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盛酒的瓷器 > 导航 >

唐代酒器双鱼榼:双鱼美器盛酒自香

唐代酒器双鱼榼:双鱼美器盛酒自香

古代盛酒的瓷器 美家美瓷砖 古代酒器瓷器

2020-10-15

【www.taoci52.com - 古代盛酒的瓷器】

河北井陉出土邢窑白釉双鱼榼

说到双鱼榼,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对白居易的《家园三绝》应该不会陌生,诗中就有一句“何如家酝双鱼榼,雪夜花时长在前”。《说文解字》将“榼”解释为“酒器也”,可知双鱼榼是一种酒器,外形似连体双鱼状,并且榼两侧均有一至两个环形系,便于系绳携带。

明末清初 青釉双鱼尊

青州出土唐三彩双鱼榼

作为盛酒器的榼出现时间较早,《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有“使行人执榼承饮,造于子重”。至唐代,榼非常流行,文献中常有“瓶榼”“壶榼”等的记载。郑綮《开天传信记》云:“唐代道士叶法善,居玄真观。有朝客十余人来访,解带淹留,满座思酒……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美酒盈瓶。”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相泌以虚诞自任。尝对客曰:‘令家人速洒扫,今夜洪崖先生来宿。’有人遗美酒一榼,会有客至,乃曰‘麻姑送酒来,与君同倾。’倾之未毕,阍者云:‘某侍郎取榼子。’泌命倒还之,略无怍色。”此外,白居易的《葺池上旧亭》以及《招东邻》等作品中也有与榼有关的诗文记载。而以榼为组成部分的词语也较为常见,比如饷榼、百榼、残榼等。以往认为双鱼形榼始于唐代,但通过近年的考古发掘可知此造型出现不晚于汉代。2009年,陕西蓝田华胥镇支家沟西汉大墓出土过一件双鱼罐,分体为两件,清晰地刻划出鱼鳞和鱼尾纹饰。根据器形推断其并不作为盛酒器之用,但其造型却是双鱼形榼的滥觞。至唐代陶瓷双鱼壶则较为多见,一般是鲤鱼造型,小口,口中无齿。

双鱼榼在诸多考古出土(水)的唐代陶瓷中常见,如长沙窑、唐三彩、邢窑以及广东水车窑等。

1978年,长沙望城区书堂乡出土一件长沙窑酱釉双鱼榼,这是一件轻便的酒具,造型独特,由两条鲤鱼相对合抱,两张嘴合成为榼口。腹部隆起,鱼尾自然下垂,收成平底。眼、鳞、腮、鳍,雕刻细腻逼真。这件双鱼榼线条匀称、玲珑别致,加上酱釉深沉、鱼体丰满,整器显得凝重。榼的两侧有直穿式的纽,可以系绳,携带方便。这种异形瓷榼,不能直接拉坯而成,制作工序复杂,难度较大。除了酱釉之外,长沙窑还有绿釉、蓝釉以及彩绘双鱼榼问世。

目前,唐三彩双鱼榼共出土有3件,分别出自陕西西安、山东青州和江苏扬州,其中青州和扬州两地出土双鱼榼形体较为相似。

1992年,西安长安区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出土了一件三彩双鱼榼,是唐代三彩酒器中少有的模仿动物的肖形酒器。该榼为扁圆腹,榼体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器肩部即两鱼头顶部各有一拱形纽,可以穿绳系提;器口较小,被两鱼嘴共同承起;鱼尾朝下为器足。整个器体除鱼尾外皆施三彩釉。此榼造型设计突破了常规,巧妙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榼体轮廓,从侧面看,是一条躯体圆浑肥硕的鲤鱼正欲跃出水面,使我们联想到鲤鱼跳龙门时的一搏;从正面看,又犹如两鱼相对嬉戏,争抢食物,生活气息浓厚,且器形与鱼体的结合自然流畅,不露半点人工雕琢之痕。

1953年,山东青州出土了一件唐三彩双鱼榼。榼小口,双鱼相合成器身,口上有盖,下承高圈足。鱼眼球凸出呈黑色,二鱼中间各有上下两只小鳍,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通体施黄、绿、褐彩,造型新奇,烧制精美,为山东一带出土唐三彩器中的精品。

1975年,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内出土了一件唐三彩双鱼榼,榼体似圆柱形,鱼口、目、鳞、脊一应俱全。双脊间有穿系小孔,便于系绳,既实用又美观,反映了晚唐制瓷工匠在设计上的高度造诣。鱼眼球凸出呈黑色,形象逼真,并以黄、绿、褐三色相间浸润,呈现出斑斓的釉色。

作为白瓷的代表性窑场——邢窑也生产有双鱼形榼,如1964年河北井陉县出土了一件白釉双鱼榼,通体施白釉,口缘及足部露胎,釉色白中闪青。造型呈双鱼跃起状,鱼头为瓶的口、颈、 肩部,身为瓶身,尾为瓶之圈足。瓶口外侈,腹部扁圆,圈足外撇。瓶身饰满鱼鳞纹,两侧堆塑双排鱼鳍纹,上下均有环形系,圈足置孔,便于穿系提携。除了此件外,1998年印尼勿里洞岛出水的“黑石号”沉船上也有一件邢窑白釉双鱼瓷榼,造型与长沙窑酱釉双鱼榼较为类似,只是体型稍窄,应为出口之用。

清乾隆 青花釉里红双鱼尊

唐 三彩双鱼瓶

位于广东梅县的水车窑也生产有双鱼形榼,如青釉双鱼形榼,作卷口、短颈,长身似鱼形,足部微外撇犹如鱼尾。肩部带一短流,榼身两侧有对称的凹槽,凹槽上下各塑用于穿带的双系。两侧各贴塑两只圆形鱼眼。外壁施青釉,釉色青绿,有较强的玻璃质感。此榼也被视为唐代潮州窑产品。蔡奕芝在《潮州唐宋古窑研究》中认为梅县水车窑与潮州北关窑是相同时代不同地点的两个窑场,两窑场生产的瓷器胎质、釉色、造型具有同一时代特征,“梅县、潮安唐代同属潮州管辖,水车窑产品也通过潮州这一当时繁荣的对外港口输入到泰国、日本等国家。所以,广义上说,水车窑也是唐代潮州窑中的一个窑场”。

晚唐 五代 白釉双鱼形穿带瓶

西安出土唐三彩双鱼榼

唐代双鱼榼除了在陶瓷界被广泛运用外,其他质地,如金、银及铜中也有类似的造型。对于其造型来源于何处,有学者对此作了推测,认为:“在唐三彩和唐宋瓷器中出现的双鱼壶造型应该是来自对金银质地双鱼壶的模仿。1976年内蒙古喀喇沁旗哈达沟门出土的双鱼形银壶应该是这种造型的金属器原型”。结合陕西及内蒙古两地的考古发现可知,唐代陶瓷制双鱼形榼是在汉代鱼形陶扁壶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与完善,逐渐地将分体式融合于一体,并借鉴吸收其他质地的双鱼形器物特点,进而产生的一种盛酒器。

为什么唐代的酒榼要做成鱼形呢?这就要从古人对包括鱼纹在内的吉祥纹饰崇尚习俗说起。古人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便有趋吉避凶的习惯,常将美好的期望借助图案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些吉祥图案既可以用来装饰日常器物,又可不断地给人们心理暗示。古代的吉祥图案中,鱼是常见的一种。先人们看到鱼产子众多,故以鱼为丰殖的象征,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的鱼纹就被当作主题纹饰寓求丰产、多子多福、人丁旺盛;且“鱼”也是“余”的谐音,“鲤鱼”和“利余”同音,故人们用“鱼”来寓意“吉庆有余”、“丰庆有余”等,也就有了大鲤鱼的“得利图”、“连年有余”图等。因此鱼直接对应了人们对富裕、吉庆、求福的心理。“鱼”又和“玉”同音,所谓“金玉满堂”,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乐趣和意境的向往与憧憬。鱼离不开水的自然现象又是鱼水之欢的情感表达,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爱、伉俪美满的情意。

在唐代,鱼又有了新的含义。唐代上朝,官员进出宫门,必需带着信物查验,到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开始佩戴鱼符。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将鱼符改为佩戴龟符,神龙元年(705年),中宗即位,又复龟符为鱼符。能佩鱼符的人,都是在京都为官者,或是应诏入京的外地官员,鱼符也就成了地位高贵的象征。有意思的是,双鱼榼都是两条鲤鱼拼合而成,而唐代最高统治者为李姓,“李”与“鲤”谐音,鲤更成为富贵的象征。所以在唐代,鱼特别是鲤鱼寓意着人们对富贵的期盼,成为各种器物常见的装饰纹样。另外,唐朝皇室信奉道教,由于道教认为鲤鱼与龙和成仙有关,因此道士一般都忌食鲤鱼,将鲤鱼奉为圣物。

扬州唐城遗址出土唐三彩双鱼榼

除此之外,唐诗的推动也是唐代陶瓷器装饰鱼题材的动力之一。有唐一代,涉及到“鱼”的诗非常多。根据对《全唐诗》的检索可以发现,带有“鱼”字的诗足有2185首。这些诗的不断问世,一方面是对唐代食鱼、崇鱼等吉祥文化的汇总和反映,另一方面也为陶瓷、金银器等日常所用的工艺品增加了装饰题材的灵感。作为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陶瓷生产者,长沙窑及其他窑场绝对不会遗漏“鱼”这一皇室、民间皆为喜欢的题材,结合自身的胎、釉等特点,进而生产了双鱼榼这种较为常见的器形。

寓意吉祥的双鱼形瓷榼带给人们太多美好的想象。瓷榼造型独特、形象逼真,体现了窑工们精湛的制瓷技法;实用性功能突出,作为酒具非常轻便,利于随身携带。更为重要的是,窑工们将人们对富贵的期盼以及对取悦当朝的用意都融于瓷榼之中,不得不说这就是他们的不凡之处。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明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


白地黑彩、白地褐彩是宋金以来北方磁州窑最具代表性的陶瓷器产品,在磁州窑影响下,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北部等周边地区以及江西吉州窑等窑场都大量仿烧这类产品,是宋金元明时期最为常见的民用瓷之一。本文来介绍一件较有代表性的明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

这件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高11.2、口径20.8、底径7.5厘米,为安徽博物院藏品,是20世纪50年代从安徽省歙县征集入藏。碗作敞口,弧腹,高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呈奶白色,釉层较均匀,器内底涩圈露胎,圈足及底部亦露胎,胎质较粗松,胎色呈红褐色。碗的口沿内、外壁均刻划两道弦纹,腹部两面分别以褐彩(图1)和黑彩(图2)绘两条游鱼图案,辅之以水草等纹饰,画风清新活泼,具有一定的艺术观赏性。

鱼纹是陶瓷器常见装饰纹样,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就已有鱼纹。唐宋以后的瓷器中,鱼纹更为常见,著名的如南宋龙泉窑双鱼纹盘、双鱼纹洗等。磁州窑作为北方最著名的民间窑场,鱼纹装饰的瓷器非常多见,不仅有彩绘的鱼纹,亦有刻划装饰的鱼纹。这些鱼纹往往被赋予一定的吉祥寓意,如鲶鱼会被寓意为“年年有鱼”,鲤鱼会谐音为“利”,鱼繁殖能力强,又被寓意“多子多福”。

纵观中国瓷器的发展史,先有青釉瓷器,后有白釉瓷器,而白瓷中又可分为精白瓷与化妆白瓷。所谓精白瓷,如邢窑、定窑,胎土白细,经提纯后,胎釉皆白,这类白瓷质量极高。另一类是化妆白瓷,如磁州窑,胎体并不白细,只能在胎体表面施一层白色化妆土,再施白釉,才能生产出白瓷,这类白瓷质量远远达不到精白瓷的水平。化妆白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开始在白釉上进行彩绘装饰,于是便出现了白地黑彩、白地褐彩等彩绘瓷。

磁州窑白地黑彩瓷器肇始于宋代,一般胎釉较粗,但具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气息。白地黑彩朴拙粗犷的风格,虽不受上层人士的重视,却以生活中常见事物作为彩绘题材,而深受普通老百姓喜爱。磁州窑匠师们以纯熟简练的笔触、黑(褐)白对比鲜明的手法,使白地黑彩瓷器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别具一格。这样的装饰风格也从宋代一直流行到明代。

2005年郭学雷出版的《明代磁州窑瓷器》一书中,也收录了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这件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同版还收录了两件河南安阳出土的同类样式的白地黑褐彩鱼藻纹碗,书中认为这些产品均为明代中后期磁州窑的产品,明代烧造这类产品的窑址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彭城镇,也称“彭城窑”。其制造工艺是先在器坯上敷化妆土,以一种名为“斑花石”的褐铁矿物质为色料描绘黑色、褐色花纹,之后施釉入窑烧成,这类黑色、褐色花纹都位于釉下,属釉下彩品种。

众所周知,磁州窑瓷器主要运销于北方地区,而这件磁州窑白地黑褐彩双鱼纹碗征集于安徽南部地区,是较为难得的,且器型完整,尺寸较大,是研究明代磁州窑白地黑褐彩瓷器的重要实物材料。

唐青釉双鱼穿带瓶赏析


唐黄堡窑青釉双鱼瓶

楼钢说古陶瓷之十二

本栏目摘选自著名古陶瓷鉴赏家楼钢的著作《中国古陶瓷鉴赏手册》,为读者提供了一种阅读古陶瓷的方式。

楼钢(古陶瓷收藏鉴赏家)

这是一件唐青釉双鱼瓶。瓶制作成双鱼合体型,鱼口即为瓶口,小口园唇,高圈足。通体施青釉,釉色泛黄;器表光素无纹,肩部饰对称鱼眼,腹部双侧有鱼鳍及鱼划,两侧有四只贯耳便于穿绳提携。

鱼与人类的关联由来已久,鱼恐怕是人类最早能够获得的非植物性食物之一。世界古人类的生发和繁衍,无一不是泮水而生,中华文明的两大源头,同样离不开黄河、长江两大水系,这与古人类捕鱼而食具有直接的关系。世界各地发现的远古岩画,狩猎、放牧、捕鱼等画面是出现得最多的。西藏任姆栋一号岩画,中心部分就是一条大鱼三条小鱼。而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之中,鱼纹和水波纹是最常见的纹饰,足见鱼在早期人类生活之中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鱼纹同时也是图腾崇拜的象征。“彩陶纹饰是一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标志,它在大多数场合下是作为氏族图腾或其他崇拜的标志而存在的。”,“如果彩陶花纹确是族的图腾标志,或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符号……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与庙底沟类型分别属于以鱼和鸟为图腾的不同部落氏族,马家窑文化属于分别以鸟和蛙为图腾的两个氏族部落。”还有学者认为鱼乃阴阳的象征,“鱼跃于渊,通乎阴阳”,太极图的核心就是两条向抱的阴阳鱼。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帛画,最下方就是两条相交缠的鱼形图像,并以此支撑着现实世界。

历代出土陶瓷器中,以鱼纹做辅助纹饰的常见,但以鱼形为主体的并不多见。

南京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三彩双鱼瓶,山东省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唐三彩双鱼瓶,这两件均为陶器,贯耳装在在鱼鳍之上。而此件藏品贯耳装在鱼腹之下,使鱼的形象更加完整,构思可谓巧矣,同时,其双鱼合体的形制也与阴阳鱼的概念相吻合。

(本版所刊文章均为作者特约所撰,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出处)

元代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


龙泉窑是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场,一般认为创烧于北宋,鼎盛于南宋至元代,明清时期继续烧造,产品以青釉瓷器占绝大多数,装饰技法主要有刻花、划花、印花、贴塑等。本篇来介绍一件元代龙泉窑典型产品——青釉双鱼纹洗。

这件龙泉窑青釉双鱼纹洗(图1),高3.7、口径13.3、底径6厘米。洗作折沿,弧腹,圈足,胎体较为厚重。器身内外均施青釉,釉层釉厚,釉面有开片。洗的外壁(图2)塑一周细密的菊瓣纹,内底(图3)模塑两条相向环绕畅游的小鱼。

青釉双鱼纹洗是龙泉窑一种常见的品种,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卷十九中列举笔洗时,就已提到“以粉青纹片朗者为贵,古龙泉有双鱼洗、有菊瓣洗”。民国时期许之衡的陶瓷名著《饮流斋说瓷》中也说:“洗也者,在古时以之属盆,双鱼洗之类是也。”说明在他们那个时代“双鱼洗”已是被收藏界追捧的名品。《饮流斋说瓷》接着又说:“浣笔之器,浅者曰洗,深者曰盂。”这是说“洗”的用途,是文房中的“浣笔用具”。古人的主要书写工具是毛笔,以毛笔蘸墨书写,用完后须洗笔,洗就是一种盛水洗笔的用具。

双鱼纹作为洗内底的装饰,至少起源于汉代,汉代就已有双鱼纹铜洗。1956年,安徽合肥西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过一件青瓷双鱼纹洗。早期的这类双鱼纹铜洗或瓷洗,器腹较深,应该是作为盥洗用具。宋代以后,好古之风盛行,北宋吕大临编撰的《考古图》、宋徽宗敕撰的《宣和博古图》中都着重介绍过汉代的双鱼洗。两宋文人注重文房雅玩,文房用具特别丰富,也更加注重装饰性与艺术性,这种有仿古风味的双鱼笔洗便流行于宋元时期,南宋景德镇窑也生产有青白釉印花双鱼纹洗。另外,鱼纹也是古代的吉祥纹样,“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无论是作为盥洗用具还是浣笔用具,洗都是用于盛水,鱼与水总是容易联系在一起的,在洗的底部装饰鱼纹,盛水使用时,好似鱼儿在水中游嬉,平添了不少雅趣。

腹部外壁装饰菊瓣纹也是龙泉窑很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这种装饰风格出现于南宋后期,整个元代都相当流行。除了青釉洗之外,宋元时期龙泉窑还有一类深腹、小圈足青釉碗和一类浅腹青釉盘的外壁也常见装饰这种环绕一周的菊瓣纹。

最后,讨论一下这类龙泉窑模塑双鱼纹洗的年代。很多人认为它们属于南宋,但从出土材料看,龙泉窑双鱼纹洗的流行年代主要还是在元代,有几个重要的纪年墓材料可供参考:1.1998年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岗头村元元贞二年(1296)张弘略墓出土的多件龙泉窑双鱼纹洗。2.陕西省西安市元至元三年(1337)刘达墓出土的数件龙泉窑双鱼纹洗。这两处元代纪年墓葬中都有多件双鱼纹洗出土,说明在当时是相当流行的,也为我们断代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的主要器形有哪些


唐代越窑青瓷茶具主要有碗、瓯、执壶、杯、釜、罐、盏托、茶碾等数种。

碗作为唐时最流行的茶具,造型主要有花瓣型、直腹式、弧腹式等种类,多为侈口收颈或敞口腹内收。到了晚唐,制瓷工匠创造性地把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等物经过概括,保留其感动人、最形象的特征,运用到制瓷业中,从而设计出葵花碗、荷叶碗等精美的茶具。

瓯是中唐以后出现并迅即风靡一时的越窑茶具新品种,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茶盏。这种撇口斜腹的茶具,深得诗人皮日休的喜爱,他的《茶瓯》诗可说极尽了溢美之辞:“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在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执壶又名注子,是中唐以后才出现的,由前期的鸡头壶发展而来的。这种壶多为侈口,高颈,椭圆腹,浅圈足,长流圆嘴,与流相对称的一端还有泥条粘合的把手,壶身一般刻有花纹或花卉动物图案,有的还留有铭文,标明主人或烧造日期。

至于茶杯、盏托、茶碾等物,在越窑中也常有发现,这类瓷器在釉色、温度、形状和彩饰上 均较好地体现了当时越窑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水准。

除越窑外唐代还有哪些窑口生产茶具?

除越窑外,唐代生产茶具的窑口还有:邢窑,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以白瓷著名,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有“圆如月,薄如纸,洁如玉”的美誉,陆羽夸其“类银类雪”。

岳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和窑滑里一带,东晋时称湘阴窑。产品釉色青黄,胎骨灰白。

鼎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是宋代名窑耀州窑的前身,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器。

婺州窑,窑址在今浙江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江山一带。创烧于三国,初期产品胎釉结合技术较差,容易剥落,其产品和造型受越窑影响较大,只是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或泛紫,釉中有奶白色星点。

寿州窑,窑址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上窑镇、徐家圩和李嘴子一带。带。主要产品有碗、盏、杯、注子等。胎体厚重,胎质粗松,釉色以黄为主,著名产品为“鳝鱼黄”。

洪州窑,窑址在今江西丰城曲江、石滩、郭桥、同田乡一带。主要产品有碗、杯、盏托、碾轮等,尤以生产茶碾轮和盘心圈状凸起的茶盏托著称。釉色可分为青绿、黄褐和酱褐,其压印、刻剔、镂孔和堆贴等烧造技法很高。产品曾作贡品。

酒器收藏:品味文化体现价值


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家住河南省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的刘小继过得不同凡响,家里每天高朋满座、喜气洋洋。人家逢年过节都用美酒招待客人,他却用几千个样式各异的空酒瓶开起了“以瓶会友”的交流会,让来自焦作市的酒瓶收藏爱好者大呼“过瘾”、“有意义”,也让四邻八乡的人们在新春佳节领略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美轮美奂:小小酒瓶让他如痴如醉

“这些酒瓶真是艺术品,真看着稀罕了。”在刘小继的家,秦先生不断发出赞叹。秦先生是专门约了朋友,驾车从焦作市区赶到刘小继家的。虽然早有耳闻,可真正看到刘小继收藏的酒瓶,他们还是非常吃惊。走进他的收藏室里,6000余个造型各异、美轮美奂的酒瓶,放在房间四面展柜上,就像一个博物馆。“酒瓶在收藏界一般被称为‘酒器’,收藏者主要收藏年代久远且有一定造型的酒瓶。”在中国,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只是更多人关注的是“杯中物”,对于酒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许多人喝过酒,随手就将酒瓶扔了,太可惜啦!”刘小继不无遗憾。

作为一个商人,刘小继和酒有着不解的缘份,外出应酬推杯换盏在所难免,用他的话说,过去的自己几乎天天泡在酒坛子里,身体状况每况愈下。2008年,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猴子造型的酒瓶,一下着了迷。从此以后,除了生意,就是想着怎么收藏酒瓶,慢慢地,他竟然把酒戒了。“这时候才领悟到了真正的酒文化!”他感慨地说。

为了收藏酒瓶,刘小继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哪里有酒器展示会,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收藏,刘小继还学会了上网与收藏者交流,他珍藏的一套德国火车造型的酒瓶,就是从一位在德国留学的上海学生那里淘来的。因为收藏,刘小继还认识了不少外地的酒器收藏者。刘小继说,现在他经常坐火车到外地朋友家里小聚,藏友之间总有说不完的话。

在他的藏品中,有一些是由焦作生产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焦作有大小酒厂百余家,当时最有名气的武陟县古寺酒厂还赞助过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名气大着呢。”刘小继说。当然,刘小继的收藏可不止这些,像“北京天坛”、“桂林象鼻山”等,都是他的藏品。不过,刘小继最钟爱的还是一套以竹林七贤为造型的酒器,为了淘来这套酒器,刘小继曾三次拜访这套酒器的原主人,“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我收藏酒瓶的经历也差不多”。颇有些传奇意味的是,他曾收藏一套印有伊拉克前政府官员通缉令的酒瓶,但唯独印着萨达姆照片的酒瓶多方寻找都没有结果。焦作市的秦先生在参观他的收藏时,突然想起自己有,“送给刘师傅就能凑成一套,我决定送了。”秦先生当即表示。这让老刘欣喜异常,高兴了好长时间。

酒器之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酒器,是酒的包装和载体。广义上讲,凡是与酒相关的器物均可称为酒器,但人们一般将盛酒的器物和饮酒的器物称为酒器,酒瓶作为盛酒的容器只是酒器的一种。研究我国酒文化的学者指出:酒器是随着酒的产生而产生的,自古有之。商周时期,酒器主要是由青铜制成的,其中盛酒的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等,饮酒的有觚、觯、角、爵、杯、舟。

古代平民百姓盛酒器最多的就是坛子了,这坛子的材料和样式都大同小异,在当时应是最平常的。而皇宫贵族的酒器多是昂贵而华美的金银器、瓷器等。当然作为装酒的容器,比如游侠腰上的葫芦,骑士鞍间的皮囊,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筒等,都应列入其中,不一而足。装酒的容器发展到现在,更是千奇百怪、琳琅满目,从品种上看,有单瓶、对瓶、套瓶、系列瓶;从材质上看,以陶瓷、紫砂为主,还有金属的、玻璃的、竹木的、瓜果的;从容量上看,大的可盛装5000毫升、小的仅装50毫升;从形态上看,有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军事兵器等,可谓千姿百态、造型奇特、设计精美、五彩斑斓。这些酒器不仅蕴含着文化的气息,也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感受,或欣欣之气,或盎然古意,或大拙藏工,或小巧纳志,让人未启而先怡其神。

除了制作精致、用料讲究、艺术性较高的酒瓶外,一些酒厂在一些特殊的年份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开发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系列酒,制作了具有纪念价值的现代酒瓶。1997年7月1日,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四川宜宾酒厂生产了“圆梦”礼品酒和“回归喜庆酒”。为纪念李时珍和《本草纲目》问世400周年,湖北李时珍保健药品厂生产的“李时珍补酒”,以李时珍全身站像和半身肖像为造型,用著名特产竹、蛇、龟精雕细刻制作了艺术酒瓶。观音、罗汉、鉴真和尚、释迦牟尼、屈原、钟魁、财神、关公、济公、孔子、孟子、老子、张仲景、曹操、诸葛亮等诸多历史和神话传说人物都曾被酒企雕塑成艺术酒瓶。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里留。”千百年来,小小的酒瓶见证了酒的生产、酒的饮用,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世事的兴衰,见证了世人的荣华富贵、贫困潦倒,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豪言壮语,也见证了才子佳人的情思爱意,它凝结了无数的文化信息,体现了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酒器收藏:体味文化,体现价值

作为焦作市骨灰级的酒器藏友,中国中外酒器文化协会常务副主席、河南酒器收藏联谊会会长王冀宁可谓名声在外。春节专门参加“以瓶会友”交流会的他,看到刘小继收藏的酒瓶后,兴致盎然,当场为各位藏友讲述了目前我国酒器收藏的大好前景:“酒器收藏山东人数最多,江苏资格最老,武汉水平最高,咱焦作要做到的就是收藏的精品最多!”

酒器收藏在国外历史悠久,而在中国还属于比较“年轻”的大众收藏,近几年才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起初只是有人收藏酒标,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热的兴起,酒器才被纳入收藏品行列。

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代,酒由国家统一控制,生产企业普遍没有营销意识,当时酒的包装十分简陋,酒瓶造型单调,缺乏个性。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酒类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产品包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企业开始设计、生产艺术价值较高的酒瓶,值得收藏的酒器多起来。如今酒器不但成了收藏者的宝贝,酒器收藏也渐成气候,形成了一个大的市场,收购、交流、出售等活动均纳入其中,一些地区的收藏者还成立了酒器收藏协会,定期参加全国和地区的酒器展会,抱着自己的宝贝赚回自豪,也赚了大把的银子,把酒器收藏这项艺术兼生意的活动做得红红火火。

刘小继坦言进行酒器收藏有三大好处:一是在艺术上获得熏陶,二是能结交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三是在经济上可以增值。为了收藏酒器,刘小继经常参加全国的酒器文化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瓶友’带着自己的酒瓶聚到一起,交流收藏心得,交换酒瓶。”刘小继说,“这是收藏酒瓶的最大乐趣,也让我认识了很多外地的朋友。”“我的这些酒瓶现在全都升值了,升值10倍以上的也有,有的酒瓶已经值千元了。”在刘小继的影响下,近几年开始酒器收藏的焦作市孙先生已经尝到甜头了。孙先生的酒器大多是他在酒店饭店淘来,每个瓶子的成本很低,“有的根本就不用掏钱”。赵先生家里收藏了一只桃花扇酒瓶,一只山西的天坛特曲酒瓶……“这些好的酒瓶现在都比酒贵多了,有的酒厂停产了,市场上找不到货,价格就会一路飙升。”对收藏酒器颇有心得的他介绍:还有一些具有古玩性质的酒瓶,升值空间就更大。几年前他从古玩市场淘来一只清朝的酒瓶,瓷质,是马的造型,当时觉得好看,花1000多元买下,谁知到年底就有人出价2万元要买,他怎么都舍不得卖,现在价格据说又在攀升。

酒器博物馆:做酒文化的传播者

蛇年春节,在“以瓶会友”交流会现场,焦作酒器收藏第一人、70多岁的张汝福看到这么多的藏友欢聚一堂,不禁十分感叹:“看到这么多的人喜欢收藏酒器,尤其是还有这么多年轻人,我真是太开心了,后继有人了啊!”得到了前辈们的肯定,刘小继十分高兴,他呼吁大家积极保护焦作本土老瓶,以免这些酒器外流。“这个交流会办得不错,今后我还会继续办下去,让各位藏友资源共享,不断丰富各自的藏品。”刘小继说。

对于刘小继来说,有多少酒瓶就有多少个故事。在他家的收藏室里,小到0.025公斤一瓶的鹿龟酒,大到300公斤一坛的杏花村酒,应有尽有,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他家开眼界。这也让刘小继萌发了办个酒器博物馆的想法。

“我希望有一天能办一个酒器博物馆,让大家一起欣赏这些智慧和艺术的结晶,让更多人了解到酒的历史,弘扬中华文化。”刘小继常想,如果将古今中外的酒器,各选一件陈列起来,当是一条永远观赏不尽的艺术长廊,人们在里面流连忘返、品味欣赏,那是多么难得的艺术享受啊。

这两年随着他收藏的酒瓶越来越多,随着他对酒历史、酒文化研究得越来越深,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了,蛇年春节“以瓶会友”交流会的成功,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一决心。“别看酒瓶不起眼,但它融陶艺、绘画、书法、民间故事、风俗民情等于一体,展现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刘小继说,“我准备把这些年收藏的酒瓶整理一下,建一个‘酒器博物馆’,举办酒瓶文化展,让更多人了解酒的历史,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酒器收藏家,他不想让收藏成为私有,他想让他的藏品走出家门,走向更广阔天地;作为酒文化的爱好者,他已经不满足于做酒文化的收藏者、传承者了,他正积极谋划着做一个酒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

香炉 烧尽沉檀满屋添香


唐代法门寺出土的银器中,也不乏香炉和宝子(香盒),工艺之精美,可谓登峰造极。无论炉身或炉盖都是錾刻、雕饰或镶嵌而成,至于造型之变幻,更有银鎏金炉盘承托的两层式香炉,或炉身附带宝子的香炉,因与礼佛有关,多采用莲花瓣样式,炉盖的顶部周围还饰有待放的莲蕾。

香兽者,顾名思义是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燃香取味,是薰香的原旨,但古人重观赏,所以香炉可以用金属或陶瓷等做成各种动物造型,使香燃于鸟兽腹内,香烟从鸟兽口中缕缕而出,情趣盎然。鸟兽造型多为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各异,但爇烤香料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人们最熟悉的李清照词《醉花阴》中的“瑞瑙销金兽”,其“金兽”实际上就是香兽,因此易安词的某些版本也将“金”做“香”,而“瑞瑙”就是香料了。

直至两宋时期,除博山式香炉和各种香兽仍在使用外,瓷质的高足杯式炉、敞口莲花炉、镂空覆盖式香炉在生活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它们的器形相对较小,便于室内安放,更为士人青睐。由于两宋制瓷工艺的空前繁荣,香炉的烧制更有极大的发展,其造型多仿三代器物,如鼎、簋、鬲、奁等形状,典雅庄重,瓷质圆润,各名窑都有不同风格的出品。

在线香出现之前,古代燃香的基本方式并非将香料直接点燃,而是透过炭火的焙烤而取其香气。火与香料之间往往有云母石片相隔,使香料达到“香而不焦”,这与我们印象中香炉中插一炷或三炷线香完全是两回事。线香的出现大约是明代以后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古代绘画、墓室壁画、敦煌壁画和佛经版画中都只见形象各异的香炉,却看不到插在炉中的线香。“红袖添香夜读书”历来是文人憧憬的美梦,而这种“添香”也并非仅仅是点燃线香的香头那么简单,而是将各种香饼、香球、香丸在炭火之上慢慢焙燃,并不断添加香料,使香气渐渐升腾的繁复过程,否则也就索然无味了。

明代宣德年间,以黄铜合金仿制宋代器形的香炉,谓之宣德炉,实际是以宋仿三代的彝、鬲、钵、盂造型铸出线条简洁而流畅的铜炉,成一时之风气。自宣德已降直至民国时期,仿造的宣德炉无计其数,虽有优劣之分,轩轾之别,终归是赝品了。

清代的香炉品类繁多,除器形仿古之外,在材质上更是门类众多,瓷质、铜质、玉质、法华彩、景泰蓝或掐丝珐琅等屡见不鲜,但多为观赏之物,使用价值已经不大。

香炉之属的另类,最有趣是印香炉,又称之为香篆,虽是燃香的器具,却是有炉之名而无炉之形。其样式多为层叠式的香盒,或为方形、扁圆形、花瓣形、如意形等等。原本是寺中诵经计时的工具,因此香篆又可归属为计时器的大类。印香炉的燃香原理与普通香炉类似,但其结构却较为复杂,多有数层,并配有填装香料的工具,最主要部分则是炉中的印香模,通过印香模将燃尽的香灰成就出各种图案和文字。唐宋之际,印香炉已不仅是寺中诵经的计时工具,也是俗众焚香的一种精巧玩物。

香炉种种,与文化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是一种情趣和意境的载体,作为一种造型和材质都十分复杂的器物,至今仍受到收藏者的喜爱。但是随着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它的实际作用已经如同那淡淡飘散的轻烟而远去了。

"醉乡酒海"经瓶(宋)


宋代 “醉乡酒海”经瓶 高43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9厘米

酒香未闻已先醉

“醉乡酒海”经瓶系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一件宋代磁州窑系著名的瓷酒瓶。小口,溜肩,上腹较鼓,下腹斜内收,小平底。整个造型挺拔俊秀,风格古拙淳厚。器体以粗线条的墨笔,勾画出五组纹饰。其中主题纹饰带有四个圆形开光,内写“醉乡酒海”四字。书体遒劲豪放,意境深邃广阔,令人不及拔塞尝酒,仅望其瓶,品其字,便已有三分醉意了。

嗜酒者所企盼的酒海

古时候,人们往往把一种容量很大的酒器称为“酒海”,唐代诗人白居易《就花枝》诗曰:“就花枝,移酒海,今朝不醉明朝悔。”温庭筠《乾簨子·裴宏泰》说,裴钧“有银海,受一斗以上,以手捧而饮”,所谓银海,就是银质酒海;因此酒量很大的人,也常被称之为“海量”。但也有嗜酒如命者,常常企盼着有一个酒海,使自己沉入酒海中,或者泛舟海上,时时畅饮,这件“醉乡酒海”经瓶中的“酒海”,就是作器者对酒的一种企盼和奢望吧!

收藏地:上海博物馆

华夏酒报:赏龙瓶话龙趣


龙年,在中华儿女心目中,寓意龙腾盛世,国运昌隆,幸福安康。在农历壬辰年即将来临之际,许多行业都抓住“龙”的题材,推出诸多关于“龙”的纪念品。“龙”也是酒瓶造型的传统题材,在我的“涵平屋”中,龙头瓶(壶)大大小小有几十尊,贴花烧制在瓶壁上的龙就更多了,立体龙瓶只有一尊,这座龙瓶的身、盖、座浑然一体,造型十分优美。

这尊龙瓶是山东泰山酒厂生产的“金龙王酒”,云龙戏珠瓶,容量为500毫升,陶胎外部整体镀有铜色。瓶身高20厘米,卷曲体长22厘米,呈现出一大一小两个“U”字相连接状,如果要伸直约有50厘米长,其中龙头长9厘米,头上角一长一短呈叉形,长的2.5厘米,龙眼珠凸出,嘴里噙一红色圆宝珠,直径约2厘米。长须飘逸,身子盘曲、圆滚、饱满、壮实,满蓄升腾之力,全身有龙鳞浮雕,一片一片层次谨然,背鳍竖立如马鬃,层层叠叠,从颈部一直延伸至尾端。尾上翘,仿佛随身摆动,助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力前行,身下和侧面各有2只龙爪,有蓄势飞天之态,其中一只龙掌伸向前方,仿佛在向人们打招呼:“龙年快乐吉祥!”

龙身下云烟氤氲、云团翻滚,为龙瓶底座,由大小不同的十朵飘逸的祥云组成,有腾云驾雾之势,整体构思巧妙,动感十足,线条简练流畅,做工精细,色彩古朴,造型大气雄浑,彰显了王者风范。

“龙”为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是虚构的神物。闻一多在《伏羲考》中指出,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的四脚,马的毛,鼠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龙”是一个本不存在的各种动物的混合体,由我国远古时代各部族动物图腾复合而成的,可以在陆上、水里、空中自由来去,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说,“龙”是中华民族长期相互影响、融合、团结的标志。“龙”具有着无限强大的生命力,变幻莫测,气象万千,上可腾云驾雾,下可循地入海,它无坚不摧,不可战胜,是中华民族无可估量的创造力的象征。“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易经》乾卦的卦辞,表述的就是龙的精神。

随着“龙”的出现,不仅创造出“龙”字,而且以“龙”字开头创造出许多美好的词汇,如龙飞凤舞、龙争虎斗、龙腾虎跃、龙潭虎穴、龙腾瑞气、龙马精神等等。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被誉为龙的象征,皇帝穿的衣服称“龙袍”、皇帝坐的椅子称“龙椅”,皇帝睡的床称“龙床”,皇帝的容颜称“龙颜”,甚至皇帝发脾气也称“龙颜大怒”。到今天,已到处可看到龙的造型,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更有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龙的传人》。

我收藏的陶瓷酒瓶中,有“龙”字的酒名有19种、如辽宁的“老龙口酒”、湖南的“元生真龙酒”、安徽的“龙兴御液”、江西的“龙洲曲酒”、四川的“黄龙酒”、宁夏的“夏王龙酒”、山西的“龙泉大曲”、广西的“龙城之花”、重庆的“龙凤酒”等,这些美酒让人们饮酒时,接受龙文化的熏陶,欣赏“龙”的身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