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全瓷的瓷砖 > 导航 >

这些瓷画上的清明图让我们感知到古代清明习俗

这些瓷画上的清明图让我们感知到古代清明习俗

全瓷的瓷砖 古代瓷器用什么土做的 瓷砖墙面

2021-05-31

全瓷的瓷砖。

《历书》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故得名清明。”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

说起清明节,人们脑海中总是会想起“清明时节雨飞,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一缕忧伤与哀思自然萦绕于心。

其实,古代诗词中涉及清明节的内容,不少都描述了古人欢欢喜喜过清明的景象。比如,王维就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柳永笔下的清明就更加热闹,简直是载歌载舞:“乍疏雨,洗清明。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盈盈,斗草踏青。”

可见,清明节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久远的文化礼俗的。

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的活动。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今天,就让我们从古玩瓷器中,一窥古人清明习俗的二三踪迹。

清明扫墓祭祖思先人

清明节扫墓祭祖已成为固定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在古代,清明祭祀的参与者不仅有平头百姓,还有君王大臣,大家都要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踏青郊游赏春光

虽然清明是一个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但其民俗文化内涵并非只此一项。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是清明节的另一项重要活动。

旧时,清明时节的郊野之中,众人春游的场景是非常盛大热闹的,当时游乐活动在清明节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差不多与祭祀平分秋色。

另外,古代的女子平时讲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清明节这天的祭祖、踏青是古代女子出门的好时节,她们在这一天会精心打扮,早早出门去祭奠先人,然后就踏青游玩,于是,便有了“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这个说法。

放风筝

在古代,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更是为了祈求放走晦气,消灾解难。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把自己知道的灾祸疾病写在风筝上,然后等风筝升到天空中时就剪断风筝线,让它随风飘逝,希望带走所有的秽气,带来好运。

蹴鞠

蹴鞠是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前身,也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用来训练武士。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宋徽宗也是著名的球迷之一,还养了一支自己的球队。而后,蹴鞠逐渐由对抗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

除了以上这些,由于古代清明节还有祭祀祖先和野餐的需求,所以也延伸了很多节日相关的美食,比如青团、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因此,也有“吃清明”一说。

好了,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吧。不过我们需要记住无论瓷上清明是怎样的风景秀美,或者千姿百态,文化要传承下去,美好的记忆也要传承。而这些藏品,就是最好的文化载体,永恒的记忆。

taoci52.com精选阅读

明清瓷画上的佛手来历


佛手又名香椽、密罗柑、王指针、佛手柑、枸椽的变种。佛手主要生产于我国的福建、广东、四川、浙江等省,以浙江金华的佛手最为著名。

相传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为官时,仰慕金华佛手的芳香,金秋来金华北山脚下观赏佛手,高兴之余诗兴大发,欣然挥豪写下两副对联,其中一副为“沁人诗脾,清流环抱;香分佛果,曲径通幽。”古代金华乡贤诗人雪樵也这样写道:“苍烟罨丘壑,绿橘种千百;黄柑龙佳丽,伸指或握拳,清香扑我鼻,直欲吐龙涎。”对金华佛手的色、香、形作了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评价。

历代文人骚客,能工巧匠,均将金华佛手入诗画,在古代东阳木雕、石雕、砖雕、玉雕、竹雕、中国画以及明清的景德镇的瓷器上屡屡出现佛手的影子,来表达福寿、吉祥、丰收喜悦之意。具有丰富、深厚、久远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本文配图是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收集、整理出版的《中国青花瓷纹饰图典》花鸟卷上册中明清两代青花瓷上的佛手纹饰。从图典中可以发现,景德镇青花佛手纹饰最早出现在明嘉靖到万历年间,一直延续到清代的雍正、乾隆年间。从目前掌握的资料中得知,明代佛手纹饰主要出现在供上层社会使用的细路青花瓷上。而清代无论官、民二窑的瓷器上均出现了佛手纹饰,到乾隆时的清宫御用之瓷上也出现了佛手纹饰。在古代,佛手是达官贵人的珍品,“四大名著”《红楼梦》描写探春房中将佛手与颜真卿的墨宝同列。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武侠小说《三侠五义》的锦毛鼠白玉堂就爱喝佛手酒,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有关于佛手的记载。

因佛手与福手同音,与福寿音近意连。故为吉祥物,在明清的清花瓷上多有表现。

明代政权到了嘉靖一朝,由于皇帝本人好黄老之道,长期不上朝,经济萧条,政局不稳,社会不安,农民起义多发,动摇了大明的根基。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又粉饰太平,突出表现,“吉祥祈福”的内容。其实每一个纹饰的产生就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在那种迷茫的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况,又有谁能告知明天状况?历来都是越富有的人越想保持现状,越富有的,在乱世中更加慌张。求佛问道,寻求可以避难的港湾。

佛手,不光能保健,能养身,而且还是能“福守”,有神灵的祐护而备受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富有者的喜爱,以求心灵的安宁。

佛手纹到了清代,经过康乾盛世,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普遍的提高,有文化人对幸福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福有了还要有寿。佛手“福寿”的特殊内涵,注定被世人成为最爱。佛手纹广泛出现在宫廷用瓷、民间细路青花瓶器上,并延伸出现于宫廷字画、民间绘画、石雕、木雕、红木笔筒、铜墨盒等载体上,与桃子、石榴组成多福、多子、多寿的“三多”图案。难怪有位外国画家在一次画展上被一幅来自中国的“金佛手”画吸引,画中小山农庄,夕阳西下,田地中生长着一只只金灿灿的异果。“如无数只招财纳祥的金色小手。这个外国画家不禁呼出‘遍地黄金,上帝之手’。”

说佛手是“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不为过。

瓷画上不变的中国魂


这两年,明末清初时期的外销瓷回流多了,人们也就逐渐认识它了,甚至有人专题收藏外销瓷达到一定的规模。记得五年前市场上刚刚出现回流的外销瓷时,其价格要比正宗华夏风味的同类瓷低大半截。当时我一是出于好奇,二是想着增加藏品的类型,不经意间在一间自称是全国第一家专营回归外销瓷的铺子里,买下一只八方粉彩山水纹大盘。据说这铺子的老板是泰国华侨,人长的贼瘦,却很精神,看古瓷器眼力不错,我与他熟悉起来之后,听他吹牛:“在南京故宫博物院曾有十来个专家轮番考试我的鉴瓷眼力,咱都应对自如,一眼一个准。结果是十几个专家都被折服,纷纷伸出大拇指称咱是高手。”看他那连讲带比划的神情、自我感觉的得意劲儿,真不知用什么词儿形容才恰如其分。

趁着他高兴,我问他摆在玻璃柜顶上的那只口沿有修的大盘什么价,想买下来做标本。他扭头扫了一眼说:“那可是回归外销瓷,纹饰风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支持你做学问研究,半卖半送,1500给你。”这假洋鬼子够爽快的,价确实不算高,我也不再砍价,立马让他把盘子包起来,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这位热情善侃的古董商,意犹未尽,把盘子放在包装盒上之后,又滔滔不绝地向我开讲:“您看这盘子,尺寸超大,差不多有37公分,形也特别,八方的,两边相邻的角还做成凹入的葵花口样儿,少见啊!再看看这彩绘纹饰,笔法是多么细腻,近景小桥流水,乔木高耸,枝叶茂盛。那小桥是石头砌的拱形桥,桥上点缀游人,生动啊!中景青山如黛,山脚下有亭台楼阁,水上渔船荡波。还有山腰的瀑布如雪,似白色缎带,飘然而下,冲击在石头上,其声雷鸣。远景山色如烟,依稀可见,有雁阵成一字而翔,更显天空高阔……美啊!您再看看这彩:没有磨损痕迹,就象新的一样,外加描金彩,凡描金彩者,都是高档货。”

听他点评得头头是道,有条不紊,我唯有连连称是的份儿啦。

凭心而论,这的确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外销彩绘盘,从造型和彩绘风格上看,虽然略微带有一点西洋调调,但骨子里仍是浓郁的东方华夏神韵。洋为中用,加点洋味儿,利于商品促销罢了。

当我静坐下来,再次细细品味这八方粉彩山水纹饰大盘时,更是觉得这1500元的钱花得不冤枉!山光水色固佳,釉润胎滑亦善,而那浸透在瓷骨里的,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我们民族的审美情结,我们民族的难以飘散的灵魂!除去国外客商来样订做的之外,大凡国内制作出口的瓷样,莫能除外。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名称】清明上河图

【年代】清

【作者】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

【现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尺寸】1152.8 X 35.6 CM

【材质】绢本 设色

清初明末,苏州大量仿制《清明上河图》散落民间,后来纷纷进入清内府,一时间鱼龙莫辩。清宫不得不组织画工,另起炉灶,并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又画了一张《清明上河图》。因此本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牧、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参照各朝的仿本协作画成,故今人称之为清院本。

清院本是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加之受西洋画风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行置其中。从画面细节来看,结婚、戏台、船上生活、耍猴戏、虹桥、校场、饭馆、走索、小儿科、荡秋千、书画摊、画家、学堂、比武和鹿苑等等活动情节非常丰富,特别是虹桥市景已由张本木桥上的几个草棚凉亭和仇本石桥上的几个木售货亭,演进为石桥上两排统一规范且固定的商店,形成了整齐而繁华的桥上商业街区,画中人物也增加到超过4000 人,尺寸更扩大到1152.8公分长及35.6公分宽,较“仇本”及“张本”长许多,进而更加充分地展现了清初民俗风情,实为院画中的精品之作。

同时,由于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所画之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此作反映了清初民众自由、经济繁荣的场景,折射了博取众长、融汇中西的社会思潮,“康乾盛世”可见一斑。

全作分为乡野风光、虹桥市集、城门内外和金明池四个部分。除了熙来攘往的人物,栉比鳞次的商店,还有逸趣的文人园林、辉丽的皇室苑囿,极力营造热闹喧嚣的气氛,堪称十八世纪城市风貌的缩影。图中建筑均依据透视原理,房舍街巷经络分明,大小比例与远近距离,莫不精准掌握,且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笔墨精谨与色彩斑烂,是院藏同题作品之最精者。点击每幅特大图可见,各场景均十分精彩,妙趣横生。

推车、牧牛

放风筝

结婚娶亲

野台戏

船工、草车、赶集

运粮船

虹桥上僧侣、挑夫、官家、酱油店、南果铺,桥下船工协同,桥首耍猴戏、官盐库

罾渔、铁匠铺、走索、观礼台

小儿科、木偶戏、状元及第、接骨、耍猴人与小孩、玩麻将与弹冬不拉

西洋楼、荡秋千、磁器行、算挂、20匹马拉石车、染色坊、卖鞋摊、争井水

放鹅、罾渔、裱字画、牛车、杂技、货郎、书画古董摊、骆驼

盖房、搬家、银局

官家园林大门紧闭,百姓围观门外比武

仕女

画作特色: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

第一、内容丰富。

《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清明上河图》中画有1695人,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第二、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

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第三、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

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清 院本 《清明上河图》全本

ICC瓷砖:是什么让我们走过了五年


2010年11月,ICC瓷砖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ICC瓷砖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国际化、差异化、创新,也逐渐成为了ICC瓷砖为人所熟悉的品牌特色。五年里,是什么让一个新晋陶瓷品牌成为行业领军品牌?

产品:一步一高度

热情、创意、坚持,一直是ICC的特质,我们坚持原创,将最好的瓷砖带到中国。五年里,我们专注品牌发展,以产品为基石,研发出一系列震撼行业的产品,2011年推出蓝山瓷木,104个设计面让ICC瓷砖成为高端木纹砖领导者。2012年,极具异域风情的COTTO仿古砖系列,让设计师与消费者眼前一亮。2013年,ICC瓷砖推出CITY系列,在陶瓷行业掀起了一股水泥风,而这股风头仍持续至今。2014的ICC,更推出LOFT、四季等升级木纹砖产品,创造大自然不存在的纹理设计。而2015年,更推出一系列风格各异的“大都市”主题产品,接轨国际,引领行业潮流。我们每一次的产品升级,都让ICC品牌迈进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展厅:一店一景色

设计无疆,创意无界。ICC瓷砖丰富的产品体系,为ICC设计师提供了众多的灵感素材,让ICC的店面呈现无限可能性。极具代表性的金属外立面,104个设计面的印第安之歌带来复古经典的ICCShop,COTTO系列的地中海风格卫浴空间,CITY系列的高雅简约酒吧,以及现在“大都市”系列铺贴的各种特色空间,5年来我们为无数的消费者与设计激发无数灵感。2015年,ICC瓷砖总部展厅在搬迁同时,也进行华丽升级,带来同步国际潮流的生活体验,我们最大程度上还原生活中的空间,如:现代复古酒吧、休闲书店、理发沙龙等,倡导人文与自然的生活方式。目前,ICC专卖店已遍布大江南北,极具差异化的设计也让ICC成为了当地高端卖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团队:同一世界,同一梦想

正如我们的品牌文化一样,摒弃过去的繁文缛节,不理会行业的随波逐流,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Beyourself(做自己)”。我们举办了全行瞩目的国际瓷砖趋势发布会,在全国各地举办大型设计师活动,见证了新展厅的蜕变,走过了无数个荣耀的时刻。2015年,ICC瓷砖迎来了5周岁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不需要锣鼓喧天,同样不需要领导发言,我们只是订了一个相当有情调的地方,与众多ICC人欢声笑语,举杯畅饮,温馨度过。这就是ICC人,同一世界,同一梦想。

明清瓷画“并蒂瓜图”的政治价值


明清瓷画“并蒂瓜图”的政治价值

中国古代社会一向很看重祥瑞吉兆。因为中国人相信“天人合一”理论:人间有什么好事或坏事,自然界就会有种种征兆出现。祥瑞是好事的征兆,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早期史书上祥瑞事件的记载是零星的。到南北朝,史学家沈约在编撰《宋书》时首次列出一个“符瑞”门类,系统记载历代出现的祥瑞之事。从此,祥瑞成了中国正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祥瑞文化影响,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上出现过一批表现祥瑞题材的纹样,“嘉瓜”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品种。

所谓“嘉瓜”,指的是并蒂瓜,即瓜蒂长在一起的两只瓜。在古代,这类并蒂植物统称“嘉禾”。《宋书》卷二十九“符瑞下”中说到:“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意思是,每当帝王德盛之时,谷物就会长出一根秆上二个穗头的瑞相来。“五谷之长”指的应是稻。沈约在《宋书》中例举“嘉禾”现世事件时,除了说到稻之外,还特别提到“嘉麦”“嘉粟”“嘉黍”“嘉瓜”“嘉莲”“嘉桔”“石榴”等等。可见,“嘉禾”在“符瑞”意义上,可以是范围很广的植物概念。

《宋书》在说到“嘉瓜”时,使用“两体共蒂”“异体同蒂”等表述,都是“并蒂瓜”的意思。“并蒂瓜”的征兆意义在南北朝时与“嘉禾”没有区别,也是“王者德盛”之兆。

到明清之时,“并蒂瓜”的祥瑞意义仍然与帝王的德行有关。早在洪武年间,就有人拿“并蒂瓜”来做政治文章。据记载:“洪武五年六月癸卯,句容县民献嘉瓜二,同蒂而生。太祖御武楼,中书省臣率百官以进,礼部尚书陶凯奏曰:‘陛下临御,同蒂之瓜产于句容。句容,陛下祖乡也,实为祯祥。盖由圣德和同,国家协庆,故双瓜联蒂之瑞独见于此,以彰陛下保民爱物之仁,非偶然者’。”(见《明太祖宝训》卷一)

从这则记载看,明初礼部尚书陶凯慎重其事地率群臣向朱元璋进献嘉瓜,表明当时朝廷重臣对嘉瓜的祥瑞意义十分看重,把它的出现当作天意肯定朱元璋治国有“保民爱物之仁”的嘉奖。然而朱元璋本人对这次进献嘉瓜并未看得太重,他回应说:“草木之瑞,如嘉禾并莲、合欢连理、两岐之麦、同蒂之瓜,皆是也。卿等以此归德于朕,朕否德,不敢当之。纵使朕有德,天必不以一物之祯祥示之。苟有过,必垂象以谴告,使我克谨其身,以保其民,不至于祸殃。且草木之祥,生于其土,亦惟其土之人应之,于朕何预?若尽天地间时和岁丰,乃王者之祯。”(见《明太祖宝训》卷一)

可见,朱元璋头脑还算清醒,没有接受进献嘉瓜对他的吹捧。但他也不否定祥瑞的意义,因为这种舆论对巩固他的皇权统治是有利的。所以,朱元璋最终还是给献嘉瓜的句容县民赏赐了一些钱,让他高兴地回去,也算没白跑一趟。

其实在明代,有头脑的人并不认为“并蒂瓜”的出现与人间世事的好恶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洪武五年献“嘉瓜”一事,《万历野获编》补遗卷四就专门记述了它后来可悲的结局:“史云洪武五年,句容民献二瓜,俱同蒂。礼部尚书陶凯奏曰:句容上祖乡,连蒂之瑞,独见于此。上曰:草木之瑞,如嘉禾并穗、连理合欢、两歧之麦、同蒂之瓜皆是。以归德于朕,朕不德不敢当。且草木之祥,亦惟其土之人应之,于朕何预?但赐其民钱一千二百而已。史不着其民姓名。按其民为张观,产瓜未几,兄弟坐事并斩于市。太祖之卓识不必言,更似有先知之哲焉。意者,同蒂即骈戮之象欤?”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做这样的记载和评论,明显是在否定“并蒂瓜”的祥瑞意义。

尽管对“并蒂瓜”的出现不能太当回事,但它在社会心理上的暗示作用仍不可小视。明前期的瓷画中,“并蒂瓜图”十分常见,有两瓜(图1)、三瓜(图2)、四瓜(图3)并蒂等多种画法,表明当时的统治者对此类符瑞至少有相当的看重。这种纹样在瓷器上大量流传,其原因在于:成祖靖难称帝、土木之变后景帝继位、夺门之变后英宗复辟等,都需要有各种符瑞文化的宣扬,来证明自己坐皇位的合法性。

明后期,诸帝的皇位相对稳定使得统治者对体现“王者德盛”的“并蒂瓜图”的重视有所下降,所以“并蒂瓜”纹样就较少在瓷器上出现了。

到康熙时,瓷器上新的“并蒂瓜图”(图4)又一次兴起。这应是清初为证明满人执政合法性、稳定汉民民心而实施的一种舆论引导策略。

由此可见,“并蒂瓜图”作为“王者德盛”的符瑞,在明清时期对巩固王权是有重要价值的。

熟知勾缝剂使用方法 让我们家中的地板完美无缺!


瓷砖在家装可以说是最常见家装建材了,几乎地板都会使用到瓷砖,那么为了使瓷砖与瓷砖之间相互衔接的自然美观,装修工人会选择使用勾缝剂进行衔接修饰。每当工人的巧手将分开的瓷砖衔接在一起时,你是否会惊叹装修工人的手艺?现在不用惊叹啦,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熟知勾缝剂使用方法让我们家中的地板完美无缺!的相关知识介绍吧。

一、勾缝剂:

我们在了解勾缝剂使用方法之前,不妨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勾缝剂。勾缝剂是装修领域经常使用的一种固体粉末,以水泥为基本材料,通过加入少量的无机颜料和添加剂组合而成,主要用于瓷砖、大理石等砖材之间的填缝,起到一定的衔接装饰作用。

二、勾缝剂使用方法:

1、勾缝剂在使用时,第一步需要提前将瓷砖的内缝进行打扫干净,保证缝隙里面清洁无杂物;

2、勾缝剂使用方法的第个二步骤是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将勾缝剂和水按照4:1的比例倒入容器中进行搅拌,直至搅拌成膏状,静置10分钟再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就可以使用;

3、勾缝剂使用方法第三步,将搅拌好的勾缝剂按照瓷砖的对角线方向进行挤压,将多余的勾缝剂轻轻的刮掉;

4、勾缝剂使用方法第四步,在勾缝剂填入瓷砖12小时内,经常喷水,保持勾缝剂湿润,可加强勾缝剂与瓷砖的粘性,进一步保障勾缝剂在长时间使用后不容易脱落;

5、勾缝剂使用方法第五步,等到瓷砖缝内的勾缝剂变硬成固体状,此时使用干湿的海绵将瓷砖表面进行轻轻的擦拭,将多余的勾缝剂进行进一步的清理,并通过不断的按压勾缝剂,保证瓷砖缝隙内的勾缝剂结实细密且光滑;

6、勾缝剂使用方法第六步,等到24小时后,勾缝剂彻底达到坚硬的程度,用干净的抹布或者海绵进行多次擦拭,可在勾缝剂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木器漆清油,可让勾缝剂不容易弄脏,方便清洗同时也能保证瓷砖表面的光滑和美观度。

一般情况下,当瓷砖贴好时,不建议马上使用勾缝剂,此时的新房装修的全部环节还没有结束,如果瓷砖贴好就立即使用勾缝剂,会使勾缝剂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容易弄脏,清洗起来非常的麻烦。根据众多的家装经验总结显示,最佳的使用勾缝剂时间,是在家装环节全部结束后,方便使用和打扫。

温馨提示:勾缝剂虽然具有一定的衔接装饰作用,但是长时间的使用会出现发霉变黑的情况,所以在进行填缝时建议勾缝剂和美缝剂搭配使用,真正实现美观实用为一身。

清明时节百位陶艺家为马航失踪亲人祈福


2014年4月5日下午3点,百位中国青年陶艺家在景德镇建国瓷厂创意园镇当代艺术馆,举办“逢此清明倍思亲——100位中国青年陶艺家致马航失踪亲人祈福活动”。

这次活动由南京一山美术馆、景德镇浩瀚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景德镇镇当代艺术馆承办,成都奕间画廊、左转艺术空间、合肥ONTHEWAY、合肥香榭画廊共同协办。本次活动由跨界策展人乔闯老师与景德镇本地统筹团队策划的。活动时间将从2014年4月5日一直持续到4月12日。

这场临时发起的艺术活动,源自3月24日晚22点,MH370失联后的第17天,马方政府第一条较为确切的消息发布后,震惊、失望、愤怒、悲伤....。种种情绪充斥于心,部分青年艺术家们当即决定发起这次活动,决定用自己的方式为239个生命祈福。此次活动将借助陶艺、蜡烛、影像等媒介来做祈愿,无关政治,是青年艺术家们的心意表达,无形的人文关怀,将爱无限扩散,祈愿安康、大爱永存!

耐人寻味的万历瓷画华藏世界图


明万历年间,瓷器纹样中短暂地出现过一种十分特别的莲花图案,画的是一朵大莲花,花瓣中套着小莲花。明代人画这个纹样要表达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它是表现佛教宇宙观的一幅图,名称可以叫作“华藏世界图”。

“华藏世界”是“莲华藏世界”的简称,在佛经中还可叫“华藏庄严世界海”、“莲华台藏世界海”等名称。“华”通“花”,故“华藏世界”指的是从莲花中生成的世界。

汉地佛经中讲到“华藏世界”主要有两部书:一是《华严经》,一是《梵网经》。两书认为,华藏世界是毗卢遮那佛于过去发愿修菩萨行所成就的净土,因含藏在莲花之中故名。但是关于华藏世界的结构,两书的讲法却有区别。《华严经》的说法是:在一大风轮之上有香水海,海中生一朵大莲花,花中包藏微尘数的世界,名华藏世界。华藏世界上下分二十层,周围分十一圈,中心是毗卢遮那佛的居所。《梵网经》的描述是:香水海中有一朵巨大的千叶莲花,中台坐的是毗卢遮那佛;千叶上各为一个大千世界,各有一尊毗卢遮那佛的化身释迦佛;每一释迦佛再一一变化,化出百亿菩萨释迦,各坐南阎菩提树下,宣说菩萨心地法门。从上面两书的解释来看,《华严经》所说“华藏世界”的结构像一株树,有上下二十层相叠;而《梵网经》所说“华藏世界”的结构更像一朵平摊着的大莲花,每一张叶瓣上都有一个大千世界。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万历瓷器上出现的“华藏世界图”纹样,表现的显然是《梵网经》讲的华藏世界,即漂浮在香水海上的大莲花,每一叶中藏有一个小莲花世界。此碗内外壁通体素白,只在内底画有“华藏世界图”。而在碗外底则有“光宇”两字作为款识。这“光宇”很可能是一位佛教僧人或者居士的名号,从而佐证此碗有着特定的佛教色彩。

万历年间,为什么人们对《梵网经》所说的“华藏世界”这么感兴趣呢?这首先与当时的佛教复兴运动有关。在嘉靖朝扬道抑佛之后,万历朝又开始重振佛教事业。此时,杭州云栖寺的佛教名僧莲池大师为倡导、维护佛教戒律,于万历十五年(1587)专门写过一本《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对《梵网经》中有关菩萨戒的内容作了详细阐释。藉此因缘,《梵网经》中关于“华藏世界”的佛教宇宙结构理论在信徒中流传开来,广为人知。

光有莲池大师的阐述,还不足以让“华藏世界”进入瓷画,因为“华藏世界”在佛教经典中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思想。佛教讲世界万物的本质,重视的是讲“缘起性空”,即一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讲“华藏世界”,意义在于让信众感受到佛教世界的宏阔奇异而已。“华藏世界”应该只是一种想像的空间,并非实有。但万历中期以来,随着西方天主教文化的传入,佛教与天主教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教理论战。当时杭州是佛教势力的中心,莲池大师的俗家弟子虞淳熙等人,在莲池的支持下与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利玛窦有过一场书信交锋,在社会上影响很大。后来莲池本人也写过四篇《天说》,驳斥利玛窦对佛教理论的批评。当时,宇宙的起源和结构问题是中西文化争论的一大热点。西方传教士们讲的是“上帝创世说”和“日心说”;儒家、道教推崇的是“太极图说”;佛教光说“缘起性空”难以服人,不得已就以“华藏世界”来抗衡。“华藏世界图”瓷画,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它的出现能满足佛教信众的某种自尊心。

晚明时期,中西几种宇宙起源和结构的理论,经相互辩驳之后,佛教的“华藏世界”显然最不靠谱,落了下风。所以“华藏世界图”只在万历瓷画中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

尽管如此,“华藏世界图”在今天看来仍是十分珍贵的。它不光是明代众多瓷器纹样中可贵的一员,其身世和表现手法在今人看来,真是回味无穷。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这些瓷画上的清明图让我们感知到古代清明习俗》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这些瓷画上的清明图让我们感知到古代清明习俗》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全瓷的瓷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