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 导航 >

元、明、清时期瓷窑及其特征(公元1217~1911年)

元、明、清时期瓷窑及其特征(公元1217~1911年)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同治年瓷器鉴别 古代元昌隆瓷器

2020-08-05

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自南宋以后,北方瓷业由于战乱影响,大都趋于衰落,各重点瓷区除承袭前人用的馒头窑烧成外,并无大的改进;相反,南方的瓷业则日益发达,如江西、福建、广东、湖南等省的瓷业均生产兴旺,特别是江西的的景德镇和福建德化,都成为重要的瓷器产区。自元代开始,已着手对窑炉进行改进,据1976年福建德化古瓷窑址考古发掘队在德化屈斗宫窑址发掘的简报中所载,这条龙窑应该称之分窑龙窑[40],其结构是:窑基依山而建,倾斜度在12~22° 之间,水平高度14.4m,全长57.10m,宽2.4~2.95m,窑室共17间,火膛呈半圆型,宽1.65m,深0.50m,火膛与窑床交界处残留5个通火孔,孔宽0.12~0.77m,窑室与室之间有隔墙和通火孔,每堵墙有通火孔5~8个,长约0.20~0.22m,宽约0.08~0.19m,高0.26m,每一窑室前端一边均开有窑门,宽0.4~0.8m,残高0.10~0.55m,这种分室龙窑无疑是阶级窑的前身。关于德化窑的演变,据资料称[41],宋代盖德碗坪仑窑是不分间的,窑身坡度较屈斗宫窑小,约10° 左右。从热工观点分析,坡度越小,抽力也越小,火焰流速则缓,很容易在窑室内产生正压或微正压,窑内气氛为还原焰或弱还原焰,所以宋代德化碗坪仑窑的瓷质多呈白里泛青色的影青瓷。自元代改进为分室龙窑后,窑内的火焰流向变为半倒焰,窑内的温度和压力易予控制;同时,当火焰由窑墙下的通火孔进入窑室后,窑内的压力也变成微正压,加上这种分室龙窑比较矮小,又称"鸡龙窑"室内温度分布均匀,故瓷器多呈乳白色。到了明代,德化窑已由分室龙窑改为阶级窑,其窑型结构相同,所不同者是阶级窑比较高大,每间窑室容积也较大,故窑内气氛易呈氧化气氛,因之釉色呈独特的"猪油白"。近年来对历代德化白瓷研究表明,宋代为还原焰烧成,元代为弱还原焰和氧化焰兼烧,明代为氧化焰烧成[42]。

明代的阶级窑(又称串窑)是由分室龙窑演变过来的,它的热工特性是结构简单,适合以柴作燃料,具有升温快,冷却快,能充分利用窑内余热,减少燃料消耗,烧成周期短等一系列的优越性。解放初期,福建德化和湖南醴陵、四川等地区瓷业也用阶级窑烧制日用陶瓷和电瓷,它的结构也是依山而建,窑室一般5~8间,长约18~28m,8间窑室容积约200m3,窑身倾斜角为17~20° ,自1957年后,由于柴源缺乏和不利于大规模连续生产,故逐渐被淘汰了。

现代龙窑的结构一般与地平线的倾斜角为12~20° ,窑的面积为50~150m3,窑长20~40m,个别长的达80~100m,内宽1.5~2.5m,内高1.6~2.0m,窑背每隔1m左右开一排投柴孔,窑底每隔15.~2.0处挖一沟[43],如图1所示。烧成时,窑内制品不动,火焰自下而上移动,其热工特性除上述的种种优点外,另一特点是窑内有适当的压力分布,由于窑的前段倾斜度较大,后段较小,不需要烟囱,窑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因而可使全窑有1/3的长度(中间部分)维持零压,窑头冷却带负压较小,窑尾(约等于全窑的1/3长)维持较小的正压,故全窑能自然维持在近于零压下,其压力分布情况如表1所列。

表1 龙窑各外压力分布表

燃烧情况

项 目

负压段长

m

负压大小1.33×102Pa

负压段长

m

正压段长

m

正压大小1.33×102Pa

窑头预热8h

10

— 4~0

16

14

+2

窑头封闭开始,燃烧8h

16

— 4~0

10

14

+2

距窑头16m处烧煤气

16

— 4~0

10

14

+2

taoci52.com扩展阅读

隋代瓷器及其特征


隋代时间短,瓷器制造业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显著成就,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上(南北)启下(唐代)的过渡阶段的作用,孕育着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但其特点仍然十分鲜明,比较容易识别。

隋代的瓷器,青瓷较南北朝时更加发展,生产中心虽然仍在南方,但已有逐渐向北转移的趋势。白瓷生产已较多,质量有较大提高,白瓷胎较白,釉已不再明显青泛黄,而是白中微泛灰兰,接近纯白色了。

隋代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盘口壶、鸡头壶、带系罐、瓶、高足盘、俑等,其造型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

鸡头壶:盘口较南北朝时更高,颈更细长,颈部加饰几道弦纹。腹部更为瘦长,鸡头却趋向写实而且又较靠近颈部。龙柄、带系。

盘口壶:体形较南北朝时高磊,盘口更高,颈较长较直,腹更瘦长,有四至六个条状系。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为四系,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园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南方流行的罐,多为六系或八系,直口、无颈丰肩,罐 身瘦长。

瓶:小盘口,颈较细长,腹略呈椭园形。

高足盘:有些文献上称做浅盘圈足豆,这是隋代特有的器形:浅盘,口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线圈纹,并留有几个支烧痕。高足呈喇叭状。

隋代的白瓷俑,面部清瘦,身体细长,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显区别。

从上述几种主要器形的介绍中我们不难看出,隋代的壶、瓶、俑等体态细长是其明显的时代特征,高足盘则是典型器物。

隋 代瓷器的花纹也很具时代特色,主要原因是模印花纹:用瓷质印模在未干的胎体压印朵花纹、草叶纹、几何纹、尤以朵花纹最有代表性,其次是划花:莲瓣纹、卷叶纹、波浪纹。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要凭瓷器的典型纹饰,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其是否为隋代器物。

厦、商、周、春秋时期的陶窑和改进(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厦、商、周、春秋时期又称奴隶社会时期,前后共约300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不断加大,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日益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更为繁荣,陶器的生产技术也因之不断地改进和提高,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根据已发掘的资料,陶器的生产大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如郑州洛达庙商代早斯的窑(图1),它虽然具有馒头形的窑形,但对窑的结构有所改进。窑底部直径增到1.4m,火膛增高(0.8m),箅孔(即火孔)增多加大(直径0.1m)且分布均匀。窑室的窑墙向内呈圆弧形倾倒收缩,这样燃料既可以得到充分燃烧,又可使热气流均匀地进入窑内,这对提高窑内温度,改进陶器质量是有利的。

商化中期的窑型基本上与早期的差不多,从河南郑州铭功路商代中期的窑型(图2)来看[6],更近似于现代馒头窑型。它的整个窑室位于火孔膛之上,即火膛直径与窑室底部直径相同(1.15m),算孔直径为0.14~0.18m,火膛与支柱的高度约0.68m,从图中得知这座窑的箅孔直径较商代早期大。虽然这座窑的火膛和支柱较商代早期的稍低,但箅孔较大,使进入窑内的火焰较多,增强窑内的热量,对提高窑内的温度也是有利的。

商代晚期的窑的发掘较多,如郑州旭旮王烧陶的窑[7],与中期的窑相比,窑室底部直径更大,约1.8m,火膛亦增高约1.1m,直径1.7m。又如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来的一座陶窑(图3),在结构上除加大窑室和提高火膛外,最重要的是在窑室下面火膛中间的支柱取消了,这样一来,对于柴、草的充分燃烧以及提高窑内温度更加有利[8]。

总之,由于商代制陶工艺不断发展,窑炉结构继续改进,窑炉容积逐渐加大,烧成温度也随之提高,因而,陶器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均相应地提高和增多,所以商代初期的陶器产品多为质地粗松的砂质红陶和棕陶,而到商代中晚期,以质地较细腻的、制作精致的泥

质灰陶和夹砂灰陶居多,而且许多产品表面均有花纹装饰,此外在郑州二里岗的遗址中还发现有质地坚硬的釉陶。

进入西周以后,在河南、陕西、湖北等地均有陶窑发现,在结构上的改进尤为显著。如在郑州董砦遗址中发掘的一座西周时期的陶窑,除了窑室容积和火膛较大外,其他结构部分与商代后期的馒头窑型相似。另在陕西长安沣东发掘的西周陶窑(图3),其结构与安阳殷墟发掘的商代后期没有支柱的窑型(图4)类似,所不同者为烟囱建于窑顶中部[9]。

此外,在西周时期发掘的陶窑还很多,如长安沣西客省庄窑和张家坡窑[10],其特点是在窑底部都设有若干烟道使烟气再汇入主烟道内,最后烟气再由烟囱排出,尤其是张家坡窑,在残窑上还摆留着残高0.9m的一截,肯定在窑后没有烟囱。窑上烟囱的出现,在窑炉结构的改革上是重大创举,从热工学的观点而论,对于燃料的燃烧,空气的调节,火焰流动的速度,窑室内温度和火焰性质的控制,都会得到良好的改善。张家坡遗址中出土的釉陶测定的烧成温度近1200℃,坯体已基本致密、坚硬,接近瓷器的特征。由此也可说明,西周时期我国陶器质量的改进与提高烧成温度是密切联系的。

综上所述,我国陶窑自西周开始在北方黄河流域已基本形成了附有烟囱的馒头窑型的结构。西周以后,春秋时期由于陶业继续扩大,促进了陶窑的改进,在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均有陶窑的发现,特别要提及的是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东南一带遗址所发现的窑炉[11],其特点之一是陶器可在陶制的炉条上烧成,二是在火门相对的后方有一个直径8cm的烟囱。烟囱由窑顶移至窑身后是烧陶窑炉的重大改进[12],对以后完善馒头窑的结构起重要作用。山西侯马东周釉陶的气孔只有0.14%,烧成温度为1230±20℃[13],可以推知,窑的改进对提高烧成温度和釉陶质量是有显著效果的。

明隆庆年款


明隆庆(1567-1572年)官窑瓷器上的年款独具风格。首先,目前巳知的隆庆官窑年款均为楷书款,不见篆书款。且绝大多数为青花料书写;其次,年款中的最后一个字,绝大多数为“造”字,而不是“制”字。款识所书位置多在器外底,个别有书于器物口沿下或腰部的。款字排列方式,以“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围以青花双重圈为主,也有自右向左书写的六字横排款或六字直书单行款,单行款一股无边栏,双行款中亦有极个别围以双线方框的。隆庆官窑器中还有一种四字青花年款,比六字款少见,多书于盘类外底,双行排列,围以双重方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青花瓷砣,腰部均匀分布6个圆形开光,内书“隆庆二年制造”,属于少见的年款。隆庆官窑大鱼缸的写款部位较特别,其六字年款横书于内口边,而不是常见的外口边。隆庆官窑红彩款较罕见,仅用于五彩器上,六字双行排列,书于外底。隆庆官窑年款在写法上以中锋运笔,笔划格外挺拔遒劲,似出自一、二人之手。其色泽浓艳,沉入胎骨,毫无漂浮之感。隆庆民窑瓷器年款,见有青花婴戏莲纹砚外底的“隆庆贰年”青花楷书款,款外无边栏;另见青花八卦炉的外壁楷书“大明隆庆五年吉日”款。

明清时期我国陶瓷的外销概况


一、 明清时期我国陶瓷业的发展情况

明清时期可称之为我国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景德镇青花瓷器成为我国陶瓷生产的主流,其他各类瓷器,如彩瓷、素三彩和单色釉器也得到很大的发展,而青花瓷器的发展和盛行,改变了我国一千多年来以青瓷为主的生产格局。

有明一代,我国陶瓷器的生产是在元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时的制瓷工匠获得了部分人身自由,从而成为发展手工业生产的重要条件。再加上明代实行"输班"和"住坐"的制度,烧造技术得到全面的提高,促进了陶瓷生产的大发展。同时,明代开始建立御窑瓷厂,派官督造,专门为皇家生产御用瓷,供宫廷使用,包括对外作赏赐和交换使用,因此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除御窑厂外,民窑也有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官民竟市"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除景德镇外,浙江的龙泉窑仍继续烧造青瓷。福建德化窑的白瓷和云南玉溪、建水窑的青花瓷,均负有盛名。

清代初年,清政府对农业和手工业争取了一系列的有利措施,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瓷业生产达到了中国陶瓷生产的黄金时代。可以这样说,清代各朝瓷业生产,内容丰富,品种繁多,风格各具特色。所以,有清一代,无论是早期、中期或晚期的产品,都各具特色,并有不少精美之作。德化窑在明代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清代德化窑的白瓷延续明代的风格继续发展;青花瓷达到全盛时期。

二、 明代我国瓷业的外销

唐宋元时期,我国陶瓷就源源不断地销往海外诸国。到了明代,由于陆上和海上交通的繁荣,我国瓷器的对外行销达到鼎盛时期。当时景德镇瓷器对外输出的形式大概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官窑的部分瓷器,以赏赉的形式去换取海外的各种特产;另一种是用众多的民窑产品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交换海外产品。若从全国陶瓷的外销看,郑和下西洋无疑是官方商船进行陶瓷贸易的一件大事。在郑和下西洋期间,携带大量的瓷器,所到诸国,基本上都有使用我国瓷器的记载。民间和官方对于这种获利甚厚的生意垂青已久,导致了后来明朝官方干脆把瓷器当作一种商品,折合价值,卖给所需诸国。陶瓷的海外销行,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中国商人到海外去做买卖,是用中国陶瓷换取国外盛产和香料。如《明会典》曾载,明朝以大量的瓷器等商货,易换满刺加(今马来西亚马六甲)的各种高级奢侈品。《瀛涯胜览》一书也提到,"瓜哇国人最喜爱中国青花瓷器",这就是各国人民极其喜爱中国瓷器的反映。《星槎胜览》也曾记载各国使用中国瓷器的状况:竹步国"货用土珠、瓷器……之属",木骨都束"货用缎绢、瓷器……之属",卜刺哇"货用……瓷器之属"。由此可见,郑和所到之地都与贸易相联系。

明朝一些外国使臣来中国朝贡、访问,回国时也都带回大量中国瓷器。明屈大均《广东新语》一书说:满刺加使节到广州以后往往有二、三艘商船尾随而来,待使节进京朝贡,其商船已先载货物返回,翌年再来迎接使节,并载满商货,一并返航。由此可知,当时外国使节回国或跟随使节而来的商船,回国时都带回大量的中国瓷器。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就有西洋古里、忽鲁谟斯等十六国一千二百人到中国明朝进贡方物。其国家使节人员之多,在历史上时少见的,他们回国时带回的瓷器数量,是可想而知的。

明朝时期,有许多外国商人来中国从事陶瓷贸易的,如阿拉伯人、日本人、缅甸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等直接来中国进行瓷器贸易。到十六世纪以后,欧洲殖民主义者葡萄牙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英国人相继东来,将我国的瓷器贩运到欧洲和世界各地。据佛尔克著《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记载,从1602-1682年明末清初的80年间,仅荷兰人就贩运我国瓷器达1600万件以上。在运销国外的瓷器中,有不少是专门为外销而特制的产品,其造型和图案纹饰是按国外订户提供本样(样本)制作的。由此可知,这个时期欧洲商人来中国贩运瓷器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

在明代,即十七世纪初荷兰人曾经发现从中国载运一种特殊外销瓷,是用一种叫做"加橹"的大型货船装载的。欧洲人称这种瓷器为"加橹瓷",有的人则称之为"克拉克瓷"(Connack)。这是一种外销青花盘,转为外销设计的新品种,在东南亚、东亚和欧洲有大量的发现,是由江西景德镇和福建漳州平和、泉州德化生产的。上述克拉克瓷器在明代万历至崇祯年间都由生产。

上述青花瓷器曾大量销往东亚日本,在日本被称之为"芙蓉手",即被认为类似芙蓉花而得名的。这类明代晚期外销日本的青花瓷,日本学者称之为"古染付"。明末崇祯年间,日本大宗订烧称为"祥瑞瓷"(有的有"五良大夫吴祥瑞造"款),就是景德镇为满足日本市场需要而生产的青花产品。

综上所述,明代瓷器外销方式大概有三种:一是入贡国得到明朝赠送的瓷器和附带货物经交易而购得瓷器;二是中国官方商船抵达各国进行交易,如郑和下西洋陶瓷得大量输出也是方式之一;三是民间私人贸易,包括走私商人进行贩卖和大批出国华侨带出陶瓷。其中第三种方式是明代广销海外得主要途径。

从现有发现的材料看,明代中国瓷器如青花瓷、白瓷、青瓷等,特别是青花瓷器,几乎遍及亚非欧美各洲,中国瓷器行销全世界。

三、清代瓷器的外销

有清一代,我国瓷器的外销达到高峰。据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记载的统计数字看,该公司每年运往欧洲的瓷器竟达300万件之多。其数目确实惊人,再加上销往其他地区的瓷器,其数量就更加可观了。

然而,由于清初海禁政策的施行,严禁商人下海交易,这种落后的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陶瓷销往海外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瓷器只能以走私的方法偷运出国,据《瓷器与荷兰东印度公司》一书的研究表明,当时和"巴达维亚"、"麻六甲"、"柔佛"等地的瓷器走私贸易并未间断,估计主要是福建、广东沿海一带的产品。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开放海禁。自此以后,中国瓷器通过民间渠道大规模运销海外。当时日本、朝鲜、东南亚地区国家与明代一样,仍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重要市场。欧洲市场也有所扩大,除了荷兰、英国等大公司的大批订货,转手输入各国市场供选购外,也有私人订制的。

清代的外销瓷器,除了我国传统生产的一般瓷器外,还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国外根据需求提供本样(样本),按照订货合同生产。其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此类所谓"纹章瓷"或"徽章瓷"、"餐具"或"咖啡具"等,其造型独特,装饰纹样精美特别,除用我国的山水、花鸟、人物外,大量是使用西方的甲胄纹章和人物画像,既有中国传统的工艺特色,又体现精细典雅的欧洲装饰风格。这类外销瓷就是由景德镇接受加工订货按照合同生产的。

还有一种是由国外上层贵族阶级直接订制的。如1713-1740年,即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普鲁士皇帝选皇后,曾以名萨克逊龙骑兵和邻近的君主换取一批中国瓷器,为他的婚礼增色。国外经常提到的18只大型青花花瓶,即所谓"近卫"花瓶,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清代另一类外销瓷,是由景德镇制坯,然后运往广州,按照西洋人的要求,根据提供的本样,在广州加工彩绘,开炉烘烧,形成彩瓷。其实这种外销瓷也应该算是景德镇的产品。

其实,美洲、欧洲、非洲各国也都通过各种方法购买中国瓷器,如美洲的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曾出土明清的瓷器碎片,澳洲、非洲一些国家也有不少明清瓷器发现。上述这些都是这一时期外销瓷的一部分。

总之,清代瓷器的外销途径,有海上和陆上两种,而以海上的海运为主。当时瓷器的外销基本上是沿用明代的方式,不过是以官方的"赏赉"和民间的对外贸易为主要方式。而"赏赉"的瓷器都是官窑瓷器,民间对外销售产品主要是民窑瓷器。

明清时期的紫砂壶出口


康熙24年(1685)海运开禁,欧洲商旅开始抵达中国沿岸港口进行贸易。他们出口银器、香料来交换丝绸、茶叶及瓷器。随着饮茶风气逐步开始在欧洲流行,并带来了对中国茶具的需求,就有了宜兴紫砂的外销。有资料表明,紫砂茶壶和茶叶罐系由葡萄牙人最先带到欧洲,被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单荷兰一国就曾进口了约2000把紫砂壶。这些茶具器物多以朱泥做成,而紫泥或段泥的则较少。紫砂壶的丰富造型受到欧洲人的欢迎,荷兰人、德国人、葡萄牙人、英国人都先后以中国的紫砂茶壶为蓝本,仿造出欧洲的第一批茶用器皿,被称为“红色瓷器”。

据法国紫砂爱好者万福莱先生对17、18世纪欧洲的紫砂收藏的记录及相关藏品的研究,大约1675年以前,为数不多的中国宜兴壶出口到欧洲,然后有订制品种的订单发给宜兴制壶陶工。出口到欧洲的宜兴紫砂壶有两个特点,一是表面有装饰,装饰内容大多取材于佛教和道教的故事,充满了异域和神秘格调,极大地满足了欧洲人的好奇心;二是壶体很小,大部分容积在300到400毫升,到18世纪上半叶,茶壶的容量才相对增大。

万福莱先生介绍,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1656-1674年间的王室藏品中有紫砂壶;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中保存着从1694年开始收藏的1 17把紫砂壶;英国大英博物馆有从18世纪末叶开始收藏的116把紫砂壶英国人艾尔斯福德伯爵家族自18世纪末叶收藏的宜兴紫砂壶;法国的吉美博物馆藏有由埃内斯特,博朗迪德尔在1887-1910年收藏的紫砂壶,还有一些驶往欧洲的沉船上有紫砂壶,如荷兰东印度公司1697年沉没的“奥斯特兰”号、1713年沉没的“班尼布鲁克”号、1752年沉没的“格尔德玛尔森”号。

欧洲仿制宜兴紫砂壶的生产约始于1675年,品种除茶壶外还有茶叶罐、杯碟、碗及花瓶,例如:1636年至1708年间,荷兰迈尔德地区的艾理和1682年至1719年间,德国的弗里德里希,伯格特的仿制品;1685-1687年出版的图书里也能见到紫砂壶,甚至在同一时期的静物油画中也出现了紫砂壶的身影……出口到欧洲的宜兴紫砂壶,其装饰特点,有以下几点:

1、同类色装饰,其代表性茶壶是现存于伦敦英国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的刻款为惠孟臣的朱泥壶,这把壶的刻款年代相当于公元1627年,是“同色泥装饰一根盛开梅花的树枝”。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花货茶壶”;

2、对比色装饰,特点是在把黄色装饰在红或棕底色上;

我国著名瓷窑地及特征


邢窑——唐代 胎质细洁、釉色白润。 今河北省临城县(当时属邢州) 。

邛窑——隋代至宋代,唐尤为著名 以烧制青釉、褐釉、绿釉、彩绘等器物为主,除烧制盘、碗之外,还有各种瓷塑玩具。 今四川省邛崃县代方堂(古属邛州) 。

越窑——唐、五代至宋 釉色原以青中微黄,后改进为清水般的湖绿色,刻划有花鸟、人物或几何图案。 今浙江省余姚县上林湖一带(古属越州)。

柴窑——传为周世宗(柴荣)时所烧造 据文献记载,器物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相传在现在郑州一带尚未发现窑址和器物 。

定窑——唐代烧白瓷至宋而著名 宋代定窑瓷器除乳白色外,兼有黑、酱、绿釉瓷器。器物装饰以刻花、划花、印花为主。北宋后期曾一度烧制宫廷用瓷器 今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燕山村(古属定州)。

钧窑——北宋、金、元均烧造 此窑利用氧化铜和氧化铁呈色不同这一特点,烧成蓝中带红或带紫的色釉。红、紫的色泽如玫瑰、海棠,非常艳丽。胎骨灰白色,釉细而润,其中佳器底部刻有数目字。 今河南省禹县(古属钧州)。此外,与禹县邻近的临汝、郏县、登封、新安、汤阴、安阳以及河北磁县等地瓷窑均仿烧钧窑瓷器。

汝窑——宋代名窑,元祐初年曾为官窑 胎骨香灰色,釉色近于卵青。此类器物烧制的时间短,质高物精,目前尚未发现窑址。在临汝南乡等地发现另一种青瓷,釉色较龙泉窑深而带葱绿,胎骨淡灰色,有印花、刻花两种,图案有花卉、水波、鱼及禽鸟。现称“临当窑”。 今河南省临汝县(宋代属汝州) 。

磁州窑——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 器形以盘、碗、罐、瓶为主,兼有瓷枕和玩具。胎质坚细,呈灰白色;釉色白中微带黄,上有黑、褐花纹,器里多不挂釉。绘制花纹的方法有绘花、绘划花、剔花和珍珠地划花等,花纹复杂,以卷叶、缠枝牡丹、水波纹、花卉禽鱼等图案为多,线条流畅,构图洒脱,是北方民间瓷器的代表作。 今河北省邯郸漳河两岸的观台镇、东艾村、冶子村附近。

当阳峪窑——宋代北方民窑 胎深褐色,器外多施一层陶衣,里外皆挂釉,釉色洁白莹亮,衬以黑地或黑花,黑白色彩对比强烈。花纹以缠枝牡丹为多。用绘花、刻花或剔花制成。此外,绞胎技法具有独特风格. 今河南省修武县当阳峪。

龙泉窑——宋代著名瓷窑。始于五代,至南宋而鼎盛。明代仍继续烧造,清代中期以后衰落停产。 此窑继承越窑传统,烧造青瓷。南宋龙泉窑瓷器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胎质细密洁白,釉色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花纹装饰上出现了堆塑和贴花。此种类型即习称的“弟窑”,一般称龙泉窑皆指此。另一种类型即习称的“哥窑”。龙泉窑器形复杂,除一般日用器皿外,还烧制各种文具及仿古的瓶、鼎、觚、炉等。 今浙江省龙泉大窑、金村等处。

哥窑——宋代名窑 龙泉窑的一种类型。相传南宋有章氏二兄弟在龙泉烧瓷器,兄名生一,所烧者称哥窑、弟名生二,所烧者称弟窑。传世的“宋哥窑”,胎薄,色黑铁,通称“铁骨”;釉面多有疏密不同的纹片,称为“百圾碎”,口沿施釉淡薄,显出胎色。圈足底亦露胎,矿有“紫口铁足之称”。 今浙江省,龙泉大窑、金村等处。

鹤壁窑——宋元时代北方民间瓷窑。唐末开始烧造,北宋中期以后为兴盛时期,元代仍在烧造。 唐代鹤壁窑瓷器多白釉和黄釉,唐宋的器形有盘、碗、壶、罐等,并能烧造大件器皿,也有玩具和瓷枕。以白釉为主,有白地黑花的,也有加绿彩的;用绘花、刻花、剔花的技法,制出简洁的花卉禽鱼等图案。器里往往写有赵、杨、张、刘等姓氏铭记。元代除烧制传统的品种之外,还仿制钧窑的瓷器。 今河南省鹤壁市。

永远的“青花”明清时期的陶瓷


自有青花问世来,世人皆知永宣瓷。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所制青花瓷器,以其浑厚的造型,浓艳的青花色泽而享誉海内外,成为历代瓷器收藏家的收藏焦点。这里介绍两件宣德官窑作品:其一为明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碗,器形稳重端庄,白釉坚致细润,外壁以青花缠枝牡丹图纹,洒脱豪放,使牡丹这一本为民产瓷器常装饰题材成为官窑瓷器的传统装饰图案,其青花色泽明快艳丽,表现出永宣青花独特的晕散效果。另一件是明宣德青花瑞果纹大碗,胎质厚重紧密,白釉肥厚滋润,外壁分绘桃、柿、石榴与葡萄等六组瑞果图案,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色泽浓艳沉入胎骨。碗壁虽有一道旧纹,但预计其价格在未来的艺术品市场中将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花十几万元买一只真正的宣德青花大碗,对任何一个收藏家和投资者来说都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清代康雍乾三朝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最后一个高潮,康熙精品挺拔俊俏,雍正瓷器秀巧雅致,乾隆官窑雍容华贵。如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纹摇铃尊,细颈小口、丰肩敛腹,形似铃铛,故以其形名之,为康熙安窑陈设瓷之珍品。其胎釉洁白温润,所绘釉里红团花细腻精致,发色准确且成对传世,不可多见。此外,清道光粉彩百鹿尊、清道光青花开光花卉图茶壶等清代晚朝官窑精品瓷器,这些都不失为爱瓷器者投资和收集的最佳选择。

如何鉴定隋代瓷器及其特征


如何鉴定隋代瓷器及其特征

隋代时间短,瓷器制造业来不及形成自己的显著成就,在我过陶瓷发展史上,起着乘上(南北朝)启下(唐代)的过渡阶段的作用,孕育着我国瓷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唐代瓷器巨大成就的到来。但其特点仍然十分鲜明,比较容易识别。隋代的瓷器,青瓷较南北朝时更加发展,生产中心虽然仍在南方,但已有主见向北转移的趋势。白瓷生产已较多,质量有较大提高,白瓷胎较白,釉已不再明显青泛黄,而是白中微泛灰兰,接近纯白色了。隋代瓷器的主要器形有:盘口壶、鸡头壶、带系罐、瓶、高足盘、佣等,其造型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鸡头壶:盘口较南北朝时更高,颈更细长,颈部加饰几道弦纹。腹部更为瘦长,鸡头却趋向写实而且又较靠近颈部。龙柄、带系。盘口壶:体形较南北朝时搞大,盘口更高,颈较长较直,腹更瘦长,有四至六个条状系。

罐:北方流行的罐多为四系,直口,无颈,罐身近椭圆形,腹中部凸起一道弦纹。南方流行的罐,多为六系或八系,直口、无颈、丰肩。罐身瘦长。

瓶:小盘口,颈较细长,腹部呈椭圆形。

高足盘:有些文献山称做浅盘圈足豆,这是隋代特有的器形,浅盘,口微外撇,盘心平坦,常有阴线圈纹,并留有几个烧痕。高足成喇叭状。隋代的白瓷俑,面部清瘦,身体细长,同唐代肥胖的俑有明显的区别。

从上述几种主要器形的介绍中不难看出,隋代的壶、瓶、俑等体态细长是其显明的时代特征,高足盘则是典型器物。隋代瓷器的花纹也很具时代特色,主要是模印花纹:用瓷质印模在未干的胎体压印朵花纹、草叶纹、几何纹,尤以朵花纹最有代表性,其次是划花:莲瓣纹、卷叶纹、波浪纹。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要凭瓷器的典型纹饰,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其实否为隋代器物。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元、明、清时期瓷窑及其特征(公元1217~1911年)》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元、明、清时期瓷窑及其特征(公元1217~1911年)》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清乾隆瓷器特征与鉴别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