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浮梁瓷局

浮梁瓷局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09-18

瓷砖墙面。

元王朝在建国初年就设置浮梁瓷局。瓷局实物的特异纹饰由元廷“将作院”提供。该院下属机构分工极细,除有制造物品的专业司,局二十五所之外,还设有一职能特殊的画局。该局不生产任何产品,其职能是为将作院下属各专业司,局“描造诸色样制’,其规模略大于瓷局。

历史的机缘出现在了元朝。公元1279年,元朝最终灭掉了南宋,统一了全国。而在此的前一年,也就是1278年,元朝就已经把统辖全国贡瓷的惟一官方管理机构――“浮梁瓷局”设在了景德镇。专为元皇室烧造御用瓷器。应当说,这便是御窑厂的萌芽。

“为什么元朝的统治者没有把管理全国的瓷局设在其他地方,而设在景德镇?这是由于景德镇在那个时候,吸取了北方定窑的不少的工艺特点,烧造出了含铅氧化物很高的一种白瓷,而蒙古族是很崇尚白颜色的,以白为吉。所以就因为景德镇瓷器是白颜色的,很符合蒙古族人的民族审美心理,所以他们就舍弃了其他的所有的地方,而选定景德镇。”

如果说,最初景德镇是因为白瓷而得到了朝廷的青睐,那么浮梁瓷局的设立,则使景德镇的瓷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各地的优秀工匠纷纷来到景德镇,使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得到极大的提高,很多新的品种在景德镇烧制成功,尤其是在元代中期,景德镇创造出了成熟的青花瓷,标志着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尽管这个时候景德镇的制瓷业在全国已经是举足轻重,但它还是隶属于浮梁县的。所以元朝在这里设立的瓷局还是叫“浮梁瓷局”。

浮梁设县是在唐代,这里曾是江南地区最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写道“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到了宋以后,浮梁县下属的景德镇瓷业税收数额巨大,而且在元代以后又在这里设立了专门烧造皇家和官府用瓷的御窑厂,所以使浮梁县衙被誉为“江南第一衙”。

浮梁县的县官尽管比其他的县官高出两级,但他也只能帮助维护社会治安、并负责提供窑厂所需的柴米油盐。尤其是到了明代,御器厂的设立使景德镇御用瓷器的生产完全在皇帝的掌控之下了。www.taOCI52.Com

浮梁瓷局—古城

精选阅读

景德镇和浮梁县境内窑型的演变


窑,陶瓷史学家给予了它多种含义:其一为产瓷区,如景德镇窑、越窑、德化窑等;其二为产瓷时代,如宣德窑、万历窑;其三为窑型,如龙窑、葫芦窑、柴窑等;其四指名人督造,如郎(廷极)窑、唐(英)窑等等。这里主要介绍景德镇和浮梁县境内的产瓷小区及其窑型的演变。

从迄今发现和发掘的古瓷窑遗址来看,共有三条脉络。第一条在昌江支流的东河上游地段,即以瑶里乡为中心,分布的古窑址30多处,覆盖面2.6万平方米,又集中于绕南、瑶里、长明和鹅湖乡的南泊村四大区域。第二条在大南河流域的寿安乡境内,顺上游而下的计有丰旺、宁村、南市街、柳家湾、凉伞树下、月山下和湘湖乡境内的湘湖、白虎湾,直至黄泥头。其中又以白虎湾和黄泥头遗存最为丰富。第三条在小南河流域,又集中于杨梅亭和湖田两处,堆积物达40万平方米。这些古窑群,兴于五代,历宋、元至明代万历年间,延续烧造近7O0年。除了遗存青白瓷、影青瓷、青花瓷外,还遗存有马蹄窑和葫芦窑,以及宋、元时期的作坊。此外,还有景德镇北端的四图里、西岸的潘家疃、十八渡和南岸的银坑坞等,这些古窑址,都为明代遗存。

从上述古窑群的分布和走向,我们看到了先民们制瓷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地区都蕴藏着丰富的制瓷原料,他们就地制造,就地烧制,然后运到景德镇销售。第二个重要因素是销售促进了产瓷区逐渐由远及近地向景德镇周边地区迁徙,然后全部进入了景德镇城区。

从产瓷区的迁徙,我们还看到了窑型的演变。在瑶里,已发现了元代龙窑遗址,这是古代烧瓷非常普遍的一种窑型,又非常适用于山区。白虎湾、黄泥头、湖田等地,都在地势较为平坦的河道两侧,于是先民们根据地形,先后发明了马蹄窑和葫芦窑。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绘制的葫芦窑,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在瓷窑群迁徙过程中,先民们又对窑型不断进行改革,经过长时间的科学实践,将葫芦窑中段凹进部份向上凸出,使之成了景德镇独有的一种窑型——蛋壳窑。由于它为景德镇独有,史学界称它为景德镇窑,简称镇窑。

镇窑又分以蕨萁和松枝为燃料、专烧粗瓷的槎窑,以专用松木为燃料、前面烧细瓷、后面烧粗瓷的柴窑。

槎窑的砌结工为本地人魏氏家族。龚銶在《陶歌》中说:“土著魏姓自元明(以)来,世为结窑,实有师法,不同(一般)泥水(匠)。乾隆以后柴窑的挛砌者为都昌余姓人所垄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

由于柴窑要毁掉森林,在20世纪6O年代被煤窑所替代。煤窑又因其烟污染空气而被淘汰。现在,瓷窑进化到只烧煤气、而且毋须匣钵装烧的梭式窑,归还了瓷都上空一片蓝天。

陶瓷文化鉴赏-国家文物局专家考察井陉窑遗址


日前,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一行3人赴井陉考察井陉窑河东坡遗址。在随后召开的专题座谈会上,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对井陉窑河东坡遗址的发掘及其历史、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下一步发掘、保护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

作为石家庄市区域内的古代瓷窑遗址,井陉窑被誉为“河北四大名窑”之一。2001年,井陉窑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东坡遗址的发掘始于1999年,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具特色、价值最高的遗址。考古专家组通过实地考察井陉窑遗址,提出了具体保护意见和建议。北京大学中国考古研究中心、国家考古专家组成员秦大树认为,该遗址的发掘充分证明了井陉窑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其镶嵌工艺对中国制瓷业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其“每一个窑炉连接一个作坊”的极为罕见的生产方式,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中国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国家考古专家组成员刘兰华认为,河东坡遗址的新发现,尤其是烘干炕的发现,开辟了北方白瓷研究的新领域和新课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史的起源、演变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徐光冀指出,井陉窑河东坡遗址的田野发掘工作很到位,该窑址的窑炉形式大规模集中出现,对陶瓷史研究具有突破性意义。建议继续做好发掘工作;要在充分挖掘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该窑址的范围、内涵及特点,发掘结束后做好回填保护工作;要注重做好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的保护工作;建议建立井陉窑遗址博物馆,尽快制定具体保护规划并上报国家文物局。

戏说瓷缘与瓷德


瓷缘

搞收藏的人很注重一个“缘”字。

一件稀罕之物,得到了,说是“有缘分”;虽孜孜以求而得不到,则说是“没有缘分”;得到又失去了,则以“缘分尽了”聊以自慰,。好像冥冥之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掌握这个“缘”字,神秘兮兮,个人无法去把握似的。比如最近就听到几个与古瓷收藏有关的事。

某地有个作家,小说写得好,小有成就。后来又习画,画文人画小有名气。由绘画而引发出对古陶瓷的喜爱与收藏,可惜没有什么珍品。一夕,大雨如注,闭门读书至夜半,忽闻敲门声。心存警惕,门开一逢。暗中只见来者身披雨衣,却看不清面孔。隔防盗门问有何事,自称求画者:“仰慕先生久矣,无缘相见,今经人指点,冒昧造访。愿以家藏古瓶换大作一幅,不知可否?”说着从包中取出瓶子,双手奉上。作家深为其诚所感动,不问瓶子真伪,连忙从画筒中抽出一轴相送。等送走索画者回到书房,仔细端详古瓶,不禁大为吃惊。这是一只货真价实的北宋磁州窑白地褐彩剔花梅瓶(图1),一尺有余、精工细雕、光彩夺目,俨然国家级珍品。连忙开门追瓶主人,人早已消失在夜幕大雨之中,连姓名也未留下一个!遂叹道:自己的涂鸦之作,那值一只宋代名窑古瓶?真是“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非“缘”而何!不过,这真是太过偶然。

瓷友邢先生上班路过建筑工地,一农民工挖出一只40多厘米高的瓷瓶求售。这瓶子满身污泥,口已残破。虽然如此,一看之下还是打心眼儿里喜爱,于是便买了下来。据农民工讲,在此之前,已有多人上过手,皆以价高,弃之不顾。邢先生将瓶子洗净,自己看不懂,便去博物院请教古陶瓷专家。专家一看,大喜过望,连连叫道:“国宝!国宝!”原来这是一只元代凤穿花书阿拉伯文戗金玉壶春瓶(图2)。对于戗金瓷器,人们只是从《陶记》、《格古要论》等历史文献上见过记载,而从未见过庐山真面目。此瓶一出,惊天动地,吸引了北京、上海、河南、陕西以及香港等海内外的学者专家前来观瞻,见者无不慨叹此瓶之奇之美。

这样一件宝物,邢先生做梦也未曾想到过,也无须踏破铁鞋寻觅,而是全然不费功夫得到了,不是“缘”又是什么?而在此之前,那么多淘古董者见到此瓶,不是身上未带钱,便是看不懂,或不愿解囊,而当知道它的价值之后,无不为自己失之交臂而遗憾不已。最后只有解释为“无缘分”。

下面再说一个教授与古瓷结缘的真实故事。西安的马广彦教授在研究青花古瓷中,深以自己没有一件比较精美的元青花标本为缺憾。一次去景德镇考察,有幸见到一块元青花四爱人物纹瓷片(图3)。苏麻离钴料绘制,发色纯正,纹饰构图精妙,画工精细,很有研究和欣赏价值。“就是他!就是他!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个标本。”心为之怦然,爱不释手。然而瓷片拥有者也视为珍宝,死活不肯割爱,马先生只好依依惜别。回到西安后,为了这个元青花瓷片子,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一次次写信、打电话,托朋友做工作,一直磨了整整一年时间,结果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对方终于答应高价转让。马教授欣喜若狂,让儿子专程去了一趟景德镇,将瓷片请回家。有人说,“为了块破瓷片子,花时,花钱,花精力,太不值得了。”马教授却说:“值得,光这一幅元人的绘画也值!”对于马教授来说,多年期盼,一年折磨,,终于成功,叫做“缘分到了”。而对于转让者来说,把玩多年,一朝失去,可谓“缘分尽了”。马教授虽然经历萦回曲折,总归如愿以偿。散尽千金为片瓷,也是人生一乐。欢愉之情,可想而知。遂贮之锦盒,印成名片,写出文章,与大家共同分享其乐。凡见得此瓷片者,也称“有缘相见”。

这些与瓷有关的机缘,可能比较典型。其实,收藏家的每一件珍贵藏品,大都有着独特曲折的经历,令人心动的巧遇。然而,搞收藏,机遇也罢,缘分也好,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有三条:一是要有爱。执著的爱着你的收藏领域,爱着你的收藏品。“赏瓷如赏美玉,观陶胜观佳人”,爱到了痴迷的地步,达到了大智若愚的境界,必有所成。没有爱心,面对宝物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也就谈不上什么“缘分”。二要有识。臂百折而成良医,观千剑而后识器。机遇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产生的。没有理论的研究,实物的把玩,经验的积累,失败的教训,眼光的磨砺,鉴赏能力的提高,即使有机遇也不知其为机遇,天上掉下馅饼也不敢吃。倒是常常以假为真,视破烂为宝物,虽倾家而不顾,自以为有缘分,实实糟蹋了这个“缘"字。三是要有钱。一钱难倒英雄汉。再好的机缘,再美妙的珍品,再丰富的学识,没有钱只能望洋兴叹,与之擦肩而过,为别人所得,而与你无缘。当然也不是说无钱者就不可以搞收藏,自己去捡瓷片,赏瓷片,并加以研究,同样其乐无穷。我要说,拥有一块捡来的好瓷片也是“缘”。

瓷德

收藏古玩,人们很看重一个“缘”字,笔者以为,“缘分”只不过是收藏中一种好的机遇而已。而真正的收藏家更注重一个“德”字。

民间收藏,五花八门,不下千万种之多,然平心而论,可收藏之古玩器具,对人类贡献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莫过于古陶瓷器了。陶器的创制,在中国已经有10,000多年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无论是日用盛器、炊具、祭器、艺术性观赏陈设器,还是砖瓦建筑构件,一直与人类息息相关。这种土与火的艺术,给人们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无与伦比的。所形成的内涵丰富的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等等,所遗存的许多典型的陶器,无不显示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无穷创造力。瓷器是对陶器的新发展,也是中国人民的独创。如果从东汉算,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诸多名窑创烧出了青瓷(图4)、黑瓷(图5)、白瓷(图6)、彩瓷(图7)四大门类,花色品种,丰富多彩;技术工艺,博大精深。优美的造型,玉石般的釉色,精美的纹饰,也足以使我们引以自豪。瓷器成为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试想,一件陶瓷器的产生,要经过多少人的艰辛劳动:这里有开山取土之人,澄泥拉坯之匠,刻画上釉之师,上山砍柴之夫,盘窑烧器之工。哪一个环节缺少人或未能尽心竭力,便无法生产出美器。至于器成之后,销售全国各地乃至海外,长途运输,车载船装者,挑担贩卖者,又不知有多少人!那些拥有精美陶瓷器的主人,小心翼翼地使用,珍宝似的收藏,千年百载,代代相传,避过兵火地震,天灾人害,保存至今,又不知有多少人付出了多少心血?劳动创造了艺术,创造了美和价值,也体现了“德”,我们正可以好好写几篇《陶德颂》和《瓷德颂》。

正因为古陶瓷凝结着艺术性的劳动,反映时代的文明,有着历史的丰厚积淀,它既有实用性,又有观赏性,有研究价值,更有经济学价值。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甚至死后都要用心爱的陶瓷器作为陪葬。也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无不热衷于收藏古陶瓷精品美器,至使古陶瓷成为古玩文物收藏的最大门类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笔者以为要成为古陶瓷收藏家(当然也包括其他收藏家),在收藏活动中,更应注重个人品德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把收藏过程看作是崇尚文明、研究文化、保护文物、造福社会的活动。在收藏与研究中,自然而然地增长学识,提高鉴赏水平。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和古代艺术的熏陶,陶冶性灵,有益身心,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从而乐在其中。

当然,也有为数众多的古陶瓷收藏者,从个人喜好出发,投资其中,抱有保值、升值的企望,或者“以藏养藏”,玩过之后再转手他人。这都无可厚非,关键要调整好心态。而今假货赝品充斥市场,唯利是图,奸诈贪财之辈比比皆是,搞收藏“交学费”是常有的事,不足为奇,而“捡漏”则是非常偶然。失算时,灰心丧气或暴跳如雷;胜算时,沾沾自喜或得意忘形,都不可取。不管如何,只可等闲视之,倒要大肚能容。买了假货赝品,为亡羊补牢计,应很好地总结经验教训。切忌心理不平衡,为弥补自己的损失,有意以欺骗手段嫁祸于人,这是重利而轻德,如果这样,必然失信于朋友。另一些人为了一件宝物,与友争购,见利忘义,尔虞我诈,甚至不择手段,反目成仇。这就叫贪物而失德。这些都非君子所为,也不利于身心健康。至于那些为获取暴利违法行事,甚至于与盗墓贼为伍,倒买倒卖,坑蒙拐骗,贪婪欺诈之徒,奸商而已,只可以“缺德”论之。

“瓷中君子”——绞胎瓷


绞胎陶碗

明斯顿博物馆藏绞胎杯

孟子曰:“君子本色,表里如一”。

绞胎瓷因其表里如一,常被称为“瓷中君子”。通常是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瓷土(古代主要是白、黑或白、褐、黄)分别制成泥色,然后像拧麻花一样将它们拧在一起,制成新的泥料,待用,或直接拉坯成型,或切成片状作镶嵌使用。经过如此繁琐反复加工的陶瓷器,坯体可呈现出两种瓷泥绞在一起所形成的各种花纹。目前,所见花纹有五种:①像木材的年轮;②像并列的羽毛;③像并排的雉尾;④像盛开的梅花;⑤像浮云流水。所有这些精美纹饰无疑给人们以变化万千之感。

唐代绞胎骑马俑

唐代绿釉绞胎水盂

唐代绞胎水盂

唐代绞胎枕

唐代绞胎釉盘

唐代浅黄釉绞胎枕

唐代绞胎粉盒

绞胎始于唐代,当今人们都知唐三彩,对绞胎瓷器却知之甚少,缘于难见其真容。三彩器用于殉葬,而绞胎器为贵族日用品,使得本身难度大,产量少的绞胎器更少传世。据分析,唐代绞胎残片的时代、窑口、质地、器型和装饰特征等方面,和唐三彩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唐代绞胎和唐三彩一致,均以高岭土作胎,因烧成温度不同,胎色白中带粉红,大都施低温黄釉、绿釉和三彩釉三种色调,以黄釉居多,三彩釉最少。

北宋绞胎釉盘

宋代绞胎羽纹小壶

宋代绞胎罐

宋代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剧局面,经济关系的变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时间全国广大地区已窑场纷立,绞胎陶瓷生产由原先四个窑场扩大到北方许多地区。根据发表的资料,得知有修武当阳峪窑、焦作的恩村和矿山窑、巩县芝田窑、新安城关窑、禹县钧台窑、宝丰清凉寺窑、山西榆次窑、山东淄博的博山大街窑和磁村窑等。其中,以当阳峪窑及其附近矿山、恩村诸窑的绞胎产品数量较大,且质量、纹饰也最为精美。

宋元之后,绞胎陶瓷日渐走向势微,命若游丝,乃至不幸失传。

绞胎陶瓷怎么绞的、怎么烧的,无人知晓。元明清,景德镇逐渐成为全国瓷业的中心,北方窑场总体趋于衰落,传统的绞胎器生产也不例外,后人无法也无心去破解失传已久的绞胎之谜了。

日本当代绞胎瓷

上世纪30年代,日本的小山富士夫撰写《北宋修武窑》一文将绞胎瓷技艺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介绍给了日本陶艺界,产生了深刻巨大的影响,并成就了一批“练上手(绞胎在日本的称呼)”陶艺大师,就这样,失传600年之久的当阳峪绞胎技艺居然首先在日本复活。

回看国内,经过考古学家的发现,当阳峪古窑遗址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始被人们所认识,古窑遗址的瓷器碎片也因此被收藏爱好者席卷一空,而独步天下的绞胎瓷技艺在当时却无人问津,更无人萌生复活绞胎瓷的念头。

中国当代绞胎瓷

直到1981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梅健鹰教授在一次参观中被两件宋代当阳峪绞胎引起了极大兴趣,并激起了他将之复活的雄心壮志。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与陶瓷企业投入其中。直到2002年4月28日,绞胎瓷在中国终重获新生。

色 瓷


色瓷,即带颜色的瓷,胎体着色,透明釉,自然感好。我市瓷器生产所用高岭土,大部分是外省的,以山西、湖南为主。八十年代前,我国铁路运力紧张,因原料不能及时运进,常常影响生产。淄博瓷厂于1976年利用当地焦宝石试验成功了色瓷,呈奶油黄色。为了使色调柔和、稳定,泥料中加入少量钛白粉。我市焦宝石储量丰富,含有铁、钛,切塑性好,是生产色瓷的理想原料。1977年春季,在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上,产品一展出,引起了轰动。特别是玉钟咖啡具,高装造型,红色圈和金银子母线装饰,倍受欢迎,客商称为"金色的春天"。因出口订货多,当年即大批量生产。1978年出口了660万件,1979年出口了1100万件,1980年出口1560万件,畅销不衰,与年俱增。主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香港、新加坡等。色瓷咖啡杯,1978年进入美国市场,为以后炻器咖啡杯大量进入美国铺平了道路。

七十年代末,在利比利亚召开非洲国家首脑会议时,全部采用了该厂产的色瓷餐具、咖啡具,宽金边装饰,贴利比利亚国徽,产品庄重、大方、美观,深得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好评。

1984年9月,荣获国家银质奖,当时,在我国陶瓷行业中是最高奖。

其后,博山陶瓷厂生产的宝石牌色瓷,淡青色,迎合了国际上回归大自然的潮流,倍受欢迎。特别是宾馆瓷,以量大、品种齐全、质量好著称,为中国的宾馆瓷生产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为宣传淄博,提高淄博的知名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供应首都及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宾馆。每年有三千万件产品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洲、香港等地。厚胎旅馆瓷,被外商全部包销。

宝石牌色瓷,荣获国家银质奖。

张店陶瓷厂生产的湖光牌色瓷产品,浅蓝色,风格独特。继而研制成功了无光釉、无光星点釉、釉面硬度高,不易割裂,好似大理石切割出来的,独具特色,深受欢迎。

 淄博瓷厂的昆仑牌,博山陶瓷厂的宝石牌,张店陶瓷厂的湖光牌色瓷,为我国陶瓷的发展、提高、创新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