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 导航 >

隋、唐、宋时期的馒头窑和龙窑(公元581~1279年)

隋、唐、宋时期的馒头窑和龙窑(公元581~1279年)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郎窑红瓷器特征和鉴别 贴花和印花瓷器的鉴别

2020-08-25

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隋统一中国后,历时甚短、虽然由隋墓中出土了不少质量较好的白瓷,但迄今尚未发现隋窑遗址。到了唐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陶瓷业在汉、晋制瓷基础上空前发展,南北名窑兴起,形成了南方以越窑青瓷为主,北方以邢窑白瓷为主的"南青北白"的局面。同时,封建统治者为了文化生活上的享受,又在河南、陕西一带大量生产灿烂夺目的三彩釉陶作为陪葬品。这一时期的窑炉基本上仍延续着北方用圆形馒头窑,南方用龙窑的两大结构类型。所不同者是各地根据制瓷工艺条件的不同,在窑的结构上都有新的改进和发展。

1、北方馒头窑

隋唐时期,在北方烧制陶瓷的窑炉虽然均属于馒头窑型,但窑的结构上有一定的改进。根据近年来在河南巩县白冶附近调查的资料[26],同在一地就有三种结构形式的窑:(1)直焰馒头窑(图1),(2)在窑底上设有台柱的直焰窑(图2),(3)带有热底的原始倒焰窑(图3)。这三种类型的结构与现代北方使用的馒头窑极为接近,都由火膛(燃烧室)、窑室、排烟孔和烟囱四部分组成,火焰流向呈半倒焰式,都是靠排烟孔调节燃气的流量。最大的改进是由原来的冷底窑改为热底窑,窑内上下温差大大减小,窑内温度分布均匀。据调查,唐代烧唐三彩的窑与此相类似,迄今仍采用此种类型的窑烧唐三彩。

隋、唐时期的窑炉,北方除巩县窑外,已发掘的还有晚唐时期河南的鹤壁集窑[27]和河北曲阳涧磁村的定窑[28]等,如图(4)所示。窑的容积较小,窑床长约2.2m,宽2.6m,近于方形,窑室前高后低,坡度约为10 ,火膛竟达1.6m深,烟囱甚宽大。据晚唐定窑残片鉴定结果[29],烧成温度可高达1300±20℃,系采用还原焰烧成。

由于定窑产品质量高,受它影响地区甚多,如辽宁赤峰缸瓦窑屯的辽代仿定瓷窑[30](图5),两个烟囱分设在后窑墙的两侧,容积较大,与定窑结构基本相似,其他如抚顺大官屯窑(图6),与定窑更相似,容积约为定窑的6倍,烧成温度约为1230℃。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由于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生产,所以陶瓷业突飞猛进,是我国陶瓷鼎盛时代,名窑迭起,各具特色,将我国陶瓷业的生产推向新的高峰。瓷器质量的提高与窑炉和烧成技术的改善和熟练掌握是有密切关系的。北方仍在沿用馒头窑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改进工作,据已有的发掘资料可见,陕西的耀州窑[31](如图7),河南的临汝严家店窑[32](图8)以及河南禹县的钧台和八卦洞窑[33](图9和图10)等等,都是在馒头窑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成的。

从上述各窑型结构来看,除钧台窑为双火膛外,其他三种窑型仍比较近似于馒头窑型,其排烟孔与烟囱部分的设置稍有区别,窑室容积也都大致相近。耀州窑、临汝窑基本用还原焰烧成,所产青瓷大部分呈青色,部分呈黄色,这与窑位气氛分布不匀有关。以Cu+离子着色的钧红釉表明钧窑亦烧还原焰。各窑烧成温度有差别,耀州窑为1280~1310℃[34],临汝严和店窑约为1270℃[35],钧窑的烧成温度约为1250℃[36]。这三种窑的燃烧室(火膛)的深度也不相同,耀州窑的火膛深度为1.35m,临汝严和店窑为1.05m,禹县八卦洞窑为0.8m。由此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炉坑深度越低,通风越差,燃料的燃烧程度就越小, 窑内温度不易升高。钧窑烧成温度较低,估计与炉坑较低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有 关资料报道,宋代已以煤为燃料,其所以能采用还原焰烧出质量甚高的产品,从 当时的窑炉结构来看,一般窑室较小,火膛较深,炉栅面积较大,这使燃料层厚 时还能够充分燃烧,窑和烟囱抽力较小时容易造成正压,室内火焰易产生还原气氛,有利于过渡元素的低价离子着色,故宋代名窑的颜色釉又称"还原釉"。从古代 样品的分析判明,宋代定窑烧氧化焰,这是由于在窑炉结构上,烧窑方法上或燃烧技术上有较大的改善,有利于氧化烧成所致。从大量名瓷的出现可以说明,我国宋代在陶瓷窑炉结构的改进和烧成技术的熟练掌握上已经达到非常成熟的阶段。

2、南方的龙窑

自战国出现龙窑以后,我国南方的陶瓷生产一直到目前还有不少地区广泛地采用龙窑烧成。龙窑之所以有较长的生命力,其特点是可以依山建筑,靠窑的坡度形成窑内自然抽力,不需较高的烟囱,窑内气流和温度则可自然上升,

又可利用烟气预热坯体,节约燃料。龙窑升温快,冷却也快,可以缩短烧成周期,增加产量,且建造费用低廉;以柴作燃料,火焰长,灰分溶点高,渣不结块,柴源供应方便,适合高质量瓷器烧成工艺要求。

随着瓷业的发展和窑工的不断改革,到宋代,对战国、东汉时期的龙窑在长度和窑身的坡度等方面存有的一些缺点已作了改进,南朝时期*,为了增加产量,节省燃料,充分利用空气预热,采取了加长窑身和减小窑床的倾斜度,以满足生产需要的措施,使龙窑的结构更趋合理。如浙江丽水吕步坑发掘的龙窑[37],窑身残长39.85m,宽1.7m,倾斜度10~12 °。宋代龙窑窑身的长度和倾斜度不仅合理,而且基本上已达到完善阶段,如1960年浙江文管会在龙泉金村、大窑两地发掘的北宋龙窑[38],窑长30m,窑宽1.85~2.0m,全窑倾斜度为17 。到了南宋、龙泉已成为国内重要窑场,窑的结构和烧成技术更臻成熟,据大窑发掘的南宋龙窑,窑身长度达46.5m,窑宽为2.5m;另在龙泉金村发掘的两条龙窑[39],其中一窑残长50.36m窑宽2.25~2.80m,头尾高差13m,倾斜度中前段为13° ,后段较陡,斜度为18 °。窑壁残高0.45m,用长方砖砌成,窑的后部下端有8个出烟孔,孔高0.26~0.28m,宽0.13~0.16m,壁外有半圆形土穴,以排泄烟气,穴高1.75m,最大直径0.65m。南宋时期的龙窑不仅窑长增长,坡度减小,从龙泉青瓷质量之高,可说明其结构对烧成温度和气氛的控制已达成熟阶段。

taoci52.com编辑推荐

元、明、清时期瓷窑及其特征(公元1217~1911年)


自南宋以后,北方瓷业由于战乱影响,大都趋于衰落,各重点瓷区除承袭前人用的馒头窑烧成外,并无大的改进;相反,南方的瓷业则日益发达,如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的瓷业均生产兴旺,特别是江西的的景德镇和福建德化,都成为重要的瓷器产区。自元代开始,已着手对窑炉进行改进,据1976年福建德化古瓷窑址考古发掘队在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的简报中所载,这条龙窑应该称之分窑龙窑[40],其结构是:窑基依山而建,倾斜度在12~22° 之间,水平高度14.4m,全长57.10m,宽2.4~2.95m,窑室共17间,火膛呈半圆型,宽1.65m,深0.50m,火膛与窑床交界处残留5个通火孔,孔宽0.12~0.77m,窑室与室之间有隔墙和通火孔,每堵墙有通火孔5~8个,长约0.20~0.22m,宽约0.08~0.19m,高0.26m,每一窑室前端一边均开有窑门,宽0.4~0.8m,残高0.10~0.55m,这种分室龙窑无疑是阶级窑的前身。关于德化窑的演变,据资料称[41],宋代盖德碗坪仑窑是不分间的,窑身坡度较屈斗宫窑小,约10° 左右。从热工观点分析,坡度越小,抽力也越小,火焰流速则缓,很容易在窑室内产生正压或微正压,窑内气氛为还原焰或弱还原焰,所以宋代德化碗坪仑窑的瓷质多呈白里泛青色的影青瓷。自元代改进为分室龙窑后,窑内的火焰流向变为半倒焰,窑内的温度和压力易予控制;同时,当火焰由窑墙下的通火孔进入窑室后,窑内的压力也变成微正压,加上这种分室龙窑比较矮小,又称"鸡龙窑"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故瓷器多呈乳白色。到了明代,德化窑已由分室龙窑改为阶级窑,其窑型结构相同,所不同者是阶级窑比较高大,每间窑室容积也较大,故窑内气氛易呈氧化气氛,因之釉色呈独特的"猪油白"。近年来对历代德化白瓷研究表明,宋代为还原焰烧成,元代为弱还原焰和氧化焰兼烧,明代为氧化焰烧成[42]。

明代的阶级窑(又称串窑)是由分室龙窑演变过来的,它的热工特性是结构简单,适合以柴作燃料,具有升温快,冷却快,能充分利用窑内余热,减少燃料消耗,烧成周期短等一系列的优越性。解放初期,福建德化和湖南醴陵、四川等地区瓷业也用阶级窑烧制日用陶瓷和电瓷,它的结构也是依山而建,窑室一般5~8间,长约18~28m,8间窑室容积约200m3,窑身倾斜角为17~20° ,自1957年后,由于柴源缺乏和不利于大规模连续生产,故逐渐被淘汰了。

现代龙窑的结构一般与地平线的倾斜角为12~20° ,窑的面积为50~150m3,窑长20~40m,个别长的达80~100m,内宽1.5~2.5m,内高1.6~2.0m,窑背每隔1m左右开一排投柴孔,窑底每隔15.~2.0处挖一沟[43],如图1所示。烧成时,窑内制品不动,火焰自下而上移动,其热工特性除上述的种种优点外,另一特点是窑内有适当的压力分布,由于窑的前段倾斜度较大,后段较小,不需要烟囱,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因而可使全窑有1/3的长度(中间部分)维持零压,窑头冷却带负压较小,窑尾(约等于全窑的1/3长)维持较小的正压,故全窑能自然维持在近于零压下,其压力分布情况如表1所列。

表1 龙窑各外压力分布表

燃烧情况

项 目

负压段长

m

负压大小1.33×102Pa

负压段长

m

正压段长

m

正压大小1.33×102Pa

窑头预热8h

10

— 4~0

16

14

+2

窑头封闭开始,燃烧8h

16

— 4~0

10

14

+2

距窑头16m处烧煤气

16

— 4~0

10

14

+2

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釉施至腹部,下半截露胎,是隋代青瓷施釉的一般规律。湘阴窑、淮南窑、安阳窑产品多采用印花装饰。常见的有朵花、草叶、莲瓣、几何纹等,多为独立的花、叶,连续的花纹不多见。

隋青釉高足盘,南北方瓷窑皆大量烧造,是隋代具有代表性的器形。隋青釉四系罐,施半釉,肩有四个双条形系,系高于罐口,是隋代器物的造型特点。

隋白釉龙柄双联瓶,可谓北方白瓷的代表。双瓶相联,以龙为柄,龙张口,双双衔住瓶口,造型生动。此瓶胎色较白,质地坚硬,施釉不到底,釉层薄而微微泛黄。自北朝北齐出现长颈瓶以来,至隋代瓶式更为丰富,以后历代均有烧造,造型各不相同。

唐代青釉黑斑壶,壶身画圆圈纹,系唐代特征。黑褐斑装饰西晋晚期出现,东晋盛行,唐代沿用,但数量不多。吴越王钱氏墓出土薰炉等两件大器,顶、盖镂空,周身用褐彩绘云头纹,是晚唐时出现的。浙江青釉壶,短流,平底,双带形柄。青釉玉璧底碗,碗壁45度斜出,点褐斑。窑址未发现,只能定为浙江产品,日本出光美术馆有收藏。

唐代北方盛行白瓷,白瓷器物腹部丰满,平底。平底无釉是唐代瓷器的特征,青、白、黑釉都如此。到唐代晚期,出现少量圈足器物。定窑壶,短流,双条形柄,腹部丰满,平底,河南、西安的大型墓葬出土较多,河北唐墓亦有出土。唐代定窑白釉碗,玉璧形底,有的为唇口,这种碗出土于公元763~840年间的墓葬,说明盛行于这80年间。除白釉外,还有青釉玉璧底碗。邢窑白釉盏托,五出口,卷荷叶边。五出口器物还有盘、碗等,是唐后期开始出现的,直至五代。唐中期以前碗为四出口,器里凸起四条线。北宋器物为六出口。因此,从器物口部花口四出、五出、六出就可以判断出它们是唐中期以前、晚唐、五代或宋代的器物。花口碗是在胎半干时用工具按出几条线,外为阴线,里为阳线。邢窑五出口碗是晚唐、五代之间的产品。

唐青釉凤头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造型、纹饰受波斯文化影响,又有所区别。柄、流用中国传统的龙、凤装饰;纹饰中人物形像为西亚人,花叶与南北方青瓷亦不相同。北方青瓷中有40年代出土的凤头壶。除青釉以外,三彩凤头壶比较多,以洛阳、西安两地出土得为大宗,很多已流传到日本等国家。宋代仍有凤头壶,福州宋墓出土的白釉凤头壶,没有贴花装饰,亦无柄,只保留唐代凤头壶造型的遗风。

青釉鱼形瓶,唐代后期开始出现,越窑、广东梅县窑、湖南、长沙窑都有这种器形,三彩亦有这种器形。瓶以双鱼为身,背部有脊,并刻划鱼眼、鱼鳞,有的脊呈水槽形,可以穿带提起。到五代,定窑还烧制白釉双鱼瓶。

海棠式杯,是唐代常见的器形,口部为四瓣花口,杯外刻线,里有凸线。越窑、长沙窑、邛窑都烧制这类杯。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越窑青釉海棠式杯,口径30厘米,是国内最大的一件。传世品中小海棠式杯较多。

长沙窑贴花壶,贴棕榈树及两只飞鸟,贴花装饰最早见于唐三彩,在瓶、罐等器物上先贴花,后上釉。贴花一般采用局部帖花,内容有奔兽、狮子、团花、宝相花等,与丝绸印染有关。唐乾封三年(668年)白釉帖花钵,比长沙窑早,纹饰风格亦有西亚遗风。长沙窑的贴花有棕榈树、栏干、舞蹈俑和葡萄等纹,并有贴花的陶范出土。长沙窑白釉绿彩器产量多,用绿彩绘花草、菱形、几何、山形纹。白釉绿彩是北方河南、河北地区经常采用的装饰,但多点彩或条彩,以绿彩画纹饰的还没发现。长沙窑釉下彩绘装饰是其首创,它的出现对以后的磁州窑、吉州窑有很大影响。长沙窑釉下彩绘以氧化铜、氧化铁做呈色剂,绿色是氧化铜,红色、褐色是氧化铁。氧化铁在釉下呈褐色,在釉上呈红色。呈红色的器物长沙窑出土有十几件,纹饰有花奔、禽鸟、动物、龙纹。长沙窑以诗词作装饰的也很多。婴戏纹注壶,绘一孩童持荷奔跑。仅发现一件,婴戏纹在唐代尚属少见。长沙窑壶,短流,流一般呈八方形。北方邢窑、定窑的壶,流为圆形。越窑壶,流有八角、圆形。长沙窑壶,壶身为六瓣瓜棱形,双带形柄,流比唐代其它瓷窑产品略长,造型上仍具唐代遗风,实际上是北宋早期的产品。

花瓷拍鼓,在河南鲁山窑发现大量腰鼓残片。除鲁山窑外,河南禹县唐代也烧拍鼓,与鲁山窑产品有共同特征,都是黑地月白色斑纹,鼓身饰有七条弦纹。此外,陕西耀州、山西交城也烧拍鼓。除以上四个窑以外,估计还有窑烧这种拍鼓。传世的陶俑中,有作拍鼓动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音乐发达,宫廷乐队多,乐器需用量大,拍鼓正是应这种需求而生产的。花瓷除拍鼓以外,还有黑地白斑罐,月白地黑斑罐,茶叶末釉地月白斑壶、罐,是利用釉中含铁量的不同,而产生出的不同的色调效果。禹县、内乡(邓窑)、鲁山都烧花瓷器物,但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的还是鲁山窑。

唐代绞胎枕,是利用二三种不同颜色的泥组成花纹装饰。这类枕底部有铭文“杜家花枕”或“裴家花枕”。由此得知,这种枕唐代称之为“花枕”,杜、裴为作坊姓氏。上面的小圆圈图案是模仿金银器、漆器的。在陶瓷发展史上,瓷器受其他工艺品影响的例子是比较常见的。

(三)宋、辽、金、元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越窑六瓣棱形壶,周身分六等分,通体刻划双复线莲花瓣,与其它窑不一样,是越窑宋代早期常见的形制。五管瓶,最早见于越窑,以后龙泉窑、景德镇窑,河北、河南的磁州窑系诸窑都烧制五管瓶。最早的五管瓶五管较短,以后逐渐向长演变。北宋早期越窑盛行刻划莲瓣纹,此装饰在浙江其他瓷窑如宁波、鄞县窑亦采用。有些器物上有北宋纪年铭文,证明它是北宋比较流行的纹饰。越窑青釉执壶,上刻有莲瓣纹,过去定为五代,从近十年墓葬出土情况看,五代墓没有出土过这类器物,却出在北宋早期墓中,由此证明是北宋早期的,过去一些图录中把细线划花的器物定为五代,从墓葬出土情况看,也属北宋早期的产品。

厦、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窑和改进(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厦、商、周、春秋时期又称奴隶社会时期,前后共约300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加大,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日益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更为繁荣,陶器的生产技术也因之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根据已发掘的资料,陶器的生产大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如郑州洛达庙商代早斯的窑(图1),它虽然具有馒头形的窑形,但对窑的结构有所改进。窑底部直径增到1.4m,火膛增高(0.8m),箅孔(即火孔)增多加大(直径0.1m)且分布均匀。窑室的窑墙向内呈圆弧形倾倒收缩,这样燃料既可以得到充分燃烧,又可使热气流均匀地进入窑内,这对提高窑内温度,改进陶器质量是有利的。

商化中期的窑型基本上与早期的差不多,从河南郑州铭功路商代中期的窑型(图2)来看[6],更近似于现代馒头窑型。它的整个窑室位于火孔膛之上,即火膛直径与窑室底部直径相同(1.15m),算孔直径为0.14~0.18m,火膛与支柱的高度约0.68m,从图中得知这座窑的箅孔直径较商代早期大。虽然这座窑的火膛和支柱较商代早期的稍低,但箅孔较大,使进入窑内的火焰较多,增强窑内的热量,对提高窑内的温度也是有利的。

商代晚期的窑的发掘较多,如郑州旭旮王烧陶的窑[7],与中期的窑相比,窑室底部直径更大,约1.8m,火膛亦增高约1.1m,直径1.7m。又如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一座陶窑(图3),在结构上除加大窑室和提高火膛外,最重要的是在窑室下面火膛中间的支柱取消了,这样一来,对于柴、草的充分燃烧以及提高窑内温度更加有利[8]。

总之,由于商代制陶工艺不断发展,窑炉结构继续改进,窑炉容积逐渐加大,烧成温度也随之提高,因而,陶器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均相应地提高和增多,所以商代初期的陶器产品多为质地粗松的砂质红陶和棕陶,而到商代中晚期,以质地较细腻的、制作精致的泥

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居多,而且许多产品表面均有花纹装饰,此外在郑州二里岗的遗址中还发现有质地坚硬的釉陶。

进入西周以后,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均有陶窑发现,在结构上的改进尤为显著。如在郑州董砦遗址中发掘的一座西周时期的陶窑,除了窑室容积和火膛较大外,其他结构部分与商代后期的馒头窑型相似。另在陕西长安沣东发掘的西周陶窑(图3),其结构与安阳殷墟发掘的商代后期没有支柱的窑型(图4)类似,所不同者为烟囱建于窑顶中部[9]。

此外,在西周时期发掘的陶窑还很多,如长安沣西客省庄窑和张家坡窑[10],其特点是在窑底部都设有若干烟道使烟气再汇入主烟道内,最后烟气再由烟囱排出,尤其是张家坡窑,在残窑上还摆留着残高0.9m的一截,肯定在窑后没有烟囱。窑上烟囱的出现,在窑炉结构的改革上是重大创举,从热工学的观点而论,对于燃料的燃烧,空气的调节,火焰流动的速度,窑室内温度和火焰性质的控制,都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张家坡遗址中出土的釉陶测定的烧成温度近1200℃,坯体已基本致密、坚硬,接近瓷器的特征。由此也可说明,西周时期我国陶器质量的改进与提高烧成温度是密切联系的。

综上所述,我国陶窑自西周开始在北方黄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附有烟囱的馒头窑型的结构。西周以后,春秋时期由于陶业继续扩大,促进了陶窑的改进,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均有陶窑的发现,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东南一带遗址所发现的窑炉[11],其特点之一是陶器可在陶制的炉条上烧成,二是在火门相对的后方有一个直径8cm的烟囱。烟囱由窑顶移至窑身后是烧陶窑炉的重大改进[12],对以后完善馒头窑的结构起重要作用。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气孔只有0.14%,烧成温度为1230±20℃[13],可以推知,窑的改进对提高烧成温度和釉陶质量是有显著效果的。

唐长沙窑


湖南长沙窑又称为:湖南长沙铜官窑、长沙铜官窑、铜官窑、瓦渣坪窑。现在我们称之为”长沙窑”。

自20世纪50年代起,经过多次的调查和考古发掘,基本搞清了唐代长沙窑窑区的范围。它北起望城县(今为长沙县)铜官镇,沿湘江东岸的十里河滨往南延伸至石渚湖一带。在望城铜官镇至石渚湖,两端相距约五公里的地域内,大分为3个窑区:即铜官镇窑区、古城窑区、石渚窑区。铜官镇窑区位于今长沙市北三十公里处的湘江东岸,窑区分布在铜官镇北部,在沿江千余米的地带至今仍保存有4处烧窑遗址。石渚窑区则在铜官镇南面的石渚湖南岸 ,与古城窑区(即瓦渣坪窑)仅一湖相隔,约一公里左右。古城窑区位于这两者之间,在铜官镇南五公里处,地属望城县书堂乡古城村,历史上即称为“古城”。由于当地窑址密集,遍地都有破碎的陶片,俯拾即是,当地村民相沿俗称此地为“瓦渣坪”(以前常被划归入石渚窑区)。这里是长沙窑生产釉下彩绘瓷器的主要窑区,占地面积约二十万平方米,北抵觉华山,西南滨湘江,东南临石渚湖。在这一片三角形地域内的数座保持着自然地貌的小山丘上,尚可见匣钵堆积的“窑包”十多处。瓦渣坪是挖泥段、蓝家坡、廖家屋场、都司坡、长城垅(又名“金鸡岭”)等地的总称。

1·器物的种类和造型

长沙窑彩绘瓷器的种类和比较丰富的,除大量的生活日常用器外(无论是内销还是外销),文房用具和玩具类也是比较丰富的。具体的器物造型有壶、瓶、碗、盘、碟、盆、杯、洗、盏托、盂、水注、枕、盒、唾盂、灯、炉、烛台等,文房用具有:镇纸、笔洗、笔添、砚等。玩具类有:动物、玩具式水注、鸟、兽、人物等。

2·器物的胎、釉、彩

器物的胎壁一般由厚重趋向轻薄,晚期有些器胎趋向粗笨。胎骨结构细密坚硬。胎色呈浅灰色,犹如香灰色,或呈土黄色(也称浅褐色),这是由胎中铁的今量比较高,以及窑炉中的气氛决定了的。胎质较粗,白度不高,淘洗不精。长沙窑所采用的原料为瓷石类原料,是一种富氧化硅质的制瓷原料,今氧化硅达70%左右,今三氧化二铁达1.5~2.5%,今钛也较高,绝大部分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瓷化程度不高的半陶半瓷制品,严格地说是一种“炻器”。

绝大多数器物胎上涂有一层化妆土,化妆土不仅能增强胎体的致密度,也可以增加瓷胎的白度,在化妆土上绘画花纹,更能衬托出彩料的呈色,达到彩绘美 的预期效果。

长沙窑器物的釉是以磷灰石、方解石为熔剂的,即以氧化钙为助熔剂。由于釉层较厚,器物下部的釉多呈现滞流现象。施釉方法主要是荡釉、浸釉、淋釉、滴釉和涂釉、有些产品还兼用数种手法施釉。釉面莹润光泽。

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的釉色大体上有米黄、浅青、乳白、褐、绿五个大类的色调。釉层厚度在0.05~0.4毫米,多数有细纹片。白釉瓷器则白中泛青,釉层较厚,色泽莹润者不多,有开片的不少。

长沙窑釉下彩绘的彩,有褐彩、绿彩两大类,还有一种红斑,但为数甚少。长沙窑的褐彩、绿彩所使用的助熔剂以氧化钙为主,其含量在14~21%之间,属于氧化钙釉系统。主要着色元素只有铁和铜两种。如长沙窑的绿色釉彩中很少有透明的绿色,绝大多数为乳浊的湖绿或绿松石色,其中少数绿中泛蓝。而褐彩中的氧化锰高达3.8%,除了一部分是从草木灰中引入外,大部分是从某种含锰的铁矿中引入的。

在绿彩的边缘部分有时也会出现红彩,在有些绿彩中还存在用肉眼不易分辨的红色斑点或流纹。这些红色斑点或流纹,是铜 红。铜 红釉彩对温度、气氛、冷却速度、铜含量等因素极为敏感,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才会出现铜 红。绘于典型釉下彩生胎上的彩绘色料支很薄,一般只有约0.1毫米厚,而长沙窑器上所施加的彩绘色料层比典型下彩的色料层要厚得多。

褐红色的釉下彩是铜和铁两种离子混合作为着色剂而形成的色调。绿色和红色的彩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砷,可能起还原的作用。釉下颜色的变化与烧成气氛和铜、铁离子在釉中的浓度有密切的关系。钴蓝色上罩以青黄色釉,即黄色与蓝色重叠在一起而构成了绿色。

3·烧制工艺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物大多数是以辘轳制为主,附件和零件(如罐耳、壶板、贴花)等大多是用模制,分单模和分模。少数器物手捏制成。正常烧成温度为1220±20℃,其中少数的釉虽然已经玻璃化,但胎仍属生烧,烧成温度吸有1170℃左右。胎的吸水率多数介于0.8~2%之间,个别生烧的则达到7%左右。窑中气氛不均匀,多数情况下是偏弱的还原焰,但有时也出现氧化气氛,是高温氧化焰烧成的一种,使用卧式龙窑烧成。装烧方法有单件装烧和多件叠装烧。两 种主法装烧的器物底部,均隔以大小相宜的垫饼、垫环或托珠,烧成后一般不留存痕迹。

4·器物装饰的主要特征

器物装饰是以釉下彩斑和釉下彩绘两种主要形式来装饰器物的。釉下褐色斑点——先在胎坯上点褐斑,然后施青釉。烧成后釉面平整,褐斑永有脱落。褐斑又可分两种:一种为大斑块或大斑点(常用在壶和罐的的口部或肩部,画三四个大斑块或大斑点);一种为小斑点,在壶、罐的器身上用连接成串的斑点组成菱形、斜十字或方形等图案纹饰。

釉下褐绿色斑点——斑点的排列方法是褐绿相间地连接在一起组成斜方、四方、六方和环状等多种图案纹饰。也有褐绿彩大斑点装饰在壶的上部。釉下褐绿彩是长沙窑瓷器中最美的一种,也是烧制过程中烧成技术最难掌握的一种,烧好它必须熟练地掌握三种金属的变化。

釉下绿彩——这种装饰一般用白釉或青黄釉。白釉绿彩的装饰分两种:一种是在瓶、罐或壶身上任意画几笔似云霞或水波状的花纹;白釉绿彩的绿彩应是铜元素呈色,白釉柔和,绿彩淡雅,配合协调。青黄釉绿彩也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是任意画几笔,图案比较繁复的即在器物上面画象征性的花草或花卉纹。这类青黄釉绿彩器的绿彩,有的是钴蓝+青黄釉而显绿色。

釉下褐绿彩绘——是长沙窑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制法分两种:一种是用褐绿彩在胎上平画花鸟纹;另一种是在胎上先划刻花鸟的轮廓,然后在轮廓线内填褐绿彩,最后再施青釉。

长沙窑釉下彩绘以线描为主,图案装饰采用点彩和多彩互渗等手法。线描装饰用笔和用色趋向规范化,常用的线条有:铁线式、棉线式、复合式。铁线式线条多用于“没骨画“,90%呈绿色,常用作填补轮廓线中的色彩。复合式线条系铁线式与棉线式两种线条的配合使用,一般用绿色棉线式线条色画轮廓,再用褐黄色铁线式线条描绘细部,绿色轮廓与褐黄色细部相衬托。

用色以多彩为主,单彩次之。一般使用点、线、块的表现手法,而以彩线为主。点、线交替使用,块、线组合使用,有时兼用泼墨与渲染,因而具有在宣纸上画水墨画的效果。

5·装饰纹样题材

装饰纹样题 材分以下几类。

人物纹样——有婴戏、竹林七贤、外国女郎、异国情侣、袒腹者。

动物纹样——飞禽有雀鸟、长尾鸟、凤鸟类、雁、鹭、鹤、孔雀、鸳鸯等。走兽有狮、豹、鹿、獐、羊。象征性的动物有鱼龙、龙、摩羯。

植物花草类纹样——莲花、蔓草、水草、芦苇、宝相花、菊花、紫槿、石榴(状)、菠萝(状)、兰草或芝草、折枝(茨菰、羽状叶、荷花、蒲葵、牡丹等),是釉下彩绘中最多的一种,常画于壶流下碗、盘内底中心、枕面等。绝大多数为褐绿彩绘莲花。

云气山水画类——有云山、帆船、树木、茅庐。

图案画——由圆斑点组成方块形、斜十字形、菱形。桃形、圆形以及云霞、水波等图案。多见于壶、罐上,尤以罐为多;线画图案,多为荷莲,主要绘于盘内底中心;非点非线,略同剪贴的图案,多见于唾盂上。

唐窑瓷器


唐窑清乾隆元年至十四年(公元1736-1749),十七年至二十一年(公元1752-1756)由九江关监督本文来自于华夏陶瓷网唐英掌管的景德镇官窑,习惯上称“唐窑”。唐窑制品,仿古采今,造型设计,制瓷技术,装饰方法等,工细逼真。

《清史稿》中的《唐英传》对此记述颇详:“自宋大观,明永乐、宣德、成化、嘉靖、万历诸官窑,及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宜兴窑、西洋、东洋诸器,皆有仿制。其釉色有:粉青、大绿、米色、玫瑰紫、海棠红、茄花紫、梅子青、骡肝马肺、天兰、霁红、霁兰、鳝血黄、蛇皮绿、油绿、欧红、欧兰、月白、翡翠、乌金、紫金诸种。又有浇文章转载于华夏陶瓷网黄、浇紫、浇绿、填白、描金、青花、水墨、五彩、锥花、拱花、抹金、抹银诸名。”

高温及低温颜色釉达五十七种之多,集历代名窑釉色之大成,为乾隆瓷器代表。

张德山编写的《唐英与唐窑》一书中把“唐窑”分为“早期唐窑”(雍正六年-乾隆元年)、“中期唐窑”(乾隆二年-乾隆六年)和“晚期唐窑”(乾隆七年一乾隆二十一年)。

“中国瓷都”后古龙窑的百年守望


在“中国瓷都”福建德化县的蔡径村,古老的龙窑薪火已经传递了400多年,生生不息,孕育出一个又一个晶莹剔透的茶壶、陶罐。

走近这个古龙窑,窑炉其貌不扬,从外面看就是用黏土和红砖盖成的简陋房子。龙窑有7个门,可供装窑、出窑之用。窑身两边各分布着33个窑目,是添加柴火的地方。靠着柴火,窑炉可烧至1370℃高温,远销海内外的高温德化瓷就是从这里出炉的。

60多岁的冯清芳是古龙窑的“守护者”。30多年前,9岁的他就开始学做瓷、烧瓷。“我在古龙窑烧了半辈子瓷,陪伴炉火是一件幸福的事。”冯清芳一边在炽热窑炉口添着柴火,一边说。

据冯清芳介绍,古龙窑是传统烧陶工艺的活化石,也是研究中国古法烧制柴窑的必选之地。明清时期,龙窑是兴盛一时的名窑。上世纪80年代,德化仍保存有200多条龙窑,然而随着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和现代机械的进入,龙窑逐渐退出了德化陶瓷产业的舞台。如今,德化现存烧制瓷器的龙窑仅寥寥几条,其中最为久远的便是蔡径村的古龙窑。

做钵、制坯、上釉、装窑、烧火、出窑、选瓷、包装……日复一日,老冯带着20多号人,延续着古龙窑的薪火。

一窑可以烧1.6万个茶壶,每个月可烧三窑。出窑后,老冯常常亲自检验一些成品的质量,由此判断整窑瓷器质量的大概水平。

“德化在上世纪80年代就不用木材烧制陶瓷了,改用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而我烧瓷用的柴火全是收购的废旧木料。”冯清芳说。

令老冯高兴的是,30多岁的儿子也加入了烧陶团队,成为老冯的得力帮手。“我年龄大了,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将古龙窑的炉火点亮下去。”

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


陶瓷的发展和窑炉的不断改进以及烧成技术的提高是分不开的。窑炉的改进必然会促进陶瓷的发展。因此,纵观我国陶瓷展的历史,可以说每一次窑炉革新的突变时期,也就是陶瓷发展的飞跃阶段。

我国古代陶瓷窑炉火焰运动方式的发展是从升焰式发展到半倒式(馒头窑)或平焰式(龙窑),由不能控制入窑的空气量过渡到靠竖立烟囱或窑体的坡度来控制入窑的水空气量,这是一大飞跃。这样,就从低温氧化气氛下焙烧陶器进展到高温还原气氛下焙烧瓷器。

浙江是我国龙窑主要发源地之一,起于战国,为我国由陶向瓷发展创造了技术条件,并为东汉浙江首先烧制成功瓷器提供了技术基础。根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221年),浙江绍兴富盛区就已出现龙窑。汉代以后,龙窑在浙江已广泛使用,仅上虞县境内就发现古代龙窑300处左右,其中有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40多处,三国(公元220年至265年)34处,西晋(公元265至316年)63处,东晋(公元317至420年)29处,南北朝(公元420至589年)10处,唐(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公元960至1279年)118处。可见从汉以后,浙江龙窑发展迅速,而且连绵不断。

因此,对浙江古代龙窑和窑具的研究,使我们了解浙江古代陶瓷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 浙江古代龙窑

浙江自战国出现龙窑,至东汉龙窑迅速发展,其根本原因是龙窑具有下列特点:

1. 龙窑利用山坡建造,形成一定的高位差,因而具有自然抽力,可以不设烟囱,也不易受地下水的影响。

2. 龙窑能利用烟气来预热坯体,又可利用产品冷却时放出的热来预热空气,使烧成的温度可高达1300℃。

3. 龙窑结构简单,投资费用少,易于建造,适合当时于工业窑场的管理。

此外,浙江烧瓷的燃料采用松柴,松柴的挥发分多,灰分熔点高,着火温度低,燃烧速度快,火焰长,宜于烧还原焰和快速烧成。同时,浙江的制瓷原料含铁量较高,也适用还原焰烧成,并要求快速冷却,以减轻铁的二次氧化。而龙窑正符合这种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维持还原气氛的工艺要求。因此,二千多年来,浙江龙窑长期处于优势,发展十分迅速。

由于浙江古代龙窑数量多,分布面广,历史悠久,我们根据不同历史时期选择一部分古代龙窑列入表1、图一,并作简要分析。

我们从表1中可以看到,从升焰窑发展为龙窑,最初的窑长是较短的。绍兴富盛区的战国龙窑根据窑址现场推测窑长大约6米左右。上虞县的东汉龙窑窑长为10米,三国龙窑的窑长才13米左右。随着生产的发展,龙窑逐渐增长,到南北朝龙窑长已达40米左右。宋代,浙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龙窑的长度达到了50~60米。

龙窑的坡度也是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才逐渐趋于合理的。战国龙窑全窑坡度才16度。由于坡度小,抽力也小,而且温度上升慢,烧成时间长,产量就低,而且头尾坡度相同,尾部不易存火,燃料消耗也多。为了缩短烧成时间,提高产量,减少燃料消耗,必须增加龙窑头部的坡度,降低龙窑尾部的坡度。上虞东汉一号窑窑头坡度28度,窑尾21度;二号窑窑头坡度31度,窑尾14度。虽说这两条窑的坡度增加了,头尾坡度也有了差别,但窑头的坡度过大,抽力过大,不易控制,大量的冷空气进入窑内,温度升不高,而且也难以维持窑内的还原气氛,所以还须进一步改进。三国龙窑改为窑头坡度13度,窑尾23度,出现了低性高的现象,这样不仅不易上火,而且窑尾也不 存火,结构更不合理。到西晋以后,窑尾坡度才逐渐改为10度左右,窑头坡度改为20度左右,摸索到了窑体各部分坡度配置合理的规律。

随着龙窑结构的不断改进,烧成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烧成气氛的控制更是日趋成熟。从表2可看到,如还原气氛掌握得好的话,不同的胎釉也能成功地烧制出各种美丽的釉色。如浙江晋代的瓯窑有“缥瓷”之称,唐代的越窑有“千峰翠色”之誉,南宋的官窑和哥、弟窑有“青翠如玉”之感,成为珍品,而闻名世界。

二、 浙江古代窑具

随着窑炉结构的不断改进,浙江古代各时期的窑具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我们几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窑具,作了化学分析、X-射线分析、体积密度、气孔率、吸水率的测定,测定结果详见表3、图三,并对其主要形状的变化列入图二,以佐比较。

从图二可以看到,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也是经古代陶工反复实践不断改进的。战国时期,尚未发现窑具,瓷坯可能就是放置窑底的沙层上烧成,由于窑底温度偏低,产品生烧现象比较严重。东汉后,浙江出现了窑具,主要形状为二足支丁垫座,园形垫饼,束腰形和直筒形喇叭入口垫座,制作都是粗糙。三国时,二足支丁座改为三足支丁垫座,置入比较平稳;园形垫饼变为盆形垫圈,制作比较规整了;束腰形喇叭口垫座由直立式改为倾斜式,插入窑底沙层中,斜度与窑底坡度相近,使火焰能顺着窑的坡度而畅通。西晋时已不见三足支丁垫座和盆形垫圈,都改为齿口圈形窑具,使用时齿口向下放在沙层中作垫座,更为平稳,较小的那种可作为小型器物叠装用。筒形喇叭口具又由倾斜式改为直立式,其用途已不作垫座,而是放在齿口窑具上装坯用,以起到调节窑底部分火焰流通的作用。从窑址中,我们看到窑内的齿形窑具排列很规则,窑头较密,窑中间较疏,窑具间距离交错排列,疏密有致。因此,窑内温差较小,遗留的产品质量多比较好,无生烧现象。

唐代,齿口窑具消失了,筒形窑具变为匣钵。于是由明火叠烧改为用匣钵装烧,解决了生坯叠装时的负重问题,可以码得高些,所以龙窑的的高度也随之提高到1.6~2.0米,与现代龙窑的高度已基本相同,窑炉的利用率得到了提高。匣钵的使用,使火焰和制品隔离开,避免了落渣、粘釉、火剌、变形的缺陷,使产品的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晶莹光润,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所以唐代越窑有如冰、似玉的质感,成为全国瓷器之冠。

从表3看到,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一般多是就地取材,采用当地的瓷石做成。但是在原料的选用,加工和制作上还有所不同。我们可把这些窑具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垫座、垫饼、匣钵类。以垫座为代表,制作很粗,断面到处可见粗颗粒石英,吸水率较高,X-射线分析,除 α -石英外,还有相当多的方石英。化学组成与瓷石原矿相近,杂质含量较高,可能当时对这类窑具的原料,根本不采用淘洗、精选等工艺,很可能用的就是制瓷原料的下脚料,所以质地较差。二是垫圈类,以齿口垫圈为代表,制作较细,形状比较规整。断面也较致密,如同瓷胎一样,有的吸水率已接近当时的瓷器,烧结程度较好。X-射线分析的结果,除 α -石英和方石英外,还有相当量的莫来石。化学组成也同当时瓷器相近。这类窑具的原料可能已经淘洗、精选,也可能就是用制瓷原料做成,所以材质较好,可以反复使用。

三、 结语

1. 浙江是我国龙窑的发源地之一。战国龙窑的出现,为浙江在东汉首先烧制成功瓷器奠定了物质基础。

2. 由于龙窑适合于浙江制瓷原料含铁量高和燃料挥发分多所要的快速烧成、快速冷却和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的工艺条件,因此,龙窑在浙江历史悠久,发展比较迅速。

3. 龙窑的结构随着古代陶工的反复实践,不断摸索,逐渐趋于合理,烧造技术也日趋成熟,因此,千百年来浙江名窑迭出,一直是我国青瓷烧造中心。

4. 浙江古代窑具的形状随着烧造技术的提高而不断改进。唐代匣钵的出现,是我国窑具史上一件大事,它不仅推动了窑炉的改革,而且大大提高了瓷器的质量。

5. 浙江古代窑具所用的原料变化不大,当是就地取材,但是各类窑具在原料加工和制作上还是有所不同,垫座类质地较差,制作也粗,垫圈类质地较好,制作也细,可反复使用

浙江古代龙窑结构一览表 表1

窑号

窑型

时代

保存情况

所在地点

窑长(米)

窑宽(米)

窑的坡度

窑头(度)

窑尾(度)

全窑(度)

1

龙窑

战国

窑头被破坏

绍兴富盛

残3.12

2.42

16

2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28

21

3

龙窑

东汉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9

2.0~2.2

31

14

4

龙窑

三国

保存完整

上虞帐子山

13.23

2.1~2.4

13

23

5

龙窑

西晋

前段被破坏

上虞帐子山

残3.27

2.4

10

6

龙窑

南朝

保存较好

丽水吕步坑

39.85

1.7

10

12

7

龙窑

北宋

较完整

龙泉大窑

30

18.5~2.0

17.3

8

龙窑

北宋

只留中段

龙泉大窑

残12

2.48

9

龙窑

南宋

仅存窑头

龙泉大窑

残2.15

2.17

10

龙窑

南宋

窑头被破坏

龙泉大窑

残46.5

2.5

11

龙窑

只发掘中部

龙泉大窑

中8

2.25

12

龙窑

残存中部

龙泉大窑

残6.5

1.65

还原比值与釉色关系表 表2

时代

Fe2O3%

FeO%

还原比值

气氛性质

釉色

东汉越窑

0.30

1.26

4.20

较强还原

青绿

三国

0.45

1.78

3.95

较强还原

豆青

晋代越窑

1.71

1.54

0.90

弱还原

灰黄微绿

五代龙泉窑

1.23

0.50

0.40

弱还原

黄绿

北宋龙泉窑

0.62

0.71

1.13

弱还原

绿中带黄

南宋龙泉窑

0.23

0.77

3.34

还原

粉青

南宋龙泉窑

0.07

0.83

11.90

强还原

梅子青

明代龙泉窑

1.16

0.25

0.21

强氧化

深黄带灰

元代龙泉窑

0.23

1.13

4.10

较强还原

粉青带黄绿

浙江古代窑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X-射线分析表 表3

样品编号

名称

时代

化学组成(%)

体积密度(克/cm3)

汲水率(%)

开口气孔率(%)

X-射线衍射分析

SiO2

Al2O3

Fe2O3

TiO2

CaO

MgO

K2O

Na2O

MnO

1

垫座

东汉

1.08

76.55

14.14

2.51

0.92

0.45

0.42

3.42

0.43

0.02

99.94

1.81

12.87

23.27

α -石英 方石英

2

垫饼

东汉

1.40

77.85

11.55

4.53

1.05

0.24

0.42

2.14

0.28

0.18

99.64

1.86

13.93

25.92

α -石英 方石英

3

垫圈

三国-西晋

0.28

76.21

16.75

1.76

0.81

0.35

0.55

2.57

0.49

0.02

99.79

2.19

1.79

3.9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4

垫包

三国-西晋

0.98

79.15

13.04

2.16

1.23

0.20

0.42

1.95

0.42

0.03

99.58

2.10

6.38

13.37

α -石英 方石英

5

垫圈

东晋-南北朝

0.61

77.02

15.13

1.78

1.28

0.28

0.42

2.68

0.65

0.04

99.89

2.13

3.02

6.42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6

垫座

东晋-南北朝

0.92

78.34

13.45

2.52

0.65

0.40

0.42

2.62

0.55

0.05

99.92

1.69

15.17

25.66

α -石英 方石英

7

垫座

南北朝-唐

0.62

79.52

12.92

2.26

0.74

0.23

0.35

2.65

0.68

0.04

100.01

2.06

7.76

15.96

α -石英 方石英

8

垫圈

南北朝-唐

77.59

15.57

1.82

0.83

0.28

0.44

2.60

0.75

0.03

99.91

2.14

0.77

1.6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9

垫圈

南北朝-唐

75.95

16.86

2.15

0.88

0.29

0.45

2.58

0.70

0.04

99.90

2.11

1.35

2.85

α -石英 方石英 莫来石

10

小匣钵

0.85

78.88

12.62

2.58

1.00

0.25

0.34

2.85

0.57

0.03

99.97

1.91

8.87

16.91

α -石英 方石英

11

大匣钵

0.75

79.60

12.43

2.67

0.98

0.25

0.38

2.55

0.65

0.04

100.30

2.12

2.56

5.43

α -石英 方石英

12

上虞越窑瓷片

南朝

微量

76.90

16.20

2.00

0.77

0.22

0.56

2.89

0.50

0.01

100.05

13

上虞瓷石

2.70

79.28

12.71

0.61

0.02

0.07

4.38

0.80

0.06

100.62

唐窑帝国的督陶官—唐英的那点事


在景德镇瓷器中,“唐窑”的成绩相称突出,这在比年来的中国陶瓷史著作中已为各人所公认。

“唐窑”即清代督陶官唐英来景德镇所督造之官窑。但本日很难在景德镇看到唐英生产的瓷器。

许多都在各地的博物馆,好比上海博物馆里有一个“乾隆五年”的大花觚,落款就是“沈阳唐英”。国家博物馆里有“乾隆六年”的大花觚,落款也是“沈阳唐英”。

那都是唐英监造的精良瓷器,在本日看来都是国宝。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花觚

那这位唐英毕竟是何许人也?

唐英是清陶瓷艺术家。字俊公,关东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初授内务府外郎兼佐领,历任淮关、九江关、粤海关监视以及督陶使等。

他能文善画,兼书法篆刻且又醒目制瓷。1728年,唐英奉命以内务府员外郎职衔兼景德镇佐理陶务,至1756年奏请退职解任,前后榷陶二十多年。

唐英礼贤下士,客气修业,受苦钻研于制瓷工艺知识,致力于制瓷工艺的总结和改革,唐英对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的瓷器制作及其发展创新,唐英作出了不可消逝的贡献,陶瓷史上称其督陶期间景德镇所制陶瓷为"唐窑"。

"唐窑"产物被公认是瓷中珍品,无论在品种的仿古创新方面照旧在器物的制作武艺方面,都到达了空前未有的程度,对中外陶瓷生产产生过极其紧张的影响。

唐英本人也亲手到场瓷器的制作,传世作品许多。他在瓷器上所书具的款识,除唐英、俊公外,另有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居士、沐斋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

唐英存世作品重要有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和行书笔筒、冬青釉隶书"朱文公家训"瓷板、粉彩三果盘、青花缠枝莲花觚等,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汗青博物馆等处。

唐英在督陶期间,还体系观察和研究了景德镇制瓷工艺,编写了《熏陶图编次》,是相识研究景德镇清代瓷业生产状态的贵重史料。

清《熙朝雅颂集》网络了唐英的23首诗;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着唐英的很多精致字画;清人曾集其诗文为《陶民气语》。

《熏陶图编次》内页

清乾隆 唐英制粉彩题诗四序花鸟四条屏

唐英在景德镇督陶的前8年是雍正在位时期,这一时期,除雍正粉彩外,还继续了康熙斗彩工艺,使雍正斗彩比康熙斗彩更具清俊富丽之美。

别的,雍正时期景德镇官窑在唐英的主持下,创新乐成了窑变釉,从而使原来色调单一的单色釉变得流光溢彩,壮丽斑斓。

清乾隆 唐英制仿古铜青绿浮雕夔龙开光石纹釉诗文壁瓶

烧出龙缸是唐英另一件一生自得之事。龙缸在其时被以为是皇权的象征。

作为皇家督陶官的唐英,为了烧造龙缸,不但在御窑厂与工匠们一起探究研制, 而且一有闲暇,便到民间寻访老工匠,相识烧制龙缸的环境及工艺。

他还查阅地方文籍,找寻统统与烧制龙缸有关的资料。皇天不负苦心人,失传已久的龙缸烧制工艺最终在他的手中得以重新规复。“自国初烧造龙缸未成,至唐窑始复其制。”

一代督陶官唐英画像

唐英督陶真正的光辉是在乾隆朝初期的20年间。以唐英在乾隆朝督陶20年盘算,统共为乾隆天子烧造的瓷器达50万件至60万件之多。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被称为“瓷母”的各色釉大瓶,就是唐英为了迎合乾隆天子的 “风雅”而特意烧造的。

清乾隆 唐英制木纹釉诗文笔筒

乾隆天子是爱瓷之人。他曾直接干预宫内制瓷事件,不但对宫内瓷器的用途、外形、纹样等频频干涉,还亲身审定画样,乃至对于瓷器的烧制过程也极感爱好。

唐英就奉乾隆天子的旨意编纂了《熏陶图》,书稿图文并茂,细致地展示了制瓷的全部工序,被后代誉为“集厂窑之大成”,是中国陶瓷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乾隆时期的瓷器烧造,到达了一个工艺上的高峰。唐英在《陶成纪事碑记》上纪录了在其督陶期间,共仿古、创新五十七种。

清乾隆 唐英制粉彩“灵仙祝寿”图诗句斗方杯

(唐英在其雍正十三年所撰的《陶成纪事碑》中称,他曾根据景德镇东二十里外,地名湘湖,有故宋窑址觅得瓦砾,因仿其色泽、格局烧制成粉青色宋釉。)

清雍正 唐英制淡绿釉矾红描金供盘

“唐窑“,这是后人对唐英任督陶官时期的景德镇官窑的称呼,也是至高无上的光彩。景德镇“古窑”遗址现存唐英一副看似寻常实则寓意深刻的楹联:“未曾随俗唯求己,除却读书都让人”。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隋、唐、宋时期的馒头窑和龙窑(公元581~1279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隋、唐、宋时期的馒头窑和龙窑(公元581~1279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宋耀州窑瓷器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