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瓷釉面上的“绣花艺术”----刻瓷

瓷釉面上的“绣花艺术”----刻瓷

瓷砖墙面 全瓷的瓷砖 全瓷瓷砖

2020-06-18

瓷砖墙面。

有这样一种书画类工艺品:内容多样,有飞鸟走兽,生动活泼;有人物肖像,惟妙惟肖;有山水风景,清新隽永;还有花草、书法、篆刻等各种题材。乍一看,似乎与普通的纸质书画无甚区别;然而仔细看,我们却发现它是雕刻于瓷板之上的书画,这就是刻瓷。

刻瓷是指在瓷器上以刀代笔雕刻动物、山水、人物、花草、书法、篆刻等各种图案的美术工艺。据史料记载,刻瓷这一民间工艺源于明朝,发展于清代,但是刻瓷作品存世量却非常少。究其原因,一是瓷器釉面光滑,既硬且脆,用刀刻画,稍有不慎就会爆裂,工艺难度极大;另外,刻瓷是一门集绘画与雕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它以刀法取胜,但是制作过程漫长,完成一件作品需经数千甚至数万刀的精雕细刻,要花费数日甚至数月的时间,所以,对于制作者来说,终其一生所能完成的精品也是屈指可数的。由于刻瓷的难度大,技艺要求高,这一工艺曾一度绝迹。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还可以看到如此技艺精湛、完美的刻瓷工艺品,这要感谢我们的民间刻瓷艺人袁文潮。袁文潮,别号拜石,南昌市人,出生于工艺美术收藏世家。受家庭文化熏陶,袁文潮自小酷爱各种传统工艺,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对古玩、篆刻、书法等均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并拜民间肖像画老艺人万裕和为师,成为他的关门弟子,在万老先生的传授下,苦心钻研刻瓷技艺,并大胆尝试多种刀法制作作品。

刻瓷是瓷釉面上的“绣花艺术”,而袁文潮正是用他对刻瓷工艺执著追求和日益精湛的技艺绣出绚烂瑰丽的刻瓷之“花”。

相关阅读

特殊的陶瓷文化——瓷刻艺术


一把普通的小锤、一根铁钉般大的钻子,两年的光阴……102块普通的条形瓷砖在他的巧手雕琢下,组成长达5米的“江山万里图”。昨天下午,在素有“南京瓷刻一匠人”之称的陶数成家中,记者有幸亲眼目睹了这幅巧夺天工的巨著。

走近陶数成的家中,在客厅中间挂着一幅用铁皮做成的风景图,除了有形象逼真的竹子外,还悄然栖息着一只可爱的小知了。来到工作室,只见其中一个墙角上有一排精致的仿古徽派建筑,下面分别用铁钩挂着三个精美的圆形瓷盘,上面分别“画”着一片枫叶、一只猫咪和一位当红影星的图像。

“这三个瓷盘上的画都是我一锤一锤敲出来的。”陶数成解释说。“不会吧,我还以为是用毛笔画上去的。”记者一边说,一边伸手触摸,感觉到瓷器上起伏的纹路。

看着笔者吃惊的表情,陶数成笑着从卧室里搬出了6块包装崭新的条形“木板”,然后一块块拼装起来。一副清新秀丽的“江山万里图”展示在记者面前。

这幅作品是由一块块长24厘米、宽5厘米的瓷砖组合而成,上面或深或浅呈现出河水、山路、松树等不同的景物,充分表现出镇江至南京沿途的风景,如果不仔细察看很难让人相信这是用锤子刻出来的。

“为了完成这项浩大的工程,足足花费了我两年的时间,从1997年到1999年之间基本上我很少出家门。”陶数成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美术和手工艺品尤为喜爱。1991年的时候,陶数成无意中从电视上看到广东有人在瓷砖上刻出一幅幅令人称绝的画面。他也心动了,于是就试着一个人在家里捣鼓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陶数成终于也能在瓷盘上雕刻了,但是“原材料”却让他发起了愁。一次无意中经过夫子庙的一家碗店他发现,店里有一种产自景德镇的白色瓷盘,不仅质量过关而且非常符合他雕刻的要求。于是,他就骑着三轮车把店里仅有的70多个盘子一下全买了拖回家,开始干起他梦寐以求的瓷盘雕刻。

经过6年苦心的钻研,陶数成已经完全掌握了瓷盘雕刻的技术,他就想雕刻一幅巨著来充分显示自己精湛的水平。于是,他以“长江万里图”为原本,以瓷砖为原料,先用毛笔在瓷砖上画出整个作品的轮廓,然后分成若干块一点一点雕刻起来,最后用墨喷洒上去就完成了。

“我之所以这么执着,一方面是为了展现瓷砖上雕刻的工艺,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展示南京民间艺人精湛的手艺,让这种民间特有的文化能够代代流传。”陶数成笑着说。

瓷器上的刺绣——刻瓷艺术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何谓刻瓷?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

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叮叮咚咚,叮叮咚咚,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刻瓷起源于18世纪,只有200多年历史,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属年轻一族,但是它的萌生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秦汉的刻剥玉,唐宋元明清的木雕、牙雕、石雕等装饰技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陶瓷馆研究员王一君介绍。

是的,与其载体——瓷器相比,刻瓷确实太过年轻了。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刻瓷。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有镌瓷科,专门培训刻瓷人才,当时的教师是著名刻瓷艺人华约三。其后,刻瓷艺人戴玉屏、陈智光、朱友麟等,都是华约三的学生。

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立说:“上世纪60年代以前,江南民间偶见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工匠,从事在碗内或碗底凿刻姓氏的手艺,也算是一种刻瓷,只是十分简单粗糙,算不得是一种艺术。”

日前,由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孙兆宝创作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刻瓷作品在淄博完成。作品以黄河、泰山为题材,长2.6米,宽1.2米

“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社会上提倡解放思想、推动生产力的时期,人们开始释放出沉积已久的热情和能量。”从事刻瓷创作和研究20多年的苏州刻瓷艺人陆震宇说,“一时间,沉寂了多年的刻瓷艺术也和其它的艺术一样,重新出现在诸多媒体上。”

改革开放使刻瓷获得重生。北京、上海、淄博、青岛、南京等地又重现刻瓷的身影。各地陆续涌现出有名的刻瓷艺术家。其中数淄博的刻瓷艺术最为成熟,刻瓷产业最为发达。

为什么是淄博?

“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有着8000多年陶瓷生产史的淄博,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谋求陶瓷工艺的发展,当初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学江西景德镇的粉彩,二学湖南醴陵的釉下彩。不过,由于淄博本地的陶土、烧成等因素不适合发展这两项工艺,寻找新的陶瓷工艺迫在眉睫。

字串7

1975年春天,淄博瓷厂一位酷爱美术和书法的年轻工人张明文,偶然间受到启发,在一个瓷瓶上刻了一株梅花,并配上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用墨上了色,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到后,当即定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那时,厂里把当年分来的5位美校学生划给我,成立了刻瓷组,由我传授刚掌握不久的新技术。”如今66岁的张老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刻瓷就这样在淄博传授开来。

作为淄博刻瓷的创始人,张明文不仅改进前人的刻瓷工具,发明了钻石扁形刀,还摸索出多种刻法如大写意刀法、水墨刻法、钻刻冰纹敷色法等。2002年,他61岁时又开创了在薄胎瓷器上刻瓷的先河。2006年12月,他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为中国刻瓷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30多年来,淄博已有超过3000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还有数千名业余爱好者,加起来近万人热衷于刻瓷艺术。著名刻瓷艺人有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朱一圭、马林、纪荣福、罗晓东、王长永等。其中,李梓源刻制的鲁青瓷5头文具在1982年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陶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1985年,淄博以刻瓷研究为主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的研究机构——淄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了便于刻瓷艺术走向市场,淄博成立了许多专门的工艺公司,对刻瓷工艺品进行包装、宣传和出售。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刻瓷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企业也采取了免税等政策。

字串5

政府推动刻瓷产业发展是件好事,但是在产业化的浪潮中怎么保证刻瓷艺术不流失呢?对于这个难题,作为当代大师,张明文的思考是:“刻瓷艺术工作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艺术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对市场化问题,能引入经纪人机制最好,艺术家只需要埋头搞好刻瓷艺术,经营市场则交给经纪公司去打理,这也符合市场规律。”

中国刻瓷艺术发展历史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何谓刻瓷?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

人物、山水、花鸟、书法……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叮叮咚咚,叮叮咚咚,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字串9

“刻瓷起源于18世纪,只有200多年历史,与其它艺术门类相比属年轻一族,但是它的萌生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秦汉的刻剥玉,唐宋元明清的木雕、牙雕、石雕等装饰技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陶瓷馆研究员王一君介绍。

字串5

是的,与其载体——瓷器相比,刻瓷确实太过年轻了。

字串6

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使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真正产生了刻瓷。

字串4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学堂设有镌瓷科,专门培训刻瓷人才,当时的教师是著名刻瓷艺人华约三。其后,刻瓷艺人戴玉屏、陈智光、朱友麟等,都是华约三的学生。

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解放后,刻瓷技艺已经鲜有人掌握。苏州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立说:“上世纪60年代以前,江南民间偶见有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工匠,从事在碗内或碗底凿刻姓氏的手艺,也算是一种刻瓷,只是十分简单粗糙,算不得是一种艺术。”

字串4

日前,由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孙兆宝创作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刻瓷作品在淄博完成。作品以黄河、泰山为题材,长2.6米,宽1.2米。

“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社会上提倡解放思想、推动生产力的时期,人们开始释放出沉积已久的热情和能量。”从事刻瓷创作和研究20多年的苏州刻瓷艺人陆震宇说,“一时间,沉寂了多年的刻瓷艺术也和其它的艺术一样,重新出现在诸多媒体上。”

改革开放使刻瓷获得重生。北京、上海、淄博、青岛、南京等地又重现刻瓷的身影。各地陆续涌现出有名的刻瓷艺术家。其中数淄博的刻瓷艺术最为成熟,刻瓷产业最为发达。

字串8

为什么是淄博?字串7

“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

字串8

有着8000多年陶瓷生产史的淄博,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谋求陶瓷工艺的发展,当初定了两个发展方向:一学江西景德镇的粉彩,二学湖南醴陵的釉下彩。不过,由于淄博本地的陶土、烧成等因素不适合发展这两项工艺,寻找新的陶瓷工艺迫在眉睫。

字串9

1975年春天,淄博瓷厂一位酷爱美术和书法的年轻工人张明文,偶然间受到启发,在一个瓷瓶上刻了一株梅花,并配上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用墨上了色,被前来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到后,当即定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字串9

“那时,厂里把当年分来的5位美校学生划给我,成立了刻瓷组,由我传授刚掌握不久的新技术。”如今66岁的张老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刻瓷就这样在淄博传授开来。

作为淄博刻瓷的创始人,张明文不仅改进前人的刻瓷工具,发明了钻石扁形刀,还摸索出多种刻法如大写意刀法、水墨刻法、钻刻冰纹敷色法等。2002年,他61岁时又开创了在薄胎瓷器上刻瓷的先河。2006年12月,他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成为中国刻瓷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人。

30多年来,淄博已有超过3000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还有数千名业余爱好者,加起来近万人热衷于刻瓷艺术。著名刻瓷艺人有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朱一圭、马林、纪荣福、罗晓东、王长永等。其中,李梓源刻制的鲁青瓷5头文具在1982年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品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陶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块金牌。字串9

1985年,淄博以刻瓷研究为主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专门的研究机构——淄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为了便于刻瓷艺术走向市场,淄博成立了许多专门的工艺公司,对刻瓷工艺品进行包装、宣传和出售。地方政府为了鼓励刻瓷产业的发展,对相关企业也采取了免税等政策。字串6

政府推动刻瓷产业发展是件好事,但是在产业化的浪潮中怎么保证刻瓷艺术不流失呢?对于这个难题,作为当代大师,张明文的思考是:“刻瓷艺术工作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艺术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对市场化问题,能引入经纪人机制最好,艺术家只需要埋头搞好刻瓷艺术,经营市场则交给经纪公司去打理,这也符合市场规律。”字串4

艺术决定价值

字串7

艺术家把艺术搞好,公司把经营打理好,这样怎么会不受市场欢迎呢?

字串7

据了解,在今年春拍和去年秋拍上,中国嘉德、中拍国际、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华辰等几大拍卖行都推出了刻瓷藏品,其中有大量刻瓷精品涌现。一只清刻瓷描金山水人物纹大碗在前不久中拍国际拍卖会上就以9.9万元高价拍出。

字串7

张明文没想到,自己创作的《敦煌归真》会以50万元的高价被北京的一位收藏家收购。“10年前估计只能卖几千块钱。”张明文表示,当时他觉得收价太高,自己降了5万元,不过对方最后还是给了50万元。而据业内人士估计,未来几年,该作品价格很有可能突破百万元。字串5

为什么刻瓷藏品价格逐渐走高?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刻瓷艺术融汇了金石、书法、绘画等艺术,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因此具有较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再者,刻瓷工艺难度大,过程复杂,往往需要花费至少一个月甚至几年来完成一件作品,而且清代以来刻瓷存量很少,所以升值潜力大。

字串5

“刻瓷艺术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随着产业的发展,其藏品地位也被接受,特别是海外市场更为认可。”王一君表示。

33年前,张明文在瓷器上刻下第一刀时,并没有想到这门名不见经传的“雕虫小技”会在自己的手上发扬光大,重新焕发生机。

德-化-陶-瓷-总-站

他说,刻瓷艺术能够发展到今天,得益于淄博政通人和及乡亲们的理解、支持、呵护和鼓励——是这些,推动了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字串9

刻瓷艺术为淄博陶瓷增色


“淄博人对陶瓷的情感可以用"特殊"来形容,因为我刚调到淄博的时候,与淄博的各界人士谈起陶瓷的时候,大家特别兴奋。后来了解到,虽然它占淄博G D P的比重不是很大,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淄博的一张名片。”这是淄博市的一位领导在一次陶瓷会议上的一番话。“淄博陶瓷是淄博工业产业的根,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淄博陶瓷的文化内涵是任何一个产业所不能媲美的。当代国窑的标志是一些重要领域代表国家,除了日用陶瓷进入国宾馆等国家的一些场所,淄博的刻瓷大师的作品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所以,市委提出"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当之无愧!”被誉为“陶瓷书记”的淄博市原市委书记杜祥荣接受记者采访时,历数了在不同时期淄博陶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地位。特别提到了淄博的刻瓷艺术在“当代国窑”中的地位。

刻瓷艺术最早发端于乾隆宫廷造办的技艺,在光滑坚硬的瓷面上绘刻人物、花鸟和书法,它凝聚了书法、绘画艺术,也展示艺人刀法之美,还展现陶瓷作为刻瓷载体的工艺水平。刻瓷这门综合艺术所传达的特有的审美属性也使宫廷的刻瓷匠师们乐此不疲。1982年,被誉为淄博刻瓷“第一刀”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明文先生把刻瓷技艺带到美国田纳西州的世博会上,同一年,李梓源在德国第34届慕尼黑手工艺品博览会获得金奖,淄博的刻瓷艺术从此走向世界,让世界通过刻瓷艺术了解了淄博,淄博也因刻瓷艺术名扬海内外。淄博刻瓷传承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技艺和价值。

张明文先生开创了淄博刻瓷艺术的先河,他的作品内容新颖,构思奇特,随物赋形,一瓶、一罐、一碟、一盏,在他手里由于被赋予新的生命而成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国政府把淄博刻瓷大师的刻瓷作品作为国礼先后馈赠给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国内外许多艺术家、收藏爱好者也把刻瓷作为珍贵藏品收藏。

目前,淄博的国家级、省级刻瓷大师达到了100多位,其中国家级的大师20余位,这对淄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淄博刻瓷大师已经成为“当代国窑”一朵奇葩。

传统瓷刻艺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


瓷刻是中国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术,是陶瓷装饰的一种,被人们称之为“瓷上锦绣”,始于清康熙年间。(1)他在烧成的素色瓷器釉面上用钨钢刀或金钢石刀镂刻书、画。即先用刀尖刻出或錾出点线,再图墨上蜡,在瓷器釉面上出现山水、花鸟、人物等画面或各种书体的字迹,产生奇妙的金石趣味,既保留了传统的书画风格,又发挥了瓷面晶莹光洁的特色,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而且经久不泯,可长期收藏和观赏。他与剪纸、刺绣、泥塑、布艺都是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顽强的生命力,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把玩和青睐。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瓷刻手工艺受到严峻的挑战,面临着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甚至走向消亡的可能。如何将瓷刻艺术传承下去,如何发展和创新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瓷刻艺术的传承

1、授徒传承。授徒是传统的艺术传承方法,以师带徒,手把手教学,得到师傅口手真传,是瓷刻艺术工作传承基础。但是,现在人工作节奏快,有些人生活比较浮躁,业余时间大多被麻将、扑克、电脑、喝酒、跳舞所占有,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学习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术,因此,民间瓷刻艺术家要从年轻人中,从有识之士中选拔瓷刻艺术爱好者、选择有志于学习传统瓷刻艺术的人进行授徒,着力培养,言传身教。通过授徒传承,口手相传,把祖国传统的瓷刻艺术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2、培训传承。举办培训班进行瓷刻艺术传授,人多面广,能一次性集中许多人带动学习传统刻瓷工艺,这是瓷刻艺术传承和发展的有效措施。民间瓷刻艺术家要在技校、社会团体、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瓷刻艺术专题培训班,传授刻瓷工艺理论、绘图方式、技术要领、操作技巧,首先培养他们实际绘画能力,其次培养他们实际动刀能力,培养他们对传统的瓷刻工艺兴趣和艺术修养。通过培训传承,可发现一批瓷刻爱好者和人才,然后从中选拔意志坚定的、能有作为的人进行重点培养,从而使瓷刻传统艺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有效传承。

3、专业传承。在艺术院校设置专业选修课程进行瓷刻艺术教学和传承,这是瓷刻艺术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办法。艺术院校学生不但文化程度高,而且有艺术创作激情,既能从传统的瓷刻艺术中吸取营养,又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最具有活力。同时,艺术院校有着义不容辞的瓷刻艺术传承责任,在开好书法、国画、西画、动漫等课程同时,也要从保护祖国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考虑,拯救濒临消亡的艺术,开设瓷刻、剪纸、布艺等民间手工艺选修课程。通过专业传承,多方位培养艺术人才和发现艺术人才,培养刻瓷艺术品市场,这样瓷刻艺术生存和传承才有强大的后盾和基础。

4、体制传承。瓷刻艺术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政府扶持,建立保护和传承传统艺术体制,这是民间艺术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文联、民协、文化部门要建立扶持民间艺术发展管理机构,设立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民间艺术工作。其次,“政府搭台,艺人唱戏”。管理部门要为民间瓷刻艺人解决实际困难,定期举办艺术品展览,向大众汇报创作成果,为民间艺人提供展示刻瓷艺术的舞台,大力培育艺术品市场。另外,各级政府要做好民间艺术家创作导向工作,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和培训年轻有为的民间艺人,提高文化修养,定期对瓷刻艺人进行表彰,评定技术职称,积极扶持他们成长。同时新闻媒体要抓住传统文化回归大好时机,多层面、多方位进行报导,引导更多的人群了解瓷刻传统艺术,培育大众收藏意识,投资艺术品意识,从经济上、政治上鼓励民间艺人创作。通过政府大力支持,建立艺术传承体制,完善艺术管理办法,中国民间瓷刻艺术传承和发展才有了牢固的基础,民间艺术家才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瓷刻艺术的创新

1、主题要创新。任何一种艺术都有他的文化内涵和主题思想,传统的瓷刻艺术品主要表现形式有:八仙过海、竹林七贤、携琴访友、松下高士、和合二仙等题材,瓷刻线条表现形式比较单一,思想性传统。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欣赏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民间瓷刻艺术家要随着时代需求,适时进行创新,与时俱进,不但要从传统的题材中汲取营养,也要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新的灵感,发现新时期工作重点,服务于新的时代,要从保护祖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进行创作,为开辟新市场而创作;同时民间瓷刻艺术家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把握时代脉搏,加快形成自己的风格,进一步明确瓷刻艺术主题思想,进行主题创新,选择专题内容进行创作。如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为了发展地方旅游事业需要,民间瓷刻艺术家可以选择当地历史文化名人肖像作为瓷刻艺术表现主题,也可选择当地名胜古迹或农村、农民题材作为艺术表现主题,这样会深受当地政府支持和大众认可,也能使瓷刻艺术家逐渐走出彷徨和困境。通过主题创新,得到社会广泛承认,得到政府、文联、民协认可,才能使瓷刻艺术得到更快发展,才能使传统瓷刻艺术焕发生机。

2、工艺要创新。传统的瓷刻工艺主要在素面瓷器上刻瓷作画,塑造山水、人物、花鸟等画面,它是瓷刻和绘画巧妙的结合,古朴纯真,自然天成。但是,传统的瓷刻线条纤细,黑白分明,色彩单一,缺乏立体感。为此,民间艺术家须吸取前人的长处,在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创新,增加“瓷刻彩绘、瓷刻镶嵌金属和螺钿,瓷刻影雕”等工艺。通过增加新工艺,新品种,使传统的瓷刻工艺赋于新的活力,新的文化,新的思想,新的看点,不但继承了传统的工艺特点,而且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使传统的瓷刻工艺形成多样化、市场化。通过工艺创新,传统的瓷刻艺术更俱有生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生存和发展。

3、思路要创新。民间艺术家不能固步自封,要走出去自立自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要放下架子走到民众中去,与大众交朋友,从民众中吸取营养,形成新的创作思路,让瓷刻艺术扎根在民众当中,让他们认可你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次,民间艺术家切忌闭门造车,积极参加各级举办的工艺品展览会和旅游文化博览会,主动宣传自己,推荐自己,力争获取各级政府和各级民间协会组织表彰和奖励,提高知名度,提高瓷刻艺术品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第三主动与各地民间艺术家交朋友,了解信息,从各种艺术家中汲取营养,触类旁通,从中受到启发,形成自己新的创作思路。通过思路创新,形成不同风格,不断提高瓷刻艺术水平,不断培养收藏爱好者队伍,培养瓷刻艺术品市场,从而使瓷刻艺术得到传承、发展和壮大。

三、瓷刻艺术问题与思考

1、后继无人。瓷刻艺术同其他手工艺一样,面临着后继无人、后备人才缺乏状况,面临着传统艺术失传的可能。因此,民间瓷刻艺术家要积极取得各级政府支持,与政府一起努力拯救濒临消亡的文化遗产,谋求瓷刻艺术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通过授徒传承、培训传承等各种手段,着力培养瓷刻艺术爱好者和有志者,把祖国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继承下去。

陶瓷釉下彩艺术


陶瓷不仅是生活的必需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文化艺术的载体,自古以来对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趣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釉下彩瓷,作为一种当下的生活器具以及艺术陈设品,已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包含着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品位和习俗,反映出人们的精神和思想内容。

一、陶瓷釉下彩的起源与发展

陶瓷,从原始社会起源开始就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日常,并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演变逐渐成为了艺术品。陶瓷也不仅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勤的结晶,同样也应该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陶瓷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的陶瓷工艺与艺术给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瓷也为中国增光添彩,荣耀无比。

早在三国时期,陶瓷就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初,唐代长沙铜官窑烧制出了釉下五彩瓷。它在继承了唐代长沙铜官窑的优良文化和传统底蕴上,进行艺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明如镜而白如玉,薄如纸又声如磬”是釉下五彩瓷的特点。釉下五彩瓷被誉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在世界上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二、陶瓷釉下彩的艺术特点

釉下彩是用高温色料,在已成型瞭干的素还,即半成品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罩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浅色面釉,入窑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的图案,被一层透明的釉膜覆盖在下边。而釉上彩是指在已烧成的白釉或涩胎瓷器上,用色料绘饰各种纹饰,再于700℃—900℃左右的低温窑炉中二次烧造,低温固化彩料而成。其彩料应用广泛,釉色鲜艳,品种丰富且艺术性较强。从种类来分,釉下彩大致可分为三个种类,大致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五彩等。

纯手工景德镇康熙款青花瓷龙纹将军罐

(一)青花

青花称青花瓷,是陶瓷烧制工艺的上等佳,同时也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作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初见于唐宋时期,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的烧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打了明代,青花俨然成为瓷器的主流。清代康熙年间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等衍生品种。

景德镇青花釉里红双耳瓶

(二)釉里红

釉里红瓷器是指用铜红料在素胎上描绘,然后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一次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的瓷器。以现有的资料和传世实物表明釉里红瓷器大致发源与于元代景德鎮。由于釉里红以铜红料为呈色剂,但铜红釉在烧造技术上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正常的显色也不仅仅与铜红料中的铜含量和基釉等成分有关联,并且对烧造气氛和窑温的要求都非常苛刻,成分配比和烧制条件的任何细微差别都会导致色调不正,因此发色纯正的釉里红瓷在元代很少见,大多是灰红色。而到了明代洪武时期,釉里红依旧较为罕见,而且可见的釉里红瓷器颜色饱和度仍旧很低,但较之元代有了很大提高,永乐宣德时期的釉里红发色极佳,浓厚鲜艳、色泽瑰丽,红的好似宝石,也有淡红色的,这与当时的透明白釉提炼技术极具发展有很大关系。宣德以后釉里红走下坡路,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复苏,而这时的釉里红发色也已经能够较为纯正艳美。

(三)釉下五彩

釉下五彩,在景德镇也叫“窑彩”,是一种釉下高温烧成的彩绘方法。这样烧制出的瓷器的胎质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釉色润泽,釉面滑、润,光彩雅丽。最外层的透明釉在保持胎壁纹样不受损坏的同时还能在作为日用品使用时减少了彩矿中铅对人体的危害。在敲击优异的釉下五彩瓷表面时,声音听起来很清脆响亮声音十分好听。如果把釉下五彩瓷器拿起迎光细观,你能感受到它如于玉般透白,晶莹透亮,光泽度很好。釉下彩瓷器胎壁很薄,重量偏轻。如果把釉下五彩瓷器的透光性从艺术观赏性的角度来观察的话,那么釉下五彩瓷器还有另外的特点:一、色彩丰富,精细雅丽;二、画面晶莹润泽,平整光亮,能够给予人们饱满的水份感。总之,它的美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从以上种种特点不难看出,釉下五彩瓷一经问世便立刻便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极大肯定。窑彩集中了许多表现方法的特长,将点、洗染、勾、涂、空白线条等不同方法综合运用,效果良好。现在釉下五彩所用颜色大致有艳黑、草青、海碧、金茶、玛瑙红、紫色、大绿、墨绿、蓝绿和黄色等几十种。

三、陶瓷釉下彩装饰的题材内容及文化内涵

在釉下彩装饰上,已有100多种不同色相的色料可以运用。工艺技法的不断成熟使釉下彩瓷器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与题材。釉下彩瓷器的题材内容涉猎十分广泛,以花卉题材举例,从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的花王牡丹,到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品格高贵的兰花,或者明色艳丽、清香远溢,象征清白的莲荷,或者具有其他意向或者特色的植物,如梅、竹、菊、松、柏、石權、灵芝、芙蓉等等,这些都是釉下彩瓷的艺术题材。从绘画风格上研究也大体分为工笔重彩或泼墨写意,在工笔重彩的形式进行勾勒描绘,就会显得端正秀美、简洁大方,显得精干洗炼。而采用大写意绘画则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豪迈洒脱的霸气。从釉下彩瓷器的表现语言与绘画风格研究,则基本都是勾绘而一些寓意吉祥的花舟图案,如“莲莲有余”等。“莲生贵子”在釉下彩瓷器的艺术题材内容中也较为常见。对这些题材的表现,寄托了创作者们对美的追求、对自然向往和对生活的祝福,体现了一种传统民俗的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骨肉联系。

陶瓷艺术不仅仅是生活的必需品了,它已经成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对人类生活的发展和审美趣味的提升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釉下彩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仅是一种当下的生活器具和艺术陈设品了,她已成为一种文化载体,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她包含着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风貌,体现出普罗大众的审美品位和生活习俗,更反映出当下人们的思想状态。

四、当代釉下彩瓷的艺术表现语言及未来展望

时至今日,作为釉下彩瓷器的创作者们,只有不断的继承优良的传统文化,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之精华,效法自然,才能够进一步拓展思维,拓宽思路,创造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意蕴美好的当代釉下彩瓷器,这也是我们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当代陶瓷的发展无法脱离传统技法的传承与桎梏,但作为新时期的陶瓷创作者,我们也不仅要研究掌握陶瓷的烧制工序与技法,还有从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作为出发点,创作出承古拓今,具有鲜明时代语言、同时具有审美特点的陶瓷艺术制品,陶瓷釉下彩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代代相传,方兴未艾。

西夏瓷器上的剔刻花艺术


西夏瓷器上的剔刻花纹一般采用开光构图,巧妙地处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主题纹饰和地纹主次分明、疏密有序,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

西夏剔刻花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刀具型的刻刀,一种是用圆锥型刻刀。不论是用刀或者用锥,都是“刻花”;刀具型刻刀,在运用上主要有剔、削、刮三种技法,统称为“剔花”。两者可以混用,谓之“剔刻花”。

如这件茶叶末釉剔刻花经瓶,就是一件典型的剔刻花工艺。该瓶高30.5厘米,口径9.2厘米,底径10.2厘米;平折广口,口部刮釉,束颈,宽折肩,深腹,暗圈足;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色绿中泛黄,米黄胎,分上下两个圈带,上部为开光牡丹花,以叶脉纹、弧线纹陪衬,下部由忍冬纹组成一圈,图案粗犷豪放并有大雅之美感。该件瓷瓶釉色莹润,剔花刀锋犀利,线条流畅,是西夏窑中少见之物。

再还如这件白釉刻牡丹花纹大罐,是一件典型锥形刻具刻出的。该罐高31.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6.5厘米;唇口,短颈,圆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内圈足,器身由四道双弦纹组成三个图案带,肩部图案带由三个半圆开光牡丹花纹组成,周围空间用弧线纹添补,腹部图案带由三个连弧开光刻牡丹花纹和二个叶脉纹组成,周围空间也用弧线纹添补,腹下部图案带由忍冬纹组成;通体施优雅高贵的白色釉,胎质细腻,呈浅黄灰色。图案完全被刻花填满,显得十分的雍容华贵,线条流畅,造型质朴逼真。

用刀刻花就是在瓷器的坯胎上直接用刀刻出花纹的纹饰工艺技法,刻花的特点是纹饰轮廓或图案内部线条清晰,图案层次分明,由于刀痕宽窄或深浅不一,又可使图案具有一定的浅浮雕效果。比如石嘴山博物馆收藏的黑釉刻花扁壶,就是用刀刻出的牡丹花纹。此壶高32厘米,肩部有仿制四个耳系周边用圆珠形做装饰,两边安有四个耳系,耳系有铆钉痕迹,腹部用刀刻出牡丹花纹。

用锥刻花就是在瓷器的坯胎上直接用圆锥形的锥子刻出花纹的纹饰工艺技法,刻花的特点是纹饰轮廓或图案内部线条清晰,图案层次分明,由于锥刻痕宽窄一致、线条均匀,图案也有一定的浅浮雕效果。西夏的瓷器多属于这种类型。如果用刀再剔去多余的釉面,就更加地突显出了花朵。

总之,西夏瓷器制作及其装饰艺术,就像西夏的秃发一样,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