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中国瓷器鉴别 > 导航 >

中国瓷器年谱

中国瓷器年谱

中国瓷器鉴别 中国瓷器出口古代 古代中国瓷器

2020-07-25

中国瓷器鉴别。

一、 汉代的瓷艺 :

名窑: 越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青瓷 、 瓷罐 的出现

二、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的瓷艺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瓷壶 、 瓷瓶 、 瓷尊 、 白瓷 的出现

三、 唐代的瓷艺

名窑: 长沙窑 、 陶窑与霍窑 、 刑窑 、 耀州窑 、 磁州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唐三彩 、 瓷盒 、 执壶 、 花釉 的出现

四、 五代十国分裂时期的瓷艺

名窑: 柴窑

五、 宋代的瓷艺

名窑: 龙泉窑 、 湖田窑 、 五大名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青白瓷 、 玉壶春瓶 、 窑变釉 、 葫芦瓶 、 提梁壶 、 注碗 、 胆瓶 、 梅瓶

六、 元代的瓷艺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卵白釉 、 青花瓷 、 釉里红 、 多穆壶 、 蓝釉 、 僧帽壶 、 法华彩 、 觚

七、 明代的瓷艺

名窑: 御器厂 、 德化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红釉 、 甜白釉 、 永乐瓷 、 三彩 、 宣德瓷 、 天球瓶 、 黄釉 、 成化瓷 、 斗彩 、 红绿彩 、 牛头尊 、 嘉靖瓷 、 五彩 、 万历瓷 、 将军罐 、 象腿瓶

八、 清代的瓷艺

名窑: 郎窑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棒槌瓶 、 康熙瓷 、 油锤瓶 、 凤尾尊 、 太白尊 、 粉彩 、 观音尊 、 珐琅彩 、 马蹄尊 、 雍正瓷 、 灯笼瓶 、 墨彩 、 赏瓶 、 乾隆瓷 、 贲巴壶 、 盉式壶

九、 近代的瓷艺

瓷器器型和造瓷工艺: 帽筒 、 浅绛彩 、 洪宪瓷

taoci52.com扩展阅读

"中国亭"与中国瓷器


富丽堂皇的室内装饰有各种中国瓷器、瓷板画

沿布鲁塞尔比利时王宫外的环路一直走下去,很快能看见一处具有浓厚古代中国色彩的建筑,这处建筑原为比利时国王莱奥波德二世按他对中国的想像,于1900年建造的。最初是国王用作上层社会的宴会厅,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里已经成为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的一个分馆“中国亭”。这个“中国亭”除了以其独特的外形成为布鲁塞尔的一处游览观光点外,还以其收藏展出17世纪至19世纪初中国外销瓷器而著名。

在“中国亭”的小广场前,比利时皇家历史与艺术博物馆的资深研究员克罗蒂娜女士走上前来欢迎我们。她指着“中国亭”说,莱奥波德二世当时想到远东去,由于英法等列强的阻拦他没有去成,于是他决定在自己的王宫里建一系列东方的建筑,让比利时人了解东方的艺术。于是,他就根据自己的想像,请一位名叫马塞尔的巴黎建筑师修建了这座“中国亭”。虽说叫“中国亭”,除了小广场上的仿中式亭子,其主要建筑却是一组半中半洋的宫廷式楼房。

19世纪初输欧的祭红大瓶

克罗蒂娜介绍,“中国亭”收藏的瓷器在整个欧洲非常有名,中国瓷器西来欧洲的各个历史阶段,这里都有最权威的展示。这里展出的约一千件中国瓷器弥足珍贵,充分反映了中国瓷器艺术是如何创造人类美的,中国冰清玉洁的陶瓷,曾使欧洲人极为爱慕,其所蕴含文化内容之广博、意蕴之美妙、体系之独特,是使欧洲人倾倒的魅力之所在。

她说,这些瓷器是一位名叫沃哈根·德·奈耶尔的比利时银行家收藏的。奈耶尔在上世纪初叶就开始收藏中国瓷器,到了晚年,他决定把收藏的上千件中国瓷器全部捐献给国家。

在展馆一层,克罗蒂娜指着琳琅满目的中国瓷器说,这些瓷器都是18世纪以前输往欧洲的。早在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好望角,第一次通过海路到达了充满了幻想的远东。打通了海路,为东西方大规模贸易作好了准备。1513年,葡萄牙人最先来到中国,在广州附近上岸。1517年,西方的8艘船抵达位于澳门东南面的圣约翰岛,开始了与中国的贸易。从此,中国的瓷器开始输往欧洲。

18世纪中期的粉彩咖啡壶

她介绍道,在15、16世纪,由于中国瓷器精美和稀有,且又极为昂贵,贵族富豪们只把重金得到的瓷器用于陈列,并没有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把瓷器作为室内陈设和装饰,还成为炫耀财富的手段,当时盛行用陶瓷来美化建筑的内部空间,墙壁、天花板和窗前凹处都用瓷镶嵌,还往往借瓷器特有的光和镜子的反光相配合,在室内造成一种错综的光影效果。这也仅限于王公贵族。比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就有专门陈设瓷器的中国厅,德国皇后更是把中国瓷器视为艺术品收藏于德累斯顿的瓷宫。西班牙皇宫当时收藏有中国瓷器三千余件,葡萄牙王后的财产清单中,中国瓷器是极为重要的一项。

不仅王室、贵族、其他各阶层人士也热衷收藏中国瓷器。荷兰一位银器艺术家的富孀吉梅伦波洛夫人以收藏中国瓷器精品而闻名荷兰。直至今日,欧洲各国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那里还可以看到相当数量的中国外销瓷器。收藏瓷器作为高雅的社会风气,比利时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莫不以收藏一两件中国瓷器为荣。

瓷器西行的历史

克罗蒂娜表示,“中国亭”所展瓷器全面介绍了中国瓷器西行欧洲的历史。到了17世纪,在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来到中国。荷兰人为了加强与中国的贸易率先成立了东印度公司,将印度作为与中国贸易的中转站。也在那个时候,荷兰人开始在阿姆斯特丹烧瓷器,从中国运来瓷土,但是烧出来的瓷器总是远达不到中国的水平。1680年荷兰医生邦迪高提出日饮200杯茶能医百病的论点,欧洲开始风行饮用中国茶,当时世界上只有中国种植茶叶。欧洲各国开始争相与中国进行贸易,大量采购茶叶。然而,问题出来了,茶叶体轻占地,装在返航的货船中,船经不起风浪极易倾覆。也在此时,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需求更为旺盛。荷兰人发现将瓷器放在船舱底,既可以压舱,利于船只抵抗风浪,也因瓷器没有气味,不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又可适应欧洲人饮茶对茶具的需要。中国瓷器大规模输往欧洲的历史开始了。

18世纪末欧洲订制的纹章盾徽瓷盘

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人发现使用的铁木餐具易生锈朽毁,不易清洗,而瓷器又漂亮又易清洗保存。贵族和富豪餐饮又极为奢华,讲排场,普通的一顿饭下来,就需要数百件瓷器,皇家竟达两千件以上。中国瓷器润如玉、白如雪。又轻又透,欧洲人开始向中国大批量订烧日用瓷。其产地主要在江西景德镇,大部分为青花瓷,最初的图案多饰以佛道宝物,碗、盘中央多绘山水人物或动物纹样。多为欧式的日常用具,如啤酒杯、芥末瓶、壶、盐尊、剃须盆、高身方形瓶等瓷器。

克罗蒂娜特别指出,运往欧洲各国的瓷器,多数绘有同样内容的图案。但另有一个显著特点是,订烧瓷通常绘有纹章盾徽,或者购买者的姓名字母缩写;也有依欧洲流行版画绘制的,更有为欧洲各皇家、贵族订烧的。不久前,18世纪40年代制作的一对带有菲利普五世纹章图案的中国瓷器,曾以30.72万美元成交,创下了“纹章瓷”拍卖的新纪录。

19世纪初表达爱欲的粉彩瓷盘

18世纪早期,中国画工开始摹仿西方图样(如荷兰风景等),将外来画稿画在素胎瓷上,生产所谓欧洲风格的“克拉克瓷”,这些瓷器大多是从外形上摹仿欧洲器皿、玻璃器或陶器而烧成的,有果盘、水壶、杯瓶等,有的作为实用,如盘中放水果;有的作为陈设,如摆在桌、案上供观赏。欧洲人订烧大量成批成套的瓷器,每套少则80件,多则600件。由于订烧器形不断更新,有人统计提供给中国的图样约数千幅之多,这些图样只有小部分保留下来。

另外,宗教题材的瓷器也是中国输往欧洲的一大方面。这些瓷器多为描写圣经内容,大部分题材来自《新约》,应用于宗教场合,只是装饰,一般不做实用。希腊、罗马神话题材源远流长。主要绘制女神、仙女。所绘半裸体之美女,作为社交礼品,在欧洲颇受欢迎。内容多是与表达爱欲有关的绘画题材,在输往欧洲的瓷器中也十分多见。如新婚夫妇的纪念品、婚礼寓言、誓言等等。也有直接绘制的裸露的村女或塑烧的裸体贵妇,装饰性超过了实用性。

克罗蒂娜最后表示,还是在18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最多,疾病最少,中国是最富裕的国家,欧洲人很向往中国。当时,一艘货船的船底可放200只木箱,所载瓷器可达20万-25万件,运到欧洲可以赚到300倍到400倍的利润,但是风险也极大,风暴、海盗,使很多船有去无返。尽管这样,极高的暴利促使欧洲人勇往直前。据不完全统计,仅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7世纪贩运到欧洲的中国瓷器达二千万件,1734年一年销往荷兰的瓷器就达40万件,1774年运往英国的瓷器约40万件,1750年至1781年运往瑞典的瓷器达110万件。正是如此巨大的数量,使瓷器成为中国的象征,也使欧洲各国的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藏有大量珍美的中国瓷器。

17世纪输入欧洲的青花瓷

18世纪的粉彩茶叶罐

克罗蒂娜介绍18世纪的粉彩将军罐

国王心目中的“中国亭”

瓷都领航中国瓷器


瓷都领航中国的希望

央视著名主持人刘璐在演员歌唱链接时提出瓷都领航中国的希望,更是激动人心,那激情似火场面仍然留在笔者的脑海里。2010年6月9日,中央宣传部等十个部门在景德镇举办央视激情广场江西•景德镇篇《爱国歌曲大家唱》活动,5000多人冒雨在中国陶瓷历史博物馆广场,同时与歌星们拉开了景德镇第31届群众歌咏月的序幕。歌星们对景德镇自然环境的夸奖,尤其是对景德镇陶瓷的赞美,瓷乐、青花舞,歌星们的独唱,方阵队伍的合唱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男高音佟铁鑫演唱市委书记许爱民作词的沁园春•高岭,将把景德镇陶瓷历史唱遍全中国、唱响全世界。

激情之后,笔者在想瓷都景德镇如何领航中国瓷器呢?景德镇具有领航中国瓷器的优势。1800多年的制瓷历史,厚重的陶瓷文化积淀;集天下名窑之大成,器型天下走、工匠八方来,海纳百川的精神;元青花的出现就已奠定了景德镇领航中国瓷器的基础。四大传统名瓷的悠久历史,景德镇名人辈出,独创落地粉彩技法,“珠山八友”推动景德镇陶瓷创新,国际金奖让景德镇享誉世界。但瓷都景德镇要真正实现领航中国瓷器的美好愿望,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第一,对景德镇陶瓷现状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虽然景德镇日用瓷在产销上不如一些其他产瓷区,但艺术陶瓷、陈设瓷、雕塑瓷还是处于领先,日用陶瓷走艺术化之路也还是有发展潜力的,关键是如何去扬长避短。第二,加快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陶瓷文化创意可以使自己的劳动成果,更附有升值的空间。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不仅是陶瓷产品,也不仅是市场上销售的陶瓷商品,而是一件件陶瓷文化作品。大师、教授、民间艺人、外埠画家都有用武之地,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三,把握环鄱阳湖战略实施的契机。环鄱阳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景德镇陶瓷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以科学观为指导,在传统制瓷技艺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高科技陶瓷、电子陶瓷、低碳陶瓷,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把好泥用在精品上,缓解资源枯竭的矛盾。第四,营造氛围搞好配套服务。作为政府要让瓷都景德镇领航中国瓷器,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景德镇陶瓷文化,让大家都来思发展、谋发展,把蕴藏在老百姓心中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景德镇陶瓷的创新和发展。二是要制定积极的政策措施,把企业改制后“十大瓷厂”的有效资源整合好,把私营作坊、工作室、画室的民间资源利用好,形成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链,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无愧于中国的瓷都。

因为瓷都是中国的瓷都,还将是世界的瓷都。只要有坚定的信念,这个美好的愿望是一定会实现。瓷都景德镇领航中国瓷器,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要用智慧、花力气的。

中国的原始瓷器


大汶口文化彩陶钵

大约在商代(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国人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并积累经验,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改进,提高烧成温度,并在器表施釉,终于烧制出了原始的瓷器。瓷器在一定意义上也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象征,以至于在英语中,“中国”和“瓷器”使用的都是同一个单词“china”。

在数千年中,中国的瓷器大致经历了原始青瓷、青瓷、白瓷和彩瓷等发展阶段。在唐五代之交,瓷器开始由民间生活日用之器,升级为贵族和皇室的消费品。先是地方官吏将一些上好的瓷器作为土特产呈进宫禁,随后又有了“奉御督烧”的贡品。五代时期,吴越国钱镠、后周柴荣先后以帝王之尊下令其地瓷窑专门为皇室烧造“御用之器”,此应是所谓“官窑”的滥觞。

由于官窑烧造不计工本,惟求以上乘质量和精美工艺赢得帝王的欢欣,因而历代官窑精品都普遍高于同时代生产的水平。其中宋汝、官、哥瓷,元、明官窑青花瓷,明成化斗彩瓷、正德和嘉靖五彩瓷与清珐琅彩等稀有品种,历来是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

一般说来,瓷器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是:(1)含铁量2%左右的瓷土为原料;(2)1200℃以上的高温烧成,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3)器表施釉,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从中国各地出土的商、周瓷器看,已基本具备了以上条件,应属于瓷器的范畴。但因为它们还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处于瓷器的低级阶段,所以又称原始瓷。从出土物看,原始瓷器多为豆、罐等容器,表面粗糙欠规整,釉色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由于瓷器较陶器有着更高的隔水性能,因此首先被人们用作水器。

中国瓷器之王——奥运瓷 中国红


奥运瓷·中国红”引起藏界轰动,专家皆认为这是2008北京奥运藏品中的灵魂产品。中国藏界大腕、著名瓷器收藏家马先生详细阐述“奥运瓷·中国红”的惊人收藏价值。 权威发行 有“中国印”才是“官款” 瓷器收藏向来有官款、民款之分,二者价值相差万里。“奥运瓷·中国红”是北京奥组委特许发行的首款奥运瓷,瓶身上的贴金“中国印”,就像以前古代官窑的款识一样,象征着北京奥运会官方正式发行的正宗血统,这与其他非官方发行的产品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象征 千年文明吸引国际藏家 奥运收藏是一个国际性的大市场,国际藏界更关注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象征意义的奥运藏品,在第13届北京奥林匹克藏品博览会上,“奥运瓷·中国红”散发出来的浓郁的东方神韵吸引了国际藏家的目光。 罕见工艺

现代瓷艺至高标准

“奥运瓷·中国红”采用1974年湖南醴陵烧制特殊专用瓷的原料、工艺水准和质量要求打造。瓷坯原料选用与1974年特殊专用瓷同样的临川高岭土,经过"素烧、釉烧、红烧、金烧"4次入炉、1400℃高温煅烧、贴12K足金金花纸、共20多道工序纯手工烧制而成。期间,需经过最少4次验坯工序,严格控制质量,成品率不到10%。

名门之秀

“红色官窑”打造传世经典 “奥运瓷·中国红”在我国专业生产国家用瓷的、有“红色官窑”之称的湖南醴陵烧制,可谓出身名门。由于“红色官窑”出品质量精良。“奥运瓷·中国红”之“盛世经典瓶”采用在醴陵窑1915年获得国际金奖的“竹鸡喇叭瓶”(即“巴拿马瓶”)器型,“鸿福齐天瓶”采用“迎春接福灯笼罐”器型,继承经典,再造经典。 中国帝王红 富贵吉祥寓意深刻 “中国红”瓷向来贵重,就在去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红”瓷作为国礼赠送48个非洲国家的国家元首。“奥运瓷·中国红”采用了一种叫做“中国帝王红”的特殊红釉,加入一种比黄金还贵的稀有贵金属,烧结成艳丽、纯正的大红瓷,“红而雅、艳而美、亮而柔”,吉祥喜庆,富丽堂皇,可谓是殿堂之器,红瓷珍稀。

中国瓷器的发明


中国是世界上率先发明瓷器的国家,为人类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瓷器的发明,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它在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传播到世界各国,并深刻影响了其陶瓷和文化的发展,为我国赢得“瓷器之国”的盛誉。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的发明,始于东汉晚期,距今一千八百多年。虽然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原始瓷”的出现,但仍处于初始阶段,尚未成熟,故认为中国由陶向瓷的过渡完成于东汉。

瓷器的产生,与高温烧成技术,制瓷原料的精选,以及釉的发明这三个条件紧密相关。

瓷器是以精选的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

瓷器烧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原料的选择和加工,降低Fe2O3,提高Ai2O3,也就是说必须是富含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以保证胎质的洁白;二、在130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成,使胎质致密坚硬,不吸水,扣之能发出清脆的铿锵之声;三、是在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胎釉紧密结合,釉层不易剥落,厚薄均匀,吸水率低于1%。

瓷器和陶器的分别,因其烧制的条件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主要有使用原料不同,釉料不同,烧成温度不同,坚硬程度不同,透明度不同。由于瓷器无论在实用性还是艺术性上都比陶器具有诸多优点,便逐渐取代了汉朝之前陶器在陶瓷史上的主角地位,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奇葩。

瓷器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制陶过程中,发挥才干和智慧,积累长期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方法,提高烧成温度,总结施釉技巧,而作出的创造性成果。

瓷器取代陶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了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证明了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其在每一个工艺过程中凝聚的古代先民的智能和辛勤汗水,更是蕴含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瓷器在汉唐以后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促进了当时中国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并且对其他国家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为世界人民所认识,获得“瓷国”的美誉。

同时,瓷器还是人类从“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它是中国对世界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作出的一项重大且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代瓷器——中国瓷器之巅峰


无论在拍卖会中,亦或是私人收藏,宋代瓷器因其优雅的造型、精湛的制作工艺和含蓄秀美的釉彩为广大收藏家所青睐。自明、清两代起,宫廷收藏家们便在各处寻觅宋瓷,并争相将其收入个人收藏。

在御窑中也经常有借用这些宋代瓷器的形式而定制的仿古瓷器。因此,宋代瓷器不仅体现了本身的内在美和高超技艺,同时也为人们了解其后中国以及其他包括日本、中东和欧洲在内的国家和地区在瓷器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宋代瓷器因其的经典形制创造而永不落伍,即使是摆放在当代的艺术瓷器工作室中也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会在现代艺术气息中更为夺目。虽然我们目前在各类市场中看到的宋代瓷器价格不菲,但实际上他们的真实价值都被低估。随着越来越多的收藏家开始赏识宋瓷,这一格局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改变。

收藏宋瓷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多数宋代瓷器可被分为四类:白瓷、青瓷、黑瓷和白釉黑彩瓷。这些不同品类的瓷器各异,被摆放在一起时,不仅不会有重叠之感,而常常能够起到相得益彰和相辅相成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位想要同时展示自己全部藏品的收藏家而言,并不需要仅仅专注于收藏其中的某一品类。则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别的瓷器,进而丰富自己的私人收藏库。

中国瓷器的巅峰收藏——宋代瓷器

选择白釉瓷器(定窑和青白釉)或青瓷(越窑、耀州窑、钧窑和龙泉青瓷)时,需要考虑其瓷器造型的平衡和釉面的质量。判断切割、雕刻或模压装饰时,不仅要注重它的质量,亦需要考虑它与器皿的造型是否和谐。此外,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装饰图案或器皿的形式是否具有吉祥的意义或恰如其分的寓意。

中国瓷器的巅峰收藏——宋代瓷器

青瓷釉色的微妙之处难以言传,其中又以三种最受人推崇——汝窑、官窑和哥窑——其釉面的开裂则是故意而为之,实则是做装饰花纹之用,裂纹的质量至关重要。汝窑裂纹纤细密集;官窑裂纹则因其釉的厚度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且裂纹之间的距离较宽。有些裂纹于釉面呈斜角,形成赏心悦目的冰片状,犹如美玉中存在的裂隙。最理想的哥窑瓷器上应该同时具有两种不懂得裂纹,它们被称为“铁线及金丝”。其中,较大的裂纹纹片较宽,呈深褐色或黑色,较小的裂纹纹片则要细浅的多,呈金黄色。

中国瓷器的巅峰收藏——宋代瓷器

黑釉瓷器质量不一,主要取决于产区。品质最佳的产自河北定窑,胎体厚重,釉色漆黑光亮,给人一种摸上去仿佛还湿着的感觉。其他北方黑釉瓷器主要产自河南,有些作品亦精致无比。宋代的工匠们常常通过控制氧化铁结晶,在瓷器表面形成自然流淌的斑纹,如浮在暗釉表面的微小金属点“油滴”,又如呈现在釉面上的赤褐色条纹“鹧鸪斑”。南方的建窑出产钟爱品茶的宋徽宗当年酷爱的茶盏;盏胎呈铁黑色,在深色釉面上透出颜色的细致条纹,犹如兔毫,俗称“兔毫斑”。

中国瓷器的巅峰收藏——宋代瓷器

对于所有这些瓷器来说,釉料的质量是首当其中的考虑因素。然而对于产自吉州窑和中国南方的瓷器而言,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也包括采用树叶、剪纸和多种釉料等在内的各种装饰技艺。而宋代最引人注目的装饰瓷器当属产于中国北方的白釉黑彩磁州窑瓷器。通常来说,磁州窑瓷器造型粗犷,胎质色泽浅淡,在作品上采用黑色或者深褐色剔花设计。收藏家应着重于设计的品质,以及该设计同器皿的造型是否相得益彰。

古董瓷器收藏的基本规则

只买自己真心喜爱的瓷器,因为这样就永远都不会后悔。买自己能负担得起的最佳藏品。最理想的是买那些状况良好的藏品,当然也要考虑它们的出产年代。初出茅庐的收藏家应该尽量听取最好的中立意见,并且只向自己信任的买家购买。

中国瓷器知多少


瓷器是从陶器发展过来的。它们的区别一是做工的粗劣或精细,瓷器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譬如火候,材质的坚硬程度、纯度;再另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瓷器一定要使用釉药。

釉,是一种矽酸盐,经火烧后,就成了光亮面。加入氧化铁,就能烧出不同程度的黄色,经过还原火,就成了不同程度的青色,这样就制出了“青瓷”。

陶器最早在新石器时代被发现,这时的陶器以黑红两色调为主,以黄褐色为底色,再画上黑色图案,这就是“彩陶”。在一些地区也流行“黑陶”。到了殷代,还有“白陶”。

半陶质器估约出现在汉代,上面已经施有釉药,釉色是青黄的,这就是青瓷。青瓷瓷不单指青色,包括黄、绿、青色。因为古人对这三种颜色分辨不清,一概统称“青色”,这种错误的叫法一直延用至今。补充一句,自认为青是指紫色。

到了唐代,瓷器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型,南方有著名的绍兴“越窑”,胎质坚硬而且较薄,轻巧,釉色光泽而纯粹。“越窑”还有一种用来进贡的“秘色瓷器”,则更加精致,釉色翠碧光润。

宋朝的龙泉县出产的“龙泉窑”瓷器工艺与“越窑”不相上下,以粉色和翠绿色为最佳。

从战国到元代,主要的瓷器是“青瓷”,明清始色釉和花纹绘制广泛流行,瓷的颜色复杂起来,这一时期一般叫“彩瓷时代”。“青瓷”和“彩瓷”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两大阶段。

彩瓷起源唐之前,但到良代开始普遍出现。那时极为流行黄、褐、绿(或蓝)三色釉的陶瓷器,即“唐三彩”,“白瓷”也是彩瓷的一种,因为白色也是一种颜色,不过它是素色,和“黑瓷”都属于特殊的一类被单独划开来。

瓷质的厚薄或好坏,取决于胎土(泥土)的优劣而在制瓷的过程中有一道叫淘练的步骤。把泥浆用细箩、娟袋过滤,再用布裹紧稠泥浆,吸干水分,反复之后,练成泥土,这胎土用来作瓷器,质地纯净,光滑,不易裂。

清乾隆年间釉色的品类已让人燎目,有如:白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天蓝、霁红、雪青、鳝鱼黄、蛇皮绿、油绿、欧红、欧蓝、月白、裴翠、乌金、紫金、浇黄、浇紫、浇绿、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抹金、抹银等。乾隆年间瓷艺已发展至极盛,后随着清王朝的逐渐没落,受重视的官窑为民窑代替,工艺的发展趋向缓和。

中国瓷器仿制历史


瓷器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几千年来,古代匠师们创造了无数技艺精湛的瓷器珍品,遗存下来成为文化宝库中的巨大财富。在这些遗物中有各个时代的代表作和创新之作,也有后代仿制品,无不表现出高超的制瓷技巧。就仿古瓷而言,早在宋代,当时的几大名窑就有其他地方窑对之加以仿造的情形。元代瓷器中,则仿宋代钧窑和定窑较为突出。尤其明清两代,仿前代瓷器更加兴盛,各朝均没有中断过。仿品的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有的达到“乱真”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了原有水平,而不同时代的仿品,又有不同的风格,从而丰富了制瓷的工艺。

“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明代景德镇瓷业无论官窑、民窑都极兴旺。当时朝廷在景德镇设“御厂”,专烧供宫廷使用的瓷器。在生产御用瓷的过程中,造就了一批制作仿古瓷的名家。清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明嘉靖、隆庆间,以仿宣德、成化瓷器而成名的崔国懋,号称崔公窑,为当时民窑之冠。又有周丹泉“尤精仿古瓷,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万历时昊十九,仿制白釉脱胎瓷,所制“卵幕杯”、“流霞盏”最为著名。

永乐、宣德、成化三朝、是明代瓷业的黄金时期。一般说来,永乐、宣德瓷器以“鲜红为宝”,“青花为贵”;而成化瓷器则一斗彩名世。然而当时在仿古瓷方面也毫不逊色。从现存的藏品看,这一时期景德镇窑仿烧的汝、哥、龙泉等宋代名窑瓷器,精美程度不亚于宋代真品。到了明后期的嘉靖、万历时期,风格又有变化,瓷器胎体厚重,追求奇靡,五彩斑斓,花纹繁褥。但由于国势渐衰,整体工艺水平下降,古时人特别推崇明初瓷器。

如王世贞《觚不觚录》中说:“十五年来忽重宣德,以至永乐、成化价亦增十倍”。沈德符《敝帚轩剩语》说:“宣德品最贵,近日又重成窑,出宣窑之上”。《神宗实录》更有“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杯一双,值钱十万”。这样,明中后期出现争仿写前朝年款,以仿宣德、成化款最为常见。此外,这一时期仿宋代官、哥、龙泉窑瓷器也很流行。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瓷器发展臻于极盛。这三朝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皇帝本人都非常喜好瓷器。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乾隆两位皇帝还历次亲自诏令景德镇督陶官唐英仿造历代名瓷。因而这一时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窑以及明代永乐、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质、造型、纹饰方面多已达到理想境界。当时以“郎窑”、“唐窑”制品最为逼真。

郎窑是指康熙时由郎廷极兼任陶务官时的景德镇官窑。清人刘廷玑著《在园杂志》称赞“近複郎窑为贵,紫桓中丞公开府西江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黝水颜色,橘皮综眼,款字酷肖,极难辨别。”唐窑一般指乾隆时的景德镇窑,实则贯穿雍正、乾隆两朝。当时的督陶官唐英博才多艺,并能与工匠“同其食息者三年”,经过刻苦钻研,居然成为“深谙土脉、火性、诸料”的制瓷专家。在他直接管理和指导下,景德镇窑成就惊人。仅雍正后期,短短几年间,便烧造出仿古品种四十余种,另有创新品种十几种。乾隆时又有更多的品种问世。

这一时期的仿古瓷技术上精益求精,但并无牟利目的。特别是官窑的产品,烧出来是为皇宫御用的当然更不敢真的用来鱼目混珠。所以许多仿品并不仿写前朝年款,而是直书本朝年号。清乾隆时并有“大清乾隆仿古”专款。这样的仿作只能称作“仿品”而非赝品,其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清末民初,中外人士搜求历代古瓷者渐多,古董行生意兴隆,因而仿古和造假能手亦相继涌现。上自原始社会彩陶、黑陶,下至唐三彩、五代越窑与宋代各大名窑,乃至明代德化白瓷、山西法华以及明清各朝各代各类品种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几乎无不仿作。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由于烧造时的用意即在于拿来冒充真品,所以就不但要求“神似”,也极力追求每一点细节的“形似”,诚可谓处心积虑。加之当时去古未远,匠师们的经验、技艺、工具、环境、修养以至心境都与古人接近,因此,仅就烧造瓷器中的赝品——假古董而言,这一时期的造诣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总的看来,古今制造仿古瓷的目的无非出于两个,一是发思古怀旧之心,保持传统品种;二是以假乱真,牟获商业利益。前者对瓷器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清康、雍、乾三朝,既是嗜古、仿古之风极盛的时期,也是大量新品种涌现的时期,可见在瓷器发展中,仿古不但不妨碍创新,而且能够促进创新。然而另一方面,从文物收藏和鉴定的角度看,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仿制品,就会给我们今天的鉴别造成困难。特别是古代那些技艺精湛的仿品,即便制作者当初的用心完全纯正,也不能排除后利用其仿作来假冒真品,牟取暴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中国瓷器年谱》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中国瓷器年谱》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中国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