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明代民窑瓷器鉴别方法 > 导航 >

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碗专家估价:800-1000元(鉴宝)

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碗专家估价:800-1000元(鉴宝)

明代民窑瓷器鉴别方法 古代民窑瓷器 古代瓷器青花碗

2020-05-09

明代民窑瓷器鉴别方法。

古语说“打眼容易捡漏难”,难就难在古玩的真假难辨。眼力好的,能淘到看似普通却价值千万的宝贝;眼力差的,就算倾家荡产买回的“古董”也一文不值。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藏家、爱好者,本报隆重推出“江南鉴宝”栏目,免费为您的藏品进行鉴定。我们有着最资深、最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团为您授业解惑,同时帮您的宝物“验明正身”,评说市场价值。

本期鉴宝专家汤良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陶瓷委员会副秘书长、陶瓷鉴定小组成员

藏宝人:福建省福安市 寿先生

藏品名称: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碗

藏品尺寸:高4.6厘米 口径24厘米 底足12.2厘米

藏宝心得:此藏品为本人几年前购得,面部口沿有残,最大处2×1厘米,最小处1×0.5厘米,共4处,另有2条冲口裂纹。个人感觉胎体厚重。

藏宝人估价:2000元

专家点评:从照片看,此碗为福建当地窑口生产的民窑青花瓷,碗背面的兰花,画得生动、奔放,有简约、粗朴之美,只可惜碗上有残。但作为同时期青花瓷器的标本,还是相当不错的。

专家估价:800-1000元

鉴定知识:晚明器物大多是日用品,少数是陈设艺术品。装饰花纹的内容很多,减少了官窑器纯粹表达皇帝意志的规范图案,出现了活泼的草虫图和各类花鸟等动物纹饰,如蟋蟀、飞蝶、兰花、鹦鹉、牛、羊、虎、猫、鱼、虾等,还有山水景物、人物戏曲故事。在瓷器的绘画上,由于广泛采用混水和晕染技法,多有大写意的情趣,笔意潇洒酣畅,虽着笔不多,但艺术效果不凡。大体上说,青花釉色相对淡雅,人物也好、花鸟也好,均画得比较自然飘逸。明代民窑青花瓷上,各个时期均有常见的纹饰题材,有的纹饰特征是某一时期所特有的,属于典型纹饰,有的纹饰虽然延续几个朝代,但形态特征与布局特点已经发生变化。同时,从明代早期到晚期,青花纹饰的绘画方法也有显著变化,这是分期断代的依据之一。

鉴宝热线: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和寄信的方式(南京市湖南路181号开元大厦20楼大江南收藏)将您的藏品照片发送至本报(请在信封上注明“鉴宝”。备注:请您标明藏品尺寸,同时简述您的收藏经历、藏品介绍。如果是瓷器,要拍底足、款以及口沿的细部特征)。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明代晚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1.嘉靖(1522—1566年)

(1)典型器。此期器物明显反应出入晚明时,青花瓷发生了又一次显著变化。典型器有景德镇嘉靖元年、嘉靖四十一年墓出土的七件青花器。江西省南城县嘉靖三十六年益庄王墓出土的青花正面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嘉靖辛酉年制”款青花花鸟纹碗。辛酉年为嘉靖四十年(1561年)。窑址有景德镇湖田、观音阁、四图里。

(2)青料。主要用回青料,呈色紫艳,不同于其他朝。常见色晕散,纹饰模糊的,为青料中回青比例太高或火候太过的缘故。青花品种多,有白地青花、黄地青花、蓝地白花、外祭蓝内青花、外红釉内青花、青花五彩等。

(3)纹饰。画法多为单线平涂,好的讲究填色,不流向线外,工细,差的流向勾线之外,题材有缠枝花卉、龙凤、花鸟、鱼藻等。纹饰特点:花组字。用花枝、松枝组成福、寿,还有的花枝中空白写字,有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永保长寿、国泰平字等。八仙人物较多,有吕纯阳、老君炼丹、龙纹开始有正面龙、庭园婴戏图,小孩子后脑勺开始变大,着长袍。龙纹开始有正面龙、螭虎龙,到隆庆、万历时大量使用。牡丹花叶似鸡爪,八卦、八吉祥、灵芝纹饰也多用。

(4)胎釉。胎不及宣德以来的细腻,白中闪达,釉虽较细腻,但亮度强,不如中期肥厚、闪青。个别厚釉混浊。多数为青亮釉,釉面不够平整,有隐的波纹。

(5)造型。总的风格是凝重。大件器增多。葫芦形瓶始于正德,此时流行,还有天圆地方瓶、多楞瓶、四方瓶、八方瓶、带盖梅瓶等,瓶始带活环。果盒有方胜形的。壶祯则以钵式炉为多。个别酒杯,玲珑剔透,细薄。有八仙、文昌、寿星、真武等塑像。

(6)款识。式样多,吉祥款有:长命佳器、福寿康宁、万福攸同。颂语款的: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食禄佳器、富贵长春。专用款有“酒”、“汤”、“茶”等。还有东书堂、东萝馆一类堂名款。

(7)工艺。不注意修胎,瓶、罐接口明显,有的二、三、四节相接,盘碗粗糙不工整,盘有塌底现象,碗有种底心凸起,俗称“馒头底”。塑像有三种方尖:手主、压印模子次之,两者结合少见。

2·隆庆(1567—1572年)

(1)典型器。嘉靖开始“官搭民烧”,民窑中精品与官窑不相上下。此期青花产量少,但质量不错。典型器有南京博物院藏“隆庆二年”款青花攀枝娃娃砚。安微省歙隆庆铭青花牌位。

(2)青料。主要用回青,部分发色纯蓝稳定,另一部分灰淡。品种有折地青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绿彩、淡描青花等。

(3)纹饰。布局烦琐、疏朗皆有。技法为单线平涂,填色工细的不向外扩散。纹饰题材,攀枝娃娃、马上封侯、封侯爵禄为此期流行图案;较常见的政治家串枝龙凤,团龙,团凤,爬形螭龙、团形螭龙,青花和暗花结合的录芝,莲塘游禽,文字组成的图案等。

(4)胎釉、造型。胎体细腻,精致轻薄。釉面腻润光亮,白中闪青。造型上敦厚的大件不多,除常见造型外,典型造型有多角形、银锭式、四角、六角、八角等。文具用品有笔盒、笔架、砚台等。名贵产品有菱花形洗、带把提梁壶、高把子高壶等。

(5) 款识。多“隆庆年制”、“隆庆年造”四字二行楷书款,“隆”字中的“生”字常写成“正”字,款外用单圈或无框。吉祥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永保长春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长春佳器、大明年造佳器等。

3·万历(1573—1620年)

(1)典型器。此期有明确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的器物相多。青花瓷以多取胜。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干县万历二十一年墓出土的青花兽纽盖双耳三足炉和青花攀枝娃娃瓶。吉林辉发城遗址出土的万历青花瓷。郑州古荥窖藏出土的万历晚期青花瓷162件。

(2)青料。早期用回青料,呈色好的色泽蓝中泛紫。后期主要用土青、石子青,发色灰暗。绝大多数青花为双勾线分水,达2个色价以上。品种有白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后期淡描青花、哥釉青花广泛使用,延续到天启,色泽淡雅有致。

(3)纹饰。布局繁密凌乱,主题不显,画笔无力。题材除常见纹饰外,多见花鸟、云龙、寿山福海、云鹤、天马、螭虎龙、鱼藻纹等。人物故事纹饰多见八仙庆寿、老子讲经、东方朔偷桃、东波夜游亦壁、高士图、婴戏图。婴戏图中常见攀枝娃娃。肩部边饰多用锦地开光花卉纹。外销瓷纹饰有异国风味。

(4)胎釉。胎土较细腻,瓷化程度好,胎薄。釉细腻,白净,白中闪青。

(5) 造型。基本特征是厚薄兼备,大小皆有。大的有鱼缸、绣墩;小的如蟋蟀罐、小方碟。笔、砚、盒等文具多见。各种套盒、镂孔三足、双耳有盖三足炉为此期特殊造型。墓志铭亦常见。

(6)工艺。前期较工细,后期较粗糙。圈足一般不够规正。

(7)款识。多写“大明万历年造”,少数写“大明万历年制”;多六字二行楷书款,少数六字三行;也有“万历年造”四字二行的。见有八字二行款“万历年制、棒日楼用”,“万历九年、李衙置用”。多伪托款,有书宣德、成化、嘉靖的。南京博物院件青花攀枝娃娃纹碗,内底心书“大明靖年制”,外圈足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字体不规正,两款均为假款。多吉祥款、颂语款,如金玉满堂、德化长春、永保长春、富贵佳器、玉堂佳器、沈府佳器、长春佳器、五岳山人佳器等,有的写在纹饰开,有的写在底部圈足内。个别的盘、碗上,沾书“万历年造,德化长春”篆体款,以及“京兆郡寿房记”楷书款。

4·泰昌(1620—1621年)

泰昌朝仅几个月。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江西陶瓷史展中,有泰昌元年墓出土的青花开光花卉纹盘,应为万历产品。见有青花缠枝莲花纹炉,有“泰昌元年造”款,实为抗日战争时北京生主的鹰品。

5·天启(1621—1627年)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但小碗还较精细。

(1)典型器。江西天启四年墓出土哥釉青花鹿松纹梅瓶。上海博物馆启元年青花团龙烛台一对。器座铭:“大明国直隶微州府歙县滚绣乡孝行里潭滨礼堂大社管居信士弟黄舜耕,室中孙氏,前妻程式朱式,男黄伯正,媳妇关氏,女时娥时凤,孙女接弟招弟,喜御香案前香炉花瓶烛台一会供奉,祈保早赐男孙,合家清吉,人眷平安,寿命延长,万事如意,福有攸归。皇明天启元年仲夏月谷旦立”。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一批天启纪年题款的器物。

(2)青料。石子青为主,少量回青。石子青呈色好的细腻淡雅,大部分青中闪灰,个别青花呈色开始分深浅浓淡。青花品种多见哥釉青花、淡描青花、青花五彩。

(3)纹饰,布局疏简,改变了嘉靖、隆庆、万历时繁琐杂乱的局面。画风草率飘逸,有生活气息。用笔自然生动,简笔写意,几笔勾勒,非常传神,为民窑青花瓷画佳作。纹塑除常用缠枝花卉外,多图画性。常见荷花鹭鸶、狮子戏球、博古图、糜鹿、卧马、花卉、莱菔菜、鱼、龟、蟹、螺、天官赐禄、罗汉、达摩一苇渡江、吹箫引凤、婴戏等,婴戏图人物为漫画式,极生动。吉祥图案也多见,如连升三级、连中三元、莲生贵子、喜报多子、灵芝托寿、状元及第、“喜”字、“佛”字、赤壁赋等。

(4)胎釉、造型。胎薄,淡灰色胎。多数施薄釉,个别厚釉,光洁度强。造型小件器多,实用器多。碗、盘口沿薄,底心薄而下塌。碗有玉壁形底,线条柔和。盘有折沿式,多角形。琢器中觚较历朝多见,特殊器形有青花盘龙钟,细巧供玩赏。安微歙县博物馆收藏一副天启元年板瓦形墓志,很少见。

(5)工艺。粗糙,不讲究修胎。碗的足根多为尖状。琢器接口明显。器底有粘沙,有放射性跳刀痕。

(6)款识。此朝历7年,款的式样比较多。干支纪年题款流行,特别是供器的香炉、净水碗、花觚上常见,如见“皇明天启丙寅岁吉旦立”碗,“天启五年吴各冬”炉,“天启元年米石隐造”花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只见天启有。吉祥款有天下太平、长命富贵、万福攸同、永保长春。颂语款有玉堂佳器、富贵佳器、长春佳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天上佳器等。堂名款有:于斯堂、白玉堂、竹石居等。插殊款有“宣窑”、“美”、单圈“福“字。图记款有兔子、盘肠、方胜、银锭、窗棂式等。

6·崇祯(1628—1644年)

(1)典型器。此朝既保持明朝味道,也孕育着清初风格。典型器为一批有崇祯纪年款的供器。如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崇祯年制青花罗汉图钵式炉。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崇十二年青花山石人物净水碗。上海博物馆祯二年青花云龙纹三足炉,吕铭:“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客人冯运喜奉香炉一个,祈保买卖享通,万事大吉。崇祯二年孟夏月吉旦造关圣这君供奉。”

(2)青料。用石子青,颜色鲜艳的少见。一般呈色清淡,发青灰色。明崇祯至清初,有一批花觚、笔筒上的青花,混水浓淡层次分明,色泽向青翠欲滴方向发展。品种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紫。

(3)纹饰。画法为单线平涂。青花颜色向外流散,画笔无力、草率。题材有花卉、花鸟、龙、凤、鱼藻等。寓意纹饰渐多,如喜鹊登梅、凤穿牡丹、折枝葡萄等。高士图有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竹林七贤、唐僧取经、西汉演义、三国演义故事等。有的碗心以细小的四字语为纹饰,如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三元及第等。青花瓷罐上有写“积善之家、天理存心”的。纹饰特点是:正面龙披头散发,影响清初。纹小孩比例失调,后脑勺大,腿短。小山江边多有简笔小人。人物画中的地皮景、括号云为继代典型纹饰。

(4)胎釉、造型。胎色发灰,粗糙,疏松。釉色白中闪青,有的发灰,个别浆白釉,釉面不平整,胎体厚薄兼有,以厚为多。器型品种较单调,以供器为多。碗,口外撇,深腹,砂底,大圈足,底心厚香炉常见钵式,筒式炉的兽足短,几乎与台面接触,砂底。净水碗,龠口,深腹,小圈足。缸底有:平底、砂底,时间早;凹圈足,釉底,时间迟。

(5)工艺。做工粗糙。器口上饰酱釉开始增多。新出现上下暗花装饰带,中间青料绘花的新工艺。器物露胎部分多见窑红。器底多有小砂现象,多见旋坯痕、跳刀痕。釉义施釉薄,釉不平整。砂底尖底心,足根尖,足深。有壁形底碗。

(6)款识。许多供器于器身题铭,落干支年号款。少数盘、碗、杯底心书“大明崇祯年制”、“崇祯年制”楷款。南京曾多次发现科举考试用瓷,器底书款:“已卯科置”(为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庚午科置”(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丙子科置”((为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壬午科置”(为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应天癸酉科置”(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堂名款有“白玉斋”、“雨香斋”、“博古斋”,为景德镇董家坞民窑出品,可能为雅工良匠之自署。书于碗心的款有翔凤堂、喜、贡、春、玉等,书于碗底的有信古斋、丛菊斋、清雅、长春、片玉、松石居、聚贤堂、正、雅等。花押款,大明年制款,伪托宣德、成化年号款,崇祯最多见。

民晚期民窑青花瓷器的鉴定


1、嘉靖(1522—1566年)

(1)典型器。此期器物明显反应出入晚明时,青花瓷发生了又一次显著变化。典型器有景德镇嘉靖元年、嘉靖四十一年墓出土的七件青花器。江西省南城县嘉靖三十六年益庄王墓出土的青花正面龙纹盘。上海博物馆藏“嘉靖辛酉年制”款青花花鸟纹碗。辛酉年为嘉靖四十年(1561年)。窑址有景德镇湖田、观音阁、四图里。

(2)青料。主要用回青料,呈色紫艳,不同于其他朝。常见色晕散,纹饰模糊的,为青料中回青比例太高或火候太过的缘故。青花品种多,有白地青花、黄地青花、蓝地白花、外祭蓝内青花、外红釉内青花、青花五彩等。

(3)纹饰。画法多为单线平涂,好的讲究填色,不流向线外,工细,差的流向勾线之外,题材有缠枝花卉、龙凤、花鸟、鱼藻等。纹饰特点:花组字。用花枝、松枝组成福、寿,还有的花枝中空白写字,有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永保长寿、国泰平字等。八仙人物较多,有吕纯阳、老君炼丹、龙纹开始有正面龙、庭园婴戏图,小孩子后脑勺开始变大,着长袍。龙纹开始有正面龙、螭虎龙,到隆庆、万历时大量使用。牡丹花叶似鸡爪,八卦、八吉祥、灵芝纹饰也多用。

(4)胎釉。胎不及宣德以来的细腻,白中闪达,釉虽较细腻,但亮度强,不如中期肥厚、闪青。个别厚釉混浊。多数为青亮釉,釉面不够平整,有隐的波纹。

(5)造型。总的风格是凝重。大件器增多。葫芦形瓶始于正德,此时流行,还有天圆地方瓶、多楞瓶、四方瓶、八方瓶、带盖梅瓶等,瓶始带活环。果盒有方胜形的。壶祯则以钵式炉为多。个别酒杯,玲珑剔透,细薄。有八仙、文昌、寿星、真武等塑像。

(6)款识。式样多,吉祥款有:长命佳器、福寿康宁、万福攸同。颂语款的: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食禄佳器、富贵长春。专用款有“酒”、“汤”、“茶”等。还有东书堂、东萝馆一类堂名款。

(7)工艺。不注意修胎,瓶、罐接口明显,有的二、三、四节相接,盘碗粗糙不工整,盘有塌底现象,碗有种底心凸起,俗称“馒头底”。塑像有三种方尖:手主、压印模子次之,两者结合少见。

2、隆庆(1567—1572年)

(1)典型器。嘉靖开始“官搭民烧”,民窑中精品与官窑不相上下。此期青花产量少,但质量不错。典型器有南京博物院藏“隆庆二年”款青花攀枝娃娃砚。安微省歙隆庆铭青花牌位。

(2)青料。主要用回青,部分发色纯蓝稳定,另一部分灰淡。品种有折地青花、黄地青花、外豆青内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绿彩、淡描青花等。

(3)纹饰。布局烦琐、疏朗皆有。技法为单线平涂,填色工细的不向外扩散。纹饰题材,攀枝娃娃、马上封侯、封侯爵禄为此期流行图案;较常见的政治家串枝龙凤,团龙,团凤,爬形螭龙、团形螭龙,青花和暗花结合的录芝,莲塘游禽,文字组成的图案等。

(4)胎釉、造型。胎体细腻,精致轻薄。釉面腻润光亮,白中闪青。造型上敦厚的大件不多,除常见造型外,典型造型有多角形、银锭式、四角、六角、八角等。文具用品有笔盒、笔架、砚台等。名贵产品有菱花形洗、带把提梁壶、高把子高壶等。

(5) 款识。多“隆庆年制”、“隆庆年造”四字二行楷书款,“隆”字中的“生”字常写成“正”字,款外用单圈或无框。吉祥款有:万福攸同、福寿康宁、永保长春等。颂语款有富贵佳器、上品佳器、长春佳器、大明年造佳器等。

3、万历(1573—1620年)

(1)典型器。此期有明确纪年墓葬和窖藏出土的器物相多。青花瓷以多取胜。典型器有江西省新干县万历二十一年墓出土的青花兽纽盖双耳三足炉和青花攀枝娃娃瓶。吉林辉发城遗址出土的万历青花瓷。郑州古荥窖藏出土的万历晚期青花瓷162件。

(2)青料。早期用回青料,呈色好的色泽蓝中泛紫。后期主要用土青、石子青,发色灰暗。绝大多数青花为双勾线分水,达2个色价以上。品种有白地青花、青花五彩、青花红彩,后期淡描青花、哥釉青花广泛使用,延续到天启,色泽淡雅有致。

(3)纹饰。布局繁密凌乱,主题不显,画笔无力。题材除常见纹饰外,多见花鸟、云龙、寿山福海、云鹤、天马、螭虎龙、鱼藻纹等。人物故事纹饰多见八仙庆寿、老子讲经、东方朔偷桃、东波夜游亦壁、高士图、婴戏图。婴戏图中常见攀枝娃娃。肩部边饰多用锦地开光花卉纹。外销瓷纹饰有异国风味。

(4)胎釉。胎土较细腻,瓷化程度好,胎薄。釉细腻,白净,白中闪青。

(5) 造型。基本特征是厚薄兼备,大小皆有。大的有鱼缸、绣墩;小的如蟋蟀罐、小方碟。笔、砚、盒等文具多见。各种套盒、镂孔三足、双耳有盖三足炉为此期特殊造型。墓志铭亦常见。

(6)工艺。前期较工细,后期较粗糙。圈足一般不够规正。

(7)款识。多写“大明万历年造”,少数写“大明万历年制”;多六字二行楷书款,少数六字三行;也有“万历年造”四字二行的。见有八字二行款“万历年制、棒日楼用”,“万历九年、李衙置用”。多伪托款,有书宣德、成化、嘉靖的。南京博物院件青花攀枝娃娃纹碗,内底心书“大明靖年制”,外圈足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字体不规正,两款均为假款。多吉祥款、颂语款,如金玉满堂、德化长春、永保长春、富贵佳器、玉堂佳器、沈府佳器、长春佳器、五岳山人佳器等,有的写在纹饰开,有的写在底部圈足内。个别的盘、碗上,沾书“万历年造,德化长春”篆体款,以及“京兆郡寿房记”楷书款。

4、泰昌(1620—1621年)

泰昌朝仅几个月。在江西省博物馆举办的江西陶瓷史展中,有泰昌元年墓出土的青花开光花卉纹盘,应为万历产品。见有青花缠枝莲花纹炉,有“泰昌元年造”款,实为抗日战争时北京生主的鹰品。

5、天启(1621—1627年)

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但小碗还较精细。

(1)典型器。江西天启四年墓出土哥釉青花鹿松纹梅瓶。上海博物馆启元年青花团龙烛台一对。器座铭:“大明国直隶微州府歙县滚绣乡孝行里潭滨礼堂大社管居信士弟黄舜耕,室中孙氏,前妻程式朱式,男黄伯正,媳妇关氏,女时娥时凤,孙女接弟招弟,喜御香案前香炉花瓶烛台一会供奉,祈保早赐男孙,合家清吉,人眷平安,寿命延长,万事如意,福有攸归。皇明天启元年仲夏月谷旦立”。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一批天启纪年题款的器物。

(2)青料。石子青为主,少量回青。石子青呈色好的细腻淡雅,大部分青中闪灰,个别青花呈色开始分深浅浓淡。青花品种多见哥釉青花、淡描青花、青花五彩。

(3)纹饰,布局疏简,改变了嘉靖、隆庆、万历时繁琐杂乱的局面。画风草率飘逸,有生活气息。用笔自然生动,简笔写意,几笔勾勒,非常传神,为民窑青花瓷画佳作。纹塑除常用缠枝花卉外,多图画性。常见荷花鹭鸶、狮子戏球、博古图、糜鹿、卧马、花卉、莱菔菜、鱼、龟、蟹、螺、天官赐禄、罗汉、达摩一苇渡江、吹箫引凤、婴戏等,婴戏图人物为漫画式,极生动。吉祥图案也多见,如连升三级、连中三元、莲生贵子、喜报多子、灵芝托寿、状元及第、“喜”字、“佛”字、赤壁赋等。

(4)胎釉、造型。胎薄,淡灰色胎。多数施薄釉,个别厚釉,光洁度强。造型小件器多,实用器多。碗、盘口沿薄,底心薄而下塌。碗有玉壁形底,线条柔和。盘有折沿式,多角形。琢器中觚较历朝多见,特殊器形有青花盘龙钟,细巧供玩赏。安微歙县博物馆收藏一副天启元年板瓦形墓志,很少见。

(5)工艺。粗糙,不讲究修胎。碗的足根多为尖状。琢器接口明显。器底有粘沙,有放射性跳刀痕。

(6)款识。此朝历7年,款的式样比较多。干支纪年题款流行,特别是供器的香炉、净水碗、花觚上常见,如见“皇明天启丙寅岁吉旦立”碗,“天启五年吴各冬”炉,“天启元年米石隐造”花觚。伪托款有永乐、宣德、成化、天顺、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伪托天顺款的,只见天启有。吉祥款有天下太平、长命富贵、万福攸同、永保长春。颂语款有玉堂佳器、富贵佳器、长春佳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天上佳器等。堂名款有:于斯堂、白玉堂、竹石居等。插殊款有“宣窑”、“美”、单圈“福“字。图记款有兔子、盘肠、方胜、银锭、窗棂式等。

6、崇祯(1628—1644年)

(1)典型器。此朝既保持明朝味道,也孕育着清初风格。典型器为一批有崇祯纪年款的供器。如广东省博物馆藏大明崇祯年制青花罗汉图钵式炉。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崇十二年青花山石人物净水碗。上海博物馆祯二年青花云龙纹三足炉,吕铭:“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客人冯运喜奉香炉一个,祈保买卖享通,万事大吉。崇祯二年孟夏月吉旦造关圣这君供奉。”

(2)青料。用石子青,颜色鲜艳的少见。一般呈色清淡,发青灰色。明崇祯至清初,有一批花觚、笔筒上的青花,混水浓淡层次分明,色泽向青翠欲滴方向发展。品种有青花五彩、青花釉里红,青花加紫。

(3)纹饰。画法为单线平涂。青花颜色向外流散,画笔无力、草率。题材有花卉、花鸟、龙、凤、鱼藻等。寓意纹饰渐多,如喜鹊登梅、凤穿牡丹、折枝葡萄等。高士图有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竹林七贤、唐僧取经、西汉演义、三国演义故事等。有的碗心以细小的四字语为纹饰,如状元及第、金榜题名、万古长青、三元及第等。青花瓷罐上有写“积善之家、天理存心”的。纹饰特点是:正面龙披头散发,影响清初。纹小孩比例失调,后脑勺大,腿短。小山江边多有简笔小人。人物画中的地皮景、括号云为继代典型纹饰。

(4)胎釉、造型。胎色发灰,粗糙,疏松。釉色白中闪青,有的发灰,个别浆白釉,釉面不平整,胎体厚薄兼有,以厚为多。器型品种较单调,以供器为多。碗,口外撇,深腹,砂底,大圈足,底心厚香炉常见钵式,筒式炉的兽足短,几乎与台面接触,砂底。净水碗,龠口,深腹,小圈足。缸底有:平底、砂底,时间早;凹圈足,釉底,时间迟。

(5)工艺。做工粗糙。器口上饰酱釉开始增多。新出现上下暗花装饰带,中间青料绘花的新工艺。器物露胎部分多见窑红。器底多有小砂现象,多见旋坯痕、跳刀痕。釉义施釉薄,釉不平整。砂底尖底心,足根尖,足深。有壁形底碗。

(6)款识。许多供器于器身题铭,落干支年号款。少数盘、碗、杯底心书“大明崇祯年制”、“崇祯年制”楷款。南京曾多次发现科举考试用瓷,器底书款:“已卯科置”(为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庚午科置”(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丙子科置”((为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壬午科置”(为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应天癸酉科置”(为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堂名款有“白玉斋”、“雨香斋”、“博古斋”,为景德镇董家坞民窑出品,可能为雅工良匠之自署。书于碗心的款有翔凤堂、喜、贡、春、玉等,书于碗底的有信古斋、丛菊斋、清雅、长春、片玉、松石居、聚贤堂、正、雅等。花押款,大明年制款,伪托宣德、成化年号款,崇祯最多见。

现代臆造品 专家估价:500元


古语说“打眼容易捡漏难”,难就难在古玩的真假难辨。眼力好的,能淘到看似普通却价值千万的宝贝;眼力差的,就算倾家荡产买回的“古董”也一文不值。

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藏家、爱好者,本报隆重推出“江南鉴宝”栏目,免费为您的藏品进行鉴定。我们有着最资深、最权威的文物鉴定专家团为您授业解惑,同时帮您的宝物“验明正身”,评说市场价值。

本期鉴宝专家吴念亲: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玉器委员会副主任

藏宝人:山东潍坊 陈先生

藏品名称:现代臆造品

藏品尺寸:高24厘米 口径7.5厘米 底足6厘米 重550克

藏品描述:此件玉觚是本人1984年从古玩市场买的,当时花了500元。现在请专家帮忙鉴定一下它的年代和价值,谢谢。本人认为是汉代的。

藏宝人估价:50000元

专家点评:从读者寄来的照片看,当属现代臆造品,材质为地方玉料。整件器物现代做旧痕迹明显,刀工凌乱、生硬,纹饰粗糙,没有收藏价值。

专家估价:500元

鉴定知识:觚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其基本形制为侈口、束腰、长身,口和足部似喇叭口状。青铜觚初见于商代早期,于商周时期盛行,从商代中期到西周后期,觚身向高耸发展,但在西周后期绝迹。从器型上判断青铜觚的年代有如下规律:①口越侈,年代越晚;②腹膨出有扉棱者,年代越晚;③圈足边越高者,年代越晚;④圈足上有十字形孔,越大者,年代越早。玉觚始见于明代,为明代仿古玉中数量最多的器型,其造型和纹饰均模仿青铜觚的样式,清代更盛,而造型有所创新,除了作为供器陈设,还作为花插使用。清代宫廷或称为花觚。此外,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 螭虎纹、谷纹、蒲纹等。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要对一件藏品下手,起码要先了解该藏品本身的时代背景、材质及工艺特征,否则只会多交学费。

鉴宝热线:您可以通过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和寄信的方式(南京市管家桥65号10楼大江南收藏)将您的藏品照片发送至本报(请在信封上注明“鉴宝”。备注:请您标明藏品尺寸,同时简述您的收藏经历、藏品介绍。如果是瓷器,要拍底足、款以及口沿的细部特征

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特征


青花瓷最早产生于唐代, 到元代青花瓷技术日趋成熟, 明代宣德时期青花瓷在烧造技术上达到了高峰,在当时,无论是在瓷绘丰富的表现力还是在彩绘方面, 瓷的烧成不仅白度高、透明度高、烧结度高、吸水率低,而且无毒、耐酸碱、纹饰永不褪色这些实用性方面都脱颖而出, 非常优越,超过了当时其它的一些瓷器品种。所以明代青花瓷雄踞于世界陶瓷的顶峰, 是中国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文化遗产,青花在中国瓷器史上的显赫地位毋庸置疑。

一、明代民窑青花的时代特征明代民窑青花瓷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随着不同的艺术风格的转变, 总是可以敏锐地显现出它鲜明的时代特征。长达二百多年历史的明代青花瓷,可以将它划分为四个时期。

1.前期:明朝建国初期其中包括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景泰、天顺这6个朝代。这段时间的政治比较稳定, 社会经济比较繁荣,这就给制瓷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社会环境。洪武青花是承袭元代青花而来, 无论是器型还是装饰风格, 都有明显的元代痕迹, 釉面清白,在底足处理以及青花的用料和色调方面多与元代类同,《纹饰绘画风格更是带有明显的元代遗风。洪武青花发色几乎不见理想者,一般都发灰、发暗甚至漆黑,类似发色不理想在明代前期或是在青花理论上较落后的元代也不多见。明朝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的烧造,进入了一个全盛时代,这一时代被誉为中国青花瓷器制作的“黄金时代”,无论是从器型、胎质、釉面、纹饰、色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发展期:成化、弘治、正德时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开始繁荣,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得到较大的发展。青花瓷有自己的风格, 自成一体。对于成化朝的青花瓷器,后人评价极高。从观赏的角度来看,成化青花与永乐青花、宣德青花相比各有风格。永、宣青花浓艳,带黑色斑点, 古雅幽菁。成化青花色泽淡雅,有水黑画风格。永、宣青花着色都用小笔触, 因而烧成后有浓淡的层次。成化青花主要用双勾线条勾勒图案, 然后在图案内进行渲染, 双勾线用浓笔, 渲染用淡笔, 因而,成品呈色大多浅淡雅致, 开创了青花瓷画龙点睛的新画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弘治时期, 当时的皇帝比较崇尚节俭, 上台伊始即下令停止官方制造。所以弘治朝景德镇瓷的烧造没有成化时期辉煌。尽管如此, 弘治朝也有不少好的作品,但基本保持着成化时期的烧造风格,无多大创意。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的烧造规模比前期有了很大程度的扩大,而且风格转变,造型也较为丰富,往往一器多式。

3.衰退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处于明代后期, 政治、经济逐渐走向衰落,景德镇制瓷业生产也开始渐渐衰败,青花瓷的质量明显下降。到三朝后期, 景德镇的民窑青花瓷有了更大规模的发展,其数量远远超过明初洪武至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烧造总数。所以,这一时期,是明青花瓷器烧造的又一重要历史时期。这三朝的景德镇青花民窑瓷虽没有明代早期和中期官瓷产品那样吸引人,但是三朝的瓷器产品十分受人喜爱,许多作品的艺术价值还是比较高。

4.后期:天启、崇祯时期天启、崇祯两朝处于明代末期, 共二十四年, 时间不长,社会动荡, 战争不断, 国力衰竭, 景德镇大部分的瓷窑几乎停产。天启官窑是明代官窑的尾声,,天启一朝, 仅存7年, 明末的农民大起义即爆发于天启末年’, 民窑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至崇帧时民窑面临停产, 故天启民窑传世品极少。天启民窑青花画风豪放简练+ 简笔写意, 十分清爽, 改变了万历时青花装饰繁满的画面, 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并为后代青花开启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造型和纹饰也显露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民窑青花瓷更具代表性。

二,、民窑青花的艺术特征

1.民窑青花的文化内涵 ·从民间陶瓷艺术品中可以发现中国民众吉祥心理的表达, 这是中国民间特有的文化内涵。 “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已经成为民间陶瓷艺术的文化主题。与官窑陶瓷相比, 民窑陶瓷除了.自然、 朴素和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 还有在装饰上,用寓意和谐音来象征吉祥的图案比官窑瓷器多得多。如牡丹象征富贵; 石榴象征多子多福;松鹤象征延年长寿: 鸳鸯象征成双喜庆; 鸟鹊象征喜庆; 鹿象征官禄; 蝙蝠象征幸福;游鱼象征富足有余: 鹌鹑象征平安;戟、罄、瓶象征吉庆平安等等。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 除了潜在传统意识外, 还有本身发展的内在趋力, 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民窑青花的实用性、多样性,促成了装饰题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因此,青花瓷器是民间艺人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结晶创造出来的产物, 它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 与人民大众的普遍情感紧密相连。

2.民窑青花的表现形式

民窑青花在表现一定物象的同时往往寄托着陶瓷艺人的某种情思。这种物象实际上是艺人们的一种“意象”, 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处理手法。这种抽象的艺术手法可说是民间青花的重要特征。很多民间青花作品都是在具象造型的话语中孕育了许多抽象造型的词汇, 给人们想象和理解。 自然流露出一种节奏的韵律的美感, 很象中国的书法, 也是以笔墨,纺条直接表现心灵的艺术, “以书入画”在中国写意画中是经常追求的。如在民间青花中装饰画面的花鸟, 他们是以爱鸟之情,根据生活中对鸟的观察而抽象的概括出来, 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们的思路以广阔驰骋的巨大空间, 展现出抽象艺术的无穷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民间青花重外形、取大势、舍繁缛、删枝节、避琐碎的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创作过程, 是民窑青花写意特点的体现, 也是区别于官窑瓷的重要标志。

3.民窑青花的艺术风格及成就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青花瓷器不论从器型、装饰、工艺制造、材质的研制等等各个方面,在制瓷手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特别是民窑的普遍生产, 使得青花瓷更具广泛性。 民间青花瓷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淳朴、清新和雅致。精美绝伦的工艺制作, 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以及千姿百态的装饰题材,成为民间青花独特的艺术风格。

民窑青花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其笔韵和料韵方面,过去的民间艺人从自己真淳、质朴的心里出发, 用饱蘸料水的笔随意洒脱的运用于陶瓷坯体上。像写意国画的纸墨相发, 产生特有的肌理韵味,萧散放逸,超然远致。其轻重虚实, 曲直刚柔均根据画意大胆勾塌, 在快速随意的用笔中自然展现,线条活泼流畅,真是出神入化,毫无矫揉造作。因为这些民窑青花艺人不可能去刻意雕琢,他们从内容到形式处处反映出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在用笔方面, 以少胜多, 以简胜繁是民间青花高度提炼的结果。 比如民间青花表现的山水小景, 点上孤帆、宝塔和飞鸟, 画面虽只是寥寥几笔,有粗有细, 有松有紧,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却跃然于坯体之上。这种艺术风格呈现给人们的是简炼中见丰富,奔放中有精微,通俗中蕴高雅, 朴拙中显灵巧, 天真中含哲理,真可谓是合情合理耐人寻味, 有较高的艺术晶位。这种千锤百炼的民间艺术在平凡中表现出了生动奇妙的艺术意境和“野逸”的生活情趣。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对明代民窑青花瓷的特征和发展,了解到青花瓷的发展与明代的盛衰紧密相连, 青花瓷这一艺术形式从发展,繁荣,鼎盛到衰落的过程也是陶瓷业兴衰的缩影。它无论是工艺特征还是表现形式以及发展, 都鲜明的烙下了不同朝代的印迹和不同程度的变化。

隐于市的鉴宝专家“高手”


隐于市的“高手”

据了解, 当今鉴宝专家分成几种,从优到劣,第一种是出自新中国成立前的名门望族或清宫后裔, 本身就是大藏家,见过大量真品,眼力超凡,但不靠鉴宝谋生,只偶尔露峥嵘;二是新中国成立前即在琉璃厂等古董行业谋生的人,新中国成立后转入国家文物部门,从事文物鉴定,鉴宝经验丰富,但由于自己不事收藏,事不关己自然不够尽心, 眼力也比第一种稍逊;第三种是学术派和经验派, 学术派有学历、缺眼力,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经验不足,容易被高仿品骗倒,经验派有眼力缺学历,也包括考古队出身的人,往往只认自己见过的东西, 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只要是自己没见过的精品或珍品,常常断真为假;第四种最多,就是类似上文所述那位专家一样的“江湖郎中”,他们或者在国家文博单位工作过,或者获得过非文物部门的一些技术职称,对鉴定缺乏正规学习和锻炼,却擅长于包装自己,言必称“专家”、“理事”、“研究员”,是什么都敢鉴、什么证都能开的“砖家”。

而即使是著名专家,也常常犯下低级错误。2006 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秘书长张浦生在公开场合表态,目前全国元青花瓷完器的真品还不到300 件,在全球目前仅有的几百件元青花瓷完器中,只有不到30 件绘有人物形象, 中国仅保留有八件,分别藏于江苏、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和香港的专业收藏机构。“这是典型的‘外来和尚能念经’,盲目把国外的理论请进国内,国外专家说300 件,国内专家就跟着念。我不能理解的是,还有那么多元青花在土里埋着, 怎么就知道总数了? 上次在国家博物馆,讲解员竟然也这么说,我认为这简直太荒谬了。”据了解,在江西高安博物馆,单从一座元代晚期的窖藏里就出土了24 件质量上乘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瓷器。

黄云鹏认为,真正的鉴定高手,不是专家, 而是商家。“仿古瓷不可能做到100%乱真,谁都没这个本事。真正的专家在产区、在市场里。比如鉴定景德镇瓷器的专家在景德镇,定窑的在定窑,龙泉的在龙泉。博物馆专家只看到库房里的瓷器,数量有限,不懂工艺,不调查窑址,能鉴定好吗? 就算一般的能鉴定出来,但高仿做旧当真卖,他们就迷糊了。你看那些卖老瓷片的文盲,康熙雍正,一看一摸就知道真假,为什么? 他们做了二三十年的生意,过手的瓷器十几万片,能看错吗? ”

专家鉴宝:元代钧釉瓷炉康熙青花梅瓶现身


数九寒天,寒风袭人,眼下正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日,冬日的艳阳却给2009的冬天带来阵阵暖意。上周六,河南省龙祥宾馆的大河鉴宝现场宝贝频出,最抢眼的是这两件:元代钧釉瓷香炉和唐代雪花石雕反弹琵琶伎乐天。此外,康熙青花冰梅瓶、东汉青铜壶、汉代和田青玉璧等也很出色。古旧器物的宝泽耀人眼目,更暖人心扉。

稀罕——厚重元代钧釉瓷炉

前段时间有点冷清的陶瓷近期回暖,再次扎堆现身。

最抢眼的是一件钧釉香炉,个头不大,却气势非凡。高约5厘米,口径7厘米,腹径约8.5厘米,长颈圆腹,造型端正沉稳。而其釉水晶润肥厚,釉色天蓝,还有两块绿斑窑变。底部有垂釉现象。再看底,三足露胎,胎色灰白。陶瓷鉴定专家乔红涛老师分析,从器型和釉水垂流及窑变上看,应为元代钧釉香炉,而从胎土上看,应为安阳及鹤壁一带窑口所出。乔老师说,由于香炉这一器型档次较高,现在存世的完整钧釉香炉非常少见,因此,这件香炉可说是一件难得的收藏品。

于老先生在家人陪同下带来一对家传宝贝——康熙青花冰梅瓶,一拿出来就赢得了大家的赞叹。这对瓶高29厘米,蓝莹莹的青花上冰梅朵朵绽放,非常养眼。其中一只瓶有“康熙年制”的底款,对着光从里面看,白色的冰梅透光。但细看发现,其中一只瓶从口沿处冲了一道,一直延伸到瓶下部,快到底了。

于老先生说,这对瓶是他爷爷的上一辈传下来的,祖上经商,他三四岁时就有记忆,家里的条案上摆放着这对好看的瓶子。乔老师说,这是一对赏瓶,器型少见,“一般是冰梅罐,像这样的冰梅瓶很少。但这道冲必须处理一下,不然会冲得越来越厉害。”于老先生说,十年前就发现口沿处出现了冲,那时候没多长,后来越来越往下走,眼看就到底了,也不知道碍不碍事。乔老师告诉他,别看冲的发展速度非常慢,但不处理就越来越严重,并向于老先生详细传授了冲的处理方法。

欣赏完了青花瓶,又来了一件汉绿釉,这是件盘口壶,深沉古旧,有48厘米高,腹径32厘米,口径20厘米,满釉,兽面衔环铺首,肩部有弦纹,开片细密,品相好,比较难得。藏友说家中还有一件,是成对儿的,乔老师估价三万多一对。

德化窑是非常有风格的窑口,以白瓷观音最为闻名。当天见到两件德化窑的作品,一为佛像,一为观音,但都是现代作品。乔老师介绍,德化白瓷烧造时间不长,从明代开始,但其工艺细腻,风格突出,即便是现代作品仍然有比较高的价值。这件佛像体形胖大,形态喜人,有40多厘米高,做工细致,衣袂流畅,莲花座的莲瓣为立雕,立体浮凸,釉水呈现玉一般的质感。观音则是牙黄色,为读经观音,手持经卷,闭目沉思,神态安详,手指微翘,连指甲都历历分明。

大爷250元淘个大盘子 专家估价100万元


“花250元买回一只大盘子,现价超过100多万元!”昨日上午,一场比拼民间宝物的赛宝大会,在成都武侯祠大街238号拉开帷幕,其中一件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留白大盘,被专家估价100万元以上。持有人李大爷透露,他只花了250元就买回了这件宝贝。

 花了250元 “捡”回青花瓷盘

“上等精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手持放大镜,对准一只大瓷盘研究10多分钟后赞叹。几位藏家立刻起身去看这个大瓷盘:大瓷盘非常沉,盘沿是均匀的流线型,盘中央洁白,盘身有白色凸起缠枝牡丹,四周点缀着青色菱形图案,青花纹饰清晰雅致。盘底印有“大明宣德年间制”7个大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李知宴说,经鉴定,这个青花瓷盘烧制于明朝宣德时期,出自景德镇窑,是一件难得的精品,最保守的估价在100万元以上。

藏品主人李大爷非常激动,他今年87岁。李大爷说,去年他来到位于罗马假日广场的古玩物市场。这只盘子并不是非常起眼,他扫了一眼就走了。但他觉得心里很不踏实,又跑回去仔细看了看盘子,发现盘底写着“大明宣德年间制”。他也不知道盘子是真是假,但一问要价才250元,也不是很贵,就掏钱买下了。

李大爷称,30多年来,他已淘了几千件藏品,包括青铜器、瓷器、陶器、字画等。他开玩笑说,已经可以开一个小型博物馆了。

 家有9只碗 每只价值12万

昨日上午,一位身着紫色T恤的男子,抱着一只黑色布袋走进鉴宝室,“专家,您帮我看一下这两只碗值不值钱?”男子小心翼翼地打开布袋,打开里面的盒子,拿出两只碗。这位男子说,他姓宾,一大早从郫县赶来。

李知宴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并自言自语地说:“釉色青中闪绿,苍翠欲滴;釉质肥厚,多小气泡及垂流现象;釉层均匀,釉面玻璃质强……”李知宴最后鉴定称,这两只冬青釉瓜枝碗出自宋朝,估计一只碗值12万元左右。宾先生说,他家总共有9只同样的碗,从祖上传下来的,是祭祖的祭器。分家后,他们兄弟九人,一人分得一只碗,但大家一直都不知道碗值多少钱。宾先生表示,回家以后要把好消息告诉他的几个哥哥。

大胆说用力炒 鉴宝专家表演好


近年随着艺术品市场大热,民间收藏兴起,鉴宝类栏目也风起云涌。

自江苏卫视2002年在全国最早推出《家有宝物》之后,算上央视《鉴宝》、北京卫视《天下收藏》、湖南卫视《艺术玩家》,最多时全国鉴宝栏目多达50个。

最近,电视鉴宝类栏目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起因是央视《寻宝》栏目专家毛晓沪被指知假售假。此前,江苏有一个盗墓贼被抓后坦言,是看了鉴宝类节目才下定了盗墓的决心。

鉴宝类栏目究竟怎么了?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此类节目黑幕重重。

鉴宝专家:演技是第一要务

记者20日调查了解到,不少电视鉴宝类栏目组挑选专家一般只有两条标准,其一要能说会演,其二要有一定知名度。上海瓷器鉴定专家高阿申几年前曾是央视《鉴宝》、湖南卫视《艺术玩家》等鉴宝栏目的特聘专家,但最后他毅然选择了离开。

“怪就怪我不敢大胆说。”在接受采访时,高阿申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就说一只明代瓷瓶吧,究竟是明嘉靖还是明万历的东西,我认为还需要商榷,但有专家就直接敢说是嘉靖,因为嘉靖比万历要早。还有就是估价上我比较保守,几千块的东西我不说上万,但有专家敢开口就三万五万。”最终高阿申离开,敢说者留下。

有人笑称,现在很多鉴宝节目的专家都是“演技派”,鉴起宝来怎么说得让人振奋就怎么说。但“演技派”未必就是“学术派”。高阿申对记者透露,现在很多栏目制片人自己并不懂鉴宝,他们选择专家也只能以“出了几本书”“具有何种头衔”为标准。

鉴宝栏目:专家和藏家勾结

“演技派”专家注重节目视听效果,鉴起宝来却格外粗糙,于是难免经常“打眼”。此方面最著名的是在一档鉴宝类栏目中,专家曾将署名“吴作人”的一幅《牧牛图》鉴定为真迹,并给出高达25万元的估价。结果吴作人妻子、著名书画家萧淑芳直接出面,指出此幅《牧牛图》是赝品。

高阿申有时也会关注鉴宝类栏目,他发现专家的“打眼率”还是很高的。有一次他就看到专家将一只高古青瓷瓶鉴定为真,并称此瓶为“国宝级”,“其实单看青瓷瓶的淌釉,就会发现并不古朴,倒颇有现代气息。”

据记者所了解的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有一些鉴宝栏目的专家已和送宝观众(可能原本就是托儿)进行勾结,将赝品说成真迹,再通过电视平台,将这种作假效果放大,以蒙骗看重电视公信力的藏家。

据上海《青年报》

鉴定专家分类

目前在国内,做鉴定的专家分为好几类,由于级别不同,价格也不同。

大体分为一般专家、省级专家和国家级专家;也有分为专家、专家的弟子和实习生,还有分为市场实战的专家和研究机构的专家。而且,各家鉴定中心对一般专家的理解不同,有的将一般专家理解为该中心的工作人员,有的理解为实战派的专家,有的理解为是中心指派的专家;因为如果持宝人指定某专家鉴定,还需要交纳价格不菲的点名费。

目前鉴定界最纠缠不清的就是实战型和研究型专家之争,到底谁的眼力和鉴别力更胜一筹?难有定论,只能根据持宝者自己的喜好去做判断。

津网

鉴宝嘉宾毛晓沪否认卖赝品

晨报讯(记者 吴影)据《新京报》6月8日报道,北京刘先生起诉央视《寻宝》节目鉴宝嘉宾毛晓沪。

刘先生诉称,2004年3月,他花387万元从毛的手里购得“宋代汝窑碗”1只。刘先生说,2005年8月,他聘请5位故宫陶瓷鉴定专家鉴定此碗。专家称毛晓沪曾带两只这种汝窑瓷钵给他们看,被当场指出是假货,并指出瓷钵的主人和造假者就是毛晓沪。2008年6月,刘先生再次找国家级专家对该碗进行鉴定,专家认为该碗系赝品。毛晓沪于2008年8月被警方拘留,15天后被取保候审。刘先生称,现在警方还没侦结此案,自己只有向法院起诉。丰台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毛晓沪,1951年生人,被称为古陶瓷界实战派鉴定家。曾担任央视《寻宝》、《艺术品投资》以及河南卫视《华豫之门》等节目的特约鉴宝专家。

毛晓沪6月9日在博客上对被诉一事发表了声明。

毛晓沪称状告自己的刘先生,自己从来都不认识,更没有收到过他的387万元货款。而自己从未仿制过汝窑碗,更没有卖过仿品。毛晓沪称指控自己可以但要拿出证据来,否则自己可以起诉他诽谤。

在声明中毛晓沪透露,自己从小在故宫长大,太了解某些故宫专家了,“改革开放初期他们就把毛晓沪的仿品当真品收藏了,当我把真相告诉他们后,从此他们就得了‘恐毛症’,如果他们听说东西来自毛晓沪,就再也不会承认是真品了。”

对于这场诉讼,毛晓沪说:“此事已不是一件普通的民事诉讼案,是体制内专家与体制外专家的一场博弈,我已做好捍卫真相的准备。”

有观众看鉴宝节目学盗墓

南京宁西村地理位置很偏僻,村民大多靠种茶为生。

今年4月,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有村民反映了一个蹊跷的情况。“最近,我们的茶叶地被人挖了很多大坑,不会有人来偷我们茶树吧?”

民警发现,在这些坑洞旁边的土里有一些散落的瓷器碎片,在一些深坑内部还有青砖露出。“当时我们分析,这里可能有古墓,那些人可能是盗墓贼。”办案民警介绍说。

派出所联系了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来到现场勘察。专家经勘察认定,茶园地下应该是一个东汉末年的家族墓葬群,这些大坑很有可能就是盗墓贼新挖的盗洞,从现场看,盗墓贼应该还没有得手。

最终,经民警蹲守,7个盗墓贼,民警抓了5个。经审查,这伙盗墓贼都是邻居,以潘某为首,他们长期流窜江宁、宝应、句容等地盗墓,曾盗掘过多个古墓葬。挖到过一些铜镜、瓷瓶、陶罐等物,都以很低的价格出手了。

据潘某交代,他平时在家务农,盗墓是他的“副业”。平日潘某喜欢看央视的鉴宝节目,觉得古董很值钱,就跟几个朋友提出一起去挖古墓“发财”。其余几人都想着能一夜暴富,都同意了。虽然入行时间不长,但是潘某“自学成才”,已经学会了一些简单的风水之术,对土色的辨认也有了些许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