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陶瓷技术创新——“釉上珍珠彩”的装饰方法

景德镇陶瓷技术创新——“釉上珍珠彩”的装饰方法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05-28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近年的重要陶瓷技术创新,莫过于是“釉上珍珠彩”。这一装饰方法填补了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的一项空白。珍珠彩既有西方水彩画的视觉效果,又有中国画的笔墨意蕴。

珍珠彩不是珍珠釉

珍珠彩不是珍珠釉,两者有根本的不同。珍珠釉于1986年由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的色釉研制人员首创,是高温颜色釉中的新品种,主要原料是高白釉和高白泥的混合物,采用色基元素硒、铅等和金属化合物钙、铁等进行变色和着色,有红、绿、蓝、黄、灰等多种颜色。

制作过程中,先在陶坯面上涂一层厚度为1~3mm的高温釉,然后将其他彩色高温釉用喷、掸或涂的方法散到其表面,在1300~1350℃下烧制而成。吹上去的釉料浮于表面,降低光因直接反射而产生的刺眼光点,在瓷器表面产生亚光效果。珍珠釉色彩优雅,不同于传统的平面颜色釉,具有素静、颗粒凸起的效果。

“釉上珍珠彩”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首创。早期的“珍珠彩”,呈亚光效果与“珍珠釉”相似,后来经过3年的技术改进,到1997年才研发成功,“釉上珍珠彩”才表现出目前看到的晶泽高亮的特色。

其特点是彩料直接渗透于陶瓷里,结晶效果非常明显,结晶体密布于整个作品。与普通的釉上彩陶瓷相比,由于釉上珍珠彩的晶体已完全密布于整个作品,因此其色泽、图案保存的时间要长很多。

釉上珍珠彩产生的色泽美和肌理美,非常适合用于江南烟雨迷离的自然风光。由于兼具东、西方艺术的特色,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赖德全大师曾携带50多件珍珠彩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所有作品被抢购一空。自2000年以来,在连续举行的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他的珍珠彩陶瓷艺术作品《乡村叠翠》、《乡情》、《乡村金秋》均获金奖。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填补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空白 “釉上珍珠彩”


景德镇近年的重要陶瓷技术创新,莫过于是“釉上珍珠彩”。这一装饰方法填补了景德镇陶瓷釉上装饰的一项空白。珍珠彩既有西方水彩画的视觉效果,又有中国画的笔墨意蕴。

珍珠彩不是珍珠釉

珍珠彩不是珍珠釉,两者有根本的不同。珍珠釉于1986年由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的色釉研制人员首创,是高温颜色釉中的新品种,主要原料是高白釉和高白泥的混合物,采用色基元素硒、铅等和金属化合物钙、铁等进行变色和着色,有红、绿、蓝、黄、灰等多种颜色。

制作过程中,先在陶坯面上涂一层厚度为1~3mm的高温釉,然后将其他彩色高温釉用喷、掸或涂的方法散到其表面,在1300~1350℃下烧制而成。吹上去的釉料浮于表面,降低光因直接反射而产生的刺眼光点,在瓷器表面产生亚光效果。珍珠釉色彩优雅,不同于传统的平面颜色釉,具有素静、颗粒凸起的效果。

“釉上珍珠彩”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首创。早期的“珍珠彩”,呈亚光效果与“珍珠釉”相似,后来经过3年的技术改进,到1997年才研发成功,“釉上珍珠彩”才表现出目前看到的晶泽高亮的特色。

其特点是彩料直接渗透于陶瓷里,结晶效果非常明显,结晶体密布于整个作品。与普通的釉上彩陶瓷相比,由于釉上珍珠彩的晶体已完全密布于整个作品,因此其色泽、图案保存的时间要长很多。

釉上珍珠彩产生的色泽美和肌理美,非常适合用于江南烟雨迷离的自然风光。由于兼具东、西方艺术的特色,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赖德全大师曾携带50多件珍珠彩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所有作品被抢购一空。自2000年以来,在连续举行的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他的珍珠彩陶瓷艺术作品《乡村叠翠》、《乡情》、《乡村金秋》均获金奖。

填补釉上装饰空白 “釉上珍珠彩”


景德镇近年的重要陶瓷技术创新,莫过于是“釉上珍珠彩”。这一装饰方法填补了釉上装饰的一项空白。珍珠彩既有西方水彩画的视觉效果,又有中国画的笔墨意蕴。

珍珠彩不是珍珠釉

珍珠彩不是珍珠釉,两者有根本的不同。珍珠釉于1986年由江西省陶瓷研究所的色釉研制人员首创,是高温颜色釉中的新品种,主要原料是高白釉和高白泥的混合物,采用色基元素硒、铅等和金属化合物钙、铁等进行变色和着色,有红、绿、蓝、黄、灰等多种颜色。

制作过程中,先在陶坯面上涂一层厚度为1~3mm的高温釉,然后将其他彩色高温釉用喷、掸或涂的方法散到其表面,在1300~1350℃下烧制而成。吹上去的釉料浮于表面,降低光因直接反射而产生的刺眼光点,在瓷器表面产生亚光效果。珍珠釉色彩优雅,不同于传统的平面颜色釉,具有素静、颗粒凸起的效果。

“釉上珍珠彩”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德全首创。早期的“珍珠彩”,呈亚光效果与“珍珠釉”相似,后来经过3年的技术改进,到1997年才研发成功,“釉上珍珠彩”才表现出目前看到的晶泽高亮的特色。

其特点是彩料直接渗透于陶瓷里,结晶效果非常明显,结晶体密布于整个作品。与普通的釉上彩陶瓷相比,由于釉上珍珠彩的晶体已完全密布于整个作品,因此其色泽、图案保存的时间要长很多。

釉上珍珠彩产生的色泽美和肌理美,非常适合用于江南烟雨迷离的自然风光。由于兼具东、西方艺术的特色,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赖德全大师曾携带50多件珍珠彩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引起轰动,所有作品被抢购一空。自2000年以来,在连续举行的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他的珍珠彩陶瓷艺术作品《乡村叠翠》、《乡情》、《乡村金秋》均获金奖。

追寻元代景德镇窑“釉上蓝彩”瓷


在我收藏的数万块瓷片里,有两块瓷片十分罕见而令人惊喜,它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烧造的“釉上蓝彩”瓷的残片。为此,笔者查阅了国内不少的有关考古资料,均未见有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烧造过“釉上蓝彩”瓷的有关记载与报道。显然,这是自元代以后一个不为人知、早已消失的工艺,是继“唐青花”、“宋青花”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发现,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这两块瓷片从外观上看,和普通的青花瓷并无两样,若不借助放大镜作仔细地观察,谁也不会相信,如此色彩艳丽,婉如青花一样的瓷片,浑身却闪烁着盛唐“青花”的遗彩——“釉上蓝彩”工艺,同时又焕发出元青花更具魅力的风采。

笔者通过对这两块瓷片长时间的细心观察、研究,结合当年两次采集的其它瓷片进行甄别、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个重要的线索信息:两块瓷片同出于江西景德镇窑,而且是元代中期前后的产品。因此,笔者作出了这样的一个推理:元代初期,我国的制瓷中心开始南移,江西景德镇因此而闻名于世成为全国的瓷都,这里汇聚着各地的能工巧匠,其中不乏有来自河南巩县窑的匠师,他们把青花烧制技术传到这里,利用景德镇独有的自然矿产资源,烧造出一种胎质洁白坚致,色彩浓艳青翠的高温“釉上蓝彩”瓷,从而使这一停滞不前的古老工艺,在景德镇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景德镇窑“釉上蓝彩”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唐、宋以后,我国青花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新的水平。这个令今天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在当时虽然名不见经传,但它毕竟为元代中期以后“釉下青花”的产生铺就了平坦的道路。如果这个推理能够成立,它将为研究我国的青花起源、发展脉络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殊为重要的实物依据。

第一次偶然的发现

1990年9月,一块只有方寸大小的“青花”瓷片与数块元代中期以前的卵白釉大碗的残片,在我县原县政府大院的东北角一处的建筑施工挖掘现场同时被发现,这一偶然的发现,可能补写了我国文物考古部门目前尚无元代“釉上蓝彩”瓷的专题报导,继而与“唐青花”、“宋青花”一对姐妹,结成了一条青花演变、发展、清晰可见的纽带。

这次出土的“青花”瓷片很小,长不过4.8厘米,宽仅3厘米,最厚约0.42厘米,从瓷片的形状看,这是一件碗的口沿残片,其弧身、口沿外撇;胎体洁白坚致,断面细腻光润;瓷胎的表面施青白釉,由于年代久远,釉层遭受水土侵蚀已经发生了质变,但胎釉之间仍结合牢固,没有剥釉现象;碗的内壁还残留一处青花梅枝纹图案,青花是用深兰色的钴料在釉的表面绘画上去的,纹饰纤细娟秀,青花浓重处有青褐色的铁锈斑点;借助放大镜观察瓷片的断截面,青花自釉面沉入釉下约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之间的釉层,清晰可见,这种工艺同“唐青花”、“宋青花”一样,属于典型的“釉上蓝彩”工艺,所不同的是,后者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唐、宋时所使用化妆土的工艺痕迹,这时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瓷片的做工来看,规整精细,工艺很高,如果完整器物,精品当之无愧。

第二次更重要的发现

无独有偶,事隔14年后的2004年7月16日,笔者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冒着夏日炽热的高温,在我县城西的古城河道南岸“吊桥”(古时西城门遗址)一处的建筑施工现场,在地下约二米深的挖掘坑里,采集到一块元青花大罐的底部残片,清洗后,经过仔细地观察发现,原来又是一块元代“釉上蓝彩”瓷,这又一重要的发现,无疑为研究、探讨我国的青花起源,又增添了一件更加重要的实物依据。

这次采集的“青花”瓷片较上次相比,尺寸较大些,长14厘米,宽8.5厘米,胎体同样洁白细腻坚致,玻化程度很高,击之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外腹壁施青白釉,釉内小气泡云集成雾状,釉面平滑光亮略有稀疏的棕眼;里壁无釉露出修胎时的竹丝刷痕;外壁的近底处,用钴料在釉面上绘画出两道疏朗的弦纹。弦纹靠上方的一角,还残留一点类似龙纹的一个爪纹,青花娇艳青翠带有晕散,其蓝色的钴料自釉面沉入釉下约五分之四甚至胎体的表面,若不借助放大镜对其釉层、釉面、胎釉之间进行仔细地观察,很难确定它是“釉上蓝彩”还是“釉下青花”。足为饼形足,足底露胎微凹,露胎的砂底呈火石红状,并留下清晰的刮刀旋纹,最为突出的是,足墙的外角被整齐地旋削一刀,这是江西景德镇窑在元代最典型的修足特征。经过鉴别,这是元代中期的青花大罐的残片。

通过对两块“釉上蓝彩”瓷片的观察、分析,我们看到两块瓷片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特征:1、采用“二元配方”做胎,然后在瓷胎的表面罩以一种透明釉;2、以氧化钴为绘画的蓝色彩料,直接绘于透明釉之上,即釉上绘彩;3、在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这种元代的“釉上蓝彩”工艺,同“唐青花”、“宋青花”烧造工艺相比,已经发生了质的跨越,但仍能看到清晰的延续和继承关系;而同元青花烧造工艺相比,胎、料表现出一种师承关系更为贴近。

今天,这两块罕见的元代“釉上蓝彩”瓷片,已很好地珍藏在笔者的瓷片收藏馆里,或许有一天,它会告诉人们这件消失工艺的最后秘密。但今天对我来说,还是产生了许多的遐想,那就是:元代中期以前,江西景德镇窑烧造的“釉上蓝彩”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它完全具备有未来时期“釉下青花”创烧的技术条件,那么,在这一时期是什么原因致使“釉上蓝彩”工艺停滞不前,得不到进一步发展呢?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两个:1、青花原料严重匮乏,生产制作成本过高,远远不能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2、元代上层主流社会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为美,彩瓷为谷”的世俗观念,致使市场销路停顿,深深制约着“釉上蓝彩”工艺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元代中叶,我国打通了通往欧西亚的丝绸之路,对外贸易成了蒙古贵族经济来源的重要支柱。这时,在中东一些盛产青花钴料产地的波斯贵族和商人们,十分看好中国景德镇精美的白瓷,他们纷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来充足的青花钴料,按照他们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和喜好,订烧一种与“釉上蓝彩”风格完全相同的“釉下青花”瓷。这种十分熟旧的工艺只需稍加技术上的改造,就能带来商业贸易的巨额利润,极大地刺激着景德镇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最终打破了长期以来一直以青瓷、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始普遍生产以“釉下青花”为主的新的大发展时期。这种由海外贸易繁荣促成钴料资源的突然充裕,加速了青花发展的步伐,使唐、宋以来一直停滞不前的“釉上蓝彩”工艺忽然间演变成“釉下青花”新工艺的产生。并“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般地在元代晚期迅速成熟,导致“釉上蓝彩”工艺,最终退出青花发展的历史舞台,而湮灭在茫茫的世界里长达六百多年之久不为人知。

德化陶瓷技术创新掀浪潮 破解微利困局


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金融危机以来,内外交困的局势正步步紧逼整个德化陶瓷产业链,行业利润的大蛋糕被迫缩水。据德化相关部门统计数字,德化陶瓷产业虽然每年都保持着20%左右的产值增长,但是利润率却以每年约1%~2%的幅度逐年降低。讯

德化政府部门今年用实力、文化、美丽、幸福、清纯等“五个瓷都”来描绘发展的巨幅画卷,随之铺开的“五大工程”中,推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便是重彩的一笔。

对于产业升级,加快推进陶瓷生产方式、产品结构、销售市场、生产规模等的转变,这是德化政府层面认可的方向。此次产业升级对整个德化陶瓷产业链有怎样的触动,德化陶企自然最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话语权。记者近日走访德化多家陶企,试图通过描绘企业最新动向,破解德化陶瓷在微利时代的产业升级密码以及利润增长的“突破点”。

生产方式:技术创新浪潮席卷产业链

一股技术创新的浪潮正在席卷德化陶瓷产业链。这种创新包括原料上的革新,生产工艺的改进,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也包括产品方面的研发。其实引发众陶企对此趋之若鹜的内在驱动力很显然,就两个字——“省钱”,成本控制得低点再低点,企业利润率才有回升的可能。

德化协发光洋陶器是家外资企业,该公司在生产工艺方面的先进性,在业界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我们公司1995年引进全自动的成型生产线,这套设备可以实现练泥、滚压、烘干、机械修胚一条龙自动化。”管理部郑富垚说,引用成型生产线,一台机器可以顶十到十五个员工的效率,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更规整,质量率可以高达95%~98%,可以减少破损带来的利润损失。

德化县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出,现在德化1400多家陶企中,引进全自动成型生产线的企业有20余家。德化陶企中还有不少家庭作坊,通过人工注浆也可以完成陶瓷制作,但是这种生产效率低下、不成规模的生产方式弊端显而易见。

在改进生产方式、控制成本方面,德化县政府这一两年来连续下发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鼓励陶瓷泥料加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今年德化科技局将重点研究窑炉节能减排技术,废瓷废物再利用技术,利用废弃的低成本的土研发新原料取代不可再生的高岭土等昂贵瓷土,这些都是降低企业原料成本的重要方式。此外,推广陶瓷材料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企业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企业用工成本方面未来将发挥重要作用。”德化县科技局局长林耀心指出。

产品结构:高端酒店异形产品试水分工协作

德化陶瓷的产品结构主要由工艺陶瓷和日用陶瓷两大门类构成,其中工艺品超过六成以上,日用陶瓷占据三成份额。围绕圣诞节、万圣节等欧美文化的西洋小工艺品是最重要的产品。随着欧美市场的疲软,这种产品格局正发生着微妙的调整。在保住欧美市场的同时,更多德化陶企进军国内日用瓷市场,除了在茶具、餐具等日益同质化的家居用品市场发力外,众多陶企还把苗头指向了高端酒店用具领域,试图把陶瓷产品的层次尽量再“往上顶一顶”,以期更多的产业附加值。

“德化陶瓷的茶具、餐具产品投入较低,三五人的家庭作坊,一年几十万的产值,做的人不少。但是产品层次低下,大家互相杀价的市场无序竞争越来越明显了。”德化县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指出。

开发高端酒店用具,是德化陶瓷提升产品结构的新方向。真泰尔、协发光洋、冠福等众多企业近年来都在积极摸索。目前,希尔顿、香格里拉、迪拜帆船酒店等高档酒店会所,甚至丽江的个性家庭旅馆都在德化采购酒店用具。但由于酒店用具“异形”多,制作工艺困难,众多陶企正在寻求分工协作、集群化发展方式,提升综合竞争力。

“酒店用具的产品特点就是个性化的‘器型’很多,比如美国酒店用具的特点很粗犷、英国的特色是古典精致、日韩的产品是小盘小碟特别多……不同国家、不同酒店要求的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有一次一家酒店用具的器型就有1000件。对于单家企业来说,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这么多不同形状的器型,不仅耗时长而且成本很高,利润不划算,有时我们会找其他企业一起做,有时也少做了不少订单。”郑富垚所在的协发光洋去年流失了将近5000万元的酒店用具订单。

德化县科技局局长林耀心指出,目前,我们依托已经成立的泉州市高档日用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初步在日用瓷龙头企业之一的真泰尔内部开展四星级以上酒店用瓷泥料、器型、表面装饰、模具、某一种(类)产品专业分工协作试点,希望最终实现全县辐射,形成具有协作与分工功能的产业链和企业集群,提升日用瓷综合竞争力。“简单地说,一个单子里如果有1000多件器型,我们让联盟企业分着做一些各自擅长的产品,有的企业擅长做盘子,有的擅长做汤匙,大家形成合力,共同完成单子,这是未来解决问题的方向。”林耀心解释说。

销售:陶企嫁接“电商”正热

在拓宽销售市场方面,嫁接电子商务平台成为德化陶企的基本共识。记者从德化县科技局了解到,目前已经有300多家陶企建立官方网站,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约开有1800家网店。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德化县网络购物销售额约为4亿~5亿元。

冠福家用的茶具产品目前已经入驻全国9300多家超市,近两年又在积极拓展电商销售平台。“公司去年营业额三个多亿,刚开始起步的电子商务方面也带来了500多万元的产值。”冠福家用电子商务部经理梁锦阳告诉记者,今年公司的目标是2000万,他们打算通过紧跟网购节点推促销活动全面提升电商业绩。

梁锦阳认为去年主要是试水市场,同时也走了不少歪路。“比如,你会发现产品图片不是拍得越美越好,图片和实际产品差异太大,顾客会认为商家存在欺骗;比如仓库发货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在普通超市,货品有问题,顾客可以选择不买,但是网上一发货,顾客收到产品质量略有瑕疵,就会给差评;线上线下产品要分开,不能都卖一样,不然就会出现线上线下价格紊乱的乱象。”

德化陶企目前发展电商销售平台,像冠福这样跌撞前进的企业不少。日前,德化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与之相关的德化电子商务创业园项目也将很快投入运营。这让很多有开展电子商务需求却缺乏专业指导的陶企找到了诉求对象。

原籍德化的淘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佳今年被聘请为德化电商协会会长,正准备回家乡大干一场。“合力打造网络‘德化制造’是今年一个很有挑战的命题,首先,开发适合电商渠道的陶瓷新品,建立价格体系;做大做强一批自主网络销售品牌,在众多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德化陶瓷’专区,甚至自己运营‘德化商城’平台,都是可以着手谋划的事。”林文佳说。

湖南成立特种陶瓷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12月3日上午,湖南(娄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娄底市隆重举行。湖南省110家企业与35所高校、科研院所实现战略“联姻”,并共同签署协议书,正式成立湖南特种陶瓷、湖南(娄底)煤矿机电、农业机械、特色生猪等4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按照协议,此次湖南省成立的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将联合各自产业核心骨干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集聚现有科技资源,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和保护知识产权,制订和推广技术标准,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等诸多领域进行广泛而深远的合作。协议还细化了各联盟单位的任务分工。联盟企业成员将承担现有生产领域或计划生产领域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试制、生产和推广任务,联盟科研单位则承担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任务。各战略联盟今后每年还将举办1到2次理事会年会,探讨、交流本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今天的成果对接会上,“东道主”娄底市还精心筛选了782项科技成果招商,34项科技成果成功签订交易合同。娄底天源高科等6家企业还与银信部门签订了银企合作协议,授信贷款1.1亿元。

江西省陶瓷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4月14日上午,江西省陶瓷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在陶瓷学院举行。此次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省陶瓷产业的创新机制有了一个新突破,创新体系注入了新活力,它将为我省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10家陶瓷企业、3家高校、3家科研单位,共16家单位联合发起。联盟组建的目的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有关科技资源,提升产学研结合机制,集聚创新要素,形成技术创新链,持续解决陶瓷产业共性、关键性、前沿性技术难题,为陶瓷资源的利用和陶瓷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搭建技术支撑平台,引领江西省陶瓷产业发展。

在联盟成立的第一年,将着手开展“江西日用陶瓷技术路线图”“江西工业陶瓷技术路线图”“江西建筑陶瓷技术路线图”的绘制准备工作,并在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和建筑陶瓷领域,选择两至三个共性技术开展合作研究及其他研究。

会上,省科技厅、省教育厅领导共同为江西陶瓷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会议还选举了陶瓷学院为第一届理事长单位,陶瓷学院院长周健儿为理事长。

福建德化:技术创新彰显“中国瓷都”魅力


“中国瓷都”福建省德化县的瓷土配方、烧成技术、瓷雕工艺等在新中国成立后均达到很高的水平。近年来,德化开发一批新的陶瓷工艺,2005至2006年度获得100多项技术专利,不断创新彰显“瓷都”的持久魅力。

中低温一次烧成环保工艺陶瓷、红壤陶上彩上釉、高温素烧高温釉烧高档日用瓷等,是德化新近开发的工艺。过去无法用于制瓷的金属矿渣利用也取得突破,德化利用金属尾矿渣有效成分,配制出低温强化坯料和多种金属花釉、窑变花釉、结晶花釉等,扩大了陶瓷种类。据德化县科技局介绍,以合成材料替代天然矿物的“德化玉瓷”2006年12月通过省级专家组鉴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德化陶瓷企业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和仿形匣钵技术彻底改造柴炭窑炉,根据不同产品选用电能、天然气、柴油等烧制陶瓷,不仅缓解了煤炭价格攀升的压力,还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记者在德化佳美集团的陶瓷生产区看到,该集团66米长的全自控高效节能隧道窑使用天然气烧制陶瓷,比柴炭窑炉节能25%,生产能力提高2倍,窑内高温段温差由原来的40摄氏度左右降到5摄氏度范围内,产品合格率提高5个百分点。

德化县委书记陈全顺说,德化还实施了包括陶瓷化工、陶瓷机械、陶瓷花纸、彩印包装、耐火保温材料等科研计划项目。未来几年,将加强陶瓷检验检测中心、网络信息服务中心、技术管理培训中心和设备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陶瓷业整体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德化烧瓷技术自唐以来日新月异,瓷种众多,建白瓷、高白瓷、瓷雕被誉为中国瓷坛的“三朵金花”。宋代,德化陶瓷开始大量销往东南亚、中东地区,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商品之一。

2003年,德化被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瓷都”称号。2006年,全县1100多家陶瓷企业总产值48亿元,呈现出传统瓷雕、西洋工艺瓷、日用瓷等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景德镇:陶瓷人才创造创新活力迸发


“能够参加这次大赛,我感到很荣幸,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参赛让我获得了荣誉,也开阔了眼界,我今后还会努力做得更好。”提起参加2019中国技能大赛江西省“振兴杯”陶瓷行业技能竞赛暨“高岭杯”第五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江西、安徽选拔赛的经历,荣获全国轻工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的江西省高级技师、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雕刻传承人洪勤浪深有感触。

如今,在景德镇这块沃土上,像洪勤浪这样的陶瓷人才对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越来越有了底气和信心,特别是《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出台,让汇聚在我市的八方陶瓷人才充满了一展身手和创新创造的活力。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三个五”战略行动为抓手,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各方人才尽展其长。在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同时,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兼收并蓄,依托本地丰富的陶瓷教育资源,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陶瓷人才,激发陶瓷后备人才创造创新活力,为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各方人才尽展其才

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破除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是最大限度支持和帮助陶瓷人才创新创造的关键之一。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在用人才上下功夫,吸引更多不同类型的人才,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学院学生在上专业课

甘牧摄

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让多方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为建好试验区贡献聪明才智。我市成立了市招才引智局、市景漂景归人才服务局,统筹协调“景漂”“景归”和本土人才服务工作,同时印发了《景德镇市“3+1+X”产业人才发展实施办法(试行)》和《景德镇市“3+1+X”产业人才发展十条政策》。为了给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我市从制度建设入手,在为人才提供经费资助和项目产业化支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加强人才对外交流合作、加大人才创新创业金融扶持力度、设立财税专项奖励支持、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完善人才生活配套和服务保障机制、建立优质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记者从市瓷局得知,近年来,该局从服务陶瓷人才高地建设着手,对照《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将“人才引育”列为《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七大重点工程之一,积极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同时起草了相关办法,对优秀陶瓷企业和个人进行奖励。该局还着力培养陶瓷企业家队伍,通过举办讲座和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拓展企业家视野,组织各有关单位、企业和个人申报江西文化艺术基金,帮助陶瓷企业对接技工院校,培养生产一线蓝领人才;主动为大学优秀校友企业家、青年创业者讲解试验区各项政策,吸引他们留在景德镇创新创业;组织陶瓷企业、“景漂”“景归”艺术家、高校师生、陶瓷爱好者等参与了多项知名评比和大赛等活动,组织陶瓷企业参加上海进博会等知名展会,向外地有力地推介了景德镇。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则通过举办陶瓷职业技能竞赛,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该局十分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制度,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重要途径,选拔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高技能人才。该局从部门实际出发,做好“陶瓷+人才”深度融合文章,将我市陶瓷行业“振兴杯”陶瓷职业技能竞赛与一年一度的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实现了有机无缝融合。通过竞赛发现和挖掘了一大批优秀的陶瓷行业高技能人才,打造了一支技术技艺精湛的陶瓷行业人才队伍。

聚天下英才干事创业

建好试验区,打造对话世界的国际瓷都,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成功。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方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不封闭、不僵化,敞开大门招四方之才,择天下英才建设对话世界的世界瓷都。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择天下英才,需要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的吸引。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营造让人才发展的环境,就要通过多种途径,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更好服务于景德镇的经济建设,同时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将试验区建设和高校、院所直接对接起来,将设计成果转化,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多年来,我市坚持以“双创双修”为优化环境的突破口,在吸引八方人才汇聚的同时,实施了系列更加积极的创新创造人才引进政策,招才引智,为各类人才发挥创造活力,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我在景德镇十多年了,觉得这是一座值得敬畏的城市。景德镇最重要的就是拥有完备的陶瓷产业资源配置体系,这是别的产瓷区所不具备的。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阔视野,将东西方审美融合,这点也很重要,在这些方面深入探索,强化历史传承和交流,才有助于人才培养。”“景漂”王豫明如是说。

谭显隆也是一名“景漂”。他认为景德镇市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是景德镇千年一遇的机遇,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他感到非常荣幸。有关部门可以做好校企合作,让各类人才得到重视,享受到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做好相关人才的登记建档工作并与企业建立联系,为民间陶瓷从业者成立一个相关组织并提供相应场所,让他们为试验区建设贡献力量。

产教科教协同育才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建好试验区,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建好试验区

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

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

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秉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我市吸取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推进教育改革,提高陶瓷教育质量,培养更多更优质的人才。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已形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该校为了策应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该校还增设了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技术和国际汉语教育等专业。今年该校还会设置陶艺教育专业,以满足未来对人才的需求。此外,该校通过积极搭建平台,做好推动产教、科教协同育人文章。该校从倡导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牵头成立陶瓷产业卓越人才培养联盟着手,集结了产业链的全国龙头企业,促进了校企互动,形成深度协同育人机制。2019年,该校还按照国家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同时做好专业建设发展规划,让专业能够更好地迎合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真正做到校城融合。

“我们学校是一所职业教育高等院校,最具代表性的是陶瓷艺术学院,曾荣获国家级的标志成果多项。学校在传统制瓷技艺传承与职业技能教学方面优势突出、特点鲜明,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和陶瓷类重大赛事奖项。我校采取现代学徒制办学,选拔优秀学生与艺术大师进行一对一人才培养,传承传统制瓷技艺,通过大师引领、活态传承、基地融合、项目驱动的现代陶瓷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将民族技艺融入职业教育传承中,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朱辉球如是说。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下,全市上下正按照《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安排,在加强陶瓷人才队伍建设上逐项发力:

——加快培养陶瓷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盘活本地人才存量;

——大力引进陶瓷人才,组建区块链产业研究院……

——培养陶瓷后备人才,鼓励引导地方骨干企业联合高等院校、中高级职业学校共同组建产教融合发展联盟

……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

当更多的“千里马”

在千年瓷都竞相奔腾之时

我们一定会收获陶瓷文化传承创新的丰硕成果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陶瓷技术创新——“釉上珍珠彩”的装饰方法》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陶瓷技术创新——“釉上珍珠彩”的装饰方法》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