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墙面 > 导航 >

“汉光瓷”---让中国瓷重新发扬光大

“汉光瓷”---让中国瓷重新发扬光大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7-23

瓷砖墙面。

好的瓷器,都是1000℃以上高温烧制而成的,温度越高,瓷质越好。日本、英国的一些名瓷用1200℃的中高温烧制,选择这样的温度,制作成本较低、烧制时产品不易变形。汉光瓷、“7501”和德国的“罗森泰尔”的烧制温度高达1400℃,瓷器表面用锐器也不能划出纹痕。汉光瓷的外观、白度、透明度、柔润感,经专家检验,都好于“7501”和“罗森泰尔”。

想起行家说的好瓷标准---“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便问,这些汉光瓷都具备吗?李游宇笑说,汉光瓷还要加上一条---“透如灯”。我把几样瓷器逐一对着灯光观察,透光度最好、晶莹感最强的果真是汉光瓷,宛若一个玻璃灯罩。惊异之余,不禁想起唐人的一句诗:“玉碗盛来琥珀光”。

釉下彩,就是烧制前在白泥坯上绘制图案,这需要有好的耐心和娴熟的技巧。技师先要徒手悬肘勾线,以掺水后彩料的薄、厚来控制烧成后色彩的浓度,再在图案上覆盖一层“釉”烧制。釉是一种玻璃质,在1200℃开始熔化,真正熔化是在1400℃,它熔化成液体,均匀附着在白坯表面,形成有光泽的釉面。而图案也在这时清晰显露。这一切的成败优劣,全凭制作者的经验和感觉。目前全世界的瓷器图案大都采用釉上彩,即先将白坯上釉烧制,再在釉面上绘画,复入窑焙烧。这样成本低、成品率高。而釉下彩的难度极大,因为颜料经高温烧制后,形成的颜色会发生很大变化,难以控制。难怪釉下彩比较少见,行家乐于收藏。而且,釉下彩瓷器使用时对人的健康而言很安全,原因是颜料中的化学成分,全被覆盖在1400℃高温才会溶化的釉下了。区分釉下彩和釉上彩很简单,只要用手触摸:图案表面光滑,与瓷胚在一个平面上的,是釉下彩;图案凸现于瓷器表面的,为釉上彩。

汉光瓷的制作者,大多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他们来自景德镇、醴陵等著名的瓷器产地,包括好几位当年“7501”的研制者。每一件汉光瓷都是纯手工制品,连原料也是手工一点点精选,往往在1吨白瓷土中,只能选出几公斤,这是古代官窑也做不到的。而添料中的石英,品质几乎接近水晶。

国外的高级瓷器往往以现代工业机械制作,产品的规格标准化,但手工成型所体现的韵味、手感、造型细部的完美,却是工业产品无法超越的。通常,一只汉光瓷盖水杯的花纹,技师就要画上整整一星期。雕刻是汉光瓷装饰的又一特色,在泥坯上用专用工具雕刻图案,讲究刀法,追求工整,一个简单图案往往需耗时几天,刻好的泥坯烧成后,在瓷胎上再填本金,色彩华丽,线条流畅,图案规范,与光洁釉面形成明快对比。

在常熟路115号的汉光陶瓷艺术馆,您可以仔细欣赏汉光瓷,还可以一饱眼福,看一看难得一见的“7501”---主席用瓷。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汉光瓷走进中国工美珍宝馆


汉光瓷走进中国工美珍宝馆

汉光瓷《盛世奇迹》将于3月1日至3月9日在金融街购物中心和百盛购物中心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宝馆同时举行。

此次展出的《盛世奇迹》181件珍藏版系列实用瓷,集陶瓷工艺之大成,突出中国元素,强调时代精神,表现出精典、华丽,而又不失儒雅的美学风范。将高科技与技术高难度、原创设计与手工制造融合统一。

据了解,汉光瓷烧成温度高达1400℃,汉光瓷吸水率为零,这种高温下的釉下彩装饰技术突破了传统瓷器的色系局限,且汉光瓷的光泽度、透光度等一系列指标均刷新了世界瓷器的纪录。

区别于传统制瓷工艺,“白、透、润、纯”是“汉光瓷”的集中体现,至今“汉光瓷”已获得国家多项发明专利和400多项设计专利,上海博物馆陶瓷权威专家汪庆正曾评价“汉光瓷是中国近代最好的瓷器”。但囿于复杂的选料和制作过程, “汉光瓷”一直处于试验性的市场小规模生产阶段。

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游宇教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公派赴日访问学者回国后,从景德镇、醴陵等产区挑选了一批能工巧匠、陶瓷工程技术骨干与高等艺术院校专家学者相结合,组成一支核心团队,全面发掘、整理、继承与研究中国传统制瓷技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工艺手段,探索中国官窑文化当今的发展之路。十五年磨一剑,以明清官窑为超越目标,以德国、日本、英国等著名皇家瓷器品牌为标杆,以打造民族高端品牌为己任,重释中国CHINA的命名,演绎中国现代高端瓷器新概念。

李游宇团队十多年来筚路蓝缕,攻克难关,终于在瓷器材质、工艺技术、美学效果等方面取得根本性突破,汉光瓷不但做到“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更有“纯如脂、透如晶”的美称。白、透、润、纯、硬等理化指标创历史记录。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与设计专利五百多项、国内外金奖二十多项,国务院紫光阁、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竞相收藏,并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

汉光瓷“白鸟”系列赏析


瓷器应发挥瓷器的语言。汉光瓷以其白透润纯为基本特色。

瓷器是材质、工艺、造型与装饰缺一不可的整体,这是一件瓷器艺术品与纯绘画根本不同的地方,汉光瓷选材之精,达到高岭土、长石、石英之极限,前无古人,因为天地之造化,这些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资源,应倍加珍惜。惜泥如金,制泥与成型工艺精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文化人喜欢汉光的白瓷,其原因是造型的完美和造型的形体对材质优点的充分体现,瓷器的装饰更应与材质、造型相结合,所谓装饰不是纯绘画的概念,在瓷器上装饰不是把瓷当纸,单纯强调其绘画性,让人观赏的不单纯是绘画,更是让人欣赏瓷器,因为有了瓷器上的装饰,使瓷器更加完美,更加体现瓷器工艺的完整性,让人第一眼看到的是瓷器,而不是绘画的某一局部,这就是瓷器的整体美感。

让装饰绘画与瓷器更完美地结合,这是李游宇创作汉光瓷“白鸟”系列的一种想法,一种探索,他选择了鹭鸶、和平鸽、丹顶鹤、鹦鹉等白色鸟为题材,在白色里找灰层次,在釉下彩里作没骨与工笔。

陶瓷的绘画不是真正的绘画,很大程度上是制作,极其工艺化,釉下工艺的特殊工艺既不能像画家酣畅淋漓地挥笔,也不能层层渲染,而是严格按工艺特点制作,充分把握釉下有色金属在高温釉下的窑变效果,如白鸟羽毛的淡茶色,画上去却是浓重的暗红色,黑色的线条烧出来是白色,画上去的效果也与烧出来的效果完全不能画等号,这是釉下彩的精妙之处。这些并不难掌握,熟悉工艺研究、研究工艺反而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强调的是陶瓷的装饰意味。

白鸟的白不是画上去的,更多是留出来的或是刮出来的,汉光瓷瓷质很白很透,所有的白色颜料反而没有瓷质白,尤其是不透光。白瓷上白鸟,背景色一减再减,减到能衬托白鸟即可。白鸟的构图亦如图案一样是适合在器皿的形体上,因而是装饰的,是特意安排的,只是让画面看不出安排的痕迹。

白鸟系列的整体效果是装饰瓷器,鸟不会从瓷器上夺人视线,让人看完整体,然后视线引入画面。明代青花大缸“月下追韩信”,首先给人的整体感觉是大缸的气度和装饰美,其次才是生动的故事画面。白鸟系列是向古人学习的一个心得。

走“科技兴瓷”让中国瓷都世代传承


围绕“如何保持陶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这一专题,7日,潮州市委书记骆文智带领副市长孙光辉和市有关部门领导,深入枫溪区开展调研活动。调研中,骆文智强调,走科技兴瓷的道路,提升潮州市陶瓷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使“中国瓷都”的美誉世世代代在潮州传承!

骆文智一行实地察看了市三泰陶瓷有限公司和市夏和瓷业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并与枫溪区领导和部分陶瓷企业家进行座谈。在市三泰陶瓷有限公司,看着一件件各具特色的陶瓷产品,获悉该企业在陶瓷产品材料革新上下功夫,运用纸浆、玻璃、高强石膏等新型材料,生产一批不需烧制、可自行降解、绿色环保的陶瓷产品时,骆文智不禁赞道:“真不错!这种新材料的运用,不仅降低原材料成本,而且节能、环保!”。当从现场一个美国客商口中获悉,美国人对这种环保产品非常感兴趣时,骆文智笑着点头说:“有特色又环保的产品,就能吸引外国人的目光!欧美市场所需求的是运用新材料、新工艺的环保产品。”他希望该企业沿着绿色环保的发展路子,开发各种节能、降耗的陶瓷产品,进一步做大企业的经济总量。市夏和瓷业有限公司通过窑炉改造,在加大窑炉容量密度的同时,充分利用窑炉散发的热能烘烤瓷胚,既节能降耗,又使陶瓷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还聘请清华大学专家,开发、研制了特种陶瓷产品——汽车尾气净化器,促进产品向高端化发展。对此,骆文智予以充分肯定。他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和陶协大力引导和推广各个陶瓷企业的创新技术,提升全市陶瓷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陶瓷产业的发展水平。

骆文智在座谈中指出,近年来,潮州市陶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潮州已成为世界陶瓷的重要生产基地,陶瓷产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受到国际燃气价格高涨、人民币升值以及贸易技术壁垒等多种因素影响,潮州市陶瓷外贸出口增势有所趋缓。当前,我们既要认清形势,正视国内其它陶瓷产区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增强加快陶瓷产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危机感,同时也要增强信心,研究对策,努力提升潮州市陶瓷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如何保持陶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骆文智强调,走“科技兴瓷”的道路,是促进潮州市陶瓷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始终把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运用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引进节源降耗的先进设备,提升产品的档次、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品牌综合效应,培育好、经营好国内知名品牌,着力打造国际品牌。大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两个市场,不断创新企业发展模式,通过利用中小企业为大企业配套,走低成本扩张的路子;在做大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增强人才意识,大力引进、培育各种人才,在引进先进管理人才的同时,制定技术人才的长期培训计划,通过定向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认真做好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应对工作,在提高产品档次、提高竞争力的同时,着力研究制定预警应对机制。认真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增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

骆文智强调,强化服务意识,营造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是实现潮州市陶瓷产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要出台和认真落实外贸出口扶持政策;大力宣传外贸、税收和社保等各项政策;加强与海关、商检、外汇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优化通关环境;大力整顿经济秩序,强化税收、社保征管力度,遏止货源出口外流的现象,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侵财型违法犯罪行为。要增强企业自身素质,企业要善于学习、促进交流、强化管理、提升素质,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发展水平。要强化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交流,提供信息,遏制恶性竞争,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座谈中,枫溪区领导全面分析了陶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四通、建厦、松发、顺祥、伟业等陶瓷企业也分别就如何加快潮州市陶瓷行业发展提出看法和建议。

海瓷艺术新发明-海瓷功夫茶具


茶道之非常道-海瓷功夫茶具

品茗是一种境界,要达到淋漓尽致的整体效果,除了茶本身,茶具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饮茶离不开茶具,古人讲究饮茶之道,非常注重茶具本身的艺术。

说到茶具艺术,一定要数海瓷艺术的最新产品--海瓷功夫茶具。海瓷功夫茶具是海瓷艺术的另一新发明,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贝壳为主要原料进行烧制, 烧制出的成品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非一般茶具所能及。

海洋功夫茶具一整套产品主要包括盖碗,茶壶,公道杯,茶虑。海洋功夫茶具整套茶具上面都是手绘的《荷塘月色》。海洋功夫茶具是在宣瓷的基础上创新的,就这个手绘的《荷塘月色》也彰显了宣瓷的特点。《荷塘月色》的画面清新、干净,加之海洋七彩的运用,画面清晰、色彩自然、亮丽,荷叶如娉婷舞女的裙,荷花袅娜地开着,仿佛一阵荷香扑鼻而来。当大家品尝茶的极品时,多了荷叶的韵味,又多了荷花的清香,别有一番滋味。

海瓷功夫茶具是在宣瓷上的另一创新,海瓷功夫茶具的艺术气息,一套精致的茶具配合色,香,味的名茶,可谓相得益彰。当大家鉴赏双色,喜闻高香的时候,海瓷功夫茶具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心情。

青白瓷早于珠光青瓷


福建日报本版8月25日曾报道的南安市东田镇南坑千年古窑的发掘工作,已于9月16日正式结束。经过历时40天的发掘,省考古队先后发掘整理出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南坑坪圹古窑址等三处古窑址。其中后两处古窑址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将被回填掩埋,而第一处古窑址因规模大、距离市区近、道路便捷等有利因素将被另设保护措施。

此次发掘,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共发掘出46米长的窑底。这个宋代古窑深埋地下多年,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但仍保存完好。经过发掘,考古人员认定这个古窑址烧的全部都是青白瓷产品,主要有碗、盘、杯、炉、水注等品种,器型、花纹、窑具都很有规则,都显示了较高的制作工艺。此窑出土的一种凤首水注,其造型极其细致而精美,显示了古代制陶工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是第二个被发掘的古窑,同时也是窑头保护最好的一座古窑。这座古窑先后共发掘三段,长度30余米。此窑址的窑尾虽已被破坏,但窑头却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窑址烧的也主要是青白瓷产品,品种以各类粉盒为主,也有少量的盘、炉、碗等。曾参加过“南海一号”沉船出土文物考古的省考古队栗建安队长认为,从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出土的粉盒与“南海一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粉盒无论在外形、质地、还是工艺上都如出一辙。以此便可印证宋元时期海外已有南坑千年古窑群生产的陶瓷产品。这就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美籍华裔陶瓷专家何翠媚认为“北宋、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泉州沿海地区,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的观点相吻合。

最后发掘的南坑坪圹古窑址后面的窑段被破坏了,只发掘了近10米,但也有令人兴奋的发现。这一窑址较为独特,共分为两层。下层烧青白瓷,上层烧青瓷(又称珠光青瓷)。对此,栗建安队长认为,长期以来在古陶瓷界一直存在的青白瓷和珠光青瓷哪一个出现得更早的争议性的问题得到了答案:上层是珠光青瓷堆积层,年代较晚,下层是青白瓷堆积层,年代较早。由此可见,在陶瓷烧制发展史中,青白瓷应早于珠光青瓷出现。

据了解,此次南坑千年古窑址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印证福建古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外贸瓷的主产地之一,及论证“南海一号”等海上沉船、“海丝”沿线的港口城市等发现的大量古陶瓷的确切产地。

原始瓷与汉绿釉的关系


绿釉瓷器的鉴别

汉代绿釉与原始青瓷都是泥与火的艺术,但有有质的区别,主要区分是烧制的窑温和成型器物(胎土优劣)的吸水性。 原始青瓷是高温烧制的早期高温釉瓷器(据考;烧制窑温在1000℃以上);汉代绿釉是低温烧制的低温陶器。 从釉面上区别:原始青瓷开“鱼籽片”附着力较强;汉代绿釉不开片,易脱落。轻轻敲击两种艺术品,原始青瓷犹如“女高音”;汉代绿釉陶器犹如“男低音”。

汉代绿釉有人认为不属于原始青瓷,在广义上来说属于原始瓷。它起源于“马家窑”彩陶文博。原始青瓷起源于商代,是不成熟的瓷器(釉色偏差太大,窑温控制凭个人经验)。原始青瓷起源于陶而优于陶。都是古人使用泥于火留给后人的艺术杰作。

绿釉瓷

绿釉含氧化铜的石灰釉,在还原气氛中呈红色,在氧化气氛中则呈绿色。我国传统的绿釉和绿彩都是以铜作着色剂,属于铜绿釉。我国在汉代就已用铜作着色剂烧铅绿釉,宋时瓷器上的绿釉已较普遍。但是,在明代孔雀绿烧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呈深暗青绿色,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所以,成功的绿釉都是明清时期的产品。如高温绿釉中的苹果绿、郎窑绿、低温绿釉中的孔雀绿、瓜皮绿和秋葵绿等等。孔雀绿亦称“法翠”,也叫翡翠釉或吉翠釉。釉色有深浅二种;深者色葱翠,釉内有细碎片纹,而且衬有酱白釉底,釉色鲜明艳丽;前者主要在彩釉中配合使用,如茄皮紫等釉器,常加上孔雀绿。若将孔雀绿敷盖于青花上,则青花色调变黑,颇有宋代磁州窑孔雀绿黑花的效果。

原始瓷

目前学术界基本一致的观点认为,距今3500年左右商代的高温青釉器物应该是瓷器。它们胎体坚硬,火侯高,不吸水或基本不吸水,物理性能更接近于瓷器,只是原料处理欠精,烧结程度稍差,故可称为原始瓷。

原始瓷制坯的原料多数不做处理,胎质较粗,制作时通常采用泥条盘筑的方法,辅助手工捏或者轮制,器形不规整,胎体厚薄不匀,器物内外施有薄釉,釉色有青、青黄、青绿、黄绿、绿褐、茶黄等;常见的纹饰有篮纹、方格纹、锯齿纹、叶脉纹、圆圈纹、弦纹、席纹以及绳纹,与同期印纹硬陶的装饰风格极为类似。原始瓷的胎骨比陶器细腻坚硬,叩之有金石之声,釉色比陶光亮,施在器表和口沿部分。到了东汉时期,原始瓷逐渐被成熟的青瓷取代,由此我国开始出现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瓷器,这时的瓷器采用瓷石或高岭土作胎体坯料,用1180℃以上的温度烧成,胎体施釉,釉胎结合紧密。

中国毛瓷


讯 中国毛瓷是非常有名的。在建国后国民经济初步恢复之后,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做一些我们自己的瓷器。1975年中央下达文件,让轻工业部陶研所为毛泽东同志烧制一套瓷器餐具和文房用具,要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等古代称颂的瓷器最高境界为标准,要能代表当代中国制瓷工艺最高水平,代号为“7501工程”。

为完成这一特殊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中国轻工业部陶研所抽调了4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许多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当年都参加过这项工作,其中包括“珠山八友”的后人和传人,如王大凡的侄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汪野亭的女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刘雨岑的儿子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刘平、徐仲南的孙女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亚凤,以及陶瓷美术家章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舒惠娟、陶瓷名家辛青山等。这批专用瓷采用了釉下红梅、釉上水点红梅、釉上水点桃花和釉下对彩芙蓉等画面。当时入窑约有14000多件,实际成品4200余件,从中精选出2000余件送中南海,其余全部被封存入库以备损坏后补缺.

八十年代初,被封存入库的约两千件“7501”瓷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1997年,“7501”瓷出现在拍卖市场,其中一个小瓷碗在一家拍卖行拍至170万元,创下了单件“毛瓷”的市场最高价,“7501”瓷由此引起了收藏界关注。

小编建议大家可以收藏一款精致的中国毛瓷来投资,是不错的选择。

六朝瓷绘与两汉漆画


马克思主义认为:对于艺术的思潮、流派或艺术家,只有在历史的发展中才能认识它的产生原因,判断它的价值,从而便于我们批判地借鉴。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动荡分裂的乱世,然而它却是华夏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相融合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诗歌、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堪称璀璨缤纷、绚丽多姿,六朝的文化美术是上承秦汉,下启隋唐的纽带。在中华文艺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制瓷工艺便是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们勤劳聪明的祖先就发明了原始青瓷。到了三国两晋时期步入成熟发展阶段。除了胎质坚致,釉色青碧,造型多样外,在装饰上首创了彩绘艺术。关于我国彩绘瓷出现的时期,国内外陶瓷界历来都认为始于公元9世纪的唐代中晚期,以湖南长沙窑、四川邛崃窑为代表。谁知,石破天惊,1983年南京市博物馆改古都在南京中华门外长岗村一座孙吴古墓中,意外地清理发掘出一件青黄釉黑褐彩羽化升仙青瓷盖壶。该壶高32.1公分,口径12.6公分,腹径31.2公分,底径13.6公分。造型别致,在肩部两侧贴塑四个兽形铺首;器身前后中央各堆贴佛像一尊;腹之上部左右饰一对长翼鸟。自壶的盖顶至器身以黑褐彩通体满画。其盘口处绘一圈三角形装饰带;腹部上下二层为21位持节羽人,四边衬托云气纹、仙羊纹;颈部有一周仰莲纹。整幅画面充满佛道仙境气氛。壶盖内有子口,纽顶为一雕塑珍禽,其内外均有黑褐彩绘画,因烧成温度不高,胎釉结合欠佳,再加上受到外部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器身部分釉面出现剥落现象。由于目前全世界仅此一件,属于清理发掘出土的完整早期釉下彩绘瓷器。故已被国家文物局许列为国宝级文物。曾记得,1984年秋,余陪同故宫博物院已故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至南京市博物馆鉴赏该壶时,他以惊奇的口吻说,如果不是我们考古发掘出土的,谁都不敢说这是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彩绘瓷。这一发现太重要了,它将我国彩绘瓷的出现时间从9世纪唐代一下子提前到公元3世纪孙吴了!

无独有偶,笔者于1999年在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上发现过一块吴末西晋初的淡青釉黑褐彩云龙纹残盘片。它的绘画风格与两汉六朝的石雕、砖刻、漆画云龙纹十分相似。后经科学测试表明,它系釉下彩,以含锰稍高的氧化铁为着色剂,烧成温度1180℃。根据热释光测定,其年代约1600多年。2002年上半年,在南京市区大行宫一带的基建工地上突然发现了六朝时期遗骸遗存,出土了一批六朝早期孙吴时的青釉黑褐彩残器碎片,其器型多盖壶,有的尚能修补复原。此外,还有少量的盘、洗一类的器皿。从纹饰上看有青龙、朱雀、白虎、奔鹿、飞天佛像、奇花异草,及云气纹、菱形纹等等。最令人振奋的是,2004年4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又在该市秦淮河南岸船板巷皇册家园建筑工地上清理发掘出一件带盖黑褐彩瑞兽珍禽纹双唇口青瓷罐(俗称“泡菜缸”)。伴同出土物竟有40多枚木筒,分别带有孙吴“赤鸟元年”(即公元238年),赤鸟十三年(即公元250年),“永安四年”(即公元261年),西晋“建兴三年”(即公元315年)等纪年。这一重要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彩绘起源断代,提供了确切可靠的实物依据。故而备受海内外历史界、陶瓷界专家、学者的关注。

综上所述,六朝孙吴时期的彩绘瓷画器当为中国彩绘瓷之始祖。它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古拙朴实,雄健浑厚”八个字来概括。尤其是所画人物、动物的形象,洗练却不乏生动,追求神似,但又不忽视形似。例如一件“飞天”残片,似像非像,耐人回味,此乃作者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所致。六朝彩绘瓷画的题材主要是瑞兽毕现、珍禽会集、庆云环绕、芝草丛生,与神仙人物一类内容,给人一派祥瑞的遐想。此均系东汉以来人们崇拜道佛虚幻神话思想的产物。特别是佛像与莲花的出现,充分说明民间的信仰和国家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外来文化在不断地深化影响。而瓷器装饰不仅成了这种政策的一个历史见证,而且使我们亦可了解当时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状态,并有助于推进我们探索六朝时期中国绘画艺术的高超发展水平。 绘画艺术和其他美术一样,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汉代在我国封建社会是一个上升时期。经济和文化都有很大的进步,作为意识形态的漆画艺术,在继承春秋战国及秦代的优秀传统基础上有迅速的发展。其题材内容,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物,在形象的塑造、构图的处理与线条用色等方面,那种质朴稚拙和严谨庄重的风格都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它给六朝的瓷画艺术带来了积极的启迪和影响。无论在内容上、形式上,还是在艺术构思的表现力上几乎全方位地接受了汉代漆画艺术风格。而汉代和漆画创作工艺与装饰工艺又同战国楚人风采有着显著的传承关系。研究汉代漆画,当以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两具精美的彩绘漆棺为代表。漆棺绘画布局严谨,绘画生动,线条奔放,尤其是云气纹,气势恢宏。在流云中还画有各种神仙怪物,栩栩如生。云气象征天体,象征死者可以随着云气飞升上天。这种表现与当时道家佛家推崇的羽化升天思想有着密切关联。同样,我们在六朝孙吴时期黑褐彩瓷画上亦常见在云气中有飞翔的禽鸟、奔跑的走兽,以及羽人、飞天等图像。其绘画生动逼真,以线条为主,结合块面。风格上凝重厚实,自然古拙。在色泽上黑褐彩浓郁深沉,气韵昂然。特别是彩绘瓷画上常见的菱形纹边饰,更是同楚汉漆画文化密切融合。诚然,六朝彩绘瓷在排列形式、绘画技法与工艺手段上与漆画相比还是有所不同、有所变化。其中最明显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漆画直接用彩料在器身上作画。而六朝彩绘的工艺,则采取先用氧化铁青色剂在瓷胎上绘画,后上一层釉,再置于高温窑炉中一次烧成。在绘瓷学上称之为釉下彩。它的特点经久耐用、永不褪色,这种瓷绘工艺在六朝孙吴时期首开先河,一直延续千百年。

总之,六朝孙吴青瓷上始创的彩绘技艺,是当时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它对后世异彩纷呈、万紫千红的彩绘瓷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汉光瓷”---让中国瓷重新发扬光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汉光瓷”---让中国瓷重新发扬光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墙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