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导航 >

第二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顺利圆满举行

第二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顺利圆满举行

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 陶瓷瓷砖

2020-06-10

陶瓷文化。

平川区切实加强统筹领导,形成工作合力,明确责任和时限,努力确保第二届中国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暨平川陶瓷文化节顺利圆满举行。目前,节会筹办工作正有序推进。

平川区先后多次赴我国陶瓷主产区进行招商和专家学者的邀请工作,与部分陶瓷生产企业、技术院所进行了深入交流,招商招展成效显著。拟将举办全国名牌建筑陶瓷和卫浴陶瓷产品展销、全国著名企业工艺美术陶瓷产品展销、平川陶瓷文化历史及民间书画展、平川艺术陶瓷产品展、平川及周边陶土资源展、白银市文化旅游产品展销等活动。节会召开的消息已通过部分陶瓷行业网站、省内主流媒体发布,平川电视台精心制作节会专题宣传片和《大美平川》系列报道,为节会召开营造良好氛围。节会积极邀请到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专家、企业家、行业媒体代表等约300人参加。积极开展城区环境整治,对城区部分主次干道道路破损及开挖路面进行补修和维护,城区主次干道的交通标识划线,会场、宾馆、城区主干道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亮化等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大力开展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集中整治,城区面貌焕然一新。对城区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接待宾馆、节会场馆及夜市食品摊点等加大卫生检查力度,努力确保卫生环境达标。

精选阅读

东鹏中国陶瓷文化节走进北京


“陶醉中国·东鹏中国陶瓷文化节”全国巡演于9月8日至9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陶瓷文化节系列活动全国第四站。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的“陶醉北京”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新增了与奥运冠军同台比拼、中央电视台获奖节目表演等不少亮点。2000年奥运会乒乓球冠军阎森,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点燃火种,经分会场居然之家北四环店、西四环店、玉泉营店、十里河店,行程两天传递到主会场闽龙陶瓷总部基地东鹏陶瓷4S店门前,会同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会长丁卫东共同点燃圣火,伴随着奥运的主旋律,现场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和热烈的气氛。活动镜头一: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传递古灶圣火9月8日早8:30,奥运主场馆“鸟巢”人头攒动,108人组成的身着“陶醉中国”统一服装的队伍在此整装待发。新浪网、焦点网等媒体早已在此架起了摄像机、照相机随时准备捕捉精彩镜头,有的媒体已迫不及待地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9:00,奥运冠军阎森走到队伍前列,接过东鹏工作人员从佛山南风古灶取来的火种将火炬点燃。现场响彻“陶醉北京,鹏飞世界”的口号。在阎森的带领下,队伍浩浩荡荡沿着预定传递路线开始传递圣火,经三个分会场传递到十里河店,并在此进行火炬接力。随后队伍喊着口号,高举“陶醉中国”的旗帜,继续朝陶瓷文化节主会场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进发。沿途不断有市民加入到圣火传递的队伍中来,与队伍一起高喊口号,齐步进发。活动镜头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9月9日9:30,活动主会场东鹏陶瓷北京4S店一派节日喜庆气氛。领导嘉宾陆续到场,颇具民族特色的京剧鼓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紧接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东鹏北京总代理商北京伟创力业公司负责人,东鹏陶瓷股份公司领导,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领导相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长长的排队等候抢购产品的队伍,手持号码牌,恰似一道风景。活动镜头三:点燃圣火点燃梦想9月9日10:55,奥运冠军阎森手持火炬带领队伍跑步进入主会场舞台前,将火炬递交给丁卫东会长,圣火点燃,礼炮、掌声、欢呼声齐鸣,500只白鸽飞向蓝天。活动镜头四:名作拍卖捐赠,爱心永恒在火爆气氛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炳、潘柏林的两件亲手作品现场拍卖顺利,所得款项即时捐赠给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用做慈善事业;大师、组委会、北京朝阳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商建英上台举行了捐赠仪式,商建英副会长向组委会赠送锦旗,并致感谢辞。活动镜头五:销售爆棚,人山人海东鹏4S店内。人山人海的顾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将店门堵得水泄不通,他们手上都拿着购买牌号,展厅50多名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截止9月9日下午活动结束时,笔者从北京伟创力业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东鹏北京全渠道销售额喜人。活动镜头六:真人泥塑,老北京形象深入人心走进东鹏北京4S店,很多人围着一个老北京雕塑在合影围观,走进仔细一看,眼睛还会动,一个完完全全的老北京形象引起了京城人民的情感共鸣;展厅沙池有一个中国古代陶工的雕塑,手里拿着一个古旧陶瓷器皿,将中国古代制陶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其实,这是两副精心制作的行为艺术作品,都是用真人在身上做出来的。活动镜头七:大师与媒体畅谈陶瓷艺术9月9日11:30,东鹏北京4S店二楼。来自佛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炳、潘柏林应京城多家媒体邀请举行记者交流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东鹏陶瓷股份公司相关领导,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领导也参加了见面会。会上,各媒体记者踊跃提问,大师及各参会领导针对记者提问作出了精彩回答;大师讲解了陶瓷文化的根源与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在装饰中的应用以及南北陶瓷的文化如何融合,把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活动镜头八:文化元素,让陶瓷与生活如此贴近活动现场,6台电动拉坯机配合陶艺师傅现场演示陶瓷器皿的制作过程,观众踊跃参与,泥土与手亲密接触,体味一堆堆泥土眨眼间在双手的动作下奇妙地变成一件件陶瓷艺术作品,让众多北京市民大开眼界,还吸引了清华大学陶艺专业的学生前来参与。由200多幅图片组成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长廊站在历史的高度,将中国陶瓷发展史娓娓道来,展示了生活陶瓷向艺术陶瓷的演变过程,让人们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目了然。现场还展示了用东鹏瓷砖表现出来的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雕刻工艺师在东鹏瓷砖上现场手工雕刻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展示了东鹏陶瓷的精加工技术。东鹏北京4S店还特别开设了陶艺珍品专区,展出从佛山运来的大师亲手制作的陶艺珍品。瓷砖、空间、装饰品,陶艺珍品区迎来了大批消费者参观,众多消费者踊跃购买。活动镜头九:与奥运冠军同台竞技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作为火炬手,与广大市民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后更让大家领略了冠军的风采。当主持人宣布现场观众可上台与冠军比拼球艺的消息时,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最终有三位幸运观众获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最终有三位幸运观众获得与冠军打球并合影的机会,同时还获得由阎森亲笔签名的球拍和“陶醉中国”文化衫;潘柏林大师也上台与冠军进行了几回合的球技交流。

“陶醉中国·东鹏中国陶瓷文化节”进北京


“陶醉中国·东鹏中国陶瓷文化节”全国巡演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陶瓷文化节系列活动全国第四站。

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的“陶醉北京”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新增了与奥运冠军同台比拼、中央电视台获奖节目表演等不少亮点。

2000年奥运会乒乓球冠军阎森,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点燃火种,经分会场居然之家北四环店、西四环店、玉泉营店、十里河店,行程两天传递到主会场闽龙陶瓷总部基地东鹏陶瓷4S店门前,会同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会长丁卫东共同点燃圣火,伴随着奥运的主旋律,现场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和热烈的气氛。

活动镜头一: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传递古灶圣火

9月8日早8:30,奥运主场馆“鸟巢”人头攒动,108人组成的身着“陶醉中国”统一服装的队伍在此整装待发。众媒体早已在此架起了摄像机、照相机随时准备捕捉精彩镜头,有的媒体已迫不及待地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9:00,奥运冠军阎森走到队伍前列,接过东鹏工作人员从佛山南风古灶取来的火种将火炬点燃。现场响彻“陶醉北京,鹏飞世界”的口号。在阎森的带领下,队伍浩浩荡荡沿着预定传递路线开始传递圣火,经三个分会场传递到十里河店,并在此进行火炬接力。随后队伍喊着口号,高举“陶醉中国”的旗帜,继续朝陶瓷文化节主会场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进发。沿途不断有市民加入到圣火传递的队伍中来,与队伍一起高喊口号,齐步进发。

活动镜头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9月9日9:30,活动主会场东鹏陶瓷北京4S店一派节日喜庆气氛。领导嘉宾陆续到场,颇具民族特色的京剧鼓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紧接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东鹏北京总代理商北京伟创力业公司负责人,东鹏陶瓷股份公司领导,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领导相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长长的排队等候抢购产品的队伍,手持号码牌,恰似一道风景。

活动镜头三:点燃圣火点燃梦想

9月9日10:55,奥运冠军阎森手持火炬带领队伍跑步进入主会场舞台前,将火炬递交给丁卫东会长,圣火点燃,礼炮、掌声、欢呼声齐鸣,500只白鸽飞向蓝天。

活动镜头四:名作拍卖捐赠,爱心永恒

在火爆气氛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炳、潘柏林的两件亲手作品现场拍卖顺利,所得款项即时捐赠给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用做慈善事业;大师、组委会、北京朝阳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商建英上台举行了捐赠仪式,商建英副会长向组委会赠送锦旗,并致感谢辞。

活动镜头五:销售爆棚,人山人海

东鹏4S店内。人山人海的顾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将店门堵得水泄不通,他们手上都拿着购买牌号,展厅50多名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截止9月9日下午活动结束时,笔者从北京伟创力业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东鹏北京全渠道销售额喜人。

活动镜头六:真人泥塑,老北京形象深入人心

走进东鹏北京4S店,很多人围着一个老北京雕塑在合影围观,走进仔细一看,眼睛还会动,一个完完全全的老北京形象引起了京城人民的情感共鸣;展厅沙池有一个中国古代陶工的雕塑,手里拿着一个古旧陶瓷器皿,将中国古代制陶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其实,这是两副精心制作的行为艺术作品,都是用真人在身上做出来的。

活动镜头七:大师与媒体畅谈陶瓷艺术

9月9日11:30,东鹏北京4S店二楼。来自佛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炳、潘柏林应京城多家媒体邀请举行记者交流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东鹏陶瓷股份公司相关领导,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领导也参加了见面会。会上,各媒体记者踊跃提问,大师及各参会领导针对记者提问作出了精彩回答;大师讲解了陶瓷文化的根源与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在装饰中的应用以及南北陶瓷的文化如何融合,把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活动镜头八:文化元素,让陶瓷与生活如此贴近

活动现场,6台电动拉坯机配合陶艺师傅现场演示陶瓷器皿的制作过程,观众踊跃参与,泥土与手亲密接触,体味一堆堆泥土眨眼间在双手的动作下奇妙地变成一件件陶瓷艺术作品,让众多北京市民大开眼界,还吸引了清华大学陶艺专业的学生前来参与。由200多幅图片组成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长廊站在历史的高度,将中国陶瓷发展史娓娓道来,展示了生活陶瓷向艺术陶瓷的演变过程,让人们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目了然。现场还展示了用东鹏瓷砖表现出来的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雕刻工艺师在东鹏瓷砖上现场手工雕刻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展示了东鹏陶瓷的精加工技术。东鹏北京4S店还特别开设了陶艺珍品专区,展出从佛山运来的大师亲手制作的陶艺珍品。瓷砖、空间、装饰品,陶艺珍品区迎来了大批消费者参观,众多消费者踊跃购买。

活动镜头九:与奥运冠军同台竞技

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作为火炬手,与广大市民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后更让大家领略了冠军的风采。当主持人宣布现场观众可上台与冠军比拼球艺的消息时,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最终有三位幸运观众获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最终有三位幸运观众获得与冠军打球并合影的机会,同时还获得由阎森亲笔签名的球拍和“陶醉中国”文化衫;潘柏林大师也上台与冠军进行了几回合的球技交流。

“陶醉中国·东鹏中国陶瓷文化节”进北京(图)


“陶醉中国·东鹏中国陶瓷文化节”全国巡演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陶瓷文化节系列活动全国第四站。

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同时进行的“陶醉北京”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新增了与奥运冠军同台比拼、中央电视台获奖节目表演等不少亮点。

2000年奥运会乒乓球冠军阎森,在2008北京奥运会的主场馆“鸟巢”点燃火种,经分会场居然之家北四环店、西四环店、玉泉营店、十里河店,行程两天传递到主会场闽龙陶瓷总部基地东鹏陶瓷4S店门前,会同中国建筑陶瓷卫生协会会长丁卫东共同点燃圣火,伴随着奥运的主旋律,现场洋溢着澎湃的激情和热烈的气氛。

活动镜头一: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传递古灶圣火

9月8日早8:30,奥运主场馆“鸟巢”人头攒动,108人组成的身着“陶醉中国”统一服装的队伍在此整装待发。众媒体早已在此架起了摄像机、照相机随时准备捕捉精彩镜头,有的媒体已迫不及待地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9:00,奥运冠军阎森走到队伍前列,接过东鹏工作人员从佛山南风古灶取来的火种将火炬点燃。现场响彻“陶醉北京,鹏飞世界”的口号。在阎森的带领下,队伍浩浩荡荡沿着预定传递路线开始传递圣火,经三个分会场传递到十里河店,并在此进行火炬接力。随后队伍喊着口号,高举“陶醉中国”的旗帜,继续朝陶瓷文化节主会场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进发。沿途不断有市民加入到圣火传递的队伍中来,与队伍一起高喊口号,齐步进发。

活动镜头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9月9日9:30,活动主会场东鹏陶瓷北京4S店一派节日喜庆气氛。领导嘉宾陆续到场,颇具民族特色的京剧鼓吸引众多路人驻足观看。紧接着,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东鹏北京总代理商北京伟创力业公司负责人,东鹏陶瓷股份公司领导,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领导相继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长长的排队等候抢购产品的队伍,手持号码牌,恰似一道风景。

活动镜头三:点燃圣火点燃梦想

9月9日10:55,奥运冠军阎森手持火炬带领队伍跑步进入主会场舞台前,将火炬递交给丁卫东会长,圣火点燃,礼炮、掌声、欢呼声齐鸣,500只白鸽飞向蓝天。

活动镜头四:名作拍卖捐赠,爱心永恒

在火爆气氛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炳、潘柏林的两件亲手作品现场拍卖顺利,所得款项即时捐赠给北京市朝阳区红十字会用做慈善事业;大师、组委会、北京朝阳区红十字会副会长商建英上台举行了捐赠仪式,商建英副会长向组委会赠送锦旗,并致感谢辞。

活动镜头五:销售爆棚,人山人海

东鹏4S店内。人山人海的顾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将店门堵得水泄不通,他们手上都拿着购买牌号,展厅50多名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截止9月9日下午活动结束时,笔者从北京伟创力业公司负责人处了解到,东鹏北京全渠道销售额喜人。

活动镜头六:真人泥塑,老北京形象深入人心

走进东鹏北京4S店,很多人围着一个老北京雕塑在合影围观,走进仔细一看,眼睛还会动,一个完完全全的老北京形象引起了京城人民的情感共鸣;展厅沙池有一个中国古代陶工的雕塑,手里拿着一个古旧陶瓷器皿,将中国古代制陶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其实,这是两副精心制作的行为艺术作品,都是用真人在身上做出来的。

活动镜头七:大师与媒体畅谈陶瓷艺术

9月9日11:30,东鹏北京4S店二楼。来自佛山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周炳、潘柏林应京城多家媒体邀请举行记者交流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会长丁卫东,东鹏陶瓷股份公司相关领导,北京闽龙陶瓷总部基地领导也参加了见面会。会上,各媒体记者踊跃提问,大师及各参会领导针对记者提问作出了精彩回答;大师讲解了陶瓷文化的根源与发展、陶瓷文化艺术在装饰中的应用以及南北陶瓷的文化如何融合,把艺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活动镜头八:文化元素,让陶瓷与生活如此贴近

活动现场,6台电动拉坯机配合陶艺师傅现场演示陶瓷器皿的制作过程,观众踊跃参与,泥土与手亲密接触,体味一堆堆泥土眨眼间在双手的动作下奇妙地变成一件件陶瓷艺术作品,让众多北京市民大开眼界,还吸引了清华大学陶艺专业的学生前来参与。由200多幅图片组成的中国陶瓷历史文化长廊站在历史的高度,将中国陶瓷发展史娓娓道来,展示了生活陶瓷向艺术陶瓷的演变过程,让人们对中国陶瓷的历史发展过程一目了然。现场还展示了用东鹏瓷砖表现出来的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雕刻工艺师在东鹏瓷砖上现场手工雕刻各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展示了东鹏陶瓷的精加工技术。东鹏北京4S店还特别开设了陶艺珍品专区,展出从佛山运来的大师亲手制作的陶艺珍品。瓷砖、空间、装饰品,陶艺珍品区迎来了大批消费者参观,众多消费者踊跃购买。

活动镜头九:与奥运冠军同台竞技

乒乓球奥运冠军阎森作为火炬手,与广大市民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后更让大家领略了冠军的风采。当主持人宣布现场观众可上台与冠军比拼球艺的消息时,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最终有三位幸运观众获现场观众跃跃欲试;最终有三位幸运观众获得与冠军打球并合影的机会,同时还获得由阎森亲笔签名的球拍和“陶醉中国”文化衫;潘柏林大师也上台与冠军进行了几回合的球技交流。

陶瓷文化:古代名窑·中国著名茶具的产地介绍之一


瓷库中国讯我国陶瓷业历史悠久,中国的英文名China即是最初瓷器传入西方,“瓷”字的谐音。古代名窑颇多,不能一一介绍,只选与茶具关系密切的名窑,简介于此。

1.越窑该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一诗,系对杭州湾南岸古越地青瓷窑场的总称。其形成于汉代,经三国、西晋,至晚唐五代达到全盛期,至北宋中叶衰落。中心产地位于上虞曹娥江中游地区,始终以生产青瓷为主,质量上乘。陆羽《茶经·四之器》中评述茶碗的质量时写道:“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也;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陆羽煮饮绿茶,故极推崇越瓷。

2.邢窑在今河北内丘、临城一带,唐代属邢州,故名。该窑始于隋代,盛于唐代,主产白瓷,质地细腻,釉色洁白,曾被纳为御用瓷器,一时与越窑青瓷齐名,世称“南青北白”。陆羽在《茶经》中认为邢不如越,主要因为他饮用蒸青饼茶,若改用红花比较,或要反映真实的茶汤色泽,则结果正好相反,所以两者各有所长,关键在于与茶性是否相配。

3.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属汝州而得名。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第一个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4.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禹县,此地唐宋时为钧州所辖而得名。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生产各种艺术瓷器。

5.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曲阳润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北宋后期创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称为“芒口”。五代、北宋时期承烧部分宫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铭文。宋代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

中国·陶瓷艺术(二)——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篇 中国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从初创于商代、到真正创制于东汉时期的中国瓷器,是中国人为世界文明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唐代瓷器的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宋代制瓷业蓬勃发展,名窑涌现;明清时代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成,技术上又都超过前代。我国的陶瓷业至今仍兴盛不衰,质高形美,其中比较著名的陶瓷产区有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广东石湾和枫溪、江苏宜兴、河北唐山和邯郸、山东淄博等。

原始时代

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这一时期已出现陶轮技术,制陶术已成为一种专门技术。半坡文化的彩陶在略晚于大地湾一期文化,其纹饰也略为复杂,以几何纹样为主。在陕西、河南、山西三省交界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文化,彩陶花纹则更加富于变化,以弧线和动感强烈的斜线体现变形的动物形象。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鱼、鸟、猪以及人类自身都被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饰的描绘手法都很生动,布局合理,是原始绘画的佳作,也是研究中国绘画史的可靠形象资料。

距今约四千年左右的马家窑文化,是由半坡文化派生发展的古羌集团的一个分支。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支系是半山文化和马厂文化,是龙山文化之后的又一个辉煌时期。马家窑文化类型的陶瓷,表面都经过打磨外理,器表光滑匀称,以黑色单彩加以装饰。装饰图案以满见长,在钵、盘、碗一类的敞口器物内侧,也都绘有图案。

上古之民,穴居野处,生活中的工作中心都围绕着渔猎饮食,所以最初迫切的发明需要都釜瓮之类。陶瓷上出现装饰,说明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大有进步,解决果腹问题以外,尚有余力,于是人们开始在满足最低需求之外,追求美的表现。

河西走廊一带的马厂类型彩陶,器形一般较小,有的器皿上留有穿系小孔,便于携带反映出这一地区半农半牧的经济状况。而在半山彩陶瓷上则出现了播撒种子的人形图案,说明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进步。

在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完善成熟。图案形象直观性强,在当时具有标志性、装饰性等性能,所以对彩陶图案的研究也会给古文字研究提供佐证。中国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原始时期,氏族部落更为繁杂,在特定的生产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需求的文化特征,它们各自有着代表氏族文化的标志性形象,也产生着不可低估的精神凝聚力量。而随着氏族文化盛衰变化,陶器装饰也出现了不同的内容的形式。

早期人类在制陶过程中,对原料的探寻和使用上缺乏经验,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在火的使用上也不够成熟。所以制成的陶瓷质地疏松。至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陶器种类开始增多,从泥质或夹砂陶发展到灰陶、黑陶、彩陶和白陶等。另外,为装饰或提高质量方面着想,又创造出白色、红色陶衣,以及用Fe2O3(黑)、MnO2(红)为着色剂的彩料。在成形工艺上,开创并住处逐步完善了轮制、模制、表面抛光、薄胎成形、拍印纹饰等多项手段。原始的烧成条件比较简陋,这使早期陶器的胎体多为红棕色。这是因为在烧成过程中,大量空气的混入形成强氧化焰,使粘土中的氧化铁成份变红、变黄,加之原料中AL2O3较低,助熔剂量高,也对陶器红色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远古时期的陶瓷烧造技术资料,迄今尚无从找寻,但从现有资料推测,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初期是用柴草在平地上用篝火直接烧制,这种方法至今在许多偏远落后地区被使用,统称为“无窑烧陶”。抑韶文化的窑型基本是横穴式和竖穴式,就泥地挖掘而成,以柴草为燃料,无烟囱,窑内温度较均匀,热量损失较小,烧成温度可达1000度。从龙山文化时期以后,普遍采用竖穴窑,由火膛、火道、窑室三部分组成,窑室直径1米左右,燃烧时空气供应较足,使柴草充分燃烧,火焰可沿窑底均匀进入窑室,使窑内温度提高,可达1050度高温,也为后来出现的馒头窑、倒焰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纵观中国彩陶的技术与艺术,历时四千八年。其实它的上限年代还是个难以考据的迷,随考古发掘工八的不断进行,可能还会出现不同的新认识。就目前现有的资料而言,可以说原始陶器不仅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它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无比辉煌的一章。

陶瓷文化:中国古代民窑青花瓷画鉴赏(二)


明代青花,按时代早晚来看,装饰题材上由少到多,由简入繁。早期多云气,植物纹有牡丹、莲荷、菊、灵芝、松竹梅等,动物纹有鱼纹、水禽,碗心多以福寿字装饰,写法以草渐转正隶。小件器物上未见成群人物出现。明中期以后,题材逐渐广泛,动植物品种增加,植物纹主要有榴、瓜、萱草、秋葵、菊、莲荷、山茶、葡萄、芦苇、松竹梅、柳、蕉等,动物纹有鱼、雁、雀、龙、凤、犀牛、鹿、狮、马、鹤等。人物纹饰大量增加,婴戏图很有特色,多人物场景多见,且有山水,庭院作衬景,中期成化以后,款识的运用开始常见。明代晚期,装饰题材更为丰富,广泛。植物纹饰有牡丹、芍药、柳、蕉、松竹梅、桂、芝、兰、菊、鸡冠花、山茶、石竹、石榴、佛手、莲荷、桃、豆荚、葡萄、枯林幽篁等,人物纹饰中带有仙幻色彩,祈福降愿,或带有明确身份的人物大量出现,民间故事也大行其道,如青云直上、蟾宫折桂、高官厚禄、一路莲科、广寒秋月、魁星点斗、寒山拾得、达摩渡江、东方塑偷桃、吹箫引凤、二十四孝、八蛮进宝、八仙人物、群仙祝寿等。另外,高士图和婴戏图也是明晚期青花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动物纹饰除延续早中期的主要品种如狮、马、鹿外,小型动物大量出现,有鹰、鸬鹚、青蛙、螺蚌、猿、虾、蟹、松鼠、翠鸟、飞虫、蜻蜓、鸡、蟋蟀、蝴蝶等。明代民窑产品的青花色泽除早期洪武一朝多较灰涩外,永宣后一般均较为稳定、深沉,其中精者明亮青蓝、微泛紫光。中期后用陡塘青,精者平衡淡雅,粗者灰暗不清,带有杂质。晚期青花精者幽者可爱,掺回青者蓝艳泛紫,粗者则青色狼籍,深浅不分。四、清代民窑青花清代民窑青花瓷画的轨迹与明代颇有暗合之处,清早期笔势硬挺,不论精粗,大多笔力劲润,铁划金钩,爽利流畅,早期偏晚至中期则趋于润滑圆满,唯气势稍逊,晚期则多笔力呆滞,垂暮老笔,了无生气,光绪一朝,似有回光之兆,然而转瞬而逝。清早期一般用狼毫或兼毫,线条一气呵成,然长线多有接笔,雍正以后,狼羊毫兼用,笔速放慢,晚期青花,勾勒渲染,狼羊毫兼用,分水随意,时有弥漫涣散者,粗者也有似一笔点染法为主,然而绘画者往往神不守舍,气散神飞。总的来说,清代瓷画,顺治时期,精粗不一,粗者居多,然而气沉韵厚,主题突显,康熙至雍正,由粗放向精致秀润转化,视觉冲击逐弱,器物远观不如近玩。乾嘉以后,瓷画生气渐失,萎靡之感更盛,构图繁琐散乱,突出华饰,堆砌硬造,某些俗物几不能睹。清代一朝瓷画题材,早期除延续明代绘画题材外,出现一批贴近生活的题材,如渔家乐、耕织图、好古图、捕鱼图等,人物故事题材十分流行,刀马人物亦盛行。吉庆图案的出现远超于明代。经常出现的植物纹饰有牡丹、芍药、西番莲、菊、松竹梅、海棠、灵芝、万年青、月季花等。动物纹有螭、龙、凤、鹤、狼、狐、天禄、虎、鹿、松鼠、兔、鸡、犬、鱼等,人物纹饰基本与山水庭院场景结合,衣饰表现清晰,厅堂建筑变为主要衬景,体现了高士生活的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梅妻鹤子,体现传统故事的西游记,三国志、水浒传、杨家将等,体现现实生活的十八学士,四妃十六子等均频频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时期特别是中期以后瓷器装饰的人物均较大。早期的山水纹样也较特色,层次分明,气韵生动,一般均配有人物、船只,与明代山水纹饰相比,显得更为完整、具体,但略显拘束。清代中期以后,瓷画题材重复,以缠枝莲、折枝花、吉祥图为大宗,可赏可玩之处愈少。清代青花色泽可分四期,顺治一朝幽蓝与灰蓝兼有,前者一般在细瓷上。康熙至雍正朝,瓷绘发色由粗转精,由灰转正,特别是康熙中期以后所用的翠毛蓝彩分五色,可称青花发色的极致。乾嘉之际,青花发色浓艳、沉着、有些蓝艳泛紫。道光以后,青花瓷色泽飘浮无根,正色极少。只有光绪时期细瓷青花花色尚可远观,近看则亦是无木可缘,乏善可陈。纵观我国传统青花瓷画,可谓是源远流长,变化无穷。但细究瓷画的潮起潮落,无不是紧贴时脉。只要能深入了解历史,了解了古人的审美情趣,了解历史上社会经济的真实情况,瓷画的创作理念和轨迹也就一目了然了,民窑瓷画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