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黄釉瓷器 > 导航 >

温润娇黄釉

温润娇黄釉

古代黄釉瓷器 古代黄釉瓷器鉴别 乾隆黄釉瓷器鉴别

2020-07-25

古代黄釉瓷器。

笔者收藏一件明弘治款娇黄釉暗刻龙凤纹罐。该罐高21.5厘米,唇口,黄釉娇嫩温润如鸡油一般,通体呈色一致,均匀润泽,细细体察,聚釉处稍闪橙红色,釉表开细密纹片,蛤蜊光遍体闪烁,自然呈现的蛤蜊光不到一定年限是不会出现的。

罐内遍施白釉,器表釉面可见若干细小的黑色小点,似在入窑时杂质落入釉面所致。器底釉色稍泛青,底足露胎,修切良好,整器手感轻重适度,罐肩部为环绕并相互追逐的三凤纹,凤眼为丹凤目,细颈,三凤展翅翱翔,飘飘若仙。腹部主题纹饰则为龙赶珠纹,火珠周边烈焰腾腾,龙周祥云朵朵,龙为扁头,上冲发,瘦颈,细长身,风轮式五爪,矫健猛龙奔腾咆哮穿行云间,皇家气派一览无余。胫部为一周共用边线的仰莲瓣纹,底足露胎处胎质细腻,手抚滑润,底部青花双圈竖排“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官款。所有纹饰均先以利器刻划后上釉,手法娴熟,刻划干净利落,纹饰清晰明朗。

纯正的黄釉烧成于大明永乐年间,弘治年间(1488年至1505年)的黄釉,嫩黄似鸡油,习称鸡油黄,聚釉处稍闪红。古陶瓷界公认,弘治黄釉是有明一代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准,其各项制瓷工艺完全承袭成化朝,甚为讲究,以后各朝虽多有烧制,但釉色及名声均不及弘治。WWw.taoCI52.COm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玲珑晶莹黄釉碟


色釉瓷也称单色釉瓷,它是在瓷胎外仅施一种颜色釉的瓷器。

我收藏着一对黄釉刻划云龙纹小方碟,经常把玩,爱不释手。

这对小方碟系正方形倭角,呈八角形。正面全为细碎开片,碟心方框内刻划出一条龙纹,这是一种3爪龙纹,较为少见。龙的周围饰有9朵不同形式飞云纹,描绘出巨龙腾飞彩云间的生动画面。背面亦为细碎开片,无纹饰。方碟系为方足,足高约4毫米,外边内斜,底足无釉,露胎处可见“火石红”。

两只小方碟略有大小轻重之别,一只92×91毫米,重88克,一只89×87毫米,重80.60克。通高均18毫米,亦均无任何款识。

这对小方碟制作精致,确是一件难得的民窑精品。

故宫博物馆著名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看后,认为这是光绪年间的民窑精品,值得收藏。

据考,黄釉瓷是色釉瓷中烧制难度较高的品种之一,始于唐代,明代弘治年间烧制的黄釉瓷,风格独特,别具一格,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以后历代都有烧制。

弘治时黄釉青花


黄釉青花是在青花瓷器上罩低温黄釉,色泽凝重鲜亮,呈深蛋黄色。此品种从选的传至嘉靖时期。弘治时的黄釉青花盘,其黄釉凝厚光亮,青花色调黑蓝,器型及纹饰与前后各期基本相同。其黄釉浓厚且光润柔和,青花色调黑蓝,娇黄与黑蓝相映成趣。盘心以青花描绘的栀子花作饰,围以折枝石榴、柿子、葡萄、莲实,盘以壁饰以缠枝花图案。弘治黄釉青花瓷为釉底写款,多为“大明弘治年制”六字楷书官款,及“弘治年制”四字篆书刻款。

明弘治 景德镇窑黄釉青花折枝花果纹盘

此收藏品撇口,圈足。盘裹口、裹心外围分别绘青花双绕纹。盘中心绘折枝花卉一枝,盘内壁绘拆枝石榴、柿子、葡萄、把莲。盘外壁绘缠枝牡丹纹一周。纹饰以外施黄釉。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有“大明弘治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黄釉青花品种明初宣德时期已有烧制,纹饰有几种,均为花果纹。此后,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各朝均有仿制。这类盘的口径多在二十至三十厘米之间,个别如宣德时期有三十八厘米大的。后代仿宣德的虽然纹饰相似,但各个时期所用青料、胎釉不同,又有每个时期不同的风格。

寿州黄釉晶莹如镜


寿州(今寿县)窑是唐代安徽比较重要的窑口,它以烧造黄釉瓷而著名于世。主要生产民间用瓷,简朴实用,不但数量大,而且品种多,器型有碗、盏、执壶、枕、玩具等。釉色为黄釉,但相互有别,如蜡黄、鳝鱼黄、黄绿等,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这件黄釉瓷枕,1958年安徽芜湖市出土的唐代寝县寿州窑典型器物。枕为箱形,两头上翘,中部微凹,高8.5厘米,长15厘米,宽11.3厘米。黄白色胎,枕底未施釉,留有一个圆形通气孔,其他五面均施晶莹透明的黄绿釉。上釉之前先是涂了一层化装土,从而釉面平滑光洁。

可贵的是枕面中央模印一朵菊花纹,印花规整,纹饰虽简单却富于装饰性。寿州窑瓷器多为素面,此枕出现花纹,颇为珍贵。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艺术最辉煌的时代,新中国建立后,安徽考古学家在淮南市的上窑镇、徐家圩、三座窑等地(以上均属古寿州),发掘了封尘千年的唐代寿州窑窑址,出土了黄釉瓷器和一些碎瓷标本,令人惊喜的是还发现隋代青瓷器与瓷片。有资料表明,寿州窑始烧于六朝,至隋一直以烧青瓷为主,到了唐代创烧出黄釉瓷。唐代由于“南青北白”局面的形成,所以北方白瓷,南方的青瓷占了当时制瓷业的主流。然而,地处“南青北白”之间的寿州窑却不随波逐流,而是一花独放,一改过去烧制青瓷传统方法,创烧出黄釉瓷器。产品一出,便受到大众的欢迎。

黄色,是一种富贵色,充满热烈而温暖气氛,为历代人们所喜爱,也被历代统治阶级所崇尚,因此寿州窑工匠视黄色为美而创烧黄釉瓷器。因为寿州窑是烧制民间用瓷,所以瓷胎比较粗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就在上釉前,先在瓷胎上涂一层细腻的化装土,把粗糙的瓷胎掩盖起来,使其匀净光滑,从而黄釉晶莹如镜,富丽堂皇。如黄釉瓷枕,虽为民间大众用具,同样充满艺术魅力。唐代陆羽《茶经》中云:“寿州瓷黄,茶色紫”,赞美黄釉茶碗之美。

1995年,中国古陶瓷年会在合肥召开,陶瓷专家们在安徽省博物馆观赏了唐代寿州窑黄釉瓷器,对其制作简朴规整,色泽独具特色,赞叹不已。认为寿州窑黄釉瓷就是当时陶瓷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无论在当时或是对后世都具有一定影响。

黄釉青花福禄寿碗


光绪朝景德镇生产的官窑器中,的确有不少精美雅致之作。如署款“长春宫制”、“储秀宫制”、“坤宁宫制”的宫内各殿专用瓷;又如“吉祥如意”款的西式餐具;还有承袭前朝型制的仿青铜器豆、簋等祭器,以及仿明代、仿清三代的品种和本朝的水墨五彩、软彩和钻拨刻瓷等新品种,色调淡雅,清新明丽。

光绪青花瓷器胎体较为厚重,胎质洁白细腻。釉面有青白和白色两种,常见“浪荡釉”现象。器物足墙微向里斜,足根较圆滑。普遍使用“淅料”青花描绘花纹,有蓝中泛灰和鲜艳两种。仿康熙青花使用云南“珠明料”,青翠明快。青花瓷还有许多派生品种,如外黄釉内青花、哥窑地青花、青花加紫、青花粉彩、绿釉青花等。

光绪朝在仿制前朝瓷器上取得很大成就,尤以仿康熙青花为精,不仅造型逼真,而且纹饰非常近似。青花也有深浅浓淡的变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图案装饰方面,传统的纹样几乎普遍使用,尤以八吉祥、龙凤呈祥、万寿无疆、福禄寿喜、玉堂富贵、群仙祝寿及博古图多见。

光绪官窑器的款识,多数是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不加双圈、篆书款极少。部分单色釉器则用刻款。抹红款及描金款在官、民窑器上多有使用。民窑器尤为多见“光绪年制”四字抹红楷书款。光绪官窑器款识,字体排列紧凑、修长,以侧锋书写,工整清秀,笔划细,青花色泽趋于淡雅。另见仿清三代及道光的楷篆书款。

闽北私人收藏一件清光绪时期外黄地刻龙、内青花福禄寿纹撇口碗。该碗高5.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4.5厘米。器型为光绪时期所制十二种碗型之一的撇口碗,撇口,深腹,圈足。圈足内白釉底,见书有青花“大清光绪年制”楷书款,字体工整清秀。碗外壁施满黄釉,并在外壁腹部暗刻有“双龙戏珠”云龙纹,详察其龙、云、珠、火苗纹饰与耿宝昌著《明清瓷器鉴定》第322页载:“双龙戏珠纹(光绪——宣统)”所绘纹饰完全一致。

碗内壁为白底青花纹饰,底釉为青灰白色,碗口沿及近底处绘两道青花勾线,碗内底青花绘一圆形的“福禄寿图”,画面绘有蝙蝠、梅花鹿、仙桃及如意头云和一婴童坐于鹿上。清晚期瓷器上常绘此图,象征福、禄、寿三星高照,表达了世人的美好愿望。

所见青花发色青翠艳丽,有深浅浓淡之别,纹饰疏密有致,生动古朴,又有龙纹黄(皇)色釉,具有晚清官窑器典型的纹饰风格。

宋代哥窑黄釉的气泡特征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哥窑所烧制的瓷器胎色一般有铁黑色、黑色、黄褐色。釉为失透乳浊釉,它的釉面泛着一层如同炒米色的酥光,灰青色也较为多见。宋代哥窑的釉面因为有大大小小的裂纹结合,经染色之后,这些碎纹又呈现出深褐色或黄褐色,人们将此称为“金丝铁线”“叶脉纹”“墨纹梅花片”等等,这些特征,让哥窑所烧制的瓷器有相当高的识别度。其器形多为碗、碟、瓶、炉、等等,造型多为传统样式,而且底足不规整,与其他官窑烧制的瓷器相比,哥窑属于更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类型。

然而直到现在,宋代哥窑的地址具体在何处,依然不为世人所知,历史文献也没有相关窑址记载。因此,宋代哥窑在五大名窑之中,又是最具神秘色彩的。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对宋代哥窑保持着一种好奇。哥窑的这种神秘感让它更加显得有价值,相关考古单位也从未停止过对哥窑窑址的寻觅,对于它的研究也从未停止。

宋代哥窑黄釉因为色泽古朴,光泽莹润,如同桃树上的凝脂一般而被世人所喜爱。哥窑黄釉不仅视觉上给人沧桑而矜贵的感觉,它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前人说过的“攒珠聚球”,孙瀛洲曾经在它的相关书籍上指出过,哥釉釉内的气泡犹如一颗颗水珠一样多。哥窑的这种气泡密密麻麻布满它的釉器表上,不知是不是巧合,因为这种特质,使得哥窑及不易与被模仿,而且传世的哥窑黄釉,制作非常规整,所呈现出的外观效果可与官窑相媲美。

宋代哥窑黄釉的气泡特征具体是什么样的呢?通过显微你会发现,哥窑瓷釉中所含有的气泡,就像聚沫串珠一样,布满器表的裂纹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或密或疏,犹如一张金丝网裹在器表之上。又如某种动物的鳞片贴满釉身,哥窑黄釉的裂缝会微微凸出,犹如平原隆起的高山一般。若将哥窑黄釉的高清照片放大60倍,还能看到密密麻麻的气泡有变色的迹象,那是因为年底久远,受损的气泡发生腐蚀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正是哥窑瓷器所表现的特征。

宋代哥窑黄釉内所含有的气泡,有大气泡、中气泡和小气泡,这些不规整的气泡还会出现变混的情况,在一些区域,因为氧化或有过摩擦受损的情况,气泡还会出现损坏和变色的现象,颜色以黑色和黄色居多。这些现象,正是证明哥窑具有年代价值的直接证据;只有经历了久远的年代,才会拥有这些人难以伪造的现象发生。

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


明代弘治时期江西景德镇黄釉器最为著名,瓷器的釉色像鸡油脂般娇嫩鲜艳。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侈口,微弧壁,坦底,圈足。胎白坚致,内外壁施黄釉,底落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楷书款。明代弘治款官窑瓷器黄釉盘高4.5厘米,口径21.7厘米,底径13.3厘米。

黄釉烧造最好的是明代弘治一朝,黄色如鸡油一般妖艳,习称为“娇黄”。其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娇黄釉成化时已烧制成功,并有少量传世完整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近年出土过成化黄釉碎片,外底面常见烧成后加刻的“甜”字。清代黄釉都为皇家控制。黄釉是皇家控制最严格的一种釉色,金黄是至尊之色,“黄”与“皇”同音,明清两代黄釉只有皇家才能使用。明代私造黄釉者要杀头。

素雅温润话青瓷


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原始青瓷。经过春秋战国到西汉早期为青瓷发展阶段,至三国两晋、南北朝,由于制瓷工业的发展,西晋越窑瓷器有意识地选用了铁、钛等含量较高的瓷土作为坯料,瓷胎成色较深,普遍作灰色,对釉起衬托作用,使釉青中带灰,色调比较沉静,一直到隋唐,青瓷的烧造更臻于成熟,当时青瓷以浙江越窑为最著,白瓷则以河北邢窑为最著,一时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当时隋唐时代瓷器业的特点。

所谓青瓷,具体说来,系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其坯料和釉料均含有较高的铁的成分,然后经过1200℃高温,呈现青色,使瓷器表面挂釉有一层锃亮的青光,故名。

我国烧造青瓷的名窑,当首推越窑,因窑址在今浙江上虞、宁波、绍兴、余姚等地,又因古时这些地方均属越州,故后人又称浙江是青瓷的故乡。古时越窑烧造出的青瓷,独霸南天,名噪一时。青瓷被称之为瓷器中之贵族,处于主导地位,至五代,越窑还烧造出一种秘色青瓷,更是被置于庙堂之上,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喜爱。无怪乎唐代一些诗人赞美青瓷道:“舒铁如釜之鼎,越泥似玉之瓯。”“九秋风露越窑工,夺得千峰翠色来。”把越窑青瓷的瓷胎、瓷质形容如玉,青釉如千峰翠色,生动形象地概括了越窑青瓷的特色,何等恰如其分。

越窑青瓷究竟具有哪些特点?笔者认为,主要是由瓷土作胎、高温烧造以及釉的发明这3个条件所决定的,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除此之外,它的特点还有:1釉呈青色或少许泛淡黄色,呈玻璃质感,莹润碧翠,匀净柔和,令人赏心悦目;2胎质坚细,胎色灰白或略带淡黄;3器物造型多壶、碗、罐、盘、碟、瓶等生活用具,古朴典雅;4烧造方法多用松柴烧制,由于火力软而火焰长,烧制中窑内充满火焰,没有空气进入窑内,因此釉呈青色,起到还原作用;5多素面而很少纹饰,质朴无华。由于具有这些优点,越窑青瓷自然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不言而喻的。

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欣赏


芦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了上海和南京,九江危在旦夕,设在景德镇的江西陶业管理局和从九江迁往靖安不久的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于民国二十七年八月(1938年8月)先后迁到萍乡上埠镇,10月10日接管了萍乡瓷厂,并将萍乡瓷厂改为“江西省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简称“陶局萍厂”)。一年后,江西陶业管理局撤销,先后归属江西建设厅、江西工商业管理局、江西兴业公司领导,中途曾更名为“萍乡瓷厂”、“民生瓷厂”、最后改为“江西萍乡瓷厂”。当时的江西省政府先后拨款147万元用于更新机械设备,发展生产。这一期间,来到萍乡的陶瓷专家有汪墦、张浩、邹如圭、舒信伟、张犀侯(以上五人留学日本)、彭友贤(留学法国)等;景德镇制瓷熟练技工有任礼熔、潜方鸿、李广炎、张楹顺、何云生、王喜魁、金元栋等。因此,萍乡上埠在陶瓷生产和陶瓷职业教育方面,均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给上埠当地的瓷业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活力。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因日军三次窜犯萍乡,原江西陶业管理局、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撤离萍乡之前,萍乡上埠在六年之间一度成为我国另一个陶瓷生产基地。

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

江西省陶业管理局萍乡瓷厂以生产工业用瓷(电瓷)为主,同时亦生产日用瓷、美术瓷和化工、医药、耐火等专业用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萍乡电瓷生产在当时全国同行业、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年产各式直脚弯脚电碗、蝴蝶电碗、活动葫芦、夹板等电瓷200—500吨。当时的军政部、交通部以及省内外公路处、铁路局、发电厂均使用萍乡电瓷,为全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普通民用瓷的生产规模亦很大,年产量约60—80万件。美术瓷部生产各式餐具、咖啡具、瓷板挂盘、花瓶以及雕塑细工陈列品,年产量约2万件。由于萍乡的瓷器美观新颖,质量上乘,民国三十二年,国民政府军政要员何应钦、吴铁城等人,曾在萍乡定制过瓷厂生产的中、西式餐具。

1939年初到1941年秋,来到萍乡的江西陶业管理局美术室主任彭友贤,一直担任陶局萍厂的美术部主任。彭友贤(1906——1949),江西余干玉亭镇人。自幼酷爱美术,能诗会画。1922年考入上海美专,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国画系,师从潘天寿等国画大师。1930年与吴作人等赴法国留学,入巴黎国立美术院,攻读图案及装饰美术。1932年学成回国,先后在武昌艺专和北平艺专任教授,举办过多次个人画展。在绘画方面,彭友贤善于吸收古代绘画与西方现代绘画及图案中的可取因素,融会贯通,自成一体。他擅长花鸟和猛虎,挥毫胸有成竹,成画栩栩如生。1935年彭友贤被聘为江西美术事业委员会主任委员。1936年,任江西陶业管理局美术室主任,自此与陶瓷结缘,立志改良中国陶瓷,倡导国瓷现代化。在萍乡期间,他与相关人士醉心于瓷器改良,精心配方、设计,率景德镇优秀技工,大力发展美术瓷、仿古瓷、青花瓷等,设计图纸数以千计,成效卓著,生产的各类瓷器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底部

当时生产的美术瓷、仿古瓷虽然数量不少,但是,由于战火纷飞,社会动荡,能保存至今的产品数量稀少,即使在萍乡地区也已鲜见。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这少量的遗世品主要掌握在博物馆和民间收藏者手中。据笔者所知,民间收藏者手中有堆釉天青地白松鹰纹尊(底部有方形篆体“陶局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天青釉瓷塑太师少师尊(底部有方形篆体“江西省民生瓷厂出品”九字三行无边栏青花款)、豆青釉花浇(底部有方形篆体“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九字三行无边栏青花款)、堆釉豆青地白芦雁纹尊(底部有方形篆体“陶局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豆青釉军持(底部有方形篆体“赣建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萍乡博物馆则收藏有堆釉豆青地白花卉纹铁胆油灯、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底部有方形篆体“陶局萍厂”四字无边栏青花款)、豆青釉军持、豆青釉芒口双耳盖碗以及青釉“民生”款瓷盘等。这些瓷器代表了江西陶业管理局和江西省立陶瓷科职业学校在萍乡上埠生产的精品瓷器的最高水平。当时萍乡生产的瓷器,无论胎、釉、造型、花纹均属于抗战时期生产的中国陶瓷的精品。据当时曾任瓷厂厂长的汪璠在《萍乡开办瓷厂》一文介绍:“萍厂所用的原料,主要是瓷石,在上埠附近生产,产量丰富,品质很纯,粘性很好,可以单独制坯。”“原来釉面白度不高,通过多种试验,改进了白釉,可用于美术瓷及脱胎瓷,配置了颜色釉,特别是龙泉釉及牙色釉,颇受用户欢迎。萍厂创制了产品式样及高级陈列品。”可见当时萍乡瓷厂的科学技术人员,在战争年代如此困难的环境中,依然为瓷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有所发明创造。另外,以上这些瓷器的底款之所以有不同,是因为其生产年代有别。据我个人分析,“陶局萍厂”款的瓷器,应是1939年—1940年之间生产的,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江西陶业管理局尚未撤销,担任美术室主任的彭友贤也是在1941年秋调任江西建设厅工程室后才离开萍乡。“江西省府建厅萍厂制”款应是江西建设厅接管时生产的。“江西省民生瓷厂出品”款应是改为民生瓷厂时生产的。“赣建萍厂”款则可能是江西工商业管理局接管时生产的。可见带有这些底款的瓷器,部分还是在1940年以后,直到1944年省管瓷厂迁出萍乡之前所生产的,更改落款的原因与厂名的更改有着直接的关系。

萍乡博物馆收藏的一对堆釉黄地白龙纹橄榄瓶。属于创新设计的美术瓷精品,迄今仅发现这一对。其瓶高41.1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1.2厘米。杯形口较厚,口壁上端有一圈凹槽,外壁略高于内壁,短颈斜肩,橄榄形腹,高足颈,浅圈足。通体施黄釉偏青,足端无釉。腹部和近足颈处,分别以牙白釉堆塑一对五爪升龙和一圈海水波涛纹。圈足内以青花料书写篆体无边栏印章款“陶局萍厂”四字。

该瓶胎体厚重,瓷质洁白致密,削胎规整,造型别致,应当属于彭友贤设计的仿古改良瓷。其釉层丰厚,釉色黄中闪青,光泽柔和,晶莹剔透,用手触摸温润如玉。牙白釉堆塑的五爪双龙,颇具立体感,作升腾状,很有气势。

总之,这对堆釉黄地白龙橄榄瓶虽然是战乱时期的产品,但由于当时萍乡集中了一大批中国陶瓷科研、美术创新设计顶尖人物,以及淘泥、拉坯成型、画坯、上釉、烧成等精英,加上萍乡当地有纯正的瓷土资源,因此其产品造型、釉色釉质、图案装饰都古朴典雅,皆属上乘,堪称是抗战时期江西乃至中国陶瓷的精品。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温润娇黄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温润娇黄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黄釉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