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定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宋、元室名款

宋、元室名款

宋定窑瓷器鉴别 室内装修瓷砖 古代元昌隆瓷器

2021-06-15

宋定窑瓷器鉴别。

宋代瓷器带室名款的,主要见于定窑、汝窑和钧窑瓷器上。定窑瓷器的题款均在外底部,据统计其题铭不下16种,大多与宫廷有关,能确定为室名的有奉华、风华、聚秀、禁宛、德寿、慈福等,这些题铭均与宋代宫殿名称有关,是在制品入宫后,由宫廷玉作匠师携刻于器外底的。汝窑瓷器上的室名款见有奉华、奉成殿皇后阁等,亦系后刻款。钧窑瓷器上也有室名款,窑址出土过”“奉华”款标本,系烧造前刻于器物外底。元代龙泉窑青瓷盘外底有刻“使司帅府公用”款的,“使司帅府”即元代使司元帅府的简称。另一类室名款值得注意,一批宋代钧窑瓷器上,由清官造办处玉作匠人锩刻了清代的宫殿名,它们是器物陈设所在的标志,如:养心殿、重华宫、景阳宫、钟粹宫、养心殿明窗用、重华宫漱芳斋用、重华宫金胎玉翠用、建福宫竹石假山用、建福宫凝辉堂用等。所刻室名多把东、西六宫的主要宫名横刻,而东、西六宫的配殿名则竖刻。另见有钧窑瓷器外底刻瀛台虚舟用、静息轩用、瀛台静息轩用、瀛台涵元殿用、瀛台香殿用、永安寺悦生殿用、长春书屋等款,皆为后刻。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民国室名款


从1912年至1949年的民国年间,景德镇瓷器上继续出现室名款,它们主要见于民国初期的瓷器上。据不完全统计有:颐寿堂、乐古堂、怀仁堂制、居仁堂制(袁世凯所用)、静远堂制(徐世昌用)、大德堂制、慎德堂制、昭德堂制、退思堂制、延庆楼制(曹锟所用)、竹清山房、藏经山房、竹萧山房、碧云山房、澄怀园、惟一斋、古松斋斋(郭宝昌所用)、乐陶斋、如意馆等。当时制瓷艺人也瓷器上所署个人画室名有:斋(王琦所用)、饮冰斋(刘雨岑早年所用)、觉庵(刘雨岑晚年所用)、佩古斋(程意亭所用)、愿闻吾过之斋(王步所用)、古石斋(田鹤仙所用)、古欢斋(潘宇所用)、再思轩(刘希任所用)、石庐(梁兑石所用)、希平草庐(王大凡所用)、栖碧山馆(徐仲南所用)、平山草堂(汪野亭所用)、彤云山府(汪晓棠所用)、晴窗读书楼(邓碧珊所用)等。其中王琦、刘雨岑、程意亭、田鹤仙、王大凡、徐仲南、汪野亭、邓碧珊为景德镇珠珠山八友。

清康熙室名款


清康熙时景德镇瓷器上大量出现室名款,按款字内容归纳如下:

一、带“堂”或“堂制””、堂仿古制”、“堂博古制”等字的款识,如:安素草堂、春晖草堂、昭玉堂、彩玉堂、美玉堂、佩玉堂、居敬堂、书锦堂、篆漪堂、绿阴堂、德馨堂、绍闻堂、颖川堂、仙鹤堂、德星堂、心逸堂、北庆堂、晖吉堂、敦仁堂、紫荆堂、淡宁堂、秋辉堂、春辉堂、尚志堂、朗润堂、松年堂、景濂堂、王辰堂、百子堂、台衡堂、希范堂、御赐纯一堂、中和堂制、永和堂制、聚玉堂制、珍玉堂制、琳玉堂制、正玉堂制、奇玉堂制、碧玉堂制、怡玉堂制、玉堂制、荣锦堂制、世锦堂制、世恩堂制、庆恩堂制、全庆堂制、吉庆堂制、慎德堂制、嗣德堂制、通德堂制、聚云堂制、碧云堂制、玉海堂制、三元堂制、惟善堂制、光裕堂制、紫荆堂制、德馨堂制、天宝堂制、桂育堂制、大树堂制、益友堂制、同顺堂制、淡宁堂制、谦牧堂制、敦睦堂制、绍闻堂制、松伯堂制、东壁堂制、恒兴美玉堂制、益友鼎玉堂制、聚顺美玉堂制、天琛堂仿古制、全庆堂仿古制、慎德堂仿古制、白云堂仿古制、听松堂仿古制、嘉善堂仿古制、留耕堂仿古制、来雨堂博古制、慎德堂博古制、应德轩博古制、恒丰堂博古制等。 

二、带“斋”或“斋制”的室名款,如:容斋、玉兰斋、宿云斋、拙存斋、乾惕斋、松石斋、问心斋、丛菊斋、天禄书斋、芝兰斋制、金兰斋制、寿古斋制、芝润斋制、笔花斋制、还心斋宣和室等。

三、带“轩”、“居”或“阁”字的室名款,如:杏林轩、应德轩、彩云轩、逸居、云居、木石居、玉石居、水云居、竹石居、青云居、  石居、木石居仿古制、文山阁、谭草阁、远山阁、云苍阁等。

四、带“清玩”、“清制”、“清赏”、“珍藏”、“珍玩”、 “佳玩”等字的室名款,如:宁俭堂清玩、文翰斋清玩、 草阁清玩、复香轩之清制、调鹤间轩清赏、御赐纯一堂珍藏,常丰轩珍玩器、杏林轩珍玩、青云斋佳玩等。

五、其他类型,如:张宅佳器、萃文苑制、萃友苑制、风流宰相家、莲峰寺记、漱玉亭等。

清乾隆室名款


清乾隆时期景德镇瓷器上室名款亦多见,据不完全统计,带“堂”、“堂制”、“堂藏”的有:凝和堂、明远堂、述德堂、述古堂、雅雨堂、叙堂、诚信堂、静镜堂、敬慎堂、椿荫堂、乐静堂、乐善堂、斯干草堂、和辉堂制、嘉阴堂制、植本堂制、彩华堂制、彩润堂制、彩秀堂制、敦睦堂制、荣瑞堂制、惜阴堂制、澹宁堂制、宝恩堂制、敬畏堂制、敬修堂制、致远堂制、曙光堂制、忠信堂制、资善堂制、养和堂制、师古堂制、庆宜堂制、六谦堂制、致和堂制、恭寿堂制、旭华堂藏等。

带“斋”、“斋制”、“斋藏”的有:宝晋斋、宝善斋、宝啬斋、宁晋斋、宁远斋、宁静斋、百一斋、德成斋、经 斋、有正味斋、澹宁斋制、宝啬斋藏等。

带“山房”、“书屋”、“楼制”的有:九 山房、 委山房、百一山房、红荔山房、文石山房、玉杯书屋、浴砚书屋、正谊书屋、宝机楼制、市隐楼制、绣麟楼制等。

其他有:恭寿堂宗祠、 好堂清赏、对屏山馆、妙香馆制、七十二鸳鸯社、听云山主人馆、东园略园、觉得轩、听松庐、苏庄、啸园等。

传世品中有一种书“古月轩”款的珐琅彩瓷器,过去曾传说“古月轩”是乾隆时内府的轩名,但是遍查北京故宫、圆明园、颐和园,均无此轩名,显系讹传,故凡书“古月轩”款的珐琅彩瓷皆为别出心裁的赝品。

清道光室名款


清道光时期景德镇瓷器上的室名款所见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慎德堂制”款。 其他带“堂”或“堂制”的有:筑野堂、种德堂、敬畏堂、敬修堂、听雨堂、行有恒堂、嘉乐堂制、嘉荫堂制、浩然堂制、惜阴堂制、皆山堂制、庆宜堂制、寸古堂制、种芝堂制、乐古堂制、公勤堂制、经堂制、厚植堂制、巨德堂制、养和堂制、精进堂制、眉寿堂制、退思堂制、珠琳堂制、求谦堂制、锡庆堂制、敦厚堂制、荣瑞堂制、一善堂制、履信堂制、聚庆堂制、监庆堂制、约己堂制、玉庆堂制、青莲堂制、静镜堂制、墨缘堂制、陶陶草堂制、多福多寿堂制、睿邸退思堂制等。 带“斋”或“斋制”的有:湛静斋、十砚斋、知不足斋、道光年制十花斋、愿闻吾过之斋、宁晋斋制、宝善斋制、德诚斋制、慎静斋制、思补斋制等。 其他有:百寿堂记、九思堂置、双清阁制、挂月山庄、锄月山庄、坦斋珍藏、夔斋监制、养性轩、古月轩、尘定轩、自治轩、竹韵山房、云溪精舍、春江花月楼、百福楼、胡海楼、绛月楼、晋甄吟馆监制、冶春吟馆、睿邸清赏、丛香书屋、天香书屋、古香书屋珍玩、友棠浴砚书屋、澹怀室、瞿之室制、观莲舫制、完颜宗祠、慧福寺等。

宋、金、元钧瓷的演变


钧瓷,举世闻名。其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县(汝州市)境内。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烧成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蓝天飘舞红霞,故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瓷迷苦苦追求……。现参照本人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试析均窑宋、金、元时的演变与鉴别(以民窑均瓷为主)。

一、宋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断面观察,宋民钧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浅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细,烧结度好,极少沙眼孔隙,胎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极薄的白色化妆土,修胎薄且匀整。

2、釉色。宋民钧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调,稍浅的青灰,稍深的青蓝,施釉较厚,一般约在0.1厘米左右。釉面匀净,抚之柔润光滑。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中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因窑变生成的紫红斑不规则,色釉浓淡不一,就连同一块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青红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中,因此看上去较为含蓄,红斑上象罩有一层薄雾,在大部分青蓝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3、以碗为例,圈足切削方式为足内侧稍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切后宽度约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酱色护胎釉,足底施釉与器身釉一致,圈足较浅而大的盘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黄豆大小的支钉痕。

4、碗口沿修胎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圈再往下渐变成天青色,至足肩处积釉较厚。

二、元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本人手头的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

4、碗类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三、民窑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钧瓷片的观察分析,可将宋民钧与元民钧的区别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宋民钧胎色大多呈灰色,胎土细,胎骨薄,修坯规整。元民钧大多呈深灰色,胎土粗,胎骨厚,修坯草率;

2、宋钧釉水厚,施釉到底,釉面细润光滑;元钧釉水稍薄,施釉不到底,釉面桔皮纹显著;

3、宋钧大部分圈足底心平坦且施釉,足墙施有酱褐色护胎釉,元钧圈足底心有乳突痕,且不施釉;

4、宋钧窑变红斑动感强,青蓝釉与红釉能彼此相融。以紫红色居多,且含蓄深沉。元钧窑变红较呆板,色调单一,多艳丽飘浮。

必须指出的是,要学会把上述局部特征综合成整体面貌来认识,才能更准确地区分宋钧与元钧的不同。做伪者常常是只顾一点而忽视整体的制作,故往往留下不少漏洞。以上是我个人对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观察分析所得,描述出来供瓷友们鉴赏时参考,我常常在欣赏宋、元钧窑瓷片时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梦幻般地将片片玛瑙熔化成瓶、炉、碗……,眼前出现宋钧的俊秀、典雅、飘逸、元钧古朴、雄浑、豪放……。

宋与金、元钧瓷的区别


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它则以垫饼烧造。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它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金代钧瓷的制作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造型风格,并烧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钧瓷作品,如一些瓶、炉,不仅造型讲究,而且窑变美丽。河南开封市文物商店所珍藏的一件金代钧瓷窑变罐,可称得上是金代钧瓷中的杰作,被定为一极品。此罐小口、鼓腹、圈足,肩上附有双系。通体饰明快的天青釉,底部亦有釉,圈足刷褐色护胎薄体。罐内外釉面上共装饰有17块窑变斑彩,窑变斑色泽绚丽,大体有三种色调;中心为葱绿色,外层为朱红色,最外层为葡萄紫或玫瑰红色。基础釉的天青色和窑变斑的红、绿、紫色交相辉映,五彩斑斓,炫人眼目,堪与宋钧相媲美。金代钧瓷中的碗、盘的造型基本上也是沿用宋制,器形逐渐变大。

总体来说,金代钧瓷是战乱之后的恢复之作,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在民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从这一点来讲,它并不十分严格要求钧瓷胎釉的选料精细,制作的精益求精。它的首要目的十分明确:实用为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烧制出的金代钧瓷,除少数精品外,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金代钧瓷较少支烧,大多以垫饼垫烧,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不加任何修饰。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窑变色彩不及宋钧自然,其釉彩流动性小,与宋钧窑变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形成鲜明对比,成为金代钧瓷色釉变斑一大特点,这也真实地反映出战乱之后的金代钧瓷的艺术水平。

元代是钧瓷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烧制钧瓷的窑场遍及各地。钧窑瓷器在这一历史时期已经成为民间百姓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这种大量的需求虽然刺激了钧瓷的生产,但也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只追求钧瓷生产的数量,而忽视了钧瓷的质量,整个元代钧瓷量大质粗。

与宋、金时期的钧瓷相比,元代钧瓷品种单一,器物多大件,给人以笨重之感。其特点具体表现为:胎釉皆粗,釉厚而不匀,厚的则过度,釉流下垂处聚釉达到了“垂若蜡泪”的程度;薄釉露胎处则又可看到胎上的轮指和刀痕。釉质较粗,烧成后多有气泡和棕眼,釉面光泽度较差。釉色以天蓝、月白居多。器体上的紫红窑变斑似人为之作,形成彤云密布之景象,或聚成物形,不及宋钧窑变美妙自如。元钧施釉一般不到底,底足露胎,底芯也露胎。

元代钧瓷也偶有少数精品,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出土、带“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的钧瓷双耳炉,及北京城出土的窑变双耳联座瓶最为代表。钧瓷双耳炉,侈口,直颈,圆腹,下承三足,口沿至肩安有双耳,颈部有三个雕帖的麒麟,造型饱满。在器体上有明确纪年的铭文,这在钧窑瓷中是少见的,为断定它的烧造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钧瓷双耳联座瓶高63.8厘米,瓶的口沿为花瓣形,长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微收,下联五孔座,两肩对称处安有双耳,肩腹两侧还饰有对称虎头图案,额头有一“王”字。器表满饰天蓝釉,颈、肩、座等部位出现紫红窑变彩斑。

从以上两件元代钧瓷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元钧器形不仅较之宋、金时大了很多,而且在器物的造型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元钧在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雕、镂孔等装饰技法在宋、金钧窑瓷器中是不见的。通过食物对比,我国可以看出元钧与宋钧的主要区别在于:

1)宋钧大多为满釉支烧,底足刷有酱色护胎釉;元钧多施半截釉,底足露胎。

2)宋钧釉厚而匀;元钧釉厚而垂。

3) 宋钧胎釉细腻;元钧胎釉粗糙。

4 )宋钧器体上的紫红窑变弥漫全体;元钧则聚成块斑。宋钧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浑然一体;元钧釉浓处起斑彩或条纹,浅处仍见水浪。

纵观整个元代钧瓷的生产,数量都较之宋金时期有发展和提高,在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为钧瓷艺术增添了新发内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钧瓷精品已属凤毛麟角之作,至元末已逐渐丧失了艺术生命力的钧窑瓷器。

瓷器行名款


在清光绪晚期至民国之间生产的瓷器中,有一些器物在底部书写“江西××记制”、“江西××瓷庄督造”等字款。这种字款不是官窑“纪年款”,也是不属民窑“私家款”和“堂名款”,而是特定时期所代表的一种带有资本主义商办性质的“行名款”。

我国瓷业从宋朝始有官窑器后被分为官窑器类和民窑器类。在官窑器上书写纪年款为明永乐时始盛行,到清宣统而止。在民窑器上书写私家款为明天顺时兴起,到民国时止。而在清光绪中、晚期的瓷器上又开始出现了一种代表商业性质的“行名款”。这与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有直接关联。

清中叶,我国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力量,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官办企业、官督商办企业,民族资本企业应运而生。景德镇瓷业同样发生了变化,一向以朝廷拨款生产的官窑厂开始吸纳民营资本,变为官督商力企业(江西瓷业公司),原先自产自销的民窑产品大多数被兴起的商行销售,而其成为新产生的资本家的附属加工厂(场)。

窑货商行是独立资本或合股资本运行的商业性行业,以销售陶瓷产品为主。在营运中,为树立信誉各自确立了行名,并对所售产品要求窑厂在制造是不再书、印工匠的私家款,而是书、印上自己的行名款。我们发现,在清光绪晚期至民国之间的瓷器中,凡有“行名款”的器物都比书“私家款”和无款器物质量要好。其原因是商行对所售产品都有制造标准,并进行严格质量控制,以确保本行在同行业中的消费者中的声誉。

陶瓷知识:宋、金、元钧瓷的演变


钧瓷,举世闻名。其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县境内。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烧成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蓝天飘舞红霞,故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瓷迷苦苦追求。现参照本人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试析均窑宋、金、元时的演变与鉴别。

一、宋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断面观察,宋民钧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浅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细,烧结度好,极少沙眼孔隙,胎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极薄的白色化妆土,修胎薄且匀整。

2、釉色。宋民钧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调,稍浅的青灰,稍深的青蓝,施釉较厚,一般约在0.1厘米左右。釉面匀净,抚之柔润光滑。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中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因窑变生成的紫红斑不规则,色釉浓淡不一,就连同一块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青红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中,因此看上去较为含蓄,红斑上象罩有一层薄雾,在大部分青蓝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3、以碗为例,圈足切削方式为足内侧稍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切后宽度约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酱色护胎釉,足底施釉与器身釉一致,圈足较浅而大的盘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黄豆大小的支钉痕。

4、碗口沿修胎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圈再往下渐变成天青色,至足肩处积釉较厚。

二、元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本人手头的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

4、碗类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三、民窑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钧瓷片的观察分析,可将宋民钧与元民钧的区别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宋民钧胎色大多呈灰色,胎土细,胎骨薄,修坯规整。元民钧大多呈深灰色,胎土粗,胎骨厚,修坯草率;

2、宋钧釉水厚,施釉到底,釉面细润光滑;元钧釉水稍薄,施釉不到底,釉面桔皮纹显著;

3、宋钧大部分圈足底心平坦且施釉,足墙施有酱褐色护胎釉,元钧圈足底心有乳突痕,且不施釉;

4、宋钧窑变红斑动感强,青蓝釉与红釉能彼此相融。以紫红色居多,且含蓄深沉。元钧窑变红较呆板,色调单一,多艳丽飘浮。

必须指出的是,要学会把上述局部特征综合成整体面貌来认识,才能更准确地区分宋钧与元钧的不同。做伪者常常是只顾一点而忽视整体的制作,故往往留下不少漏洞。以上是我个人对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观察分析所得,描述出来供瓷友们鉴赏时参考,我常常在欣赏宋、元钧窑瓷片时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梦幻般地将片片玛瑙熔化成瓶、炉、碗,眼前出现宋钧的俊秀、典雅、飘逸、元钧古朴、雄浑、豪放。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宋、元室名款》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宋、元室名款》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定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