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 导航 >

温酒套杯―席谈

温酒套杯―席谈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古代瓷器杯和壶一起 大理石瓷砖

2020-07-28

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温酒器是我国酒器系列中的重要一项。早在商周青铜文化中就有,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考古资料每有出土报道,如:陕西省兴平县汉代武帝茂陵东侧陪葬坑冢的丛葬坑中,曾出土过“阳信家” 铭文 杯炉配套青铜温酒器共两套。1982年12月在山西省太原市太原钢铁公司尖草坪医院一座西汉墓中也出土“四神”杯炉配套的青铜温酒器。以上三套以耳杯与炉配套,下有承盘的温酒器,其炉均有镂空纹饰。当时用木炭作燃料,耳杯置其上,注入酒温之。炉身镂空可发火散热,炉下承盘接盛灰渣,不仅设计科学且卫生方便。

历代文人均有咏温酒之词句。晋人左思《魏都赋》中有“冻体流澌,温酎跃波”之句。唐代诗人白居易《问刘十九》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严寒冬日夜晚,取红泥小炉盛上木炭以小壶盛酒置其上温之,既可取暖,又可以热酒驱寒,其乐融融,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曾有“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说明古代人喜热饮。

自青铜酒器始,在酒具文化中即有温酒器,材质有铜、铁、锡、陶瓷之类等。有炉杯配套、碗壶配套、套杯相配等,以热水微火温之。宋代湖田窑生产的温碗,以大碗一只盛热水将执壶置碗中温酒,风行一时。有一种“自温壶”以锡制扁形,有塞盖,最多容酒半斤,一般冬季外出远门之人,将壶置杯中,以人体之温度温之,途中以酒驱寒。还有一种以酒温酒器,形如盏盘,中置一连体小杯,口沿有三个支点伸向盏中,用时将酒倒入盏中小杯点着火,小瓦壶置其上温酒,不过只能用以蒸馏酒。北方地区有一种吹壶,外形如壶如“茶吹”,有炉膛,中有一空轴,四周注入酒,以炭基为燃料,微火温之 形如火锅 。器型众多故不赘言。

唐宋以后温酒器以陶瓷为主流。风行套壶、套杯,以外套与壶相配,以外套与杯相配成为整体,民间称为烫酒壶、烫酒杯。江西景德镇产品有青花、彩瓷制品,宜兴生产的紫砂套壶、套杯亦颇具盛名,套壶与套杯,以小壶小杯与外壳相配或注入热水杯壶置其中以温酒。工艺均很精湛,有圆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鼓形等多种式样,壶身纹饰图案秀丽雅致。尤其是紫砂器,均属能工巧匠之作,文人雅士刻绘花鸟鱼虫、人物山水诗文于壶身四周,更显精美古朴。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生产的温酒杯亦有特色,以外套、杯、盖结合,适宜独酌之用。

我收藏的温酒器中有多种杯壶之类。现选晚清至民国时期套杯数件介绍给同道中善饮者赏鉴,虽不属精品,但能反映当时的酒器风貌。

仿同治浅绛彩筒状温酒杯,外套、小杯、盖组合,扁平钮。高10.05厘米,围26厘米,平底,直径8厘米,底款为同治年篆书印章款。杯套一侧绘太白醉酒图,他醉依山石之旁,身处古松翠柏之中。前设一案,上置砚一方,握笔凝思,正欲书写文章。旁有一童子相伴,手指前方,好像有所发现,指点景色。“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一画面恰如太白酒后做诗之状态。且以功笔细描入微,运笔婉转,一气呵成。画面淡雅柔和,如一幅精绝的国画。另一侧以行书写唐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下注:仿新罗山人笔法。落款汪明垒作,钤闲章“仿古”。盖上画面相同,附辛巳年中秋月书,该年为光绪七年 1881年 ,无疑为光绪年作品伪托同治款。

浅绛彩是瓷器彩饰品种之一,仿中国山水画技法,以淡雅的黑色勾勒画的轮廓,以浅绛色 即朱砂、赭石、藤黄 等天然颜料设色渲染画面,表现大自然景色意境,调色清淡柔和,清嘉道年间有王庭佐、金品卿、程门等名家。晚清时景德镇绘瓷家王琦、汪野亭等八人组成“月圆会”,亦用中国绘画技法移植于绘瓷装饰,形成流派,对景德镇瓷器装饰产生一定影响。

光绪刻瓷温酒杯,筒状,高9.5厘米,围23厘米,平底直径7.5厘米,圆盖桃钮,杯套一侧刻郊游图,一文官端坐苍松之下,侍者手持拂尘立于右侧,马童牵马于左侧松树之旁,神态自然颇具动感。

刻瓷是装饰技法之一。是在瓷器上錾刻底纹,然后在纹痕内填以墨等颜色而成。它是绘画艺术和陶瓷制品的结合。早期作品受技术的限制,使用一般高碳钢刀,刻纹较粗。同光时期改用钻石工具,出现了双钩、括磨技法,使作品有“金石味”,所表现的山水、人物、花卉、禽兽等题材更为生动。色彩以黑白为主,但也有采用多色,种类甚多。光绪末年著名刻瓷大家黎勉亭的作品,引起当时文人雅士重视,产品一度畅销国际市场。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社会经济一度衰落,景德镇瓷业受到影响每况愈下,官、民窑产品质量一落千丈,精品难得一见。直到同光中兴瓷业随之复苏,精品有所增加。

民国鼓式温酒杯,高12厘米、围26厘米,圈足、圆盖、菱形纽。外套以红墨彩书写多体文字,绘图印吉语“百岁多福”,一侧书“博古通今”四字,落款江西出品。

民国筒式套杯,高11厘米、围23厘米,圆盖桃钮,套身绘青花粉彩山水图,一侧及盖以行草书写“可以清心”四字。彩头、画技均不佳,这种被称为“笨拙粉彩” 是用一种劣料 的技法,民国时期景德镇民窑多用于绘画中下等瓷器。它与以上光绪两品是无法媲美的,录之供初入藏道朋友们参考而已。

taoci52.com延伸阅读

温酒盖罐也可以意趣盎然


第一件:粉彩瓶一对,31厘米。请专家鉴定是否开门。

《手机鉴宝》app瓷器专家鉴定结果就在文章底部,看看跟您的分析是否一致吧~

第二件:青花罐,高20cm 。请专家帮忙鉴定。

《手机鉴宝》app瓷器专家鉴定结果就在文章底部,看看跟您的分析是否一致吧~

第三件:花瓶,高19cm。清代时期,是不是官窑。

《手机鉴宝》app瓷器专家鉴定结果就在文章底部,看看跟您的分析是否一致吧~

第四件:青花杯,老师帮我看一下新老,谢谢。

《手机鉴宝》app瓷器专家鉴定结果就在文章底部,看看跟您的分析是否一致吧~

第五件:温酒盖罐,高10.5cm。请专家鉴定, 谢谢。

下面公布《手机鉴宝》app瓷器专家的鉴定结果:

第一件粉彩瓶一对:真

此对粉彩瓶传世包浆自然,用彩及纹饰绘工时代风格明显,釉面温润,为民国时期制品。

第二件青花罐:假

此龙纹青花罐青花呈色漂浮,造型无古韵,纹饰绘工有现代感,为现代仿古工艺品。

第三件花瓶:真

此内府款龙纹青花锥把瓶青花呈色沉稳,釉面温润,纹饰绘工时代风格明显,为晚清时期制品。

第四件青花杯:真

造型舒展,青花呈色沉稳,釉面温润,为道光本朝时期制品。

第五件温酒盖罐:真

此花鸟纹彩绘温酒盖罐传世包浆自然,用彩及纹饰绘工时代风格明显,为上一个世纪70~80年代制品。

中国古代古朴厚重的温酒器


温酒器是中国酒器系列中的重要一项。早在商周青铜文化中就已出现,并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在汉武帝茂陵东侧的陪葬坑中,就曾经出土过“阳信家”铭文杯炉配套青铜温酒器两套。

历代文人均有咏温酒的词句,最为脍炙人口的要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严寒冬日的夜晚,取红泥小炉,盛上木炭,以小壶盛酒置于火上,既可取暖,又可以热酒驱寒,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了。

自青铜酒器始,在酒具文化中即有温酒器,材质有铜、铁、锡、陶瓷之类。有炉杯配套、碗壶配套、套杯相配等。宋代湖田窑生产的温碗,以大碗盛热水,将执壶置碗中温酒,风行一时。还有一种“自温壶”,为锡制扁形,可盛酒半斤,冬季出远门时,将壶放在杯里,以体温保持酒的温度。还有一种以酒温酒的器具,形如盏盘,中置一连体小杯,盘内有三个支点,使用的时候将酒倒入盏中的小杯,点燃,再将盛酒的器具放在上面温酒,不过这种器具只能使用蒸馏酒。北方地区还有一种吹壶,外形如茶炊,有炉膛,中有一空轴,四周注入酒,以炭基为燃料,微火温之形如火锅。

唐宋以后,温酒器以陶瓷为主流。风行套壶、套杯,民间称为烫酒壶、烫酒杯。江西景德镇产品有青花、彩瓷制品,宜兴生产的紫砂套壶、套杯亦颇具盛名。套壶与套杯以小壶小杯与外壳相配,外壳内可注入热水,用以温酒。这些器具工艺均很精湛,有圆筒形、六角形、八角形、圆鼓形等,壶身纹饰图案秀丽雅致。尤其是紫砂器,均属能工巧匠之作,文人雅士刻绘花鸟鱼虫、人物山水诗文于壶身四周,更显精美古朴。

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生产的温酒杯亦有特色,以外套、杯、盖结合,适宜独酌之用。现选晚清至民国时期套杯数件介绍给同道者赏鉴,虽不属精品,但能反映当时的酒器风貌

紫砂杯如何开杯 2020如何鉴别紫砂杯


现在用紫砂杯喝茶成了一种新时尚,那么大家对紫砂杯了解多少呢?知道紫砂杯如何开杯?如何鉴别紫砂杯吗?接下来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来看看答案吧。

紫砂杯如何开杯

紫砂杯开杯具体的步骤如下:

1、先用净水将紫砂杯冲刷干净,杯子里外都在水龙头上都冲一冲;

2、再在新紫砂杯中注入热水盖上盖;

3、等到紫砂杯身由湿变干后,就倒出紫砂杯中的热水;

4、再在紫砂杯中注入热水,如上操作重复几次,就可以了;

5、要将茶叶和紫砂杯一起放进锅里面煮,但是茶叶的选择是根据你以后拿此杯来喝哪种茶来定的,比如你以后喝的是红茶,那么就选择红茶来和洗干净后的紫砂杯一起放进锅里面煮,红茶叶尽量放多一点,水要漫过杯子煮开后等自然冷却,再按此操作反复两次,等天然冷却后,把杯子拿出来,擦干或者自然风干杯子即可。

紫砂杯开杯常见方法,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杯沏茶,不失原味,且香不涣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那么紫砂杯开杯常见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招:把杯子倒过来,猛拍杯底几下,再拧盖。若无效,则可以将杯子放在热水中泡,这样等不锈钢保温杯中水升温了,体积发生膨胀,杯内的压力增大,就很容易打开了。或者,可将杯子放进冰箱里,拿出来后用热水淋一下盖子即可轻松打开。

第二招:用金属薄片在杯口与杯盖之间的缝隙处轻轻撬下,空气进去后容易打开。紫砂杯开杯常见方法。

第三招:用橡皮榔头逐步敲打或者拿到卖热水瓶内胆的地方,他们有橡皮榔头和开启的技巧,象那些不锈钢外壳的热水瓶因螺纹异位等情况,他们都能处理。用橡皮榔头处理不会再造成损坏,它只是将螺纹正位。因为是橡皮的,所以敲打不会出现划伤凹痕。当然要注意敲打的力度和部位了。

第四招:将杯盖上钻个小孔,使之“漏气”,达到内外气压平衡。不过这招可以打开塑料杯子,但对保温杯不适用,以防保温杯的功能及外观都有损害。

想把杯盖打开,首先需克服杯内外的压力差,而上面的四个方法,当可以让大家能够很轻松的打开杯盖。

如何鉴别紫砂杯

鉴别一把紫砂杯的好坏应从它的泥料、做工、款等几个方面来入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紫砂杯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劣质杯,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杯。劣质杯的原料往往是沙锅泥、花瓶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打碎后可以明显看出里外层的颜色不同。这类杯的价格往往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基本没有收藏价值。真正的紫砂杯所选用的泥料是由紫砂岩风化、粉碎、调配而成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点,用不同档次的紫砂泥作成的杯,它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别。

作为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的紫砂杯,在做工方面是非常讲究的。杯身各部分比例协调,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清晰流畅。杯口和杯盖之间结合紧密自然,还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亮色上看。真正的紫砂杯体重、色紫,因为长期为人手抚摩,上面呈现出汕润的光亮。而新制的紫砂杯一般说来质地都比较疏松,颜色偏黄,有光亮的少,无光亮的多。即使有光亮,也是用州白蜡打磨上去的。

以上就是小编要告诉大家的紫砂杯如何开杯和如何鉴别紫砂杯相关知识,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

陈香梅谈瓷器


我请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为拙作《寻访中华名窑》题词,绝非偶然。陈香梅本人是一位瓷器收藏者,她对中华瓷器文化情有独钟。本来约好来沪亲自参加《寻访中华名窑》首发仪式,不料她的好友郝福满在云南考察飞虎队遗迹时突发心脏病,陈香梅陪同他去香港治疗,遗憾之中只好来电预祝首发式成功。

3年前,我陪同陈香梅考察上海博物馆。我对她说道:上博的青铜器、书画、瓷器、钱币和玉器等都很有特色,你先观看什么?想不到她马上回答:瓷器。我的老师汪庆正先生亲自为她讲解,这使陈香梅非常高兴。她听得十分认真,欣赏得非常仔细。她还不时将瓷器拿在手里把玩,并拿台北故宫收藏的汝窑瓷器同这里收藏的汝窑瓷器作比较,提出的问题也比较内行。陈香梅告诉我,世界各地的大博物馆几乎都有中国瓷器收藏,上博的瓷器收藏属于最精彩的之一,让人一饱眼福。

陈香梅对中国古陶瓷历史了如指掌,她说:“中国古陶瓷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我们的先民在黄河、长江流域创造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等,泱泱中华5000年文明史,有实物可考,每个炎黄子孙都为此而感到无比自豪。”陈香梅也有收藏的雅兴,名家字画、古陶瓷、青铜器和玉器等都有。她认为这既成为居家的陈设,又为家庭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从中还可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与辉煌,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幸福和欢乐,也解思乡之愁,作为一名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人,对这一点的感受更为真切。

3年前,我将新著《人间瓷话》赠陈香梅指正,想不到她竟当了我的面翻了一个多小时,对书中所收的陶瓷器一一询问,这件陶瓷器藏在哪里?是在什么地方出土的?那件陶瓷器有什么特点?寻根究底,熟悉的程度超出了我的想象,我们谈得十分投缘。我花4年时间去实地考察50座古窑遗址,撰写《寻访中华名窑》一书,她非常支持,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有人来做这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她说,中国瓷器在国际上地位非常高,拍卖行情日日看涨,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去年金秋时节,她在百忙中欣然为拙作题词:“祝福寻访中华名窑,再有更大收获。”这是对我的最大鼓励。

为了弘扬中华陶瓷文化,陈香梅曾将自己珍藏的两件古老的马家窑彩陶,捐赠哥伦比亚大学博物馆收藏并永久展出,让世界各族人民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钱汉东)

清乾隆青花贯耳瓶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中)


中国陶瓷工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清朝乾隆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此时的陶瓷制人穷极工巧、品种翻新,许多品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外粉彩内青花镂空六方套瓶即为这一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

琢器比圆器工艺难度大,六方瓶不能上圆盘拉坯。成型困难;镂空工艺要求极高,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另外,内青花外粉彩套瓶工艺须二次人窑烧成,成品率极低:诸多不利因素使得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已知仅存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

中国瓷器制作在清雍乾盛世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康熙晚期甚至雍正一朝,瓷器生产在恢复、仿制、创新上步伐坚实;进入乾隆初年,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嗜好,督陶官唐英又创烧了一些奇特的品种,供宫廷陈设。在乾隆八年唐英的奏折称"夹层玲珑交泰瓶”等九种新拟式样中,就包括这件外粉彩内青花六方套瓶。

这件作品通体施紫金釉,在口足部施金釉,包括镂空都在表明仿金属工艺效果。纹饰中西合壁,双钩西番莲,镂空灵芝、佛手、寿桃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陶瓷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此瓶贴有“FonnthillHeirlooms”的收藏标记,仅此即可证明,此瓶为1860年英法联军人侵中国期间,洛克爵士掠得后售与莫里逊氏的圆明园遗物。

一百四十年来,此瓶漂泊海外、多次易手。今天,终于荣归故里。可谓祖国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下)


中国陶瓷工艺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清朝乾隆时期达到历史顶峰。此时的陶瓷制人穷极工巧、品种翻新,许多品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件外粉彩内青花镂空六方套瓶即为这一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

琢器比圆器工艺难度大,六方瓶不能上圆盘拉坯。成型困难;镂空工艺要求极高,镂空后的瓷胎由于应力改变,烧造中极易变形;另外,内青花外粉彩套瓶工艺须二次人窑烧成,成品率极低:诸多不利因素使得这件传世作品极为罕见,目前已知仅存两件,另一件现藏台北鸿禧美术馆。

中国瓷器制作在清雍乾盛世的艺术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康熙晚期甚至雍正一朝,瓷器生产在恢复、仿制、创新上步伐坚实;进入乾隆初年,为迎合乾隆皇帝的嗜好,督陶官唐英又创烧了一些奇特的品种,供宫廷陈设。在乾隆八年唐英的奏折称"夹层玲珑交泰瓶”等九种新拟式样中,就包括这件外粉彩内青花六方套瓶。

这件作品通体施紫金釉,在口足部施金釉,包括镂空都在表明仿金属工艺效果。纹饰中西合壁,双钩西番莲,镂空灵芝、佛手、寿桃纹.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中国陶瓷所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此瓶贴有“FonnthillHeirlooms”的收藏标记,仅此即可证明,此瓶为1860年英法联军人侵中国期间,洛克爵士掠得后售与莫里逊氏的圆明园遗物。

一百四十年来,此瓶漂泊海外、多次易手。今天,终于荣归故里。可谓祖国之幸事,民族之幸事。

谈陶瓷熨斗和虎子


有收藏爱好者对央视《一槌定音》清代陶瓷熨斗提出质疑,认为应是虎子。之所以产生这种误断,主要是对陶瓷工艺学造型设计和民俗学的常识缺乏必要的了解。

先说虎子,其用途有两说,一说是溺器,一说是水器。后者是考古工作者根据墓葬出土时虎子均摆放于死者头部位置而推断的。《后汉书·献帝纪》记载:“初令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员各六人。”李贤注引《汉官仪》:“(侍中)往来殿中,故谓之侍中。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民俗学资料证明,虎子也俗称“夜壶”,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男人睡觉时摆放于头部,主要是为了拿取方便。虎子质地有金属、漆器、木器、陶瓷等多种。

西晋青釉虎子,1964年南京永宁二年墓出土

陶瓷虎子在东汉墓中就有出土,到六朝墓葬出土最多,造型品种变化多端。东晋时出现扁圆形虎子,到宋代以后,基本以扁圆形为主,一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邯郸陶瓷公司第五瓷厂还在生产 (这个瓷厂主要生产大缸,不但供内需,还远销国外,虎子的质地与大缸料一样,外施黑釉) ,以满足偏远山村人民生活所需,造型与宋代定型扁圆形的基本一样。虎子是男性小便用的实用器皿,无论造型如何变化,陶瓷工匠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实用功能,所以凡是虎子,其口部直颈较为宽大,均为圆形,而且口部均设在边缘部位,东汉时略上翘,到六朝时多呈45度斜角,保证了使用更加方便。宋代以后扁圆形的造型流行,而且变化不大,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实用,其次扁圆形陶瓷可以直接拉坯成型,生产时省工省力,成本低廉,市场销售有竞争力。六朝墓葬出土虎子均为陪葬品,多出自贵族之墓,所以造型丰富,釉色纯正,做工精良,有的器物还刻有确切的纪年款,历史、艺术、研究价值均非寻常,多数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主要存于南京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南朝出现的扁圆形虎子到宋代以后定型,基本都是实用器,民俗认为它是属于不登大雅之堂之物,故多使用灰陶、釉陶或缸料烧制,成本低廉,颜色灰暗,不使用时存放于背阴处,尽量不引起人们注意。

东晋青釉龙形提梁虎子,1951年安徽芜湖市出土

熨斗是用来熨烫丝、麻、棉等织物的,其首要功能是需要一个平整的底面。陶瓷青花熨斗出现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景德镇,早期作品是正烧,底足无釉,应该是第一代产品。虽然底足无釉,但是底面十分平整。不要小看这平整的底面,其中蕴含着陶瓷工匠的智慧与汗水。因为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要烧成像平板似的底足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是虎子,底足可以做成圈足、卧足或者支足,既好烧又可以减少废品率,成本低廉。但是熨斗需要平整的底面,陶瓷工艺发展到乾隆时期日趋成熟,可以烧造出平整而不变形的底面,所以嘉庆、道光时才会有陶瓷熨斗的出现,而熨斗的使用功能,又迫使陶瓷工匠不得不采用平烧这种费工费力的成型方法,制作时需要先做好平整的底面,然后将壶体粘结上,类似镶器做法,成本远远高于拉坯成型,而且还要装饰青花,突出视觉美感,又增加一道成本。清道光青花熨斗是第一代产品,底面平整,青花画法娴熟,青白分明,视觉效果耀眼,与熨斗的使用功能相符。第二代产品到光绪时改进为立烧,底足有釉,光滑平整,使用时更加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造型与前期产品基本一样,只是前端呈三角状,更接近现代熨斗造型,美中不足之处是立烧圈足裸露在外,美感略显不足。第三代产品出现于上个世纪前半期,造型又有变化,灌水处增加了盖,避免使用时水溢出,这种熨斗直到解放初期仍在生产。第四代产品与电气相结合,只是底板为陶瓷的,都无釉,以金属陶瓷为主,现代还有纳米陶瓷等多品种。第一代产品和第二代产品容易被误认为虎子,尤其是第一代产品,底足无釉,更容易成为误解的理由。其实在陶瓷实践中,只要在烧造前精心修坯或者用湿布仔细擦洗,烧造后,即使无釉,仍然可以达到光滑平整的工艺要求。传世的第一代陶瓷熨斗,底部使用痕迹均十分明显,底面虽有包浆,甚至看上去粗糙,但是仍然平整,用手摩挲感觉十分滑润,完全可以说明它们的实际使用用途。陶瓷熨斗口部直颈较小,基本都是直角,也有的做成方口的,与虎子的实用功能截然不同。清代中晚期,宜兴地区也开始生产紫砂熨斗,张捷先生在《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年第2期著文介绍一款宜钧釉紫砂熨斗:“这款紫砂‘盘奎’熨斗,总长28厘米、高14厘米、底宽13厘米、手柄长4厘米、盖纽长3厘米。上部中央盖纽周围有凸起的浮雕花卉纹饰。胎体段泥呈暗黄色,手柄红泥呈深红色,胎质细腻,釉面温润,质感透亮,釉面有自然形成的网格纹和若隐若现的蛤蛎光。熨斗的上部中央有一个带旋盖的口是用来灌注热水的,熨斗就是靠热水传出的热量来熨烫衣物。”说明清代中晚期流行陶瓷熨斗是不争的事实。

清道光青花熨斗

过去的古玩行教授学徒时生怕学徒搞错,一再告诫:“熨斗叫虎子,生意难盘活。”陶瓷熨斗在熨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最大的优点是不会烫烧衣物,其次是成本低廉,曾经在中国流行将近200年,需要后人认真研究。

也谈枢府釉瓷


枢府釉瓷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一个新的釉色品种,它介于影青瓷与白瓷之间,釉呈乳浊状,微显青灰色,由于同鹅蛋壳一样的色泽,故称“卵白釉”。这种温润典雅古朴端庄的名瓷,被元代上层社会看中,于是乎,景德镇窑“有命则陶”,为官府订烧专用的器物。因此,枢府釉瓷带有一定的官窑性质或官办瓷的意味。由于官府瓷“千中选十,百中选一”,所以在实际上,景德镇窑烧造的大部分卵白釉瓷,都属民用瓷。我们知道,枢府釉瓷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短,又没有象元青花那样在今天受到世人的百般宠爱,但是,它在元代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必将在中国陶瓷发展史的史册中留下辉煌的一页。

今天,当人们谈及元代瓷器的收藏时,无不把景德镇窑烧造的青花瓷器说得天花乱坠、令人心往,而很少提起元代枢府釉瓷,甚至在一些专业的出版刊物上,关于枢府釉瓷的文章也是凤毛麟角。可见,目前人们对枢府釉瓷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这种异常现象,似乎与今日的时代发展背道而驰,为此,笔者认为:应该重新审视和评价枢府釉瓷,还原其历史的本来面貌。

当然,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由于枢府釉瓷在历史的文献中,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文字记载,从而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历史信息。如果现在要想全面地弄清楚枢府釉瓷的真实面貌,光靠我国的文物考古部门以及专家学者,恐怕要花很长时间甚至于几倍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文物考古部门便组织全国的瓷片收藏爱好者来共同参与此事,搜集和整理国内出土的有关重要信息,并对其出土的地点及其相关的历史背景,做真实详细地追踪调查、研究,或许可以从中找到解开枢府釉瓷之谜的一把钥匙吧。

笔者也是一位古代陶瓷碎片收藏爱好者,从目前国内枢府釉瓷出土情况的总体来看,大多数分布在我国一些南方古城镇以上的历史文化城市(野外墓葬. 窖藏的例外),广大的农村尚未发现有真正的枢府釉瓷出土。当然,烧造粗燥的卵白釉民用瓷时有发现。瓷片收藏爱好者不知道注意了没有,在城镇出土的枢府釉瓷片,大部分又是在历史的建筑群遗址废虚周围被发现,这恐怕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吗?这一现象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笔者对此作过认真分析后认为:地方上出现的元代枢府釉瓷精品,很大可能不是一般普通百姓所用之物。那它到底是什么阶层的人所能享用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通过自己多年采集瓷片标本的经过,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启迪。

笔者是1989年9月开始搞瓷片收藏的,至今,历经16年,共收集枢府釉瓷片标本237件,其中有三次主要发现就占169件,这几次较集中的发现,都是在我县古城镇的改造建设过程中,从遗址废虚的挖掘现场采集到的。

例如:1990年9月,在我县原县政府大院东北角的施工挖掘现场,首次发现92块枢府釉瓷大碗和高足杯的瓷片标本,其中一件较大的瓷片格外令人触目,该瓷片长19.5厘米,宽10厘米,是一件约为半个碗身的大碗残片,该瓷片胎体洁白细腻,釉质乳浊温润,呈卵白色泽、外壁用篦刀刻划出精细肥大的莲瓣纹,内壁模印一只展翅的飞凤、碗的中部,还残留“枢”字,字体规整隐于釉中,此碗无论从胎釉特征、造型纹饰及做工都十分精美典雅,一看便知,这是一件元代官用瓷大碗的残片。我们知道,龙凤纹为历代皇帝和皇后的象征,在封建制度最为严格的元朝,任何人都不得僭越,否则就会被砍头的。那么,这件带有“枢”字的飞凤纹大碗的残片,怎么会出现在离京城千里之遥的县城呢?笔者通过分析认为:这件瓷器可能是元朝官府在限制龙凤纹样使用法颁布以前,专门为各地的驻军头领订烧的器物。该处出土的位置,据《庐江县志》记载,明朝以前,此处是军队驻守城池的“重关”城堡,历代有重兵驻防。遗憾的是,八十年代初,我们还能看到、摸到的唯一的一段城墙遗址,今天却成了高楼大厦,历史非常无情,再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记载了。

2003年4月,是在一个具有100年历史校龄的“庐江中学”学生高级公寓的建筑施工现场,又采集到23块枢府釉瓷大碗和高足杯的瓷片标本。据县志记载,这里是县城通往对岸河西走廊的大西门城楼关卡遗址,历代有士兵看守。

2004年7月,在我县城西桥头南岸的建筑施工现场,第三次采集到有44块枢府釉瓷大碗和高足杯的瓷片标本。据县志记载,这里为县城的小西门城楼,设有“吊桥”(该桥文革初重建,改名为“文革桥),历史上它是县城与外界往来、通商贸易最重要的水陆交通关卡,历代有重兵看守。

此外,自1990年至2005年这15年时间里,在城中大面积的改造建设中,只能偶尔发现几片瓷片标本,集中采集的现象可以说没有。显而易见,枢府釉瓷出现最多最集中的位置,都是在古代军队驻地和城楼关卡的附近。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设:枢府釉瓷很可能是元代军队官兵使用的专用瓷。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的推断,则没有更多的考古实际依据可以论证。

笔者上述的简要介绍,恐怕还是给读者有许多不解之谜,地方上出现的枢府釉瓷到底是“官”还是“民”?目前尚难澄清史实。但不管怎么说,历史文献中记载的两点可以确信:1、枢府釉瓷是元代官府在景德镇订烧的专用瓷;2、景德镇窑烧造的大部分“卵白釉”瓷均为民用瓷。但面对众多出土的瓷片,如何去区分“官”与“民”,一时半会是难以弄清的。

为了真正解开枢府釉瓷这个神秘的面纱,我认为全国的瓷片收藏爱好者和收藏界的朋友们,共同来参与枢府釉瓷的业余探讨和研究,搞调查、搜集信息,为我国的文物考古专家和学者,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线索。通过各方不懈的努力与协助,我相信有一天,枢府釉瓷这一国之瑰宝会象元青花一样,受到世人的真正宠爱。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温酒套杯―席谈》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温酒套杯―席谈》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虎纹瓷器耳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