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如何鉴别安徽繁昌窑瓷器 > 导航 >

繁昌窑青白瓷

繁昌窑青白瓷

如何鉴别安徽繁昌窑瓷器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2020-08-11

如何鉴别安徽繁昌窑瓷器。

繁昌窑坐落在皖南繁昌县城南山峦环抱的柯家村的山冲之间,它也有着与“哥窑”相同的故事。

相传五代时由柯氏两兄弟创建,故此窑烧制的产品中也有“柯大、柯二”之说。因宋时繁昌曾隶属宣州,而史料中又

有“宣州窑”的记载,所以学术界将其列为“古宣州窑址”。

近年来,随着芜湖、宣州、泾县、绩溪等古宣州辖区内大批古窑址被发现和考证,可能是怕因窑名而混淆产品,人们不得己又以地名来冠以“繁昌窑”之名,而当地的老百姓却仍习惯称之“柯家冲窑”。繁昌窑是一个以烧制碗、盖、壶、注、杯、钵、盒等青白瓷生活用品为主的民窑,所烧器物素雅青白,古朴大方,有较浓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现藏于黄山市博物馆的“狮座白瓷枕”就是该窑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宋时烧造瓷器重釉轻胎,加之技木原因,该窑产品胎质粗厚而釉质却莹润无比,透明如玉。繁昌窑经历了整个宋代。早期产品多泛豆黄色,呈鱼籽开片,晚期釉色泛翠,呈冰纹开片。如“牡丹划花执壶”,壶高22厘米,口泾5.5厘米,腹泾14厘米,喇叭形小盘口,长流直升微弯,酷似天鹅之颈项,壶肩捏有两系,釉水丰润肥厚,白中泛翠,开片呈冰纹,壶腹用双线一分为四,并刻划有四条仰俯有致、花叶对生的牡丹,壶足与底露胎,足圈积浓釉处开片在光照下烁出淡绿钻石般的光彩,曲柄宽扁并刻划四线装饰,手感如执玉带。宋白瓷素有“涕泪者佳,牡丹划花者最佳”之说。此壶线条流畅,古气盎然,特征俱符,是繁昌窑宋中后期烧制的上品。繁昌窑约起烧于五代,兴盛于宋早、中期,衰退于宋末元初。虽然此后再无烟火,但它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却留下了自己的一页。

taoci52.com精选阅读

青白瓷


青白瓷也叫影青瓷或隐青瓷,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江西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北宋时其青白瓷的基本特征是胎质细密,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北宋偏早的一些器物积釉微泛黄色器型多见盘、碗等日用器皿,还有瓶、壶、盏托、注壶、枕、油盒等,油盒底部多有"吴家盒子记"、"段家盒子记"等标记,均为阳文直书,此外尚有"蓝"、"朱"、"程"等共计14家;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盘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刻印花图案内容主要是花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传世最多的是盘、碗、碟、盒及魂瓶等,尤其是魂瓶,江南地区宋墓儿乎都有出土。直至现今一个做工完好、堆塑各种龙、虎、龟、蛇、鸡、犬、凤等纹饰的魂瓶真品,在市场上最多只能卖到儿千元。

南宋中期以后,景德镇受定窑影响采用复合支圈覆烧法,盘、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此时胎质比以前稍粗,釉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偏白,一类偏青。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与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签碗、平底碟、弧壁浅盘等南宋中晚期碗演变为撇口弧壁形。在装饰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为刻花、划花,内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为主,也有婴戏晚期印花很多,图案层次较多,构图繁缛,除花卉、水波游鱼外,还出现了人物故事题材。

陶瓷文化:南宋·湖田窑青白瓷茶盏


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随着茶业的兴盛,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从皇宫欢宴到友朋聚会,从迎来送往到人生喜庆,到处洋溢着茶的清香,到处飘浮着茶的清风。如果说,唐代是茶文化的自觉时代,那么,宋代就是朝着更高级阶段和艺术化的阶段迈进了,如形式高雅、情趣无限的斗茶,就是宋人品茶艺术的集中体现。斗茶又称茗战,是以竞赛的形态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斗茶具有技巧性强、趣味性浓的特点。斗茶对于用料、器具及烹试方法都有严格的要求,以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没有水的痕迹来衡量斗茶的效果。因此,各种茶具应运而生。

而陶瓷工艺发展到宋代,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产品为世所珍。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湖田窑、吉州窑、建窑等南北各大窑系更是争奇斗妍、各领风骚。青瓷、白瓷之外,黑瓷、青白瓷、窑变彩瓷纷纷兴起。而产于江西景德镇的湖田窑青白瓷是最具有独特风格与审美价值的一个陶瓷品种。

青白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温润如玉,釉色介于青瓷与白瓷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故又称“影青瓷”。

这只南宋湖田窑青白瓷素盏,造型简约,线条流畅,无任何装饰。通高:15.2厘米,杯:口径8.3厘米,足径3.8厘米,托:腹径14厘米,足径9.2厘米,杯为敞口,深腹,高圈足外撇。托为折沿口,台阶式浅腹,高圈足,托中央设一高台,台边缘凸起一周托圈,圈内仅容杯足于内。杯与托通体施白中闪青的青白釉,仅底部露胎。杯足积釉甚厚,如镶玉于上,器型清秀典雅,令人回味无穷。茶盏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端庄、恬静、淡雅之美。

青白瓷是什么?


青白瓷是什么?以江西景德镇为代表的一个瓷系。它生产一种瓷器,白胎,釉质较细,釉色介于青色与白色之间。釉薄处为白色,白中透青,釉厚处为淡青绿色。由于它胎薄釉润,光照见影,后人称为“影青”瓷。江西景德镇的湖田窑规模最大,此外浙江的江山、台州,福建的德化和闽北广大地区,闽南的泉州、同安、安溪,安徽的繁昌,广东广州的西村窑均有生产。景德镇有丰富的优质瓷土资源,北宋景德年间烧瓷取得很大成就,产生极好的影响,因此将原名新平的地名改为景德镇。

青白瓷的种类很多,有杯、碗、瓶、碟、罐、各种酒具、镂空香熏、各式小粉盒、瓷枕等。以划花、刻花、镂刻工艺和点彩作装饰,花纹活泼清秀。还有印花工艺,图案严谨,类似宋代织锦,与釉层相映,淡雅秀丽。南宋以后学习定窑的覆烧工艺,既便于镶金边、银边和铜边,也使产量大增。

青白瓷器产量很大,它与龙泉青瓷都属于产量最大的瓷窑体系。在国内墓葬和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出土很多。在国外发现的中国瓷器中它的数量仅次于龙泉窑的作品,位居第二。

以上是由小编搜集整理的“青白瓷是什么?”的相关知识,更多收藏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宋代青白瓷


青白瓷也叫影青瓷或隐青瓷,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江西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北宋时其青白瓷的基本特征是:胎质细密,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北宋偏早的一些器物积釉微泛黄色器型多见盘、碗等日用器皿,还有瓶、壶、盏托、注壶、枕、油盒等,油盒底部多有"吴家盒子记"、"段家盒子记"等标记,均为阳文直书,此外尚有"蓝"、"朱"、"程"等共计14家;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盘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刻印花图案内容主要是花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传世最多的是盘、碗、碟、盒及魂瓶等,尤其是魂瓶,江南地区宋墓儿乎都有出土。直至现今一个做工完好、堆塑各种龙、虎、龟、蛇、鸡、犬、凤等纹饰的魂瓶真品,在市场上最多只能卖到几千元。

南宋中期以后,景德镇受定窑影响采用复合支圈覆烧法,盘、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此时胎质比以前稍粗,釉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偏白,一类偏青。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与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签碗、平底碟、弧壁浅盘等南宋中晚期碗演变为撇口弧壁形。在装饰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为刻花、划花,内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为主,也有婴戏晚期印花很多,图案层次较多,构图繁缛,除花卉、水波游鱼外,还出现了人物故事题材。

青白釉注子温碗一套 北宋

估 价:RMB40000一60000

此器为盛酒、温酒的酒具。圈足处皆上釉,为北宋时期流行的生活器具。南北窑场昔遍烧制,此套乃景德镇湖田窑烧制青白釉典型作品,俗称 "狗头壶"。传世下来极为难得。小伤。 青白釉凤首瓶 宋 高 40·9厘米

估价 :RMB5O0000- 800000 成交价 :RMB478000

宋元青白瓷概说


一、青白瓷的定名

青白瓷是我国宋元时期主要瓷器品种。其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青中泛白,白里显青,具有胎腻洁白,透光见影,釉面莹润,色泽如玉等特征。它不象白瓷那样雅洁素净,也不象卵白瓷那样失透,牙白瓷那样洁白无瑕,更不同于青瓷那样以青色调为主。但青白瓷也有因焙烧过程中,火候的控制、氧化还原气氛掌握不当诸多因素,而使产品呈现米黄色。宋代蒋祈《陶记》中说:“……两淮所宜,大率皆江、广、闽、浙澄泽之余。土人货之者,谓之‘黄掉’。黄掉云者,以其色泽不美而在可弃之域也。”蒋祈所说的“黄掉”产品,就是青白瓷中所烧造不成功的炒米黄色瓷。

古人把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称为青白瓷,这样称谓早在宋代就有文献记载;蒋祈《陶说》中又写道,“若夫淛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宋·耐得翁《都翁纪胜》铺席条载,“……有大小席铺,皆是广大物货,如平津桥沿河,布铺、扇铺、温州漆器铺、青白碗器铺之类……。”又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铺席条内有“……黄草铺温州漆器,青白碗器……”等语。同卷诸色杂货条内有“……青白瓷器,瓯、碗、碟、茶盏”记载。降至元代,“青白瓷”的称谓继续沿用,当时青白瓷生产虽不是瓷业生产的主流,但仍占有重要地位。如:“1976年南朝鲜新安木浦市元代沉船,打捞出16792件中国瓷器,其中青白瓷(包括卵白瓷)4813件,占沉船瓷器28.66%。”元代航海家王大渊在他的《鸟夷志略》中也有多处关于青白瓷贸易的记载,如“罗卫,贸易之货用……青白碗”,“班达里,贸易之货用……青白瓷”等均是。

明代瓷器生产已步入高度发展时期,五彩瓷器创烧,青花瓷和各种颜色釉瓷长足发展,而后青白瓷被甜白瓷和其他颜色釉瓷所取代。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明代青白瓷虽偶有生产,它已处于衰落时期,青白瓷的称谓,到晚清改称“影青瓷”。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寂园叟《陶雅》载:“永乐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脱胎乃瓷质极薄之谓,若画之没骨者。碗往往不能正圆,亦脱胎处久所致,其所影之花,两面莹撤可以互鉴,惟款识亦然。”人们所称谓的“影青瓷”、“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均为晚清后青白瓷之别名。

二、对青白瓷起源问题探讨

1981年著名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考古概况》一文中指出:“瓷器仿玉器始于宋代,以江西景德镇首先仿制成功,当时有‘假玉器’、‘饶玉’之称……”。《中国陶瓷史》在《景德镇与青白瓷窑系》一节中指出:“青白瓷是宋代以景德镇窑为代表烧制成功的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 同时在叙述六大瓷窑体系形成时说:“这些瓷窑系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与发展趋势下合乎逻辑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瓷器在市场上受到欢迎,首先是邻近瓷窑的相继仿制,继之就是瓷窑的增加与窑场的扩大,形成瓷窑体系。”

上述关于青白瓷的起源和青白瓷系形成的论断,在很长的时期内,未见提出异议。1987年以后,由于各地考古调查发掘中新资料的不断发现,陶瓷考古界开始对青白瓷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见解:

(1)赵青云先生在《河南影青瓷的起源与发展》一文提出:“……河南影青瓷是在早期青瓷烧造技术基础上孕育出来的……其胎釉和景德镇湖田窑的产品虽有某些相似之处……然江西青白瓷装饰线条纤细而流利,河南青白瓷的装饰却比较粗放而活泼……不见湖田窑的覆烧青白瓷……”

宋元青白瓷介绍


元代青白瓷是以景德镇窑烧为制中心,主要盛产时期是在元宋时期,其特点为白色、质细密,釉的透明度高,透光性也相当好,看上去的光泽度很强。元代青白瓷是一种不同于其他瓷器品种的一种独特釉色风格的瓷器,釉色不是全青也不是全白,介于白青之间,白中由青,青中又泛白。

考古资料表明,景德镇的青白瓷生产始于北宋初期,极盛于两宋,元代仍然盛烧不衰,是一种深受当时国内外市场欢迎的产品,受其影响在今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等地都发现了不少宋元时期专烧或兼烧青白瓷的古代瓷窑遗址,诚如宋末元初人蒋祁《陶记》中所说:“江、川、湖、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这些窑场与景德镇窑一起在当时的南方地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烧造青白瓷的瓷窑体系。

北宋时其青白瓷的基本特征是胎质细密,呈白色 ,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北宋偏早的一些器物积釉微泛黄色器型多见盘、碗等日用器皿,还有瓶、壶、盏托、注壶、枕、油盒等,油盒底部多有"吴家盒子记"、"段家盒子记"等标记,均为阳文直书,此外尚有"蓝"、"朱"、"程"等共计14家;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盘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刻印花图案内容主要是花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传世最多的是盘、碗、碟、盒及魂瓶等,尤其是魂瓶,江南地区宋墓儿乎都有出土。直至现今一个做工完好、堆塑各种龙、虎、龟、蛇、鸡、犬、凤等纹饰的魂瓶真品,在市场上最多只能卖到几千元。

南宋中期以后,景德镇受定窑影响采用复合支圈覆烧法,盘、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此时胎质比以前稍粗,釉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偏白,一类偏青。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与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签碗、平底碟、弧壁浅盘等南宋中晚期碗演变为撇口弧壁形。在装饰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为刻花、划花,内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为主,也有婴戏晚期印花很多,图案层次较多,构图繁缛,除花卉、水波游鱼外,还出现了人物故事题材。

元代景德镇窑的青白瓷虽上承南宋遗风,但在胎质、造型、釉色、装饰上与宋代产品已有所不同,有着自身的时代风格。

与宋代相比,元代青白瓷的胎体普遍比较厚重,宋代那种薄胎透影的产品已很少见,由于制胎原料中加入了含铁量较高的高岭土,所以元代青白瓷的胎色普遍泛青,不如宋代的胎色白。

元代青白瓷的釉色与前代制品相比,青色更加明显,釉面玻璃质感强,釉的玉质效果不如宋代产品,有些较粗的产品釉色泛黄,还有一些器物釉面失透无光,常与同时期卵白釉器物混淆在一起,使人不易分辨。

元代青白瓷的造型十分丰富,除传统的碗、盘、杯、碟、瓶、罐、枕等日用器造型之外,还出现了匜、笔山、扁壶、葫芦形执壶、多穆壶、僧帽壶、观音像等新器型。此外大型器、连座一体烧制的器物和瓜棱形器物等显著增多,且器身上常附加各种配饰,如琢器类多附加S形耳、兽面啣环耳、云头耳、戟耳、龙首啣环耳或兽面铺首等。而青白瓷枕的烧造数量则比南宋时期更多,装饰风格也更为繁复。

元代青白瓷也使用宋代的装饰技法,比如印、刻、划花等技法,常见的纹饰题材有云纹、鹭莲、莲瓣纹、鱼纹、花卉、龙纹等,常常采用多层装饰。其中一部分也是素面器物,没有装饰。元代的统治者为蒙古族,性格豪迈粗狂,故元代青白瓷的风格也继承了元代统治者的性格。元代青白瓷也采用堆贴花、镂雕花、褐斑以及串珠纹来装饰瓷器,非常具有元代的时代气息。

首届中国“繁昌窑”陶瓷创意设计大赛征集


一、大赛主旨

“繁昌窑”创建于五代,兴盛于北宋,是一处专门烧制青白瓷的民间窑场,并曾经为南唐宫廷烧制过贡瓷,在我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次大赛旨在宣扬“繁昌窑”青白瓷文化,并以创新促发展,创作出现代“繁昌窑”青白瓷陶瓷创意设计作品,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应和经济文化效应。

二、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繁昌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计艺术研究中心

安徽省古陶瓷研究会

安徽省陶瓷协会

繁昌县文广新局

安徽春谷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三、参赛对象

国内各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教师、学生(博士、研究生、本科、高职),企业设计部门、专业设计公司与设计机构工作者,陶瓷产品设计师与社会爱好者等。

四、大赛日程

作品征集时间:2014年2月25日至2014年6月15日

作品送审时间:2014年6月16日至2014年6月30日

评审展示时间: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

颁奖时间:2014年7月中旬

信息公布:获奖信息在颁奖后即在“繁昌县人民政府网”上公布

五、参赛作品要求

1、作品的设计要既能体现“繁昌窑”青白瓷艺术特征,又能与新时代的多元化设计理念相结合。

2、作品类型:

A、日用陶瓷类:茶器、餐具、咖啡具、文房等。

B、陈设陶瓷类:瓷瓶、镶器、雕塑等。

C、创意陶瓷类:瓷板、饰品、生活用具等。

3、参评作品必须是本人创作或团队集体创作的陶瓷实物或电脑设计图,参赛单位或个人要保证参赛作品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参赛作品如发生知识产权纠纷,由参赛单位或个人负责。

4、作品须具备批量生产和商品化的实现条件,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5、参赛作品以电子文档格式提交的请发送至[email protected]

内容包括:效果图和报名表;文件传存格式为JIG\PDF,精度300dpi。实物类参赛作品可邮寄或送至: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政务文化中心六楼617室邮编:241200联系人:骆先生。以实物作品参赛的需自己打印作品图片(A4竖式幅面,无需装裱),报名表粘贴在作品后面。随实物作品一并寄送。

6、本次大赛免收参评费。报名表请从http:///

8、大赛联系电话:0553—7919166、0553—7919066联系人:骆先生

青白瓷早于珠光青瓷


福建日报本版8月25日曾报道的南安市东田镇南坑千年古窑的发掘工作,已于9月16日正式结束。经过历时40天的发掘,省考古队先后发掘整理出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南坑坪圹古窑址等三处古窑址。其中后两处古窑址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将被回填掩埋,而第一处古窑址因规模大、距离市区近、道路便捷等有利因素将被另设保护措施。

此次发掘,兰溪寮仔山宋代窑址龙窑是规模最大的一个,共发掘出46米长的窑底。这个宋代古窑深埋地下多年,虽历经千年风雨沧桑,但仍保存完好。经过发掘,考古人员认定这个古窑址烧的全部都是青白瓷产品,主要有碗、盘、杯、炉、水注等品种,器型、花纹、窑具都很有规则,都显示了较高的制作工艺。此窑出土的一种凤首水注,其造型极其细致而精美,显示了古代制陶工人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

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是第二个被发掘的古窑,同时也是窑头保护最好的一座古窑。这座古窑先后共发掘三段,长度30余米。此窑址的窑尾虽已被破坏,但窑头却保存得相当完好。这个窑址烧的也主要是青白瓷产品,品种以各类粉盒为主,也有少量的盘、炉、碗等。曾参加过“南海一号”沉船出土文物考古的省考古队栗建安队长认为,从南坑加冬井大宫后宋代古窑址出土的粉盒与“南海一号”沉船中打捞出来的粉盒无论在外形、质地、还是工艺上都如出一辙。以此便可印证宋元时期海外已有南坑千年古窑群生产的陶瓷产品。这就与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美籍华裔陶瓷专家何翠媚认为“北宋、南宋时期陶瓷产地集中在泉州沿海地区,并且以南安为首形成一庞大窑区”的观点相吻合。

最后发掘的南坑坪圹古窑址后面的窑段被破坏了,只发掘了近10米,但也有令人兴奋的发现。这一窑址较为独特,共分为两层。下层烧青白瓷,上层烧青瓷(又称珠光青瓷)。对此,栗建安队长认为,长期以来在古陶瓷界一直存在的青白瓷和珠光青瓷哪一个出现得更早的争议性的问题得到了答案:上层是珠光青瓷堆积层,年代较晚,下层是青白瓷堆积层,年代较早。由此可见,在陶瓷烧制发展史中,青白瓷应早于珠光青瓷出现。

据了解,此次南坑千年古窑址发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印证福建古陶瓷是“海上丝绸之路”外贸瓷的主产地之一,及论证“南海一号”等海上沉船、“海丝”沿线的港口城市等发现的大量古陶瓷的确切产地。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繁昌窑青白瓷》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繁昌窑青白瓷》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如何鉴别安徽繁昌窑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