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壶 > 导航 >

赏析陶瓷中的倒流壶

赏析陶瓷中的倒流壶

古代瓷器壶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9-03

古代瓷器壶。

有一个生活哲理是这样说的:倒既正,正是倒,倒的终点为正,正的终点为倒。这个匪夷所思的道理正是来自对倒流壶的总结。倒流壶也叫倒灌壶、倒装壶,因壶底中心有一通心管又称内管壶 是始于宋、辽时期,流行于清代的壶式之一。

倒流壶该壶逆反了传统的壶顶注水法,而是把壶倒过来,将水从底部注进壶里,放正后倒出。此种形式则是运用了虹吸原理物理原理。据史料记载,这种壶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倒流壶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后来还可以被做成具有多个内胆的,可以从一只壶内倒出不同液体的形式。由此看来,很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们就已经了解和会运用这个液面等高的原理了。

上海斗宝艺术有幸收藏凤柄兽首倒流壶一对,此藏品胎质致密厚重,器型规正,修胎精细,烧造无变形,釉水泛青黄,品相一流 ,技法运用纯熟老练,纹饰疏密有致,过渡自然。壶通体施青釉,釉色青绿深沉,素雅润泽,十分值得收藏。

倒装壶奇特的构造,巧妙的内部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现代社会,倒装壶仍在普通百姓家中发挥着它的作用,并以其颇具趣味的独特使用方法引人入胜。

另,如果你还有任何关于藏品的问题,都可联系上海斗宝艺术展览有限公司,公司本着“真、精、稀”的理念,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始终将客户的需求放在首位,为每一位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公司现有李宗扬·叶佩兰·张淑芬·古方等一批著名专家学者为公司买家和藏友鉴定把关。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倒流壶的神奇之处究竟在哪里


一般的水壶或酒壶注水时,都是从顶部壶盖处向壶内胆注水,这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壶的样式。然而,有一种壶,它就偏偏是“不走寻常路”的那一类。这种壶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虽然具有壶的形貌,但壶盖却与壶身铸为一体,也可以说它根本就没有可活动壶盖。因此,这种壶不能像普通壶器那样从壶盖开口部往里注水。那怎么使用呢?在需要注水时,人们首先要将壶倒转过来,使其底部朝上,壶底部有一小孔,即可从此注水,注满水后再将壶翻转放正,从正面壶嘴又可以倒出水来。因为这种独特的形制和使用方法,这种壶被人们命名为倒流壶。

倒流壶最早在何时出现,目前考古结果仍未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通过大量研究,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发现,倒流壶在宋辽金时期比较流行。一方面,这个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瓷质倒流壶也很符合宋代“端雅”的审美情趣;另一方面,倒流壶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载体,能够充分地体现北方定窑白瓷、耀州窑刻花青瓷、磁州窑白釉黑花瓷等多个瓷种丰富的装饰技法。明清以后,瓷器的发展达到了鼎峰,倒流壶的制作也就是“小菜一碟”。尤其是清朝,倒流壶很是流行,存世器物也较多,质地已经不局限于瓷,而有了紫砂、锡等多样材质。清代倒流壶早期多为将带提梁的样式改为执柄式,造型一般作作枝叶寿桃形或者狮虎兽形,壶身多饰寿星、童子、蝙蝠、鹿、松树等图案。

倒流壶的神奇之处,不仅仅在于壶体没有可活动壶盖和注水口在壶底部这两点,最主要的还是在于它如此奇特的设计下,注水时水不会从倒置的壶口部流出来,翻转放正以后壶底部小孔也不会漏水。那么,这种“神奇”的设计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倒流壶的内部有两只隔水管,其中一管与壶底部注水口相连通,另一管由壶嘴出水口向下延伸。这一结构运用了物理学虹吸原理——由底部小孔向壶内注水时,水如果从壶嘴往外流,说明水已灌满;将壶翻转过来,因为内管略高于壶嘴,液面不超过流口和内管的高度,水也不会流出来。这样的设计可谓别出心裁,饱蕴了我国古代手工艺匠人的智慧奇思与惊人的创造力。

就收藏而言,一般认为倒流壶属于赏玩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拿倒流壶古器来盛水倒酒,因此从收藏方面来说,倒流壶的实用功能并不是藏家最主要看中的。根据不同的材质,收藏倒流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又不太一样,但是归结起来还是看品相和工艺两方面。

国宝级别文物耀州窑青釉剔花倒流壶


青釉提梁倒灌壶是一件五代时期的国宝级别文物的青瓷瓷器。由于该壶无口无盖,只在壶底中央有一梅花形注口,使用时须将壶倒置,酒由壶底梅花孔注入壶腹,故名“倒灌壶”,也叫倒流壶、倒装壶。倒流壶的内部有一根柱状的导管并与底部的小洞相通装水的时候将壶倒过来,从底部洞中注入灌满后将壶放正只要壶中水的高度不超过导管水就不会漏出来。

倒流壶原理:

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因此,倒流壶之所以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却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孔洞。

青釉提梁倒灌壶,五代(907年—960年)文物,1968年出土于陕西省彬县,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青釉提梁倒灌壶,高18.3厘米, 腹径14.3 厘米,腹深12cm ,足径7.5厘米,青釉提梁倒灌壶为五代时期耀州窑所产的精品。

出土唐代白瓷皮囊壶赏析


唐代白瓷皮囊壶出土数量不多,但件件制作精美,代表了唐代白瓷最高工艺与艺术水平,体现了唐代白瓷独有的雍容、饱满与恢宏气度。下面通过对资料整理与研究,详细介绍几件出土唐代白瓷皮囊壶。

造型忠于皮囊容器

唐代白瓷皮囊壶的制作工艺相当纯熟,基本特征为:腹身肥硕,下宽上窄,腹宽大于腹高,平底,带有横梁。壶口上本均应置有竖插盖,惜难以保存而存世稀罕。之所以称作皮囊壶,是因它的器形仿自北方游牧民族的皮囊容器,主要功用是作为酒器或水器。具体而言,唐代白瓷皮囊壶可分为两种形制:

一种是柱尾、高提梁、鼓腹型,即高提梁,弧度陡些,梁后为圆柱形的尾饰,腹部圆鼓。

唐代白瓷皮囊壶,1996年河北省故城县出土,现藏于河北省衡水市文物管理处

以1996年出土于河北省故城县的这件为代表。壶高24厘米,底径10.3厘米,口径2.9厘米,梁高5.7厘米。胎质洁白细腻,釉色白中微泛青,釉面光润。凤首形盖,凤眼点黑釉,短流,半圆形提梁,鼓腹,饼状实足。腹身整体饰凸起的仿皮囊缝合线,前后腹部饰鞍形图案,左右两侧贴塑有花朵纹。造型优美,装饰华丽,工艺精湛。

另一种是鸭尾、矮提梁、鼓腹型,即提梁矮些,弧度缓些,梁后为上翘的鸭子尾巴形状的尾饰,腹部圆鼓。

唐代白瓷皮囊壶,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白家口出土,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以1956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白家口出土的邢窑白瓷皮囊壶为代表。壶高16.2厘米,口径2.4厘米。灰白胎,细密坚致。通体施白釉,釉面匀净、光润。壶身上扁下圆,平底。竖直管状口,环形提梁。壶身两侧为仿皮囊缝合的起线装饰,上部饰花叶纹鞍鞯。整体忠实模仿,细节讲究,线条干净利落,富有韵律感。

两种造型的白瓷皮囊壶,均未脱离皮质容器的基本面貌,属于北方创新瓷器造型之一,独具北方民族生活情趣与艺术特色。

装饰技法多变

唐代白瓷大多为素面,无装饰的居多,但就皮囊壶而言则是个例外。出于要忠实于皮囊容器原作的缘故,其造型讲究,图案精美,技法多样,仿制效果惟妙惟肖。具体解析如下:

1.用堆贴凸线技法表现缝合线装饰

堆贴凸线是胎装饰的一种常见技法。其具体做法是:完成制坯,待器坯稍干后,以瓷泥条堆贴于器表,然后在器表施透明釉入窑烧成。白瓷皮囊壶为了真实表现真皮质感则运用了此法。

唐代白瓷皮囊壶,1980年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窑址出土,现藏于河北省临城县文物保管所

典型如1996年河北省故城县出土的这件白瓷皮囊壶,扁圆的壶身犹如三片皮页连缀而成,流、提梁、尾及腹身的转折连缀处均装饰以堆贴凸线纹,凸线上还模仿真皮囊壶刻划出缝合的针脚线,褶皱自然,形象逼真。

采用堆贴凸线纹表现皮囊壶上的缝合线

2.用贴花技法表现图案与铆钉装饰

贴花也称贴塑。其具体做法是:在胎坯未干时,将模印或刻划出的花纹泥片,用泥浆贴于器胎表面,然后施透明釉入窑烧成。贴花技法在唐代白瓷皮囊壶上普遍运用,其中尤以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沙坡砖厂出土的这件白瓷皮囊壶最具代表性。

唐代白瓷皮囊壶,199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沙坡砖厂出土,现藏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

壶身侧面采用的装饰即为模印贴花技法,花纹完全忠实真皮质地的皮囊壶图案,铆钉装饰效果更是十分逼真。

采用贴花表现皮囊壶上的图案与铆钉

3.用戳印技法表现背披花毯图案

戳印,一般只是作为地纹出现,有时也与刻花与印花技法相结合。其具体做法是:在胎体未干时用尖状工具直接在瓷坯上戳出花纹或先制作出戳形花纹范,然后在瓷坯上印拍,其印痕为凹下的阴纹,最后施透明釉入窑烧成。唐代白瓷皮囊壶上即采用了此技法,典型如1996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沙坡砖厂的这件白瓷皮囊壶,腹部采用戳印技法制作圆圈联珠纹、方形几何纹等,真实再现了背批花毯上的精致图案。

采用戳印技法表现皮囊壶上的背披花毯

4.用减地浮雕技法表现鞍鞯图案

减地浮雕,即浅浮雕,其具体做法是:先用刀具在瓷坯上划出主体图案的轮廓线或刻出主体图案,再将线外的地子剔去一层,使纹饰凸出,具有立体感。唐代邢窑白瓷皮囊壶运用此法表现的马背鞍鞯,图案凸起,极具立体效果。

采用减地浮雕技法表现皮囊壶上的鞍鞯

5.用刻划技法表现花纹装饰细节

刻划,即刻花与划花的二者结合。相比较而言,划花线条细浅柔和,而刻花则刻痕深且粗,线条刚劲有力。这种技法在唐代白瓷皮囊壶上也有较多运用。典型如1980年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窑址出土的这件白瓷皮囊壶,腹部两面三道三角形纹饰和密布在三道纹饰之中的斜线纹、交线纹以及环绕在三道纹饰之外的叶状纹、花状纹等,皆是由扁形刻刀或梳篦齿形刻刀刻划而成。

用刻划技法表现皮囊壶上的图案细节

另外,1996年出土于河北省故城县与1996年陕西省西安市东郊沙坡砖厂的两件白瓷皮囊壶,腹部模仿真皮质皮囊壶缝合针脚线的地方也都使用的是刻划技法,效果逼真写实。

6.用捏塑、点彩技法表现凤首形器盖

捏塑,顾名思义,即用手捏而成,唐代较为普及。各地窑址与唐代墓葬中经常出土有捏塑作品,除了人物,还有猴、羊等小动物。唐代白瓷皮囊壶上的凤首形器盖,整体即以捏塑手法塑造而成。同时,还采用点彩法表现动物的眼睛,造型准确,形象逼真。典型如1996年河北省故城县出土的这件白瓷皮囊壶上的凤首形器盖,其凤首眼睛点染的黑彩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得整个器物显得活灵活现。

用捏塑、点彩技法表现凤首形器盖

目前研究表明,上述出土的唐代白瓷皮囊壶与1980年河北省临城县祁村窑址出土白瓷皮囊壶标本质地、造型、风格相似,因此推测它们的产地为邢窑。

邢窑自唐末五代衰落后,堪称经典的白瓷皮囊壶也随之消失,但工艺继续传播与发展,产地也由河北扩展至内蒙,以缸瓦窑为代表的辽代白瓷皮囊壶,不仅成为契丹民族独特造型之一,还在文化上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长沙窑釉下彩雁纹壶赏析


唐代长沙窑以釉下彩闻名于世。笔者无论居家或差旅,一直在着意收藏。前年出差广州,在一古玩工艺品市场以不菲的价格购得一长沙窑雁纹壶,至今仍把玩不辍,面对这色彩鲜艳、生动传神的画面,有如欣赏一幅历时千年的唐代花鸟小品,叫人心旷神怡,爱不释手。

该壶通高22.6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12.1厘米,长颈、敞口,瓜楞形腹,九楞短流,流腹相接处有明显的修坯痕,执手有修,腹内壁未施釉,可见十分明显的瓦槽形拉坯痕,这是长沙窑壶罐类产品一个典型的工艺特征。该壶通体施青釉,釉面润泽清澈,并有浅开的鱼子细纹,雁纹的彩釉虽有削落之处,但这非但没有损害其整体形象,相反增加了器物厚重的沧桑感,使人一看便能认定这是开门的长沙窑。长沙窑釉下壶类产品,其纹饰都在流的正下方,该壶纹饰以褐彩勾线,绿彩晕染,其奋飞的鸿雁及其一抹青山,虽极简练,却引人入胜,浮想联翩。你看那刚健壮硕的大雁,引颈昂首,喙部与壶颈相接,雁首直指天穹,双翅舒展,作飞行鼓动状,仿佛使人听到它搏击空气的呼呼风声,雁翎以褐彩勾勒,根根硬朗明快,齐刷刷的向后,更增加了迎风前进的动态感。在雁纹的下方接近壶身底脚处,画师匠心独运,巧妙地绘有两座青绿山峰,着笔不多,却意境深远。

长沙窑的画师们极善经营画面,他们的作品,往往采用以少胜多,以虚带实的手法表现客观事物。在这里,画面上虽说只有一只奋飞的大雁,但它的气势,它的动态,以及整个画面营造的意境,仿佛使你看到,在它的身后,还有一队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的雁群在跟进,它是这个雁群的领头雁。再看雁纹的下方,青山隐隐,真给人一种雁阵惊寒,关山万里的联想。

雁是一种健飞的水鸟,也是一种吉祥之鸟。古人认为雁有信、礼、节、智四德,所以十分受人欢迎。长沙窑的画师们崇尚自然,热爱生活,他们长期生活在湘江之畔,洞庭湖滨,目睹春去冬来,耳闻雁叫长空,对大雁的习性神态了然于胸,提笔画雁,自然能够传神写照。长沙窑画师们花鸟画技法娴熟,题材广泛,雁纹则是最为常见的纹饰,其表现手法有釉下彩绘、模印贴花、粉地釉彩等等,其形象则是多彩多姿,或奋搏云天;或俯视大地;或长飞万里;或将落平沙……但无论是画是塑,无论表现大雁形态的哪个瞬间,都体现了极其强烈的动态和生气,无不使观者为之振奋。

陶瓷知识:壶的演变史


古代裴李岗文化红陶双耳壶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匏壶

壶,古代也作康瓠[h],只是一种罐状盛器,其形状没有太大限制。陶制的壶在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大量出现了,《简明陶瓷词典》将这类壶的特征概括为:小口长颈,圆腹或扁腹,平底、假圈足、圈足或附三足。这时的壶,形态很丰富,有很多仿生的造型与装饰,如果去博物馆,很容易能见到这样的壶。有的也带把手,但是像我们现在通常意义上的那种一侧安把手,另一侧附有流',严格上应该叫做执壶的造型则极为罕见,据传只在江苏吴江九里湖出土过一次,距今四千年。那时壶的用处大致是细颈的盛液体,粗颈的盛粮食之类,有的还用作卫生用具。

三国越窑青瓷盘口壶

瓷器的普遍使用是东汉末期以后的事,三国两晋时出现了青瓷制作高峰,壶的造型也趋向统一。比较多见的一个是盘口壶,它的口部展开,极像一个盘子,下面连着细长的颈和圆球形或扁球形的腹,没有把,但在肩部常有系。

南北朝印文唾壶

另一个是唾壶,造型与盘口壶略接近,只是颈很短,口很大如漏斗,也有的用盘口,没有系,作用相当于现在的痰盂。三国两晋的青瓷多动物造型装饰,如蛙形的水盂、瓷塑的羊、狮子或辟邪形的虎子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鸡首壶。

黑釉鸡首瓷壶东晋国家博物馆藏

最初的鸡首壶是在盘口壶的一侧肩部塑一个尖嘴无颈的实心鸡头,相对的另一侧从肩部到盘口塑鸡尾。鸡头纯粹是装饰,而鸡尾可当把手用。大约在东晋时,鸡嘴改作圆形,中空成管状,从而成为具有实际倾倒作用的流。鸡首壶后来持续发展,越做越生动优美,一直流行到唐中期,才衰微下去。鸡首壶并不是古代的称呼,而是现代依据器形命的名,但它已具备了现代茶壶的基本形状,可以看作是茶壶的祖先。唐中期以后,取代鸡首壶的是注子。由盘口变成了撇口,颈变得粗短,器身变高呈圆筒状,鸡头被简化为短小的管状流,流和把依旧安在肩部两侧,有的保留了系,平底沙胎,整个器形显得稳重端庄。

唐长沙窑青釉虹彩四瓣注子香港茶具博物馆

唐代湖南长沙窑的注子最为有名,有一个题有题诗安瓶上,将与买人看,可见当时称之为瓶。因为是用来盛沸水,所以注子也叫汤瓶。又有一个长沙窑的注子自铭卞家小口天下有名,故又名小口。注子还有个别称叫偏提,大约是源自把手安于一侧,提法与穿绳于系时不同之故。汤瓶已经可以被列入茶具,这与晚唐时新兴的饮茶方式点茶有关。先将茶末置于茶盏内,以汤瓶煮水或盛沸水,先少量注入盏内,把茶末调成膏状,再持汤瓶向盏中冲注适量沸水而成饮用的茶。向茶盏中冲注的动作就称为点。点茶特别讲究点的技巧,强调水流要顺畅,水量要适度,落水要准确。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故宫博物院藏

抹茶点饮法延续至宋代最为鼎盛,后被东瀛学去,发展为日本茶道的主流。日本镰仓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成书的《吃茶往来》中描写唐式茶会中的点茶仪式时道:亭主之息男献茶果,梅桃之若冠通建盏,左提汤瓶,右曳茶筅,从上位至末座,献茶次第不杂乱。这里也提到了汤瓶。

宋越窑青釉瓜棱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汤瓶继承了鸡首壶流短小而置于肩部的特点,所以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内无法灌满,倾倒也不很便利。因而自唐至宋,汤瓶的流和把始终向着细长的方向发展,宋代时流口已基本与瓶口平齐,并且流的安放点逐渐下移。

元代龙泉窑青釉执壶故宫博物院藏

至元代,流和把从肩部一直移到了腹部,流变成了细长外撇的管子,以致流与肩之间往往连以S形的饰物,用来加固防断裂。至此,汤瓶改了个名字叫执壶,现在通常意义上的壶这才定了型。执壶中有不少是酒壶或水壶,壶身多高而细长呈瓶形。真正的茶壶出现还是明代以后的事。

明供春紫砂壶国家博物馆

清陈鸿寿紫砂壶

明洪武二十四年九月,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改贡叶茶,从而确立了叶茶泡饮法的主导地位。叶茶取代抹茶带动了茶具在各方面的变化,也使直接用瓷壶或紫砂壶泡茶叶饮用成为时尚。茶壶的说法也就出现于此时。茶壶的使用弥补了盏茶易凉、易落尘的不足。形制基本上沿用元代,但立足于专门泡茶的角度也作了一些改进。比如明人冯可宾《茶笺》中道:茶壶窑器为上,锡次之。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为得趣。何也?壶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明代的茶壶虽然源自唐宋的汤瓶,也都是茶具,但因饮茶法的改变,功用完全不同。茶壶用于泡茶,汤瓶则用来煮或盛沸水以供点茶,类似于现在的开水壶。在叶茶泡饮法流行以后,如此单纯用来煮水的器物一般不再作为专门的茶具看待。

陶瓷名词:鸡头壶


鸡头壶——壶的一种式样。以壶嘴作成鸡首状,故名,始见于西晋,延续至唐代初期,各代器型略有变化。浙江地区盛烧,品种为青釉和黑釉。

西夏陶瓷中的雕塑艺术


陶瓷雕塑包括建筑雕塑和瓷塑等类型,它们代表了西夏雕塑的一个重要门类。 

唐宋时期,由于宫殿建筑的空前发展,因而也就形成了建筑雕塑艺术的繁荣局面。相对后起的西夏,在强调民族独立意识的同时,又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统治者便不遗余力地仿效唐宋那种“帝王之象”,不惜耗费巨资,大兴土木,营造豪华宫殿。早在太宗德明时期,便“役民夫数万于鏊子山,大起宫室,绵亘二十余里,颇极壮丽”。及至元吴称帝,升兴州为兴庆府,广修宫城,营造殿字,且于城内作避暑宫, “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胜”。元吴夺太子妃之后,又于贺兰山之东,“营离宫数十里,台阁高十余丈,日与诸妃游宴其中”。不仅西夏皇帝大造豪华宫室,王侯大臣如晋王察哥、权臣任得敬也竞相效尤。

陵园是帝王死后的乐园,在“视死如生”,“作陵园若都邑”的指导思想下,陵园建筑自然也毫不逊色。西夏陵园建筑材料除一般砖瓦为灰陶烧制以外,其余均有灰陶、琉璃两种,还有部分瓷质砖瓦材料。尤其具有明显色调的琉璃构件和与佛教关系密切的莲花图案,在西夏法典中均有明文规定,为圣禁之物。“佛殿、星宫、神庙、内宫等以外,官民屋舍上除口花外,不许装饰大朱、大青、大绿。”不过,西夏陵所见者,仅绿色琉璃制品一种,其他颜色之琉璃尚未发现。而在宏佛塔的夯筑地基内,却出土有深绿、淡绿、酱紫和黄色琉璃建筑构件多种。

陶瓷知识:执壶的前世今生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自从发明了酒,随之而来的盛酒和饮酒的器物便应运而生了。中国古代用于盛酒、温酒、饮酒的各类器具皆为酒器,酒器的材质有陶、青铜、瓷、木质、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其中以青铜器、瓷器和金银器最为常见。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礼制的成熟期,礼以酒成,造就了无酒不成礼的时代。正是因为酒器作为礼器在夏、商、周时期得到了重视,青铜酒器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化中的亮点。秦朝时期,在南方地区,漆器已悄然流行了起来。到了两汉和魏晋时期,漆器极为盛行,如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大量漆器堪称一绝。漆制酒具,其形体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体,有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在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最为常见的。瓷器大致出现的时间是东汉前后。东汉以降,随着制瓷业的发展,从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的各个朝代,造型各异的瓷质酒器纷纷出现,酒注子就是其中之一。

唐代黑釉执壶

酒器注子的出现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出现了桌子,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子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李匡乂《资暇集》卷下注子偏提:元和初,酌酒犹用樽杓,所以丞相高公有斟酌之誉居无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罂,而盖、嘴、柄皆具。大和九年后,中贵人恶其名同郑注,乃去柄安系,若茗瓶而小异,目之曰偏提。此时的注子由于一侧置柄,唐人称之为偏提。唐韩偓《从猎》诗之三:忽闻仙乐动,赐酒玉偏提。宋林逋《寄太白李山人》诗:身上只衣麄直掇,马前长带古偏提。宋林洪《山家清事酒具》:旧有偏提,犹今酒鳖。长可尺五而匾,容斗馀。从这些史料中看,偏提确为酒器。

唐代黑釉瓜棱执壶

唐代茶叶末釉执壶

从史料来看,注子至少始于晚唐,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具。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是由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鸡头壶或盘口壶演变而来,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等酒具。宋曾慥《高斋漫录》:欧公作王文正墓碑,其子仲仪谏议,送金酒盘盏十副,注子二把,作润笔资,欧公辞不受。宋王銍《默记》卷上:顷刻狱就,擒张及造酒注子人凡数辈。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他每吩咐小和尚,另藏着一把注子,色味虽同,酒力各别。由此可见,当时注子的流行之盛。在唐宋时期,无论青瓷、白瓷,还是南北各个窑口,酒注均属常见产品。

唐代褐釉执壶

五代青釉瓜棱带盖执壶

由唐至宋,由于各朝代审美相异,不同时期的酒注造型也有所不同。唐代早期,注子的口部一般呈浅盘形,器身矮胖,短颈,鼓腹,置圆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及曲柄,施釉不到底。晚唐、五代时,器身加长,颈部加高微细,腹呈椭圆或瓜形,流与柄加长,显得轻盈秀丽。宋代壶身更趋瘦长,以瓜棱形为常见,流、口和柄加高,器形修长秀美,并多与温碗相配,合称注碗。首屈一指长沙注独领风骚数百年唐代长沙窑大量烧造釉下彩绘瓷器。它突破了青瓷的单一釉色,丰富了唐代瓷器的装饰技术,开创了后世釉下彩瓷器的先河。长沙窑工匠们除了擅长瓷器色彩和装饰内容变化外,也在造型上创造出许多实用美观的器皿。特别是注子的造型之多,在唐代可称首屈一指。

唐代长沙窑所出注子以注口为例,就有直口、洗口、喇叭口等。注腹则有长腹、圆腹、瓜棱形腹、椭圆形腹和袋形腹等。注流的安置也颇具匠心,有方形、八角形、直管形等。注柄的款式则随注身而变化,开创一代新风。由于在长沙窑遗址出土的注子上书写有陈家美春酒、酒温香浓、自入新峰市,唯闻旧酒香等题识者,因此也从侧面证明了这类注子确是当时的酒壶。

到宋元两代,酒注更为流行,并且还给酒注配备了温碗,这种酒注常被称为注壶。古人习惯于饮热酒,温酒的方法是先将酒倒入酒注中,再将酒注放入装有热水的注碗中,酒是通过热水间接加热的。所以,注壶常与注碗组合成套出现。这一形象较早见于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大抵都人风俗奢侈,度量稍宽,凡酒店中不问何人,止两人对坐饮酒,亦需用注碗一副,盘盏两副,果菜碟各五片,水果碗三五只,即银近百两矣。说明北宋时曾普遍流行使用注壶、注碗。此外,在宋辽金元墓葬壁画、砖雕和绣画的宴饮执壶是瓷器收藏宠儿早在南北朝早期的青瓷中,已经出现了执壶的造型。从考古发现及现存实物来看,自隋、唐至宋、辽、金再到元、明、清,各朝皆有执壶出现,长达千年而长盛不衰,极受欢迎。

唐代黄釉执壶

五代青釉带盖执壶

北宋青釉瓜棱凤首执壶

唐代执壶,喇叭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腹部硕大,把手宽扁;晚唐执壶颈部加高,嘴延长,孔加大,椭圆形腹上有四条内凹和直线,美观而实用;五代时流与口平,容量增大,壶底改成圈足,壶身以椭圆形为多;宋代执壶,壶身多呈瓜棱形,流、口及柄等高,柄较长,更为实用;元代执壶以玉壶春瓶为壶身,流贴于腹上,较宋代为长,高度一般与壶口平行,并向外倾斜,在流与颈之间以S形饰物,柄与流对称,下端贴附腹部,高与流平行或稍底,产品以景德镇青花器为多,浙江龙泉窑也有烧制;明永乐朝执壶形制与元代相仿,把高,流长,壶身如瓶,较为清秀。因执壶极为受欢迎,以致使执壶这类产品出神入化地派生出仿生一类的动物甚至人物壶等不同的艺术形象,由单纯的实用器而为蔚然升华为各种不同的实用观赏器,使之成为中国古代瓷器收藏中的宠儿。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赏析陶瓷中的倒流壶》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赏析陶瓷中的倒流壶》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