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国粹苑全球艺术陶瓷馆景德镇馆5月开馆

国粹苑全球艺术陶瓷馆景德镇馆5月开馆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09-08

景德镇古代瓷器。

唐山日用陶瓷出口滑坡势头出现转机

2月份,唐山日用陶瓷出口滑坡势头出现转机,经唐山局检验合格,货值367.06万美元的日用陶瓷顺利出口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货值同比增长了54.90%。这是自2008年7月唐山日用陶瓷出口持续下滑19个月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

日用陶瓷是唐山地区大宗传统出口商品,从业人员数万人,对促进唐山外贸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日益高筑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日用陶瓷出口量自2008年7月开始持续下滑。为了扭转这一不利态势,唐山局在2009年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与企业共克时艰。

一、深入调研出对策,检企合力谋发展

唐山出口陶瓷多为普瓷、骨瓷产品,新产品开发进度相对滞后,品种老化、价格低廉成为出口创汇的绊脚石。加之个别企业为了争抢出口市场,不惜相互杀价,影响了日用陶瓷出口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此,今年1月份,唐山局借开展企业分类管理评审之机,组织专人深入企业调研,广泛听取企业目前在陶瓷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摸清了唐山陶瓷行业的出口形势、存在的共性隐患及问题。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向陶瓷企业提出了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开拓多元化市场等多项建议,均被企业采纳并实施。

二、创新思路讲实效,减负提速两不误

出口陶瓷属劳动密集型产品,批量大、利润率低,而仓储、运输等中间环节要耗费相当大一部分成本,由于陶瓷产品必须经检验检疫部门检测合格后才能出口,因陶瓷检测技术含量高,所以实验周期相对较长。对此,唐山局依据企业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减少对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出口产品质量稳定的普瓷白胎及外花产品生产企业的抽检批次;根据产品风险程度,对风险较低的陶瓷产品和出口量大的二类企业实行 周期检测+日常监管+抽批检验 的检验监管模式,在确保出口陶瓷质量安全的同时,既减轻了企业负担,又提升了通关速度。

三、倾心指导提质量,应对壁垒见成效

针对欧、美等国对我国出口陶瓷产品设置的关于铅、镉溶出量、放射性等卫生标准等技术壁垒,唐山局在及时跟踪国际相关检测标准最新变化的同时,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从源头抓质量,严格过程控制,追溯排查隐患,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落实产品质量责任制,并指导企业针对不同国家的技术性要求,建立适宜的厂检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有的放矢应对国外技术壁垒。经唐山局检验合格的产品均在国外顺利通关。

taoci52.com精选阅读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在景德镇开馆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20日在中国瓷都景德镇的御窑厂遗址开馆,为公众欣赏古代皇家精品瓷器、了解中国精湛的制瓷技艺及其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平台。

景德镇御窑集中了元、明、清三代中国最优秀的工匠和最好的原料,为皇族烧出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瓷器。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只看到御窑瓷器的烧成品,其制作管理过程与深厚的工艺内涵却常被忽视。

为此,景德镇文化部门组织业内高水平企业,探索古代制瓷工艺,根据御窑瓷器特征,印证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经上千次试验,力图再现御窑瓷器的生产工艺,并严格按照这些工艺模拟烧造出一批产品,使普通公众也能欣赏到古代专供皇族的精品瓷器。

中国御窑工艺博物馆馆长向元华说:“馆内展品达150多件,主要模拟明、清时期御窑厂生产的日用瓷器,再现了白鹿尊、青花抱月瓶、百碟瓶一批历史精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张燕认为,这批展品在逼真度等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生产者对古代制瓷工艺各个环节的研究非常深入,遵循这些工艺生产出来的部分产品公之于众,有助于研究人员解决中国陶瓷考古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为研究中国陶瓷史、科技史、文化艺术史提供了一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博物馆还通过文字、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向游人展示制瓷工艺的历史和传承,介绍这些珍品的原料和窑具,工匠成型、彩绘、填色的制瓷过程,以及历代帝王管理窑厂、官员监督工匠制作的历史等。

博物馆位于元、明、清三代专门烧造宫廷用瓷的皇家窑厂遗址之上,这片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具有独特的文化考古价值。多年来,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多次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埋藏落选的贡品、遗址等大量官窑标本,修复了数以千计的官窑珍品,有一批被誉为“绝世孤品”的瓷器和文物遗存面世。

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昨于淄博开馆


作为本届陶博会重要内容之一的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开馆揭牌暨故宫陶瓷精品展仪式今天举行,这标志着被陶瓷界一度称为“散兵游勇”的刻瓷艺术,真正作为淄博陶瓷产业的一大特色艺术门类而登上了“大雅之堂”,刻瓷艺术有了一个长期展示和推广的阵地。

新建成开放的刻瓷艺术馆面积1500平方米,位于中国陶瓷馆二楼,其总体布局分为展示区、表演区和休息区三大区域。记者在展示区内看到,名为《古齐画鉴》的刻瓷展示,用28块1.2米×1.8米的瓷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古齐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的历史。

在国礼复制区,展示了淄博市刻瓷艺术家近十几年来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和国际友人的刻瓷艺术品;另外,在展示区内还有在民间搜集的部分清末和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刻瓷艺术品。在表演区,记者看到,李世典、翟善法等6位刻瓷艺术家为现场游客进行刻瓷表演。游客要是累了,可以到设立的休息区内,欣赏茶艺师精湛的茶艺表演及品茶。

据介绍,中国陶瓷馆刻瓷艺术馆内展示了淄博刻瓷艺术大师的500余件刻瓷作品。

中国陶瓷馆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刻瓷艺术馆把淄博的陶瓷文化和齐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刻瓷艺术的巧妙神韵表现出来,并以刻瓷艺术馆为窗口和平台,把分布松散的刻瓷艺术品聚集起来集中展示,全面系统地宣传淄博刻瓷艺术的发展状况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刻瓷艺术馆开馆揭牌的同时,北京故宫陶瓷精品展一并开展,中国陶瓷馆从故宫博物院借展的唐、宋、元、明、清时期的21件陶瓷精品同时向市民开放,此展从10月18日开始到12月31日结束。

景德镇馆亮出“看家宝贝”


在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举办的“文化的力量——文化强省系列文化活动”还在进行之中,展览活动现场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全省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景德镇市在此次活动中也亮出了自己的“看家宝贝”,多维度、全景式的重点展示了千年陶瓷文化的独特内涵和发展活力,深受观众的青睐。

在景德镇馆前,一场独具特色的瓷乐表演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为现场增添了别样的气氛。走进馆内,浓厚的陶瓷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受到千年瓷都的魅力。据景德镇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景德镇馆通过世界的景德镇、中国的景德镇、未来的景德镇三个篇章,全面展示景德镇感恩奋进,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新路子、推动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所取得的新成就。

一走进景德镇馆就是序厅部分,通过水幕装置艺术形式的“海上丝路文物出水”画面映入大家眼帘。景德镇作为中国五千多年陶瓷技艺文化发展的巅峰地,作为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和货源地,成为了代表江西走向世界、世界感知中国、认识江西的重要文化符号。

在世界的景德镇这一板块中,展示了景德镇与世界对话、交融交流背后的故事。现场展示了世界知名博物馆珍藏的景德镇名瓷、名画中的景德镇名瓷,以及明清时期精美的景德镇外销瓷,这些瓷器中西合璧,流光溢彩,令人称赞。同时,现场还通过真人还原的形式,再现了十八世纪欧洲贵族使用瓷器的生活场景。

一位观展者向记者表示,名扬天下,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通过参观景德镇馆,对陶瓷文化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了解,对景德镇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华丽转身从景德镇陶瓷馆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景德镇陶瓷馆是国内第一家大型陶瓷专题艺术博物馆。景德镇陶瓷馆于1954年1月1日对外开放,最初馆址临时设在市区中华北路301号的天主堂内。1955年9月,景德镇陶瓷馆的新馆舍正式落成于莲社北路21号。它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528平方米,馆名由郭沫若先生题写。1965年8月扩建展厅主体两侧469.2平方米,与主体形成一个整体。1974年1月,陶瓷馆第二次扩建,新建一幢三层的展览大楼,计1500平方米。截止2013年6月,景德镇陶瓷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84平方米,库房面积376平方米,展厅面积3194平方米。

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着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品佳作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500余件,涵括了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长河中的代表品种。从装饰上分,有影青、卵白、青花、五彩、粉彩、色釉瓷等;从造型上分,有碗、盘、杯、碟、壶、瓶、罐、雕塑等;从工艺上分,有拉坯、印坯、镶坯、注浆、机压等;此外还收藏不少外国瓷和外地瓷,以及金石玉器、书画等。特别是景德镇近现代艺术陶瓷精品,更是该馆独有藏品。所有馆藏品类丰富、科学价值极高,为陶瓷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最可靠的实物依据。

(一)

眺望世界范围,没有第二座类似景德镇陶瓷博物馆专门针对陶瓷艺术的博物馆。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们拥有了别人不曾拥有的精彩。在过去一甲子的岁月里,它心平气和地站在喧嚣以外的安静之处,如果途经此处的人们不特意抬头仰望,就会与深邃的历史,跌宕起伏的制瓷传奇擦肩而过,这将是一种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遗憾。因为,这里收藏着有关”CHINA”一切,错过这里,将无法在他处得到盘踞在你内心有关瓷的解答……

因此,便有了一条原则成了外地人来景德镇应该完成的规定动作:他们必须去三个地方——御窑厂、景德镇陶瓷馆和古窑。如果忽略这三个地方的任何一处,仿佛都不曾真正来过景德镇,更别说了解了“CHINA”的真正身世故事,那将是何等的遗憾呀!而景德镇陶瓷馆就像这座城市瓷文化的一位“守护神”,它默默地庇护着、收藏着这座城里所有有关瓷的一切信息,过去、现在、甚至未来。只要你迈进那扇门,它向你敞开的是一个熠熠生辉的陶瓷世界……

景德镇陶瓷馆眼下位于风景优美,闹中取静的莲社北路169号,馆名是1964年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馆内藏品通过调拨、捐赠、收购、移交等方式入藏。其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陶瓷馆建馆初期先后从文化部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调拨一批精品供景德镇陶瓷馆收藏、展示。 景德镇陶瓷馆内收藏有自新石器时代陶器和汉唐以来景德镇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名作3万余件,其中文物藏品5000余件,还有收藏有明清及当代书画600余幅,其中有“金陵八家”、“珠山八友”等名贵字画,以及玉器、金银器、砚台、石碑、石刻等杂项藏品。

当你走进景德镇陶瓷馆,你就走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瓷的世界,虽然在陈列上只是沧海一粟,难以完全,但这里呈现的是陶瓷中的精品,是陶瓷艺术领域中的一个个生动的代表符号。这座陶瓷馆,规模不大,但里面的容量却不小。其设有“历史之部”、“新中国之部”、“专题展览厅”三个部分,共计有220多件古今经典瓷器展品,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从五代的青瓷、白瓷,到宋代的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釉里红,以及明代的青花瓷、五彩瓷,斗彩各类颜色釉瓷,直到清代的数十类精品陶瓷。

这里还有我市原各大国有陶瓷厂、陶瓷研究所、著名陶瓷名家的精品瓷之收藏。这些珍贵的陶瓷真实地反映了景德镇陶瓷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展示了历代景德镇陶瓷工人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精神。景德镇陶瓷馆基本陈列展示的是景德镇自汉代开始至今的历代陶瓷代表品种220件,比较系统的诠释景德镇1800余年瓷业薪火相传,发展脉络完整的历程,让观众从中品味到——景德镇由瓷器而形成陶瓷产业进而独步陶瓷制造业高峰,成为“瓷都”的发展历史。

(二)

景德镇陶瓷馆全年365天免费开放,平均每年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左右;为了普及、推广陶瓷文化,进行历史教育,景德镇陶瓷馆特成立景德镇陶瓷馆社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馆长亲自担任,一名副馆长专门负责整个教育工作的运行,并规定各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经常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在本市各个社区、人员密集的场所,以“陶瓷文化进社区”专题教育展出分“水土宜陶、古窑遗址、瓷业建筑遗址、制瓷技艺、历代陶瓷精品”五个部分内容,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景德镇陶瓷历史制瓷工艺、过程等方面情况。每年多次举办各种类型展览活动,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他们更多的了解到陶瓷文化知识。博物馆每年以不同形式组织学生到馆参观,进行科普教育,接待大中专院校学生到馆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把集中活动和经常性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创出特色,创出实效,扩大影响。

而且,为了让全国人民都能充分感受到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辉煌历史,景德镇陶瓷馆多年来坚持在国内其他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次数多达近20次,他们注重选择和国有博物馆合作,保证了质量、规模和安全。除了国内重要一线城市外,专题展览足迹还踏入北京、咸阳、杭州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产生了良好效应。

陶瓷馆还利用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契机,运用图版形式进社区、到学校、走军营开展宣传,并且邀请部队官兵、机关工作人员、学生来馆参观交流。陶瓷馆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采取了不同的讲解方式,如针对中小学生,采取科普教育、陶瓷知识教育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专家学者,从陶瓷历史、陶瓷工艺、陶瓷鉴赏等形式进行讲解;针对普通观众,采取历史典故等趣味性内容进行讲解,受到参观者的欢迎。

因而,这里丰富独特的陶瓷精品馆藏,自然也成了国际人士朝觐中国陶瓷的圣地之一。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总是可以看见来自一车车世界五大洲的专程朝圣的客人。他们在馆内面对这些精美绝伦的景德镇陶瓷艺术绝品极品肃然起敬的模样,可以想象他们内心的震撼仰慕乃至留恋忘返。

(三)

旧馆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如今显得有点狭小倨促,难以尽情全面地展示丰富的馆藏精品,难以满足广大国内外宾客的参观需求。仅以藏品展示来说,莲社北路的旧展馆只能展示藏品中一小部分,不能完整展现千年陶瓷文化风貌和发展脉络。随着景德镇陶瓷馆走过了一甲子的时间,这座博物馆的建筑物出现了老化以及无法承受巨大人流量接待的问题,旅游客车的停放也存在诸多不便。而且,与日俱增的收藏品也使得这座始建于建国初期的博物馆“有心无力”,更别说承办大型的展览,学术交流等等类似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发挥景德镇陶瓷馆的作用,以及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八方来客展示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2003年景德镇市政府就积极地酝酿筹建新的陶瓷馆。

正在施工的新馆,位于昌南湖畔,风景旖旎、地势开阔,有利于车辆的进出停放,不会造成交通拥堵,来去自如。展厅面积就高达一万多平方米,是现在展厅面积的数倍。新馆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目标,依照高标准、高规格、国际化进行空间设计规划,打造现代化、交互式的高科技展馆,功能将大大丰富和完善。建成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交流区、公共活动空间、休闲商务区、办公区、多功能区、库房区等组成,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

据记者了解,新的展馆充分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光、电、声效果,给观众以全新文化体验。不再满足于宏伟、精致的建筑中文物孤立、静态的展示方式,不再满足于定时、定点的参观模式,而是让文物生动起来,让历史的故事再现出来。比如多媒体技术做导游、语音导览、手机导览等多种方式,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展品或建筑物位置情况。再比如,观众一进入新馆的展厅,即可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藏品数据库,了解到藏品或展品的详细信息和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故事等等,非常方便快捷。

相比老馆仅仅一千平米的展览面积,新馆上万平米的展厅能展示绝大部分藏品,包括书画和杂件,将千年历史的“瓷器、瓷业、瓷都”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届时,众多难得一见的珍贵文物将让人们大饱眼福。不难想象,景德镇陶瓷馆新馆的启用和开放,必将成为瓷都新名片,再次有力地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新馆将命名为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这项工程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项目总占地面积86451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米,总投资2.5亿,主体建筑于2005年初步完工。目前,装修续建工程正全面展开,项目计划投资1.5亿,预计2015年10月正式开馆。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以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方向。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建设将紧紧抓住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中“瓷器、瓷业、瓷都”这条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和信息等展陈手段,成为集陶瓷精品展示、陶瓷学术研究、陶瓷文化传播、陶瓷知识教育于一体的公益性公共服务平台,让观众回眸景德镇“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的陶瓷发展历程,品味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盛宴,从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向世人展示中国陶瓷和千年瓷都的历史辉煌。

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开馆


7月1日上午,在热烈庆祝建党82周年之际,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举办的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开馆仪式在拉萨举行。西藏自治区领导列确、向巴平措、杨传堂、李立国为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剪彩;布穷、徐明阳、多吉、马泽碧、尧西·旺堆、顿珠出席开馆仪式。西藏博物馆馆藏明清瓷器约有2000余件,是明、清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及官员的赏赐品,集中收藏的品种全、品质高,在国内省级博物馆中是堪称丰富的。此次开馆展示的100余件精品瓷器,制作工艺精良,历史文化特征鲜明,其中有些是藏族地区传统器物造型、纹饰与内地悠久的制瓷工艺完美结合,体现了当时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关怀,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对于了解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史及研究汉藏文化艺术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尼玛次仁在开馆仪式上发表讲话说,文物作为我们国家的文化遗产,既真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又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源远流长、互相交流、互相融汇、共同发展的悠久历史。她既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再生的精神文化财富,又从一个侧面充分印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西藏博物馆此次展示的上百件明清瓷器精品,不但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而且闪耀着各族人民相濡以沫、血浓于水的光辉历史。明清瓷器精品馆的开馆,不仅从一个方面丰富了西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展示。他说,西藏是全国文物大省区之一,文物资源十分丰富,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按照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基础的思想,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充分保护好文物、认真研究好文物、积极利用好文物,使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在西藏实现“一加强、两促进”三大任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开馆仪式之后,列确、向巴平措、杨传堂、李立国、布穷、徐明阳、多吉、马泽碧、尼玛次仁、尧西·旺堆、顿珠在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西藏博物馆负责人陪同下,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西藏博物馆明清瓷器精品馆。区党委办公厅、武警西藏总队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景德镇:“博物馆+”让博物馆活起来


2019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市6家国有博物馆、12家民办博物馆和1家行业博物馆,紧紧围绕“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活动主题,一改以往的主场模式,活动百花齐放,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中枢”作用,以观众为中心,以社会为导向,广泛服务于社会,提高群众对博物馆重要性的认识,营造全市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博物馆热”正在成为社会文化的新时尚;“博物馆+”正在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博物馆正在为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新空间。

管理层面的重视

5月17日,记者采访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文物科科长占兴华。他告诉记者,从这些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旅游局对博物馆的管理来看,从数量到质量上的要求越来越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对此,占兴华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认为,要辩证地看待传统和未来,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发扬,但博物馆要活起来,也要与时俱进,要将科技融入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中,使传统焕发新的生命力。在占兴华看来,博物馆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博物馆热”和“博物馆+”可以使博物馆得到延伸发展,衍生出新的文博产品。

形式多样的展览

5月18日,记者在我市各大博物馆采访时,真实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在国际博物馆日的丰富活动,更感受到博物馆对于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意义。国际博物馆日当天,我市举办国有博物馆展览7项,非国有博物馆展览5项,国有博物馆开展社教活动7项,非国有博物馆宣传活动10余项。

如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图片展”、景德镇民窑博物馆的“景德镇民窑制瓷宣传展”和浮梁县博物馆的“博物馆进部队——文物保护图片展”。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精选出近170幅反映民国时期制瓷资源、制瓷技艺、瓷业建筑和解放后计划经济时期陶瓷发展、城市风貌的老照片进行集中展示,目的是弘扬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彰显瓷都工匠精神,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景德镇力量”,同时配以免费定时讲解,为公众系统梳理了景德镇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和景德镇民俗博物馆联合外展“启明气象——景德镇御窑出土洪武官窑瓷器特展”,本次展览从珍贵的文物中挑选出92件洪武官窑瓷器精品,通过此次展览向参观者展示明代洪武官窑的辉煌成就。同时,民俗博物馆提供的系列窑具、古代传统制瓷用具等也在展览中展出,并现场展示了包括传统手工成型工艺、陶瓷绘画工艺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让观众参与体验,通过文物静态陈列与技艺动态展示结合,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传统制瓷工艺,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的创新

景德镇厚森青花瓷博物馆举办了“开拓与探索——文化青年创业展”,旨在通过讲述文化及相关领域青年创业的故事,探求文化及相关领域创业的方法与思路。景德镇十大瓷厂博物馆和景德镇景东艺术陶瓷珍品博物馆于博物馆日,举办以“当代文创产品展览”“景东文化创新产品展览”为主题的展览,将陶瓷历史与现代艺术创新相结合,通过当代创新型文创产品,让观者在特色各异的展品中感受传统与创新。我市各博物馆围绕活动日主题,发挥各馆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布置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展览,搭建博物馆公众展示、普及文化的平台。

通过“5·18国际博物馆日”各项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社区、社群、社会活跃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倡导博物馆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让公众了解和熟知博物馆,增进了公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博物馆将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城市窗口、文化地标”为己任,充分讲好瓷都故事、传播好瓷都声音、诠释好瓷都特色,充分发挥文化中枢的作用。

景德镇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七选手入围


6月24日下午,在设立于景德镇市文化局的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处获悉到,经过资格审核与实地考察,评委会办公室已从众多申请设立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者中遴选了7名候选人,并在本月中旬将名单报请了上级审核。

景德镇市政府有关部门于2007年4月就发布了《景德镇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管理暂行办法》,对经过有关部门批准而设立的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由政府统一授牌、规范管理,并将其纳入文化旅游和对外宣传展示的范畴。评定委员会专门负责对个人艺术馆开设者的资格认定,该委员会于去年6月28日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将周国桢陶瓷艺术馆、刘远长陶瓷艺术馆、李菊生陶瓷艺术馆列入了首批授牌名录。

据了解,对于申请设立个人艺术馆的人士有严格的准入限制,申请人必须具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陶瓷美术专业正教授职称,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享受省级以上政府津贴的高级工艺美术师条件之一,或具有较高陶瓷艺术成就和影响力的陶瓷艺术名家。与此同时,对于艺术馆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定。并且馆中的硬件设施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应在交通便捷、方便旅游车辆出入的地段选址、按规划要求建设;馆舍面积必须达200平方米以上,馆内必须陈列50件以上申请者本人的陶瓷作品。为更好地将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打造成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宣传交流、文化展示、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平台及特色旅游的窗口。经景德镇市政府授牌的陶瓷名家个人艺术馆将在市人民政府网站、景德镇道路交通指示牌、导游手册、旅游交通图等相关媒介中,用中英文等多种语言予以标注。

访景德镇陶院教授周国桢陶瓷艺术馆


赶在景德镇市政府向三位陶艺家名人陶瓷艺术馆正式授予牌前,笔者拜访了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画家、陶艺教育家,景德镇陶院教授周国桢先生,并在他陪同下,单独参观了这座浓缩了他半个多世纪陶瓷艺术创作历程和丰硕成就,也折射了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剪影的“周国桢陶瓷艺术馆”。

当时展馆只有我和周先生,但是从周先生向笔者一一展示的几大本来客签名簿得知,这座从2001年初就不定期开放的陶瓷馆,早已经有中外许多著名艺术家曾来这里流连忘返。从签名簿中的各种文字赞语题词,我得知,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蔡若虹称誉“周国桢的陶瓷艺术是形神兼备的最好榜样,把艺术推到了一个崭新阶段”;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陶艺顾问李茂宗称其为“现代陶艺创作先锋”;原副市长汪天行也赞其展品是“精品极品绝品”,至于欧美、日韩等外国陶艺家,对他这位陶瓷泰斗的赞语更比比皆是。

景德镇陶院教授周国桢先生

周先生的艺术馆占了三层楼展厅,两个大展厅展示了他4个时期的各类陶艺代表性作品,及其它陶瓷作品、名人题词,速写草稿等部分展品: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白毛女》

第一部分展品是周先生“朦胧时期”(1954--1959)作品,为《白毛女》、《弹弓手》、《迎春》等,反映了作者当时对景瓷雕塑题材的突破,但对陶瓷装饰材质和瓷雕表现语言特色的认识还在朦胧中。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西班牙舞》

第二部分展品是“唯美时期”(1960--1981)代表作,如《独立》、《母子羊》、《西班牙舞》等,主要反映作者创新运用难度极大的高温色釉等材料,丰富瓷雕表现力,增加了瓷雕表现语言和手段方法。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落叶归根》

第三部分是“古风时期”(1981--1988)的代表作,如《落叶归根》、《黄河》等,反映了他大胆突破陶瓷雕塑材质运用和装饰手法,追求各种材质综合运用,意蕴反朴归真的新理念。

周国桢陶瓷艺术作品:《静观》

第四部分则是1988年开始至今的“新表现时期”,代表作有《静观》、《羚羊》等,综合采用了各种陶瓷材质,以及“盘条”、“卷筒”等民间传统技法,体现了周先生对陶瓷艺术的现代表现语言和理念的不倦追求,反映了周先生对我国现代陶艺的民族纯艺术之路的孜孜探寻。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国粹苑全球艺术陶瓷馆景德镇馆5月开馆》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国粹苑全球艺术陶瓷馆景德镇馆5月开馆》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