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砖墙面 > 导航 >

大通桥尔沟古瓷遗存

大通桥尔沟古瓷遗存

瓷砖墙面 全瓷瓷砖 瓷砖造型

2020-10-21

瓷砖墙面。

青海的陶瓷制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祖国传统陶瓷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根据我省早期的考古发掘,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阳洼坡原始社会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大量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古代先民们烧制的各类陶器。这些陶器造型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河湟地区远古文化的辉煌,为中华文明物质文明的演化与传承,谱写出了华丽的一章。

其次,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汉晋墓葬出土的两汉时期陶器、都兰县隋唐墓葬中陪葬的陶俑以及明清时期传世的陶瓷,都相继印证了青海陶瓷文化的多元性和精美绝伦的制作工艺。

《西宁府志》一书中就有在明代早期大通县桥尔沟的农民们烧制陶器的记载.书中说桥尔沟的农民用当地产的青泥经水浸泡后,反复踩踏揉和成熟泥,再用手工捏制出各种器具的坯胎,晾干后入窑火烧,经数昼夜观察火候,便烧出成品。一般都是盆、碗、碟、缸、盏、罐等。这种成品虽然粗劣厚重,但它有着大众化的实用性,所以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到清代晚期,因受到甘肃窑街陶瓷工匠技艺的指导,青海各地的窑口,诸如民和川口窑、大通桥头窑、西宁小峡窑都相继出现了上釉的青瓷、黑瓷和彩瓷。特别是在青海解放后,制瓷工艺得了空前的大发展。图片中的这件素陶就是大通桥尔沟窑早期烧制的实物遗存,它见证了青海悠久的陶瓷文化和古人的聪明与智慧。

扩展阅读

泗水柘沟陶业重焕生机


一提起泗水县柘沟镇的大缸、鲁柘澄泥砚,人们对“土陶之乡”的敬佩之情便会油然而生。而今,柘沟镇制陶业重焕生机,儒陶、鲁柘砚、鲁陶、圣府陶制品厂等制陶业龙头企业蓬勃兴起,产品销往儒家文化圈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时代发展呼唤英才,创意激活了制陶业,柘沟陶土迎来发展的春天。柘沟镇传统艺人从保护民俗文化的角度,引进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将前沿工艺运用于土陶产业经营,在摒弃缸、罐、甏、盆等滞销旧土陶产品的情况下,结合现代制陶艺术,将陶产品引入到装饰品领域,陶制的茶具、瓷狮、罗汉女、瓷板画、看盘、花瓶等高档、精致、典雅的装饰品,一上市便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制砚工艺失传800多年的鲁柘砚于1990年重现光华,烧造工艺要经过配料、过滤、成形、晾坯、刻制及匣钵、填充剂、装窑等20道工序,其制作工艺被列为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发展到墨、酱红、灰、花等10多个花色100多个品种,造型古朴大方,质地温润如玉,发墨细腻良好,瑞泽生津不涸,花色鲜艳丰富,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多次被作为国家礼品赠送国际友人,获评“山东省标志旅游商品”。民间工匠曹福明利用柘沟陶土,采取传统工艺烧制成编钟,音符准,音质洪,该制备工艺一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儒陶(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柘沟陶土为原材料,开发了开片陶、彩陶、黑陶、漆陶、镶嵌陶、仿古陶等系列数千个品种。山东鲁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利用陶土资源,承嗣传统工艺,与山东工艺美院专家合作,结合现代制陶艺术,挖掘和整理鲁陶工艺,开发出鲁陶澄泥砚、镶嵌陶、开片陶、彩陶、仿红木透雕、浮雕陶瓶等七大类上千个产品,成品古朴高洁、温润如玉。山东鲁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山东儒陶工艺品有限公司双双被命名为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鲁柘砚被评为第十一届全运会指定产品,儒陶、鲁陶产品被评为“山东省旅游商品十佳品牌”,儒陶产品在北方旅游交易会上获得金奖,还被电影《孔子》列为食用器皿的主要道具。

目前,柘沟镇有陶土开采企业10家,陶土加工企业15家,工艺陶瓷加工企业3家,陶粒滤料环保材料加工企业4家。

展望未来,泗水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廉家华介绍,泗水将依托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和传统制陶工艺,通过招商引资发展陶文化产业,打造“北方陶都”创意园区,计划筹建文化产业研发中心、陶文化产业园、制陶博物馆、陶工艺品展销中心、陶艺村、陶工艺品一条街,传承历史,激活文脉,打造新商脉,提高经济发展的内涵和质量。

高古瓷


时代界定高古瓷是指明清以前的瓷器,但仍有不同的看法分歧:一种看法认为瓷器在我国东汉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存在的各种条件,瓷器的产生年代应定在东汉。因此高古瓷是指包括东汉在内的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唐宋元各朝代所制作烧成的各种瓷器;另一种意见认为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还没有真正达到科学意义上的瓷器标准,是处于半瓷半陶的性质。到隋代才有了真正瓷器出现。因此高古瓷应不包括东汉、魏、晋、南北朝在内,而是仅指隋唐五代唐宋时期的制作烧成的瓷器。另外还有一种顺应市场需要而生发的内涵更少的观点认为,高古瓷就是宋元瓷器。因为近两年来宋元瓷器更频繁地亮相在国际国内的艺术品拍卖会上,相对于明清瓷器而言,元宋唐瓷器时代早,高于明清之上,且存世稀少,所以称之为高古瓷。但不管哪一种观点,大家都一致地认同高古瓷至少是明清以前各朝代烧制的瓷器,并以此术语统称之,从而与明清瓷器在各个方面区别开来。高古瓷形态特征所谓高古陶瓷主要是元以前出土的陶瓷器,由于是土中而来,自然会留下明显的出土痕迹,其中表面的土斑就是最主要的特定依据。任何土壤中都含有各种矿物质和有机质,矿物质含钠、钾、钙、铁、镁、铅等元素的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有机质是土壤中以各种形态存在的有机化合物,有碳、氢、氧、氮和少量硫元素组成的天然络合剂。高古陶瓷受土壤中这些化学元素和侵蚀以及地温的影响,釉面产生开裂和腐蚀。开裂、腐蚀的胎体表面大量吸收泥土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随着时间逐渐粘积在胎体上,会形成“土斑”。土斑有两种,一种称“蚕卵斑”,成颗粒状,像桑蚕产下的卵子一粒粒聚结在一起,大面积在陶瓷器表面形成。这种土斑粘积度极强,用手指剥除不掉。蚕卵斑形成与土壤中矿物质成份比例高有关,比较容易在低温度陶器上产生。另一种称“蚯蚓屎斑”,成条形曲线状,形状尤如蚯蚓的屎,细而弯曲,小面积地粘积在陶瓷表面。有“蚯蚓屎斑”的器物,在出土前周围土壤所含有机质比矿物质成份比例高,器物本身釉面抗蚀程度强。高温釉器物及在黑杂土中的器物,都会产生这种土斑。有些器物上既有“蚕卵斑”又有“蚯蚓屎斑”,有这种现象的器物大多数是陪葬物。收藏者对这种土斑不应该人为清除,它不影响器物的外表美观,同时又是出土物的有力见证。现在市场上出现人造土斑,一是选择器物某个部位用硫酸把釉腐蚀,然后涂上胶再撒上泥土。这种人造土斑是块状形,不自然,剥釉处与有釉之间没有过度层次。二是把仿制好的瓷器用硫酸腐蚀釉面,然后埋入泥土中,过一段时间再取出现。这种人造土斑粘贴性差,用手一抹泥灰就掉落,一冲就能洗清。人造土斑与自然形成的“蚕卵斑”和“蚯蚓屎斑”相差很大。

古瓷香炉


《辞海》云:“熏炉,古时用来熏香和取暖的炉子;香炉,烧香之器,也作陈设之用。”由此可见,熏炉与香炉二者功用是有所不同的。

宋代之前,多用熏炉,到了宋代,香炉制品出现了一个高峰。由于北宋统治者尚礼学,博雅好古,使上流社会出现一种崇尚淳朴、自然、含蓄的审美观,香炉亦成为一种“神人合一”的时尚文化登上了文人士大夫的几案,并出现在帝王的内廷。瓷质香炉被上流社会当作高雅的把玩之物,置炉、晶炉、玩炉,成为当时“烹茶、焚香、挂画、插花”所谓文人四艺的重要内容之一。加上宋代“五大名窑”瓷业之盛,也使得这一时期的香炉成为空前绝后的艺术珍品。

降至元、明、清,香炉由上流社会赏玩为主转向用于祈神供祖为主,观赏功能逐渐降为从属地位,从而也使香炉走入了寻常百姓之家。在色彩上,由单色釉变为以青花为主流装饰。由于香炉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历史文化内涵,又成为占瓷收藏家青睐之物。

古瓷香炉器型丰富,但总体上看不外乎鬲式、鱼耳、鼓钉、莲瓣、三足、五足、筒式炉等。现结合笔者藏品作些介绍。

托炉

流行于南朝的一种炉式。炉口外敞,平底,蹄形三足,立于敞口直壁平底浅盘中。这种炉式是托盘熏炉向三足炉过渡的一种形式。这类青瓷炉是六朝一种专供祭祀的供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虔诚。

鼎式炉

清初出现了一种祠庙成套使用的“鼎”字形青花香炉,炉体为三节组成,上部为长方宽沿盆形,中腹呈四方形,下部为腹足,四足外撇,造型雄浑敦厚,青花纹饰流畅。

钵式炉

因炉体似钵而得名。明末清初广为流行。唇沿外侈,圆腹,圈足,有青花、五彩、冬青釉、洒蓝釉、霁蓝釉等装饰品种。

筒式炉

又称三足尊式炉,因炉身作筒状而得名。宋代烧造筒式炉的瓷窑有汝窑、官窑、龙泉等窑。宋代筒式炉口、底直径几乎相等,三足落地,筒腹以数道弦纹为饰。北宋官窑烧制一种筒式炉,口、底向内微敛,腹底贴有三足。元代开始,筒腹下部逐渐收小,器底凹,三足逐步上移,少数几乎与底平,但仍然起支撑作用。明代宣德时期景德镇御器厂烧制的器形比较规范,器身如筒,口沿微向外凸,与器身凸起的弦纹相呼应。而民窑所烧制的器形开始变化,腹部呈鼓式,高矮不‘。弘治时期,部分制品唇口向外侈,有些烧制不太考究的器皿,炉底中心下凸,成为支撑面,三足仅为一种装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