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 导航 >

中国陶瓷的收藏魅力

中国陶瓷的收藏魅力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古代瓷器收藏 中国古代陶瓷器

2020-07-23

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众所周知,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是官窑瓷器历来就被国内外藏家、炒家看好,并成为古玩市场的明星。至于中国陶瓷的价值,民间历来就有很多说法,如“家有钱财万贯,不如宋瓷一件”、“黄金有价、钧窑无价”等。由此可见瓷器在藏家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

从海外市场看,1975年香港苏富比开始每年举办两次拍卖,当时均以瓷器为主,到80年代末苏富比在港拍卖中国陶瓷的总成交额就已突破了1亿港元大关。90年代后,更是势不可挡,中国瓷器在苏富比、佳士得占据了主导。但不可否认,在海外市场亮相的官窑瓷器相当一部分是清末时期,帝国列强在瓜分中国的同时,对中国文物进行疯狂的掠夺,他们或明目张胆地用武力抢夺,或以金钱为诱饵巧取豪夺,致使大量珍贵的中国官窑瓷器流失海外。去年春季,苏富比曾推出一件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这是1860年英法联军中路克爵士从圆明园掠得后卖给莫里逊的,此瓶是1743年督官窑唐英亲自画样研制的贡品,它混合了几种装饰的技巧,细节非常精巧。这只瓶开价420万港元,经海内外买家竞拍,最后在1900万港元价位上一锤定音,买者为北京市文物公司,该成交价为瓷器第七高价,随后香港佳士得再创佳绩。它推出的清乾隆粉花蝶纹如意耳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让人惊叹不已。目前,市场上只要出现官窑瓷器,海内外收藏的富翁往往会蜂拥而至,志在必得。(好运)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艺术陶瓷的独特语言魅力


陶制作为岩石风化后(瓷土)经过水的塑造与火的炼制,从而形成的坚硬物质。而陶瓷也因此被称为了岩石的重生。陶瓷经过多个步骤,包括造型、装饰与炼制等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法,并因此有了多种多样的变化,综合而形成了陶瓷所独有的语言魅力。

1、可塑性

陶瓷由水与瓷土结合行为一种“泥”的状态,“泥”拥有非常高的塑造性。可通过各种手法,成型与装饰来进行加工,并塑造为各式各样的色泽、肌理与外形等效果,从而形成艺术陶瓷所独有的独特魅力。

2、装饰手法上的丰富性

陶瓷的装饰手法,有彩绘、印压、刻划、印刷(花纸)、捏塑、施釉与烧制各种手法。在一件陶瓷上有多个手法来进行综合装饰。

3、艺术语言上的表现力

由于陶瓷拥有前两条所说的可塑性及装饰的手法上的丰富性,正因为陶瓷具有上诉特性,陶瓷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陶瓷可以清洗的表现出自然物体的纹理与形制,还可以表现出各种人造物,如金属、布匹、皮革、纸张等各种物体的肌理与质感。

4、独具的装饰语言——火的艺术

陶瓷与其他艺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陶瓷需要火来进行炼制。也因此陶瓷被称为“火的艺术”,陶瓷的炼制过程,就是装饰的过程之一。中国鼓捣的艺术陶瓷当中,很多陶瓷的釉色及产生的结晶、窑变等各种变化,都是在火的艺术中炼制而成的。

现代艺术陶瓷的创新魅力


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陶瓷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中国历代陶瓷艺术家通过辛勤耕耘和不懈追求,创造出无数闻名于世的、具有中华民族和东方艺术特征的艺术陶瓷珍品,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宝库。

艺术陶瓷历来都十分注重创新和发展,没有时代性、没有新意的陶瓷艺术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忽视创新就得不到发展,这是时代进步对艺术陶瓷发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要使艺术陶瓷从装饰形式、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法上得到全面进步,我们首先应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一是要重视传统陶瓷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艺术陶瓷的发展历经千年,创造了诸多艺术陶瓷表现形式和装饰工艺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艺术财富,应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

二是要深入生活,不断探求和认知世界,感悟大自然,到生活的母体中去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认识,启发灵感,增强创作活力。陶瓷艺术家只有不断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感悟、观察和体验,才能发现新的创作题材,把握时代脉搏,获得新的信息和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反映时代信息和特征的陶瓷艺术作品,才能使自己创作的艺术陶瓷生命力得到增强。

三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不但要学好美学理论,还要学好艺术辩证法,使自己在艺术陶瓷的创作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艺术陶瓷装饰内容和表现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好整体画面布局和局部表现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增强文化底蕴,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品位和内涵,使自己的艺术创作水准得到不断提升。

四是要注重个人作品艺术风格的形成,这是艺术家的生命之所在。没有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是不可能成为传世之作的,一味地摹仿和照搬只能毁掉自己的艺术生命。艺术之路取法无际,上承古法、下启新风。在艺术陶瓷创作的过程中,独辟蹊径,自创一家,逐步积累和创作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使之自成一体,这应该是当代陶瓷艺术家毕生的不懈追求,也是笔者在长期的艺术陶瓷创作实践中所获取的经验总结。

在多年的艺术陶瓷创作实践中,笔者在“乡情”瓷画系列创作实践中探索了一条新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笔者在上世纪70年代曾作为知识青年,在农村插队落户7年,这7年中,笔者对山乡的一山一水、一情一景,纯朴又倍感亲切的民风、民情,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山、那水、那农舍小屋,就像一幅幅朴实而又绚丽的风情画卷,深深地印刻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为“乡情”瓷画创作,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运用到创作方面,就有了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一是在装饰技法上力求创新。“乡情”瓷画创作作品采用釉下多彩并工兼写的绘画技法,色彩以釉下墨绿和釉里红色调为主,以红、黄、蓝诸色进行点缀,画面以表现秋景为多,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丰富的色彩让画面色调清新典雅,既可呈现出苍劲古朴的风格,又能折射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二是在创意上力求诗的意境,如釉下装饰《秋趣》瓷瓶,该作品在画面处理上,以一棵挺拔苍翠的千年古树,占据整个画面的1/3,树下小河淙淙,从盘根错节的树底流过,一座石板桥横跨小河两岸,一排石垒的围墙内,数间青砖瓦房里面两人认真在对弈,那聚精会神的酣战之态栩栩如生。画面上点染而成的釉里红树叶,昭示着晚秋季节的到来。釉下综合装饰《渔歌》瓷画作品中,瓶的下方是一望无际的清流,河岸边堆砌着巨大的山石,一叶渔舟撑离河岸,船头渔夫似在昂首放歌,高昂而悠扬的歌声,仿佛在青山绿水中久久回荡。岸上晨归的村民沿着石板小路拾级而上,向着村居走去。这两件“乡情”瓷画作品,无论在装饰形式还是装饰材料方面,笔者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画面布局上,注重画面的留白,以表现陶瓷的材质美;在技术上,运用釉下工兼写的装饰手法表现画面物象,注重线条的表现力,并赋予其新意。釉下多彩装饰材料使整件作品用笔流畅,苍劲有力。作品画面色彩呈现清雅明快之感,令人赏心悦目。

陶瓷大板的辉宏魅力


陶瓷大板曼哈顿灰所铺就的空间,不论是瓷砖色调、花纹、材质还是拼接,都能让平凡的空间变得与众不同,彰显独具时尚的空间魅力

曼哈顿灰

苏丹米黄

陶瓷大板苏丹米黄就像是一块高级布料,可根据其设计需求随意裁剪,经过自由切割、不同组合更具设计感,为设计师提供更广阔的设计空间。

中国当代陶瓷收藏的地域特色


中国陶瓷艺术源远流长,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以至在英语中成为中国的代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陶瓷艺术创作实践中产生了一批令人敬佩的陶瓷艺术家,他们分布在我国的各个陶瓷产区,作品不仅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而且在继承和创新上具有很高的造诣,受到了国内外陶瓷艺术爱好者和收藏家的青睐。同时,他们还以师徒相传的方式培养了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对推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陶瓷艺术的发展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兴起的“西风”,直到80年代初才真正产生影响。而在90年代,这种影响力加剧,推动了陶瓷艺术的快速发展。

在短短的20年中,中国的陶瓷艺术形成了纷繁多样的艺术形式,而陶瓷艺术在与新技术的结合方面,也显示出了这一古老艺术与时俱进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当代陶瓷艺术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风格,已经为大众所接受和认可。陶瓷艺术家在创作风格上的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创作中求新求变,融入个性风格。

中国美术馆首次独立策划、主办的大型当代陶瓷作品展览——“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和“潮州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展”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

“中国美术馆陶瓷艺术邀请展”邀请当代陶瓷艺术家163人,荟萃了当代陶瓷艺术精品240余件。“潮州现代陶瓷设计艺术展”展出40余件作品,向观众展示了潮州市现代陶瓷设计的优秀成果。

潮州陶瓷生产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陶瓷业获得了快速发展,陶瓷出口、总产值和销售额均在全国名列前茅,并在国际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产品畅销世界五大洲60多个国家,成为潮州的支柱产业。

窑变釉的魅力


单色釉瓷器近来成为颇受藏界关注的品种,市场走势也逐渐强劲起来。在五彩缤纷的颜色釉中,窑变釉瓷器显得十分独特和奇妙。近年来,窑变釉在市场上的价格也开始逐渐上涨,目前,成交价过百万元的窑变釉瓷已达到12件。

窑变釉,顾名思义,是器物在烧成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它本出于偶然,由于形态特别,人们又不知其原理,称为“窑变”。明代时,人们无法预测窑变的发生,因此窑变曾被认为是不祥的“怪胎”,尤其是官窑出现窑变,往往被砸碎。此后,随着窑变的时常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其独特的形态美,或如夕阳晚霞,或似秋云春花,更有大海怒涛,万马奔腾,因而窑变釉被作为一种艺术瓷釉为人们欣赏,如钧窑的窑变、康熙郎窑红、豇豆红、苹果绿等。窑变的缺陷美也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窑火给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后反而让人回味无穷,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记”之类的美称。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时期,窑变已被视为一种祥瑞。据《南窑笔记》记载,清代生产窑变釉,入火使釉流淌,颜色变化任其自然,并非有意预定为某一种色泽,但基本已掌握了窑变釉的规律。

2004年,在中国嘉德推出的“飞鸿阁藏瓷”单色釉专题拍卖中,一件清乾隆窑变釉莲蓬口瓶获价165万元,是该专题拍卖成交价最高的一件。2005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上,一件高17.4厘米的清雍正窑变釉贴浮雕螭龙尊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成交价达258.4万港元,是目前窑变釉瓷器中的最高价。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清雍正窑变釉三牺瓶拍得224.8万港元的高价。有关专家认为,随着单色釉瓷器逐渐被藏家所看重,窑变釉这种独特的单色釉瓷也具有极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日本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陶瓷


1998年2月,笔者因筹办“耀州窑陶瓷展”,前往日本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工作了一个星期,期间通过参观、考察及与日本同行的交流,对该馆的收藏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大阪位于本州的关西地区,是日本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城市。它北与日本著名的千年古都--京都相邻,东边则紧靠日本另一个著名都市--奈良市,这两个城市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大阪古称“浪速”、“难波”。据日本史书记载:神武天皇乘船至九州向东航行巡视,到大阪附近,水流湍急,浪花翻滚,遂将此地称为“浪速”。大阪之名是因为附近多山,上町台一带坡地面积广大且坡面平缓,始称为“大坂”,明治初改称大阪。这座城市濒临濑户内海,市内河道纵横,自古以来凭借河海交汇之优势,与国内及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进行频繁的交往,位于大阪的港口“难波津”就是与海外进行交流的重点地区。

被称为“水之都”的大阪历史悠久,境内已发现弥生时代的遗迹多处。历史上曾有几代天皇在此建都,位于市内的难波宫遗址即为建于七世纪中叶的奈良时代的古皇宫。市内的名胜古迹还有平安时代的大会佛寺,江户时代的丹珠庵,明治时代造币局的泉布观等。

位于东区的大阪城是16世纪末的的霸主丰臣秀吉所建,是大阪最著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包括13处被日本政府指定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建筑。其主体建筑天守阁巍峨宏伟,镶铜镀金,十分壮观,内部保存有丰臣秀吉的木像、使用过的武器及绘画等。此建筑后遭遇火灾被毁,现在的大阪城为1931年民间集资重建,唯有城内的樱花门因全用巨石砌成而免遭火焚,成为目前仅存的遗迹。

大阪的名胜古迹还有日本最早的官寺-四天王寺,于公元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时所建,也是几经烧毁后重建。住吉大社则是全日本住吉神社的总本宫,是为祭祀航海安全的保护神于公元三世纪时创建,该大社的四栋本殿已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夹在堂岛川和土佐堀川之间两条河流之间的中之岛位于大阪市北区,从江户时代就是经济、金融中心,聚集在这里的大阪府立中之岛图书馆和中央公会堂等西洋建筑都是著名的观光名胜。以专门收藏东洋陶瓷而闻名的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就位于以玫瑰园著称的中之岛公园附近。

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的收藏主要来自于旧安宅产业(株)的收集品。安宅产业的原会长安宅英一是一位极具艺术天分的收藏家,在他的指导下,安宅产业从战后的50年代就开始收集中国、朝鲜以及东南亚陶瓷,至1976年时已收集了1000件左右。

从1969年开始,就陆续举办陶瓷展,供公众参观研究。1975年旧安宅产业(株)出现经营危机,其珍贵收藏面临失散的危险,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后由住友集团收购全部捐赠于大阪市,并捐赠巨额资金建馆收藏、展示这些珍贵藏品。1982年11月,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正式建成开放,并从1992年起开始收集日本陶瓷。同时又接受了在日韩国人李秉昌捐赠的351件朝鲜陶瓷和中国陶瓷。

通过不断的捐赠与收购,馆藏品得到不断地充实,目前约有2000多件藏品。上世纪90年代末该馆又进行了扩建。新馆是世界上首次尝试以自然采光展示的美术馆,在空间设计上富有新意,部分区域适时让自然光进入,将陶瓷原本的色彩与光泽展露无遗。目前,该馆已是大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设施,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东洋陶瓷宝库之一。

该馆收藏的中国陶瓷在数量上仅次于朝鲜陶瓷,不仅量大、质精,而且品种多,时代跨度长,从东汉的釉陶到明代的青花、彩瓷都有收藏,其藏品几乎涵盖了中国陶瓷史上各个著名窑口的著名品种,既有充满宫廷趣味的官窑器,也有在传统鉴赏领域被忽视的民窑作品。

清代的中国陶瓷不在安宅的收藏范围之内,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是他们认为唐宋元明是中国陶瓷最为华美,并充分发展到成熟的时期,因此宋代瓷器是这批瓷器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其二是由其在收藏中奉行的“彻底的完美主义”即日本学者所说的“安宅品味”所决定的,要求藏品的品质要具有“静谧”和“峻烈”感,认为陶瓷器不应该简单地给人以美学价值,更多的应该是具备使人精神高扬奋发的力量。

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中国陶瓷中有13件分别被指定为日本的国宝、重要文化财,其中有2件被指定为国宝,11件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财,此外还有一件被指定为重要美术品。

日语中的“文化财”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走在世界前列,早在明治初期的1871年,日本政府就颁布了保护工艺美术品的《古器物保护法》。1950年日本制定了首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

其保护范围包括古建筑、书画作品、手工艺品、自然景观、地下文物等,还把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也列入保护范围。日本的公立和私立博物馆中收藏的中国文物有很多被列为国宝、重要文化财和重要美术品,其中就包括有为数不少的中国陶瓷精品。现在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些流失在海外的国宝--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被列为重要文化遗产的中国陶瓷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还看佛山


看捏面人观陶瓷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在正月初三开幕的2013首届玉佛山庙会上,游人可以观看“捏面人”的制作过程,欣赏陶艺作品,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捏面人”,很多大人都有这方面的回忆,栩栩如生的面人色彩柔和,一般都是在逛庙会、观灯展的时候购买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被它的惟妙惟肖所吸引。捏面人其实也称“面塑”,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面人形象,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裙,顷刻之间,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浪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成为人们喜爱的工艺美术品。面塑体积小、便于携带,因此为旅游者喜爱,是馈赠亲友的纪念佳品。

陶瓷展览汇集了众多精美的陶瓷作品。据悉,中国民间瓷器主要以盘、碗、杯、罐、瓶为主,还有瓷枕和玩具,其风格清新洒脱,线条生动流利,釉色丰富,装饰主题多为花鸟、山水、人物故事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景、动物以及谚语、诗歌等,“福寿康宁”“长命富贵”等吉祥语也可入画。此外还有一种以假借谐音的文字和植物连用的手法,如以鱼寓余(“吉庆有余”),以石榴象征多子,以鸳鸯表示爱情等,反映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祈求安宁幸福的愿望。

新中国陶瓷成为收藏界的“香饽饽”


在2013年北京匡时春季拍卖会上,张松茂于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粉彩《梅花书屋》雪景图茶壶拍出115万元的高价;章鉴一件同时代的陶瓷作品也拍出88万元的高价。近年来,“新中国陶瓷”越来越受业界关注。去年年底,为展示新中国陶瓷的独特魅力并进一步探讨其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九江举办了“盛世华章——辉煌灿烂的新中国陶瓷艺术展”,同时举办首届新中国陶瓷艺术高峰论坛,特邀的实力收藏家、新中国陶瓷研究专家、学者等参加了论坛。如今,“新中国陶瓷”已成为收藏界的“香饽饽”。

新中国陶瓷受热捧

陶瓷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作品里面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诸多元素和诉求。陶瓷研究和收藏家张迎春说,现在所说的新中国陶瓷,一般是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这近30年创作的陶瓷艺术品。

据介绍,在九江举办的“盛世华章——辉煌灿烂的新中国陶瓷艺术展”上,从全国各地调集的300余件新中国陶瓷精品,充分展现了新中国陶瓷的最高成就。陶瓷艺术家周国桢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创作的作品——瓷雕《芭蕾舞》,表现了舞蹈家在芭蕾舞中的窈窕轻盈,当时在景德镇是一项创举。艺术大师王步于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竹石八哥图》青花瓷板,淡雅清新,以脱俗气质引人注目。

稀缺精美珍贵

张迎春说,衡量一个收藏品种是否具有收藏与投资价值,就看这个收藏品是否具备“稀缺、精美、珍贵”的特点,而新中国艺术陶瓷就完全符合这六个字的要求。所以,新中国陶瓷概念一出来,立即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前后跨度30年左右。其中“文革”耽误十年,新中国艺术陶瓷实实在在的创作、生产时间只有20余年。从现存精美的艺术陶瓷作品分析,这一时期优秀的陶瓷艺术创作者不足百人,产量不会很大。那个时代,艺术陶瓷主要是供出口创汇,用作国家、政府对外交往的礼品,以及各美术馆、博物馆、高档宾馆等重要场所展览陈设用,留存在国内、散落在民间的非常少。

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对的生产和发展非常重视。景德镇的陶瓷在胎、釉、彩料选用和加工上舍得下成本,组织人员攻关克难,取得许多技术上的突破,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代表了当代最高水平

自商代原始瓷出现以来,中国陶瓷走过了漫长路程,直至当代,树立了一座座丰碑。新中国陶瓷具有怎么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呢?

学者认为,新中国陶瓷与历代优秀陶瓷一样,属中国最高水平陶瓷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其题材具有独特性。讴歌新时代、讴歌社会主义的现实题材,是新中国陶瓷相对历代陶瓷特有的题材,是新中国陶瓷艺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是艺术进步。从艺术上讲,并不是年份越久就越具艺术性,而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性,谁也取代不了谁,都表达了所属时代的最高水平。比如,新中国陶瓷就有独创的高白、釉下、现实题材装饰方法。

其实,谈论新中国陶瓷,就不得不说“7501”毛泽东用瓷。张迎春认为,“7501”毛泽东用瓷具有很高历史价值,代表了当代制瓷的最高水平,后人很难超越,有可能是空前绝后的“官窑”。此外,新中国陶瓷艺术在国外广泛传播,国际认可度高。新中国陶瓷完全不同于以往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艺术精品,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必将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陶瓷的收藏魅力》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陶瓷的收藏魅力》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收藏古代瓷器的好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