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瓷砖放射性 > 导航 >

感受陶瓷放射出来的中华奇光

感受陶瓷放射出来的中华奇光

瓷砖放射性 陶瓷艺术 陶瓷文化

2020-09-16

瓷砖放射性。

陶瓷发光发亮

随着社会的快速和谐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渴望得到更多轻松愉快的享受,因此,很自然地会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进行重新考虑。与此同时,现代陶瓷灯具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开始流入现代社会,并很快与室内家居融合在一起,深受人们的喜爱。

陶瓷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近年来,陶瓷灯具也开始在市场上流行起来,琳琅满目的陶瓷灯也分很多种,本期,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薄胎陶瓷灯。

薄胎陶瓷灯的由来

薄胎陶瓷灯始于北宋年间,至今有千年的历史。薄胎陶瓷灯由于其工艺的复杂性及成型的高难度,最早只是作为宫廷的装饰灯具。陶瓷灯贵在其深厚的文化积淀,秉承传统工艺绝技,独创浪漫新古典的灯饰风范,游走于现代与古典之间,温婉却又闪耀着灵动的光芒。宛如一位江南女子,细细地抚琴,柔柔地吟哦,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式的浪漫情调。其瓷体造型饱满,釉彩浓丽,如明月,皎洁透亮;如美玉,温润清雅;又如花间,春色满堂。点亮一盏陶瓷灯,便可沉醉于如梦如幻的境界之中。

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是景德镇著名传统瓷器品种中久负盛名的特种工艺产品之一。成品轻巧秀丽,透光性好。薄胎工艺是景德镇千年传承的国粹技艺。其工艺过程极为复杂,从配料、拉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40多道工序,全部采用手工,分3次烧成,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们称之为:薄如纸,白如玉,明如月,声如磬。

薄胎陶瓷灯的工艺

薄胎陶瓷灯,在制成工艺上不同于普通瓷器的烧制方式,其从选料、制模、翻模、打浆、注浆、修胚、青花泠、素烧、浇釉、高温烧、绘画(贴花)、烤花、打磨等四十多个环节上,都是由能工巧匠纯手工精心制成。再经过3次高温烧成,最高烧成温度达1300多摄氏度,因此在耐高温特性上无与伦比,再长的照亮时间也丝毫不会影响灯罩,更不会有异味、褪色等问题。由于采用世传秘方配料烧成,其莹白透光性极好,比普通磨砂玻璃或烤瓷玻璃在透光性上更胜一筹,其透出的光线更显温和柔美。轻轻敲之,声音清亮如磬。瓷体外形饱满、圆润,釉彩发色艳丽,附着性极好,百年不褪色,釉面也不怕摩擦蹭刮,便于清洁。

薄胎陶瓷灯的发展现状

瓷都景德镇人传承了薄胎陶瓷的千年绝技,让工艺复杂的薄胎陶瓷灯发展成走入寻常百姓家庭的现代薄胎陶瓷灯具。

当前,全世界的薄胎陶瓷生产在中国,中国的薄胎陶瓷在景德镇。薄胎陶瓷灯,其制成工艺有独特的秘方,景德镇人世代相传,形成有如中医世家秘方不外传的传统。从光效来看,薄胎陶瓷可谓具有先天优势,薄胎柔和的光线与陶瓷画面釉彩完美融合,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华美和光,使观者不忍转睛他顾,使环境空间更加温润、光彩。据资料显示,目前在景德镇薄胎陶瓷灯生产厂家约有十来家。随着现代工艺的提升,一些镂空灯罩开始引用薄胎和玲珑瓷器混合的一种,原理是在瓷器胚体上通过镂雕工艺,镂雕出许多有规则的“玲珑眼”,然后施以釉烧成后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观,被喻为“卡玻璃的瓷器”。因为“玲珑”的本义就是灵巧、明澈、剔透,所以,以玲珑称这种瓷器是非常确切的。玲珑瓷也有很悠久的历史,所以,也是景德镇的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玲珑瓷往往配以青花图案,叫青花玲珑瓷。这种瓷器既有镂雕技术,又有青花特色,古朴、清晰。解放后的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产品除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文具等日用瓷外,又精制成各种花瓶、各式灯具等陈列瓷。近几年来,更发展为彩色玲珑、薄胎玲珑皮灯等非常精美的工艺美术瓷。

编后

薄胎陶瓷灯是古色古香的造型和现代高水平技术的完美结合。其轻巧、精致、透光性好,加之薄如纸,白如玉,明如月的精妙特质,充分显示了我国千年传承的国粹技艺。厂商们不妨思考一下,如何把我们的中国陶瓷风刮到全球,让世界感受透过陶瓷放射出来的中华奇光。

taoci52.com扩展阅读

儿童房谨防放射性元素 瓷砖哑光的好


儿童在抵抗力方面远不如成人,所以在装修时,儿童房的装修无论是家具、还是墙面、地面、天花顶的材料,都要注意环保、低甲醛含量、低辐射。如果想要用瓷砖来装修儿童房,我们首先要考虑哪些瓷砖可以用,其次要考虑哪些品牌、店面的瓷砖质量靠谱,在选择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才能避开劣质产品。

儿童房谨防放射性元素瓷砖哑光的好

儿童房可以用哪些瓷砖?

在装修建材上,我国制定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将建筑装修材料的放射性水平分为A、B、C三类,其中瓷砖产品也要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划分。目前市场上合格的瓷砖产品,其辐射性都获得一定的控制,很少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居空间,包括儿童房允许使用高质环保的瓷砖。

儿童房可以铺贴一些安全环保性高的瓷砖,具体是哪些呢?首先,按照上文提到的,A类建材是放射性最低的,适宜铺贴普遍的室内,这也是儿童房瓷砖应当达到的标准。同时,建议儿童房选择亚光砖,因为太亮的瓷砖反光率过大,会影响儿童的视力,特别是有灯光照射时对眼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选购时要注意瓷砖材质结实、无色差、砖面平整平滑,质量过关。

此外,儿童房应当拒绝使用纯白色和深色瓷砖。理由是:瓷砖越白,辐射越大;颜色越深,放射性也越大,尤其是深红色系瓷砖。

儿童房瓷砖选择注意事项:

1、到正规商场买瓷砖。消费者应该到正规建材市场、品牌企业购买瓷砖。购买瓷砖时应该要求商家出示产品说明书,检查瓷砖的放射性标准是否达到A级(详见相关链接对A级的注解),不买价格过低的产品。

2、看证书。用于室内铺贴的瓷砖在外包装上会标明:“放射性水平:A”。如果产品包装上有绿色环保标志、ISO14001国际环保体系认证书、质量体系认证标志、国家免检标志等更佳。此外,抛光砖必须有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

3、不建议大面积铺设天然石材。一般而言,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核素高于瓷砖,不建议大面积使用,可以小面积用于装饰。

4、不建议大面积铺设深色产品。彩釉砖表面放射性元素氡的析出率比普通砖要高。林赤峰建议,家居环境不宜大面积铺设深色瓷砖产品。由于这类产品含有更多铀、钍、镭、钾等长寿命天然放射性同位素,辐射量相对大。

5、建议使用哑光产品。室内特别是儿童房最好选择哑光砖。若铺贴抛光砖,避免灯光直射砖面,平时家中尽量开小灯,否则容易因光反射带来光污染。此外,平时应多开窗户,使空气流通。

6、委托具有CMA认证的机构检测。若消费者选择委托相关机构对产品的辐射剂量率进行检测,应选具有CMA认证的室内环境检测单位检测。

如何辨别陶瓷“贼光”与“宝光”的不同?


如何辨别陶瓷“贼光”与“宝光”的不同?

一些藏友经常问我:“究竟如何来辨别陶瓷‘贼光’与‘宝光’的不同?”在一些书本上,或者专家在电视上都曾侃侃而谈:“宝光”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像玉一样温润的、内潋的、养眼的;而“贼光”呢,是表面的、张扬的、刺眼的浮光……对于尚未入门,或者初入古陶瓷收藏之门的人来说,这些论述还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譬如,说“宝光”如玉一般的温润,而玉有和田、俄罗斯、阿富汗……还有新玉、老玉、高古玉、岫玉、出土的、传世的、生坑的、盘熟的……究竟指的是哪一种?正因为所述不明确,故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云里雾里。再譬如说“贼光”是浮在表面的光,而且亮得有些刺眼,像玻璃似的光泽,但是,千年的高古瓷如果放置环境良好,没受到酸碱的土浸,同样会呈玻璃似的光泽,这又使初学者懵了!

再加上瓷器种类繁多,同一窑囗有单色釉、青花、彩绘等不同,反映出来的光泽也不一样,即使同一窑口,同一时代,同一品种的瓷,因收藏放置环境的不同也会散发出不一样的光泽。我以前在给初入门的朋友解释古陶瓷釉面包浆的光泽时也会讲到以上的理论,最多加上“‘宝光’给人的感觉是釉面肥厚的,像有油脂从釉内微微渗溢似的……但很多闻者还是想象不出它的特点,一到实践看具体东西时又把握不准了。原因何在呢?我的理解是:与实物上手比,再优美的用词都是贫乏无力的。这便是单单依赖于理论的不足!

我曾和几位古陶瓷鉴定专家一起探讨过对“宝光”和“贼光”的解释,他们除了谈到我前面叙述的概念外,一位说:“老瓷的釉面一定留下磨擦的痕迹,像金属的亚光,也像毛玻璃的表面,没有刺眼的亮光,特别是那些没有丝毫磨损痕迹的,便是新的。”另一位说:“那些造假的故意将新瓷弄得脏兮兮的,所以见到特别脏的要注意,往往是新的。”这些都有一定的实例佐证,但仍都没有完全将“贼光”与“宝光”解释清楚。

的确,掌握釉面的光泽的新老区别非常重要,其间的区别也是造假者最难逾越的鸿沟。我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贼光”和“宝光”的区别,唯一的正确途径是要多看精、尖、稀的真东西,同时也要多看一些新仿品,将两者作详细的对比,看多了,脑子里自然留下了深深烙印:哪些光泽必老无疑,哪种光亮一定是新仿品。当然,釉面泛出的光泽只能昭示该器物的新老,至于要确定何朝何代,还得结合纹饰、造型、圈足、胎体等诸多元素综合考量,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

其实,最容易产生异议的,是一些精、尖、稀的如新官窑佳器,这些物品所泛出的“宝光”往往会被没有经验的人所否定。我接触过几位眼力独特的大家,如刘新园,他在一丈开外几乎就能断朝代,而且基本不会出差错。像毕宗陶博士,站在玻璃柜外,也能识别新老及年份,可见“贼光”与“宝光”的区别在他们眼里已一目了然了,若一定要让他们讲出原因,恐怕也只能如我本文开头叙述的那样来形容。同样的形容在不同人听来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由各人不同的修养、学识和理解能力决定的。

买陶器:如何区分陶瓷的贼光与宝光


一些藏友经常问我:“究竟如何来辨别陶瓷‘贼光’与‘宝光’的不同?”在一些书本上,或者专家在电视上都曾侃侃而谈:“宝光”是由内而外散发的像玉一样温润的、内潋的、养眼的;而“贼光”呢,是表面的、张扬的、刺眼的浮光……对于尚未入门,或者初入古陶瓷收藏之门的人来说,这些论述还是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譬如,说“宝光”如玉一般的温润,而玉有和田、俄罗斯、阿富汗……还有新玉、老玉、高古玉、岫玉、出土的、传世的、生坑的、盘熟的……究竟指的是哪一种?正因为所述不明确,故让初学者无所适从,云里雾里。再譬如说“贼光”是浮在表面的光,而且亮得有些刺眼,像玻璃似的光泽,但是,千年的高古瓷如果放置环境良好,没受到酸碱的土浸,同样会呈玻璃似的光泽,这又使初学者懵了!

再加上瓷器种类繁多,同一窑囗有单色釉、青花、彩绘等不同,反映出来的光泽也不一样,即使同一窑口,同一时代,同一品种的瓷,因收藏放置环境的不同也会散发出不一样的光泽。我以前在给初入门的朋友解释古陶瓷釉面包浆的光泽时也会讲到以上的理论,最多加上“‘宝光’给人的感觉是釉面肥厚的,像有油脂从釉内微微渗溢似的……但很多闻者还是想象不出它的特点,一到实践看具体东西时又把握不准了。原因何在呢?我的理解是:与实物上手比,再优美的用词都是贫乏无力的。这便是单单依赖于理论的不足!

我曾和几位古陶瓷鉴定专家一起探讨过对“宝光”和“贼光”的解释,他们除了谈到我前面叙述的概念外,一位说:“老瓷的釉面一定留下磨擦的痕迹,像金属的亚光,也像毛玻璃的表面,没有刺眼的亮光,特别是那些没有丝毫磨损痕迹的,便是新的。”另一位说:“那些造假的故意将新瓷弄得脏兮兮的,所以见到特别脏的要注意,往往是新的。”这些都有一定的实例佐证,但仍都没有完全将“贼光”与“宝光”解释清楚。

的确,掌握釉面的光泽的新老区别非常重要,其间的区别也是造假者最难逾越的鸿沟。我认为,要想真正理解“贼光”和“宝光”的区别,唯一的正确途径是要多看精、尖、稀的真东西,同时也要多看一些新仿品,将两者作详细的对比,看多了,脑子里自然留下了深深烙印:哪些光泽必老无疑,哪种光亮一定是新仿品。当然,釉面泛出的光泽只能昭示该器物的新老,至于要确定何朝何代,还得结合纹饰、造型、圈足、胎体等诸多元素综合考量,才能得出精准的结论。

其实,最容易产生异议的,是一些精、尖、稀的如新官窑佳器,这些物品所泛出的“宝光”往往会被没有经验的人所否定。我接触过几位眼力独特的大家,如刘新园,他在一丈开外几乎就能断朝代,而且基本不会出差错。像毕宗陶博士,站在玻璃柜外,也能识别新老及年份,可见“贼光”与“宝光”的区别在他们眼里已一目了然了,若一定要让他们讲出原因,恐怕也只能如我本文开头叙述的那样来形容。同样的形容在不同人听来会产生不同的认知,这是由各人不同的修养、学识和理解能力决定的。

理性看待陶瓷砖的放射性


几乎任何物质都有放射性, 陶瓷砖也不例外。2001年底我国颁布实施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针对“民用建筑工程使用的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包括砂、石、水泥、商品混凝土、预制构件和新型墙体材料;民用建筑工程使用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包括石材、建筑卫生陶瓷、石膏板、吊顶材料等”放射性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规范。

消费者对放射性物质污染的了解并不多,往往谈“辐”色变。其实人本身就处在天然放射性环境中,并不是所有的辐射对人体都有危害,只要产品的放射性指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放射性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消费者大可不必一听到“瓷砖放射性”就恐慌,更无需危言耸听。

下面就陶瓷砖放射性的形成及企业在制造陶瓷砖时对放射性源的控制做一阐述,以便消费者理性看待陶瓷砖的反射性。

一、 陶瓷砖放射性检测标准及指标限量:

陶瓷砖对人体的辐射主要包括两方面,内照射和外照射。内照射(体内辐射)主要是指氡对人体的辐射,氡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天然物质,无色无味,具有易扩散、溶于水,且极易溶于脂肪的特点,陶瓷砖中的氡是由于其原料中的镭衰变形成。外照射(体外辐射)是瓷砖本身所含有的放射性元素镭、钾、钍所产生的辐射,直接作用在人体。

国家标准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根据装饰材料放射性水平不同划分为三类,其中:A类装饰装修材料:

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内照指数Ira和外照指数Ir,需满足IRa≤1.0、Ir≤1.3。A类装修材料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对人体无任何危害。

我国不仅在标准上对陶瓷砖有严格的规定,还实行了瓷质砖CCC(中国强制产品认证)认证制度,CCC认证中要求瓷质砖放射性指标要达到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只有通过CCC认证的瓷质砖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同时,国家环保总局设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产品达到HJ/T 297-2006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陶瓷砖》要求方可获此殊荣,此标准中陶瓷砖放射性指标为:内照指数IRa≤0.9、外照指数Ir≤1.2,较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A类装修材料要求更为严格。

二、 陶瓷砖的放射性来源:

陶瓷砖是由粘土、长石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压制、干燥及高温烧制而成,所用原料来自自然界,原料中含有放射性物质,这是无法避免的,如粘土、石英、钾、钠长石、高龄土、硅酸锆这些原料中不同程度的含有镭、钾、钍等放射性元素。

经对所有陶瓷砖原料进行排查,发现“硅酸锆”为放射性最大的原料,这种原料俗称“增白剂”常用于超白砖中,国家建材行业于2009年特为此原料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陶瓷用硅酸锆》JCT 1094-2009,标准中规定了硅酸锆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内照指数IRa≤50、外照指数Ir≤54.7。

三、 陶瓷砖放射性控制方法与结果:

知道了放射性的来源,陶瓷砖的放射性是完全可以控制的,上海斯米克公司在陶瓷砖生产制造过程中,从原料进料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以及成品出厂检验全面运用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公司早在2004年就通过了“CCC”认证,2007年又通过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每年二个认证机构都要对公司从原材料进料、产品制造过程及最终成品控制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审核,确保了公司产品全面达到并严于到国家标准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中A类装饰材料和《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陶瓷砖》的要求。

为对放射性进行控制,公司购买了进口放射性测试仪,可随时对原料、配方及产品放射性进行准确监测。尤其针对硅酸锆,公司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控制,该原料供方本身就是《陶瓷用硅酸锆》标准的起草单位,公司内控验收标准:内照指数IRa≤12.5、外照指数Ir≤16.9(远严于行业标准: 内照指数IRa≤50、外照指数Ir≤54.7)。公司对硅酸锆进行每批进料检验验收的同时还不定期送国家权威机构进行放射性检测,以确保其控制的可靠性。

硅酸锆作为关键控制原料,其价格非常昂贵,无论从放射性角度还是成本方面,公司都必须对其在产品配方中的加入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为此公司专门引进了精选水洗超白高岭土和水洗超白长石来保证产品白度,以实现减少硅酸锆的加入量。我们以硅酸锆加入量的大小由高至低排序,识别出关键配方,再按产品所用配方组成将产品的放射性由高至低排序,从而识别出放射性相对较高的产品作为重点监控对象。公司对排查出的放射性较高的前三位产品的每个生产批次都做自检,每年至少二次送国家权威机构检测,从检测数据统计得到:最高内照指数IRa 为0.7, 外照指数Ir为 0.8,平均内照指数IRa 为0.34 , 外照指数Ir 为0.51,明显优于国家A类标准和环境标志产品标准。

斯米克玻化石从1993年问世以来,已经历了20余年,深得广大用户的青睐,销量数以亿计,从未发生过任何放射性的问题。在历年国家质检总局对陶瓷产品的监督抽查中,我们的放射性指标从来都是远远优于国家标准,因此我们的产品是完全可以放心在任何场合(卧室、客厅、餐厅、厨房及卫生间)使用的绿色环保产品。

综上所述,目前的瓷砖的生产技术,尤其是放射性的控制方面已经相当成熟,通常情况下陶瓷砖的放射性都达到国家标准A类要求。

几乎所有物质都具有放射性,陶瓷砖的放射性只是我们身边存在的放射性的一部分,而且是微乎其微的一部分,国家还有健全的强制认证制度保障。消费者在购买瓷砖时只要看清产品外包装上标注: 凡是达到GB6566-2010 A类、瓷质砖通过“CCC”认证、及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十环)” 的,均可放心购买、放心使用,对人体绝无任何危害。

寿纹瓷片的光内光


开光让瓷器变得更丰富

开光,一种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指在瓷器的主要部位,以线条勾画出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云头形、花瓣形、扇形、蕉叶形、心形、桃形等各种形状的栏框,然后在栏框内施画图画。这种技法借鉴古建筑的“开窗”形式,以加强装饰效果。

寿,寓意长寿,常在古代瓷器上作吉语。一些瓷器开光“寿”字纹瓷片,奇妙的是于“寿”字纹中再次开光,光内绘寿星纹,成为光内光,在开光装饰技艺中,实属少见。

南宋吉州窑、金代耀州窑、元代磁州窑、元明清景德镇瓷器的“开光”更加普遍,形式也多种多样,俗称“斗方”。古瓷器不仅造型典雅、釉彩鲜艳晶莹,而且装饰图案也十分端庄精美。瓷器的装饰由主图、纹饰、题款三者组成,纹饰是衬托主图的辅助装饰,如绿叶之于牡丹,与主图交相辉映,达到高度和谐的审美境界。

瓷器上一般为白地开光,也有色地开光。在成型器物表面,贴上圆形或方形的湿纸,施色釉后把纸揭去,在没有釉的空白处,以色料绘花纹,干燥后即行吹釉或以其他方法施釉,高温烧成。还有一种洒蓝地开光五彩器的制作,先贴上长方形湿纸,然后用青料吹青,揭去贴纸,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即为洒蓝地。再在白色开光内用五彩绘画,低温烤烧即成。

开光在景德镇的老艺人中又称“开堂子”,具有突出主体、对比强烈、以静衬动的特点。为了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留出某一形状的空间,然后在该空间里饰以山水、花纹、人物等。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窑口各有不同的装饰技法和纹饰特色。明以前称为素瓷时代,所产瓷器多为素瓷,不予任何装饰,只有少数档次较高的瓷品才饰以不同的花纹。但多为暗花、浮雕之类,与瓷品同一色调,少有彩绘。明代开始进入彩绘时代,各种彩绘纹饰色彩斑斓、争奇斗艳,极大地丰富了瓷品装饰。

购买陶瓷砖要防放射性


现在陶瓷砖和卫生洁具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家庭中,但是陶瓷砖和卫生洁具等具有的一些放射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据有关专家介绍,放射性超标的建材会对人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造成损伤,因此,在购买和使用陶瓷砖时都要注意。最好到正规的建材市场选购瓷砖,并向经销商索要产品放射性检测报告。要注意报告是否有效,报告中厂家名称与所购产品及生产日期是否相符,另外还要注意检测结果类别。对没有检测报告的陶瓷砖产品,最好的方法是请专家用专业仪器进行放射性检测,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专家提醒消费者,在使用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合理搭配和使用装饰材料,最好在新房装修前进行放射性本底的检测,这样将有助于陶瓷砖品种的选择。如果装修完的房间,可请专家到现场检测,然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记者从淄博市质检所了解到,经检测,淄博建陶企业生产的陶瓷砖,其放射性均已达到国家标准A类要求,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如果消费者还有相关问题要咨询,可以拨打(0533)2311050。

陶瓷制品的放射性及解决对策


摘要:陶瓷制品的放射性主要源自陶瓷工业用矿物型原辅材料,包括装饰材料特别是锆英粉类原料、尾矿石、工业废渣等。为此国家制定出相关标准和检验方法严加控制,对陶瓷产品的放射性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对放射性核素及其放射原理和危害要有正确的认识,本文还对有关放射性的相关标准作了科学的通俗性的讲解,有利于我们去贯彻和执行。

关键词:陶瓷制品、放射性、放射性衰变、天然放射性核素、放射性强度、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比活度、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锆砂和放射性、放射性物质的豁免规定。

前言:

对陶瓷制品放射性的关注首先来自有关瓷砖和卫生陶瓷放射性的报道,其中有一部分是反映了事实的,有科学根据的、有一部分则是被过分夸大、渲染了的。正式相关国家标准的颁布使人们有了一个参照执行的法律依据和准则。它就是GB6566-2001.其中明确规定了建筑陶瓷属于该标准的执行对象,陶瓷制品的放射性主要来源自矿物型原、辅材料、包括装饰材料,如锆英粉、硅酸锆、尾矿石、工业废渣、陶瓷色釉料等,这样,在相关材料的标准中也必须对其放射性限量作出明确规定。建筑卫生陶瓷色釉料标准JC/T1046-2007已正式颁布并将于2007年11月正式执行。其中的5.5.7关于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规定中,明确指出:色釉料虽然不是消费的终端产品,但是作为陶瓷装饰材料组成的一部分,各生产商有必要在陶瓷色釉料出厂时,报告产品的放射性核素限量水平以供陶瓷制品生产企业调整产品的参数,陶瓷色釉料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及检测,参照GB6566-2001执行。

1、 放射性和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是一种自然现象,世界上万物都是由“原子”的微小粒子构成的,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中子和电子,大多数物质的原子核是稳定的,但有些物质的原子核不稳定,它会形成同位素,会发生“衰变”,我们将不稳定核素自发地放射出粒子或辐射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将放射性核素通过放射出粒子或辐射,自发地转变成其它的核素的变化称为“放射性衰变”。将放射性物质在单一的放射性衰变过程中,原放射性物质减少到其原有量的一半所经历的时间叫做半衰期,用T1/2来表示。各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相差很大,在人造核素中,有的半衰期不到1秒,而在天然核素中,有的半衰期长达1015年。和我们陶瓷及相关材料有关的核素主要是天然核素,天然核素的种类不多,主要有以下二种:

(1)钍系(原子质量数A=4n 即钍系的母体和各子体的质量数能被4除尽,故又称为4n放射系)。天然核素23290Th的放射性衰变如下:

(2)铀-镭系(原子质量数 A=4n+2) 天然核素 23892U的放射性衰变如下:

其中,钍和铀是锕系元素中两种天然丰度最大的元素,钍大量存在的是23290Th ,它放射出α-粒子,半衰期为1.4×1010年,主要存在于独居石等矿物中;铀大量存在的是23892U,主要存在于晶质铀矿和沥青铀矿中。在以上的内容中,需要加以说明的是α-衰变和β衰变这两个名词。原子核放射α-粒子(42He即氦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称为α-衰变,原子每发生一次α-衰变后原子序数减少2,其质量降低4个单位,即其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向左移动两格,如:原子核放射出电子,其质量不变,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的衰变称为β- 衰变,原子核每发生β- 衰变后,其原子序数增加1,即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向右移动了一格,如:

在β-(放出电子)衰变过程中。原子核中有一个中子变成了质子。与β-衰变相对应的还有β+ 衰变,在这种衰变过程中,原子核放射性放出正电子,即有一个质子变为一个中子,原子每发生一次β+ 衰变,原子序数少1,即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向左移动一格,如:

α-粒子束和β-电子束、β+ 正电子束又称为α-射线和β射线,在α-衰变和β

衰变的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有射线的放射,因为原子核在放射出α-射线或β射线后,常处于激发态,由激发态通过发射出光子就可以跃迁到基态,即稳定态,此时原子核的质量数和原子序号都不发生变化,只是能量状态发生变化。α-射线、β射线和射线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其贯穿能力是>β>α-。天然放射性物质在地球形成时就存在,如天然矿物中的独居石中就存在有放射性元素,如238U、232Th、40K等,自然界中任何物质都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环境中的土壤、水、甚至空气中都会含有放射性元素;此外,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石材、和陶瓷砖、卫生陶瓷中也会含有放射性元素,关键在于其含量有多大,会不会对人造成伤害,这就要有一个尺度,即放射性强度,为此引入了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比活度等概念。

2.放射性强度及其单位

天然和许多人工核素都能自发地发射出各种射线,有的发射α-射线,有的发射β射线,有的则在发射α-或β射线的同时也发射射线,有的三种射线都有。衡量物质的放射性强度通常不用质量单位,因为质量的多少不能从根本上反映出其放射性大小,有些放射性大的物质,其质量不一定多,放射性小的物质,其质量不一定少。我们关注的是:放射性物质的放射性活度(即单位时间内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数)的大小。

(1) 放射性活度和放射性比活度。

过去,放射性活度单位采用的是“居里”(以著名核科学家的名字命名,Curie简记为Ci)或“卢瑟福”(以著名核科学家的名字命名,Rutherford 简记为Rd),1975年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决议,对放射性活度单位作了新的命名,称为“贝可勒尔”(Becquerel)其意思为每秒发生一次衰变,简记为Bq,它与“居里”和“卢瑟福”的关系如下:

1Ci=3.7×1010Bq

1Rd=1×106Bq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放射性活度的法定计量单位是Bq,Rd已废弃使用,Ci也将淘汰,通常我们在对放射性相关的检验报告中用到的放射性强度单位是放射性的比活度,即某种核素的放射性活度除以所在该物质的质量后所得之商:

C=A/m 式中:

C:放射性比活度,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1);

A: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单位为Bq;

m:含核素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放射性比活度1Bq·kg-1的含义是:在1秒内,1kg的放射性物质发生一次核衰变。

(2) 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

在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Gb6566-2001)中,内照射指数(internal exposure index)特定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本标准规定的限量而得的商,内照射指数无量纲,其表达式为:

IRa=CRa/200 式中:

IRa———内照射指数

CRa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1);

200———仅考虑内照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的建筑材料中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限量,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1);

外照射指数在GB6566-2001中是指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除以其各自单独存在时,本标准规定限量而得的商之和。

表达式 Ir=CRa/370 + CTh/260 + CK/4200

式中:Ir———外照射指数 (无量纲)

CRa、CTh、 CK ———分别为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1);

370、260、4200  ̄ ̄ 分别为仅考虑外照射情况下,本标准规定的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在其各自单位核素放射性下比活度规定的限量,单位为:贝可/千克(Bq·kg-1);

可以认为内照射指数和外照射指数是指针对建筑材料参照执行的相对放射性比活度。

3.陶瓷原辅材料的放射性。

这里以锆砂为例,纯的锆砂并没有放射性,锆(Zr)、铪(Hf)、硅(Si)都不是放射性核素,但与锆砂共生的独居石矿物中则含有放射性核素(232Th、238U、40K等);众所周知,独居石是稀土和钍、铀等的磷酸盐(La、Ce、Th、U、Ra)PO4、包括磷钇矿(Y、Th、U……) Po4等,由于世界各地的成矿条件和地质构造的差异以及选矿水平的高低,使得锆英石(锆砂)精矿中的放射性也不同,一般而言澳大利亚锆砂(简称澳砂)的放射性最低,南非砂和印尼砂次之,而海南、两广和越南锆砂矿中,由于Th、U在矿物中,呈细粒分布状态,在选矿过程中难以分离,从而导致Th、U含量较高,因而放射性比活度也比较高,经分析比较后得出:

(1) 澳砂质量稳定,ZrO2≥65% (即65度),Th、U总量不超过500ppm(百万分之一),其放射性比活度在5.6Bq/Kg以下。

(2) 南非砂的放射性比活度,大致接近澳砂。

(3)越南砂的放射性比活度接近7Bq/Kg,而海南砂则超过7.8Bq/Kg.

目前随着选矿水平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海南矿的放射性比活度有希望进一步下降。此外锆砂精加工系列产品如电熔锆、化学锆、硅酸锆在不同的加工工艺中、放射性比活度都大幅度得以降低,因此,通过改进工艺均可达到或接近国际上规定的对放射性物质的豁免规定。

4.国际、国内对放射性物质的豁免规定。

(1)国际的相关规定

国际防辐射防护协会(ICRP)和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A)对放射性物质及其运输、通关、堆放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其中TOITS-R-1对放射性的物质作了如下定义:放射性比活度超过1Bq/Kg的物质,称之为放射性物质。No.115-1-1996中规定主体放射性物质小于1Bq/Kg的物质,其运输、通关、堆放不受限止。 依据TS-S-1-200的规定,对主体放射性大于1Bq/Kg的放射性矿物质应采用“分级方法”:随着放射性的增强,放射性物质的运输,通关、堆放受到不同程度的限止。

对主体放射性比活度小于10Bq/Kg的放射性矿物享有豁免,其运输、通关、堆放不受限止。对主体放射性比活度超过10Bq/Kg的放射性物质,其运输、通关、堆放受到一定限止。澳洲、南非等选矿工艺较好的国家生产的锆砂中,238U的放射性比活度在3.1~4.4Bq/Kg之间,232Th的放射性比活度在0.4~0.8Bq/Kg之间,40K则甚微,依据TS-R-1-200的规定,该锆砂的运输、通关等环节是符合豁免要求的。

(2)我国的相关规定

根据GB18871-2002的规定,如果被检验矿物中存在一种以上的放射性核素,只有在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浓度(ppm)和放射性比活度(Bq/kg)都低于豁免标准时,才给予豁免。2005年2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发布了《进口矿产品放射性的检验规程》(SN/T 1537-2005),规定了进口矿产品放射性的检验方法和执行标准,当射线辐射量低于当地环境本底值的10倍时,该矿产品不受限止;高于10倍时,则放射性超标不予通关。

又根据GB18871-2002的规定,如果被检矿物存在一种以上的放射性核素,只有在各种放射性核素的浓度(ppm)和放射性比活度(Bq/Kg)都低于豁免标准时,才给予豁免。国家还规定了对于放射性超标进口的矿物、需提供国家相关部门的进口批准文件。由上可见,我国对放射性物质的豁免规定要严于国际的相关规定,这有利也有弊,应该说与国际标准一致是有利的。

5.对策

陶瓷制品的放射性、关系人体健康和建设环境协调型社会、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认真对待,国家一系列相关标准的出台说明了我国政府对此的重视,我们对此既要重视又要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和对待,不要轻信片面的渲染和夸大。我们要严格控制陶瓷制品用原辅材料的放射性比活度、超标的不采用或经过一定处理达标后才能使用,我们对放射性元素及其相关的废渣、废水必须作到严格的相应处理,达到环保部门的要求。

感受陶瓷工人的沉重和艰辛


这个窑场在宜兴丁蜀镇,这里是全国有名的陶瓷产区。老家便在镇区北边黄龙山脚下一陶瓷厂里。

这个陶瓷厂很散,并没有整齐划一的厂区,也没有围墙,工房和窑场之间散落着许多民居。

我家北门外便是一条龙窑――永兴窑,很有些年头了,但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上小学时还在用着。

龙窑是一种很古老的陶瓷烧成用的炉灶,依山而建,垒土加高造坡后砌窑,用大块黄石层层叠起加固窑头,缓坡一面筑起长龙一般的窑身,以10度到20度的倾角蜿蜒而下,直达地面。窑背呈拱形,每隔三尺有一投柴孔(鳞眼洞),两侧各一排。

与长龙般的窑身相随的还有长龙般的盖顶,从远处看,这盖顶上层层青瓦颇像龙背上闪闪发光的鳞片,龙窑之说不虚也!

龙窑是窑场主体,但还须众多工场配套。我家南北两面就有许多工场,两层楼的老房子,棱板还是木头的,下层制坯,上层存放已经晒干或烘干的坯。

手工制坯尤其大缸的坯不仅是技术活,还是力气活,我看见制坯大师傅先将软硬适中的泥块放泥台上捶,泥台粗笨结实,用一人合抱的大原木一劈为二后制成,只把台面弄平整,直接装上四条腿,透着一股粗豪之气。

大师傅将泥块捶开拍平,到一定的厚度,用铁片划出长宽适度的泥片做缸壁,一片片贴上,捏紧,刮平,然后第二片接着上。我清晰地记得赶工的大师傅将碗口粗的泥条一头搭在赤裸的肩上,另一头抓在手中,沿着正渐渐成型的坯壁,一路转着一路捏着,额上汗水淋漓也顾不得擦,两眼紧盯接缝处,丝毫不敢懈怠。缸坯做成,马上拉到门前空场上晒干。当然,也不能全靠老天爷,遇上阴雨天还须进烘房,窑场上的烘房有点像北方的炕,在烘房一侧烧煤送热,热量通过地下预设的孔道送到烘房各个角落。这里也是小孩们冬天免费取暖的好地方。

缸坯制成并干透便可送进龙窑烧成了。这送坯进窑的工序称“装窑”。

只见两个打着赤膊的壮汉在口径四五尺的大缸坯前站定,先用一根粗麻绳兜底缚紧,再插入大竹杠。两人双脚蹬地:起!便一前一后扛着,喊着低沉的号子,踏着急促的节拍,一阵风似的跑过,上坡,登坎,进窑。

装窑毕,准备柴火烧窑。

龙窑烧成陶瓷不用煤只用柴火,用柴量很大,松枝从老远的南山运来,每次烧窑前,家门前窑场上的松柴总堆得小山一般高,超过我家屋檐。有天晚上,父亲和祖父合力打死过一条长蛇,听父亲说是南山的蛇,跟着松柴到窑场后晚上又从窗户窜进来的。打死的蛇当下就投进窑里烧了。

想起就后怕。但挑柴工和烧窑工却躲不过的。等柴火备齐,陶坯装妥,便可烧窑了。堵住窑门后点火,投柴,窑背两侧的烧窑工操起黑色钢叉,挑起一捆又一捆松柴,迎着鳞眼洞口冒出的长长火舌不停地投送。沿着窑坡一路烧上去。大火烤人,即便是隆冬天里也烤得人大汗淋漓。

夜色中,高高的窑头上,烧窑工一手拄着钢叉,一手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喝着水,窑口的火光闪闪烁烁映照着烟熏火燎的脸庞。

经过制坯、烘坯、装窑、烧窑,终于等到了“开窑”出货。一大早我还在熟睡中,就被一阵阵叮叮当当的敲缸声闹醒,声音清脆、悠扬,时急时缓很悦耳,这是鉴缸工人在“划货”――用小铁锤敲打刚出窑还烫手的陶器,凭声音来分辨是否有破损,是否有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小裂痕。

开了门便见空场上已经密密麻麻排满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陶器,在晨光中泛着油亮油亮的光泽。 运输工已拉来运货的大板车,大板车九尺长,每次能装上两只口径四五尺的大缸。

大缸虽然笨重但上车不用搬,只须滚,运输工先用力按缸沿以便缸底翘起一端,然后双手转动缸沿带动大缸滚起来轻轻松松便上了板车,用的可是巧劲,一人就能搞定。

滚大缸也是窑场上很特别很有趣的景观。装满大缸的板车颠着响着,一路下坡、过街送到了蠡河边,装上大驳船,船上很平,从头到尾只是甲板,是专门用来装大缸的。大缸从板车搬上船也是滚,滚过跳板上船。货船装满货便沿河东去运到下滩的大货场。

家在窑场,我无数次目睹了沿袭了几百年的,以龙窑为主体,几乎全手工的陶瓷制作全过程,更深切地感受到一群最普通的劳动者―――陶瓷工人生存的沉重和艰辛。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感受陶瓷放射出来的中华奇光》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感受陶瓷放射出来的中华奇光》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瓷砖放射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