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钧窑瓷器的鉴别与欣赏 > 导航 >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欣赏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欣赏

钧窑瓷器的鉴别与欣赏 钧窑瓷器鉴别 宋钧官窑瓷器鉴别特征

2020-10-15

钧窑瓷器的鉴别与欣赏。

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创烧于宋代,明、清、民国各时期均有仿钧窑的品种出现。钧瓷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釉中含少量的铜,并创造性地烧出红色釉,由于釉中加入铜金属,经高温产生窑变,使釉色以青、蓝、白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红等,色彩斑斓,变化万千,是青瓷品种的创新与突破。而且这种窑变釉最大的特点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可以说钧窑烧成后没有完全一样的,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正如:“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峪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因而被誉为“国之瑰宝”,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这件宋钧窑玫瑰紫釉葵式三足洗,高6.5厘米、口径22.2厘米、底径13.5厘米。葵花瓣口,折沿,浅腹,腹呈六瓣葵花式,三个如意云头形底足。造型端庄、雅致。胎呈灰褐色,器里施天青色釉,釉面上含有“蚯蚓走泥纹”。器外壁为玫瑰紫色乳浊釉,釉汁肥厚,色彩绚丽。外底抹有酱色护胎釉,并刻有“六”字铭款。钧窑中的宫廷用瓷,一般都刻有一到十的数目字,这种数目字是表示器物大小的标志。一号器物最大,十号器物最小。“六”是中等偏小的器物,靠足边处有16个小支钉痕。此种三足洗实际功用是花盆的盆托(盆奁),上面应有对应号码和样式的花盆配合使用。此洗不仅釉色优美,造型也浑厚端庄不失优雅,是北宋钧官窑中的精品,是宋徽宗的最爱。

钧窑成功地烧出铜红釉,其意义深远,不仅是钧瓷工艺的一大创举,而且开辟了陶瓷美学的新境界,为元、明、清时期出现的釉里红、鲜红、郎窑红、豇豆红、霁红等名品奠定了基础。wwW.tAoCI52.com

taoci52.com小编推荐

钧窑玫瑰紫釉花盆


收藏机构: 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 高18.4cm,口径20.1cm,足径12cm

生产时代: 宋

生产窑口或产地: 钧窑瓷器

品种: 紫釉

陶瓷造型: 盆

说 明: 宋

花盆撇口,长颈,圆鼓腹,圈足外撇,足底开有五个渗水孔,并刻有数目字“六”。通体内外施窑变釉,各部位釉色有所不同。口沿至颈部以天蓝色釉为主,又散晕着玫瑰红色釉,犹如晚霞;腹部釉色以玫瑰红色为主,明亮艳丽;外底施酱色釉。此器造型端庄,色彩变化丰富,堪称钧窑瓷器中的精品。

禹县是钧窑的发源地。考古工作人员在河南禹县的古钧台找到了宋代为宫廷烧制御用钧窑瓷器的窑址。钧窑花盆、盆托、出戟尊的外底一般刻有从“一”至“十”的数目字,数字越大器物越小,反之,数字越小器物越大。此花盆底刻“六”字,说明尺寸大小适中。钧瓷以釉色取胜,其典型釉是以氧化铜为着色剂的窑变釉,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釉色千变万化,素有“钧瓷无双”之说。

明代钧窑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


“高山云雾霞一朵,烟光空中星满天。峡谷飞瀑兔丝缕,夕阳紫翠忽成岚。”这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对钧窑瓷器变幻莫测的釉色的赞誉。钧瓷青中带红的釉色,兔毫丝缕般的釉面肌理,以及表面呈现的大片不规则红紫色彩斑,在中国古陶瓷中独树一帜,构成其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件明代钧窑天蓝玫瑰紫釉棱口花盆(见图),高19、底径27.3厘米。其造型典丽,釉色绚烂,属钧窑花盆佳作。此类花盆之烧造,须先以模制瓷胎,再罩施蓝紫色调之釉。远观静穆湉谧,近看则晕融烂漫,既如暴雨淋墙,斑驳相连,又如雨后青山,云烟氤氲,予人无限之美学遐想,所生之意境任由观者自悟。该件器型简约,上厚施色釉,其明晦深浅变化,隐显之间,让人爱不释手。

此花盆属于钧瓷中一类底部刻或印有数字的盆景器。其数量稀少,多为清宫旧藏,为钧瓷中最为珍贵的一类。数位钧瓷的底部数位从一至十,分析博物馆藏品及禹县钧台窑址发掘可发现这些数字应与器物大小成反比关系,“十”为最小,“一”为最大。明、清宫廷绘画中时常见有数位钧瓷的身影,其受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如明人《十八学士图·棋》中前景右区的仰钟式花盆,及清人《美人图·对镜》中窗台上的葵式花盆。

此类钧窑花盆之断代,尚无定论。史上有两学说,一指其为北宋十二世纪,另一认为属元或明初。曾经有一批钧窑带编号花器残片,与北宋“宣和元宝”钱模伴随出土,且有指其陶土成分相同,支持北宋之说,但之后钱模断代受到质疑。对照年代较明确之品,如龙泉及景德镇窑之青瓷或青花盆、瓶或花器,现普遍接受将此类钧器断代为明初。承清宫旧藏,两岸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不少刻有数字之钧瓷,且常附镌宫中殿堂名称,相信为明朝宫廷御用花器。

瓷器自东汉问世以来,在宋以前常以一种苍翠的青绿色釉作装饰,但钧窑瓷器以一种蓝色乳浊光釉和铜红窑变釉,组成红蓝相间的釉色,在陶瓷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境界,历代传世的钧窑精品,无不令后人追捧和宝之。

名瓷欣赏—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名称】: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类别】:瓷器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宋代汝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宋,高4cm,口径18.5cm,足距16.9cm。

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以楷书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

此器造型规整,釉呈淡天青色,柔和温润。它应与三足樽配套使用,用以承放三足樽。

汝窑青瓷胎体较薄,细腻成香灰色,釉色青翠华滋,造型很有气魄、雄浑饱满,周身布满纵横交错的纹片。器物口沿由于上釉时釉汁下流,釉层较薄,釉下黑色胎骨透过半透明的玻璃青釉,呈显紫色。底足部分不施釉,露出黑色胎骨,形成著名的“紫口铁足”特征。正如清代乾隆制诗所描述的“口欲其坚铜以锁,底完而旧铁余钉”。装饰上,有印花刻花和素白无饰两种,以素瓷为贵。最常见的器形物有碗、洗、盘、盏、瓶、尊等 。由于汝窑瓷器烧造历时短促,因此传世品稀少珍贵,又因以贵重的玛瑙粉末配制釉料,宫中禁止大量烧造,所以产品极少,在当时便已极为珍贵,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叙述“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惟供御拣退,方许出卖”后,发出“近尤难得”之叹,可见汝瓷之珍贵。明代景德镇仿汝仅见于宣德年间,署有宣德官窑款,其釉色较宋汝窑透亮,纹片密而规整,且釉面有橘皮纹。

均窑玫瑰紫釉盆托


钧瓷起源于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那里地处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有“南山煤,西山釉,东山瓷土处处有”之传说。据实践,生产钧瓷如果离开这些条件,在任何国家都不会成功。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40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在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靖康之变”(1126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钧瓷的烧制是一种复杂的高难技术,还原程度很难控制;加上过去由于使用的是松木窑,窑温难以达到均衡,从而影响到钧瓷釉彩的成色,在烧制过程中有70%的产品会报废掉,而其中的上品则更为罕见,再加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尊贵名声,唐玄宗曾立令“钧不随葬”;宋徽宗时又成为御用珍品,诰封“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36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现在墓葬出土的钧瓷文物也甚为稀少。目前世界著名的博物馆虽有收藏,为数也寥寥无几。

钧窑的产地在河南省的禹县,禹县于北宋时名为阳翟县,金大定二十四年更名为钧州。按惯例窑以州名,钧窑之名由此而得。过去的一些研究陶瓷史的学者和著述,也就窑以州名认为钧窑始烧于金代。1974—1975年河南省博物馆的事业人员,在禹县钧台窑址的发掘中,出土有大量的钧窑瓷器的散片,从这些标本的造型来判断,它们具有鲜明的北宋时代特征。该窑址同时伴出还有“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钱模”,这一重要的发现,证明宋徽宗执政时期,钧窑瓷器已达到了鼎盛时代,从而纠正了过去钧窑始烧于金代的立论。

唐代的花釉突破了一件作品一种釉色的传统规律,但这种花釉仅仅局限黑釉器物之上。到了宋代,这种复色釉的技艺已掺入到青釉制瓷工艺之中,这一突破乃钧窑制瓷匠师们对我国古代制瓷工艺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钧窑瓷器的胎色灰白浅黄,底刷浆釉,釉色有天青、月白、灰蓝、海棠红、玫瑰紫等色,出色的作品乃天青与玫瑰紫、海棠红交接在一起,给人以变幻无穷的色彩美。不少人往往借用唐人诗句:“夕阳紫翠忽成风”来形容它,可谓一点也不过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钧窑尊”,其口缘内施天青釉,器外则以大青、玫瑰紫和海棠红交融在一起,釉色美如朝晖晚霞,极尽绚丽璀璨之致。其实,钧窑瓷器就其瓷釉的基调来说,是浓淡不一、幽雅的天青色,而所谓到窑瓷器有月白、灰蓝之色,也只是色度上的差异而已。因此,钧窑瓷器仍属于青瓷系统,而像此尊上所闪现的海棠红色是加入铜的成份所致。铜红的烧成难度较大,铜的含量多少,会影响到呈色的效果。此外,铜红对窑温和烧成气氛也十分敏感,它必须以还原焰在1250℃以上的高温下,而且烧成气氛控制得当,才能出现美丽的红色,若稍有偏离,色泽就会随之而产生变化;至于紫色则是青釉与铜红釉互相融合的产物。钧窑复色釉瓷器的烧成,不仅使宋代的青瓷色彩尽态极妍,它所产生变幻无穷的色彩美,为宋代的官窑青瓷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

钧窑瓷器也是一种厚釉器物,典型的作品其瓷釉常常出现一种与色地不同的、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腺,它的形态宛如蚯蚓在泥土中游动的走泥状,过去骨董界称之为“蚯蚓走泥纹”。钧窑器物所出现的“蚯蚓走泥纹”,与哥窑、官窑瓷器存在的开片一样,也属于烧成工艺上的一种病态,其形成机理是因为钧窑瓷器都经过素烧,也就是为了避免瓷胚在高温烧造时破裂和变形,先以较低温度烧一次,以固定坯体。但它有时会促成釉层在烧窑过程中,于低温中发生裂纹,随着温度逐渐烧高,使黏度较低部份的釉流入和填补裂纹造成的空隙,就形成了和眼泪流下来一样的那种“蚯蚓走泥纹”,这种具有流动感的色丝将器物平添一种纹路美,在当时也为人们所欣赏。它作为钧窑瓷器的一个特微,由此也成为文物界鉴定钧窑器物的一点线索。

钧窑瓷器的釉色在宋代青釉中是别开生面的,禹县钧窑的异军突起,导致黄河流域不少制瓷窑场群相仿制。钧瓷的别致,自然也很快为统治者所看中。宋徽宗在位期间于禹县设置官窑专门为大内生产部份皇室用瓷,其产品有各种花式口的盆和奩、出战尊、敛口尊,鼓钉洗、炉、钵、碗、盘等,上述器皿都是按禁廷制样进行生产,这些器皿乃和当年的花石纲有直接关联。所谓‘纲’,最初是唐代玄宗朝设立漕运的‘纲运之法”,以十船为‘一纲’。到北宋末年,赵佶大肆搜括民脂民膏,纲的不同名目也就多起来了,而花石纲乃专门供奉徽宗无度挥霍的“御前纲”中最大的一种。崇宁四年十一月,为在东京(今开封)与建寿山艮狱,“以朱面领苏杭应奉局及花石纲于苏州”,“凡士庶之家,一石一木稍堪玩者,即领健卒直入其家,用黄封表示,指为御前之物”,花石纲劫往东京的“嘉花名木”、“怪石严壑”一部份要用瓷器来陈设,禹县钓台窑址出土的器物底部刻有“一、二、三……至十编号’的盆、盆托的残片,就是当年为宫廷烧造盆景所用的器皿。故宫博物院收藏“宋钧窑出戟尊”器底刻有“三”字的编号,毫无疑问它应是当年禹县钓台窑址所烧造。有人曾对数十件有数字编号的同类器物进行排比,发现标号数字和器物的尺寸相关。“一”为起始号、为最大号,因而这件出戟尊属较大型的作品。

金代钧窑瓷器的生产比北宋更为普遍,生产的范围从河南扩大到河北、山西等地。这时有圈足的器物,圈足都露胎,只是在圈足的底心施釉。金钧不如宋器,唯其青釉上所呈现的紫红色斑块,有其特殊风采。它仿佛在蔚蓝的天空忽然涌现一片红霞,比较美观。入元,钧瓷已成为北方民间比较普遍使用的瓷器。元代的窑场都烧制器形硕大、浑厚凝重的器物,这一时代的特征在钧窑产品中也不例外。与金钧一样,这时的器物也远不如宋瓷,其胎体粗松、釉面多棕眼,釉色一般为月白、天蓝,也有以红斑装饰,呈色似显呆板。但元钧也不乏精美之作,像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钧窑贴花双耳三足炉’,通体满釉,以天蓝色为主,与月白交融,犹如蓝天白云,蔚为壮观。作为厚釉失透的钧窑瓷器,若採用刻、印花装饰,较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此炉乃以堆贴的手法,在颈部装饰专花和龙纹,腹部贴以铺首,这种装饰为宋钧所不见。

官窑青釉暗龙纹洗(宋)


官窑青釉暗龙纹洗

现藏天津博物馆。

宋(960-1279),高5.6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12.3厘米。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官窑,现称“汴京官窑”,亦称“北宋官窑”,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有二:一是“修内司官窑”,也称“内窑”,窑址在杭州市凤凰山下;二是“郊坛官窑”,位于杭州市南郊乌龟山一带,亦称“乌龟山官窑”,现珍藏在天津博物馆的宋官窑龙纹圆洗就是南宋郊坛官窑的产品。

此件龙纹圆洗高5.6厘米,口径19.5 厘米,足径12.3厘米。洗壁垂直微向外撇,平底,圈足宽而浅。通体灰青色釉,青翠如玉,釉汁肥厚凝重,釉面布满了自然天成、纵横交错的开片。洗口部镶铜口,圈足露胎呈褐色,紫口铁足的特征十分明显。洗内底印有一条苍龙,其形象矫健勇猛,笔触细微,但由于釉汁太厚,只有高光下才能显现,更增添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之感。此洗釉色纯正,造型古朴、大方,为官窑典型器物,并且印有龙纹,较为罕见。《中国陶瓷发展史》一书记载过这种官窑洗,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了这样一件洗子,深受清代皇室喜爱,器底刻有乾隆御题诗,可见其珍贵。

官窑瓷器胎土呈黑灰至黑褐色,胎较薄,施釉较厚,釉有粉青、炒米黄等多种色泽;器型除盘、碗、碟、洗等外,仿商周秦汉古铜器及玉器者甚多。

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质感,先低温素烧坯,后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经高温烧成,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美玉一般光亮莹润,釉面上显露纵横交织的开片纹,有说不尽的奥妙。由于青瓷胎料中含铁量高达3.5%至5%,致使器物的口缘釉薄处呈露灰紫色,圈足底端刮釉露胎处亦呈黑褐或深灰色,形成“紫口铁足”的特点。这也是官窑器物的明显特征。

青釉荸荠式三系瓶


收藏机构:故宫博物院

大小尺寸:高14.6cm,口径7cm,足径11.1cm

生产时代:雍正

生产窑口或产地:景德镇窑

品种:青瓷

陶瓷造型:瓶

说明:清雍正

瓶撇口,短颈,斜肩,肩部有三系,腹大而扁,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青釉。腹部凸起两道弦纹,近底处有凸莲花瓣纹一周。足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青釉是中国最古老的颜色釉,至清雍正时,景德镇青釉瓷器的生产达到了烧瓷史上的最高峰。此时的青釉包括豆青、冬青、粉青、梅子青、蟹壳青诸种。雍正时期的青釉釉面光润、坚致、细密,此特点一直保持到乾隆、嘉庆时期。

荸荠式瓶是清代流行的一种瓷器瓶式,首创于康熙时期。其直颈较粗,有撇口与直口之分,器腹均为扁圆形,状如荸荠,故此得名,又称直颈瓶。品种有青花、黄釉青花、豆青釉、郎窑红等。

名瓷欣赏—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名称】:宋龙泉窑青釉弦纹瓶

【类别】:瓷器

【年代】:宋代

【文物原属】:宋代龙泉窑烧制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简介】:高31cm,口径10cm,足径11.3cm。

瓶洗口内敛,细长颈,斜肩,扁圆垂腹,圈足外撇,颈上凸起弦纹3道,腹中部凸起弦纹4道。里外满釉,胎体洁白,圈足露胎处呈现火石红色。通体所施的粉青釉,青翠碧绿,汁水莹彻,温润如玉,特别是器身凸起的7道弦纹,凸出的部分釉薄处显现洁白的胎骨,形成一条白线,俗称“出筋”,是有意识地突出坯土的白度,衬托出青釉之美。

此青釉弦纹瓶代表了南宋龙泉窑在其鼎盛时期极高的烧制水平。

龙泉窑在南宋的发展是跟大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北方的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火所破坏,其制造陶瓷的技术传入到南方。这时的龙泉窑结合南技北艺,迅速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进而形成一个较大的瓷窑体系。不仅胎釉配方、造型设计、上釉方法、装饰艺术及装窑烧成等有了重大的改变和提高,器形种类更是大大丰富。由于熟练掌握了胎釉配方、多次上釉技术以及烧成气氛的控制,釉色纯正,釉层加厚,在南宋晚期烧制成功粉青釉和梅子青釉,达到青瓷釉色之美的顶峰,在我国瓷器史上谱写下光辉的篇章。

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凤鸟纹三足盆


长沙窑,又称铜官窑、瓦渣坪窑,是唐朝南方规模巨大的青瓷窑场之一。创烧于唐,是承继唐朝岳州窑而起的,晚唐至五代是极盛期,五代以后衰落。考古发现窑址20多处,窑址中有大量瓷片和窑具,可见当时窑业的兴盛。从考古资料显示,长沙窑产品不仅在全国各地都有出土,而且在国外也有大量出土,这表明长沙窑外销瓷数量巨大。

长沙窑是唐朝重要瓷窑之一,它不但式样之多在当时瓷窑中少见,而且在装饰艺术上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尤以釉下彩绘独冠群窑。釉下彩是瓷器的一种主要装饰方法,用色料在成型的坯胎上进行绘饰后,施以白色透明釉或青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早在三国、西晋时期在青釉上施以铁为呈色剂的褐彩,唐代越窑、长沙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褐彩在青釉上绘纹饰的工艺,但长沙窑青釉褐彩的数量远远超过越窑,而且长沙窑在青釉上用褐彩绘画的瓷器,是采用了先在器物的胎体上用褐彩绘画,然后施青釉高温烧制的釉下彩绘工艺。虽然三国、西晋已发现青釉釉下褐彩器,但属罕见,而且在三国以后此种釉下彩绘工艺忽然消失。因此《中国陶瓷史》:“釉下彩的发明无疑是我国陶瓷史上一件大事。长沙窑在这方面作出了有历史意义的尝试,首创了胎上画彩,然后上釉烧成的高温釉下彩的新技术……。”

镇江市中山路拓宽工程工地出土一件长沙窑青釉褐彩凤鸟纹三足瓷盆(图1),高10.8、口径27.3厘米。圆唇,葵口,折沿,弧腹,圜底,三兽足(图2)。口沿绘褐绿彩草叶纹,内底绘褐绿彩荷花凤鸟纹,一只长尾凤鸟站在荷花上(图3)。此鸟先用褐彩勾勒,然后在鸟纹的边线及局部图案处用红绿彩渲染。花鸟纹是长沙窑釉下彩绘中最多的一种题材,花和鸟常常配合在一个画面上,多见于壶流下及盘、盆内底上。有展翅高飞的鸿雁、跳跃于花间的鹊鸟、嬉戏的双燕等,千姿百态,生机勃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