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宋、金、元钧瓷的演变

陶瓷知识:宋、金、元钧瓷的演变

陶瓷知识 金陶瓷砖 金意陶瓷砖

2021-07-24

陶瓷知识。

钧瓷,举世闻名。其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县境内。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烧成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蓝天飘舞红霞,故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瓷迷苦苦追求。现参照本人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试析均窑宋、金、元时的演变与鉴别。

一、宋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断面观察,宋民钧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浅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细,烧结度好,极少沙眼孔隙,胎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极薄的白色化妆土,修胎薄且匀整。

2、釉色。宋民钧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调,稍浅的青灰,稍深的青蓝,施釉较厚,一般约在0.1厘米左右。釉面匀净,抚之柔润光滑。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中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因窑变生成的紫红斑不规则,色釉浓淡不一,就连同一块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青红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中,因此看上去较为含蓄,红斑上象罩有一层薄雾,在大部分青蓝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3、以碗为例,圈足切削方式为足内侧稍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切后宽度约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酱色护胎釉,足底施釉与器身釉一致,圈足较浅而大的盘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黄豆大小的支钉痕。

4、碗口沿修胎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圈再往下渐变成天青色,至足肩处积釉较厚。

二、元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本人手头的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

4、碗类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三、民窑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钧瓷片的观察分析,可将宋民钧与元民钧的区别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宋民钧胎色大多呈灰色,胎土细,胎骨薄,修坯规整。元民钧大多呈深灰色,胎土粗,胎骨厚,修坯草率;

2、宋钧釉水厚,施釉到底,釉面细润光滑;元钧釉水稍薄,施釉不到底,釉面桔皮纹显著;

3、宋钧大部分圈足底心平坦且施釉,足墙施有酱褐色护胎釉,元钧圈足底心有乳突痕,且不施釉;

4、宋钧窑变红斑动感强,青蓝釉与红釉能彼此相融。以紫红色居多,且含蓄深沉。元钧窑变红较呆板,色调单一,多艳丽飘浮。

必须指出的是,要学会把上述局部特征综合成整体面貌来认识,才能更准确地区分宋钧与元钧的不同。做伪者常常是只顾一点而忽视整体的制作,故往往留下不少漏洞。以上是我个人对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观察分析所得,描述出来供瓷友们鉴赏时参考,我常常在欣赏宋、元钧窑瓷片时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梦幻般地将片片玛瑙熔化成瓶、炉、碗,眼前出现宋钧的俊秀、典雅、飘逸、元钧古朴、雄浑、豪放。

taoci52.com小编推荐

宋与金、元钧瓷的区别


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金、元时期的钧瓷工艺特征不可避免地有时代烙印及本民族特色,形成与宋钧有差异的工艺特征。

宋代钧瓷无论是民窑还是官窑,器物造型都非常规整。民窑釉色多以天青为主,也有月白、天蓝、葱青;官窑则以运用金属铜“窑变”呈色之美妙著称。民窑较之官窑胎釉略薄,但是都能做到施釉厚薄得当,所见瓷器流釉、粘足的极少。宋代钧瓷大多施满釉,且器底多涂褐色(俗称芝麻酱色)护胎釉。鼓钉洗、花盆和盆奁,以及盘类以支钉支烧,其它则以垫饼烧造。宋钧胎质细腻致密,呈灰褐色,它吸水率低,瓷化程度高,叩之其声铿锵圆韵悦耳。从胎质断面可以看出,纯净无杂质,很少有空隙,很少出现釉层剥落等现象。

金代钧瓷的制作基本上沿用了宋代的造型风格,并烧制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钧瓷作品,如一些瓶、炉,不仅造型讲究,而且窑变美丽。河南开封市文物商店所珍藏的一件金代钧瓷窑变罐,可称得上是金代钧瓷中的杰作,被定为一极品。此罐小口、鼓腹、圈足,肩上附有双系。通体饰明快的天青釉,底部亦有釉,圈足刷褐色护胎薄体。罐内外釉面上共装饰有17块窑变斑彩,窑变斑色泽绚丽,大体有三种色调;中心为葱绿色,外层为朱红色,最外层为葡萄紫或玫瑰红色。基础釉的天青色和窑变斑的红、绿、紫色交相辉映,五彩斑斓,炫人眼目,堪与宋钧相媲美。金代钧瓷中的碗、盘的造型基本上也是沿用宋制,器形逐渐变大。

总体来说,金代钧瓷是战乱之后的恢复之作,是为满足民间大量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在民窑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来的,从这一点来讲,它并不十分严格要求钧瓷胎釉的选料精细,制作的精益求精。它的首要目的十分明确:实用为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烧制出的金代钧瓷,除少数精品外,普遍出现胎料粗松、胎质泛黄等现象。金代钧瓷较少支烧,大多以垫饼垫烧,轮制产品不规整,盆、碗、碟、罐的圈足统旋直足,所掏窝子一刀而过,窝子不正,深浅不一,刀痕、指痕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在胎体上下不加任何修饰。釉色以天青、天蓝为主,窑变色彩不及宋钧自然,其釉彩流动性小,与宋钧窑变神奇美妙、变幻莫测的艺术效果形成鲜明对比,成为金代钧瓷色釉变斑一大特点,这也真实地反映出战乱之后的金代钧瓷的艺术水平。

元代是钧瓷瓷器蓬勃发展的时期,烧制钧瓷的窑场遍及各地。钧窑瓷器在这一历史时期已经成为民间百姓中最主要的生活用具,这种大量的需求虽然刺激了钧瓷的生产,但也同时带来了负面影响,只追求钧瓷生产的数量,而忽视了钧瓷的质量,整个元代钧瓷量大质粗。

与宋、金时期的钧瓷相比,元代钧瓷品种单一,器物多大件,给人以笨重之感。其特点具体表现为:胎釉皆粗,釉厚而不匀,厚的则过度,釉流下垂处聚釉达到了“垂若蜡泪”的程度;薄釉露胎处则又可看到胎上的轮指和刀痕。釉质较粗,烧成后多有气泡和棕眼,釉面光泽度较差。釉色以天蓝、月白居多。器体上的紫红窑变斑似人为之作,形成彤云密布之景象,或聚成物形,不及宋钧窑变美妙自如。元钧施釉一般不到底,底足露胎,底芯也露胎。

元代钧瓷也偶有少数精品,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出土、带“已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炉一个”铭文的钧瓷双耳炉,及北京城出土的窑变双耳联座瓶最为代表。钧瓷双耳炉,侈口,直颈,圆腹,下承三足,口沿至肩安有双耳,颈部有三个雕帖的麒麟,造型饱满。在器体上有明确纪年的铭文,这在钧窑瓷中是少见的,为断定它的烧造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钧瓷双耳联座瓶高63.8厘米,瓶的口沿为花瓣形,长颈,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微收,下联五孔座,两肩对称处安有双耳,肩腹两侧还饰有对称虎头图案,额头有一“王”字。器表满饰天蓝釉,颈、肩、座等部位出现紫红窑变彩斑。

从以上两件元代钧瓷代表性作品可以看出,元钧器形不仅较之宋、金时大了很多,而且在器物的造型方面也有独到之处,元钧在器物表面所采用的堆雕、镂孔等装饰技法在宋、金钧窑瓷器中是不见的。通过食物对比,我国可以看出元钧与宋钧的主要区别在于:

1)宋钧大多为满釉支烧,底足刷有酱色护胎釉;元钧多施半截釉,底足露胎。

2)宋钧釉厚而匀;元钧釉厚而垂。

3) 宋钧胎釉细腻;元钧胎釉粗糙。

4 )宋钧器体上的紫红窑变弥漫全体;元钧则聚成块斑。宋钧釉无论深浅浓淡皆浑然一体;元钧釉浓处起斑彩或条纹,浅处仍见水浪。

纵观整个元代钧瓷的生产,数量都较之宋金时期有发展和提高,在造型和装饰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改进,为钧瓷艺术增添了新发内容,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但是,钧瓷精品已属凤毛麟角之作,至元末已逐渐丧失了艺术生命力的钧窑瓷器。

陶瓷知识:青花瓷的演变史——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国内发现的宋青花非常稀少,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宋青花瓷的特征如下:

1、宋青花瓷一般胎质较粗,胎色呈灰白色,少数为胎质细腻的白色瓷胎。釉面呈现纯白色的较少,多为白中闪青、黄、影青等色。

2、宋青花瓷颜色为灰蓝色或灰黑色,也有直接呈现黑色的。装饰技法上,宋青花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

3、纹饰上,宋青花瓷菊花、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文字等,到了宋代晚期,纹饰发展的更加复杂。

4、器形上个,宋青花瓷趋于实用器物,如碗、盘、罐、瓶、枕等,器形大小不一。

宋、辽、金、西夏陶瓷


(一)、白瓷系诸窑瓷器的特征

1、定窑系

①定窑:唐代曲阳窑发展到宋代而成为以烧白釉印花瓷器为主的著名窑场,因属宋定州而得名。

胎:白色微黄,较坚致,火候不太高,一般为1150±30℃,未完全烧结(生烧),这是因为胎土中氧化铝(Al2O3 )含量高而火候又不高的缘故。

釉:定窑兼烧白釉、黑釉、酱釉(紫定)、绿釉等品种瓷器,以白最多,亦最有特色。定窑白釉在北宋早期白中泛青(以木紫作燃料,烧还原焰),滋润莹泽,形成自身特有的风格。定窑白釉的特点是有蜡泪痕--釉在高温下流,降温时停止流动而凝结在釉面的蜡泪痕状釉渍釉点。滋润莹泽的米白色釉现蜡泪痕,这就是典型定窑器的特征。

器型:定窑多是碗、盘、枕、炉、盂等日用生活器皿。其他种类器极少。

纹饰:大约从唐末五代起,我国瓷器更加注重器物的花纹装饰,往往一个窑(或窑系),一个地区在某个时期常用某些图案纹饰装饰而形成窑口、地区特色。某些纹饰又为某个历史时期全国通用、贯用,成为时尚,形成时代特征。这些我们将在第二编予以介绍。定窑的花纹饰技法,晚唐五代(曲阳窑)以刻花为主,北宋早期以划花、刻花为主,北宋中晚时期及南宋(金)以印花为主,成为定窑一大特色。定窑印花的特点是:布局严谨,层次分明,线条清淅,工整素雅,密而不乱,讲求对称。大多印在碗盘的内部。纹饰内容多为花卉(牡丹多,莲、菊等次之),其次为动物,如孔雀,凤凰、鹭鸶、鸳鸯、雁、鸭、鱼等等,再次为婴戏。

工艺:瓷器的成型,装烧工艺,对鉴定瓷器的窑口、时代等均有一定意义。宋代定窑的装烧工艺更有一些特色。北宋早期,定窑 烧粗瓷用三岔形支钉垫(叠)烧,器物里心留有三个支钉痕。细瓷用匣钵一匣一器正烧。北宋中、晚期创用支圈覆烧迭置法,简称覆烧,碗、盘等口沿不施釉,称"芒口",其他部位满釉。精细的芒口器用金、银、铜等镶边,称为金扣、银扣、铜扣。金代后期定窑又创匣钵涩圈叠烧法,即在器物里心挖去一圈釉使露胎,另一器的圈足正好置露胎圈中,烧时器与器便不会粘连。覆烧和涩圈叠均是为了提窑烬装烧量,而这种工艺上的不同又正好为鉴别器物时代留下可靠的特征。

②介休窑:窑在山西省介休县。宋代晚期受定窑影响烧白釉印花瓷器,其胎呈浅褐色,

胎体较薄,釉白。器型以碗、盘、盏等日用生活器为主,而以小件盏、洗为多。印花饰也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太讲究均衡对称。碗、盏里心、圈足各有三个细小支钉痕,这是介休窑的独特支烧方法,为其特征之一。介休窑从宋代至清延续千年,产品种类丰富,造型纹饰也很有特点。宋代的黑釉瓷,白釉釉下褐彩瓷、褐釉瓷产量也不小,褐釉盘洗的四面饰婴戏荡船纹,为此窑 所独有。

③阳城窑:在山西阳城县。宋代以烧白瓷为主,产品器型,花纹多仿定窑,胎较灰,用化妆土。有的器用五支钉垫具叠烧,器里、器足大都留有支钉痕,而且支钉痕较大,这是与定窑不同的特征。

④彭县窑:位于四川彭县磁峰乡一带。是四川已发现的古代唯一生产白瓷的窑址。宋代仿定窑,主要生产白釉印花及划花印花瓷器。刻花以双鱼为主,印花以花鸟衔草,凤穿牡丹等最有特色。磁峰窑白瓷胎灰白,较粗,釉白中泛青灰,不大滋润。主要用五、六撮砂粒支烧,碗盘等里心留有一圈砂粒痕。也用覆烧,但无芒口,伤是在碗盘足部垫砂,另一碗盘覆于其上,里心也留支烧砂粒痕。

宋金时代属定窑系的窑还有山西的平定窑、盂县窑等。另外,南宋至元,河南一带窑场亦仿烧定器,称为"新定",景德镇所仿称为"南定"。"南定"胎白细坚致,白釉泛青。

2、磁州窑系

①磁州窑:窑址集中于河北省磁县观台镇、彭城镇压为中心的地方。最近 有人研究其烧瓷历史潮流可早到期北朝。但形成巨大规模及特色,则是北宋到元代,以烧制白釉釉下黑彩瓷、褐彩瓷为主,其次还烧白瓷、黑瓷、白釉釉上绿彩等十多种瓷器,而以白釉釉下黑、褐彩瓷成为磁州窑 及磁州窑系的特征。

胎:黄白色,粗松者较多。

釉:白而莹润,较光亮。

器型:主要有碗、盘、瓶、壶、炉、枕等日用生活器,尤以枕为最有名。

纹饰:内容主要是花卉,另有少量游鱼,蝶、龙、婴戏等。磁州窑最有特征的白釉釉下黑花工艺过程是:先在坯体上敷上一层白色化妆土,再用黑彩料绘制纹饰,然后用尖状工具在黑彩纹样上勾划一些轮廓线、花瓣叶脉等,划掉黑彩,露出白色化妆土线条,最后上白色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磁州窑的釉下彩工艺,受唐代长沙窑影响而加以发展,使之更加成熟进步,为元明青花釉下彩技术进一步打下技术基础。

磁州窑纹饰中,最有特点的,是大量的诗文、绘画装饰。这是对长沙窑的继承和发展。诗文内容题材均与社会生活有关,反映市民思想意识,有通俗诗句、民谚、流行词牌,等等。绘画题材多为婴戏、马戏、熊戏,生动活泼,简洁洗练,极富乡土气息。磁州窑用绘画装饰瓷器,为以后我国瓷画艺术开风气之先,影响极为深远。

白釉釉上绿彩、红彩是磁州窑对我国陶瓷装饰产生深远影响的又一装饰工艺,其作法是:在素白瓷上,用红、绿彩料绘纹样,再入窑炉低温二次烧成。因其彩绘纹样在白釉之上,故称釉上彩。又因瓷器经过了一次高温烧成白釉瓷器,又一次低温烧彩绘纹样这样的过程,所以叫二次烧成的釉上彩工艺技术,是个全新工艺,磁窑在这方面为明清多种彩瓷开创了工艺技术基础。

磁州窑还生产低温三彩铅釉陶器,这是唐三彩的继续,有人就叫它"宋三彩"。工艺技术同唐三彩一样,色彩以黄、绿、褐三色为主。与唐三彩不同之处在:磁州三彩有时不加印花、划花装饰。三彩器型主要有枕、洗、盂、盆、盘等。

②武修当阳峪窑:窑址在河北武县当阳峪一带,故名。其白釉釉下黑花瓷器相当精美。胎以赭灰色居多,用化妆土更必不可少。纹饰以在主题纹外剔刻由方块形组成的几何图案独具特色。

③ 禹县扒村窑:河南禹县。禹县宋代以烧均瓷著名,但扒村窑以烧白釉釉下黑花瓷为主,属磁州窑系,且很有特色:胎有深灰或黄白色,白釉乳黄,纹饰笔调放、简练,有写意画风格。黑彩浓而醇厚,使图案更加鲜明突出。

④登封曲河窑:河南登封县。又有些书上直称登封窑。宋休登封曲河窑以烧白釉釉下黑花、褐花为主。其中以釉下珍珠地划花最富特色;在灰白胎上施一层化妆土,再戳上细密的小圆圈(此即珍珠地),然后在珍珠地上划各种图案,罩上釉入窑烧成。珍珠地划花瓷器是我国宋代有名的装饰精美的高档瓷器。

⑤介休窑:介休窑也烧磁州窑系的白釉釉下黑彩瓷器,褐彩瓷器,还有黑褐彩、桔红彩等,釉下彩色非常丰富,尤以咖啡色、桔红色最有特色,也最珍贵。另一个特点是:介休窑的釉下彩瓷纹饰(彩绘)丰厚,部分凸起。

⑥吉州窑:窑址位于江西吉安永和镇,所以有些文献上又叫永和窑。吉州窑胎质粗松,呈黄白色,产品种类丰富,有黑瓷、青瓷,也烧白釉釉下彩瓷。其釉白中泛黄,釉彩酱褐或黑褐。还有釉下剔花、贴花,均具有磁州窑装饰特点。纹饰多花草、鱼虫、鸟兽、山水,边饰以各种回纹为多。

3、 青瓷系诸窑瓷器的特征

1、汝窑系

1汝窑:汝窑为宋代著名窑场,以文物考古工作者不懈努力,于80年代中期找到了宾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一带。与其紧临的临汝县也有部分汝窑窑场。这里因宋为汝州,故名。汝窑烧造时间为北宋中晚期约二十多年的时间,多数精品是专为宫庭造的,所以有官窑性质,有人叫?quot;汝官窑"。

胎釉:汝窑器的胎呈深灰色,极细腻坚致,世称香灰胎。釉厚,多为天青又称粉青)色,色泽有深浅不同。釉中有少量气泡,古人称为"寥若晨星",开细小片纹。汝窑器之精品,均通体施釉,所谓"裹足支烧",足、底部用顶点极细小的支钉烧,支钉痕小如芝麻点,针鼻孔。汝窑瓷这些胎釉特征文献有记载,又为出土物所证实,是鉴定汝瓷的要领。

器型:主要是碗、盘,另有洗、瓶、尊、四足盆等。均为小形品皿。

我们强调指出汝窑器的上述特征是其精品所有,即为汝窑为宫庭生产的"贡器"的特征。作为一大窑场,汝窑还烧造更多的供民用的大路货即商品瓷,这些大路货,胎灰但不如贡瓷细密,釉色除天青外、三彩等,器型也还有枕、炉、罐、钵等较大的瓷器,而且这类产品在数量上要比贡瓷大得多。但汝窑贡器那香灰胎、天青釉、裹足支烧是它的代表产品,形成它的特色,声誉。

这些年古陶瓷学者们研究认为,河南的鲁山、郏县,及宝丰、临汝其他地方均有汝窑风格瓷器生产,也形成了一个窑系。

2、均窑系

1. 均窑,又作钧窑,窑址在河南禹县,其中心在禹县城之均台,八挂洞,及神 镇等处,宋金时属均州,故名。(又有说因窑址在均台而得名)均窑唐代即已生产,但宋代才规模扩大,产量剧增,形成特色。

胎:宋代均窑瓷胎质不甚细密,色多为灰色或紫褐色。

釉:均窑之闻名于世,是因其在北宋创造了独具一格的"均釉"。均釉是一种兰色乳光,青中泛红的釉,色调有天青、天蓝、月白等多种,古人美其名日:"雨过天青"、"月白清风"。均窑在宋代还创造了高温铀红釉,因色泽不同又有朱吵红、胭脂红、海棠红、鸡血红、茄皮紫、玫瑰紫等名称。宋均窑还创造了一种底色釉上有意洒上其他色釉,经高温烧成。蓝色乳光青中泛红的均釉、红釉(均红),窑变釉,是均窑釉的特征,也是其成就。有时几种釉,主要均釉和均红又同时施用,这种均瓷几乎就更为名贵。均窑的釉一般较厚。

纹饰:均窑重釉不重胎,亦不重纹饰。均瓷没纹饰装饰。但均窑的"蚯蚓走泥纹"却十分有名:在釉中有细小弯曲极不规则的看似裂纹的东西。但这不是人为装饰,而是烧成中,胎、釉变化自然形成的。

器型:主要是花盆、盆托、洗、炉、尊、钵等陈设瓷,大小均有,其中 的精品为上贡宫庭者。

3、 临汝窑:

河南省临汝县。宋代大量烧均窑风格瓷器。胎色较浅,有灰白、浅褐二种。釉色青中偏绿,与均窑偏红不同。釉亦较厚。

均窑在元代仍很兴盛,均窑系元代范围更大,这些我们将在下章元代陶瓷中讲述。这里解释几种清时期一些窑场仿烧的均瓷,便于读者比较、鉴别。

宜均:江苏宜兴窑明清时仿烧的均窑风格陶器。釉色有天青、天兰、月白等,极似均釉但或为紫色,或为白色,却与宋代均瓷大不相同。器型有瓶、盂、尊等。

广均:又名泥均,明清广东石湾窑所仿。陶胎,胎色灰暗、厚重。釉色有均红、月白、玫瑰紫,等等,器型鑫为盘、碟、罐等日用器。其特点是釉厚,有流淌,。施釉面釉二层釉。

炉均:景德镇清雍正时创始的一种的仿均瓷,是在至少瓷胎是施低温釉再入炉中第二瓷烧成,故名炉均。所以炉均瓷胎色洁白,釉薄而光亮,不及宋均乳釉厚重深沉。

4、 耀州窑系

1耀州窑:窑址在今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一带。该窑唐代创烧,以白瓷、黑瓷为主,兼烧青瓷、三彩器(三彩较河南产晚些)。宋代以青瓷为主,形成独特风格 。

胎:黄白色和灰白色,以灰白为多,胎质较为坚致,露胎处往往呈酱黄色。

釉:耀州窑瓷器的釉一种青中泛黄的深沉,比较光亮的埒釉, 不同时期又有所差别:宋代青中微泛黄色,较厚;金(南宋)及元代,青釉中黄色加重,成姜黄色,釉层略显薄些。

纹饰:北宋早、中期)以刻花为主,形成耀州窑刻花青瓷的独特风格。耀州窑刻花技法有自己的特点:以刀刻出图案轮廓线,花脉、叶筋再用篦关工具加以刻划。北宋晚期刻花、印花并用,仍以刻花为主。耀州窑刻花的线条活泼流畅,刀锋犀利,刚劲有力有一定倾斜度。所刻图案布局工整,讲求对称,较为繁密。这些均是鉴定该窑瓷器的要领之一。纹饰内容主要为花卉(莲、牡丹、松、竹、梅、菊、水草等),动物(鸳鸯、游鱼、锘恕⒘频龋┘坝は贰1彼瓮砥诘陌蚜ㄊ┳钣刑厣?br> 器型:以碗、盘、瓶、罐、盆、炉、壶、钵、注子注碗等日用生活器为主。

耀州窑的刻花、印花青瓷器,很受当时国内、国外欢迎,其声誉与唐代越窑青瓷不相上下,市场需求量很大,所以当时国内许多地方的窑场争相仿造,形成桓鼍薮蟮囊菀は担钪挠校?br> 2河南临汝窑:已发现三处宋代烧耀州窑风格瓷器的窑址。产品胎灰白和浅褐,较厚;釉色青中泛绿,釉野较厚。纹饰有刻花、印花,以印花为主,也有素面无纹的。纹饰题材多为缠枝、折枝菊花、牡丹及呈圆圈状布局的海水纹。器形以碗、盘为主。

3广州西村窑:这是宋代为烧出口瓷而特设的窑场,其产品国内无论传世品、出土品均极少见,而多见于东南亚等地。西村窑瓷器釉色青中泛黄,但比耀州窑的釉浅淡。胎灰白坚致。纹饰以印花为主,题材多为缠枝菊,风心一朵团花。器物造型和种类与耀州窑运去的。

烧耀州窑风格青瓷的窑还有:河南宝丰青龙寺窑、河南新安城关窑、禹县均台窑,禹县大窑店窑(即文献上的"邓窑"),宜阳窑,广西永福窑、藤县窑、容县窑,江西吉州窑等。这些窑的刻花、印花青瓷有共性,亦各有特色。

5、 龙泉窑系

1龙泉窑:窑址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县境。因龙泉县宋属处州,故有些文献上称之为处州窑或处宾。考古工作者在龙泉县发现宋元时代窑址一百余处,是我国一处规模巨大,产品在国内外有极大影响的古瓷。龙泉窑创烧于晚唐五代,到北宋早、中期创烧一种仿越、瓯窑风格的青瓷器。南宋时期,龙泉窑瓷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得到巨大发展,南宋末、元初达到 鼎盛阶段,经明直至清初康熙时始停烧。我们这一章,主要讲它在南宋时的产品特征。

胎:白中泛灰,坚致细密,火候高。南宋后期,龙泉窑仿南宋官窑烧一种灰黑色薄胎厚釉青瓷,但数量很小。龙泉窑器的胎总的特点是较厚,碗盘的底尤厚。

釉:北宋时期,龙泉窑青瓷的釉呈浅青色,薄而光亮,有越窑的风格。南宋中期以后,它创造出两种独蛤特色的石灰碱釉--粉青和梅子青。这是两种纯净的青釉,具有柔和淡雅的艺术效果。这时期的龙泉窑才形成自己独具魅力的风格。

所谓石灰碱釉,是一种釉中助熔剂氧化钙(CaO,即生石灰)相对减少,碱性金属氧化物氧化钾、氧化钠多些的釉。这种釉在高温下粘度较大,流动性小,可以烧厚釉;还因这种釉在烧成后,釉层中有大量未烧熔的石英小颗粒,小粘土团粒及大量小气泡,当光线进入这种釉层后,产生强烈的散射。所以,石灰碱釉不透明(失透),釉面柔和淡雅,滋润莹泽,如冰如玉,有特殊的美感。

中外陶瓷史家认为:南宋龙泉窑创造的石灰碱釉系统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是我国青瓷工艺的最高成就。我国青瓷发展史上的东瓯缥瓷,唐越窑瓷的"如冰似玉","千峰翠色",五代、宋越窑和秘色,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都只是诗人笔下的赞美之辞,也可以说是人们希望和理想的青瓷釉色。只有龙泉青瓷,才把"千峰翠色","雨过天青云破处","如冰似玉"这些数百年来人们对优美青瓷的理想变成了现实。

器型:龙泉窑器型十分丰富,包括几大类:生活用器:碗、盘、盆、碟、盏、壶、罐、钵、渣斗等,文具:盂、笔筒、笔架、砚、棋子等,仿铜礼器(即陈设器):鬲、觚、觯、瓶、壶等。供器:香薰、香炉、烛台、佛像、八仙等。龙泉窑瓷器造型上总的特点是: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而矮,这是鉴别龙泉窑瓷器的要领之一。

纹饰:如前所叙,龙泉窑瓷釉色很美,以釉取胜,但产品税中纯净的粉青、梅子青釉瓷不很多,虽然许多器的胎釉配方相同,因这种青釉对窑炉内还原气氛 的要求较严、较高,所以很多情况下即使相同配方的瓷器在同一窑中烧成的釉色也不尽一致(此即同窑不同器)。所以龙泉窑还比较重视纹饰装饰,以刻划花为主,还有少量印花、贴花。纹饰题材北宋多莲瓣、荷叶,南宋多云彩纹、水波纹、游鱼,印"金玉满堂"、"河滨遗范"等铭文。龙泉窑的印花游鱼有单鱼和双鱼,单鱼的时代较早;双鱼中,两鱼同向一般早于相向者。南宋晚期所刻莲瓣均肥硕,瓣脊明显清晰。

工艺上,北宋早期龙泉窑多用支钉支烧,器底留有支钉痕。北宋中期以后至南宋中期,多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帮器物外底无釉,晚期至元代,多用垫饼垫在器足上烧造,足端无釉,这些工艺上的特征,也是鉴别龙泉窑瓷器时代的参考因素之一。

龙泉窑瓷器享誉海内外,当时仿烧者甚众,浙江除龙泉县而外,庆元、遂昌、云和等县也发现有烧龙泉窑风格的瓷器的窑址。此外,江西的吉州窑,福建泉州的碗窑乡窑亦有仿烧者。它们与龙泉窑构成宋代庞大的龙泉窑系。

5、官窑与哥窑

在已有的中国陶瓷史著作中,均把宋代官窑作为特别重要的内容叙述,有些文献上甚至把官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所谓"官、哥、汝、定、钧"。现今古陶瓷界对官窑的问题争论颇烈。本书不是一本陶瓷史著,对有问题的讨论不准备花太多笔墨,仅在本节中对有关官窑、哥窑瓷器的特征作些介绍。

北宋官窑:在我国故宫博物院、台湾省故宫博物院及世界一些博物馆中,收藏有一些北宋青瓷器,基本特征是釉色粉青为主,开大片,部分"铁足"。过去学者们把它们称为北宋官窑器。长期以来,关于北宋官窑器的窑口问题聚讼纷纭。最近有人证明,所谓北宋官窑就是汝窑,北宋官窑器就是汝窑中的精品即官汝窑器。此论较为妥当,与文献记载和实物特征相符,本书赞成这一观点。因此,关于北宋官窑瓷器的特征及其鉴别,请读者参阅本章的"汝窑"部分。双由于所谓北宋官窑瓷器地下绝难有出土者,伟世品亦极少,且多藏于前述为数很少的一些大博物馆中,我们的读者们遇见并需要对其的鉴定的几率更少,所以本书略而不述也关系不大了。

南宋官窑:文献记载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市)有修内司郊坛下先后两处官窑。经过考古工作者几十年努力,于80年中找到并发掘了位于杭州市凤凰山南麓乌龟山的郊坛下官窑,其瓷器特征是:

胎:呈灰黑色、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称"黑胎",较薄,细密,但火候不太高。

釉:南宋前期较薄、滋润,乳浊状有玉质感,釉色以粉青为主,间有青灰、青黄、蜜腊等色,通体满釉,用支钉支烧,丁痕小园形,近似于汝窑风格。史称其为薄胎薄釉青瓷。南宋后期,釉色与前期相同,釉层加厚(多次上釉),有的器物釉厚度超过胎,多用垫饼垫烧,足端无釉处呈现深灰或灰褐色,即铁足。这即为薄胎厚釉青瓷。

器型:以碗、盘、碟、洗等较多,次为仿秦汉古铜器玉器的造型,为宫中陈设用器。

传世哥窑:文献记载有一种哥窑瓷器,其特征为:土脉细润,制作精细:釉色青,有深浅不同,色深者如粉红,色淡色如米黄,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蟹爪纹与紫口铁足。证之如故宫博物院等大博物馆所藏传世哥窑器,其特征与文献所记基本符合,胎有浅灰、黑灰、土黄色,较厚重,釉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釉层较薄,普遍开有大小片纹,细者叫白圾啐、鱼子纹、有些片纹有深浅不同的颜色名"金丝铁线"。器口和器足色较深紫口铁足,器型有碗、盘、炉、瓶等。时代为南宋、元。这些瓷器,人们对其窑口不一,有龙泉窑说,杭州窑说,景德镇窑说,吉州窑说。最近有人肯定地说传世哥窑器就是南宋修内司官窑。该论颇有说服力,但因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只找到郊坛下官窑,这个观点还需待将来考古工作进一步证实。

上述传世哥窑器一般博物馆和广大读者很难见到。倒是一种黑色薄胎,厚釉开片,釉的玻璃质较强,普遍有紫口铁足特征,时代从南宋到明代,而以元代为多的称为哥窑的瓷器,比较容易见到,有人认为,这种非宫中传世品的过去定为"哥窑"瓷器,实则是龙泉县大窑和溪口窑的产品,这很值得重视。

讲到这里,我们还要提醒读者注意:现在许多博物馆和收藏者手中,多有一种胎较厚重,开大小片纹,有的还有金丝铁线,亦有紫口铁足的碗、盘等类瓷器,俗称"碎瓷"者,许多乃清雍、乾时期景德镇所仿,其要害是胎骨较白而份量特重,绝非宋元哥窑瓷。这些下一编我们还会讲到。

陶瓷知识:壶的演变史


古代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匏壶

壶,古代也作康瓠[h],只是一种罐状盛器,其形状没有太大限制。陶制的壶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大量出现了,《简明陶瓷词典》将这类壶的特征概括为: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圈足、圈足或附三足。这时的壶,形态很丰富,有很多仿生的造型与装饰,如果去博物馆,很容易能见到这样的壶。有的也带把手,但是像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侧安把手,另一侧附有流',严格上应该叫做执壶的造型则极为罕见,据传只在江苏吴江九里湖出土过一次,距今四千年。那时壶的用处大致是细颈的盛液体,粗颈的盛粮食之类,有的还用作卫生用具。

三国越窑青瓷盘口壶

瓷器的普遍使用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事,三国两晋时出现了青瓷制作高峰,壶的造型也趋向统一。比较多见的一个是盘口壶,它的口部展开,极像一个盘子,下面连着细长的颈和圆球形或扁球形的腹,没有把,但在肩部常有系。

南北朝印文唾壶

另一个是唾壶,造型与盘口壶略接近,只是颈很短,口很大如漏斗,也有的用盘口,没有系,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痰盂。三国两晋的青瓷多动物造型装饰,如蛙形的水盂、瓷塑的羊、狮子或辟邪形的虎子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首壶。

黑釉鸡首瓷壶东晋国家博物馆藏

最初的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一侧肩部塑一个尖嘴无颈的实心鸡头,相对的另一侧从肩部到盘口塑鸡尾。鸡头纯粹是装饰,而鸡尾可当把手用。大约在东晋时,鸡嘴改作圆形,中空成管状,从而成为具有实际倾倒作用的流。鸡首壶后来持续发展,越做越生动优美,一直流行到唐中期,才衰微下去。鸡首壶并不是古代的称呼,而是现代依据器形命的名,但它已具备了现代茶壶的基本形状,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唐中期以后,取代鸡首壶的是注子。由盘口变成了撇口,颈变得粗短,器身变高呈圆筒状,鸡头被简化为短小的管状流,流和把依旧安在肩部两侧,有的保留了系,平底沙胎,整个器形显得稳重端庄。

唐长沙窑青釉虹彩四瓣注子香港茶具博物馆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注子最为有名,有一个题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可见当时称之为瓶。因为是用来盛沸水,所以注子也叫汤瓶。又有一个长沙窑的注子自铭卞家小口天下有名,故又名小口。注子还有个别称叫偏提,大约是源自把手安于一侧,提法与穿绳于系时不同之故。汤瓶已经可以被列入茶具,这与晚唐时新兴的饮茶方式点茶有关。先将茶末置于茶盏内,以汤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盏内,把茶末调成膏状,再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沸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就称为点。点茶特别讲究点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故宫博物院藏

抹茶点饮法延续至宋代最为鼎盛,后被东瀛学去,发展为日本茶道的主流。日本镰仓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成书的《吃茶往来》中描写唐式茶会中的点茶仪式时道: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这里也提到了汤瓶。

宋越窑青釉瓜棱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汤瓶继承了鸡首壶流短小而置于肩部的特点,所以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内无法灌满,倾倒也不很便利。因而自唐至宋,汤瓶的流和把始终向着细长的方向发展,宋代时流口已基本与瓶口平齐,并且流的安放点逐渐下移。

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代,流和把从肩部一直移到了腹部,流变成了细长外撇的管子,以致流与肩之间往往连以S形的饰物,用来加固防断裂。至此,汤瓶改了个名字叫执壶,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壶这才定了型。执壶中有不少是酒壶或水壶,壶身多高而细长呈瓶形。真正的茶壶出现还是明代以后的事。

明供春紫砂壶国家博物馆

清陈鸿寿紫砂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从而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叶茶取代抹茶带动了茶具在各方面的变化,也使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饮用成为时尚。茶壶的说法也就出现于此时。茶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易落尘的不足。形制基本上沿用元代,但立足于专门泡茶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改进。比如明人冯可宾《茶笺》中道: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明代的茶壶虽然源自唐宋的汤瓶,也都是茶具,但因饮茶法的改变,功用完全不同。茶壶用于泡茶,汤瓶则用来煮或盛沸水以供点茶,类似于现在的开水壶。在叶茶泡饮法流行以后,如此单纯用来煮水的器物一般不再作为专门的茶具看待。

陶瓷知识:陶瓷”梅瓶“的演变


早期:多样化探索

五代至北宋早期,梅瓶装饰主要是胎纹釉理模式。

五代岳州窑青釉划花莲瓣纹,高43厘米,广东省博物馆藏

北宋中期开始,逐渐以范金琢玉式和文彩相彰式展开,分别出现了分层、分块和单体折枝三种纹饰布局格式,口、颈部绝不会出现纹饰,胫足部时有时无,腹部或肩腹部成为装饰的重心部位。

北宋晚期耀州窑青釉刻花缠枝大朵牡丹纹梅瓶,高25厘米,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北宋晚期当阳峪窑白地黑剔花缠枝纹梅瓶,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馆藏

北宋晚期白地黑剔花缠枝纹梅瓶,高58厘米,日本芦屋山口谦四郎藏

北宋中晚期定窑白瓷刻花折枝牡丹纹梅瓶,高36.7厘米,江西永新县北宋元祐元年刘瑾墓出土

辽代梅瓶装饰,集中突出腹部主题饰纹,只见分层和单体折枝两种格式。

辽代晚期赤峰缸瓦窑白釉刻划花填黑釉缠枝牡丹纹梅瓶,高38.5厘米,辽宁朝阳大庙乡邓杖子村辽墓出土

辽赤峰缸瓦窑白釉黑彩折枝纹小盘口梅瓶,高30.3厘米,辽宁建平县马场五十家子辽墓出土

这种装饰特点背后的原因有两个:两宋时期的生活起居方式和室内家具产生变化,即从唐人的席地而坐转变为桌椅等高足家具,使得梅瓶的陈设位置产生变化。梅瓶的肩腹部是主要的视觉接触面,因此也就成为装饰的主题纹饰所在区域。

另一方面,宋辽时期梅瓶的实用性功能要求必须配盖、座等配件,梅瓶的口、颈部必然被瓶盖遮挡,没有装饰的必要,下腹和胫足部也经常被瓶座遮挡而在装饰上有所放松。

北宋白釉珍珠地划花梅瓶,高29.4厘米,河南三门峡市宋墓出土

金代梅瓶的装饰,流行多层式,北宋时作为分层界限的弦纹演变为带状纹。最流行的植物纹仍是缠枝,较多出现横枝结构,这种横枝结构的出现应该与多层格式导致每一层装饰带的高度被压缩有关。单体折枝格式已经比北宋时期成熟,倾向于绘画性。最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有些梅瓶的口颈部也出现了纹饰。

金代山西窑场茶叶末釉剔划花缠枝大叶纹梅瓶,高33.4厘米,山西汾阳市杏花村汾酒厂出土

金代磁州观台窑白釉黑剔花缠枝大花牡丹纹梅瓶,高30.8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

金耀州窑青瓷刻花牡丹纹梅瓶,高30.5厘米,陕西耀县出土

金山西窑场白釉黑彩画花折枝牡丹纹梅瓶,高38.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金黑釉梅瓶,高41厘米,甘肃庄浪县出土

西夏梅瓶的纹饰布局独特。口颈肩部一律不加纹饰,腹部大面积施加主题纹样,胫部采用草率的罩釉工艺,形成半釉现象,往往划双弦纹作为胫部与腹部的分界。

西夏黑釉剔划花开光折枝牡丹纹梅瓶,高37.3厘米,内蒙古伊盟郡王旗敏盖乡西夏窖藏出土

腹部的纹饰布局有三种形式:开光形式,多以涟漪纹为地,开光内均饰折枝花;缠枝形式,只有单层的划花或剔划花的缠枝花;分层形式,以两道或三道划弦纹将腹部分为二三层,腹部的装饰带或做开光或做缠枝等形式。

主题饰纹均为植物纹,以牡丹、芍药最为常见,还有形状类似石榴、芙蓉等其他花卉的纹样。装饰带常见波纹、卷草纹、叶状纹及桃纹等。值得注意的是,常常会借扣口垛烧工艺在肩部留下一圈刮釉露胎痕,起到了装饰带的作用。

南宋梅瓶的装饰特征是:通过范金琢玉和纹彩相彰的模式,以刻划花和黑彩画花为主要手段进行装饰,在越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吉州窑等著名窑厂都有上乘表现。在纹饰布局上,也存在分层、分块儿、单体折枝等传统格式。分层格式也是分三层,有些分层加了开光,单体折枝最典型的表现在吉州窑黑釉剪纸划花器。另外,从北宋继承来的满饰格式又分为三种:缠枝结构、单元四方连续结构、密棱纹结构。

南宋景德镇窑青白瓷印花折枝百花纹八棱梅瓶,高18厘米,安徽宿松县南宋墓出土

南宋吉州窑白釉黑彩画花莲纹梅瓶,高29厘米,安徽省巢湖市周郦村出土

南宋吉州窑釉下褐彩画花缠枝纹梅瓶,高32.7厘米,江西九江市省财经会计学校基建工地出土

南宋中晚期吉州窑黑釉剔划花折枝梅花纹梅瓶,高21.2厘米,江西省南昌县南宋嘉定二年墓出土

南宋早中期龙泉窑青瓷刻划花缠枝牡丹莲瓣纹梅瓶,高35厘米,浙江松阳县古市镇出土

元:三层式布局

元代梅瓶在纹饰布局上,分层、分块儿、单体折枝都有,以分层最为常见。最能体现元代梅瓶纹饰布局特色的是景德镇窑,表现为三层式布局更为成熟稳定。景德镇青白瓷和青花的纹饰组织有所不同。

元龙泉窑青瓷印花点褐彩开光露胎八仙第一种,借用织造的云肩纹,将肩部巧妙分隔为相对独立的单元,拓展了使用绘画性单体格式的可能;第二种,把肩部与腹部、腹部与胫部之间的分层带加以拓宽留白,压缩腹部主题装饰的高度,空白带显得简约、洁净,发挥了以无胜有,有无相生的观念和形式规律;第三种,引入情节性绘画的形式。此外,云龙、凤穿花、缠枝牡丹等也更倾向于绘画性。青花梅瓶的带状纹非常丰富,构成形式多样、面貌丰富的锦带纹。

元晚期景德镇窑青花海水龙纹带盖八棱梅瓶,通高51.5厘米,河北保定市永华南路元代窖藏出土

明清:三层式出奇求美

明代,创造了最丰富和最具时代面貌的梅瓶装饰面貌。由于在格式上难以出新,所以明代梅瓶便在装饰上追求出奇。明代梅瓶装饰几乎调动了所有已知和已掌握的釉、彩、纹对梅瓶进行多种装饰尝试,其中使用最多的还是青花。在纹饰布局中,三层的分层格式成为绝对主流。

明龙泉窑青瓷镂空缠枝花卉纹梅瓶,高19厘米,甘肃华亭县出土

明中期景德镇窑珐华釉青地浅彩莲塘纹梅瓶,高36.8厘米,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嘉靖景德镇窑蓝釉杂彩人物纹梅瓶,高28厘米,江西大余县吉村公社游仙大队明刘节墓出土

明代早中期景德镇民窑青花携酒寻芳陆军,字子仁,1967年生。2006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先后涉足中外雕塑史、工艺史、陶瓷史、饰纹史、书画史等研究领域。2014年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其专著《中国梅瓶研究》。

陶瓷知识:古代陶瓷哨的演变


早期陶埙

声音是人类接触到的第一个事物,无论是先天在母体,还是出生后,声音都是我们最早接触的。快乐的童年离不开声音的陪伴,离不开那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哨子就是最早的玩具之一。

据考证,最早的由人类自制的能够发声的器具就是埙,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因为埙有六孔,如果要吹出动听的声音,在当时演奏需要相对专业的人才可以完成,一般人无法完成。为了满足普通人喜爱乐音的需要,聪明的先民在埙的启发下,发明了一孔的哨子。初期使用杏核或者桃核在上面开一个小圆孔,将里面的仁挖掉,然后放在嘴边吹,声音尖利悠长,后来随着制瓷冶的发展到了唐宋以后人们便依桃核或者杏核的形状制成了瓷质的口哨。然后在一端打一小孔,可以用来拴绳子,挂在胸前,防止丢失。从唐宋开始至民国、近代,瓷质口哨有着较长历史。

宋代桃核形口哨

宋代杏核形口哨

再后来为了便于吹奏,古人又发明了两孔的哨子,一个孔用来送气,另一孔则用来发声,送气孔小而直,发声孔较大,而且里面有一定的气流回旋的空间。且送气孔和发声孔不在同一平面。开始的一种哨子送气孔是凹进去的,吹气时人的嘴唇部分被凹进去的部分包含起来,这样气流就不会外漏,此类哨子声音比较迂回低沉。后来随着人们习惯的改变送气孔一端就制成了凸出的口含式,人们吹气时只要将送气孔一端噙在嘴里吹气,哨子就发声了,这种哨子气流充足,声音清脆。

宋代兔形哨子

尤其宋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各类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考究程度达到了鼎盛。瓷哨,这一孩童喜爱的玩具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至此也发达的地方,或者说只要是有窑口的地方都大量烧造,先是手工的,慢慢有了陶模以后就开始用模具造。有十二生肖、人物、鞋子、鱼、狮子、猫、蟾蜍、佛像等造型,戴一个哨子,不仅是一个玩具也是一个避邪趋害之物。哨子,也就和传统文化连接在了一起。

宋代观音瓷哨

宋代人物瓷哨

宋代狮形瓷哨

宋金鱼形瓷哨

辽金胡人骑马瓷哨

宋金胡人头双孔瓷哨

宋代猴形瓷哨

宋代关羽造型瓷哨

宋代猫形瓷哨

宋代鱼形口哨

到了民国、近现代,人们又觉得这种单纯的哨音不够悦耳,就发明了一种可以给里面注水的瓷哨,同样是两个孔,但是发声孔下端变得较大,里面能够容纳较多的水,从送气孔一吹,吹动发声孔下面的水,水的波动就会改变气流的方向,这种哨子发出的声音一般变化较多,相对动听悦耳。受这个启发,人们又给哨子里面装了一个固体的小豆,用嘴一吹小豆在里面旋转,哨子的声音就更大了,而且随着人们送气的停顿变化,可以吹出模拟人声的哨音,制作哨子的材质也由以前的陶瓷变成了塑料或者金属,这种哨子被广泛引用于体育比赛或者军事训练当中,哨子也就由一个最初的玩具变成了制式的工具。

民国鸟形瓷哨

现在很少有人再去玩哨子了,你拿着一个哨子没事吹着玩,人们一定会投来异样的眼光。现在的玩具都变成了功利的东西,哨子类的玩具相对少了很多,为了迎合消费,商家给玩具都赋予了启蒙、益智等功能,人从出生后便不得随性而为了,好多事也都有捷径可走,可以不去为了自己的快乐去动手动脑了。

宋、金磁州窑


磁州窑系是宋金时期北方最大的民窑系,以河北磁县磁州窑为中心,窑场在河北、河南、山西三省广有分布。江西吉州窑南宋时也烧造磁州窑系风格的瓷器。磁州窑系诸窑多是综合性瓷窑,兼烧白瓷、黑瓷、彩绘瓷、三彩陶器等品种。

白瓷是磁州窑的主要产品,造型以盘、碗最多见,也有瓶,罐、水盂、镜盒、玩具等。白瓷以其胎釉质地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仿定窑产品,胎土经过淘洗,比较细密,胎色白或黄白,釉层较薄,釉质莹润,除底足外通体施釉,其中优质品与定瓷差别很小;另一类是粗白瓷,胎体厚重,胎质粗糙,呈土黄或红褐色,杂质明显,胎上有一层化妆土,多是内壁施满釉,外壁施半釉,有些器物外壁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瓷胎、化妆土、白釉3个层次。

黑瓷也是磁州窑产品的大宗,这类产品的造型以罐、碗、瓶为主,也有盘、壶和玩具。胎质粗糙,胎色黄褐,胎体厚重,釉层较厚,黑色纯正。大多数器物是里施满釉、外施半釉,也有些里外均施半釉,有些罐类内壁施釉仅过口沿。黑釉碗除纯黑者外,还有一些油滴、兔毫、玳瑁斑等窑变装饰。绿瓷产量不大,大都是金代产品,主要造型有盆、盘、瓶等。

釉下彩绘是磁州窑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以釉色分,有白釉釉下彩和绿釉釉下彩以彩色分,则有黑彩和褐彩图案,以花卉纹居多,如牡丹、荷花等,也有一些动物图案,如鱼、蝴蝶、芦雁、鹭鸶等,还有少量龙、凤,人物很少见,主要是枕面上的婴戏图。宋代磁州窑的纹饰真切生动,具有生活情趣,最值得一提的是瓷枕的枕面纹饰,除了常见的荷塘小景、风芦鸣鸟、竹菊牡丹以外,最精彩的是婴戏、马戏、动物等纹饰。此外还有大量的诗词歌赋、警句格言等。宋、金磁州窑还生产三彩器,尤以金代为多。

州窑卧童 宋 长6.5厘米

估价:RMB3000一5000

童子呈伏卧状,身上以褐彩绘简洁的纹饰,面部表情生动,身仕比例匀称恰当,形象天真可爱,反映宋朝写实的审美取向及雕塑造型艺术的水平。 磁州窑白地黑花孩儿垂钓纹枕 北宋 29*22.l*l1.8厘米

枕呈椭圆形,枕面出檐,中间微内凹,平底露胎。枕面周边绘外粗内细的两道墨线,内画童子垂钓图。童子头梳刘海,身着紧袖长衣,手持鱼竿钓河中游鱼。 磁州窑剔花盖罐 宋

估价:RMB3000一8000

此罐丰肩鼓腹,至底渐收。胎骨厚重,形制硕大。通体施化妆土,其纹样是先在化妆土上划出轮廓线及细部,然后将花纹以外的化妆土剔出,施透明釉高温一次烧成。图案醒目地凸出器表,白色的纹样与深色的胎色相互映衬,形成一种浮雕的装饰效果。主题纹样为缠枝花卉纹,腔部饰莲花纹,图案布局严谨,易,刻花刀法娴熟,堪称一流。

宋、金黑瓷


宋、金时期南北方都有黑瓷生产,产量比较大,器型主要是碗,盘、罐、坛、枕等,以碗的产量最大,这与宋朝的"斗茶"习俗有关。这些黑釉碗虽都以黑色釉为基本装饰,但经过特殊加工或窑变,形成了很多种类。

兔毫釉,即在黑色碗的里外壁上都有细长如丝毛状的斑纹,呈黄色或银白色,很像兔毛,故称兔毫釉。兔毫盏以建阳窑最著名。油滴釉,即在碗的黑色釉层中形成一个个小圆点状结晶,有金黄色,也有银白色,很像油滴,故有此称。油滴盏也以建阳窑最佳。玳瑁斑,即在黑色釉层中窑变形成大小不等的斑块,有黄色,也有浅蓝色,混合交织在一起,很像玳瑁的硬壳,故名玳瑁斑,多见于永和窑。

剪纸贴花,即在黑釉碗的内壁有对称排列的剪纸图案,剪纸图案部位与周围颜色不同,系两次施釉而成。图案内容丰富,多成对出现,有飞凤、蝴蝶,还有开光式花卉。这种装饰方法唐时河北井径窑己有。木叶纹是在黑色釉中有一块黄色木叶斑装饰,木叶筋脉纹路清晰可见,很像叶子飘落于碗中,这种方法为宋代吉州窑所创。

黑釉剔花,这种方法常见干北方,多施于瓶、罐一类外壁。黑釉器物的装饰除以上几种外,还有黑釉印花、黑釉金彩,黑釉彩斑等,但数量不多。宋朝生产黑瓷的窑口很多,以福建建窑和江西吉州窑质量最高。西夏境内出土的陶瓷器以前多被定为北宋或金的产品,宁夏灵武磁堡窑址的调查发掘订正了史误。

建阳窑兔毫盏 宋 口径9·5厘米

估价:RMB8000

釉器上透出黄棕色或铁锈色条纹,状如兔毫,谓兔毫斑 。兔毫是黑釉的名贵品种,福建省很多瓷窑都烧制带兔毫纹的黑盏,以建阳窑的产品最著名。兔毫盏是建窑黑瓷中的名贵品种,极受收藏家珍视。 玳瑁釉斗笠碗 北宋 □径15.5匣米

估 价:RMB8000一12000

玳瑁釉是吉州窑的产品,釉面黑、黄等色交织混合,釉面滋润,玳瑁釉器的坯体,系用含铁量较少的瓷工做成;生坯挂釉,入窑焙烧后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并重烧一次,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密集、填缝,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故称玳瑁釉。此碗口大微敛,深腹,至底渐收,小圈足。定窑黑釉鹧鸪斑碗 北 宋 □径19匣米

估价:RMB5O00000一8000000 成交价:RMBl3162534

鹧鸪斑也是一种结晶釉。用含铁量不同的两种黑釉,在生坯上挂釉两次,以稍低于烧制其他结晶釉的温度焙烧,因较多的铁元素在釉里结晶,黑色釉面便呈现鹧鸪羽毛一样的花纹,故名鹧鸪斑。黑釉定窑葵口盏托 北宋 □径12·1匣米

估价:RMB320000一480000 成交价:RMBl303890

盏托□沿呈葵花状,釉面滋润有光泽度。据记载,宋人把饮茶看做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上至朝廷皇室,下至文人学士都讲究饮茶,并有一套繁琐的规程礼节,因黑釉盏最便于衬托和观察茶色,因而受到斗茶者的喜爱。同时,皇室的青睐也促进了黑釉茶盏的生产。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宋、金、元钧瓷的演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宋、金、元钧瓷的演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