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导航 >

陶瓷知识:古代陶瓷哨的演变

陶瓷知识:古代陶瓷哨的演变

陶瓷知识 陶瓷行业 陶瓷艺术

2021-07-16

陶瓷知识。

早期陶埙

声音是人类接触到的第一个事物,无论是先天在母体,还是出生后,声音都是我们最早接触的。快乐的童年离不开声音的陪伴,离不开那些可以发出声音的玩具,哨子就是最早的玩具之一。

据考证,最早的由人类自制的能够发声的器具就是埙,埙在古代用陶土烧制,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因为埙有六孔,如果要吹出动听的声音,在当时演奏需要相对专业的人才可以完成,一般人无法完成。为了满足普通人喜爱乐音的需要,聪明的先民在埙的启发下,发明了一孔的哨子。初期使用杏核或者桃核在上面开一个小圆孔,将里面的仁挖掉,然后放在嘴边吹,声音尖利悠长,后来随着制瓷冶的发展到了唐宋以后人们便依桃核或者杏核的形状制成了瓷质的口哨。然后在一端打一小孔,可以用来拴绳子,挂在胸前,防止丢失。从唐宋开始至民国、近代,瓷质口哨有着较长历史。

宋代桃核形口哨

宋代杏核形口哨

再后来为了便于吹奏,古人又发明了两孔的哨子,一个孔用来送气,另一孔则用来发声,送气孔小而直,发声孔较大,而且里面有一定的气流回旋的空间。且送气孔和发声孔不在同一平面。开始的一种哨子送气孔是凹进去的,吹气时人的嘴唇部分被凹进去的部分包含起来,这样气流就不会外漏,此类哨子声音比较迂回低沉。后来随着人们习惯的改变送气孔一端就制成了凸出的口含式,人们吹气时只要将送气孔一端噙在嘴里吹气,哨子就发声了,这种哨子气流充足,声音清脆。

宋代兔形哨子

尤其宋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繁荣,各类器物的制作工艺和考究程度达到了鼎盛。瓷哨,这一孩童喜爱的玩具更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至此也发达的地方,或者说只要是有窑口的地方都大量烧造,先是手工的,慢慢有了陶模以后就开始用模具造。有十二生肖、人物、鞋子、鱼、狮子、猫、蟾蜍、佛像等造型,戴一个哨子,不仅是一个玩具也是一个避邪趋害之物。哨子,也就和传统文化连接在了一起。

宋代观音瓷哨

宋代人物瓷哨

宋代狮形瓷哨

宋金鱼形瓷哨

辽金胡人骑马瓷哨

宋金胡人头双孔瓷哨

宋代猴形瓷哨

宋代关羽造型瓷哨

宋代猫形瓷哨

宋代鱼形口哨

到了民国、近现代,人们又觉得这种单纯的哨音不够悦耳,就发明了一种可以给里面注水的瓷哨,同样是两个孔,但是发声孔下端变得较大,里面能够容纳较多的水,从送气孔一吹,吹动发声孔下面的水,水的波动就会改变气流的方向,这种哨子发出的声音一般变化较多,相对动听悦耳。受这个启发,人们又给哨子里面装了一个固体的小豆,用嘴一吹小豆在里面旋转,哨子的声音就更大了,而且随着人们送气的停顿变化,可以吹出模拟人声的哨音,制作哨子的材质也由以前的陶瓷变成了塑料或者金属,这种哨子被广泛引用于体育比赛或者军事训练当中,哨子也就由一个最初的玩具变成了制式的工具。

民国鸟形瓷哨

现在很少有人再去玩哨子了,你拿着一个哨子没事吹着玩,人们一定会投来异样的眼光。现在的玩具都变成了功利的东西,哨子类的玩具相对少了很多,为了迎合消费,商家给玩具都赋予了启蒙、益智等功能,人从出生后便不得随性而为了,好多事也都有捷径可走,可以不去为了自己的快乐去动手动脑了。

taoci52.com延伸阅读

陶瓷知识:壶的演变史


古代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匏壶

壶,古代也作康瓠[h],只是一种罐状盛器,其形状没有太大限制。陶制的壶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大量出现了,《简明陶瓷词典》将这类壶的特征概括为: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圈足、圈足或附三足。这时的壶,形态很丰富,有很多仿生的造型与装饰,如果去博物馆,很容易能见到这样的壶。有的也带把手,但是像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侧安把手,另一侧附有流',严格上应该叫做执壶的造型则极为罕见,据传只在江苏吴江九里湖出土过一次,距今四千年。那时壶的用处大致是细颈的盛液体,粗颈的盛粮食之类,有的还用作卫生用具。

三国越窑青瓷盘口壶

瓷器的普遍使用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事,三国两晋时出现了青瓷制作高峰,壶的造型也趋向统一。比较多见的一个是盘口壶,它的口部展开,极像一个盘子,下面连着细长的颈和圆球形或扁球形的腹,没有把,但在肩部常有系。

南北朝印文唾壶

另一个是唾壶,造型与盘口壶略接近,只是颈很短,口很大如漏斗,也有的用盘口,没有系,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痰盂。三国两晋的青瓷多动物造型装饰,如蛙形的水盂、瓷塑的羊、狮子或辟邪形的虎子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首壶。

黑釉鸡首瓷壶东晋国家博物馆藏

最初的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一侧肩部塑一个尖嘴无颈的实心鸡头,相对的另一侧从肩部到盘口塑鸡尾。鸡头纯粹是装饰,而鸡尾可当把手用。大约在东晋时,鸡嘴改作圆形,中空成管状,从而成为具有实际倾倒作用的流。鸡首壶后来持续发展,越做越生动优美,一直流行到唐中期,才衰微下去。鸡首壶并不是古代的称呼,而是现代依据器形命的名,但它已具备了现代茶壶的基本形状,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唐中期以后,取代鸡首壶的是注子。由盘口变成了撇口,颈变得粗短,器身变高呈圆筒状,鸡头被简化为短小的管状流,流和把依旧安在肩部两侧,有的保留了系,平底沙胎,整个器形显得稳重端庄。

唐长沙窑青釉虹彩四瓣注子香港茶具博物馆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注子最为有名,有一个题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可见当时称之为瓶。因为是用来盛沸水,所以注子也叫汤瓶。又有一个长沙窑的注子自铭卞家小口天下有名,故又名小口。注子还有个别称叫偏提,大约是源自把手安于一侧,提法与穿绳于系时不同之故。汤瓶已经可以被列入茶具,这与晚唐时新兴的饮茶方式点茶有关。先将茶末置于茶盏内,以汤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盏内,把茶末调成膏状,再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沸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就称为点。点茶特别讲究点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故宫博物院藏

抹茶点饮法延续至宋代最为鼎盛,后被东瀛学去,发展为日本茶道的主流。日本镰仓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成书的《吃茶往来》中描写唐式茶会中的点茶仪式时道: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这里也提到了汤瓶。

宋越窑青釉瓜棱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汤瓶继承了鸡首壶流短小而置于肩部的特点,所以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内无法灌满,倾倒也不很便利。因而自唐至宋,汤瓶的流和把始终向着细长的方向发展,宋代时流口已基本与瓶口平齐,并且流的安放点逐渐下移。

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代,流和把从肩部一直移到了腹部,流变成了细长外撇的管子,以致流与肩之间往往连以S形的饰物,用来加固防断裂。至此,汤瓶改了个名字叫执壶,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壶这才定了型。执壶中有不少是酒壶或水壶,壶身多高而细长呈瓶形。真正的茶壶出现还是明代以后的事。

明供春紫砂壶国家博物馆

清陈鸿寿紫砂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从而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叶茶取代抹茶带动了茶具在各方面的变化,也使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饮用成为时尚。茶壶的说法也就出现于此时。茶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易落尘的不足。形制基本上沿用元代,但立足于专门泡茶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改进。比如明人冯可宾《茶笺》中道: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明代的茶壶虽然源自唐宋的汤瓶,也都是茶具,但因饮茶法的改变,功用完全不同。茶壶用于泡茶,汤瓶则用来煮或盛沸水以供点茶,类似于现在的开水壶。在叶茶泡饮法流行以后,如此单纯用来煮水的器物一般不再作为专门的茶具看待。

陶瓷知识:宋、金、元钧瓷的演变


钧瓷,举世闻名。其窑址位于今河南省禹县境内。钧瓷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烧成的釉色青中带红,灿若蓝天飘舞红霞,故而吸引了古今中外无数瓷迷苦苦追求。现参照本人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试析均窑宋、金、元时的演变与鉴别。

一、宋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由瓷片的截断面观察,宋民钧胎色呈土灰色,深一些的泛黑,浅一些的泛白,胎土精细,烧结度好,极少沙眼孔隙,胎与釉之间都施有一层极薄的白色化妆土,修胎薄且匀整。

2、釉色。宋民钧釉色以天青、月白为主调,稍浅的青灰,稍深的青蓝,施釉较厚,一般约在0.1厘米左右。釉面匀净,抚之柔润光滑。高倍放大镜下可见釉中气泡密集,表面的大,深层的小。因窑变生成的紫红斑不规则,色釉浓淡不一,就连同一块斑上亦多有变化,浓者如紫蓝,淡者似桃红。青红二色融合自然,沉入釉中,因此看上去较为含蓄,红斑上象罩有一层薄雾,在大部分青蓝釉色或月白釉色的映衬下,格外迷人。

3、以碗为例,圈足切削方式为足内侧稍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切后宽度约在0.5厘米左右,圈足施酱色护胎釉,足底施釉与器身釉一致,圈足较浅而大的盘或洗,其足底釉上都留有黄豆大小的支钉痕。

4、碗口沿修胎较薄,有尖刃感,故口沿或有楞角的部位因釉水垂流而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圈再往下渐变成天青色,至足肩处积釉较厚。

二、元代民窑钧瓷的主要特征

1、胎色。元民钧瓷胎色由断面观察多呈深灰色,甚者呈黑灰色。据文献记载及本人手头的实物资料表明,河南禹县钧台一带的窑口温度高烧制的钧瓷胎,基本上是深灰色或灰色,而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林县鹤壁等窑口烧制的钧瓷胎多是灰白或灰黄色,胎土稍粗,烧结后多有空隙,胎与釉之间施有白色化装土。

2、釉色以天青或月白为主,其他青中泛白、泛蓝、泛黑、泛紫、泛红的亦有所见。施釉稍薄,一般在0.07厘米左右。釉面桔皮纹明显。肉眼可见釉内气泡大而疏以及釉水流动痕迹。有的几成油滴或兔毫纹。窑变釉红斑较为飘浮,颜色鲜艳,红色与青色几乎不相融合,看上去较机械呆板,似人工贴画而成。

3、碗类器物圈足较宽厚,内外皆不施釉,切削方式为内侧向外斜削,外侧竖直削,足根平切后里高外低,挖足后足心留有一明显乳突痕,乳突周围可见疏密不一的旋纹。圈足截面呈八字状。

4、碗类器物口沿较厚,成圆状而光滑,因垂釉而呈浅灰、褐灰或褐黄色宽带边。修胎草率,胎青厚重。施釉不到底,近圈足处露胎,露胎处以上有较厚的积釉痕,多一侧更为显著。

三、民窑宋钧与元钧的区别

通过对上述钧瓷片的观察分析,可将宋民钧与元民钧的区别归结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宋民钧胎色大多呈灰色,胎土细,胎骨薄,修坯规整。元民钧大多呈深灰色,胎土粗,胎骨厚,修坯草率;

2、宋钧釉水厚,施釉到底,釉面细润光滑;元钧釉水稍薄,施釉不到底,釉面桔皮纹显著;

3、宋钧大部分圈足底心平坦且施釉,足墙施有酱褐色护胎釉,元钧圈足底心有乳突痕,且不施釉;

4、宋钧窑变红斑动感强,青蓝釉与红釉能彼此相融。以紫红色居多,且含蓄深沉。元钧窑变红较呆板,色调单一,多艳丽飘浮。

必须指出的是,要学会把上述局部特征综合成整体面貌来认识,才能更准确地区分宋钧与元钧的不同。做伪者常常是只顾一点而忽视整体的制作,故往往留下不少漏洞。以上是我个人对搜集到的宋、元钧瓷片观察分析所得,描述出来供瓷友们鉴赏时参考,我常常在欣赏宋、元钧窑瓷片时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梦幻般地将片片玛瑙熔化成瓶、炉、碗,眼前出现宋钧的俊秀、典雅、飘逸、元钧古朴、雄浑、豪放。

陶瓷知识:青花瓷的历史演变


明洪武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明永乐青花缠枝花纹折沿盆

明宣德青花三果纹执壶

明正统青花松竹梅纹罐

明景泰青花八仙庆寿纹罐

明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明成化青花团花纹卧足碗

明弘治青花茅山道士图三足香炉

明正德青花人物套盒

明嘉靖青花龙穿缠枝莲纹大盘

明隆庆青花龙凤纹盒

明万历青花经文观音菩萨图碗

陶瓷知识:寿州窑瓷器的特征及演变


寿州窑是目前安徽省发现的古代瓷窑遗址时代最早的一个窑口,是我国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在《茶经》中,唐人陆羽将寿州窑列在当时名窑的第六位,居江西洪州窑之前,并指出:寿州瓷黄,以出产黄釉瓷而闻名。建国以来,唐代陆羽《茶经》记载的名窑相继被发现,而瓷黄、茶色紫的寿州窑,一直不知所在,发现这座窑场的窑址成为一个重要课题。1954年洪水后,在千里治淮工地上发现了大量唐代黄釉瓷器,考古专家不知其产自何处。上世纪50年代末期,淮南市博物馆周墨兵先生在上窑镇地区收集了大量窑址标本并做了初步考查。1960年2月,周墨兵和古陶瓷专家胡悦谦先生在上窑镇一带进行了深入调查,埋藏了一千多年的一代名窑寿州窑终于被发现和确定。

安徽省博物院隋寿州窑青瓷盘口六系莲瓣纹壶

周口市博物馆唐代寿州窑黄釉乳钉纹瓷豆

寿州窑分布地域比较广,从目前发现被确认为寿州窑遗址的集聚点有10处。它地跨古寿、濠两州,即今凤阳县和淮南市等地,是一个从东至西长约80余公里延绵不断的大窑场。以淮南市上窑镇的窑河、高塘湖沿岸约2公里的地带上较为密集。寿州窑延续的时间长,它创烧于南朝,历经隋、唐的繁荣期,唐末开始衰落,大约350年左右。隋及隋以前的早期窑址有地属凤阳县的临泉寺、大刘庄和上刘庄及淮南市上窑镇的管家嘴地区。唐代窑址主要分布在淮南市上窑镇的马家岗、高窑、上窑镇医院住院部、余家沟、东小湾、外窑及田家庵区的洞山、泉山一带。

安徽省博物馆藏唐寿州窑黄釉执壶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唐寿州窑黄釉褐彩四系罐

唐代时期,寿州窑和越、邢二窑齐名。有资料记载,在它历经的350余年间窑火不断,窑品普及大江南北。寿州窑文化的光芒曾照耀华夏大地,使淮河文化、汉唐文化流传深远。古寿州窑产品胎釉选用本地原料,由明火烧造而成。其器件厚重,胎质坚硬,色彩丰富而造型朴拙,以生活用品居多,兼具审美与实用价值。寿州窑到唐末以后渐趋衰落,烧制生产工艺也逐渐失传。

寿州窑黄釉四系罐

根据窑址出土遗物判明,寿州窑是一处较早的青瓷系统瓷窑。从南朝开始就烧造出了胎质坚硬、釉色莹亮的青瓷,此后一直延烧至隋。陶瓷研究者将这一阶段所产青瓷称为该窑的早期产品。从整体上看,早期产品器型比较单调,主要有瓶、罐、豆、碗、盏等生活用品;产品胎色普遍青灰,胎质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黑色斑点,胎泥由于未经淘洗,含有细小的砂粒;釉为透明的玻璃质,青色釉层因厚薄不同而有浓有淡,或青中带绿、或青中带黄,积釉处还有紫翠色的窑变釉;装饰技法主要有模印、堆贴、刻划,纹饰流行富有佛教色彩的莲花、忍冬纹等,这一切都表明了寿州窑早期产品的特征。可以看出无论是在器型方面还是在胎釉及纹饰方面,均与同时期的北方青瓷特征相同,而与南方青瓷造型秀气、胎质致密、气孔细小、釉色青绿发翠的风格迥然不同。如烧制的盘口瓶,为长颈、鼓腹、平底,肩设两对复式耳,与山东枣庄同类器完全一样。碗的造型及腹上刻划的莲瓣纹,与山东淄博寨里窑所产同类器极其相似,因此,寿州窑早期产品属于北方青瓷系统。

寿州窑黄釉枕隋唐大运河出土

根据多次出土的器物标本,初步将寿州窑分为五个时期:南北朝时期寿州窑烧瓷规模小,器物的南方因素偏重,另亦蕴含中原北方文化因素,其造型与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佛教色彩;隋朝时期寿州窑烧瓷规模小于南北朝,器物的文化内涵南北参半,产品种类增多;唐早期寿州窑生产规模明显扩大,瓷器有了自己的独特制作方法,它摆脱了南北朝文化束缚,形成了成熟的地方文化。其产品类别有了新的增加,工艺类型形制均小,工艺水平不高,但造型粗犷古朴,颇具神韵;唐中期是寿州窑烧瓷的鼎盛时期,其生产规模大于唐早期,产品种类更多,器物釉色纯正,造型浑厚大方,线条流畅,轮廓丰满,很有神韵;唐晚期生产规模较中期偏小,窑厂较为集中,但釉色却与中期明显不同,产品制作工艺不精。寿州窑瓷器的胎、釉都比较粗,因而普遍使用化妆土,并在未施釉以前先经过素烧提高质量。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藏五代寿州窑黄釉水盂

寿州窑由青瓷向黄瓷的转变,在中国陶瓷工艺的演变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是继北朝晚期白瓷出现以后,在单色釉方面兴起的又一新的品种,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寿州窑黄釉瓷之所以闻名,主要是以釉色取胜。唐代,如果白瓷以北方的邢窑最负盛名,南方的越窑青瓷代表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那么黄釉则以寿州窑最佳,并以其独特的风格跻身于唐代七大名窑之列。往往新的品种一经出现,便产生很大的诱惑力,很快便被其它瓷窑仿制。安徽萧县白土窑、河北曲阳窑、河南密县窑、鹤壁窑、陕西铜川玉华宫窑、山西浑源窑和湖南长沙窑等,也多受其影响而生产黄釉瓷器。唐代瓷器生产的成就,与寿州窑的杰出贡献是分不开的。寿州窑作为隋唐时期的民间瓷窑之一,三百多年间,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物质生活的需要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唐代名窑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寿州窑黄釉葫芦瓶隋唐大运河出土

全国各地的主要博物馆均收藏有寿州窑瓷器。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广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等的陈列中都有显示。香港收藏家一次性捐赠给广州越王墓博物馆的200件瓷枕中就有10件是寿州窑产品。收藏比较集中的有安徽省博物馆、扬州市博物馆、淮北市博物馆、蚌埠市博物馆、寿县博物馆等数十家收藏机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沿岸地区。建国以来,在考古发掘中出土最多的是1999年淮北柳孜大运河发掘的数百件寿州窑瓷器。在扬州唐城遗址、大运河工地、无为县隋代砖室墓、合肥隋代开皇三年墓、芜湖市唐墓、六安苏南乡唐墓、巢湖唐墓、长丰大柿园唐墓等都有寿州窑瓷器出土。

陶瓷知识:柴窑、煤窑、气窑的演变


中国是瓷器之国,瓷器是很多收藏者入门的品类,同时它在我们生活中也扮演了必不可少的角色,但要真正了解瓷器的方方面面,还得下一番功夫。且不说它的鉴别断代,单瓷器的烧制方式,对瓷器尤其是仿古瓷的收藏价值就有着很大的影响。

很多陶瓷收藏家发现,如今许多陶瓷作品言必称柴窑,并强调如何与古陶瓷相同、到位、逼真,但对于柴窑为何好?与煤窑、气窑的真正差别在哪里?却言语不详,或是移花接木只说些美轮美奂的空话。

说到柴窑在收藏市场上受到的礼遇,还得从它曾经一度的消失说起。曾几何时,景德镇就凭借着得天独厚的高岭土、漫山的松柴木、便捷的昌南河一举成为中国瓷都,在柴木窑火中,诞生了元青花、成化斗彩、珐琅彩等光彩夺目的陶瓷艺术品,

景德镇柴窑因烧松柴得名,也称镇窑。在过去,砌造技术完全由家族、行帮垄断,师傅言传身教,密不外传,每次烧窑前,必须请挛窑户专门检修,外人无法操作。一座窑使用60-80次必须重建。每烧1公斤瓷器需松柴2-3公斤,大的蛋型窑一次可烧10-15吨日用瓷器,需松柴25-40吨,小窑烧松柴的比例要高一些,当然成本就更高了,不是什么人随便砌个炉子就可以用几根木头烧瓷器的。

由此可见,柴窑的烧制一窑烧掉近2000斤松柴,成本相当高,而且烧一次窑要有一整套经验丰富的班子集体协作,特别是把桩师傅,没几十年成功经验是不行的,决不是凑合几个人就可以的,如果没有专门的资金保证和目的,谁也不敢轻易动火。

柴窑高昂的成本吓退了很多人,亦促生出很多取巧之道,其中一种方法就是搞假釉面,即用适合现代气窑烧造的釉水做点手脚,加点东西,模拟一下,然后还用气窑烧,但这种并不算高仿,随着时间的推移釉色会逐渐暗淡。

那是否柴窑烧制的瓷器一定比煤窑的好呢?并不一定。煤窑并非是现代的产物,古窑址发掘结果证明早在北宋以前河北省定窑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燃料烧制瓷器,宋代遗存残片的微观结果已经达到硬质瓷的物理指标,氧化铁还原也已经达到品质要求,说明煤窑的烧成气氛完全可以满足还原焰气氛烧成的技术要求,因为温度高,瓷器的品质已经从软质瓷进化到硬质瓷,瓷器的品质,无论是胎体的密度还是釉面的透明度,大大超过柴窑烧造的瓷器,已经具备近代瓷器的品质,也正是因为如此定窑被誉为五大名窑之一。

景德镇因其保守传统,五十年代以前一直没有人敢于在景德镇建造煤窑,或者镇窑之外任何形式的窑炉,解放后生产恢复木材供应出现了问题,景德镇每年需要四十万立方米的木柴,如果生产继续发展需求量更大。50年代初开始窑炉改革,初期采用煤柴合烧,由于温度大大提高原来为柴窑配备的匣钵严重倒塌,产品破损多而宣告失败,可以看出这次失败主要因为匣钵耐火度不够。

1956年、1957年方形倒焰窑和圆形倒焰窑分别研制成功并顺利投产,到1959年圆形窑在景德镇已经非常普遍,至1965年已经拥有135座圆形窑,达到了解放初期景德镇全部柴窑的容积,柴窑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在推广煤窑的同时煤气窑也在研制,到1976年景德镇已经拥有15座隧道窑,19761984年期间各大瓷厂改用重油烧制瓷器,同时许多煤窑也在使用,1984年以后煤制气隧道窑开始推广,但由于煤制气的燃烧值不能保障,严重的影响窑内温度,因此发展缓慢,90年代以后液化气窑逐渐一统天下,其他种类的窑炉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短短的60年景德镇烧制瓷器的窑炉从柴窑到柴煤混烧、煤窑、煤制气隧道窑、燃油隧道窑、再到液化气窑,走完了窑炉进化的全部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瓷器烧成技术变化对瓷器品质影响结果的完整记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窑炉的改变不会改变瓷器的品质,只是因为改变窑炉后烧成温度的提高造成瓷器品质的改变。多年来景德镇生产仿古瓷中具有一定规模的厂家使用液化气窑炉制作的仿古瓷并不比古窑博物馆柴窑烧成的仿古瓷效果差,因为他们使用柴窑釉按照柴窑的烧成曲线烧成,气窑稳定准确的烧成温度使得产品的品质得到保障,但只要使用现代制釉技术无论使用何种窑炉都无法达到老瓷器的光感效果。

陶瓷知识:青花瓷的演变史——清代青花


故宫藏清顺治青花花鸟纹盖罐

清初顺治(16441661)朝时间不长,但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为后来康熙时期的巅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顺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器型较少,主要有炉、觚、瓶、大小盘、碗、罐等。胎体总的来说较粗糙,大器如炉、大盘、觚等胎体厚重,小器如小盘、碗等胎体则较轻薄。但也有个别器物胎质细腻、致密的,可见糯米状。底釉多白中闪青,有的还略显泛灰,釉层稀薄。青花料应是浙料和石子青两种并用,致使发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蓝。其中炉的青花发色多显青翠,其它器物的发色多显灰蓝。纹饰多见花鸟、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兽、瑞兽、芭蕉、云气等。大盘喜欢在口沿处画一青花线圈,再在圈内画主体纹饰;小盘多在盘面一侧画一片梧桐叶,另一侧书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等相近的诗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欢用青花线作纹饰的分隔。画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线描相结合。绘画笔调随意,虽然比晚明时工整,但仍未见康熙时的严谨、细致的作风。画面布局较丰满,尤其是大盘、罐、瓶、觚等类器物。开始出现皴法和浓淡色阶的变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盘、碗、罐等底部多见缩釉点,底足粘砂较常见。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窑器多、官窑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故宫藏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盖罐

康熙(16621722)朝时间跨度长,器物类型丰富,工艺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发色前期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蓝、明快亮丽。画法早期以单线平涂为主,气势粗犷;中期以后则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绘画精细,并以青花色阶(即所谓青花五彩)而备受推崇。纹饰题材多样,有山水人物、龙凤花鸟、鱼虫走兽、诗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时代特点的是冰梅、耕织琢器多二层台底;笔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两边斜削的较尖的鲫鱼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圆润的泥鳅背底;大盘类多双圈底,这种底从明末和顺治时出现,流行至康熙中期。款识种类多样,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书,中期以后各种堂名款、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雍正时工艺精细,修胎讲究,民窑器则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时尤其是后期工艺开始走下坡路,除了继承前朝的品种外,还有创新的品种青花玲珑瓷。纹饰内容也较雍正时多样,但总的来说以寓意吉祥的青花发色飘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不紧密,纹饰以吉祥坤宁宫制、储秀宫制等;伪托款多见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宣统(19091911)时开始出现化学青料。

陶瓷知识:青花瓷的演变史——元青花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呈色青蓝偏灰黑;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呈色青翠浓艳,有铁锈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类,尤以竹节高足杯、带座器、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

高安市出土的元青花云龙纹兽耳盖罐

元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

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

陶瓷知识:青花瓷的演变史——宋青花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国内发现的宋青花非常稀少,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宋青花瓷的特征如下:

1、宋青花瓷一般胎质较粗,胎色呈灰白色,少数为胎质细腻的白色瓷胎。釉面呈现纯白色的较少,多为白中闪青、黄、影青等色。

2、宋青花瓷颜色为灰蓝色或灰黑色,也有直接呈现黑色的。装饰技法上,宋青花瓷既有釉下彩,也有釉上彩。

3、纹饰上,宋青花瓷菊花、花草纹、树木、圆圈纹、波浪纹、文字等,到了宋代晚期,纹饰发展的更加复杂。

4、器形上个,宋青花瓷趋于实用器物,如碗、盘、罐、瓶、枕等,器形大小不一。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陶瓷知识:古代陶瓷哨的演变》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陶瓷知识:古代陶瓷哨的演变》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陶瓷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