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 导航 >

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

唐代朝廷贡品邢窑白瓷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白瓷砖 唐朝形窑白釉瓷器鉴别

2020-05-21

唐代钧窑瓷器的鉴别。

邢窑白瓷在唐代非常盛行的瓷器釉色,到了唐代白瓷达到了真正的白度,改变了白中泛青的现象,出现了奶白色的瓷器,跟我们今天用的白瓷釉色差不多。

邢窑白瓷流行大唐

邢窑的中心窑场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临城县,因这一地域在唐代隶属邢州管辖,故名。唐代邢窑白瓷曾一度被朝廷纳为贡品。邢窑始烧于隋代,唐代为繁荣期。盛产白瓷,胎质细腻,釉色洁白。唐代邢窑以烧白瓷最为知名,但是邢窑也有黄釉、黑釉、三彩等釉色品种,只是没有白瓷这么多而已。邢窑白瓷至唐代已自成一个系统,可与青瓷分庭抗礼,邢窑白瓷它不以纹饰取胜,而注重造型与釉色的相互衬托,唐代李肇撰《唐国史补》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说明邢窑白瓷在当时深受人们喜爱,而且非常普及了,而且邢窑白瓷不仅供国内使用,而且远销世界各地。

唐代邢窑白瓷特点

唐代邢窑白瓷釉色特点

唐代邢窑白瓷分为精瓷和粗瓷,胎骨坚实、致密、厚重,胎土白而细洁,瓷化程度较高,扣之作金石声。陆羽在《茶经》中以“类银”、“类雪”赞美其釉色之白。

2.唐代邢窑白瓷底部特征

玉璧形底更为唐代邢窑白釉碗的典型特征。玉璧底碗始出现于唐代,以底足像玉璧而得名,中间涂釉,两边不涂抹居多。

3.唐代邢窑白瓷款式

唐代瓷器底部采用刻字方式,均是在器物成型后、烧成前刻划于器物外底部,有翰林、盈字款等字样,其中以盈字款最为出名,盈字款,字体清晰,笔画遒劲。款识辩伪:唐代邢窑白瓷“翰林”二字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竖着刻写;而“盈”款一般刻在器物外底中部。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巩义窑白瓷:唐代白瓷代表


补充阅读:巩义窑址

唐巩义窑白釉弦纹匜

白瓷的出现和成熟是中国古陶瓷发展史上的一项重要工艺成就。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地区早在北朝时期就已出现了白瓷工艺的萌芽,至唐代北方地区的白瓷生产极为繁荣,形成了与南方青瓷并驾齐驱的“南青北白”的古陶瓷生产面貌。迄今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都发现了隋唐时期烧造白瓷的窑场,其中尤以河北邢窑与河南巩义窑所产的白瓷质量最为精致。

巩义窑又称“巩县窑”,是隋唐时期中原地区著名的烧造白瓷和唐三彩的民间窑场,其窑址主要分布于巩义市白冶河两岸的北山口镇水地河、铁匠炉、汪寨、白河、大小黄冶等几个自然村附近。巩义窑早在北朝晚期即已开始烧制青瓷,隋代巩义窑烧造青瓷、白瓷和黑釉瓷,器物胎重釉厚,胎色深浅不一,制瓷工艺较为简单。盛唐时期巩义窑的制瓷业达到高峰,在主烧白瓷、唐三彩之外,还兼烧黑釉、酱釉、绞胎、白釉绿彩和“唐青花”瓷。巩义窑白瓷不仅是唐代中原地区白瓷制造水平最高的,而且还是文献记载河南府开元年间贡白瓷的产地。

唐巩义窑白釉执壶

巩义窑白瓷产品可分为粗、细两类,其制品普遍具有器型规整,原料经过粉碎淘洗,胎体薄而坚致,胎色较白,釉层细腻透明的特点。造型多为日用器皿,有盘、碗、盆、砚、碟、盂、罐、注子、粉盒、枕、瓶等,其中以各式碗、盘烧制最多。各式碗中,隋和唐初的碗、杯多深腹、厚壁,胎施化妆土,外施半截釉,底为饼形底。盛唐、中唐之际多见敞口、唇口、敛口玉璧底碗和四花瓣形花口碗等,与邢窑器相比,巩义窑产品器壁较厚重,唇口更厚润,而玉璧底碗底心不施釉是与邢窑器的明显区别。此外巩义窑白瓷碗采用匣钵叠烧或直接在窑内叠烧,因此碗底里外多留有烧痕。而巩义窑执壶造型为唐代流行式样,圆腹、短流,柄为双条形,柄与壶口有的用兽头相接。双系罐、圆腹钵是巩义窑白瓷中较有特色的器形,系的鼻钮模压成型是其特点。

巩义窑白瓷施釉特点为器里满釉,器外多施半截釉,碗底中心一般无釉,釉面常有细小的开片纹,因釉中含有较高的TiO2,因此釉色多为白中泛黄的色调。巩义窑白瓷亦大多不画纹饰,但也偶见划刻绳纹、莲瓣纹、弦纹和宝相花纹饰的器物。

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隋代透光白瓷杯

邢窑瓷器作为中国白瓷的鼻祖,是屹立在中国陶瓷史上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而要说起邢窑 白瓷的品种,不仅有粗白瓷、细白瓷,而且还有一种叫做“透光白瓷”的品种最为世人所称道。那么,这个所谓的“透光白瓷”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瓷器呢?中国邢窑 博物馆馆长、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张志忠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就为我们揭开了邢窑透光白瓷的身世之谜。

据张志忠介绍,邢窑白瓷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以烧制粗瓷为主。到了隋代开始出现更为精细的白瓷。其中的少量透光白瓷工艺更是达到了登封造极的程度。这种瓷 器釉色洁白如雪,表面光润晶莹,瓷化程度极高。出自九世纪中叶古阿拉伯商人苏莱曼之手的游记中,曾写到“中国人用瓷土烧制成白瓷,从外面能够看到里面的液 体。”从苏莱曼所处的时代和其描述来看,他在游记中提到的白瓷,极有可能就是出产自邢窑的透光白瓷。

张志忠告诉记者,透光白瓷之所以能够具有透光性,主要因为这种瓷器是采用长石、石英、高岭土三元配方在高温下烧制而成,胎体和釉面融合充分,从而形成了一种接近透明的效果。“透光白瓷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胎釉合一的先河。”张志忠说。

不过,令人颇为费解的是,如此精细的白瓷却在之后的历史舞台中消声觅迹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河北省邢台内丘县西关窑址出土的隋代透光白瓷片,才让世人得以重新目睹这一白瓷品种的真身。而这一发现也将中国薄胎瓷创烧时间提前了近十个世纪。

那么,为什么透光白瓷在当时没有被延续下来呢? 据张志忠推断,这很有可能与隋朝后期国力日渐空虚有关。他告诉记者,隋炀帝登基不久,便命人在当时原料、工艺都很好的邢窑烧制透光白瓷,专供皇宫使用。可 惜,这种不计成本的名贵瓷器成品率很低,产量也极少。后来,由于隋炀帝好大喜功,修运河,征高丽,国力日渐空虚,透光白瓷的烧制也就被荒废了。

此外,透光白瓷的烧制工艺难度之高,也是后人难 以重新将其恢复的一大原因。据张志忠介绍,由于透光白瓷的坯体薄、强度低,在制作过程中极易发生破裂和变形。所以需要制作者具备高超的操作技艺,按照严格 的工艺流程进行制作。而最终烧制成功的透光白瓷,厚度仅为1毫米,可谓精细之极。

现如今,作为邢窑传统制瓷技艺唯一传承人的张志 忠,已经恢复了邢窑鼎盛时期的多种白瓷,未来他也会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到研究和恢复透光白瓷上面。张志忠对记者说:“透光白瓷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高超 智慧,其胎釉料配方、烧制工艺至今都无法完全破解,而且越深入研究就越感觉到恢复难度之大。”不过,作为张志忠与邢窑结缘30多年以来的一大追求,他也会 继续不断探索,力争能够将透光白瓷在当代重新恢复出来。

唐邢窑白釉壶 唐代邢窑瓷器少见之精品


它色泽“如雪”“如银”,历经千年而不朽,几乎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它是唐朝能工巧匠留下的作品,如同一个标尺,标志着白瓷制作工艺在当时曾达到的高度;它是易碎品,却穿越千年时光,与当代人相遇。它,就是出土于合肥、收藏于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国家一级文物——唐邢窑白釉壶。

与越窑青瓷形成“南青北白”格局

在细说这个精美瓷器之前,先来说一说邢窑。唐代有七大瓷窑,除了安徽人比较熟悉的寿州窑,还有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洪州窑和邢州窑。值得一提的是,只有这邢州窑产白瓷,其余六大名窑皆产青瓷。

在唐朝,邢窑的白瓷和越窑的青瓷是当时瓷制品最高水平的代表,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茶圣陆羽也曾在《茶经》中将两者进行对比,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

虽然这个唐邢窑白釉壶是在合肥重见天日的,但它的产地却在900公里以外的河北邢台。“曾有学者认为邢窑遗址在内丘,直到1980年,河北的陶瓷研究学者和文物工作者在河北邢台市所辖的内丘县和临城县祁村一带发现唐代的窑址群后,唐代邢窑遗址的具体位置才最终板上钉钉。”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馆员夏腾透露。

邢窑白瓷“容颜”美“内心”坚

作为与青瓷、青花瓷、彩瓷并驾齐驱的传统瓷器种类,素雅的白瓷深受人们喜爱,它体现了古人对纯洁的向往。

邢窑的白瓷有多美?古人曾用“古镜破苔”、“嫩荷涵露”来形容邢窑的颜色与色泽。“其实,白瓷不仅是外貌美,内在也很坚硬。陶瓷专家根据邢窑出土陶瓷实物进行过测算,邢窑的白瓷作品都经过1380℃以上的高温‘历练’,这与现代制瓷业最先进的‘硬质瓷’的烧成物理要求非常接近,这为‘硬质瓷’烧成于中国提供了有力证据,并把薄胎细瓷的起源提前了近10个世纪。”夏腾一脸自豪地说道。

在合肥出土的这件邢窑白釉壶在釉色上属于白釉,此外还有甜白釉、青白釉、象牙白等釉色。夏腾说:“白釉是瓷器的本色釉。古代白瓷的制作,可不是在釉料中加进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少的瓷土和釉料精制,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只有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才能最终烧制成白度很高的白瓷,所以看似简单,技术含量却很高。”

白釉壶造型独特引专家盛赞

这件唐邢窑白釉壶洁白如雪、细腻如云,给人以凝重大方、雍容饱满之美感。直口,平唇,平肩有下凹阴线。细细看,它的肩部有八棱形短流,另一侧有竖条形穿孔盖座,流右侧有竹节形圆柄,柄与肩结合部有一圈菱形纹,腹下部渐收成平底。略有遗憾的是,它的壶盖已经丢失,流脱釉也折断了。尽管如此,也并不影响它成为国家一级文物。“在全国出土的白瓷器具中,它的造型非常独特,著名瓷器专家耿宝昌先生赞誉它是唐代邢窑瓷器中少见的精品。”夏腾说道。

那它是何时被发现的呢?夏腾说,这件唐邢窑白釉壶是1976年4月在合肥市火车站机务段的唐开成五年墓中发掘出土。这个墓葬为船形砖室墓,出土时顶部塌陷,墓长4.16米,腰部最宽处3.16米。当时墓葬中出土了一方墓志,志文二十五行,每行二十四字,可惜字多剥离,墓主姓名已无法辨认。“墓志腐朽如此,但易碎的瓷器却几乎安然无恙,不得不说咱们老祖宗制作出来的瓷器质量是经得起岁月考验的。”夏腾评价说。

在唐朝,邢窑的白瓷器具流行全国,有记载说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这件珍贵的白釉壶在邢窑诞生,最终却被埋藏于900公里以外的合肥,这不也是这一说法的佐证吗?

·本报记者方偲·

“赏瓷器说流年”之窑白瓷 隋唐做贡品


在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里,很多瓷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巩县窑出品,质量有保证——黑瓷龙柄执壶淳朴厚重,兔钮白瓷二系罐釉色鲜艳,洒黄釉人首胡瓶造型别致……

黑瓷龙柄执壶(唐代)

现在人们一提起瓷器,首先想到的大概是景德镇,可在大唐盛世,人们一说起瓷器,首先想到的是河洛大地上的巩县窑。

在洛阳汉林古代珍藏博物馆里,很多瓷器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巩县窑出品,质量有保证——黑瓷龙柄执壶淳朴厚重,兔钮白瓷二系罐釉色鲜艳,洒黄釉人首胡瓶造型别致……

兔钮白瓷二系罐(唐代)

巩县窑是唐代重要瓷窑,于1957年被发现,窑址位于今巩义市东约5公里处——一条支流由东向西汇入伊洛河,然后与黄河交汇,瓷窑就分布在这条支流的两岸。

巩县窑始烧于隋,盛于唐,到五代初衰落,烧制的代表瓷器有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黑瓷等。

它是我国烧制白瓷的代表窑场之一。考古发掘证明,隋唐时期,巩县窑烧制的精细白瓷曾为朝廷贡品。在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考古人员亦发现了巩县窑烧制的精美白瓷残片。

洒黄釉人首胡瓶(唐代)

除一部分作为贡品外,供民间所用之白瓷茶器是巩县窑的大宗产品。也就是说,在唐代东都洛阳,很多人喝茶用的就是巩县窑烧制的白瓷茶具。

因巩县窑所烧制瓷器品质上乘、风格各异,被邻近地区的瓷窑竞相模仿学习,因此成为名窑。随着时间的流逝,巩县窑渐渐衰落,最终淡出人们的视线,以至于今人只知景德镇而不知巩县窑。好在博物馆里的那些瓷器,以另一种方式告诉我们巩县窑曾经的辉煌。

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鉴赏


藏 家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繁华的盛唐,那些宽袍大袖、衣带生风的飘洒高逸,那些锦心绣口、直入心脾的盛唐诗词,还有那些惹人沉醉、南柯梦随的美酒与传奇,以及这些曾经窑变无双、晶莹剔透的盛唐名瓷,每一个盛唐符号都能诱引心中无数的狂想。

我的狂想源于一支唐代邢窑弦纹高足杯,此杯高约11厘米,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把柄,或许有人因此之故称其“把杯”。其釉色洁白如雪,有类银似雪之称,胎体洁白,瓷化程度好,是唐代邢窑的代表力作。该杯作为酒器,是我最珍视的收藏,不仅能够追慕繁华、凭吊辉煌,更能小酌赋诗,陶冶性情。

高足杯之为酒器,源于古人饮酒须持器之说,古人云,“非酒器无以饮酒,饮酒之器大小有度”。中国人历来讲究美酒美器,饮酒之时更是讲究酒器的精美与适宜,所以酒器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千姿百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器的制作技术、材料、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器。无论是天然材料还是陶、青铜、漆、瓷、玉乃至后来的金银,都可以作为制作酒器的材料,且每个时代都有相应的特色。

此件高足杯的惊艳之处还在于其釉色简洁,刻划爽利,通体圆润,这同邢窑瓷器一直追求的返归自然有莫大关联。“绘事后素”,盛唐瓷器所钟爱的也是这略带古拙的白色。白瓷在唐时厚拙的微带灰色的白,渐渐长成一代佳人,杯沿尖上都是不尽的洒脱味道。这款盛唐邢窑弦纹高足杯,白中掺杂着胎泥细腻的灰,偏偏又要摆一个略显西化的姿势,素雅又不肯忘了妩媚,杯身之上,两道弦纹斜斜掠过,平添一段风流。它像什么呢?我呆了呆。它这么老实地站在这里,身上窑火的烟尘未尽,留在身上的浓浓田园风味,却不世俗。可是你偏偏不肯仅限于此,釉层之下的细腻,骨骼的简练美丽,指尖轻叩时动人的声音穿透人毫无防备的耳膜,直抵脏腑。最是那挺拔的高足,坚忍高洁,即使稍露芳容于角落,也成风景。每一件看似脆弱的瓷器的出世之前都经过了高温的磨炼,经历了1200摄氏度的高温,“曾经沧海,巫山非云”,瓷器也就愈发冷香入骨了,如果斟下一杯盛唐下酒,可谓平生快事也!

波斯风格的唐代白瓷


波斯风格的唐代白瓷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清雍正高51厘米

该瓶瓶身烧绘上一条红釉大龙,大龙神态勇猛英明﹐翱翔于云层中。据介绍,瓶的构图灵感来自15世纪初期明朝年间的青花龙纹瓶﹐加上18世纪精湛制瓷的手工技巧,而成为糅合了两个不同时代特色的佳作。

这件天球瓶体积要大于一般所见的同类天球瓶。炉的火候及成色烧得恰到好处的蓝红两彩,把大龙游弋于云间的景致表现得层次分明、生动逼真。青花海石榴纹卧足碗青花海石榴纹卧足碗明成化径13.2厘米

此碗曾在1995年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上以242万元的高价成交。此碗敞口,弧壁,卧足。青花装饰,内心书梵文,内口沿卷草纹,外口沿回纹,外壁环饰套勾海石榴纹,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此碗胎薄体轻,色泽淡雅匀净,轻盈秀雅,笔意活泼自然,为明成化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老窑瓷 隋代白瓷传瓶


在国内,很多古陶瓷收藏爱好者都知道中国古陶瓷在唐代有南青北白一说。所谓南青北白,就是指南方烧造的青瓷与北方烧造的白瓷,这是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两朵奇葩。

南方以烧造青瓷为主。当时主要的青瓷窑口有越窑、洪州窑、婺州窑、瓯窑等。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口。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之。早期的越窑瓷器在中国宋代以前的南方诸省非常流行,古人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它的美丽。

而北方则以烧造白瓷为主,它的主要窑口有北齐和隋时河南的相州窑、隋唐时期河南的巩县窑、河北的邢窑以及四川的大邑窑等。这些北方白瓷可以用"欺霜赛雪"来形容,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盛赞白瓷,其中有一句是"君家白碗胜霜雪",可见当时北方白瓷的精美。

这件瓷瓶是4月25日大河鉴宝活动中鉴定的一件藏品。此瓷瓶高22厘米,腹径12厘米,白胎白釉,胎质纯净细腻,釉色光亮温润,有细小的冰裂纹。盘口,单颈有三道弦纹,双腹相连。肩左右两侧各塑一条修长的龙形柄,以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简单干练,形象生动逼真。经鉴定认为,这是一件隋代河南巩县窑的白瓷传瓶,为隋代白瓷的代表之作。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珍藏有一件这样的白釉龙柄联腹壶,形制与这件双龙柄联腹壶几无二致,底刻有铭文"此传瓶有并",所以人们以传瓶称之。这样形制的器物还有一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1957年由陕西省西安市大业四年周宣帝外孙女李静训墓出土的。

我们一般所知最早的白瓷出现在北齐,如北齐武平六年(575年)河南安阳范粹墓出土的几件。但这些白瓷瓷化程度不高,一般器物中是白中闪青。真正成熟的白瓷烧造还是在隋代。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隋开皇十五年(595年)征虏将军张盛墓、大业四年周宣帝外孙女李静训墓、大业六年(610年)金紫光禄大夫姬威墓等,都出土了大量白瓷,这批白瓷虽然还稍带有白中泛青的特征,但较之范粹墓出土的白瓷要好得多,胎釉中的含铁量较前减少,烧成温度有所提高,施釉技术也有所改进,器物的白度与硬度比范粹墓白瓷也有提高。瓷器的造型丰富,瓷胎洁白,釉面光滑,应毫无异议地称作白瓷了。

白瓷自北齐开始出现,历经隋代走向成熟,到唐代已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烧造技术的日趋完善,为日后出现精美的彩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北方白瓷的烧造成功比南方青瓷的出现更令人激动。此次大河鉴宝活动中藏友展示的这件精美的隋代白瓷传瓶尤显珍贵。

唐代越窑秘色瓷长颈瓶


越窑秘色瓷长颈瓶器形完整,造型优美,且式样与西安咸通十二年出土瓷器一般无二,由此可断定这件秘色瓷是唐代器物。长颈,颈上窄下宽,圆鼓的腹部,大而浅的圈足,具有唐代瓷器圆润丰腴的特色,然而,腹上部直立的细管状长颈却是唐瓷造型中少见的,使瓶体增添了挺劲之美,别具一格。

秘色瓷是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用以进贡宫廷的。唐代越窑秘色瓷长颈瓶高22.4厘米,口径2.3厘米,足径7.3厘米。瓷器通体施青釉,釉色莹润细腻,发色纯正。

唐代越窑青瓷以其釉色之美著称于世,为当时全国青瓷之冠。唐代越窑青瓷釉质细腻,透明度好,釉色极为优美,青绿色调,浑厚滋润,其胎体灰白色,浅淡的胎骨使釉色愈加亮丽幽美,釉面犹如一湖清水。当时许多文人纷纷吟诗作赋予以赞美。唐人陆羽《茶经》中,形容越窑青瓷“类玉”、“似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