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做橱柜 > 导航 >

施民卿——做有生命的陶瓷作品

施民卿——做有生命的陶瓷作品

瓷砖做橱柜 瓷砖有哪些 民窑瓷器的收藏与鉴别

2020-06-19

瓷砖做橱柜。

技法精湛 作品生机盎然

施民卿老师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奖,并有多件作品被江西省、安徽省等博物馆收藏。尽管他在陶瓷艺术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他并没有放松,依然专心钻研,进行学术研究。他的个人艺术传略被编入一些陶瓷方面的专业书刊。

1984年,年仅17岁的施民卿便参加工作,进入景德镇市艺术瓷厂,从事陶瓷美术设计与制作。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创作,其艺术水平日臻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特色。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运用了景德镇彩瓷传统技艺,技法精湛,色彩丰富且华丽,形象描绘细腻,表现形式和内容均达到完美的境界。

男,1968年7月2日出生,1984年5月参加工作,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艺术本科专业,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文跃为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中级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

如《群英会》三只雄鹰栖息在松枝上,仰望天空欢呼,不远处的空中有两只雄鹰俯冲而来,想是在赴这雄鹰的的宴会。作者把鹰的神韵和形态相结合:在鹰的神态上,尤其是眼睛犀利,有着明显的野性,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在表现形式上,或线条粗犷,形象质朴,或精细勾线,神态威严。作者在描绘雄鹰这一主题时,并未忽略大背景,以寥寥几笔描绘了广阔的天空,更突出了鹰的气势。寓意英雄才俊相聚,胸怀大志,惺惺相惜。

又如其《桃李满天下》,作者描绘了一株茁壮的树木,枝上有两个鲜红的桃子,以绿叶相称,赏心悦目。旁边是一枝李子,鲜艳欲滴。树枝上站立着一只仙鹤,眼睛炯炯有神。“霄汉鹏程腾九万,锦堂鹤算颂三千”,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仙鹤寓意长寿,也有借喻贤能之士,此处的仙鹤便是此意。作者通过桃李之上的仙鹤来形容桃李满天下的贤士,巧妙而不失灵气。

从施民卿老师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瞬间,赋予其以生机和活力,整幅作品充满了生命的亮丽和活力,艺术地展现了作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审美风格,令人感觉非常赏心悦目。

欣赏施民卿老师的作品可以发现,作品以粉彩花鸟居多。品读施老师的作品,让我第一个想到的词便是:生机盎然。他善于从大自然中抓住花鸟富有情趣和生机的瞬间,根据不同的物象采取不同的技法,寄情寓意,意到笔到、笔断意连,摄花鸟之神、绘心中之情。赋予了花鸟性格化的灵性。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陶瓷施釉前的准备和施釉后的注意事项


素胎清灰补水

素胎去灰水上齐,不净不匀掉块子;

大件上水要多次,胎子太干大剥皮。

北方瓷,一般胎厚釉厚,为了便于上釉,大都会先素烧。胎体经过素烧以后吸水性和稳定性会有很大的提升。然而经过素烧厚的素胎上面会有一些灰尘,影响上釉的效果。所以上面的口诀讲清灰。

素胎吸水性很强,笔者用舌头舔素胎有比较强的粘滞,说明吸水性比较强(这个方法可以很简单的试验出素烧的效果),为了让素胎施釉厚度适中,所以要补水。

去灰,补水,可以预防脱釉。

另外,避免素胎上釉油性等物质,这样会使上不上釉。当然也可以利用这个,把你不希望上釉的地方涂上油脂,一般情况会用融合的石蜡等。

涮里釉

涮里釉,釉莫稀,

四十六度正合适。

大口瓶,看见底,

里釉颜色要仔细。

小口瓶,里要严,

不严风惊出麻烦。

涮里釉主要两方面原因,一是预防风惊,二是大口瓶可以看见底部,如果无釉就显得不大好看。

这里谈风惊,过冷过热会导致风惊,里釉起一个缓冲作用。另外经过试验,四百度左右开窑炉和七百度开窑炉也非常容易导致风惊,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概率小一些。为什么是这个温度,我自己也在总结,如有知道的方家请指点,先行谢过!

施釉三勤:

一勤搅,釉均匀;

二勤量,浓度准;

三勤捞,无釉渣;

浸釉均匀无痕疤。

施釉前,搅匀,量浓度,捞釉渣应该是老生长谈,无需多言。施釉后也应该清洗釉桶,保持干净,避免产生更多的釉渣。

看过毕加索做的陶瓷吗?


9月10日,作为第三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的组成活动,第十八届北京艺术博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本届艺博会共展出18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家美术机构和艺术画廊的6000余幅艺术精品。其中,毕加索陶瓷原作展上,由美国LC艺廊带来的十余件毕加索陶瓷真品集中亮相。

本届艺博会汇集了毕加索、吴为山、刘文西,以及多位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推出的众多主题展包括非遗文化展——朱寿珍现代刺绣艺术展、邂逅经典——俄罗斯油画精品展、毕加索陶瓷原作展、京津冀艺术名家联展以及“传承经典”大师名作汇展等。此次展出的毕加索作品均选自他陶瓷创作中的代表性作品,如《戴着花冠的女人头像》《杰奎琳在画架旁》《葡萄》等。其中,《葡萄》为毕加索早期陶瓷创作的精品。

京津冀名家作品联展共带来60余位艺术家的80余件作品,这是京津冀地区名家新作在北京的首次联展,而且,这批作品定价都比较亲民。“艺术是没有地域限制的,我们要让艺术消费者得到真正的实惠。”本届展会组委会秘书长吴正田介绍说。此外,展览期间还特别设置了书画鉴赏及收藏讲座、主题研讨会和美术品拍卖会等相关活动,并将推出半价购票等多项惠民举措。本届展会将持续至9月13日。

如何收藏仿古的陶瓷作品


仿古陶瓷收藏

青花瓷、唐三彩都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具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工匠高超技艺的体现。很遗憾的是,流传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了。为了满足收藏朋友的需求,但是市场上有一些高仿的陶瓷作品。如何收藏这些仿古的陶瓷作品呢?

首先: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爱好收藏,喜欢陶瓷制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陶瓷制品。仿古的陶瓷制品也分种类,根据物品的大小或者制作的难易程度有价格的区别。一般的收藏者或者初入收藏界的朋友一定要选择一些器形比较小的,价格相对较低的制品,不要让收藏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其次,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要想收藏一些陶瓷制品,就要认真研读古代历史,对于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以及重大事件尤其是在陶瓷制作方面的特点都要了解。这些知识在收藏陶瓷作品的时候有很重要的作用。虽然不是真品,但也得选择一些做工好,符合历史特点的作品来收藏,这样的作品才有升值的可能。

最后,一定要谨慎,不要贪婪。收藏陶瓷可以作为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生活,切不可作为发财之道。如果心态不正确的话,就容易上当受骗。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收藏的热情也提高了。但是收藏是有很大的学问的,不管是收藏真迹还是收藏高仿制品,都要注意以上文中提到的问题。

民窑与民窑瓷的特点


民窑与官窑相对,是民间私人开设的瓷窑,烧造技术比官窑粗陋,但民窑瓷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艺术韵味,却一直保持着活泼的生命力,民窑瓷在中国陶瓷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清朝民间还有“气死官窑”之说,讲的就是民窑瓷的精美要胜过官窑,民窑瓷中传世的收藏品也有大量的珍品。

民间陶瓷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中国各地都有陶瓷生产基地,而官窑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产物,陶瓷生产和发展的主要方面还在于民间。所以,我们现在一般所谓的民间陶瓷,都是指在官窑出现以后的“民间陶瓷"。

民间陶瓷的制作技艺多种多样,就地取材、粗料巧做、因陋就简、审美与实用相结合是它的重要特点,烧造的当中蕴含着既坚固耐用又美观大方等诸多好处。造型上的简洁、装饰上的流畅豪放、格调上的闲适淳朴,是广大陶瓷工匠累年创作实践积淀的成果。现就元末明初至明末清初民间青花瓷的发展特征举例来说明:

1.胎体厚重变得轻薄。

2.挖底由粗简到精细,足底由厚到薄,由有乳钉到无乳钉,足内壁由离心倾斜到垂直或内心倾斜。

3.圆器圈足内由无釉到多数有釉。

4.青花料研磨不断细致。由有黑褐色斑点到无黑褐色斑点。

5.装饰由洪武时期的繁荣具体到将景泰、天顺的疏简、抽象;由成化的繁密写实到正德的疏简概括;由嘉靖的再次繁缛具体到天启、崇祯的高度单纯、简练和抽象;自顺治和康熙早期重新又出现写实、工整和布局较满,到嘉庆后重新的简练、草化和抽象。

6.线条由粗犷豪放、粗细变化明显到细腻、粗细变化不明显的铁线描。

7.成化以前是勾、拓、涂染的画法,从成化起出现勾线分水的画法(分水有浓淡两色)、渲染不够均匀清晰到色阶多而清晰,直至康熙达到料分五色、清透莹彻的历史高峰。

8.题材不断广泛,构图形式不断增多。

陶瓷做旧的方法有哪些?


采用某种方法将新烧好或年代较近的陶瓷作成如传世多年或出土陶瓷外貌相似的产品,叫作旧。作旧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一是打磨。具体方法是使用工具在陶瓷表面反复磨擦,使其失去光泽,仿佛是旧的一样。常用的工具有兽皮和葫芦果实的外壳。这种方法因反复磨擦,即使表面很平滑,但也会在胎釉上留下磨擦痕迹。如果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这些磨擦痕迹会暴露得一清二楚。当代打磨有使用机器配以木炭或细砂,像炒栗子一样打磨的,磨擦痕十分均匀,不易看出,须仔细观察。

二是土浸。为了模仿文物在墓中埋了多年而形成的土锈,作伪者常采用将陶瓷在泥土中浸埋的方法,使其产生与出土文物类似的效果。鉴定这类伪品的方法是仔细观察其土锈。如仿造的唐三彩很多,其造型多为大件的俑和马,用土浸方法作伪的也很多。但墓中出土的真物,其土锈呈粉状往下掉,假的则整块地往下掉。而且真者其土锈较为牢固,不易碰掉;假的则一碰即掉。当代有些作伪者使用现代化化学粘合剂(如乳胶等)粘土锈,表面很像,但用刀具一刮,便知真伪。

三是用化学药品浸蚀。将新仿的陶瓷放入酸性或碱性的带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中浸蚀,也会获得作旧的效果。鉴定这类伪品的要领是仔细观察其表面的颜色,因为用这种方法浸蚀后,陶瓷表面光泽虽然减退了,但显得十分呆板,与传世品终有一定差距。如果将陶瓷放入粪便之中浸蚀,可得到与传世品极为类似的效果,单用肉眼很难区别真伪。不过鉴定这类伪品也不难,只要将其放入沸水中,便可嗅出粪便的腥臊味儿。

四是烟熏。这种方法一般是将新仿的陶瓷悬挂于厨房灶的上方,任凭其烟熏火燎,待一定时间后,也会得到满意的效果。鉴定这类陶瓷的要领是仔细辨认其油腻痕迹,真者无油痕,伪者多发黄,且有油质感。

五是复烧。将新仿的陶瓷裹上泥土,放入窑中复烧。外裹的这层泥土中混有一种黄土中的结核石,这种结核石粉碎后掺入土中,再配上微量的酸和水,放入窑中烧至700-800摄氏度即可。这种方法是当代新发明的,使用不到10年,效果较为理想,既可退去浮光,又可咬上土锈,迷惑了不少人。但仔细观察,其土锈仍是呆板,过于做作。

陶瓷做旧藏玄机


陶瓷收藏市场火热,各种造假手段也随之兴起,而“越老越值钱”的收藏定律也一直倍受陶瓷收藏者追捧,因而,陶瓷做旧自古以来便占据陶瓷制作中的重要地位。现在就为您揭秘钧瓷“做旧”的各种玄机。

钧瓷“做旧”自古就有

专家称,陶瓷做旧其实算是一种工艺,古已有之。陶瓷做旧也分类别,第一类是臆造,即手艺人完全凭自己的想法,天马行空来做。第二类是有历史依据的。第三类便是高仿品,即通常所说的仿古艺术品。部分做旧手法,有时连专家都看不出来。

古时,制作的仿品多出于个人喜好,很少是为了牟利。因而在古代,仿前朝的精品,这种“做旧”手法称得上是一门艺术。但是如今的“做旧”,借“古董”的外衣,带有浓重的“铜臭味”。

现在很多人都把做旧的作品当作老东西卖,为了能够避免上当受骗,就需要收藏者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了。如果是陶瓷“做旧”高手制作的作品,就更是真假难辨了。

做旧也是件很有技术性的工作,做得好,卖得正,就是仿古艺术品,有其市场价值,也可能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但做得不专业,内行人一看便知,就毫无意义了。

做旧的“泥水”也有“秘方”

对于如何做旧,专家表示,泥水中加有东西。做旧是有秘方的!

陶瓷做旧手法多样,最常用的有“酸法”、“埋法”。“酸法”指的是将新烧的瓷器放入酸性的、带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中浸蚀。“埋法”,即“土浸”,为模仿瓷器在地下埋了很多年而形成的土锈,通常会将瓷器埋在土里若干年,以产生和出土文物类似的土锈效果。

现如今的做旧手段日新月异,高仿品更是层出不穷。收藏投资者要想从众多的高仿品中,觅得好物件,不仅应掌握传统器物的相关知识和历史资料,更要不断充实自己辨识“真伪”的能力,多实践,通过不断摸索、对比,积累经验。

中国古陶瓷施釉工艺概说


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

蘸釉又叫“浸釉”,为最基本的施釉方法之一。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片刻后取出,利用坯体的吸水性,使釉浆均匀地附着于坯体表面。釉层厚度由坯体的吸水率、釉浆浓度和浸入时间决定。明清以前瓷器多用此法加釉,器物上的釉汁往往不到底足,上部有釉而下部露胎。

荡釉即“荡内釉”,把釉浆注入坯体内部,然后将坯体上下左右施荡,使釉浆布满坯体,再倾倒出多余的釉浆,随后坯体继续回转,使器口不留残釉。有一次荡釉的,也有两次的,但不能多过两次,否则容易产生气泡。荡釉法适用于小而腹深的制品,如壶、瓶等内部上釉。

浇釉大型器物的一种施釉方法。也适用于一面施釉的坯体。在盆中架放一木板,将坯体放在木板上,用勺或碗臼取釉浆泼浇器物。大型的坯体一般由两人共同操作,两人手法必须一致,才能使釉层均匀。

刷釉又称“涂釉”。方法是用毛笔或刷子蘸取釉浆均匀地涂在器体表面,多用于长方有棱角的器物或是局部上釉、补釉,或同一坯体上施几种不同釉料等情况。刷釉最早见于泰汉时的原始瓷,因其不是通体施釉,而仅为口、肩及内底等处的局部施釉,故采用刷釉的方法。

吹釉适用于大型坯体,薄胎坯体、色釉瓷及需要上几种釉的坯体。用一节小竹管,一段蒙上细纱蘸取釉浆,对准器坯应施釉部位,用嘴竹管另一端,釉浆即通过纱孔附着在器坯表面,这样反复吹釉,即可得到厚度适宜的釉层。根据器物的大小和釉的不同,少则吹三四遍,多则吹十七、八遍。吹釉的发明,使器物里外均得以均匀施釉。吹青、吹红两种吹釉工艺均为清初所创。

洒釉又称酒彩。在坯体上先施一种釉,然后将另一种釉料洒散其上,使两种釉色产生网状交织,线面对比,方向变化的纹理。洒釉有全器洒釉,也有局部洒釉。宋吉州窑的玳瑁斑,即是将黄色釉洒在黑色的底釉上形成的。

轮釉将坯体放在旋转的轮上,用勺臼取釉浆倒入坯中央,利用离心力的作用,使釉浆均匀地散开而附着在坯体上,多余的釉浆飞散到坯外。这种方法适用于盘、碟类形状扁平的器物。

陶瓷知识:官窑和民窑的区别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褚绥为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明代采取“官办民烧”的形式,开始有官厂,专烧进贡的瓷器,如在景德镇设御器厂,特派厂官,经费出自地方,编役人夫,设窑达50多座,专门烧造御器即贡器。清代与明代不同,采取的是“官搭民烧”的形式,其产品分“钦限”和“部限”两类,前者是专给皇帝用的,后者是给朝廷和外交礼宾用的。民窑是对官窑而言。广义的讲,凡属非官府经营的,进行商品性生产的瓷窑及其产品,都是民窑。民窑的历史远比官窑早得多,陶瓷器均产于民间中,到了唐代,瓷器成了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远销印度、埃及和波斯等地。据考证,在这些地区都发觉有唐三彩、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等。民窑于此已有较大的发展,并带有商品生产的性质。唐代以后,各地民窑辈出,竞相媲美,往往有供不应求之势。其中著名的,宋代有钧窑、汝窑、定窑等。宋元时,民窑发展较快,仅景德镇的民窑就增加到300座之多。此时的民窑完全属于商品生产性质,民窑在产量上所占的比重比官窑大得多,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发展。到了清代,民窑占了压倒优势,官窑瓷器也为民窑所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施民卿——做有生命的陶瓷作品》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施民卿——做有生命的陶瓷作品》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做橱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