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邢瓷溯源

邢瓷溯源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8-05

瓷砖墙面。

“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陆羽《茶经》

邢窑始烧于北朝,历经隋代、初唐,发展到中唐、盛唐达到鼎盛阶段,成为当时我国白瓷生产中心,五代转入低谷,宋、金再次中兴,延续至金、元、明,烧造时间长达1000余年。“类银”“类雪”的白瓷是邢窑的最高成就。

由青至白

有人说,瓷器就是一把土。一部陶瓷发展史,就是人类以火“攻”土的历史。

地球上泥土和岩石中,含铁广泛。一部陶瓷发展史,也是人类以火“攻”铁的历史。

邢窑出产的瓷器,并非只有白瓷。据考证,由于北朝初期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南迁居民的回归,给邢台地区带来了先进的青瓷烧造技术。加上本地有着丰富的优质瓷土资源,瓷器制造业迅速发展起来。

在掌握青瓷烧造技术的基础上,把胎釉料中铁的成分提炼出来或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内,再提高掌控火温的能力,白瓷就诞生了。

燃烧、燃烧、再燃烧,升温、升温、再升温,一气呵成,就是白瓷的烧成方法。据计算,邢瓷的胎质和釉质,是经过1300℃以上的高温烧成的。邢瓷的物理性能,与现代世界制瓷业最先进的所谓“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十分接近。

透影迷踪

隋代是邢窑制瓷技术的高峰,此时出现了透影白瓷,其烧造只持续了数十年。它的突然出现与突然消失,成为邢窑的一个未解之谜。

唐元稹《饮致用神曲酒三十韵》中有“雕镌荆玉盏,烘透内丘瓶”的记载,意为内丘出产的瓷器有透亮的特点。外国文献中也有对透影白瓷记载,阿拉伯人苏林曼在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笔记》中说:“中国人持有白色粘土制作的碗,像玻璃一样,可以看到里面盛的液体。”

透影白瓷薄如蛋壳,最薄处不到1毫米,其技艺之高,以致首次出土时文物工作者竟不敢相认。根据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化学分析,其胎与釉中均引入了一定量的钾长石,其釉中也可能掺入了石英矿物。

可透影白瓷犹如昙花一现,隋代以后就再也没有生产过。如此高超的制瓷技术在中国再次出现,已是800余年后的明成化年间,而欧洲到18世纪初才有使用石英和长石烧制瓷器的技术。

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推测,透影白瓷可能是隋炀帝的专用瓷,由皇家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大师试验而出。由于技术难度高、对原料要求苛刻及战乱等原因,透影白瓷的烧造技术没能流传下来。

天下通用

隋唐时,邢窑的烧造技术已经超越越窑,社会上对白瓷的需求量陡增,宫廷专门设机构在此采购邢窑瓷器。当时,白瓷分为制作考究、选料精细的细白瓷和面向百姓、成本低廉的粗白瓷,白瓷达到了“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程度。

邢窑烧造的瓷器种类丰富,品种繁多。从用途上分,既包括餐具、酒具、盥洗具、文具、储藏具、工具等生活用品,又包括佛教用具和冥器;从胎釉分,包括精细白瓷、粗白瓷、黄釉瓷、酱釉瓷以及唐三彩。邢窑白瓷,庄重大方,雍容华贵,造型优美,做工精细,堪称瓷中精品,唐宋时就被当作贡品大量运往京师并远销海外,在伊拉克、埃及、巴基斯坦、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有邢窑白瓷出土。值得一提的是,邢窑盛产唐三彩,是我国历史上烧造唐三彩的三个著名窑口之一。陶瓷学者对邢窑出土实物标本经过分析后认为,邢瓷不论是胎质和釉质,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所占的比重都是相当高的,无疑需要极高的焙烧温度。

白瓷于北朝创烧,技术高峰在隋,鼎盛在唐,之后渐渐粗糙,走向民用。明清之际,白瓷已经基本断烧。

张志忠根据多年的研究和发现推测,白瓷逐渐落寞的原因主要有二:细白瓷的原料不易开采,邢台地区高岭土呈鸡窝状分布,非常分散,且高岭土中只有15—30cm厚的一层才能达到细白瓷的制作要求,原料越开采成本越高;因战乱导致政治中心南移,促进了南方瓷发展,北方瓷逐渐由高端转向民用。

邢窑揭秘

“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李肇《国史补》

邢白瓷,几乎在全国各大博物馆都有它的身影,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曾出土。据史籍记载,白瓷在唐代不仅为宫廷御用,在百姓中也备受青睐。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唯一出产白瓷的邢窑只存在于史籍之中。

邢窑究竟在哪里,一直是中外陶瓷学者关注的问题。

首揭面纱

李肇《国史补》中有“内丘白瓷瓯”的记载,故一般研究瓷史的学者都认为邢窑遗址当在内丘。可是,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在1952年到1972年长达20年的时间里,曾对邢台地区所辖的沙河、邢台、内丘3县进行过7次考察,虽发现一些窑址,但没有发现唐代的窑址。

1980年初,临城县二轻局成立了邢瓷恢复研制小组。要恢复白瓷技艺,就必须找到邢窑遗址。于是,小组请来故宫博物院的专家指导勘查,开始了寻找窑址的工作。专家们从可能性最大的贾村(古名瓷窑沟村)开始搜寻,没有找到。继而往北到南程村,又没有收获。再往北到祁村,终于找到了大量“类银类雪”的白瓷碎片。

有关寻找困难的原因,张志忠解释说:“很多窑址所在地,村民都知道本地自古就烧瓷,遍地是瓷片,但不知道这些碎瓷片是著名的白瓷。专家学者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与邢窑相遇了。”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邢瓷恢复研制小组在临城境内共勘查出包括祁村、岗头、西双井等在内的邢瓷窑址18处。出土了较完整的玉环底碗、玉壁底碗、瓷马残件、执壶等白瓷器物。所以,《中华文明史》明确指出,唐代白瓷“河北临城邢窑最有名”。1980年11月18日,新华社记者胡承清以《“邢窑之谜”初步揭晓》为题,第一次向国内各大报纸播发了新闻电讯稿。中新社记者随后撰写特稿,将这一重大发现公布中外。

何处是邢窑

临城发现窑址后,立刻引发“邢窑热”,中外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而一场争论也随之展开。

面对临城的重大发现,众多学者提出“历史记载有误”的观点,认为邢窑就在临城,而非史籍记载的内丘。

也有学者认为,史籍记载无误,是调查不够彻底,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继临城后,将会发现更多的古窑址。

在激烈的争论中,内丘人坐不住了。1984年,内丘县文化局组成内丘县文物组,专门调查邢窑窑址。从当年夏天到第二年冬天,文物组在内丘境内五个乡镇方圆12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先后发现了28处古窑址。

1988年7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内丘县西北关遗址试掘,首次发现了隋代透影白瓷200多片,可辨别出器形的有碗、杯、盘,填补了我国陶瓷史上一项空白。

2003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内丘县原礼堂及影院一代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窑炉10座。出土大量“盈”字款、“翰林”款以及首次发现的“官”字款瓷片,证实了内丘县城就是唐代白瓷的烧造中心。

发现不断

通过田野考古,中外史学界对“邢州白瓷出自邢台市”这种大致的界定,终于有了确切而具体的地理位置,中外学者一直关注的“邢窑之谜”破解了。

内丘县文保所所长贾成惠说:“据史料记载,唐太和年间内丘县城曾遭遇大洪水,北魏时期兴建、历经隋唐的古内丘城被淤泥掩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邢窑遗址都埋藏在地表以下150—200cm。”

2012年4月中旬,原内丘县粮贸大厦旧址区域建筑拆迁时,发现了邢窑文化遗迹。此次发掘的窑炉是邢窑已发现窑炉中最早的几组,且完整度高,窑门、窑壁、烟囱等大部分存在。窑炉布局模式罕见,是研究早期烧瓷行为的重要资料。该发现为将邢窑历史上推至北朝提供了重要物证,入选“2012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接二连三的考古发现使我市在陶瓷研究领域的地位不断攀升。2013年,《中国古陶瓷学会2013年年会暨“南青北白”越窑与邢窑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慈溪市举行,15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展开了学术讨论,我市精选110件白瓷真品展出,“南青北白”首次在现代产生碰撞。

中国瓷网及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先生与邢瓷传承人张志忠在邢窑博物馆参观

中国瓷网及绿宝石艺术陶瓷馆朱东明先生与邢瓷传承人张志忠在临城文物局修复基地

邢人追梦

“恢复邢白瓷的辉煌,是我的梦。”

——张志忠

邢台学院南门外,是一条热闹的小街道。沿着街道的一条分叉路往深里走,僻静处的一片空地上,邢台市邢窑研究所呈现眼前。

研究所的工作室内,所长张志忠诉说着他的邢瓷梦。

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志忠已在临城瓷厂参加工作,并主持完成了18种邢窑白瓷的仿制。至今已出版《千年邢窑》等多部专著,被业内誉为“邢窑研究恢复第一人”。他建造了自邢瓷断代后第一个专门烧造邢瓷的作坊,烧造的“邢瓷”竟被收藏家当作真品收藏。

张志忠认为,目前恢复邢瓷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瓷土是不可再生资源,目前国内多数名窑周边的瓷土资源都已枯竭,所以他建议邢瓷产业应走精品路线,“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原料和人才。”

中国瓷网及绿宝石艺术陶瓷馆馆长朱东明先生与智英豪先生

内丘县城南街上,有一家当地人开办的“邢窑文化唐青花博物馆”。馆长叫智英豪,今年50岁,圈内人都称他为“老智”。老智从事邢瓷收藏20余年,收藏瓷片上万件(片)。

他的博物馆不大,前身是一所幼儿园,他把这地方租了下来。走廊里、屋子里,所有避雨的地方都搭满了架子,展示着各种各样的瓷片、陶片、拼合完整的陶瓷和制作陶瓷的工具等。参观的人都会惊诧藏品的数量,原来老智有每天早上去建筑垃圾厂遛弯儿的习惯,大部分展品都是他从垃圾堆抢救出来的。抢救出的不仅有“盈”字款、“翰林”款的瓷片,还有一件“唐青花”残片,它是老智博物馆名称的由来。

老智曾表示,内丘县邢白瓷博物馆建成在即,到时他会无偿捐献出自己的藏品,让这些邢台人的宝贝住进更大的“家”。

老智说的邢白瓷博物馆,是内丘邢白瓷产业园区的一部分。该园区位于内丘县县城西北,总投资21.6亿元,总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目前,博物馆的主体工程已完成80%,预计下月底全部完成。

邢白瓷的烧造改变了世界陶瓷发展方向,让所有人用上了洁白无瑕的瓷器。保护和恢复邢白瓷,正在成为越来越多邢台人追寻的梦想。

小编推荐

邢白瓷文化产业园“渐行渐近”


几个巨大的碗型钢结构建筑拔地而起,高大的塔吊缓缓运转,忙碌的工人穿梭往来……日前,走进内丘县城西北方位的邢白瓷文化产业园内,记者看到邢白瓷博物馆的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据现场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博物馆的主体工程已完成80%,预计6月底就可以完成主体工程。

据内丘县旅游局文保所所长贾成会介绍,建设中的邢白瓷文化产业园,是一个长期的综合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有两个重量级的工程——邢白瓷博物馆和邢窑遗址公园。其中,即将建成的邢白瓷博物馆占地53亩、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是集收藏、展示、研究邢白瓷的专业博物馆。而总面积40亩邢窑遗址公园,将涵盖遗址保护、考古体验、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多个方面,在保护邢窑遗址的基础上,还将通过现代化手段向世人展示邢窑的文化内涵。

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位于博物馆东南方向不远处的邢窑遗址公园,正在进行地基建设,近期有望启动工程建设。位于园区外围的邢白瓷文化产业园大道,路基施工已完成了道路工程的50%;园区周边的人文宜居配套工程,也将在9月初完成一个分区的主体工程。

此外,据贾成会介绍,位于邢窑遗址公园和邢白瓷博物馆之间的古玩交易市场,将博物馆和遗址公园连接起来,是一条集邢白瓷精品陶瓷交易中心、邢白瓷仿制中心、时尚购物街、瓷文化主题餐厅于一体的仿古街,将来还要通过发展配套的度假酒店、陶艺工坊、艺术品商店,凝聚高端生产要素和服务产业,届时一定会有力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陶瓷文化鉴赏-邢窑


邢窑:在今河北内丘县,唐属邢州。故名。以烧白瓷为主,是唐代最负盛名的白瓷窑,与同时代著名的越窑所产青瓷齐名。白瓷分粗细两类,其特征及鉴定要领是:(1)粗白瓷1胎色白,胎体厚重,胎釉之间敷一层化妆土。2釉色银灰,积釉处泛青或泛黄。3产品有碗、杯、壶、罐、钵和直口平底盘较有特色。4施釉方法器内满釉,外壁施釉不到足。5器外旋削痕较明显,部分器物足底外缘有一道切削斜棱。6光素,无纹饰。(2)细白瓷1胎白而细洁,瓷花程度高,胎质坚实致密,胎体厚重。2釉色白润如雪,微闪黄或闪青,釉厚处呈浅水绿色。3不施化妆土。4产品有碗、盏、瓶、罐、喷、盒和烛台等,其中凤头壶、皮囊壶和穿带壶等别具一格。5碗类有葵口、菱花口等,碗身较矮,碗壁弧度不大,底足外墙壁略高于内墙或相当,挖足较浅(玉环底)或为玉壁形足。6施釉方法为器内外、足心满釉,足端露胎。7光素,无纹饰。8器底心有的刻“盈”、“翰林”或墨书“翰林”款,为官用瓷。

邢窑陶瓷佛教造像


佛龛

圆雕佛像

释迦头像

邢窑是我国白瓷发源地,它始于北朝、盛于隋唐,宋元逐渐走向衰落。邢窑中心位于今邢台市内丘县城周围。内丘唐代属邢州辖,古时窑口常以州名命名,故内丘的瓷窑场得“邢窑”之名。邢窑自被发现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土了大量的陶瓷佛教造像,加强邢窑陶瓷佛教造像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邢窑文化和佛教艺术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1984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邢窑遗址在内丘境内被发现,“千年邢窑之谜”从此被逐渐揭开,引起国内外学术界极大关注。然而,也许由于邢窑白瓷耀眼的光辉遮蔽了佛造像的光环,而使得邢窑佛造像艺术一度被忽视。而对邢窑佛造像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邢窑文化和佛教艺术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邢窑佛造像

邢窑自被发现以来,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出土了大量的陶佛造像,尤其在2003年,内丘县城旧城改造时于县礼堂至县影院一带(现已为商业步行街)“在南北长380米,东西宽40余米范围发现邢窑中心窑场,包括较完整的窑炉、窑床、窑具及手工作坊等陶窑、瓷窑遗迹。”其中有细白瓷、唐三彩、带“翰林”、“盈”、“官”字款残件,以及透影瓷残片等“数以万计”。并在H32、H08、H09号灰坑发现“素烧佛龛立佛像、坐佛像、武士俑、以及菩萨、罗汉”。(见韩秋长、贾忠敏《邢窑揭秘》)除此以外,在内丘县城的西关、县外贸、县工商行北、城西的西邱、长寿岗、北双流,城东的白家庄等遗址均有陶瓷佛像出土。“有瓷必有佛像,有佛像必有瓷”似乎成为内丘窑口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内丘以外的其它“邢窑系”窑口均未出现。

事实进一步证明以内丘县城为中心的邢窑,不但是邢窑白瓷的烧造中心,也是烧造陶瓷佛教造像的重要窑场。

众所周知,邢窑白瓷曾以“类雪”、“类银”(唐·陆羽《茶经》)以及“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李肇《国史补》)而闻名。那么邢窑艺人为何又以如此大的规模和精力去烧造佛像?又是什么力量驱驶着他们与佛结下不解之缘?

渊源与环境

佛教又称“像教”。为了宣传普及佛教,通过有形的图像宣传教理教义,从而使普通民众更为形象和直观的理解佛教,由此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和市场需求。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波及到政治和经济领域,而且表现在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尤其在后赵佛图澄襄国(今邢台市)弘法之后,邢台佛教即与中国佛教的兴衰息息相关,包括佛造像在内的邢台佛教艺术也与这一地区的宗教信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洛阳建白马寺和齐云塔(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与此同时又在南宫(今邢台市辖)建普彤寺塔。1990年普彤寺塔重修时,发现明嘉靖十五年铜佛像41尊,其中一尊背铸铭文曰:“永平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按:始建于永平十年,竣工于永平十五年)摄摩腾、竺法兰建”,与普彤寺唐、宋二碑碑文形成互证,说明该塔比洛阳白马寺(塔)早一年,为中国佛教第一塔。(见赵福寿《邢台通史》)由此看到中国寺庙、佛塔以及佛教造像的源头。也进一步证实了“东汉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同时,也传入了邢地”。(赵福寿《邢台佛教文化》)

十六国时期的后赵,(永嘉三年,公元309年)石勒在襄国(今邢台市)建都。西域高僧佛图澄以襄国为中心弘扬佛法,石勒为佛图澄在襄国创建宫寺、中寺。佛图澄收徒弟众多,以释道安最为著名。道安成为佛图澄所遗后赵僧团领袖,期间营造佛像不计其数。

邢台地区亦有着非常精湛的石窟造像艺术,如隆尧县宣务山(尧山)石窟,沙河市广阳山石窟,邢台县玉泉寺棋盘山摩崖石刻,其中以宣务山石窟群规模最大,最为著名。宣务山是一座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集儒、释、道三教精华为一体。隋唐到宋,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石窟、摩崖石刻造像群,其主体为千佛堂、同声谷石窟、卧佛殿等唐代造像。摩崖造像群分两群6号(组)共计1380龛;千佛堂石窟佛像940龛,大多为供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见张稼农《隆尧县宣务山文物古迹概况》)

应当说无论从印度高僧南宫建塔造像,到佛图澄襄国弘法;从邢台一带高僧辈出、寺塔林立,到工艺精湛的宣务山石刻造像群,以及民间石佛龛造像,它们对邢台地区佛教思想的传播和邢窑佛教造像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艺术特征

魏晋南北朝,佛教的传入以及在中土的兴盛促进了雕塑艺术的大发展,佛教题材成为雕塑最主要的部分,最具代表性的如中国石窟造像艺术,它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出其他门类,同时波及到陶瓷艺术之中。而邢窑佛造像的创作题材和艺术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影响,无论衣饰的处理,面部表情的刻划,还是“刀法”的运用,甚至质地的追求,均与石刻造像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如雕塑语言中的“犍陀罗风格”、“湿贴薄衣”、“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等,同样见于邢窑陶佛像之中。

内丘西关曾出土单体圆雕陶佛造像,头像头顶肉鬓,面相方圆,两耳垂肩,鼻部残(原应为高鼻梁),眉目清秀,表情庄严,略显冷峻。头光内有莲瓣花纹,惜肩下无存,它们为北朝释迦坐像。说明邢窑在北朝烧造瓷器同时,亦有佛像烧制,其造型特点追逐同时期石刻造像之风;2003年在内丘礼堂邢窑遗址出土白陶立佛像,通高23厘米,系硬质白陶。头束有发结佩饰,宝缯耷于双肩之前。面相方圆,眉如弯月,眼睛眯成一条弯缝,嘴角含笑,两侧各有小圆酒窝,表现了健康的女性之美。体态轻盈匀称而优美,线条流畅疏朗,取舍有度。细处精微,整体简约,有学者曾将此类陶佛造型风格定为北齐是有道理的。

邢窑陶佛龛有早、晚期之分。烧造时间约在北齐至中唐之间,其表现内容和艺术特点,延续了石窟造像之风,其形制类于缩小的石窟佛龛。北朝的佛龛多为硬质陶,龛的中央为弥陀佛,端坐于“工”字座上。面形长方,高鼻修直,眼长而弯,两耳下垂。身着袒右肩,褒衣博带式袈裟,衣纹细密有序;左侧有观世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侧有大势至菩萨左手持花蕊,分别站于两侧;左右边框又有金刚力士分别站立。龛正上方有正面龙首,两侧有飞天飘舞。龛下方基座中央有佛祖出世或赤身夜叉,左右各有形状类狗的护法狮子蹲坐两旁。而晚期(中唐以后)的陶佛龛大多为低温白陶或粉红陶,形制与北朝虽有类同,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无论“形”的准确性和“线”的力度等,都与北朝造像无法比拟。

邢窑陶佛造像的兴衰,与邢窑白瓷的命运息息相关,到了邢窑衰落期的宋元,邢窑陶佛造像也由原来规格的圆雕和佛龛,逐渐退化为小巧玲珑、类于玩具的摩诃罗而流传于民间,完全失去了昔日庄严、神圣的灵光。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和普及,这一宗教传播手段逐渐被简便易行的木刻版画——纸马(又曰神码)所代替,并在这一地区发扬光大。

陶瓷文化鉴赏-邢窑址


唐代白瓷窑址。分布在河北省临城、内丘二县交界的磁窑沟和临城境内的程村、解村、澄底、岗头、祁村、双井村一带。其中祁村窑烧制的白瓷具有典型邢窑特征,与唐陆羽《茶经》记载的邢窑白瓷“类银”、“类雪”相吻合,也与李肇《唐国史补》所记的“内丘白瓷瓯”相一致。窑址发现于1980年,经调查,证实了唐代遗址和墓葬中出土的一部分白瓷是邢窑的产品。邢窑白瓷的出现,改变了当时以青瓷为主导的发展方向,并对其他瓷窑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窑址中未发现窑炉。窑具比较先进而多样,除一般漏斗状匣钵、桶式匣钵外,还有一种盒式匣钵,有盖有底,坯体置其中,然后放在漏斗状匣钵之上,专用于烧造高档白瓷。

邢窑产品造型规整、制作精致、胎质坚硬,釉色洁白则是其主要特点。器形有碗、盘、壶、罐、盏托等。碗最多,大多为浅式、敞口,口往往凸起一道边沿,底为玉璧形,足矮浅。壶短流。罐丰肩平底。盏托为五瓣口沿,腹较深,矮圈足。器物均施满釉,釉面光滑,色纯白或白中微微闪青。唐代邢窑白瓷不仅销售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海外。在埃及著名的富斯塔特、印度河上游的婆罗米纳巴德等古代遗址中,都有发现。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及其周围地区,也出土有邢窑白瓷。

(见彩图[邢窟白瓷碗片(唐)])

[邢窑白瓷碗残片(唐代)]

陶瓷文化:探访河北临城邢窑博物馆及邢窑遗址


观众参观邢窑博物馆

去河北临城,参观了中国邢窑博物馆和射兽村南邢窑遗址。这一回,算是访到邢窑的源头。

邢窑、定窑、磁州窑——作为河北人,对自己家乡的“三大名窑”不可不知。即使没有看过博物馆的历史陈列,中学历史教课书《中国古代史》“唐朝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一节中——“邢州白瓷像银像雪,越州青瓷像玉像冰”的记述,也会留给人以极为直观的初步印象。

但是,仅仅像银像雪,就是邢窑瓷吗?当然不是。陆羽《茶经》这样评价:“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段安节《乐府杂录》记载,唐大中初年,有调音律官郭道源者,“善击瓯,率以越瓯、邢瓯共十二只,旋加减水于其中,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李肇《国史补》中说,“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从唐代这些文献记载可知,唐代邢窑生产的白瓷,不但釉色洁白如雪,造型规范如月,器壁轻薄如云,扣之音脆而妙于方响。同时,也因其产量较多,又因其物美价廉,除为宫廷使用外,还畅销各地为天下通用……所以,请一定记住: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白瓷的发明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自商朝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世的花瓷生产尤其是彩瓷生产创造了条件。

当我终于走进邢窑博物馆的那一刻,真有目不暇接之感:这里不但展示了邢窑白瓷,更有瓷器的老祖宗“釉陶”以及比白瓷老得多的“酱釉瓷”、“青釉瓷”等,分明就是一部瓷器发展史啊!随着脚步渐渐深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瓷器也越来越精美,及至展台上白瓷成为主流时,无论是隋代透影白瓷器盖或是唐代白釉带托塔形盖罐,那一件件邢窑白瓷所焕发出的摄人心魄的魅力,无不引得人长时间驻足观看……

最后一个出了展厅,望着序幕厅那面镶满瓷片的土墙,竟有恋恋不舍之感!作为展览提纲挈领的一笔,这面土墙的设计堪称高妙——它的存在,分明时刻都在提醒人们:你已经访到邢瓷的源头了!

毕竟是在邢瓷的故乡,就在当天下午,我们就真正深入了邢窑遗址——位于射兽村南的一处邢窑遗址。

与想象不同的是,这里没有废弃的窑炉,也没有成堆城垛的瓷器,一眼望去,所见皆是正待生机萌动的瓜棚豆架,分明一派宁静安详的农家景象……幸有临城县文保所王信忠副所长与我们一路同行,他向我们简要介绍了临城县邢窑遗址的分布,说我们目前所在的射兽村南,是一处金元时期的邢窑遗址……若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1115年在会宁称帝那年算起,这处遗址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我们脚下这条并不宽敞的土路上,瓷片、陶片遍地都是,随便捡起一块拿在手里细细打量,似乎看不出与当代陶瓷有什么不同之处……正如历史长河中不是每一天都需要大书特书一样,任何一个品牌的造就都离不开取精去粗大浪淘沙的过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属于历史的东西即使粗陋,你也无法否认它的价值!正如讲述一个久远的故事,都无法绕开它的开头,那就是:“从前……”

任一处邢窑遗址,不都是邢窑弥足珍贵的“从前”吗?

古代陶瓷上“寿”字的溯源及其文化内涵


近日,笔者在对以往收集的古陶瓷片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带有“寿”字款识的青花瓷片,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视。为了弄清这些瓷片的历史背景及其文化内涵,我从中挑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十多枚,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揣摩和分析,并将自己的一管之见形成了拙文,以飨同好,并乞鉴正。

一、青花瓷片的纹饰、特征及其历史背景

为了便于对这些带有“寿”字款的青花瓷片展开研究,我首先将它们分类并拍成了照片图一、图二、图三 ,使读者可以直观的看到这些瓷片的不同特征和装饰差别。特别是在图一 

这枚瓷片上,所绘画的老寿星图案,笔者认为,它就是一幅比较典型的艺术佳作。该图立意清新、构思巧妙,画师不惜工时,采用了文图结合的抽象和夸张手法,在一个颇有艺术性的“寿”字里,只用那么寥寥几笔,便刻画出了一位聪明伶俐、生动活泼、已返老还童的“老寿星”形象。该盘底直径为8厘米,圈足向内倾斜、底足内施釉无款,釉色白中微有泛青。根据以上诸多特征,参照有关资料说明,笔者初步判断此物应属于明朝弘治期的产品。因为弘治期的民窑图案在前朝的基础上更为丰富,具有布局舒展、绘画工细的特点;且有双勾填色之作。同时,较工细的描绘也达到了民窑瓷绘的高峰。

再如图二 后两枚绘有寿星图的瓷片,虽与图一所描绘的内容主题大致相同,但明显已缺乏图一 那种造型规整、绘工细腻、设色浓淡相宜的风格。即便如此,同样也能使观者从中感受到画师们在巧做的文字游戏。所描绘的“寿星”犹如在虚无缥缈的仙境里过着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再者,我们从图二 中也不难看出,这三枚古瓷片所描绘的内容,除题材相同之外,其构图各有差异、字体也各自有别。以上足以说明“寿星”图案作为古瓷的装饰艺术,此时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为书法“寿”字也是长寿的象征。所以,明代民窑的画师们为了满足当时人们对“寿”字款青花瓷器的需求,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凭着自己纯熟的书画技法、在大量的青花瓷器上,或一丝不苟、或龙飞凤舞的写下了书体各异、变换无穷的“寿”字。

图三 ,现已成了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

综观这些青花瓷片上的“寿”字及其特征,稍有一点瓷器鉴赏知识的同好就不难发现,这些瓷片全都是明代民窑产品。因为,民窑产品是面对庶民百姓而生产的生活用品,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各阶层的需求,画师们对相同的图样又采取了繁简不同的画法,在制作精细程度上也有明显差别。但这些图样的描绘却生动异常,比较贴近生活。笔者由此认为,明代对“老寿星”的崇拜和信仰已经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了。而且,这种传统的信仰和风俗,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情感和思想,通过画师们精心的艺术创作之后,也就较自然的反映在了瓷器上。

二、“寿”字的溯源及其文化内涵

长寿寄托着时代的面貌和民族的信仰,我国对“寿”字的崇拜由来已久。特别是在我国民间,至今对上年纪的老年人还尊称为“老寿星”。追溯其源,颇有来历。

据《史记·封仪志》记载,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有了“寿星祠”。后汉又出现了“老人庙”见《后汉书·礼仪志》)。所以,历代关于“寿星”的传说、故事不少。

“寿星”,原是天体内一个星座的名字,亦名角亢。“角”、“亢”是二十八宿的两个星宿,角为二星相对,亢对四星似弯弓。古人把周天分为十二次,大致沿二十八宿分布的区域划分。十二次各有名称,“寿星”即包括“角”、“亢”,二宿的星次,列宿之长,故日“寿”。《史记·天宫书》中说:“此地有火星、日南极老人,老人见现 、治安,不见现 、兵乱。”意思是说“老人星”出现则天下久安。因此,后人将它奉为是福星、吉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又逐渐将它人格化了,把年老之人比喻成为“老寿星”。《庄子·盗跖》中就有“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的记载。

“老寿星”,本来是人们意念中的崇拜之神,起初并没有什么规范的造型。后来,人们以老人像作示,把人相画作“神相”,才出现了“老寿星”的形象。但是,各处的“老寿星”形象也不尽相同。以至到了我国的明代,人们对“老寿星”的崇拜和信仰已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老寿星”这种怪里怪气的模样才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定型。常见的“寿星”造型为:长须白发老,凸额秃头、红光满面、左手执拐、右手捧桃,时坐仙鹤,时坐花鹿。而民间则把“老寿星”画作额头高耸、大耳长须、头长身短、精神矍铄、笑容满面的样子。这种造型恰好就与本文所列举的青花瓷片上图二 的“寿星”形象相符。因此,笔者推断:“老寿星”的确切定型应该就在我国明代的中早期。

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 推动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文学艺术的大力支持,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继证券和房地产之后又一投资热点。而古陶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物化符号,古陶瓷美学具有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悠久历史传统和自身发展的历史一贯性,成为收藏者的最爱。

然而,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火热,艺术品鉴定市场的乱象更加触目惊心。艺术品鉴定市场的乱象,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秩序,更影响了我国艺术品行业的国际形象和声誉。那么,如何有效地遏制艺术品鉴定乱象?目前国家积极推动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建设,力争使艺术品鉴定工作更客观、更“科学”。

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建设首先要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即‘六位一体’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科技鉴定和经验鉴定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微观痕迹鉴定法是古陶瓷主要科技鉴定方法之一,也是艺术品鉴证必经步骤。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是以便携式显微镜为科技基础,而且便携式显微镜也是古陶瓷收藏鉴赏鉴定的一个科学辅助工具。其实,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是传统经验鉴定的延伸和发展,而且是有科学根据的,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和推广。

古陶瓷微观痕迹鉴定法是依据物质自然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物理/化学现象,在便携式显微镜下都可以清晰准确的呈现出来,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用这种方法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看古陶瓷老化痕迹出土状况等,直观、易懂、行之有效,因此开始在收藏圈里面逐步普及,成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陶瓷由于不同的窑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材料配方,不同的烧造温度,不同的使用程度,不同的出土地点,不同的保存环境,同一器物不同的方位等等,他所呈现出来的老化微痕迹不同,藏家们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多对比多观察。

从瓷片说窑口——唐代邢窑


“……凉风盈夏扇,蜀铭伴邢甌,笑向权门客,应难见道流。”唐代诗人薛能一首《夏日青龙寺寻僧》把蜀地名茶和邢窑瓷具当做化解尘世种种无名烦恼的佳品,把原本“内丘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寻常之器,提升到了移情寄思的精神世界。

陆羽《茶经》中邢瓷虽似银类雪,但色白而茶丹,邢不如越的评价,直接影响了千年来人们对邢窑瓷器的全面认识,加之近人对邢窑瓷器片面的认识,使这个曾经首开中国古代白瓷先河的名窑,成为了人们眼中只会烧大众白瓷饭碗的普通窑场。

近年来,河南、陕西等地隋代墓葬中出土了许多白瓷,尤其是1971年河南安阳北齐范粹墓出土的6件白瓷,其胎质比较细白,釉色白中泛青,可见早在唐代以前已经烧出了比较优质的白瓷。从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里出土的“盈”和“翰林”字款的白瓷,都证明了邢窑在唐代的贡瓷地位。

唐代制瓷呈现出“南青北白”的布局和风貌。南方窑场秉承烧制青瓷的悠久传统,而青瓷窑场则遍布浙江、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北方地区在邢窑的影响下,河北、河南、安徽等地分布了以烧制白瓷为主的窑场,其中河北内丘、临城的邢窑及其曲阳的定窑已经烧制出大量成熟精美的白瓷。

早期的白瓷将半透明状白釉施于洁白的胎体上,随着烧制窑场的不断扩大,产品数量的大量增加,白色化妆土的应用与推广,使白瓷的烧造更加普遍,形成了以烧制白瓷为主的邢窑系,唐代的白瓷才得以天下通用。

邢窑的器型多以碗、碟、盒、瓶等日用器为主,器表多光素无饰,以简洁优美的造型和晶莹润亮的釉色取胜,与其他窑口的瓷器一样,器型多源于同一时期的金银器,少数邢窑白瓷模仿了金银器的纹饰装饰方法。许多类雪似银的胎釉上积釉处微闪青绿,有玉润之感,十分美观。

唐代邢窑白瓷有精细和一般之分,精细者胎体轻薄,造型规整,釉色莹润,釉色有白中闪青,玻璃感较强和釉色乳白呈半透明状两类。胎质细白并印刻有精美的纹饰,但数量较少。而邢窑一般白瓷胎色黄白,有的通过施白色化妆土来增加瓷器的白度,造型亦较随意。如唐代邢窑花口钵,可以从残片上看到同样的器型却有不同的釉色,其一胎质细白,施釉均匀肥厚,釉层透明感很强,积釉处呈淡青绿色并有小型气泡密集,与两宋时期景德镇湖田窑白影青瓷又十分接近。其二胎质细白,施釉均匀略薄,釉层略失透,釉色乳白,积釉处微闪青色。其三胎质较黄,使釉色较暗,白中闪黄。

唐代邢窑白瓷盒器型丰富,大小不一,有的在盒盖上印刻蝴蝶纹,器径约5厘米,娇小精致的器型说明它是一件唐代妇女使用的粉盒,唯胎质灰白,受土沁较重。

唐代邢窑印花卉盒残片它告诉我们这是一件邢窑烧制仿金银器的高档产品。它整体的器型呈葵口,胎质白细,胎体轻薄,盒盖上及侧面与刻划花卉纹,施透明釉,釉色青绿,纹饰生动,十分罕见。

茶臼的出现,说明了唐代邢窑当时烧制了大量的茶具和酒具,茶臼唇外襄,外壁施白釉,流釉处闪微青,胎质细白,碗壁内敛,内壁无釉,壁上划满纵横纹线,形成了细小的网格,用于研磨茶叶,煮烹茶汤。

梅瓶自宋代以后大量出现,谓之经瓶,贮酒盛浆。唐代邢窑烧制的梅瓶,有的体型较大,应为酒具,器型也区别宋元之器,胎色白中略黄,胎质较细,外壁施半透明状白釉,有的器型被设计成四系穿带的鱼形十分美观。

唐代佛教的几度兴盛,直接反映在邢窑瓷器上。从白釉炉残片看器型规整,胎色洁白,胎质细密,外壁及口沿施满釉,胎釉结合紧密,釉色乳白,略失透。釉厚处略闪青,显示出唐代邢窑匠人认真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瓷制狮子往往会被今天的研究人员当成当时社会崇佛者的信物,而唐代的瓷制狮子于宋元时期瓷制狮子不同,人们对外来物种的神秘、新奇感要强于佛祖弟子身下的坐骑。唐代正处于一个对外交流融合的大变革时代,许多文化艺术甚至食物都是从哪个时期逐渐进入到我们生活之中。从残片看,邢窑白釉瓷狮为模制,胎质细白,由于釉质的淘练不细,形成了褐斑,釉色偏灰青白。

唐代邢窑白瓷多以光素为主,少见刻划纹饰,这是两块类似瓷枕面的残片,胎质细密,胎色粉白,施釉透明感很强,釉下刻花卉纹,纹内积釉闪微青,应为唐代晚期邢窑瓷器精品。

像所有的窑场一样,碗、盘、盏为烧制数量最多的品种,唐代邢窑碗,以唇口和玉壁足为明显的时代特征。少数碗口被制成仿金银器的菱花口,相对碗壁很薄。唇口和玉璧足能使碗体更加坚实耐用,不易损坏,而菱花口碗既要求胎壁不能过厚影响美观和使用,同时也对烧制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实物观察看出,唐代邢窑菱花口碗、盏等瓷器均为模制,但轻薄的胎体要求工匠必须有高超的修胎、控制窑温等技术。尤其是这些瓷器无釉处都显示出经过仔细的打磨,手摸的感觉有如明代永宣官窑瓷器胎体,不仅显示了当时工匠的制瓷态度,也显示了邢窑的普通瓷器烧造已达到了一千度以上的窑温。它使邢窑瓷器的胎体玻化程度更高,胎釉结合得更加紧密。使邢窑瓷器的坚硬耐用性居唐代所有瓷窑之冠。正因如此,唐人才有在邢、越两窑的瓷瓯中置水而击之,使之成为了当时一种特殊的乐器。

历史上的帝王可以轮换,朝代可以更替,而古代陶瓷承载着人文精神的工艺则如雨后的芳草在春风的吹拂下蓬勃的生长。品种不仅局限白釉,还有三彩、黄釉和黑褐釉瓷器。窑场也由内丘、临城影响到年代稍晚的曲阳定宣和北京龙泉务窑。今天我们在研究邢窑时,不能因为“邢不如越”和“天下通用之”就忽视了唐代邢窑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尤其是许多唐代邢窑瓷器从胎土淘炼、制坯定型、刻纹施釉及入窑烧成后的工艺性和美观度来看,毫不逊色于唐代越窑和明清官窑瓷器。令人遗憾的是入宋以后,邢窑白瓷的领军地位却被100多公里以外的定窑白瓷所取代,以釉色牙黄为主流的定窑系白瓷以更加强烈的态势风靡大江南北数百年间,当北宋王朝预选定窑瓷器为御瓷时,嫌其口芒不堪用。令人不解的是改覆烧为正烧即可口沿无芒,但历史选择了没有。它的原因就像人们宁可放弃晶莹青白的邢窑瓷器而转向牙黄芒口的定窑瓷器一样诡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