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粉彩瓷器 > 导航 >

娇艳的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器

娇艳的瓷胎画珐琅和粉彩瓷器

古代粉彩瓷器 粉彩瓷器鉴别 粉彩瓷器颜料鉴别

2020-09-29

【www.taoci52.com - 古代粉彩瓷器】

要说彩瓷的发展巅峰,当然是清代。清代的彩瓷,鼎盛时期是康雍乾三朝,以珐琅彩和粉彩为代表。彩瓷中最精美,艺术和文物价值最高的,是康熙瓷胎珐琅彩。珐琅,是一种颜料,它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在珐琅中加入各种呈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磨碎制成粉末状的彩料后,再填嵌或绘制于以金属做胎的器体上,经烘烧而成为珐琅制品,即景泰蓝或画珐琅器。

清康熙晚期,按照皇帝的授意,将金属胎画珐琅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这就是珐琅彩瓷。您看北京故宫藏“康熙黄地珐琅彩缠枝牡丹纹碗”,精致吧。

到雍正时期,珐琅彩工艺更加完善,色彩鲜艳、雅致,看北京故宫藏“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

乾隆朝继承和发扬了珐琅彩工艺,使制品更加富贵、精美,您看“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碗”,这只碗2006年11月28日,在香港佳士德拍卖公司拍卖,以1.51亿港元成交,被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张永珍女士拍得,原收藏者是她的哥哥张宗宪先生,兄妹易手。

珐琅彩器因用于观赏和把玩,所以少有大器件,而且仅限于官窑。制作过程是先在景德镇烧好素胎,运到紫禁城后,交内务府下的如意馆,由画师绘画,再送到养心殿低温焙烧制成。所以数量少,价值高。原清宫收藏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最集中的地点是乾清宫东庑端凝殿内,共有400多件,每一件或两三件盛一木匣,匣盖上刻填色品名,曰“瓷胎画珐琅”。1933年,其中的300多件装箱后离开北京故宫随国宝南迁,运往四川等地,抗战胜利后辗转回到南京。

本欲运回北京的大批国宝,因国民党战事不利,1948、1949年陆续被运往台湾,也包括这300多件珐琅彩瓷器。还剩下的40多件,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它还有晚清流散出宫的珐琅彩瓷,零散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和私人手中。

受珐琅彩的影响,康熙晚期又创烧出新的品种——粉彩。粉彩,是在彩料中加入了三氧化二砷(砒霜),砷的乳浊作用使各种彩料有深浅浓淡的改变;其次,用芸香油调色,使颜色柔软清丽,故又有“软彩”之称,与五彩用清水调色,称“硬彩”相对应。雍正年间,粉彩发展成熟,并发明、使用了国产的彩料。您看北京故宫收藏的“雍正粉彩过枝桃蝠纹盘”,桃寓意长寿,蝙蝠的蝠与福同音,代表“五福临门”。

在2002年5月7日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会上,一件原来一直放在家里当灯架使用的“雍正粉彩桃蝠纹橄榄瓶”,以4157万元港币成交,得主还是上面说的张永珍女士。这件粉彩橄榄瓶在当时颇有影响,出现许多仿烧产品。您要是喜欢,不妨买一个摆在家里观赏,但千万别当真。

观复也藏有官窑粉彩瓷器,您看“雍正粉彩团蝶纹碗”,多漂亮。还有“乾隆粉彩霁蓝描金花卉纹大瓶”,与它成对的另一只在法国吉美博物馆。

粉彩瓷器自乾隆以后一直兴盛发展,无论皇家、民间都大量制造使用,与青花瓷器分去半壁江山,这也是彩瓷最鼎盛的时期。彩瓷中还有一种像生瓷的绝技,模仿之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无以复加。(待续)

taoci52.com扩展阅读

珐琅彩瓷器的主要特征和款式


珐琅彩瓷器是在景泰蓝基础上演变而来。二者不同之处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经施珐琅釉而烧成,瓷胎上施珐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始于康熙后期,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则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期间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高,加工水平严,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数量少。珐琅彩的主要特征:

一、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或动物造型陈设品。

三、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现7、8种颜色,多达10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无凸感。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或“万寿无疆”,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 ”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框。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八、两大特点及鉴赏 第一,它的数量少,由于珐琅彩制作难度大,成本昂贵,往往制作一件珐琅小瓶要精描细绘三至四个月时间,传世的很少。第二,没有相同的两件珐琅彩。素胎入宫时都由宫廷画师自行选择绘画图案,因此每件珐琅器都单独绘画,珐琅彩被称为“古月轩”瓷,然而传世珐琅彩中并无一件署此款,“古月轩”也成为了珐琅彩高贵身份的代名词。

下面为我们共享下乾隆瓷五颜六色瓷器报价: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五颜六色云龙纹抱月瓶》起拍价为1,800,000元成交价为,最终成交价为3,024,000元;

《青花五颜六色龙凤大盘》起拍价为1,200,000元,成交价为1,955,000元;

《清乾隆 青花五颜六色龙凤呈祥碗 (一对)》起拍价为1,2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2,200,000;

《清乾隆 五颜六色龙凤纹碗 (一对)》起拍价为1,2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3,800,000元;

《清乾隆 大红缎五颜六色打籽绣绣球花八团女袍》起拍价为2,0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3,500,000元;

《清乾隆十六年 五颜六色织锦达性安配偶满汉合璧诰命》起拍价为1,8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4,800,000元;

《清乾隆 五颜六色忍冬纹小碗 (一套四只)》起拍价为1,200,000元,最终成交价为1,800,000元;

《清乾隆 绿花绉绣五颜六色丹蝶大袄》以1,500,000元起拍,最终成交价为3,500,000元。

彩瓷皇后——珐琅彩瓷器


瓷胎画珐琅是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也是汉族陶瓷艺术之瑰宝。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瓷。珐琅彩瓷的装饰工艺,即珐琅彩,也称为瓷胎画珐琅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其高超的烧造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所需白瓷胎由景德镇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康熙朝珐琅彩瓷器多以蓝、黄、紫红、松石绿等色为地,以各色珐琅料描绘各种花卉纹,其色彩、绘画、款式皆同于当时的铜胎画珐琅。

珐琅彩瓷器部分拍卖成交记录: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编号:1309成交价:RMB160,399,200拍卖日期:2006-11-28拍卖专场:玉剪霓裳-张宗宪御制瓷器珍藏

御制珐琅彩「祥云瑞蝠」开光式「四季花卉」图纸搥瓶编号:2123成交价:RMB122,796,180拍卖日期:2010-10-07拍卖专场:彩华腾瑞──戴润斋清宫御瓷珍藏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编号:0188成交价:RMB122,408,800拍卖日期:2005-10-23拍卖专场:古月轩锦鸡花瓶

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清乾隆珐琅彩人物纹胆瓶编号:0401成交价:HKD138,000,000拍卖日期:2013-10-27拍卖专场:瓷器

珐琅没有大的器物造型,绝大多数是盘、碗、杯、瓶、盒、壶,其中碗、盘最多,只是每一品种都有不同的变化。另外还有一个品种是宜兴紫砂陶胎外绘珐琅料彩,这也是难得一见的。珐琅彩瓷器在胎质的制作方面是非常讲究的。胎壁极薄,均匀规整,结合紧密。在如此的胎质上又施釉极细,釉色极白,釉表光泽没有桔皮釉、浪荡釉,更没有棕眼的现象,确可用“白璧无瑕”来赞誉。

素雅和奢华为一身的粉彩瓷器


古代中国瓷器经过唐宋元明清的积淀,古代瓷器到清代发展了巅峰,无论是瓷器工艺,还是瓷器品种都是历代最好的,不仅仅有继承和发展,还有创新,以清王朝皇家之力发展瓷器,让中国瓷器美轮美奂,而粉彩瓷器就是典型的代表。

粉彩是清代康熙朝创烧的瓷器,是在五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之上受同时期珐琅彩瓷器工艺的影响而创烧的釉上彩品种。其初创于康熙朝,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雍正粉彩瓷器在造型、胎釉、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粉彩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的巅峰之作,从中可以窥见清朝瓷器的工艺和奢华之美。

粉彩瓷器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称为“洋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属于釉上彩品种之一,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同时西方的立体绘画技术引入中国,在粉彩瓷器中也得以体现。

【粉彩婴戏瓶】

粉彩婴戏瓶,清乾隆,高19.3cm,口径5.5cm,足径6cm。

瓶撇口,细颈,椭圆形腹部,圈足。通体在白釉上饰粉彩绘一群眉清目秀、雪白粉嫩的小童敲锣打鼓、燃放爆竹的节庆嬉戏景象。口、足边描饰金釉,瓶内壁施绿釉,底绿釉上蓝料彩双方栏内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乾隆时期的婴戏图多出自供奉内廷的画家金廷标笔下。金廷标绘制的儿童姿态多样,动作夸张,画面多呈热闹愉悦的气氛。婴戏图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之一,用以描绘“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园美景和太平盛世。清代经康、雍父子之经营,摊丁入亩的成功推行,到乾隆时民族矛盾已相对化解,两千年的封建经济臻于顶峰,讴歌盛世以及替乾隆皇帝歌功颂德的文章和图画也大量出现,各种工艺品上的婴戏图即其表现形式之一。

【粉彩团蝶纹碗】

粉彩团蝶纹碗,高6.8cm,口径13.5cm,足径4.7cm。

碗敞口,深腹,圈足。内白釉无纹,外壁绘粉彩团蝶纹5组,每组团蝶纹由2只相异的蝴蝶与四季花卉纹构成。足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之上受同时期珐琅彩瓷器工艺的影响而创烧的釉上彩品种。

此碗造型轻盈秀巧,胎质洁白细腻,釉面细润纯净,纹饰色彩丰富艳丽,画面生动逼真,体现了雍正瓷器淡雅柔丽的时代风格,是雍正粉彩瓷中的绝美之品。

粉彩瓷器既体现了清代瓷器的奢华和艳丽,又透着粉彩瓷器特有的素雅而高贵,尤其是雍正朝的粉彩瓷器是清代粉彩的代表,最能突显清代粉彩瓷器的特点。

乾隆珐琅彩瓷器特点


乾隆皇帝儒雅好古,对于康熙、雍正时期遗留宫内的珐琅彩瓷更视为珍宝。除承前制继续在宫中烧制外,并为每件器物配制楠木匣钵,专门储藏于干清宫珐琅彩瓷的专库(端凝殿)内。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加丰富。此时珐琅作里,群英荟萃,人才济济,有专画花鸟鱼虫的画家余省,画人物楼景的画家张廷彦,画人物花卉的画家金廷标等达17人之多。是参与画珐琅瓷器制作人员最多的时期。乾隆时期画珐琅的画匠大多来自广东、江西和宫廷,乾隆皇帝还从江西调会画磁器、会吹釉水兼炼料烧造磁器匠役胡信侯入内廷造办处。形成乾隆珐琅彩瓷“取材种类多样”、“装饰繁缛华美”的艺术特色。乾隆时烧珐琅彩瓷的地点除了延续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外,在圆明园造办处亦有烧造。出现了珐琅彩与粉彩合绘的现象,同时多使用轧道工艺表现器物的立体效果。

乾隆时期珐琅彩瓷器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其工艺特征。一类是人物纹饰,常通过婴戏等儿童活动,将吉祥之意寓意其中。在色地上彩绘花卉,明显具有铜胎画珐琅效果,所绘人物饱满、写实,人物神态逼真、生动活泼。线条流畅,珐琅彩颜色秀丽。乾隆时期的一件珐琅彩黄地花卉开光婴戏瓶,瓶口内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那不勒斯黄彩为地,上以各色料彩满绘法国的鸢尾花,三面开光内绘婴戏图。分别寓意“竹报平安”、“吉庆有余”、“官带流长”。底足内松石绿地蓝料双方栏书“乾隆年制”4字篆书款。此瓶在色地上彩绘洋花,凸显铜胎画珐琅效果,开光内所绘婴戏图案,又为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这种锦地开光风格在乾隆朝施用较为普遍,而中西合璧的装饰图案,是乾隆珐琅彩所独有的特点。另一件珐琅彩婴戏双连瓶,属于宫廷御用陈设瓷。造型新颖别致,呈双连式,又名“合欢瓶”,口上附有双钮联盖,圈足内有“大清乾隆年制”青花6字篆书款。通体用珐琅彩描画纹饰。腹部的两组婴戏纹为主题图案,一组图案为四婴戏三羊图,其中一婴肩背梅花,一婴手持灵芝,一婴骑羊,一婴手持画卷,寓意“三羊开泰”;另一组图案为九子嬉戏图,其中一婴抱瓶,瓶口中飞出五只蝙蝠,群婴作欢呼状,寓意“福在眼前”,“多子多福”。两组图案画工均极精细,突出了画面的浓淡阴阳,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乾隆时期在珐琅彩瓷上,还出现了一类临摹西洋人物和景色的纹饰,其用笔光滑平柔,几乎看不到笔触,色彩绚丽丰富。并运用焦点透视方式,使画面上的人物及背景上的建筑物,具有光线明暗的立体效果,这些都是制瓷匠师将西洋画法融入珐琅彩瓷绘技艺中的结果。故宫藏一件黄地小葫芦瓶,上部椭圆形开光内绘西洋景色,下部海棠花式开光内绘西洋妇女和婴儿。画面中人物面部明暗分明,装束华丽,背景建筑物清晰可见。整个图案从题材至画法都是西洋风格,是乾隆珐琅彩瓷受西洋画风影响的典型之作。

另一类是延续了雍正时融诗、书、画为一体的装饰风格,题材更为多样化,不仅有山石、花鸟,还有山水人物和仙山楼阁图。故宫藏一件豆青地开光山水诗句纹瓶,腹部装饰4个圆形开光体,开光内绘景州开福寺塔全景,及乾隆御制《登景州开福寺塔》七律诗一首,诗句后钤“乾隆宸翰”、“惟精惟一”篆印两方。此瓶在构图设计上可谓别出心裁,它以多种色调的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合绘纹饰,不仅画面丰富、层次鲜明、画工精致,而且诗与画共同入画,极大丰富了瓷绘的表现力。它以多种色调的珐琅彩料与粉彩料合绘纹饰,说明珐琅彩这种昂贵的进口材料逐渐被国产的颜料所代替。而且画面丰富、层次鲜明,诗与画共处一个画面,提高了装饰的文人气息。此外,乾隆时期在装饰工艺上集彩绘、描金、轧道、凸印、开光等多种工艺于一身,充分反映出乾隆时期繁缛、复杂的釉上彩制瓷工艺。

此时乾隆珐琅彩的款识,在雍正的基础上,增加了青花6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这是由景德镇烧制白胎瓷器时预先写好的,也有在宫内书写的蓝料彩4字楷书款“乾隆年制”,外围方栏。以及横排篆书6字款。个别器物金彩或黑彩书写篆书或楷书款识。

从康熙中、后期至乾隆时期,这70多年间,流传于世的珐琅彩瓷不过500余件,而且绝大部分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可谓弥足珍贵。

由于珐琅彩瓷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把玩之瓷,一直秘藏宫中,加之传世品的数量极为稀少,嘉庆以后国力衰落,珐琅彩被粉彩代替,所以后世仿烧珐琅彩瓷一直不断,在民国时期达到高潮,并具有一定水准。

珐琅彩瓷器的鉴定要点


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

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 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有珐琅釉和粉彩共存。这是过渡时期的珐琅彩器,你说它是珐琅彩吗,它有粉彩,你说它是粉彩吗,它又有珐琅釉,但瓷艺水平都很高。

珐琅彩的制作是由景德镇烧制的上好素白瓷送进宫中再由宫中画上珐琅彩釉烘烤而成。画工技艺特高,加工水平严格控制,如有缺陷即刻打碎处理。由于珐琅彩器是专供宫延皇室玩赏之用,不得向外流失,故而数量特少。收藏者很少人可见到此类珍稀品,故一般很难鉴别珐琅的与粉彩的区别。

现介绍珐琅彩的主要特征以供鉴别参考:

一、先看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

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和动物摆设品。

三、底轴,为纯白轴,不偏青也不偏黄,轴面光滑洁净无疵。

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

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

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闭眼用手摸可明显感觉到,若用十倍放大镜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这一现象用肉眼看不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粉彩则感觉不到有凸出的情况。

六、绘画与纹饰,珐琅彩器画功特别讲究,多为功笔画;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珐琅彩大多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红、黄、兰、绿、紫、胭脂色等。

在色地上画缠枝牡丹,折枝大朵花卉,团花中心书寿,“万寿无”,九秋菊花等。康熙珐琅彩的特点是有花无鸟,其色彩调配比雍正乾隆两代都差一些。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

乾隆时期珐琅彩继承了雍正的风格,但枝艺上没有雍正时严谨。由于乾隆帝对粉彩情有独钟,很关心和发展粉彩的枝艺。于是乎珐琅彩有些退后,而出现了粉彩兼珐琅彩之间的作品。这些过渡时期的产品也有其较高的艺术水平。

乾隆时期的珐琅彩绘画以花鸟、山水、人物和西洋女人为主,并配御题诗句。此时又出现了轧道工艺,随之而来就有了非常优美的锦地开光的山水、人物、花鸟纹饰,这一新的工艺实质上也不是珐琅彩了,而是粉彩,也叫“绿里粉彩”。

七、款识。康熙时期的款识有一度是被禁止写款的。

康熙四十年后才开放禁令让其落款。不过必将原用“熙”字改写成“熙 ”字,这个“ 熙”仅出现在康熙的瓷器上。

康熙的款识在珐琅彩器上均用色料写款,有红、兰、紫、黑等色。落款仅为“康熙御制”四字楷书,加双方匡。四字款有三种形式,其区别在于“康”字和“御”字各有两种不同用笔。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其特点见图七,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兰偏黑色)

粉彩瓷,中国贵的瓷器!


清雍正粉彩寿桃纹天球瓶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中国瓷器最高纪录的瓷器

清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

拍卖时间:2010.11.12

拍卖公司:英国Bainbridges

成交价:5.54亿元(最终好像被私洽了)

2010年英国拍卖行拍出清乾隆年间粉彩镂空“转心瓶”,以折合人民币5.54亿元的高价一举刷新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品拍卖纪录,这一成交价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中国艺术品交易的最高价格。

豆青釉粉彩八宝纹香炉

据了解,自2005年以来,已有12件元明清瓷器的拍卖成交价突破了亿元,在“亿元俱乐部”中是仅次于书画的藏品门类。而市场价与10年前相比,普遍上涨了10倍至100倍,可见中国瓷器价格涨势如虹,特别是中国瓷器中的“粉彩瓷”牛气冲天。

粉彩花卉纹捧盒

目前艺术品市场上各个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还屡创高价,特别是粉彩瓷器作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更是成为中国瓷器最高纪录的保持者。

蓝地粉彩花鸟纹天球瓶

粉彩瓷为什么这么贵?

粉彩瓷始创于康熙,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粉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釉上彩,在工艺上引进了西洋的工艺,一是在含铅的玻璃质中加入了“砷”元素,发明了玻璃白。

绿地粉彩花卉瓶

玻璃白是采用天然矿物质“白信石”和铅熔块、硝酸钾等配制而成,它的作用是对各种色彩进行粉化,使红彩变成粉红色,绿彩变成淡绿色,蓝彩变成浅蓝色,同时借助改变玻璃白加入的数量,把一种颜色变成一系列深浅,浓淡各不相同的色调,使得釉上彩的色调品种大大的增加,远超过五彩。由于它的颜色柔和淡雅,画面感立体,烧成温度更低。又称“软彩”,尤其花鸟虫蝶,形态逼真。乾隆以后粉彩依然盛行。

“粉彩瓷器”的发展历史:

康熙粉彩瓷

粉彩出现于清代康熙晚期,雍正、乾隆二朝达到鼎盛,直至清代晚期仍继续生产,由于它表现力强,深受人们的喜爱,整个清代都没有间断过,成为釉上彩瓷生产的主流。粉彩最初是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其烧制温度较五彩瓷低,约700℃-750℃左右,在烤花炉内完成。色彩较五彩更为丰富,多达数十种,颜色淡雅,具有纸面绘画的艺术效果。

粉彩瓷器在艺术效果上独树一帜,装饰上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以淡雅柔丽为特色,以粉润柔和见长,从感觉上看要比五彩瓷柔和细腻,因此又有“软彩”之称。历史上有关粉彩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多,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乾隆年间的《陶说》及《景德镇陶录》、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中均把粉彩称之为“洋色”、“洋彩”。

早期的康熙粉彩还处于初创阶段,由于烧造量小,所以传世品不多,仅见有少量的花蝶盘、花蝶纹水丞及钟馗醉酒塑像。这些传世品的特点是构图趋于疏朗,施彩较厚,色彩变化少,制作还不太精,胎体比较厚重,工艺简单,官民窑均有,图案和绘画风格比较简朴,有书本朝六字楷书官款“大清康熙年制”的,也有的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

雍正粉彩 过枝福寿盌

粉彩瓷器发展到雍正时期极为盛行,并在康熙朝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呈现出全面繁荣的景象,出于雍正帝的爱好和宫廷陈设、使用的需求,大量烧制粉彩瓷器,并取代了五彩的地位,成为釉上彩的主流。无论颜色和描绘技巧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至乾隆朝,粉彩仍有很大发展,各种表现手法综合运用,总体上看,纹饰趋于繁缛,底用青花或红彩,尤以色地粉彩居多。

雍正一朝虽仅有13年时间,制瓷水平突飞猛进,官、民窑俱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这时期烧造的粉彩瓷,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讲究自然变化,具有高贵、华丽,艳而不俗、细而不繁的美感,达到了粉彩瓷器的顶峰,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历史地位。除了传统的白釉粉彩外,另见有:黄地粉彩、米色地粉彩、紫红地粉彩、胭脂紫地粉彩、珊瑚红地粉彩、冬青地粉彩、墨彩粉彩、木纹釉粉彩等,产量不是很大,但也足以说明当时烧造技术的高度成熟。从清宫中收藏的大批官民窑作品来看,可谓恰如其分。

因此,粉彩是雍正彩瓷中最著名的品种之一,彩料比康熙朝的要精细,色彩柔和,皴染层次多。大多数在白地上、少量在色地上绘纹饰。以花蝶图为最多,牡丹、月季、海棠、四季花也极为普遍。人物故事图,在粉彩中也比较多。此外,粉彩瓷中谐音的“蝠”(福)、“鹿”(禄)图案十分多见。当时突出的是所谓“过枝”技法。

清乾隆 粉青釉描金镂空开光粉彩荷莲童子转心瓶

粉彩是乾隆朝瓷器中所占此重较大的品种之一,在雍正瓷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继承了雍正时期在肥润的白釉上绘疏朗艳丽纹饰的特点,如常见的折枝花卉盘、碗、小瓶、面盆、人物笔筒和大件器物鹿头尊等。

清嘉庆 松石绿地粉彩番莲吉庆福寿纹如意耳瓶

嘉庆粉彩瓷中,陈设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和法器等都属常见。嘉庆早期的粉彩还有乾隆朝的特点,比较精细,既有“百花不露地”的,也有彩地轧道开光的。

清道光 粉彩花卉纹如意耳瓶

道光粉彩瓷有各种色地开光粉彩,而且往往和描金工艺结合。器物除瓶、罐及少量文房用具外,大量的是碗盘等日用器皿,图案以荷花、癞瓜和婴戏图、清装仕女以及各种花蝶虫草为突出。亦常见“吉庆有余”、“麻姑献寿”、“太平有象”等吉祥题材,其中凡属“慎德堂制”、“懈竹主人造”及“种德堂制”款的粉彩器,大多都比较精致。

民国粉彩瓷

民国时期粉彩瓷器主要是以郭世五仿制的雍、乾粉彩和带有斋堂款识的粉彩最精美,其次是民间收藏的无款或书写清朝各代伪款的粉彩瓷,以及所谓洪宪瓷等。

斗彩和粉彩瓷器有什么区别


斗彩和粉彩都是明清时期创烧的彩色釉瓷器,但是两种釉色瓷器有明显的区别。

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色彩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品种。斗彩又称“青花填彩”,始于宣德,成熟于成化。成化瓷器最重要的成就,莫过于斗彩。当时斗彩是作为宫延御用的精美细瓷专门烧制的,产量非常小,因此遗留下来的也就更少了,至今绝大部分收藏在台北故宫和北京故宫,总数不过200余件。

粉彩又称“软彩”,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粉彩上彩之前先打一层玻璃白,然后用彩料在上面皴染出浓淡色调,其效果淡雅柔丽,视觉上比五彩软。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恰用了中国画的渲染技巧施彩,特点是色阶多,过度效果明显,立体感强,能体现深浅、阴阳、向背。粉彩大致可分青花粉彩、祭红釉地粉彩、天兰釉地粉彩、豆青釉地粉彩、珊珊釉地粉彩、抹红釉地粉彩、绿釉地粉彩、窑变釉地粉彩等。粉彩始于康熙,盛于雍正。

斗彩和粉彩的区别

1.斗彩是青花填彩,平面填充效果,没有立体感,而粉彩椒色阶多,过度效果明显,立体感强。

2.斗彩是明代创烧的,而粉彩是清代创烧的,两种瓷器的年底不同。

3.二者上釉的方式不一样,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彩瓷,而粉彩是釉上彩瓷器。

粉彩团蝶纹碗

粉彩团蝶纹碗碗敞口,深腹,圈足。内白釉无纹,外壁绘粉彩团蝶纹5组,每组团蝶纹由2只相异的蝴蝶与四季花卉纹构成。足底白釉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之上受同时期珐琅彩瓷器工艺的影响而创烧的釉上彩品种。其初创于康熙朝,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雍正粉彩瓷器在造型、胎釉、彩绘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此碗造型轻盈秀巧,胎质洁白细腻,釉面细润纯净,纹饰色彩丰富艳丽,画面生动逼真,体现了雍正瓷器淡雅柔丽的时代风格,是雍正粉彩瓷中的绝美之品。

粉彩团蝶纹碗,高6.8cm,口径13.5cm,足径4.7cm。

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

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碗撇口,深弧腹,圈足。外壁斗彩装饰。腹部绘8组折枝莲托八吉祥纹。近底处绘变形莲瓣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万历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方栏。

此碗是佛前供器,造型和纹饰均模仿成化斗彩瓷器,形制秀美,纹饰简明,色彩艳丽。

明万历朝斗彩器物不多,其器形及纹饰仍宗奉成化斗彩,但与成化斗彩相比,其色彩更为艳丽。

八吉祥属于藏传佛教使用的八种吉祥物,即法轮、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罐、金鱼、盘肠。

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纹碗,明万历,高8.7cm,口径16.5cm,足径7.1cm。

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的收藏


浅绛彩笔筒

分清浅绛彩和新粉彩瓷

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指晚清流行的一种浅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的水绿、草绿、淡蓝等彩, 经低温烧成,使瓷上纹饰效果与纸绢本上浅绛画效果近似。题材有山水、人物、花鸟等。陶瓷界比较认可的说法,称浅绛彩的开创者是程门。浅绛彩以深厚的文人绘 画风格,深受时人喜爱。当时景德镇诞生了一批画浅绛彩的名家。此类作品冲破了以往官窑的陈规束缚,解放了绘瓷者的创作思路,开辟了在瓷品上题诗、落款、纪 年等风气之先河。

今天,很多收藏者分不清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的区别。民国初年至抗战前,景德镇民窑彩绘业有所发展。由于大多数浅绛彩瓷品,色域较窄,表现力不 丰富,年久易褪色,而粉彩色域丰富,色彩艳丽,不易脱落,随着瓷器生产的复兴和市场对瓷版画的需求,上世纪20年代以后,色彩浓丽的粉彩取代了浅绛彩瓷, “珠山八友”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便应运而生。

1928年前后瓷版画风行。著名绘瓷家王琦提出由8人共同绘制8块瓷版画套屏的艺术构想,组织“月圆会”,邀请艺人每月十五聚会,配画、研讨画艺,时人称他们为“珠山八友”。他们虽为新粉彩绘瓷家,但其技法均沿袭纸绢本绘画,并与浅绛彩渊源很深。

新粉彩和浅绛彩画派的不同之处是:浅绛彩产生于咸丰、同治年间,是由程门等一批文人画家把纸绢上的中国画移植到瓷版上的绘瓷艺术,蕴含着深邃 的文化意境;新粉彩是艺匠模仿文人画家的艺术风格在瓷器上绘画,运用工笔重彩,追求赏心悦目的效果,迎合大众的审美取向,使瓷器艺术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符合近代商品经济要求。

收藏浅绛彩和新粉彩瓷的要点

目前,浅绛彩和民国新粉彩成为投资新热点。笔者根据自己的收藏经验及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有一些粗浅的认识。

要认清浅绛彩与新粉彩瓷的价值。尽管“珠山八友”等名家精品价值较高,但其多数瓷品升值潜力有限。笔者初略统计,绘制浅绛和新粉彩瓷的艺人在千人以上,且作品遗存较多,因而,除较有特色的精品和名家作品外,其他瓷品不值得高价收藏。

赝品作伪水平高。浅绛彩与民国新粉彩瓷品,距今时间较近,极易仿造,真赝纷杂,目前有作坊专门成批绘制此类瓷器,有的已达较高水平。笔者曾亲 见一组4块署汪野亭名款的山水人物瓷板,名款由电脑制作,惟妙惟肖,唯胎体湿腻、手头过重,虽难逃行家法眼,但仍被一浙江商人以高价买走。目前新仿浅绛彩 壶、瓶、文具之类,所用题款多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名头或臆造人名,色彩作旧处理后,颇具迷惑力。

要“买对”也不能“买贵”。下手前,要了解浅绛彩瓷与新粉彩瓷的市场价格。成熟的收藏家,不仅有眼力,对藏品价位也能准确掌握。 目前的市场价位最高的是“珠山八友”、程门、金品卿等人的作品,然后是余子明、汪友棠、程焕之等名家精品,再次是鄢如珍、许尚礼等数百小名家的作品。就器 型而言,首推瓷板画,最好是4块以上套屏;其次是各类陈设器、文房用具等立件,其中名家绘制的壶具有较高升值潜力;再次是日用瓷,凡品相完整、画工精致、 胎质细腻,尤其是有“浮梁陶校”“江西瓷业公司”等名款者,都有收藏价值。就纹饰而言,大体是一人物、二山水、三花鸟,人物纹饰中,又以仕女为上。

新粉彩瓷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