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瓷器尊 > 导航 >

马蹄尊

马蹄尊

古代瓷器尊 大理石瓷砖 新中源瓷砖

2020-06-02

古代瓷器尊。

马蹄尊最初是一种标准器形,尊的一种式样。广口,圆唇敛,削肩广腹,平底,器形似马蹄状。后来到了清代发展成为文玩,所以也叫太白尊。材质主要是瓷器和玻璃的。

马蹄尊器形

器型有高矮两种,高者有长颈、小口,矮者无颈、大口,但二者器身造型相同,都形似马蹄,以青花、釉里红、粉彩、五彩等品种为常见。

马蹄尊的作用

马蹄尊主要作用有三个:一是作为文房用具之一,用以贮水,叫水丞、水盂、水盛;

二是作为小文玩,或置于案头、橱格,或旅途携带,便于玩赏,是小品大样的玩赏陈设瓷;

三是和太白尊一样,作为盛装鸦片膏(丸)、药丸、香料的盛贮器,有“药罐”之说。

琥珀色透明玻璃马蹄尊,高17.6cm,口径3.8cm。清宫旧藏。

此尊圆口,直颈,器形呈马蹄状。通体为琥珀色透明玻璃,底中心单方框内有“嘉庆年制”四字款。

此尊为清宫造办处玻璃厂造,器型周正简洁,器表平滑。署嘉庆款的玻璃器皿数量有限,故较为珍贵。

taoci52.com延伸阅读

豇豆红釉莱菔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19.9cm,口径3.2cm,足径3.9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豇豆红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雍正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长腹,窄圈足。外壁施豇豆红釉。口部红釉夹杂少许绿苔点。颈下部凸起弦纹3道,凸起处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轻灵秀美,修胎规整,釉质匀净光亮。

莱菔尊又称萝卜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状类似萝卜,故名。此造型另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

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镇创烧的豇豆红釉属于高温铜红釉,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因釉面酷似豇豆皮的颜色而得名。由于红釉的深浅及绿色斑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所以还有“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脸”等美称。清人洪亮吉(1746—1809年,号北江)曾作诗赞誉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豇豆红釉瓷器常见有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小件器,主要是以文房用具为主,另见有盘,无大件器。

清康熙太白尊瓷器


太白尊亦称太白坛,因摹仿诗人李太白的酒坛,故名。又因其形似圈鸡用的罩而有“鸡罩尊”之称。太白尊也叫水盂,是文房用具,主要用途为贮存研墨用的水。太白尊瓷器烧成难度大,制作时间短,所以传世数量极少,康熙时期的太白尊基本都属于江西景德镇御窑制品,专供皇室使用。

清康熙款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尺寸:高8.50厘米、口径3.50厘米、底径12.50厘米 时代: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

为康熙时期官窑典型器物之一,造型多为小口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齐。腹部为浅刻团螭图案。该尊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壁渐张,呈半球形,浅圈足。器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三组暗刻团螭纹。底落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竖行无边栏款。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器的内壁和底部施青白釉,外壁施豇豆红釉,腹部有暗花团螭纹,底落“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三竖行六字无边栏款。豇豆红因色调淡雅,呈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它在康熙时期较为名贵,因其用铜做着色剂,而铜在窑温里的化学反应比较活跃,要想烧得很匀净,难度非常很大,所以传世数量也极其少有。

清代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清代康熙豇豆红太白尊高9厘米 口径3.5厘米。此盂系文房用具,又称“太白尊”,是康熙官窑特有品种,与郎窑红齐名。釉下印有团螭纹,釉色淡雅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白色斑点。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表以红色为主,散缀绿色苔点,釉色红绿相映。这种釉色为康熙晚期创烧,因色彩酷似豇豆皮而得名。

灯笼尊有哪些特点


在乾隆年间,无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非常流行灯笼尊,人们亦将灯笼尊称为“灯笼瓶”,由于外形比较像灯笼而得名。。

灯笼尊可被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灯笼尊的器型为沿口外开、瓶颈略短、筒腹较直、圈足外撇,第二种灯笼尊器型为开口较大、瓶颈较粗、瓶腹为筒形、瓶腹稍收、圈足较高。无论是哪一种器型的灯笼尊,都带有端庄的气质,瓷胎比较轻薄,有些灯笼尊的瓶颈两侧还设有一对附耳,在清朝嘉庆年间,制瓷工匠们会在瓶肩处附设一对狮形耳。在乾隆后期,制瓷工匠们采用进口色料制作粉彩灯笼尊,瓶身上的颜色丰富多彩并且富有层次感,整体色调比较和谐典雅,纹饰比较复杂,色彩比较浓郁。

制瓷工匠们在灯笼尊的时候,常常施以丰富多彩的釉色,所以灯笼尊的品种非常多,我们比较常见的品种有:粉彩、青花、釉里红、炉钧釉……

下面给大家大家带来一件清代乾隆时期的灯笼尊,请诸位藏友跟随一起来欣赏吧!

这件灯笼尊名为乾隆珐琅彩荣华富贵灯笼尊。此件灯笼尊的造型别致,器型优美,为敛口,瓶腹饱满,圈足,比较小巧精致,器高十三点八厘米,胎质精细白净,胎壁非常轻薄。灯笼尊的外壁施以白釉为底,采用珐琅彩描绘了荣华富贵图,呈现了一棵枝干盘虬、苍劲有力的参天桂树,桂树下一簇芙蓉花开得正好,枝叶比较繁茂。一个活泼可爱的孩童站在桂树下面,高高地昂起头,望向树上的桂花,手上拿着一支长长的竹竿,意欲抖落桂花。一位衣着华美的妇人坐在磐石旁边,脸上带着盈盈笑意,神色慈爱,目光从容,轻嗅手里拿着的牡丹花,在她的旁边有一个装满菊花和牵牛花的篮子,篮子外有一只瓜。另一个孩子站在妇人旁边,他的手上拿着如意,转身望向身后抱着一个婴孩的婢女,婴孩的手上拿着一只拨浪鼓。在清朝乾隆盛世,景德镇窑的发展非常迅速,烧制了大量具有欣赏陈设功能的瓶尊之类的瓷器,具有很多典型的陶瓷品种,譬如说粉彩、都猜、青花等。从烧制难度来看,琢器烧制工艺的难度要比碗盘类瓷器烧制工艺高,因此琢器的收藏价值更高。

窑变双耳菊瓣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22.3cm,口径18.2cm,足径11.6cm

生产时代: 乾隆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颜色釉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乾隆

尊通体菊瓣形,口外撇,粗长颈,平肩微弧,扁圆腹,圈足外撇,颈、肩部对称置双螭耳。内施天蓝釉,外施窑变釉,除肩部有少量蓝色外,余皆为火焰红色。足内酱釉,印“大清乾隆年制” 三行六字阴文篆书款。

乾隆早期窑变釉保持着雍正时的“火焰青”特点,随后渐变为以红、蓝、月白各色交织成块状的斑片和条纹,乾隆晚期窑变釉中月白与蓝色较少,多为红色。

在清代,瓷器的制造分为圆器和琢器两大类,其中圆器指碗、盘之属,琢器则包括各种需要雕琢成形的器物。该尊虽可归入圆器一类,但其外壁呈现的菊瓣纹样则需雕琢而成,《陶冶图》“圆面积器拉坯”条记之为“圆器之制不一,其方瓣棱角者则有镶雕印销之作”,该器的菊瓣棱线正是这种工艺制成。

青花万“寿”字大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76.5cm,口径37.5cm,足径28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青花瓷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康熙

尊撇口,短颈,直腹,圈足。通体以青花书写“寿”字,分布于口、沿、腹、足四个部位。口面七十七行,每行二字;口沿四十八行,每行一字;腹一百三十行,每行七十五字;足四十八行,每行一字;总共一万个“寿”字,寓意“万寿无疆” 。此尊是康熙皇帝过万寿节(诞辰)时,御窑厂敬献的礼品。

尊上的“寿”字,全部采用不同书体的篆字书写,排列整齐,纵横成行,字体大小肥瘦随器身的凹凸曲折而加大或缩小,顺畅自然,体现了制瓷艺人的匠心,只有经过丝毫不差的缜密安排才能写成整整一万个“寿”字,而且字字工整,使整个器物显得庄重非凡。器物以“寿”字作装饰往往与其他纹饰相配合,唯独此尊通体用“寿”字作装饰,且设计、书写皆精妙。

西晋青瓷工艺杰作熊尊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对人类的伟大贡献,青瓷则是瓷器中最先创烧出来的品种。从商周时期的原始青瓷,发展到汉代的成熟青瓷,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窑炉改进、工艺提高,使青瓷烧造日趋完善,制瓷业蓬勃发展,在江、浙地区烧制出了卓有特色的青瓷产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976年,江苏宜兴周处家族墓群的周墓墩,出土了一件青瓷神兽尊(图1),后来被南京博物院收藏。经考证,这件青瓷神兽尊烧制的时代大约为西晋永宁二年(302)前后,应为江苏宜兴地区生产的精品之作。此尊高27.9、口径13.3厘米。胎质敦厚、釉色莹润、造型独特,制作精美。盘口短颈,鼓腹平底,神兽堆塑,面目狰狞,圆目怒视,口内含珠,颌下长须垂腹;四肢紧贴器身,特别明显的是四掌皆塑成“熊掌”;身侧刻画双翼,背后剔刻鬣毛,显示一种霸气。整器代表西晋时期瓷器烧造工艺最高水平,1993年在全国馆藏文物定级时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在中国古代,无论尊是青铜器还是陶瓷器,常常用作礼器中的酒器。青瓷神兽尊作为随葬品出于西晋贵族的墓中,除了说明这是墓主人生前钟爱之物以外,还有一层意义当属镇墓祛邪之物。

与南京博物院的青瓷神兽尊相映成趣的是,在苏州东吴博物馆也收藏有一件青瓷神兽尊(图2),均为国之瑰宝,一级文物。其时代相同,产地相近,器型大小、装饰手法、神兽造型、胎质釉色基本相仿。苏州东吴博物馆藏神兽尊,器高30.7、口径12.7厘米。这件神兽尊的奇妙处还在于,“盘口尊”与“神兽”的浑然一体。器身堆塑一蹲坐状的神兽,双目圆睁,阔口锐齿,肩部双兽系耳,胸部贴塑一丛鬃毛。腹部堆塑双臂,左掌捧一宝物;腹部两侧贴塑双足,粗壮有力。整体看上去胎质细腻,釉色润泽,造型奇特,仪态威猛,气韵生动,显示了高超的雕塑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实为一件独具一格制作精良的古代青瓷器。与南京博物院的青瓷神兽尊一样,它的造型独特而又具有西晋青瓷的典型特征,代表了青瓷工艺的最高水平,是难得一见的艺术神品。此器曾由上海博物馆做过热释光科学测试,确定年代为距今1700年左右,同样是生产于西晋时代。

神兽尊中的神兽,也被称为瑞兽。实际上这是一个大的概念。龙生九子:囚牛、睚眦、嘲风、蒲牢、饕餮、赑屃、狴犴、负屃、螭吻,皆可称之为神兽,麒麟、辟邪、狮子、飞熊、白虎、貔貅、天马、商羊、兕牛,乃至凤凰、鸾鸟、朱雀等皆为祥瑞之兽。至于这两件西晋青瓷神兽尊具体是什么兽?仔细观察体味,笔者以为更像是“熊”。

自然中的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长而密,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锋利的爪子,用来捕食和爬树。它会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能像人一样行走,能冬眠以适应恶劣环境,平时护子性情温和,遇到外敌也会勇猛搏斗。故熊曾成为古代人们敬畏的动物和古老部落的图腾。据考,黄帝统一中原后,召集各部落会盟,商讨部落联盟统一的图腾(即崇拜的偶像、徽记),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原来各大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轩辕黄帝有熊部落的图腾是熊。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男性,象征着勇气和力量。查《记·五帝本纪》曰:“黄帝为有熊。”《史记》集解引谯周说:“黄帝,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班固《白虎通义·号章篇》也说:“黄帝有天下,号曰有熊。”因此熊作为华夏族的图腾,出自黄帝有熊氏之后。另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夏原本也是黄帝有熊氏的后裔,故文献中多有鲧、禹死后化熊的故事。《史记 .楚世家》:楚王族属于华夏。楚人先祖鬻熊辅佐周文王灭商有功,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建楚国于丹阳。楚国全盛时的最大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全境及湖北、四川、河南、安徽、江苏、江西、山东、浙江的部分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势力扩展至中原,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306年楚国灭了越国,设江东为郡。江浙广大地区皆为楚地。因此熊为黄帝的图腾,自然也是楚国的图腾,楚君的后人多以熊为姓,称为熊氏。西晋时期,江南仍受楚国风俗的影响,对熊崇拜有加,因此在传统盘口壶的基础上,塑以熊的形象,形成祭祀酒器青瓷尊,可谓独具匠心。所以无论南京博物院,还是苏州东吴博物馆的青瓷神兽尊,皆可称为“青瓷熊尊”。

“康熙特有”豇豆红太白尊


(真品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现仿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豇豆红是铜红高温釉中的一种,以其不均匀的粉红色、犹如红豇豆一般而得名。因其浅红娇艳似小孩脸蛋、如三月桃花,又被人称为“娃娃脸”、“桃花片”、“美人醉”。豇豆红是康熙时特有的釉色,器内施白釉,外部铜红釉分若干次吹釉而成。在烧成过程中由于气氛的原因釉面上形成不均匀的绿色胎点。豇豆红产量很少,太白尊(水盂)是其常见的造型。早在1994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一件清康熙年制的豇豆红太白尊的成交价即为人民币604200元。

真品名称: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尺寸:高8厘米

介绍:釉色为豇豆红典型色,红色匀和晶莹,当中还羼合点点绿苔。尊的肩腹过渡自然,浑然一体,不见仿品的生硬感。口部小巧,比例合适,口部外翻如唇口。口部留白,这是出于红白对比装饰的考虑,通常称之为灯草边。器腹隐隐约约能见龙纹暗刻花,因釉色均匀,显示出来的效果也一致,没有出现突兀状。放大镜下能见气泡稀疏,通透自然。底足露胎洁净细腻,略见一丝火石红。底釉白中泛青。“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中锋运笔,笔痕清晰,虽书写稍欠工整,但显示了康熙款式的一种特点。

仿品名称:现仿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

尺寸:高8厘米

介绍:此仿品红色太鲜,深浅明显,与豇豆红的基本色调相去较远。仿品肩腹过渡较自然,只是口部太大,失去了太白尊造型的基本特点。此仿品口部施釉,违反了康熙色釉瓷口部留白或施白釉的基本特征。口部做工不规整。器身能见丝丝旋削痕迹,特别是釉薄处更为明显,这是康熙豇豆红器物中不可能见到的。放大镜下见气泡也大小不一,但缺乏通透感。

底足火石红明显。胎体粗糙,修削不够平整。

郎窑红釉凤尾尊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生产时代: 康熙

生产窑口或产地: 景德镇窑

品种: 郎窑红

陶瓷造型: 尊

说 明: 清康熙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无款。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代旧制的延袭。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大,器物口沿处因釉薄而呈现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浓甚至釉凝成堆。由于施郎窑红釉的器物在底足处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红釉釉层不会流至器足或与垫饼粘连,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