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黄釉瓷器 > 导航 >

玲珑晶莹黄釉碟

玲珑晶莹黄釉碟

古代黄釉瓷器 古代黄釉瓷器鉴别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2021-06-15

古代黄釉瓷器。

色釉瓷也称单色釉瓷,它是在瓷胎外仅施一种颜色釉的瓷器。

我收藏着一对黄釉刻划云龙纹小方碟,经常把玩,爱不释手。

这对小方碟系正方形倭角,呈八角形。正面全为细碎开片,碟心方框内刻划出一条龙纹,这是一种3爪龙纹,较为少见。龙的周围饰有9朵不同形式飞云纹,描绘出巨龙腾飞彩云间的生动画面。背面亦为细碎开片,无纹饰。方碟系为方足,足高约4毫米,外边内斜,底足无釉,露胎处可见“火石红”。

两只小方碟略有大小轻重之别,一只92×91毫米,重88克,一只89×87毫米,重80.60克。通高均18毫米,亦均无任何款识。

这对小方碟制作精致,确是一件难得的民窑精品。

故宫博物馆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看后,认为这是光绪年间的民窑精品,值得收藏。

据考,黄釉瓷是色釉瓷中烧制难度较高的品种之一,始于唐代,明代弘治年间烧制的黄釉瓷,风格独特,别具一格,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后历代都有烧制。

taoci52.com扩展阅读

晶莹剔透的青花玲珑


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传统四大名瓷之一。玲珑其实就是属于镂花的一种。它的制作方法是生在生坯上按图案设计的花形,镂刻一个个小米孔,两壁通透,然后施上特制的透明釉,再通体施釉,经焙烧,镂花处即可显得明澈透亮,仿佛是嵌入了玻璃的瓷器。它又称为米花,米通或萤手。

景德镇玲珑瓷大约起源于宋代,是在制作香薰一类镂空器物时,无意中创新的品种。在生产这类器物时,由于施釉过厚,釉料在高温熔融时,流动的釉料将原本该透气的孔眼封住,形成透明而不透气的瘕疵,这种制作上偶然出现的毛病,却给了陶工创新的启发,于是有意识地在坯体上镂空形成孔眼,然后填满透明釉,入窑烧成的玲珑瓷便成了新品种,给人意外的美感经验。

明朝永乐、宣德期间,景德镇在镂空工艺的基础上创制了青花玲珑,成化年间这种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到清乾隆时期,青花玲珑已十分盛行。今天,科技进步推升了青花玲珑进一步的发展,镂空、配釉及青花工艺的提高,为青花玲珑的生产奠立了工艺制作的基础。

现代青花玲珑瓷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1.装饰器形多样—除了日用瓷,陈设瓷,还有十分精美的薄胎(脱胎)玲珑瓷。

2.装饰题材广泛—除了吉祥、富贵等纹饰图案外,甚至有山水、人物、花卉、飞禽、走兽等多样的题材。

3.装饰方法灵活—青花玲珑装饰的部位一向十分规律,口沿边脚饰青花,中间安排玲珑,创新品种则巧妙的安排了青花及玲珑的布局。

4.装饰纹样独特—以往青花纹样单独描绘,玲珑单独组成图案,创新图案相互结合,色彩层次丰富。更显柔和。

另有两种创新的玲珑瓷:一为彩色玲珑瓷,是一种能分别呈现蓝、红、褐、绿、黄等多种颜色的玲珑釉,填入图案中,搭配素雅的青花,使作品更雅致秀媚。另一为青花玲珑加彩,又称玲珑斗彩,其实它是和釉上彩相结合的综合装饰,其特点是釉上、釉下装饰在一起,使青花玲珑瓷的色彩更加丰富,更加具有艺术魅力。

晶莹剔透玲珑瓷


玲珑瓷是中国瓷器的一个特殊品种。早在隋唐时期,地处江西丰城的洪州窑已出现了玲珑瓷。明晚期景德镇开始大批生产玲珑瓷。清乾隆年间中国瓷器发展到顶峰,官民窑相继烧造玲珑瓷,其它优秀的质量是空前绝后的。作为中国瓷器的传统产品,此类玲珑瓷历朝相袭,迄今仍作为外销瓷出口。

玲珑器具体制造方法是先把胚体的花纹透雕,通体施釉,高温熔烧后,镂花处得以墁平,明亮透彻,对光下花纹呈几体连缀而成;镂空的透光孔叫“米花”,在日本则谓“米通”或“莹手”。

本文介绍一件清乾隆青花玲珑瓷盘,直径15厘米,高3厘米,底径8.5厘米,底面有“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体民窑款识。瓷盘胎体细腻,釉色洁白,通体绘清早期流行的冰梅纹。盘中央绘五朵梅花,中间一朵边沿四朵,整齐划一,排列有序。底盘因胎体较厚,没有透雕。内壁和外壁各绘六朵梅花,内外对称,每一组有一朵完整的梅花和两上下对立的三瓣叶片梅花组成。一虚一实,一高一低,给人既抽象又具体,既对称又随意的感觉。每一朵梅花的叶瓣都透雕施釉墁平,迎光透视,由几何体连缀成的花纹,如冰如玉,晶莹剔透,充分显示了乾隆朝民窑瓷器的高超工艺水平。

虽然这只是一件普通的民窑瓷器,但胎体轻薄,易碎易裂,能完整无缺地保存二百余年之久实属不易,所以弥足珍贵。

什么是黄釉? 黄釉有哪些种类?


什么是黄釉?黄釉有哪些种类?

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在氧化焰中烧成,故又称铁黄,分高温、低温两种。高温黄釉是含少量铁分的石灰釉,在高温氧化气氛中生成三氧化二铁,呈现黄色。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寿州窑、河南密县窑等都烧黄釉,其中寿州窑瓷器的玻璃质釉透明光润,开小片纹,釉色以黄为主,有蜡黄、鳝鱼黄、黄绿等。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鱼子黄、鸡油黄等。

娇黄

明弘治时期,黄釉的烧制技术纯熟,釉面光亮平整、色调纯正,色彩淡雅又显娇艳,似一泓清水,又像鸡油一样娇嫩欲滴,故有“鸡油黄”或“娇黄”之称。以浇釉法施釉的弘治黄釉,又有“浇黄”之名。浇黄釉呈色稳定,釉面匀净,透明度较好,传世品的弘治黄釉罐、碗、盘等陶瓷日用品的灿色几乎没有差异,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

蜜蜡黄

蜜蜡黄因釉色与蜜蜡相似,故名。康熙时蜜蜡黄釉层透明,釉色有深浅两种,深色釉厚,浅色釉薄,有细小开片。蜜蜡黄大多用来绘制瓷器上的图案。

蛋黄釉

蛋黄釉出现于清康熙年问,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蜜腊黄、浇黄的釉色相比,显得淡而薄,滋润无纹片。康熙时黄釉色泽微重,釉层透明。雍正时的蛋黄釉为浅淡含有粉质的乳浊釉,是最成功的黄釉品种。到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使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淡。

鳝鱼黄

鳝鱼黄为结晶釉的一种。配釉时用长石少许,并加少量的镁,经1300℃的高温氧化焰烧成。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像鳝鱼的皮色,故名“鳝鱼黄”。明代就有鳝鱼黄的名称,《陶雅》说“鳝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说明宋已有之。清代前期的官窑也有意仿造,康熙时臧窑有蛇皮绿、鳝鱼黄等品种。

温润娇黄釉


笔者收藏一件明弘治款娇黄釉暗刻龙凤纹罐。该罐高21.5厘米,唇口,黄釉娇嫩温润如鸡油一般,通体呈色一致,均匀润泽,细细体察,聚釉处稍闪橙红色,釉表开细密纹片,蛤蜊光遍体闪烁,自然呈现的蛤蜊光不到一定年限是不会出现的。

罐内遍施白釉,器表釉面可见若干细小的黑色小点,似在入窑时杂质落入釉面所致。器底釉色稍泛青,底足露胎,修切良好,整器手感轻重适度,罐肩部为环绕并相互追逐的三凤纹,凤眼为丹凤目,细颈,三凤展翅翱翔,飘飘若仙。腹部主题纹饰则为龙赶珠纹,火珠周边烈焰腾腾,龙周祥云朵朵,龙为扁头,上冲发,瘦颈,细长身,风轮式五爪,矫健猛龙奔腾咆哮穿行云间,皇家气派一览无余。胫部为一周共用边线的仰莲瓣纹,底足露胎处胎质细腻,手抚滑润,底部青花双圈竖排“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官款。所有纹饰均先以利器刻划后上釉,手法娴熟,刻划干净利落,纹饰清晰明朗。

纯正的黄釉烧成于大明永乐年间,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5年)的黄釉,嫩黄似鸡油,习称鸡油黄,聚釉处稍闪红。古陶瓷界公认,弘治黄釉是有明一代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准,其各项制瓷工艺完全承袭成化朝,甚为讲究,以后各朝虽多有烧制,但釉色及名声均不及弘治。

弘治时黄釉青花


黄釉青花是在青花瓷器上罩低温黄釉,色泽凝重鲜亮,呈深蛋黄色。此品种从选的传至嘉靖时期。弘治时的黄釉青花盘,其黄釉凝厚光亮,青花色调黑蓝,器型及纹饰与前后各期基本相同。其黄釉浓厚且光润柔和,青花色调黑蓝,娇黄与黑蓝相映成趣。盘心以青花描绘的栀子花作饰,围以折枝石榴、柿子、葡萄、莲实,盘以壁饰以缠枝花图案。弘治黄釉青花瓷为釉底写款,多为“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书官款,及“弘治年制”四字篆书刻款。

明弘治 景德镇窑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此收藏品撇口,圈足。盘裹口、裹心外围分别绘青花双绕纹。盘中心绘折枝花卉一枝,盘内壁绘拆枝石榴、柿子、葡萄、把莲。盘外壁绘缠枝牡丹纹一周。纹饰以外施黄釉。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有“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黄釉青花品种明初宣德时期已有烧制,纹饰有几种,均为花果纹。此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各朝均有仿制。这类盘的口径多在二十至三十厘米之间,个别如宣德时期有三十八厘米大的。后代仿宣德的虽然纹饰相似,但各个时期所用青料、胎釉不同,又有每个时期不同的风格。

黄釉青花福禄寿碗


光绪朝景德镇生产的官窑器中,的确有不少精美雅致之作。如署款“长春宫制”、“储秀宫制”、“坤宁宫制”的宫内各殿专用瓷;又如“吉祥如意”款的西式餐具;还有承袭前朝型制的仿青铜器豆、簋等祭器,以及仿明代、仿清三代的品种和本朝的水墨五彩、软彩和钻拨刻瓷等新品种,色调淡雅,清新明丽。

光绪青花瓷器胎体较为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釉面有青白和白色两种,常见“浪荡釉”现象。器物足墙微向里斜,足根较圆滑。普遍使用“淅料”青花描绘花纹,有蓝中泛灰和鲜艳两种。仿康熙青花使用云南“珠明料”,青翠明快。青花瓷还有许多派生品种,如外黄釉内青花、哥窑地青花、青花加紫、青花粉彩、绿釉青花等。

光绪朝在仿制前朝瓷器上取得很大成就,尤以仿康熙青花为精,不仅造型逼真,而且纹饰非常近似。青花也有深浅浓淡的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图案装饰方面,传统的纹样几乎普遍使用,尤以八吉祥、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福禄寿喜、玉堂富贵、群仙祝寿及博古图多见。

光绪官窑器的款识,多数是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不加双圈、篆书款极少。部分单色釉器则用刻款。抹红款及描金款在官、民窑器上多有使用。民窑器尤为多见“光绪年制”四字抹红楷书款。光绪官窑器款识,字体排列紧凑、修长,以侧锋书写,工整清秀,笔划细,青花色泽趋于淡雅。另见仿清三代及道光的楷篆书款。

闽北私人收藏一件清光绪时期外黄地刻龙、内青花福禄寿纹撇口碗。该碗高5.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4.5厘米。器型为光绪时期所制十二种碗型之一的撇口碗,撇口,深腹,圈足。圈足内白釉底,见书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字体工整清秀。碗外壁施满黄釉,并在外壁腹部暗刻有“双龙戏珠”云龙纹,详察其龙、云、珠、火苗纹饰与耿宝昌著《明清瓷器鉴定》第322页载:“双龙戏珠纹(光绪——宣统)”所绘纹饰完全一致。

碗内壁为白底青花纹饰,底釉为青灰白色,碗口沿及近底处绘两道青花勾线,碗内底青花绘一圆形的“福禄寿图”,画面绘有蝙蝠、梅花鹿、仙桃及如意头云和一婴童坐于鹿上。清晚期瓷器上常绘此图,象征福、禄、寿三星高照,表达了世人的美好愿望。

所见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有深浅浓淡之别,纹饰疏密有致,生动古朴,又有龙纹黄(皇)色釉,具有晚清官窑器典型的纹饰风格。

宋代哥窑黄釉的气泡特征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哥窑所烧制的瓷器胎色一般有铁黑色、黑色、黄褐色。釉为失透乳浊釉,它的釉面泛着一层如同炒米色的酥光,灰青色也较为多见。宋代哥窑的釉面因为有大大小小的裂纹结合,经染色之后,这些碎纹又呈现出深褐色或黄褐色,人们将此称为“金丝铁线”“叶脉纹”“墨纹梅花片”等等,这些特征,让哥窑所烧制的瓷器有相当高的识别度。其器形多为碗、碟、瓶、炉、等等,造型多为传统样式,而且底足不规整,与其他官窑烧制的瓷器相比,哥窑属于更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类型。

然而直到现在,宋代哥窑的地址具体在何处,依然不为世人所知,历史文献也没有相关窑址记载。因此,宋代哥窑在五大名窑之中,又是最具神秘色彩的。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对宋代哥窑保持着一种好奇。哥窑的这种神秘感让它更加显得有价值,相关考古单位也从未停止过对哥窑窑址的寻觅,对于它的研究也从未停止。

宋代哥窑黄釉因为色泽古朴,光泽莹润,如同桃树上的凝脂一般而被世人所喜爱。哥窑黄釉不仅视觉上给人沧桑而矜贵的感觉,它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前人说过的“攒珠聚球”,孙瀛洲曾经在它的相关书籍上指出过,哥釉釉内的气泡犹如一颗颗水珠一样多。哥窑的这种气泡密密麻麻布满它的釉器表上,不知是不是巧合,因为这种特质,使得哥窑及不易与被模仿,而且传世的哥窑黄釉,制作非常规整,所呈现出的外观效果可与官窑相媲美。

宋代哥窑黄釉的气泡特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显微你会发现,哥窑瓷釉中所含有的气泡,就像聚沫串珠一样,布满器表的裂纹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或密或疏,犹如一张金丝网裹在器表之上。又如某种动物的鳞片贴满釉身,哥窑黄釉的裂缝会微微凸出,犹如平原隆起的高山一般。若将哥窑黄釉的高清照片放大60倍,还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气泡有变色的迹象,那是因为年底久远,受损的气泡发生腐蚀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正是哥窑瓷器所表现的特征。

宋代哥窑黄釉内所含有的气泡,有大气泡、中气泡和小气泡,这些不规整的气泡还会出现变混的情况,在一些区域,因为氧化或有过摩擦受损的情况,气泡还会出现损坏和变色的现象,颜色以黑色和黄色居多。这些现象,正是证明哥窑具有年代价值的直接证据;只有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会拥有这些人难以伪造的现象发生。

晶莹通透品质过硬 兴辉金刚釉•牡丹玉瓷砖


目前市场上兴起一股“金刚釉”购买热潮,受到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兴辉投放市场的牡丹玉就是属于兴辉金刚釉2代产品系列,据悉该产品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业主的喜爱,在百城掀起疯卖的热潮,成为兴辉的热销产品。

兴辉陶瓷“金刚釉•牡丹玉”瓷砖

产品种类:金刚釉2代

产品型号:1SG801006F

产品系列:牡丹玉

产品尺寸:800×800mm

所用范围:高档家居、酒店、会所等场所

兴辉金刚釉•牡丹玉从表面纹理特点上看,纹理取自于天然珍稀奇石——牡丹石,没有复杂的纹理,色泽淡雅,纹路柔和,如鲜花层叠绽放,展现空间自然之美。兴辉金刚釉•牡丹玉如此受到行业的关注,除纹理之外,它的性能和质量有何过人之处?新浪家居小编来为网友们逐一进行测试。小编将从釉面耐磨度、釉面的镜面效果、釉面通透感、砖体厚度和重量、砖坯白度五大方面,对兴辉陶瓷金刚釉•牡丹玉进行评测。

第一关:釉面耐磨度

据了解兴辉金刚釉•牡丹玉产品,采用首创的“金刚颗粒混合”技术,使牡丹玉釉面坚硬耐磨,比普通抛釉砖硬度提升38%,完美解决普通抛釉砖不耐磨,易划花的致命缺陷。

小编现场用专门用于测试硬度的莫氏硬度笔进行测试,用硬度较高的6级硬度笔进行测试,在砖面来回划刮,经过测试瓷砖表面看不到任何刮痕,光洁的釉面也没有被磨损,耐磨度表现确实卓越。一般普通的抛釉砖,用5级硬度笔测试,表面就出现了被划伤的现象。这一方面完胜目前市场普通抛釉砖。

第二关:釉面镜面效果

目测牡丹玉,釉面是超平镜面,没有普通抛釉砖“水波纹”现象,小编在现场放置一瓶水在砖上,可见水瓶完整倒映在砖面,线条清晰可见,未见弯曲变形。这一釉面效果让人感觉比有“水波纹”现象的普通抛釉砖更显得“高大上”一些。

第三关:釉面通透感

此外,在评测现场小编肉眼观察牡丹玉与普通抛釉砖的釉面通透感区别,牡丹玉釉下的石纹纹理清晰自然,与上层透明釉料融合后,犹如一层透明水晶釉膜覆盖,产品整体层次更加立体分明,相比普通抛釉砖具有较强的通透感。

第四关:砖体厚度和重量

砖体厚度直接关系到整砖的硬度和承重强度,同时也影响到生产成本。小编为此用卷尺对牡丹玉产品砖体厚度进行测量,整砖厚度达到了12mm,的确比目前市场普通抛釉砖厚不少。据小编的经验,一般市面上的普通抛釉砖也就10.5mm左右。小编试着抬了抬砖的重量,有点费劲,别看多了1.5mm,据了解增加这点厚度,砖体重量就比普通抛釉砖重了4斤。为此,厂家怕一箱太重搬运工不愿搬运,特地把包装箱作了改进,一箱三片的包装改成一箱两片的包装。看来,兴辉厂为了做好这款产品,还真下了血本。

同时,为测试牡丹玉瓷砖的承重能力,小编将牡丹玉瓷砖倾斜一定的角度放在地面,让两位成年男子双脚站立在架空的瓷砖表面,经过一段时间后,牡丹玉瓷砖并未有任何变化。其后,小编让三位成年人站立在瓷砖上,牡丹玉瓷砖依旧完好无损,可见其承重能力超强。

第五关:砖坯白度

砖坯白不白,与砖的原材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较白意味着瓷质材料纯度高,砖坯烧成后更加致密坚固;如果偏黄偏灰意味着杂质多,砖坯烧制后致密度差,砖体硬度低易碎易断裂,吸水率也高。

小编拿牡丹玉与普通抛釉砖进行砖坯比对,从下图对比可见,右侧的牡丹玉砖坯较为洁白,而左边的普通全抛釉砖坯偏黄偏灰。小编特地补充一句,正因为牡丹玉砖坯杂质少,极大提升了砖坯的密度和硬度,使牡丹玉提高了第四关提到的卓越的承重强度。

编辑点评:

兴辉金刚釉2代系列的牡丹玉产品,从纹理上看,没有复杂的纹理,色泽淡雅,纹路柔和比较适合有品味人士的审美眼光,空间运用上比较容易搭家具,属于百搭颜色。在品质上,耐磨度、釉面视觉效果、砖体硬度和承重能力、砖体所用原材料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从中也能看出厂商对这款产品用心良苦在极致品质方面的追求。总体上说,兴辉金刚釉牡丹玉产品是一款值得推荐的瓷砖,是目前鱼龙混杂的瓷砖市场中难得的好产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玲珑晶莹黄釉碟》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玲珑晶莹黄釉碟》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黄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