节的深究都让人无不惊叹我们前辈陶工们在发现与运用、发明与创造中的聪明才智。古窑里的老工匠还告诉我们,现在景德镇的陶瓷工艺已经电气化了,考虑到环境保护、降低制作成本和提高成功率等多方面因素,不论是仿古瓷类、艺术瓷类,还是日用瓷类的瓷器都在电脑的控制之下,用汽窑烧制,原先的用柴窑制作陶瓷时的工序远不止这些,有72道之多呢……

上述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的许多场景和工艺环节,一般人是很难完整看到和了解的,而正是这些技艺的细节感动着我。我想世人对“瓷都”的寻访绝不仅仅是为了看这个城市的外观,而是想贴近属于这个城市的“气息”,闻到属于这个城市的“味道”。这个“气息”和“味道”只有从温润的瓷土中、从充满油脂的松柴中、从永不停息的河流中,最重要的是从陶工们积淀着千年制瓷文明的手艺中才能散发出来。

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青花瓷青花瓷是应用 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花面呈蓝色花纹,幽倩美观,明净素雅,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清代龚在他的《陶歌》中这样称赞青花瓷:“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青花瓷是元代时期景德镇瓷工的创造发明,当时烧制就已经十分成熟,至明代,景德镇青花瓷就更以胎釉精细、青花浓艳、造型多样而负盛名。清代唐、雍、、乾年间的青花瓷烧造成就更加显著。新中国成立后,青花器皿由过去的单件为主,发展成以配套为主,画面更加精美。 粉彩瓷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瓷在工艺上是在陶瓷颜料中调入“玻璃白”因此使画面具有粉质感,立体感也很强,所绘图象表现力强,融汇中国工笔重彩的构图与技法,画面浓淡相间,阴阳衬托,形象生动,线条工细流畅,色彩清丽粉润,而且色彩柔和,细腻,雅致,不论山水景物,人物故事,花卉鸟兽、草木虫鱼以及静物图案均可入画,极富诗情画意。早在清朝康熙后期,景德镇的粉彩瓷就已问世,雍正时相当精致,乾隆年间达到很商的艺术水平。  颜色釉瓷如果用“万紫千红”来形容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颜色釉,那是非常恰当的。不仅红紫,不论什颜色都可烧制,红为火焰,绿为春水,蓝似青天,黑为墨炭,是瓷器中最富神秘色彩的艺术品。颜色釉瓷突起色釉瓷。有许多种类别:通体一色者称单色釉,多色相间者称花釉,烧成温度在1200度以上的叫高温颜色釉,1000度以下的叫低温颜色釉。釉料中含粘土、石英和助熔剂。着色剂主要有含铜、铁、钴、锰等化合物。低温颜色釉大多以自然界中的景物、动植物命名,为象牙窑红等。明、清两代的颜色釉瓷色彩就十分丰富,再经新中国成立后50余年的发展,更是无色不备,除恢复传统色釉56种外,又创新各种色釉60多种。为凤凰衣釉、彩虹釉等等。色彩非常丰富,产品畅销全世界。 玲珑瓷 玲珑瓷是在瓷器坯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雕镂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 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彻、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艺术,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朴、又显清新。解放后的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产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种花瓶、各式灯具等陈设瓷。近几年来,更发展为彩色玲珑、薄胎玲珑皮灯等非常精美的工艺美术瓷。 雕塑瓷 雕塑瓷预名思义就是通过雕塑而烧制成立体陶瓷的艺术品,简称瓷雕。它的制作需经模印、锒嵌和镂、堆、塑、雕刻等多道手工工艺操作自经高温烧炼才能完成。由于操作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圆雕、堆雕、镂雕、浮雕、雕镶、雕刻等种类。每类雕塑都有自己的特色,从陈列美术品到日用生活器皿以及玩具等都可通过使之具有诱人的艺术魅力。景德镇的陶瓷雕塑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隋代就有狮、象大兽进献皇宫。两宋时期吸收陶 、陶马、石刻、泥塑等雕塑艺术提高技艺。明代出现许多精雕细刻的瓷佛像,颇负盛名。清代的镂空转心瓶,公道杯等都是著名的瓷雕产品。 薄胎瓷 薄胎瓷又叫“蛋壳瓷”,也叫“脱胎器”,因为它薄为蛋壳,轻若调纱,厚度只有0.5毫米,是驰名中外的又一传统名瓷。由于其薄,制作难度很大,技术要求很高,修坯时刀力安平稳均匀,轻重适宜,操作时甚至要凭耳听手模来测走厚薄,稍有不慎就坯胎粉碎,前功尽毁。景德镇的薄胎瓷也是源远流长,始于北宋的影青瓷,那时就“滋润透影,薄轻巧”。到了明代吴昊十九的“卵 杯”、器质就非常高超,确实是充分体现景瓷“薄为纸”的特点,所谓“只恐风吹去,还愁日觅销”,确实有这种强烈的感觉。解放以后,薄胎瓷有新的发展,产品大而且有粉彩薄胎瓷,还有青花薄胎、玲珑薄胎、色釉薄胎、不论薄度、白度、透明度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影青瓷 影青瓷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被称作“色白花青”的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南宋时大量生产,而且“著行海内”,是市场上的抢手货。当时的影青瓷绝大部分花,为薄剔而成的透明飞凤等花纹。这些花纹由技艺高超的陶瓷艺人在坯体上刻制之后,以透明青釉,以高温烧制而成。1983所创青花影青瓷青花影青瓷集传统的青花、影青、刻花于一体,使幽倩致的青花,晶莹剔透的暗刻花纹以及自中泛青的影青色釉互相衬托,交映生辉。釉里红瓷 釉里红瓷与青花瓷同时期,元代的景德镇瓷工还发明了,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创新项目,可以说与青花瓷是一树绽开的两支并蒂花。釉里红瓷是以铜红釉(氧化铜)在瓷胎上绘制蕴含纹,然后自 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后,纹饰在釉下呈现红色,柔和美观。釉里红的制作是均窑紫红斑釉变而来的。钧窑的紫红斑纹原为自然形态,其形有的象蝙蝠,有的象鱼,其后渐次为人工所控制。釉里红常常与青花配合装饰,称青花釉里红瓷,或叫青花火紫,形成一种别致的装饰纹样。由于烧制难度较大,元代的产量不多,留传器物也很少。现存的一件标有“至元戊寅”铭款的青花釉里红瓷器,是元代釉里流传至今的珍品。    综合装饰瓷 采自艺之所长,集技法于一身,是人们对综合装饰的赞誉。确实,所谓综合装饰,就是陶瓷工艺上根据作品的需求,采取多种技法,运用不同原料,以及不同的烧成温度给瓷器作装饰。这种把多种技法集中到一件作品的做法,其优点是能更好地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增加作品的艺术美。综合装饰方法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发展起来的。从传统的角度上看,景德镇过去只有釉上釉下的加彩、斗彩等装饰方法,而综合装饰需要多项技术熟练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采用釉上釉下不同色料,运用绘画,雕刻等多种手法,采取高温、低温不同的烧成温度,经过窑炉和红炉的两次焙烧才能完成。由于综合装饰表现天地宽润,可以充分表达设计者的意图,尽量发挥各种装饰方法的优点和工艺新彩和窑彩 以色调丰富明快,富有表现力见称的“新彩”(旧称洋彩),是清末引进国外陶瓷颜料调成由质或胶状,然后画于瓷器上。景德镇新彩有多种装饰方法,如手印、丝印、刷花、新花、喷彩等。其中的手印和丝印贴花装饰和金彩,电光彩等都已广泛装饰于配套的中西餐具、茶具等日用瓷上。窑彩也叫釉下五彩。其制法是将纹样绘于釉下或层中间,经高温一次烧成。其色彩比青花丰富,适宜装饰体薄质精的“高白釉”产品,色彩透明雅丽,釉面光洁滋润,纹样活泼隽秀。由于颜色在釉下,所以经久耐用,永不褪色,也无铅毒。

评论:景德镇传统陶瓷如何突破


景德镇市陶瓷产业要从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产品低端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有为型、产业高端型发展。展望产业发展前景,今后陶瓷产业必须实现四大战略上的突破。第一是传统瓷在优化升级上突破;第二是日用瓷在挺进高端市场上突破;第三是在扩大高技术陶瓷上突破;第四是在陶瓷文化产业大繁荣上突破。本文首先谈谈对传统瓷业优化升级上怎样突破的一点意见。

景德镇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作为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代表了我国历史上瓷器制作的最高艺术成就,是景德镇争得世界瓷都的响亮名片,也是景德镇瓷器的最好品牌。从景德镇市传统瓷市场现状看,景德镇市四大传统瓷无论是器型、花面设计和制作技艺都有新的跨越,有的品种创造了世界之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分散的小作坊生产,多而不全,小而不强,形成不了规模企业的优势,发展道路步履维艰。国内外市场要求供货的订单,纷纷被国内其它产瓷区抢走,我们只能是望洋兴叹。无能为力。此时此刻,作为景德镇人怎能不伤感,怎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

笔者多年来都在四处奔走,呼吁景德镇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瓷优势,实现传统瓷优化升级,这是与瓷都地位息息相关,决不能失去传统瓷大市场,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丢掉这千年的品牌。我曾经在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工作多年,那时国内外市场需要的传统瓷,几乎都被景德镇包了,特别是香港市场27家粉彩商,是常年供货的固定大客户。现在由于景德镇市没有能力接单,逐步失去了这些传统瓷市场,不少老客户只好另找货主。面对这种状况,笔者建议景德镇市传统瓷产业,应该优先升级,小作坊走农村合作社的路子,从小作坊走出来,自愿抱团,强强联合,以强大的实力和竞力争重新占领国内外传统市场。经过数年的市场洗礼之后,抱团共同整合资源,已经成了景德镇市许多陶瓷企业、陶艺家们的共识。抱团发展凸显集群效应,是集合资源延伸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景德镇市要形成集团化的大抱团,航母式的大合作,打造一批辐射力强、竞争力强的企业航母。如景德镇市吕艺陶瓷民营企业主要是生产玲珑传统瓷,去年玲珑瓷产量达到60万件以上。全市玲珑瓷生产企业就可以逐步进行大抱团,优势互补,逐步形成玲珑瓷航母。今年景德镇市生产青花瓷企业、粉彩瓷企业、颜色釉瓷企业有条件的也可以逐步抱团,形成青花瓷航母、粉彩瓷航母、颜色釉瓷航母,再现景德镇传统瓷生产的辉煌时期,重新夺回国内外失去的传统瓷市场,在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正本清源,保持瓷都的特色,重塑千年瓷都形象。

陶瓷知识:景德镇传统行业——“洲佬”与“卖步担”


破瓷店,雅名洲店,因店面全部集中在黄家洲,故称洲店。经营者被人称洲佬。当然,这洲佬,也非贬意,而是镇上人习称,就如搞彩绘的称红店佬,窑工称窑里佬,坯房工人则称坯房佬

黄家洲东至何家洼两端,西至沿江东路,以前此地是一片沙洲。提到黄家洲,那是赫赫有名。民国年间,根据真实的素材,曾有七字句说唱本《三打王家洲》流行于世。它反映了清朝苏湖会馆和首领欲霸占洲地,建店收租,引起洲佬不满,从而爆发了洲佬反会馆反官府的斗争。

旧时的瓷器按质量标准定为:青货、色货、次色、脚货(又称烂散或破烂瓷)四级,类于现在的一、二、三级和等外品。

黄家洲在清代就设有洲店,只有极少数都昌籍人在经营,说是店其实就是地摊,卖的全是破烂瓷。直到洲佬抗租胜利后,洲佬摆的地摊开始改变为竹棚,后陆续发展到板屋。开洲店的人也越来越多。

洲店按其资本和经营品种分为两类。第一类为上洲店帮,民国时,大约二三十家,这些洲店资本较雄厚,经营的是优质瓷;第二类为下洲店帮,这些洲店资金短缺,借东扯西向窑户家购些破烂瓷,作点加工修补再出售。下洲店帮有三四百家。为了生存,为了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还成立了行帮组织,其机构取个俗不可耐、令人窃笑的名称破碗公所。下洲店帮的洲佬实质就是苦力者,他们肩背洲篮上窑户家购来破烂瓷后,回到家中就要全面加工修补。加工和修补方法也较简单;缺了边的盘、碗、钵,用红磨石磨平;瓷器粘有碎瓷片或渣淬就用火镰刀凿下铲平;碗、盘边的裂缝用石灰拌桐油补平,再在表面涂白。

洲店卖的破烂瓷,购买者多是邻近县、乡的农村人,对产瓷的景德镇市民来说,极少有人问津。一个新的行当适时产生了,这就是老百姓称之的卖步担。卖步担者都是无业者,有失业工人、有窑户破产者,有经商倒闭户,有城市贫民,也有极少数农民。他们这些人架起了洲店与周边省、市(尤其是乡村)搞活瓷器流通的桥梁(准确说是破烂瓷的流通)。卖破烂瓷的洲佬,只是混碗饭吃,卖步担人更是生活在最底层。

绝大部洲店对来店赊瓷的卖步担人决不会拒之门外。还有卖步担的人为省点加工费自己学做破瓷修补活,他们在窑户老板家以低价购来脚货,品种以碗、茶壶、针匙(勺子)等日用瓷为主。脚货买回来中,要做一番修补,如打磨、粘合。他们用油石灰(石膏拌桐油)将豁口裂缝补平,补到一定程度再装篮。当然,这种简单的修补不能经久,一旦油石灰脱落就原形毕露。卖步担人多数是结伴而行,数十人合伙搭一船前往安庆、芜湖,甚至南京。也有人推车挑担徒步在省内弋阳、贵溪等地销售,个别因实在不能远行,只好在本地穿街走巷兜圈,这无疑是江边卖水.,弄个豆芽钱。卖步担的人坐在一起聊天,对于销往地点,搭什么船,行驶路线无不涉及。他们喝着廉价的平烧酒,嘴里嘎蹦着炒豆,时而忧郁,时而放声大笑,此时此刻,他们似乎忘记了卖步担途中的凶险和艰辛。他们常常走安徽安庆、芜湖等地,时间多则月余,少则20天。如到时不见亲人归,卖步担的亲属那是个个愁肠百结,焦灼不安。是啊!能不叫亲属担心吗?满载人和瓷器的一叶小舟闯鄱阳湖穿长江,沉舟人亡的事常有发生。望眼欲穿望到亲人回,卖步担的人除去途中花销,所剩无几,能买到一斗大米,就算赚头。

卖步担最头痛的是有时运到外地的瓷器滞销,忍痛贱抛也找不到买主,只好以物换物,胡乱在当地换得一些土产品。1955年,随着瓷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洲佬和卖步担的失业者纷纷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明弘治景德镇官窑瓷业的衰落


在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瓷业的"黑暗时期"以后,成化景德镇官窑瓷业进入了明代瓷业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永宣传统产品得到恢复,创烧产品、仿古制品也陆续涌现,尤其是斗彩的成功烧造,更为成化制瓷业增添了时代艺术特色,并使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这种局面未能保持到弘治时期,朝代的更迭使瓷器的烧造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御厂窑事很快地由"盛"转而为"衰",这种转变集中反映于两个方面:一是烧造数量的剧减;另一侧是色彩的单调,由成化"艳"的倾向转而为"素"的趋势,这两点构成了弘治朝瓷业走下坡路的主要特征。考其凋蔽原因,当与孝宗帝朱祐樘的治国之道及个人嗜好有关,本文主要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一)

在瓷器研究领域内,很少有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弘冶一朝,因为这个时期似乎并无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而且,成化、弘治、正德三朝是明代中期一个瓷业发展比较稳定的时期,其间除了弘治朝传世品稍少外,发展比较平衡,似无明显的衰落迹象,在未考察这一问题前,笔者始终不怀疑这种传统看法的正确性。然而,通过研究,事实提出了有力的反证,一经比较弘治朝瓷业不景气的迹象即刻显露出来,无论是烧造数量、品种、形制诸方面,都无法与成化朝相抗衡,也难以同正德朝相提并论,这三个朝代官窑瓷业的起伏,呈现出一种"M"形的发展趋势。

笔者根据现有的材料对传世的成化、弘冶、正德瓷器作了一次粗略的统计,发现弘治朝的制品出乎意外的少,在国内,除了北京故宫博物馆、台湾省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大博物馆拥有较多数量的弘治瓷器外,其余仅见零星收藏;在日本、美国等一些收藏中国瓷器较多的国家,对弘治瓷器的收藏也是微乎其微。在出土器物中,除了景德镇御厂窑址的残片外,其余只是个别的发现,几无成批的弘治瓷器出土。

从品种看,弘治官窑器也无法与成化、正德两朝相比较,现将这三朝有传世实物为依据的烧造品种分列如下:

成化:斗彩、五彩、青花、青花黄彩、青花加彩、孔雀绿釉、孔雀绿釉青花、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祭红、祭蓝、紫金釉、黄釉、黄地绿龙、白釉、白釉刻填绿龙、豆青釉、仿哥、仿钧等。

弘治:五彩、青花、青花黄彩、釉里红、黄釉、黄地绿龙、紫金釉、白釉刻填绿龙、白釉刻龙露胎、豆青釉等。

正德:五彩、三彩、素三彩、矾红彩、青花、青花红绿彩、青花黄彩、黄釉、黄地绿龙、紫金釉、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祭红、白釉、白釉刻填绿龙、孔雀绿釉、瓜皮绿釉、豆青釉等。

成化朝烧造的斗彩瓷器,是一种极为名贵的品种,它们绝大多数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在国内外博物馆、收藏家手里还有部份收藏,从其数量来说并不算少,但令人惊讶的是弘治一朝竟未见一件斗彩瓷器!足见这一类处于艺术巅峰的名贵作品至治时已停止烧造了。只有五彩尚有少量制作,目前仅从国内外出版物上见到几件作品①,且艺术质量已远不如成化斗彩。其他制品均袭成化旧制,但有的已不能与成化器同日而语,比较突出的是题材单调,纹饰多数是传统的龙纹,在艺术处理上也出现了不正常的状况,例如青花游龙碗中龙的布局很不协调,龙象征着腾跃,但别扭地跃于莲池,这种题材以后绝少见到。再如白釉露胎刻龙盘,这种盘应是本朝的典型器,但制作较粗糙,龙的神态也缺乏生气,台湾省故宫博物院藏五彩龙纹盘也同样有这一质量粗而稚拙之感。青花是每一朝均有大量烧造的主流产品,但弘治青花不仅少见,且形制均匀为小件盘碗类,英国大维德藏弘治九年纪年款瓶一对,形制较大,制作较精致,但属民窑烧造。当然,由于前朝老艺人尚在,技法并未失传,许多瓷器的制作依然保持着成化的良好制作风格,而且也生产出了一种有代表性的色釉--低温娇黄釉,这种色釉的烧造超过了前朝,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最高水平。但这种色釉的高质量并未能改变弘治朝釉彩品种单调的状况,综观,弘治朝瓷业之现状,与前后朝相比几乎处处趋于劣势,这一切,显示着该朝瓷业的不景气。

(二)

传世实物从一个方面印证了弘治朝瓷业已经在走下坡路了,但传世品的稀少其原因有多方面,有时因战争,宫廷灾变等历史原因也可导致传世实物的减少。因而分析主要原因还必须了解当时朝廷对景德镇御器厂的瓷器烧造抱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什么影响,因为掌管御器厂烧造大权的是皇帝本人。

下面是弘治朝宫廷中一些日常记载,反映了官方对当时御器厂瓷器烧造的动态和反应。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兰州临清镇守、四川管银课、江西烧造饶器、"广东新渌守珠池内官悉令回京②。

按宪宗朱见深于成化二十三年八月崩,九月壬寅孝宗即位,减饶州烧造内官时已是孝宗当政。上述同官,所担任的并非是当时最重要的职务,召其回京不是商议什么军国大事,而应是停止其所辖业务活动。后来的史实证明,此举的目的,无疑是节约资财,限制瓷业,打击为非作歹的宦官。

弘治三年十一月"甲寅,内阁大学士刘吉等言:……近来工役繁兴与军民困苦,如沙河桥自成化十四年被水冲坏……又如江西磁器,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今又无故差内官烧造、未免扰人……乞将沙河桥南海子做工军士尽放回营休息,烧造磁器内官停止不差……。上曰:灾变叠见,朕深忧惧,思图消复惟在恤民,今卿言天寒军士久劳,工役及烧造内官骚扰地方,诚宜停止,江西烧造磁器,内官不必差③。"

这段史料详细说明弘治弘治三年仃差内官烧造瓷器是大臣上谕,向朝廷陈述原委,孝宗才决定停止不差的。其原因十分清楚,这些内官太监,在地方上无恶不作,大臣对此甚为不满,所谓"扰人"仅仅是一种婉转的措辞:而所述"内府所收计亦足用"之语正说明内宫瓷器的贮存数已是十分巨大,不必再烧。显然,这些瓷器绝大多数是成化时期烧造的,因为孝宗执政三年,两度裁减、停遣烧造内官,景德镇御器厂的制作不会有什么大的进度,即使没有停烧,其数量也有限。因此,可以说,弘治早期几乎没有多少瓷器生产。

除了听从臣下的谏言,不差内官前往江西督烧瓷器外,孝宗还进一步放宽了对民间征收制瓷原料的政策:

弘治五年三月"辛未初八日,以皇太子礼成诏告天下":……各处额办派办物料除军需供应器皿外,其余朱漆,油麻、铜丝、铜青、铜铁等,……白墡④、矾红、烧造缸釉等土……等项自弘治二年十二月以前拖欠未征者悉与蠲免,已征在官者仍解本部并本处收贮以备别用⑤"。

由于许多行业的停止,这些额办派办的物料似乎已没有多大作用,只是作为一种备用物资贮存于官府,而且拖欠年限迨至弘治二年年底为止,很可能以后三年内并未征改。这里,有一点应当注意,这段材料中提到的"矾红"可能就是烧造包括成化斗彩在内的红彩料,把它列为朝廷征收的原料中的一项,足见成化朝对矾红是重点征收的,因为它与制瓷主要原料"白墡""缸釉"列在一起,这种彩料的蠲免进一步证实彩瓷的烧造在弘治朝完全进入低潮,朝廷对这种费财甚多的制品显然已不感兴趣。

弘治中期以后,景德镇官窑瓷业又在朝廷内官的严加监督下,生产比较精致的瓷器,以致又一次引起了大臣的强烈不满:

十一年十一月"癸卯,礼科给事中涂旦等言……近者差内官往苏杭等处织造缎匹,陕西等处织造羊绒,织金彩、妆曳撒秃袖、江西烧造各样瓷器,俱极淫巧,又取福建丝布追督甚急,况各处连年灾伤,边方多事,重以骚扰,百姓何以堪命?伏望一遵旧制,非常额一切停止,不宜停止者,责其进纳,所遣内官通行取回,庶可以宽民力……。上曰:讷忠言联当自处,王铖既用之边族,置勿论,其余令所司斟酌以闻⑥"。

孝宗帝这一次的态度比较暧昧,显然他对上述物品不无需求之意,只是碍于面子,或者说尊重臣下之苦口良言,因此还是把决定权下放给有关衙门。

两年以后(弘治十三年四月癸丑),"礼科都给事中宁举等以灾异言十事",其中一节财用谓:"近者屡差内臣往陕西苏杭织造驼绒缎匹,饶州烧造瓷器,凡诸工作动费不赀,况所差者假公营私,用一造百,……乞取回各处督造内臣,减光禄寺无名供应,以安民心……。上纳之⑦" 。

宁举等所奏内容与两年前涂旦等所奏内容基本相同,可能前面孝宗批复的"令所司斟酌以闻"之言,臣下并未完全(或无法)执行,因而宁举等再奏并着重指出了"动费不赀"和宦官的"假公营私,用一造百"对地方百姓的危害。从这里可以得知弘治十一年以来烧造瓷器所耗资财颇大,从而可以推测,弘治朝在这一阶段可能烧造了较多质量较高的瓷器。似可认为,这一阶段是弘治瓷业的高峰。

弘治十五年三月癸未,孝宗"命取回饶州府督烧瓷器内官",其由为"从巡抚都御史韩邦问奏也⑧"。韩为巡抚江西都御史,他在地方上显然深知浮梁民困和宦官贪酷之实情。于是又一次撤除了督造内官。与此同年"弘治十五年奏准,光禄寺岁用瓶坛自本年为止,已造完者解运,未完者量减三分之一⑨"。这一减烧措施似与韩邦问之上奏事有密切关系。

次年(十六年)七月江西按察司佥事任汉上地方事宜,其中有:"一谓江西地狭产薄而科赋比常加倍,景德镇烧造瓷器所费不赀,卫所军士有半年不得支粮者,乞暂将解京折量银两并起解运,兑军粮未减半坐派多剩留以济军士,其军需颜料并瓷器之类亦暂停免二三年⑩"。

任汉的上谕在当时并无答复,但后来可能还是兑现的,同年十二月"已未,吏部尚书马文升奏……乞将弘治元年以来所派一应物料量为停免……工部复奏弘治十年以前及十三、十四年分派所宜蠲免停止者十七事疏上俱从之⑾"。这段史料中虽未知有否停免烧瓷,但从有奏必从的实际情况看,景德镇御器厂极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停烧或减烧。

综观孝宗当政十八年,对监烧瓷器内官的遣召谕旨减烧是十分频繁的,其间仅罢免、召回烧造内官的次数就至少有五、六次,而减烧,蠲免的事例也时有出现,这种撤而复遣,遣而复罢的做法,在许多朝代皆有,但在弘治朝显得特别多,而且别的朝代往往是监烧者不力,烧造质量下降而遭朝廷训斥或贬滴;但弘治朝则是宦官"骚扰百姓"等原因造成。凡此种种,对御器厂的正常生产影响很大,于是产量剧减,多种品种取消,质量有下降趋势。《明史》食货志在叙述正德朝瓷器时统计:"自弘治以来,烧造未完者三十余万件"。计划内的三十余万件没有完成任务,这主要是由于朝廷采取了上述一系列限制措施后逐渐拖欠积压的。因此,对造成这种官营瓷业萧条的主要责任者孰谁,是十分明确的了,它完全与孝宗帝的治国之道相适应,与其统治时期所奉行的政策相适应。

(三)

弘治帝是何许人?在他当政时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在明代各朝君主中,孝宗朱祐樘是一个比较清明的皇帝,旧史家对他的评价也较高,誉其统治时期为"弘治中兴"。《明史》对他更是赞颂备至,谓:"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仁宣之际,国势初张,纲纪修立,淳朴未漓。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⑿"。诚如史料所记,孝宗是一个比较懂得治世之道的开明君主,他任用贤臣,采纳忠言,勤于治理、裁抑宦官,并提倡节俭,与民休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俭"。在他当政时期,减烧景德镇瓷器仅是无数措施中一项,明史记载,他经常"禁内府加派供御物料"、"减供御物品""罢营造器物"、"减光禄寺供应"等。另外,不断"免各地灾税粮"、"赈灾民"、"免织造"、"闭银坑",甚至对正旦、万寿圣节、重阳、冬至等节日宴赐百官之常例,也经常命"免宴赐以节钱钞"。执政十八年,禁减项目之多,为历朝所少见。由是而"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执政期间,臣民欢欣,朝野鼓舞。当然这是相对前后朝昏庸之主而言,其父成化、其子正德纵情声色,荒淫无度,宠用宦官,朝政腐败。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看,景德镇御器厂瓷器生产在弘治朝走下坡路乃是势所必然,顺理成章之事。这对后世瓷器研究者来说不无遗憾,因为如果孝宗与其父其子一样不加限制的话,当时的瓷业是不会停滞不前的,说不定的有方面还胜于成化、正德,但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他的做法是明智的、进步的,符合广大臣民的愿望的。

(四)

在分析一朝瓷业兴衰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下面这一因素,即皇帝个人的嗜好有时也可能会造成瓷业的兴衰。如宣德时朝政并不腐败,但宣宗喜好瓷器,其时青花及各类制品俱佳;景泰帝可能格外欣赏珐琅器,由是该朝流行"景泰蓝"扌舀 丝珐琅器;成化帝似乎对彩瓷有特殊兴趣,因而斗彩制作特别精。但弘治由于"兢兢于保泰治盈之道"夙夜忧勤、忙于政事,似乎在器用方面并无特殊嗜好,也没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欣赏瓷器,更无暇顾及孰好孰坏。但是,有迹象表明,弘治帝喜爱素色,反映于瓷器上的是传世实物绝大多数色泽素净,另外从史料也可窥见其嗜素之一斑,如弘治十五年三月"已亥,先是有旨,自正月初一至十二月二十七日,但遇御膳进素日期,俱令光禄寺禁屠,户科给事徐昂等因言今一岁之中禁屠断宰者凡一百一十一日……"。从中可知,弘治十五年一年内御膳进素日期可达一百一十一天,约占全年三分之一,而且关于"进素在祖宗朝本无故事,惟皇上好生之德出自天性,故爱惜物命,至于如此⒀",说明弘治早有食素习惯,其御膳进素也是常事,而越到后期可能进素日期更多。由此类推,食素所需之器皿必然与所盛食物相适应,其色调必然相和谐。因此,弘治帝对素净器皿的使用是比较多的,再说,宫中的器用主要以皇帝的活动为轴心,任何事物必须以皇帝的需要为第一需要;因而我们又可推断,弘治嗜素,嗜素之结果导致对素净器皿的广泛使用的需求,这是弘治朝瓷器色泽为什么普遍较素的又一因素,这一因素对该朝瓷业的相对衰落,无疑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景德镇瓷业传统的收徒模式》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景德镇瓷业传统的收徒模式》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