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简一瓷砖 > 导航 >

紫砂壶:心有灵犀一点通

紫砂壶:心有灵犀一点通

简一瓷砖 简一瓷砖是 通利大理石瓷砖

2020-06-18

简一瓷砖。

紫砂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视觉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济。而紫砂壶是实用功能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紫砂壶需要不断摸索,让手感舒服,达到心理愉悦的目的。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重要。紫砂与其它陶泥相比,一个显着的特点即是手感不同。一个熟悉紫砂的人,闭着眼睛也能区别紫砂与非紫砂,就如膜玻璃质器物——粘手,而摸紫砂物件就如摸豆沙——细而不腻,十分舒服。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壶质表的手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时行的铺砂壶,正是强调这种质表手感的产物。

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工艺品的社会功能即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需要;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人各有爱,不能强求.从笔者角度出发,认为古拙为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在?因为紫砂壶属整个茶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它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是:"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正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所以古拙为最佳。

许多制壶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就去模仿古拙,结果是"东施效颦",反而把自己的可爱之处丢掉了。要知道,艺术品乃是作者心境之表露,修养之结果,不是其他所能替代得了的。所以,大可不必模仿。

历史上遗留下来许多传统造型的紫砂壶,例如石桃、井栏、僧帽、掇球、茄段、孤菱、梅椿、仿古等等。乃是经过年代的冲刷,遗留下的仅存的优秀作品,拿今天的眼光看,仍然在闪烁发光。现在许多艺人在临摹,也是一人一个样,各不相同。譬如石桃壶,据不完全统计,就有一百多种,原因就是古今的艺人们,都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进去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与紫砂壶艺的流派相并提,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道理很简单,就如戏剧表演家的流派分类,不能以他演什么戏而定,而应以他在戏剧表演中追求趣味。工艺美术师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

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劣,全凭个人的感觉,作壶的讲"等样"、"等势"就是造型学讲的“均衡”。讲许多的高深的理论,很可能越讲越讲不清。不是有句俗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吗?艺术上的感觉,全靠心声的共鸣,心灵的理解,即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

精选阅读

紫砂壶禅语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

释圆听了,淡淡一笑说:“老僧虽然不懂丹青,但也颇爱收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

年轻人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爱品茗饮茶,尤其喜欢那些造型流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茶壶?”年轻人听了,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就画成了一把倾斜的紫砂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注入到那茶杯中去。年轻人问:“这幅画您满意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你画得是不错,只是将茶壶与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年轻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

释圆听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年轻人思忖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龙鼎紫砂壶

让瓷器离生活再近一点


“断桥残雪”青瓷香台实物图。

中国的英文名为“china”,之所以被称为“china”,这与瓷器分不开,传说18世纪以前的欧洲人不懂得制作瓷器,中国的瓷器到了他们那里之后大受欢迎,因为当时出口欧洲的瓷器大多来自于土质优良的昌南,所以,久而久之,欧洲人就把昌南(china)当作了瓷器与生产瓷器的中国代称。

中国的瓷器从器型与功能上吸收了陶器、木器、玉器、漆器、青铜器的精华,替代了它们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到了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瓷器的功能却并没有进一步发展,浙江理工大学的李锋说:“我觉得目前陶瓷产品或作品,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厨房等日用产品和纯艺术品这两个大类。我看过杭州举办的艺术衍生品展,里面的一些陶瓷艺术衍生品也还是没有跳出艺术品的范畴,真正把陶瓷艺术衍生到生活中的产品,很少。”

如何让陶瓷艺术衍生到真正的生活中,成为了李锋心中的“执念”。也许,正是这份“执念”让他设计出由传统陶瓷与现代工业产品相结合的共振音箱“voiceofchina”。

陶瓷与苹果共振

李锋设计的“voiceofchina”共振音箱十分小巧,设计也特别简单,它由瓷器制成,外形像弯弯的一节玉管,通身为白色,釉面光洁,没有一丝多余的纹样或色彩做装饰,中间留有手机插放的槽口,如果不说明用途,音箱更像是一件陶瓷的工艺品。

当然,这款共振音箱并不是普通的工艺品,不但如此,而且超级跟随潮流步伐,在人人都有苹果手机的时代,它是李锋专为iPhone全系列及iPodtouch(第五代)设计的陶瓷共振音箱。无论是哪一款苹果手机,哪怕是“土豪金”与音箱搭档也绝不会有违和感,相反音箱简洁现代的造型,与苹果共振后,“潮”的感觉更加明显。

苹果一族只要将自己的爱机放在扬声器中间的槽中,声音进入谐振腔中,音量就会放大,特别是音箱会加强低音,放大的声音从左右侧出来,形成了立体效果。

在iPhone播放一首歌时,经过音箱的良好共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度增加到不使用共振音箱的2倍以上,音调音色得到了明显改善。

陶瓷共振音箱的“爸爸”李锋说:“我选择针对iPhone做共振音箱主要是考虑到iPhone的消费群体很大,同时也是关注度最高的手机。其实这是一个系列作品,除了给iPhone设计这款共振音箱,同时,我还给联想手机设计了共振音箱。”

就是因为一只碗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知道共振音箱。这是一种很神奇的音频设备哦!它运用共振发声原理设计,让音频经过转换后以机械振动介质面,如:木质桌面、金属、玻璃等,使介质整个产生共振,从而播放出悠扬的乐曲,让人可以聆听到身边各种材质对音乐品质的不同诠释。

这样一件设备,偏偏又和如玉般的瓷器合为一体,这让人十分好奇设计师李锋怎么想到把这两样糅合到一块儿的。

2013年,李锋开始设计“voiceofchina”,他说:“我在看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场景,侗族姑娘把碗扣在收音机上,收音机的歌声一下子就响亮了很多,同时变成了立体声。这个场景给我了很大的启发。”

加之近几年来,李锋因为偏爱陶瓷,一直都在关注。他觉得瓷器质地坚实细密、表面光滑,敲击声清脆悦耳,具有独特的音质和音色,人们用“声如磬”来形容陶瓷,它的优美音色,自古就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既有很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仅是“锅碗瓢盆”,也不仅仅是“花瓶”。

不可能的任务

不过,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设计,李锋从设计到制作却花费了半年多的时间,才初步完成。最初,他拿着设计稿与做陶瓷的师傅交流时,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认为方案不可行,受到陶瓷工艺的局限,这个产品很难实现。

那个时候,李锋也考虑过其他材料,比如:塑料,但塑料很轻,音箱放置后很难保持稳定,而且塑料的工艺很难解决产品整体成型的问题。他分析了很多,认为其他材质很难实现陶瓷的效果,无论从声学效果,还是产品的重量,以及材料的成型和工艺来说,陶瓷都是比较理想的材料。

当李锋被做陶瓷的师傅拒绝之后,就向在陶瓷方面的专业人士请教,同时不断地与陶瓷师傅交流和探讨。陶瓷共振音箱制作上最大的难点在于,因为音箱的形态和功能都比较特殊,而且受陶瓷工艺的局限,成型难度大,烧制后的变形很难控制,同时还要跟手机做精密地配合,但陶瓷的尺寸精度没法保证。

终于,制作开始了,但是李锋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只能通过一次次的打样,不断调整,前后打样近10次,才最终成型。

制作这个音箱的师傅说:“我做了30多年的陶瓷,还没有遇到如此麻烦的产品,难度大,要求高。”在这个音箱的设计和制作中,李锋以半毫米这样的尺度来要求音箱加工的精度,而这对陶瓷来说,尤其是手工制作的陶瓷来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音箱成型之后,李锋依然在不断地寻求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我是一个比较追求完美的人,只要作品或者产品中还有可以改进的,我就会一直不断地改进。”

设计师名片

李锋

2001年本科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

同年至今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工业设计系。

2008年获得浙江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晋升为副教授。

著作:

出版《从构成走向产品设计》等教材四本,其中《产品设计—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等两本教材为浙江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

荣誉:

浙江理工大学教坛新秀称号和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

主持、参与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资助项目等各类科研8项;

为美国通用电气等企业完成量产的产品设计近二十项。

最近获奖:

原创作品“断桥残雪”青瓷香台获得2013杭州市优秀旅游纪念品大赛金奖;

“苹果手机共振音箱”获得2013年红点概念设计奖。

联想创客大赛全国九强—最佳商业价值奖。

对话设计师

人文杭州:很多时候设计作品很能代表设计师,您认为这个作品能代表您本人吗?

李锋:这件作品我觉得是可以体现我个人的一些特点。我崇尚自然,所以我希望用最自然的方式来表达设计,来实现产品的功能,有时候我觉得设计不是一种发明,甚至不是一种单纯的标新立异,设计只是作为设计师视角的一种发现。

设计师是应该用作品说话的,作品需要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品位和追求。我希望作品或产品能够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理念,能够忠实于材料真身的特点,能够呈现出其真实的特性。

人文杭州:今后您还会继续设计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相结合的产品吗?

李锋:会。我在今年年初确定了自己的个人原创品牌:“器道|Keydo”。“器道”源自“器以载道”,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造物境界的追求,器道设计的理念是倡导将人的生活方式和内在需求作为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同时充分考虑材料的自然属性,力求使器物的设计符合造物的内在规律,并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实现道法自然,器道合一。

人文杭州:您设计的“Voiceofchina”有什么特点,是否还有同材质不同款式的系列作品?

李锋:这个共鸣音箱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性,无需任何电源,自然扩音的特点很符合器道合一的理念;同样是我年初设计的断桥残雪青瓷香台,我觉得我也就是利用了断桥现有的形态,与点香的功能进行了一种融合,最后达到的效果是落灰成雪的意境,而这也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人文杭州:今后,我们是否有可能使用上您设计的这个作品?

李锋:如果你们喜欢我的作品,能够使用我的产品,我当然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你们的支持。我的作品因为在联想创客大赛中获奖了,联想联合淘宝网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众筹的平台,1月10日就会上线,名称是“联想创客淘星愿众筹”,到时候我的这些作品都会在上面呈现。

紫砂壶的款识


宜兴紫砂壶的款识千差万别,研究起来亦有相当的难度。早期的紫砂壶多无款,明晚期才出现了款识。

紫砂壶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落款随意性极大,具体到了每个人早年与晚年的款之变化都非常答,极少有陶工一生只用一二枚印章。如果是刻款,那变化就更大了,请张三刻、也请李四刻,习惯了自己也刻。如果款识是印章,因敲打力度的不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紫砂壶中的印章款多为阴刻,敲打在壶上,变成了阳文,阴刻的图章,敲打在半干的泥坯上,如用力过小,字的顶端刀痕往往难以出现,只有用力较大,才可能将印章的全部刀痕打印出来。所以,即使是同一印章,敲打力度不同,印痕字根部相同,字尖往往会不尽相同。

款识种类

紫砂壶的款识,早期多刻制作者的名字,如近几年考古所发现的几件时大彬款的紫砂壶,款为“大彬”、“时大彬制”等。

随着制壶的发展,文人雅士的参与,紫砂壶的落款也随之变化。康熙朝因宫廷的需求,制做出一批紫砂壶,壶体装饰珐琅彩的紫砂壶,底款为“康熙御制”。

清晚及20世纪初,国内的一些经营紫砂陶器的专业公司、商店等,纷纷注册商标,如“金鼎商标”等。在生产的产品上,有“注册商标”,有制作者的名字。

紫砂壶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壶上的款识,概括起来有:人名款、纪年款、堂号款、纪年款、图案款、商标款、地名款、吉语款、诗词款、外销款等。有的作品上多种款并用。

落款的位置

紫砂壶落款,随意性较大,并没有统一的部位。现能见到的,早期的时大彬壶,落款有在把根与足钉之间横刻“大彬”二字的,也有在壶底刻“大彬”或“时大彬制”的。清初的陈明远“南瓜壶”(现藏南京博物院)即在壶身筒上刻上“鸣远”并与打印章并用,也有在壶盖子口上刻款及打印章的。

今天制壶名家在作品上的落款大都出现在三个部位,壶盖里面:名章,把梢:姓章,壶底:姓名章。也有盖内二方印,把梢二方印,姓和名并用,也有印或刻并用。也有在壶体上结合壶的形态、装饰等落上自己的款。

紫砂壶套装赏析


闻名中外的紫砂茶具,除具良好的材质外,特别注重外形的装饰。融书、画、诗、印诸艺为一炉,又集雕、琢、捏、塑、贴、绞、堆、绘、喷、嵌、釉、漆、镶、包等诸般制作技艺为一体。可谓出类拔萃,巧夺天工。

紫砂茶具的创制始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

宜兴紫砂壶的系别可分为:创始、正始、大家、名家、雅流、神品、别派等。始创者为宜兴"金沙寺"寺僧,专抟当地的特产--细陶土加以煅炼,手捏为坯,经几道工序烧制而成,世代相传至今。

至明代正德年间,宜兴进士吴颐山曾在金沙寺寓居攻读诗文,时书憧名"供春"者,因闲暇无事,见寺僧在从事紫砂壶生产,就在暗中淘细土制坯仿效。又经自己刻苦钻研,日积月累,制壶技艺日精,终成为当时最负盛名的一代制壶高手,成为阳羡茗壶"正始"之首。据说当时供春在寺内学艺时,曾看到寺内一古银杏树上有树瘿,形状古朴,奇拙,就模仿树瘿的造型,用手指捏为形,再用茶匙挖空内壁,做成几把"树瘿壶"。这一独树一帜的紫砂壶,受到当时社会名流、雅士们的认同、欣赏和赞叹,为其起名曰:"供春壶",供春遂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壶名家。

名家评供春其壶曰:"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供春之壶胜于金玉"。历代以来,供春壶均为极其名贵之物,名闻遐迩,存世极少,历代藏壶名家竞相搜求而不可得。

供春以后的制壶名家当为董翰、赵梁、元畅、时朋四家。四家之后制壶技艺最高者为一代制壶名家时大彬(时朋之子),时人谓其制的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栗,妙不可思"。时大彬初仿供春制作大壶,后因人们品茗斗趣之需而改制小壶,并以柄上拇指为标志,流传之广,以致人人"几案一具"。清人陆绍曾见时大彬所造之壶,有名为"六合一"者,即壶身、底、盖都可分可合,"合之为一壶"、"离之乃为六",水注其中"滴屑无漏",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

紫砂文化:中国最早紫砂壶


历史上,宜兴紫砂就发源于蜀山地区,当时周围窑户相对集中,紫砂艺人散布在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在考古发掘中,各个土层中的出土器物时代特征明显,是很好的断代标准器,时间上大致可分为清代初期、清代早期、清代中期、晚清民国时期。而在出土器物中,也发现了小规模的明代崇祯时期的紫砂陶片及陶质器物形制,而明代以前的地层中,没有发现任何紫砂的痕迹。这就可以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朝中晚期。

1965年,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曾经出土了一把紫砂提梁壶,根据墓志考证发现,这是目前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壶。

紫砂壶的兴起


紫砂壶样式繁多,各有特色,不仅富于民族风格,而且用开水沏茶具有冬不易冷,夏不炙手和泡不走味,贮不变色,盛夏不易发馊等特殊功能。所以博得人们“一壶在手,爱不忍释”的称颂,高士名儒更视其为“拱壁”,特别推崇,极力提倡,因而紫砂壶成了盛行的上品,数量多,流传广。

紫砂壶的兴起与茶文化的兴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宋代,饮茶已极为普遍.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可谓“不可一日无茶”。当时的饮茶方式均为点茶法,这种方法是将碾成粉状的茶末与沸水混和,并用茶筅回环搅拌,调成沫饽丰富的茶汤。时人还比较茶盏内沫饽的多少和持久性,来断定个人的备茶技巧,名曰“斗茶”。斗茶所使用的茶具为建盏,宋代蔡襄《茶录》云:“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苏东坡《试院煎茶》云:“又不见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潞公即指文彦博,煎茶学蜀人。宋代茶盏,主要以瓷器为主.其他亦有玻璃、金、银、铜等制成,在宋代绘画里如宋徽宗《文会图》或辽金墓室壁画上,时常见到宋人以建盏、青瓷、白瓷或青白瓷进茶的情景。而明代的唐寅、文徵明、王问、仇英的绘画作品中能见到明成化至明万历的紫砂壶的形态演变。有些壶从绘画中可以看出是用来煮水、煎茶的,如唐寅《事茗图》中的提梁壶,仇英《松溪论画图》中的软提梁壶,均是用来煮水、煎茶的。王问《煮茶图》中的提梁壶,文徵明《晶茶图》(作于嘉靖十三年,1543)中的紫砂壶,显然是用来泡茶的。据《明会典》,“洪武二十四年(1391)九月,诏建中发贡上贡茶,罢造龙团,听茶户唯采茶芽以进,有司勿舆。天下茶额,惟建宁为上,其品有四,日:探春、先书,次舂、紫笋。”因太祖下诏,罢造大小龙团,唯采茶芽以进,饼茶日趋衰落,散茶兴起,饮茶方式由煮、煎改变为泡茶。正因为泡茶法的提倡与普及,便相应产生了以泡茶为主的茶壶,由于宜兴地区有着悠久的传统制陶制瓷技术和种茶饮茶习俗,这给以泡茶为主的紫砂茗壶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宜兴地区的先民们,正是在明中期的这种氛围中,逐渐完成了在粗陶中提炼出可精加工的里外不施釉的紫砂壶。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工艺日趋完美,因而在明末一举获得“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的赞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