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小瓷器 > 导航 >

瓷器小中见大

瓷器小中见大

古代小瓷器 古代小瓷器灯 瓷器中仿古气泡鉴别

2020-08-25

古代小瓷器。

今年3月的一个假日,我在北京一个收藏市场花了15元买了一大塑料袋老窑瓷器残片。

回家后经过清洗、分类和鉴定,我发现其中有唐三彩、临汝、宋绞釉、耀州窑及一些分不出窑口的青瓷、白瓷请专家过目后,认定标本颇具特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想到,其中一块五代耀州窑白瓷残片还派上了用场。其胎质细密,呈香灰色,涂白色化妆土,上刻线条极细的纹饰,每笔起头均带一个圆黑点,是绘画技法中的明显特色。外罩透明釉,经千余年的土中浸蚀,大部分已脱落,像蒙上了一层灰尘。据《陶瓷史》介绍,耀州窑白瓷产量少,因而在北京地区更加少见。

一位在北京盘龙拍卖公司工作的朋友看见这块瓷片,兴奋地说我们正准备拍卖一件五代耀州窑刻花壶,瓷片与拍品出自同一窑口,可以拿去一起展出。我想用标本印证实物,是一种形象化的宣传,于是我把瓷片送给了盘龙公司。

7月初,盘龙公司举行大型拍卖预展,瓷片同拍品都受到了关注。结果,耀州窑刻花壶以22万元起,最终以天价拍出。天价是多少?竞拍者要求不张扬,可以透露给读者的是:几十万元。可以想到,瓷片在买家决策时,在心理方面帮了忙。竞拍者取走拍品时,还特意要走了这块小小的瓷片。

taoci52.com精选阅读

瓷器不光有彩瓷 还见"黑马"


近年来,瓷器拍卖成交价排在前列的不是青花,就是彩瓷,这也使得投资者将眼光主要放在这两类瓷器品种上,并直接导致其价格的大幅上扬。瓷器市场上何处去寻找“黑马”呢?专家建议,投资者不妨关注青瓷。2003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就曾拍出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价格高达320万元港币,众所周知,龙泉窑青釉的粉青、梅子青是中国古代青釉艺术的巅峰之作,这是龙泉窑制瓷匠师们不断改良胎釉配方和制作工艺所取得的成果。早期龙泉窑青釉使用的是含钙量髙的石灰釉,其高温粘度小而易流动,烧成后釉层薄而透明。南宋中后期,为了提高青釉美感,改石灰釉为石灰碱釉,由于釉内增加了钾钠成分,高温粘度大釉不易流动,同时采用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繁复工艺,形成釉层愈厚绿色愈浓的效果,其中将发色最美的分别喻为粉青、梅子青。

青釉鬲式炉源自于商周时期青铜鬲样式。据四川遂宁窖藏、韩国新安海底沉船等出土、出海资料,以及对传世品的研究表明,龙泉窑青釉鬲式炉的烧造年代当为南宋后期至元代。上海长城月底将拍卖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见图),此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髙12厘米,板沿,短直颈,圆鼓腹,下承以三足,三足中部各有一小洞,是为防止烧造过程中,足部胎体过厚引起炸裂而特制的。炉整体造型端庄古朴,虽以青铜鬲为蓝本,然又融入了宋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两宋之际崇古慕古引为时尚,刊刻《先秦古器图》、《宣和博古图》的相继问世,激发了人们对古器投入极大的热情,此时,窑场的瓷工们再现历史新载体,创烧了以三代青铜器形为范本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瓷仿青铜炉,还缘于宋代流行的焚香习俗。正是由于宋人对香的特殊喜好,使得宋代各窑场都有焚香炉具的生产,其中则以南宋龙泉窑烧制的青釉鬲式炉为人们最爱。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以造型古拙典雅,线条曲直有致,釉质柔和莹润,釉色青碧如玉,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艺术效果,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弥足珍贵,现多藏于各大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这件鬲式炉为粉青釉,整体色调淡雅中折射出静穆端庄,匀净中蕴涵着温润柔丽,一派“大家闺秀”之气,历经800年之久,仍熠熠生辉。由此可见一斑。

瓷砖大知识 装修小总结


据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选购瓷砖时,往往注重挑花色,但质量、设计风格等问题不甚了了,想选购到一款质优又美观的瓷砖不容易。今天,小编进行了瓷砖知识大总结,希望能帮到大家一点,不至于在选购和装修瓷砖时烦恼不断。

材料选用:

1、抛光砖:表面光滑、光亮。

2、玻化砖:表面光滑、光亮,但较抛光砖致密,不渗水。

3、马赛克:目前的马赛克品种和工艺逐渐增加,优质玻璃马赛克价格昂贵,在300元/平米以上,可以点缀使用。

4、大理石:一般家庭慎用,最好是起局部点缀作用的时候使用。

5、填缝剂:现在一般家庭贴瓷砖,已经不用白水泥沟缝了。色彩丰富的填缝剂,有时候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常用规格:

瓷砖规格 400400mm、500500mm、600600mm、800800mm

马赛克规格 20×20mm、25×25mm、30×30mm,厚度依次在4mm-4.3mm之间。

价格: 从价格分析,一般国产釉面墙砖,一等品价格在每平方米40元左右,深色彩釉价格略高于浅色彩釉砖价格,加上辅助材料及人工费用等,造价在每平方米80元左右。进口的彩釉墙面砖价格比国产的高1-3倍。

装修贴士:

基层必须处理合格,不得有浮土、浮灰。

陶瓷地面砖必须浸泡后阴干。不然会发生硬化,发生空鼓、起壳等问题。

铺贴完成后,2~3小时内不得上人。陶瓷锦砖应养护4~5天才可上人。

第一步:从包装箱中任意取出一片,看表面是否平整、完好,釉面应均匀、光亮、无斑点、缺釉、磕碰现象,四周边缘规整。釉面不光亮、发涩、或有气泡都属质量问题。

第二步:再取出一片砖,两片对齐,中间缝隙越小越好。如果是图案砖必须用四片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图案来,还应看好砖的图案是否衔接、清晰。然后将一箱砖全部取出,平摆在一个大平面上,从稍远地方看整个效果,不论白色、其他色或图案,应色泽一致,如有个别砖深点、浅点,这样会很难看,影响整个装饰效果。

第三步:把这些砖一块挨一块竖起来,比较砖的尺寸是否一致,小砖偏差允许在正负1毫米,大砖允许在正负2毫米。

第四步:拿一片砖去敲另一片,或用其他硬物去敲一下砖,如果砖的声音清脆、响亮, 说明砖的质量好、烧的熟;如果声音异常,说明砖内有重皮或裂纹现象:重皮就是砖成形时,料里空气未排出,造成料与料之间结合不好、内裂,从表面上看不出来,只有听声音才能鉴别。

瓷器收藏与投资:龙泉青瓷见黑马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近年来,瓷器拍卖成交价排在前列的不是青花,就是彩瓷,这也使得投资者将眼光主要放在这两类瓷器品种上,并直接导致其价格的大幅上扬。瓷器市场上何处去寻找“黑马”呢?专家建议,投资者不妨关注青瓷。2003年4月,香港苏富比拍卖行就曾拍出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价格高达320万元港币。

众所周知,龙泉窑青釉的粉青、梅子青是中国古代青釉艺术的巅峰之作,这是龙泉窑制瓷匠师们不断改良胎釉配方和制作工艺所取得的成果。早期龙泉窑青釉使用的是含钙量髙的石灰釉,其高温粘度小而易流动,烧成后釉层薄而透明。南宋中后期,为了提高青釉美感,改石灰釉为石灰碱釉,由于釉内增加了钾钠成分,高温粘度大釉不易流动,同时采用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繁复工艺,形成釉层愈厚绿色愈浓的效果,其中将发色最美的分别喻为粉青、梅子青。

青釉鬲式炉源自于商周时期青铜鬲样式。据四川遂宁窖藏、韩国新安海底沉船等出土、出海资料,以及对传世品的研究表明,龙泉窑青釉鬲式炉的烧造年代当为南宋后期至元代。上海长城月底将拍卖一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见图),此件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髙12厘米,板沿,短直颈,圆鼓腹,下承以三足,三足中部各有一小洞,是为防止烧造过程中,足部胎体过厚引起炸裂而特制的。炉整体造型端庄古朴,虽以青铜鬲为蓝本,然又融入了宋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两宋之际崇古慕古引为时尚,刊刻《先秦古器图》、《宣和博古图》的相继问世,激发了人们对古器投入极大的热情,此时,窑场的瓷工们再现历史新载体,创烧了以三代青铜器形为范本的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瓷仿青铜炉,还缘于宋代流行的焚香习俗。正是由于宋人对香的特殊喜好,使得宋代各窑场都有焚香炉具的生产,其中则以南宋龙泉窑烧制的青釉鬲式炉为人们最爱。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以造型古拙典雅,线条曲直有致,釉质柔和莹润,釉色青碧如玉,达到了实用与美观相统一的艺术效果,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历史佐证,弥足珍贵,现多藏于各大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这件鬲式炉为粉青釉,整体色调淡雅中折射出静穆端庄,匀净中蕴涵着温润柔丽,一派“大家闺秀”之气,历经800年之久,仍熠熠生辉。由此可见一斑。 (文章编辑:沧海桑田)

“高古瓷”投资小潜力大


“高古瓷”是一个与明清瓷器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元代以前的瓷器。“秘色瓷”是“高古瓷”中的一种精品。据黄念曾介绍,相比明清瓷的暴热和高价,此时收藏高品位的“高古瓷”是一个投资低升值潜力大的最佳时期,切不可轻易放过。

由于年代久远,“高古瓷”本来的收藏价值非常高,晚清民国时一只普通的宋代青白瓷刻花碗市价可以抵十数只明清官窑瓷器。但除部分为博物馆收藏外,大多都散落民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高古瓷器的价格相当低。如2003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一只南宋龙泉窑粉青鬲式炉,成交价近340万元人民币,而国内一只类似的鬲式炉价格在2万元至4万元之间。这说明目前国内“高古瓷”价位普遍偏低,将来升值空间非常大。

对于初入行的收藏者来说,“高古瓷”虽年份久远,但当时生产数量大,相比明清官窑器在民间流传至今相对较多。老窑器如越窑、龙泉窑、耀州窑、吉州窑、磁州窑中精品在民间并不少见,只要有心是可以收藏到的。特别对于湖南投资者来说,收藏“高古瓷”中的另一精品唐代“长沙窑”,更具有天时地利多方面的有利条件,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投资项目。

瓷器中的白眉,瓷器中的白瓷


德化窑在今福建省德化县境内,是我国古代南方著名民间瓷窑。以烧制一种低铝高硅的白釉瓷器而驰名于世界,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化白瓷创烧于宋朝晚期,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达到了高峰。

《天工开物》中有记载,德化窑烧造精品白瓷,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佛像雕塑。德化窑瓷器造型丰富,常见有炉、觚、尊、洗等仿古式样及各种人物雕塑,兼烧少量的日用瓷器如盘、碗、碟、杯等。

德化白瓷开始于隋代,逐渐发展于宋、元、明、清,历代均有大量生产。景德镇的白瓷多白中泛青,而德化白瓷产品风格独特,不仅质地纯净坚硬,且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胎釉浑然一体,在光照之下,釉中呈现粉红色,故有“象牙白”之称。置于冰点以下,也不会变色、变形和损破釉面。

景德镇作为外销瓷器曾大量出口,远销日本、印度、伊朗乃至于埃及。尤其在欧洲备受人们的欢迎,法国人称之为“中国白”、“鹅绒白”,在日本人们称赞它是“瓷器中的白眉”即瓷器中的极品,足见其精美程度。

汝窑瓷器收藏小知识


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共藏有30余件,约占全世界总收藏量的一半。

一、 造型

汝窑瓷器造型有盘、碗、瓶、洗、尊、盏托、水仙盆等。其中瓶的变化较为丰富,有纸槌瓶、玉壶春瓶、胆瓶等多种。

二、 胎釉

汝窑瓷器胎均为灰白色,深浅有别,都与燃烧后的香灰相似,故俗称“香灰胎”。这是鉴定汝窑瓷器的要点之一。

汝窑瓷釉基本色调是一种淡淡的天青色,俗称“鸭蛋壳青色”。

釉层不厚,随造型的转折变化,呈现浓淡深浅的层次变化。釉面开裂纹片,多为错落有致的极细纹片,俗称为“蟹爪纹”。

三、 仿品与鉴定

后世仿汝窑者始于宣德官窑,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透亮,纹片较宋汝密而规整,且釉面具有宣德特有的橘皮纹。清雍正唐英时再度仿汝窑,多数仿宋汝的天青色,纹片多为鱼子纹,少有大纹片和无纹片的。唐英时的仿品十分精细,但鉴别时也很容易,因为宋汝为无光釉,清仿品则釉面透亮,所有仿品均隐现一圈蓝色。再者雍正仿品不是仿古作伪,仅是仿其釉色,有些造型则属清代特有,且御窟厂产品多书六字或四字本朝青花款,更为鉴定提供了方便。

当代仿汝窑较为成功者为河南地区的窑厂,他们的仿品是迄今为止仿的最成功的。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仿出了汝窑特有的那种“鸭蛋壳青”釉色。他们的许多产品被文物贩子买去,作旧后,流散到市面上,常冒充真品,如果不仔细辨认,还真会上当。其仿品与真品的差距主要在造型和支烧工艺上,仿品造型多系现代工艺制成,与传统手工工艺有很大差别,尤其罐的内底角处,曲线变化二者决然不同,支烧痕迹,真品均为细小的芝麻酱色支钉痕,新仿者支钉痕过大。

汝窑瓷器底款有刻“奉华”和“蔡”字的两种,均为后刻,当为宋时所刻,均与宋宫廷和皇室相关,三件刻“奉华”和二件刻“蔡”字铭文的汝窑瓷器,分别藏于北京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中。

汝窑瓷器以釉色取胜,少见花纹装饰,但汝窑未烧贡瓷以前,曾有刻花和印花产品,如宝丰汝窑遗址曾发掘出刻花鹅颈瓶,当为汝窑未成为官窑以前的产品,笔者1989年亦在遗址处采集到壶的残片一件,其釉色为标准的天青色,但在壶嘴处有浅浅的刻花,也应是未烧官窑以前的产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

汝窑因稀而贵,故历来传得神乎其神,如文献中记载其曾以玛瑙为釉,其实,玛瑙在一个科技工作者眼中不过仅是石英一类的砂石而已。

汝窑未烧造官窑瓷以前也曾生产青瓷,同时也生产磁州窑类型产品,真正的汝官窑产品,仅见于传世的70余件。历代墓葬中时至今日未见出土一件汝官窑瓷,故鉴定汝窑瓷器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各种因素,尤其是汝窑青釉器也有类似汝官窑的,但那是民窑所产,与汝官窑是两码事。

汝窑因稀而贵,仿者甚多,更因科技的进步,仿者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汝窑的鉴定如能用科技检测方法,对其胎釉进行无损检测,通过结构分析,先断其年代后,再通过上述文中的传统鉴定方法,确定其是否为精品,鉴定结论会更加完美。

瓷器中的哲理


一次,去景德镇旅游,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瓷器本是用大纸箱装着的,大纸箱的间隙里塞满了废纸屑。我考虑到大纸箱携带不方便,就扔掉了大纸箱和里面的废纸屑,直接把瓷器放进小巧的手提箱里。

上车时,由于不小心,一个趔趄,手提箱重重地撞在铁栏杆上。打开手提箱一看,那件珍贵的瓷器已经破碎了。这时,我才后悔扔掉了那些看似没用的废纸屑。

世上没有什么真正没用的东西,哪怕是那些废纸屑,只要把它们用到适合的位置上,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以,自己再珍贵,也不要去看轻别人,看轻那些“废纸屑”,因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瓷器,哪怕再珍贵,也离不开废纸屑的呵护和烘衬。

另一次,见一家失火,大火烧毁了他家所有的东西,包括那只珍贵的瓷瓶。

主人怎么也想不通,大火怎么会烧毁那只瓷瓶呢?因为瓷瓶本身就是火炼出来的,就经受过火的考验。

旁边的一位老人是这样看待这个问题的,他说,瓷瓶不是被烧毁的,而是被烧毁的东西掉下来砸碎的。瓷瓶虽然经受过火的考验,但它没有经受过被砸的考验啊。

老人的话,让我想到,人生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不只是面对炎热的考验,还要接受冰雪的考验;不只是面对贫穷的考验,还要接受富贵的考验;不只是面对失败的考验,还要接受成功的考验……在各种各样的考验面前,你准备好了吗?你还会那么认为,经受了一次考验,就可以承受人生的所有考验吗?

瓷器的釉胎,看得见,摸得着!


先说说什么是釉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部分原料可先制成熔块)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能增加制品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和电介强度,还有美化器物、便于拭洗、不被尘土腥秽侵蚀等特点。(来自百度百科)。

有大白话说就是瓷器外面的那层瓷!!就是我们平时看的摸得那层化合物!!研究釉对研究瓷器和古董鉴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一位文物专家跟我说!!如果釉对了就不用看胎了(胎就是里面那一层,我们下下期文章再细讲!),因为胎肯定对!

釉的常见种类:

釉的种类很多,按坯体类分,有瓷釉、陶釉及火石器釉;按烧成温度可分高温釉、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无光釉、裂纹釉(开片)、结晶釉等;按釉料组成可分为石灰釉、长石釉、铅釉、无铅釉、硼釉、铅硼釉等。(各种情况都会有图,各位看官可以看图理解)

1、唐三彩,盛行于唐,系素烧胎体涂白、绿、褐、黄色釉,1100度窑温烘烤.当时多用做陪葬品;

唐三彩贴塑凤首执壶--来源网络

唐三彩是唐代厚葬之风下的产物,一般用来做陪葬品较多。作为一件陪葬品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但是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

2、釉上彩,在烧好的素器上彩绘,再经低温烘烧而成,因彩附于釉面上,故名.最早见于宋代;

釉上彩花碟--来源网络

这里要简单说说釉上彩,釉上彩是先烧瓷器(无色无图)后,再在瓷器上面加颜料作图,然后二次入窑固化。所以用手摸起来说有凸出感的,年代久远的会有掉色现象。(这里小编多说一句题外话,釉上彩的颜料多有有害化学物质制造而成!请勿多摸,对人体有害)。

3、釉下彩,于生坯上彩绘,后施釉高温烧成,彩纹在釉下,永不脱落。

釉下彩花瓶

恩!这个和釉上彩反着来,先上色再覆盖釉,相当于现在隔着一层玻璃一样!无害无毒,永不掉色!!!手感摸起来平滑!!不过由于是先上色再上釉,导致釉上彩的作品颜色不会太多,来来去去就是那几种颜色,而且通常单色作品很常见。

4、釉里红,以氧化铜为色剂在胎上彩绘,施釉后高温烧造出白底红花,始于元代景德镇;

釉里红花瓶--来源网络

釉里红作为釉下彩的一个品种,特点和釉下彩差不多,但是由于明代时期对红色比较喜爱,以红为朱,明代皇室的国姓也是朱!!,所以明朝时间的釉里红和元代的釉里红是不一样的,明代的釉里红明亮而元代的釉里红是红的微微发黑那种。重点突出的是釉里红始于元代景德镇,明代为鼎盛时期,元代之前的都是坑!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瓷器小中见大》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瓷器小中见大》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小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