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陶瓷文化 > 导航 >

徐州户部山民间收藏文化节24日举行

徐州户部山民间收藏文化节24日举行

陶瓷文化 收边瓷砖 古代瓷器收藏

2020-08-14

陶瓷文化。

由徐州收藏家协会、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徐州活动中心联合徐州报业传媒集团、云龙区政府举办的“2010户部山民间收藏文化节”,将于12月24日至27日在徐州户部山翰林街艺术品交流市场举办。活动邀请央视《寻宝》栏目组5位专家前来为广大藏友有偿鉴宝并在徐州艺术馆开设讲座。

此次邀请的5位专家分别是《寻宝》栏目组的陶瓷鉴定专家杨静荣、玉器鉴定专家张广文、青铜器鉴定专家贾文忠、杂项鉴定专家蔡国声、书画鉴定专家张茹明。

目前,活动售票火爆,山东曲阜两位女士已经来两趟了,她们说:“第一次买了15张,因为一张票可以鉴定两件藏品,感觉30件应该差不多了。回去一琢磨,专家给藏品出一份鉴定书,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所以,又跑来买了12张。”

据悉,此次活动除了《寻宝》栏目组5位专家外,省收藏家协会及淮海经济区兄弟城市收藏家协会会长也将到场参加活动,并在此期间举行会长会议。26日上午,5位专家和省收藏家协会会长、南京博物院原院长徐湖平和《东方收藏》主编于光仁将在徐州艺术馆开设讲座,凡购票鉴宝的藏友均可持票免费听讲。taoCi52.cOM

活动期间,还将举办紫砂艺术品鉴赏与讲座,书画艺术品拍卖、民间收藏展卖及民间收藏精品展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论坛长沙开幕 藏友可去现场鉴宝


(全国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长沙)论坛在长沙举行。)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向论坛致辞。)

(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将被永久珍藏。)

(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每幅匠心独具,堪称史无前例。)

弘扬民间收藏文化,为民间收藏产业化指明方向。12月18日,全国第十届民间收藏文化高层(长沙)论坛在长沙杜甫江阁举行,为期三天。

本届论坛由中国收藏家协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史馆、湖南省文物局主办,由湖南省收藏协会、湖南五千年文化经营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陈远平等出席了本届论坛。

藏友可带“宝贝”去现场鉴宝

本届论坛将围绕收藏组织如何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当前民间收藏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收藏文化与社会责任、古陶瓷文化等内容开展广泛讨论。

应广大藏友的要求,论坛组委会还将组织部分专家,于12月20日在杜甫江阁千年一品收藏会所举行鉴宝活动,届时,各地藏友可携带自己的“宝贝”到鉴宝现场,故宫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李辉柄将现场为您“掌眼”。如果您的藏品通过了鉴定,可申请由专家亲笔签名的鉴定证书。

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将被永久珍藏

在开幕式当天,还将举行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发行仪式,百名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为中华第一尊·炎帝丹青尊挥毫泼墨并签名,其书法与绘画珍品更以“一尊配一书画作品”的方式烧制在炎帝丹青尊上,每位画家的书画作品只限十尊,每幅题材唯一,匠心独具,堪称史无前例。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中国收藏家协会和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均将炎帝丹青尊永久珍藏。(记者 贺冠铭 尹胜)

“收藏文化”已融入百姓生活


收藏与生活融为一体,且联系愈发紧密,这是记者在长春首届收藏文化博览会上最深刻的感受。面对近年来全国兴起的一股收藏热潮,身居“文化城”的长春市民显得那么游刃有余,正如从河南南阳前来参展的展商赵举所说:“长春人的确有文化涵养,从他们咨询的问题与看石头的角度就能看出来,市场涨幅越高,购买者越大有人在。”的确,丰富多样的藏品,哪怕仅仅是我们眼中普通的工艺品,一旦被冠以“收藏”的名义,便能迅速以文化的形式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现代藏品 艺术与理财并重

展会上,比起那些珍稀且真假难辨的文物级宝贝,玉石、翡翠、石砚、根雕、水晶、苏绣等现代藏品,显然更吸引着广大市民的目光。这些兼具艺术价值与市场升值空间的工艺品,在新时代早已脱离了“摆设”的范畴,而成为人们美化家居、投资理财的全新选择。

仅以新疆和田玉为例。6000元/公斤的原料玉现如今已涨至3万元/公斤,其价格最近3年来已经几倍甚至十几倍地翻番,质量好的玉石涨幅更大。赵举告诉记者,南阳是国内生产加工和田玉的大型基地,导致这股价格飙升的原因主要是矿产资源枯竭、国家限采以及经济繁荣下逐年提升的精神需求。然而,涨价对玉石销售影响并不大,“有部分消费者觉得太贵了,暂时搁置了购买计划,但是越贵越买的也大有人在。”赵举介绍说。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表示乐于欣赏玉石,也愿意借这种展会的契机来了解玉石,然而因为不懂行,他们不会选择以此作为收藏之用。相反,如果是购买一些可供佩带、把玩的小物件,他们还是可以承受的。针对此种较为普遍的消费观念,各类玉石展商均称,玉石可修身养性,即使小到饰物,也存在一定的升值空间。

收藏真功 知识与天赋兼备

能成为收藏大家者,无不是博古论今、学识渊博者,只有对于藏品所处年代有了真知灼见,才具备鉴赏与收藏的真功。在紫砂与瓷器成为收藏界的宠儿之时,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消费切忌麻痹大意,因为这些工艺品有些只能保留其商品属性,不具备收藏价值,其数量和可再生性决定着收藏的意义所在。

拿现代观赏瓷器来说,出自工艺美术大师或陶瓷专家之手的作品,往往被赋予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的时代气息与现代色彩,因数量有限、寓意深刻,必定具有收藏价值。然而,这类工艺品因其升值空间巨大,售价在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超出了普通百姓的消费能力。而且,要想避免买到赝品,购买者还需对制作者的资料、作品以及绘画风格有相当了解。专家称,如若普通市民也对此类工艺品抱有收藏愿望,应尽量把眼光放在当代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上,“如果‘押’得准,若干年后,其价值将会非常可观”。 (记者 毕馨月 实习生 赵明月 )

深圳民间收藏热流能否转化为文化力量


目前深圳本土的民间收藏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去年10月至今,《华夏撷珍———民间收藏陶瓷展》在深圳博物馆老馆展出,将一干民间收藏家的“压箱珍宝”端上展架公诸于众。据了解,本次展览筹办历时一年,其间深圳市收藏协会会员和藏友拿出近千件古陶瓷藏品,珠三角地区藏友也纷纷响应。其中,249套(283件)参展藏品均经过专家严格把关,多次甄选,涵盖了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清末民国的彩陶、釉陶、红陶、黑陶、原始青瓷、单色釉瓷以及青花、彩瓷等主要品种,基本反映了中华数千年陶瓷文化发展的脉络和成就。

本次展览无疑是对深圳民间收藏力量的一次大检阅。那么,透过“民间收藏热”,我们可否得知深圳本土收藏界的发展状况?除了陶瓷、青铜等“常规”收藏物件之外,还有哪些品种也被纳入了收藏的行列?“收藏热”究竟只是一种猎奇、附庸风雅的个人趣味,还是可以形成一种成熟的文化力量?

深圳的民间收藏力量尚未发展成熟?

古时候,“收藏”总被视作一种有钱人才能参与的游戏,“收藏粉丝”非富即贵、非官即宦,草根民众似乎难以参与。时至现代,陶瓷展也能打出“民间”口号,此次出展的200余件珍宝,均是出自深圳本土普通家庭。大量的“草根收藏家”纷纷贡献藏品、热议收藏界热门话题,参与热情高涨。

那么,放眼深圳收藏界,民间收藏爱好者发展到了何种水平?是否已形成了一股成熟的力量?深圳市宝安区收藏协会副会长李毅告诉南都记者,当前是民间收藏界的“黄金时期”:“目前深圳本土的民间收藏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收藏物仅仅限于陶瓷等珍稀文物,现在只要是新奇玩意,都被开发出了收藏价值。而且,这些登上大雅之堂的民间藏品,质量、价值、年份等指标均经得住专家的层层鉴定和考验,民间珍品的数量之巨、品质之过硬,实在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李毅还认为,深圳本土的经济优势是燃起“民间收藏热”的直接原因:“‘收藏’这样一种高雅情趣,势必要建立在衣食无忧,甚至有房有车的经济基础之上,而深圳不少白领也具备了‘玩收藏’的经济条件,收藏物价格上至千万,下至几十,大至陶瓷、青铜,小至钱币、邮票,不一而足。”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对“民间收藏热”心存异议。资深书画收藏者任翠虹认为深圳民间收藏力量过于分散,收藏动机也不纯粹:“很多人参与收藏,却并没有把它看作一个很神圣的东西,而是为了附庸风雅、装点门面、猎奇求异、增添社交谈资,或者仅仅把文物视作可供‘倒卖’、‘拍卖’的商品,在经济暴利的驱动下搜集文物。他们并没有发自内心地对收藏物件饱含深情,因而不能称之为‘收藏爱好者’,但他们反倒是刺激收藏、参加收藏最为活跃的力量之一,不能不说是个讽刺……而真正把收藏当成纯粹爱好的人们,往往又因为收藏物种的多样性、多元化,难以形成聚合、统一的力量,这种散碎的状态有可能制约民间收藏的进一步发展。”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孙振华则认为,深圳的民间收藏力量尚未发展成熟,除了投机、投资类收藏者过多外,还有整体、大环境上的原因:“民间收藏要进入成熟阶段,除了要组建一支具备丰富收藏知识、过硬收藏技能的团队外,还要有民间收藏研究、评鉴的专业人员,才能建立起一个完善有机的行业链条,而上述‘链条’元素,从深圳当前的文化环境来看,是比较缺失的。”

收藏文化不仅仅是“收藏品文化”

如上一段所述,民间收藏者要么敝帚自珍,要么各自为政,有何妙法可以改善这种分散状态?众所周知,供于收藏的各种玩物或文物,本身就包含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那么对“收藏热”的有力引导,可否促使“收藏文化”应运而生?热衷收藏的习惯会对城市文化造成何种影响?基层文化部门或组织又应当做哪些努力,从而将收藏从“小众运动”升级为“大众运动”?

李毅认为,收藏物不论贫贱,本身就包含文化属性:“正确的收藏心态和收藏趣味,应该是在收藏物件中体悟、顿悟一种情操和氛围,在把玩中参悟哲理玄机,并将美好生活的愿望和念想寄寓其中。任何一个收藏物,不管市价高低,都包含一段历史或者个人故事,都包含沧海桑田的变迁痕迹;而一些颇具考古价值的文物类收藏品,更是古时人类活动、工艺水平、审美取向、风俗人情、美学观点的高度浓缩,浑身遍是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这样直接、生动的历史教材,显然比四平八稳的历史教科书有趣得多。”他表示,只要收藏活动达到一定的频率和浓度值,城市民众的情操修养、文化素质便可大幅提升。

孙振华则表示,要将收藏习惯积淀为收藏文化,必须有健全制度的指引和收藏氛围的熏陶,在基层文化活动中多注入“收藏”元素:“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非常需要‘养育’,‘养育’就需要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磨砺,就‘收藏’这一块而言,基层文化部门、媒体、网站、收藏协会等应当多进行一些传播、推广和互动,形成一个有机联动的纽带;同时,继续挖掘藏埋在基层民间的收藏力量……这些基础的工作做到位了,参与人数自然会剧增,我们就无需纠结收藏究竟是‘大众’还是‘小众’的问题了。”

任翠虹则提出,要构建收藏文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品玩文物”的层面上:“收藏品种的多样性,已令众多收藏者远远超出了‘玩文物、玩古董’的初级境界,将很多不起眼的袖珍小物也纳入收藏范围———比如收集瓶盖、花生壳、纽扣等等,但是丰富的收藏形式、收藏符号却未能形成一种新颖的收藏语言,收藏文化更无从谈起,我们只能从一些历史悠久的文物中挖掘其本身包含的文化含量,因此仅仅是‘收藏品文化’而不是‘收藏文化’。”

那么,“收藏品文化”如何过渡为“收藏文化”?任翠红认为可从两个层面入手:“首先,对收藏文物的真伪鉴定、年代考据、与城市文化的联系……这些从收藏品中衍生出来的知识和学问本身就可构筑一种文化体系,需要用讲座、宣传等方式来积极普及。而对于‘纽扣’等非文物类收藏品,其实可以鼓励民众把这些小玩意通过拼贴、绘制等方式,D IY成各种艺术作品,如瓶盖堆成的‘雕像’、纽扣做成的模型等等,或者把收藏物件直接化为艺术作品的部分材质,这样的话,收藏品便不再是一种‘孤芳自赏’的私人物件,而是被赋予了公共文化的属性。”

能否用收藏教育促少儿审美?

有人提出,当前艺术界不断呼吁“审美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而收藏具有轻便、简明、操作容易的特征,比相对抽象的“审美”似乎更易入手,是否也可以宣扬“收藏从娃娃抓起”,把收藏纳入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让低龄学子参与各种零碎物件的收藏,是否可以给下一代注入收藏情趣,在长期熏陶中促成“收藏文化”的成熟?

任翠虹认为,孩子们太需要“收藏教育”了。“很多孩子会对纸牌、邮票、弹子等小玩意进行收集,有的还把它们装订成册,但这仅仅是好奇式的‘收集’,还没有上升到‘收藏’的层面。而这种‘收集’往往又会被很多老师和家长视作‘不务正业’……所以,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收藏辅导,在他们的智力范围内讲授一些收藏小故事,小贴士,潜移默化地注入收藏知识。”

但是,另一些专家则认为“收藏教育”的低龄化有可能导致揠苗助长的后果。孙振华表示:“童年的‘收集’活动跟成年人的‘收藏活动’是有本质区别的,刻意地在孩子身上传授收藏知识,与孩子的心智成长规律并不完全吻合。”(记者 周正阳 胡可)

第五届省民间收藏品交流大会昨举行


市民聚精会神在淘宝记者刘筱庆摄

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钱币、邮票、小人书、老乐器……昨日,为期一周的第五届云南省全国民间收藏品交流大会,在位于高新区海屯路中段的昆明张官营旧货市场小屯交易市场举行。据了解,此次“收藏品交流大会”上,因昆明潘家湾文化艺术收藏品市场的大量商户迁入,也为小屯旧货交易中心带来了大量的古玩及收藏品类的交易品种。

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们有的端详着带着泥土的瓦罐,有的在古旧的瓷壶、各色碎瓷片中不断翻找。“这个交流会我以前就参加过,这次是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从江西赶过来的。”一位从江西来卖古玩的商户告诉记者。据昆明张官营小屯旧货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潘家湾收藏”已经形成市民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淘宝品牌,此次省外来参加淘宝大会的商户就已经超过1000户,总共的摊位就在2000个左右。

为此,此次小屯交易中心也为“潘家湾收藏”全新规划空间,通过加强服务为很多搬迁商户解决了后顾之忧。比如,小屯市场克服困难,在原电脑销售区新规划文玩艺术收藏品区,为潘家湾商户提供新搬入驻3月优惠期,由小屯旧货交易中心为潘家湾文化艺术品经销商提供全程免费搬迁等。

据悉,在此次为期7天的“收藏品交流大会”中,平时日均参与人数在1万人至1.5万人,双休日日均参与的人将达到3万人至3.5万人。同时,将陆续有200余户潘家湾文化艺术品经销商搬入小屯市场。“‘潘家湾收藏’品牌进入后,将在原有交易品种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小屯旧货交易中心的交易品种和交易种类。同时,对人气聚集也将起到重要作用。”该负责人表示。(记者 孙诗莹)

一位民间收藏家的文化梦


周斌与他收藏的古瓷壶

周斌的镇馆之宝——元代的青花釉里红凤纹凤首扁壶

5月22日,湖南首届古陶瓷鉴定研讨会暨古陶瓷百壶展在长沙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社科院等国内多所文物鉴定机构的顶级专家相聚于此,围绕一位湖南民间收藏家多年的陶瓷收藏成果进行鉴定,并对藏品价值给出高度肯定。

这位民间收藏家叫周斌,10多年前他还是长沙汽车西站一名普通的汽车调度员。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民间收藏家,很多偶然的机会让他收获了不计其数的古陶瓷。现在他已是有名的收藏家、鉴赏家,他打造的动漫企业也成为动漫湘军中的一匹黑马。

他说,所有的偶然只源于一个必然事实,那就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磨灭的深厚情结。

古陶瓷百壶展当天,走进“中国壶王”周斌的古陶瓷展厅,各种不同款式的古瓷壶让人眼花缭乱,战国的越窑青釉龙首提梁壶、晋代的德清窑黑釉鸡首壶等,其中一尊青花釉里红凤纹首扁壶格外显眼,引得前来观展的人们驻足观望。站在一旁的周斌看着大家对展品表现出的好奇,一脸满足。

上世纪70年代初,周斌出生于长沙县一个普通家庭,从小便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与喜爱。1996年从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长沙汽车西站当汽车调度员。也就是在该岗位上,他结识了领他走上收藏之路的古瓷收藏家陈立宜。

在陈立宜的影响下,从小就对传统文化充满感情的周斌也对收藏产生了兴趣。最开始,他跟随老师去窑口现场收瓷片,花10块钱去淘一个个破烂的碗,那时一个月工资才200元,几乎都用在了收藏上。再后来他辞去工作下海经商,生意做到哪收藏跟到哪。

周斌说,展出的108件古瓷壶是他从事收藏10多年来的成果,这些藏品出自战国至民国时期,108把形态各异的古瓷壶,跨越2000多年历史。周斌告诉记者,这样的古瓷壶,他还有近千把。其中最贵的一把花了100多万元,而他花在收藏上的全部费用已达2000多万元。

在场的专家表示,展出的藏品中有不少价值连城的孤品。

从门外汉到收藏专家,中间的曲折是难以想象的。“刚收藏时,自己非常狂热,见到东西就想收,不加研究与分析,走了不少弯路。由于不了解,经常收到赝品,花了不少冤枉钱。”周斌说,通过近10年的摸爬滚打,他才逐渐放平心态。他深刻体会到,把玩是收藏的最好心态。“此前收藏的东西特别杂,后面便决定潜下心来专门研究一门,而不是盲目的收藏,这一点对于我后来眼光的提升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次展览,集中展示的是从战国到民国各个时期的古瓷壶。周斌告诉记者,在湖南办一次这样的民间收藏展览是他多年的夙愿。多年的收藏经历让周斌看到许多价值非凡的东西留在民间无人在意,以至于很多宝贵的文物流失他乡。“民众的收藏意识还是薄弱,这样的展览目的是希望政府鼓励民间收藏,培养民众的收藏意识。避免那些散落民间的文物流失。”周斌深有感慨地说。

民间收藏家周斌的另一个身份是湖南锦绣神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深圳文博会上,由他带领的团队制作的动画片《奇游迹》受到国内外专家一致好评,并与多家厂商签订了相关衍生产品的开发销售合同,金额超2亿元。

这部720集大型原创动画片《奇游迹》,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与众不同的是,《奇游迹》把动漫与旅游相结合,通过与景区合作,把景区的历史、文化、传说、故事、优美风景融入动画片中。周斌多次表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打造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动漫更是他努力了多年的一个梦想。

近两年,不少湖南动漫企业出走,导致产量下滑,人才流失。另外,由于原创动漫盈利难、保护难等原因,动漫湘军遭遇发展瓶颈。在他看来,湖南动漫陷入困境,不是因为动漫没有观众,而是缺少喜闻乐见的作品。

周斌说,他打造的动漫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受众在娱乐中受到教益,同时他认为动漫的观众不仅限于孩童,还应包括成年人。目前公司已经启动两大动画项目,一是《奇游迹》,另一项目是《姓氏王国》,以《百家姓》为基础,采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手法,讲述每个姓氏的起源、发展历程,目前正在制作中。其中《奇游迹》已与20多家省级电视台签约,有望今年8月在央视首播。这些成绩让奋斗多年的他百感交集。

周斌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他的作文便经常被杂志选登,那时他的心里就有一个关于文化的梦,40年人生中虽然也有兜兜转转,最终却还是实现了心中关于文化的梦想。

宁波残瓷收藏文化初具雏形 汝窑残瓷单片值数万


宁波残瓷爱好者在鉴赏会上相互交流。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昨日,记者真切体会到歌词《青花瓷》里的美丽意境,宁波的10多位残瓷爱好者在张苍水故居的金桂树下举行了精品瓷片鉴赏会,以越窑青瓷为主的上千片历代瓷器碎片在细雨的洗涤下更显釉色莹润,不动声色地诉说着历史,“自顾自美丽”。

本地藏友热衷收藏越窑残瓷

“这是定窑白瓷,鉴定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釉面有泪痕,二是可见刷丝痕”,“这是成化斗彩,是釉上彩和釉下彩的结合,有争奇斗艳的含义”……看到记者来采访,几位藏友暂时搁置下专业术语的讨论,饶有兴趣地向我们介绍起了散放在桌上的精美瓷片。

本次鉴赏会的组织者、云适堂古代茶具博物馆策划人陈钢告诉记者,本次鉴赏会展示的瓷片多为越窑青瓷瓷片,其次是高丽国(今韩国)进贡到南宋小朝廷的高丽瓷瓷片,再者是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以及元青花的瓷器残片。“在历代瓷器中,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首,一是因为稀缺性,汝窑存世时间最短,只有20多年,二是因为最具美学价值,代表着中国瓷器工艺的最高水准;其次是钧窑,钧窑釉上加入铜呈红色,色泽亮丽,相当漂亮,大多出自河南省;而我们本地的越窑青瓷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瓷器之一,是世界公认的‘窑母’,我们这些本地藏友收藏它自然是件义不容辞的事情。”

苏玉柱主要收集的是高丽瓷残片,他笑称“入门晚,比不过这些老藏家,只能另辟蹊径了”。说起自己收藏的高丽瓷,他立马滔滔不绝,“古人云,高丽翡色天下第一,因为高丽瓷是汲取了中国几大名窑优点的产物,它的意境之美被认为已经超过了五大名窑。”苏玉柱带来的高丽瓷残片得到了在场藏友的交口称赞,有几件被认为整器已经达到了顶级水准。

汝窑残瓷单片价值数万元

残瓷破陶也有收藏价值?对于瓷器收藏者来说,这是花最少代价、最快入门的好办法。“瓷片是古瓷的标准器,结合资料图书把玩碎瓷片,能够帮你练就一副火眼金睛,碎瓷片看得多了,整器是真是假,一眼就看得出”,陈钢告诉记者。

此外,残瓷的考古价值也不小:一个最近的例证是,从前考古界一直认为越窑青瓷止于北宋末期,然而去年在杭州南宋皇城遗址发掘出大量的越窑青瓷碎片显示,越窑青瓷一直延续到南宋时期,而且由于给南宋小朝廷贡品,其品相比北宋时期更佳;宁波残瓷收藏“元老”朱勇伟曾把自己最珍爱的一块高丽瓷瓷片捐献给了宁波博物馆,“上面刻着体育竞技的图案,至今在韩国都没有发现有类似图案的瓷器,极有考古价值,很多年前就有日本人拿在当时价格不菲的照相机来换,我没有答应,这是我们宁波人的宝贝,就应该放在我们宁波的博物馆里”。

残瓷收藏古来有之,民间流传着“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民国时期有达官贵人将钧窑瓷片拼成对联放家里,倍显名贵。如今,虽然它的投资价值无法与古瓷整器相媲美,但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收藏价值,2010年上半年,北京举办了一场以‘犹珍’为名的特殊拍卖会,158件或残或缺的古瓷斩获688万元佳绩。“一片成化斗彩残片价值在几百元到上千元左右,如果能拼起90%左右,就能卖到五六万元;一片元青花瓷片能卖到万把块;一片高丽瓷瓷片价格在两三千元左右;而汝窑瓷片的价格最高,一块品相较好的可以卖到几万元。”

从“挖片族”到“淘市族”

宁波的残瓷收藏者不多,经常在一起切磋的只有20几人,藏品以本地出土的越窑青瓷为主,而在北京、杭州等城市,残瓷收藏者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庞大的群体。收藏界把残瓷收藏者称为“挖片族”,几乎每个人都有在建筑工地上蹲点的经历。陈钢还记得自己的第一件瓷片藏品就是从工地里淘得的明青花瓷片,“在中央花园的建筑工地上蹲了好久,然后跟着倒土的工程车一直到高桥,在土堆上一眼见着这块瓷片,这不就和自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明青花资料里描述的一模一样么。”捡回家后,陈钢高兴了整整两天,“如今家里的明青花整器也有好几十件了,但那种喜悦劲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朱勇伟在20多年里收藏了上万块瓷片,主要以宁波本地出土的越窑青瓷为主。三江口的工地、镇海口海防遗址等古城宁波发源地是他最爱跑的几个地方,尤其是三江口和义路一带,以前是码头,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土里埋着的越窑青瓷瓷片很多,每逢这些地方大兴土木,他就废寝忘食地在工地上蹲点。此外,上林湖和东钱湖也密布着数百个越窑青瓷窑址,这次鉴赏会上就有从东钱湖挖得的越窑窑址的瓷片。“南方的土软软的,肉肉的,自己挖根本挖不动,只能等着工程车挖,或者等着雨水冲刷。”

如今,随着残瓷收藏群体的不断增多,残瓷收藏又有了新途径,就是到全国各地的残瓷交易市场去淘。几年里,苏玉柱遵循着“周六去杭州,周日跑范宅”的雷打不变的作息时间,这让入门较晚的他事半功倍地搜集了不少高价值的精品瓷片。

“宁波的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新建筑已然立起,地铁开挖的土层又太深,里面没有瓷片,因此可挖掘的瓷片越来越少,我们手里的这些瓷片藏品就显得格外珍贵了。”朱勇伟认为。

瓷片鉴赏讲究“以见知影”

残瓷收藏者老秦告诉记者,衡量瓷片的真伪和优劣主要从胎体、釉面、形制、款识、纹饰等几个方面判断。以越窑青瓷为例:胎体要轻薄;釉面要莹润;当时的宁波理学盛行,讲究内心的沉静,因此青瓷的纹饰多为牡丹、荷花、菊花等典雅含蓄的图案;在瓷器的底部或其他部位,往往有表明年代、窑名、人名、堂名,或者表示赞颂、祝愿等内容的文字,也有的器底或器里有某种识别性的图案,这些款识都能帮你认定它的价值;瓷片收藏需要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想象力,讲究“以残知全,以见知影”,顾名思义,就是能够通过残片想象出整器形状,以所见感知整体,因此“有天有地”(有顶部和底部)的残片价值就高。“例如这个定窑的残片,它的整器是一个套盒,要得出这个判断,除了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充分的历史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老秦拿起一片形状略显方形的白瓷瓷片举例。

整器市场造假盛行,残瓷市场出现仿品也无可避免。“造好仿制的整器,再打碎一两个角,就拿到市场上去卖了。”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多研究文史资料,多看多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市第四届收藏文化联展400余件精品邀你赏


明日上午9时,“乘物游心”——东莞市第四届收藏文化联展(以下简称“联展”)将在东莞艺展中心开幕。届时将展出各类收藏品400余件,本地收藏家和珠三角收藏家提供展品数量接近对半,广州市文物总店、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等单位均组织收藏品参展。另外,本届联展配套一场拍卖会,共有228件拍品,联展期间均在东莞报业书画院预展。

本次联展将持续到11月11日,市民可以免费参观。

共展出收藏精品400余件

本届联展由东莞报业传媒集团、南城街道办、东莞农村商业银行联合主办,东莞报业书画院、东莞市收藏家协会、东莞艺展中心、高第堂拍卖、山外山艺术馆共同承办。

东莞时间网讯 本届联展以“乘物游心”为主题,将在东莞报业书画院、东莞市旗峰山艺术博物馆、东莞艺展中心三个场馆,通过展览、展销、举办论坛、拍卖、编辑丛书等系列活动,分门别类地展示东莞历史以来有价值的文物以及收藏家(本地及珠三角)所藏的文化艺术精品,给全市人民提供一场收藏文化盛宴,再次向全国展示东莞收藏文化。

本次联展筹备近半年,前往珠三角各城市征集藏品十余次,共将展出各类收藏品400余件。

将举办公益鉴定和拍卖活动

在本届联展展出的艺术品中,官窑瓷器近30件,明清海南黄花梨和紫檀家具63件,书画作品中有何绍基、董诰、弘一法师、杨善深等历代大家名作,展览层次较高。

其中,30多件明代海南黄花梨家具是广州藏家李先生的珍藏,这些藏品是他历经10余年的时间陆续收集的,其中有6件套的明代官帽椅是相隔多年收集而成的,为此,他曾在全国各地奔波,有时一个月的机票费就花了四五万元。据了解,30多件明代海南黄花梨总价值过亿元。

不同于往年的是,今年组委会还邀请了著名青年画家苗壮和关郁子在山外山艺术馆举行精品联展,展出他们近期创作的国画作品100幅。

联展期间,主办方为了给市民提供便利,计划于11月9日-10日在东莞会展中心,联合广东省文物鉴定站,共同举行一次大型公益鉴定会,为收藏爱好者免费鉴定收藏品。

本届联展还将专场拍卖会和联展闭幕晚会安排在一起,将于11日下午在铂尔曼酒店举行盛大的闭幕嘉年华。

第四届联展活动安排

一、11月2日-11日,在东莞报业书画院展厅、艺展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东莞市第四届收藏文化联展暨珠三角收藏精品邀请展。

二、11月2日-10日,在东莞报业书画院展厅举行高第堂拍卖会预展。

三、11月2日-11日,在山外山艺术馆举办著名画家苗壮、关郁子国画精品展。

四、11月9日-10日,在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公益艺术品鉴定会,免费为市民鉴定艺术品。

五、11月11日下午四时至八时,在铂尔曼酒店二楼多功能厅举行高第堂秋季拍卖会。

六、11月11日下午六时,在铂尔曼酒店二楼多功能厅举办本届联展闭幕晚会。

市收藏协会举办 民间陶瓷收藏展


深圳商报讯(记者聂灿)5月19日上午,由深圳市收藏协会主办的“民间陶瓷收藏精品展”在福田区档案大厦首层收藏协会会所展出。展览所展作品均为协会会员收藏精品,向广大藏友展示陶瓷魅力的同时,更向观众介绍古陶瓷的相关知识。

据深圳市收藏协会会长韩昌晟介绍,本次展出的陶瓷艺术品大多数属首次亮相,其中一个“元青花贴塑镂空加彩鹦鹉纹执壶”配“鹦鹉杯”尤显珍贵。此执壶器身为玉壶春形,饰青花缠枝花卉,下部绘莲瓣纹,正、背面饰有桃形镂空鹦鹉纹的加红彩贴塑两块,极显华贵。配套酒杯,园塑有一鹦鹉造型环抱杯体,其鹦鹉尾部自然成柄,十分生动。

韩昌晟表示,为配合展览,主办方还在当天邀请学院教授曹建文做题为《从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天价拍卖谈古陶瓷收藏》讲座。活动结合现在收藏市场的宠儿“斗彩鸡缸杯”深刻分析现在古陶瓷收藏的重点及误区,让市民在保持浓烈的收藏爱好的同时谨慎考虑如何提升收藏水准。

韩昌晟透露,市收藏协会将在年内举办多场“收藏文化进社区及民间收藏文化知识讲座活动”,帮助广大市民树立正确的收藏意识和理念、了解收藏知识,掌握鉴赏技巧,并激发藏友的收藏热情,引导收藏文化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