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淘词语文网 > 陶瓷文化 >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 导航 >

雍正爱单色釉:爱恬静的气质更爱娇美的形体

雍正爱单色釉:爱恬静的气质更爱娇美的形体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雍正瓷器鉴别 清代雍正瓷器纹饰的鉴别

2020-11-02

【www.taoci52.com - 乾隆单色釉瓷器鉴别】

清代雍正皇帝最爱单色釉瓷器,不仅爱其恬静之釉质、素净之风格,更爱其娇美之形体,所以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

单色釉:美到极致是自然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在唐代以前,中国瓷器以单色釉为主,不过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大段时间瓷器的造型、色彩较为拙朴实用,多和现代人的审美观有距离,具有较高收藏价值的单色釉瓷器出在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单色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单色釉瓷器胎体优雅、流畅,釉色纯正、明快,部分单色釉瓷,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单色釉瓷器不浮、不嚣、不靡、不媚,与彩釉瓷器相比,浑然天成、素雅淡净,是公认的陶瓷制品中的“大家闺秀”。

单色釉主要有八种釉色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单色釉主要有以下几种:

青釉:是我国瓷器最早的釉色,商代中期已经出现,宋瓷中官、哥、汝、龙泉、越窑、耀州窑等都烧出了不同程度的青釉。青色釉包括天青、粉青、豆青、冬青、翠青、灰青、虾青、影青、蛋青等。

黑釉:釉面呈黑色,主要色剂为氧化铁和少量的锰、钴、铜。黑釉在南方从汉代开始,北方从唐代开始烧制,清代康熙年间,又发明了乌金釉,通体乌黑,亮处闪金光。黑色釉有黑彩、墨彩、乌金等。

绿釉:以铜色为着色剂,以铅作为化合物的助溶剂,低温烧成。宋代瓷器上的绿釉多为较深的青绿色,明代正德时期的孔雀绿很突出,明中期出现了瓜皮绿,水绿色是康熙时期杰出的彩釉,康熙三彩和五彩中常用此釉色。

白釉:釉内含铁少,高温烧成,白釉还可以分为甜白、象牙白、猪油白、卵白、月白、青白、鱼肚白等。

红釉:主要以铜为着色剂,包括祭红、豇豆红、宝石红、郎窑红、抹红、珊瑚红、胭脂红、粉红、海棠红、矶红、肉红、鲜红、朱红、大红、柿红、盖血红、“娃娃脸”等。

黄釉:以适量的铁为着色剂,也称铁黄,分高温和低温两种烧制方法。黄色釉包括蛋黄、娇黄、鸡油黄、姜汁黄、鹅黄、鱼子黄、蜜蜡黄、鳝鱼黄等。

蓝釉:蓝色釉包括雾蓝、洒蓝、天蓝、翠蓝、宝石蓝、抹蓝、祭蓝等。最初的低温釉出现于唐三彩当中,到了元代烧成了高温蓝釉瓷。明代宣德的蓝釉主要有宝石蓝、祭蓝等。

紫色釉:紫色釉有茄皮紫、猪肝紫、玫瑰紫等。其中最著名的茄皮紫是在明代中期出现的,以后历朝历代均有烧造。

雍正偏爱黄色:黄釉釉色创新多

雍正时期是清代制瓷的鼎盛时期,以造型丰富,品种多样而著称。雍正时期较短,相对于乾隆、康熙时期,瓷器的存世量也更稀少,但是雍正黄釉在釉色上有所创新,烧制出了多种新釉色。雍正一朝的黄釉瓷以柠檬黄釉瓷最为出名,淡黄釉瓶、柠檬黄釉杯子、菊瓣盘等品种颇受欢迎。

清雍正淡黄釉瓶

淡黄釉瓶,清雍正,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瓶撇口,细颈,溜肩,肩下渐敛,圈足。通体及足内施淡黄釉。外底暗刻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淡黄釉瓷器创烧于雍正时期,其着色剂为氧化锑,由于其釉色比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传统浇黄釉浅淡,故名“淡黄釉”。又因其釉色淡雅似蛋黄色,故又称“蛋黄釉”。雍正十三年(1735年)督陶官唐英撰写的《陶成纪事》中称之为“西洋黄”。雍正淡黄釉瓷器的造型多为小件的瓶、盘、碗、杯、碟等,小巧的形体配以淡雅的釉色,颇显俊秀典雅。清代雍正瓷器素以造型娟秀、胎釉精细著称于世。此瓶由康熙时的柳叶瓶演变而来,其娇美之形体,恬静之釉质,集中体现了雍正瓷器的艺术风格。

雍正款黄釉盅

雍正款黄釉盅,清雍正,口径6.7cm,足径2.9cm,高5cm。盅敞口,直斜壁,圈足。盅内施白釉,外施黄釉,釉色纯正,釉面光亮莹润。足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清宫的黄釉瓷器多在重大仪式中,如祭祖时使用。

相关阅读

宜兴砂壶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茶是中国人的「国饮」,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维他命、茶素、精油、氟素等成份,有明目、清脑、利尿等功能,因此中国人相信一个常饮茶的人,必能延年益寿,而现代进步的科学,也已证明茶有医学上的效用,对人体有益处,因此茶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是天然的健康饮料。而根据史书描述,更是从茶具的发展历程总总结出中国人对茶的喜爱。

《阳羡名陶录》记载说:“供春,吴颐山家僮也。”吴颐山是一位读书人,在金沙寺中读书,供春在家事之余,偷偷模仿寺中老僧用陶土搏坯,制做砂壶。结果做出的砂壶盛茶香气很浓,热度保持更久,传闻出去,世人纷纷效仿,社会出现争购“供春砂壶”的现象。供春真姓“龚”。所以也写成,‘龚春”砂壶。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用陶土,或用染颜色的硇砂土制作砂壶。开始,时大彬模仿“供春”砂壶,壶形比“供春”砂壶更大,一次时大彬到江苏太仓做生意,偶在茶馆中听到“诸公品茶施茶之论。”顿生感悟,回到宜兴后始作小壶。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是说世人以壶柄上识有时大彬拇指印者为贵。从此宜兴紫砂壶名声远布,流传至今,还是人见人爱的精制茶具。

在台湾,茶是经济作物,也是输出国外赚取外汇的农产品;各地的茶行、茶为使茶艺普及,推动甚力,而许多内部陈设古典高雅的茶艺馆也纷纷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各茶区也定期性举行评茶比赛活动,吸引茶农、茶商、品茗人士前往,一经入选,茶价倍增,使得茶艺活动,呈现出一股朝气,因而饮茶的风尚,在台湾已成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而这种崇尚自然,无拘无束的茶艺精神,就如同中国传统的人情味一般——醇厚温馨。

单色釉的美学境界


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而单色釉又与我国古代道家所推崇的“道法自然”,要和自然“神遇而迹化”的思想有关。关于这一点可从越窑早期釉水模仿青绿山水就可以看出。而随着制瓷工艺不断革新,到了宋代,单色釉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除“汝、官、哥、钧、定”这宋五大名窑外,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民窑就属龙泉窑了。现藏上海博物馆的龙泉窑大多为宋时精品,其青瓷经多次施釉,釉色葱翠,鲜丽夺目如碧潭翠柳,充分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实乃单色釉里的上品。

除模仿自然因素外,单色釉还因其素雅淡净,为收藏者所喜好。一位玩瓷的瓷深藏家告诉我,赏瓷的最高境界在于赏单色釉,彩釉初看时艳丽,可时间久了就难免令人产生“五色令人盲”之感了。单色釉下的暗刻刻花,似有似无,既不失单色釉的素雅,又有图案画意可供养眼品赏,可谓雅上加雅。而与明清彩瓷不同的是,一般明清单色釉下的暗刻花,都以严谨工整的线条勾画出云水纹的龙凤图案,给人一种大器稳重的感觉。和单色釉相结合,产生珠联璧合的感觉。尤其出现在薄胎瓷上的暗刻花,光照下更是剔透玲珑,精美无比。

因此,我认为单色釉的艺术是把人为的有限化为“天趣”的无限,这样的作品不可重复,瑰丽变幻,妙造自然。

文/傅豪(来源:劳动报)

义乌有个“看图王”爱瓷器“清三代”


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在义乌收藏品市场,有一位藏家名叫吴向平,对瓷器收藏情有独钟。为了精益求精,他每天至少要看5000张至1万张图片,将收藏知识入脑入心。

1997年,喜欢艺术的吴向平开始收藏油画。几年前,一次机缘巧合下,他被各式各样的瓷器深深吸引。在不断接触中,吴向平对瓷器有了一定了解,也对工艺精湛、造型优美的清朝瓷器尤其是“清三代”念念不忘。“清三代”瓷器指的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生产的瓷器。这三朝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瓷器的生产也空前繁荣,工艺制造皆为上乘。

对于喜欢的藏品,吴向平经常会抽空拿出来细细品味。其中一只粉彩九桃盘,晶莹剔透。记者看到,桃子色红鲜而不艳,层次丰富。从黄色过渡到红色以及桃子上的斑斑点点,皆恰到好处。“桃子象征福寿双全,因此很受欢迎。”吴向平说。

收藏架上,一只九龙瓶十分大气,制胎、画工都很讲究,绘制精致。9条形态各异的蛟龙惟妙惟肖,富贵和王气扑面而来,是难得的珍品。

一件花觚,造型古拙,凝重质朴,端庄大方。“随着瓷器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瓷器的造型更加丰富,比如花觚的出现。”吴向平介绍说,花觚有用来陈设的,也有插花等实用功能。看不同时期的花觚时,可领略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造型变化,十分有趣。

为了更好地了解瓷器,吴向平付出了不少心血:一方面浏览各种有关瓷器的书,甚至还看一些历史、文博专业的教材,在他的门店,瓷器、绘画方面的辞典书籍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与很多著名的拍卖公司联系,参与藏品拍卖,同时能从中学到新知识。

“我几乎每天都要在拍卖网站上看5000张至1万张图片,看看某一类收藏品有哪些特点、市场行情如何等。有时搜到一件宝贝,也会去查同时期收藏品的知识,进行了解与研究。”吴向平说,对于收藏者来说,学习十分重要。

对于瓷器收藏,吴向平最看中的还是瓷器身上承载的文化。“一件古瓷器,能体现当时的市井百态,是历史文化的真实写照。”

紫砂文化:紫砂雕塑《玉树大爱》赞颂抗震救灾精神


邵家声正在创作紫砂雕塑《玉树大爱》

4月22日,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签约教授、江苏省宜兴市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邵家声创作的紫砂雕塑《玉树大爱》基本完成。玉树大地震发生后,邵家声老师给予了高度关注,他除了在学校参与救灾捐款外,还特赶回宜兴老家紫砂工作室,用5天时间以宜兴特有的紫砂泥创作了一尊紫砂雕塑《玉树大爱》,赞颂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一作品再现了被消防战士救出的藏族老大娘翘起大拇指的场景,画面构思巧妙,生动传情,反映了藏汉心连心、警民鱼水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