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古代青釉瓷器 > 导航 >

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青釉瓷器

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青釉瓷器

古代青釉瓷器 怎样鉴别出土影青釉瓷器 古代粉青釉瓷器

2020-11-03

古代青釉瓷器。

2010年初,南水北调文物考古发掘工作中,在河北省赞皇县西高村南的岗坡地,发现了一处由9座古墓组成的古墓群。该墓群规模大、排列有序,根据出土的墓志和文物,专家推断该墓群为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是目前已发现少有的北朝大型家族墓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的随葬品,组合清晰、纪年明确,被称为“北朝墓葬研究的标尺”。目前已清理出的150余件随葬品,有陶俑、陶器、青瓷器、铜器以及墓志等。其中,这一组青釉瓷器颇为引人瞩目。

东汉末年,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瓷器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在日常用器中的地位。纵观中国陶瓷发展史,南北朝算得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陶瓷工匠们通过不断改变釉子的配方,使得早期并未完全成熟的“青瓷”得以定型。相比较而言,河北地区制瓷业的发展较南方稍晚。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之后,大大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吸引了大批南迁居民回归。这些回归居民带回了南方越窑先进的青瓷烧造技术,这才迎来了北方青瓷烧造的辉煌时代。

北方青瓷从选料到制作,工艺流程比较讲究。瓷窑大多选在瓷土优良、燃料充足、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的浅山丘陵地带。制作过程,首先要选择优质的块状瓷石,再经粉碎、过滤、陈腐等工序,然后方可作坯。作坯的成型方法,主要是用快轮拉坯,底足部位采用旋削工艺,因技法十分纯熟,故器物造型普遍规整,足端削棱,形成倒角,制作干净利落。北朝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的这组青釉瓷器,有碗、盘、壶、烛台、长颈瓶、多足砚等,釉色青中带黄,被认为是典型的北方青瓷,现择选其中三件介绍如下:

青釉盘(图1):器型较小,盘腹较深,盘内底饰花叶暗纹。胎体厚重、粗犷、质朴,盘子的口沿部位刻划一道明显的弦纹。圆盘内壁满釉,釉层有强烈的玻璃质感,釉面开片较为明显,可见这一时期的胎釉结合不甚紧密。

青釉鐎斗(图2):鐎斗,是一种底有三足、旁有持柄的器皿,流行于两汉魏晋,至唐宋逐渐消失。关于其起源和用途,一直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它是温酒器,有人认为它是煮茶的用具,也有人认为是敲击警众的器皿,《木兰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金柝”,就是“鐎斗”——对照上述种种用途,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的这件鐎斗,显然应当归于专门用以随葬“冥器”之列。此件青釉鐎斗,器身为圆口深腹,形如小盆,一侧设有长柄,蹄足外撇,内外施青釉,素面无纹。

青釉灯(图3):北朝青釉瓷器大多数光素无纹,有的有简单的弦纹,赵郡李氏家族墓出土的这件青釉灯,就是如此。整器由灯台、灯柱和底座三部分组成。灯台呈碗形,中心立有一圆形管状灯柱。灯柱中空,外表装饰有一圈圈凸棱的弦纹。底盘为敞口、平底。灯外施青釉,釉面开片。造型新颖美观,小巧玲珑。

出土于赵郡李氏家族墓的这组青釉瓷器,不但数量多且保存完好,清晰地见证了北朝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这些瓷器,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开片”问题,这是由釉层膨胀系数和瓷胎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说明当时的窑工们还没有找到技术平衡点。除此之外,这组青釉瓷器,对于研究当时的风俗民情、日常生活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taoci52.com精选阅读

元代任氏家族及其墓葬出土瓷器


1952年青浦区重固镇高家台任仁发家族墓地出土南宋郊坛下官窑胆式瓶

松江人任仁发是元代名画家和水利专家,闻名天下,他曾经奉皇命进宫画“渥洼天马图”,“宠贲甚厚”。然而,任仁发墓早年就被盗,家族其他墓葬亦遭受不止一次的盗挖,大量名贵的物品早已不存。所幸的是,任明墓中的宋代官窑瓷器至今尚能完整无损,与家族墓出土的其他元代卵白釉瓷器和少量漆器、金银器、砚台共同见证任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关于元代任氏家族相关资料

1982年,《文物》杂志发表了《上海市青浦县元代任氏墓葬记述》的文章,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这是有关元代任氏家族墓出土文物的首篇报道与研究,人们第一次较系统地了解到这一考古发现的基本情况,此文的发表,填补了上海青浦任氏墓考古报告和研究论文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氏墓的相关情况,以往仅受到文物圈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外界很少了解,即便有所了解,注意力也主要集中在任仁发身上,因为他在整个家族中知名度最高。不少人以为任氏墓出土的有关实物,也应该以他为主。但是,这篇文章的发表,使人们得以了解这个堪称官宦世家的家族墓群及其陪葬情况。

根据出土记录,任氏家族墓的确切地点在现青浦区重固镇高家台。共出土有六块墓志、三块墓碑,有任仁发,其子任贤能、任贤德,孙媳钦察台守贞,其弟任仲夫之子任良佑、任明。

任仁发是元代名画家和水利专家,闻名天下,有关他的情况,历史文献记载甚多,以明正德《松江府志》较为完整:

“任仁发,字子明,号月山道人,世居青龙,年十八中乡试。元兵南下,平章游公见而器之,委招安海岛,引为青龙水陆巡警官,累迁,都水监府境开江置闸,凡水议皆仁发主之。大都通惠河杨隐闸奔覆、会通河浅涉、汴梁黄河侵归德府、杭之盐官海塘崩陷,仁发皆尝治之,具有绩效。任守宰祀之。尤擅绘事,尝奉旨入内画渥洼天马图,宠贲甚厚。后以中宪大夫浙东道宣慰副使致仕。所著水利书十卷行于世。子三贤材,考城令贤能、泾令贤佐、南陵令。今人称画马,曰:任水监盖以艺掩其能云。”

他曾经奉皇命进宫画“渥洼天马图”,因而“宠贲甚厚”,这似乎成了这位松江人声名卓著的主要原因, 当然,地方志纂修者认为,水利专家被他的名画家身份所掩盖。

任仁发墓志的出土,使人们更加了解其生平,可与方志互补。当然,墓志的叙述就事论事,有时更为简略,如墓志记述任仁发有二子,相关情况详述不多。地方志则说他有“子三贤材,考城令贤能、泾令贤佐、南陵令”,三子皆成才,为朝廷命官。

其子任贤能墓志,除记录其先祖姓名职官等内容外,还特意记其“大德皇庆间,入觐进画,赐金段旨酒”。此后一直入仕朝廷:“延祐初特除太常寺大乐署丞,转将仕郎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庙湾场盐司丞,升登仕郎淮安路盐城县主簿,又升承事郎秦家渡仓监支纳,除平江路嘉定州判官”。墓志载任贤能字子敏,元黄庚《月屋漫稿》,有“司丞赴北”以送别任子敏:“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不辞驿骑三万程,白玉堂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何须折柳话别情。” 这里的子敏应即任贤能,碑文谓其赴大都向皇帝进画,实际上也可能是去任职太常寺大乐署丞。

1952年青浦区重固镇高家台任仁发家族墓地出土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三足炉

1952年青浦区重固镇高家台任仁发家族墓地出土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任氏墓中的钦察台守贞墓,系任仁发之孙任士文之妻。任士文在文献中有载,“至正十四年三月六日,奉谕焕著检校王谦、照磨任士文……同游南山,诸公俾昧书于石屋洞,以识岁月摩崖。”其妻守贞生于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卒于至正十三年(1353),色目人,是荣禄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完者都拔都之曾孙女。

任氏家族墓出土有任明墓志,据墓志载任明“字彦古,号云山。后来过继于姑家,遂改姓于陈氏。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卒于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此记载可联想到《上海志》中记述的陈明,据记载,“陈勇任湖广等处泉货水监。陈明,字彦古,仕至中议大夫同知、赣州路总管府事,寻授嘉议大夫扬州路总管。致仕,赐爵颍川郡侯。”《松江府志》记录得更详细:“陈明,字彦古,上海人。湖广等处泉货少监,勇之子。仕至中议大夫同知、赣州路总管府事,请老授嘉议大夫扬州路总管。致仕。卒赠嘉兴路总管,赐爵颍川郡侯。”两文中提到的陈勇为陈明之父。据记载,“湖广等处泉货少监陈勇墓在青龙南”。

上引文献中的陈明应即是任氏墓志中的任明,墓志与文献记载吻合,过继于姑家,改姓于陈氏,均字彦古,两者不可能仅仅是巧合,应为同一人。我们之所以要深入了解其人其事,是因为任氏墓出土的南宋官窑瓷器,“根据调查材料,出土于任明墓中。”

任氏家族的名声在外,从历史文献情况看,人们对任氏的记载较多,对任氏墓地的记载也不少,当然,主要是关于任仁发的。

据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浙东宣慰副使任仁发墓在骆驼墩。”又曰:“骆驼墩又呼落弹墩,在簳山北,任仁发墓在焉。”明万历《青浦县志》也十分具体地指明:“浙东宣慰副使任仁发墓在骆驼墩四十五保四区凡七座。”还有一些文献,也有类似记录。

如此详细的记载,使任氏家族墓的详细下葬地点(或方位)长期暴露于世人视野中,历经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兵荒马乱几百载,墓群被扰乱、被盗挖的概率显然不会低。因此,除了任仁发墓早年就被盗、遗物散失外,其余墓葬亦恐难幸免,甚至遭受不止一次的盗挖,大量名贵的物品早已不存。

令人欣慰的是,任明墓中的宋代官窑瓷器至今尚能完整无损。任氏墓群中,亦有不少元代卵白釉瓷器和少量漆器、金银器、砚台存在,这些物品,共同见证了任氏家族的兴衰历史。

墓葬出土瓷器的相关问题

任氏墓地出土的瓷器计有南宋官窑、景德镇青白瓷和卵白釉瓷,以及龙泉青瓷。其中,出土的南宋官窑、景德镇卵白釉瓷十分重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龙泉青瓷中也有较为精美之作。

1.任氏墓出土的宋官窑

任氏墓出土的瓷器,可以说是上海地区历年来瓷器考古的最重要发现。而其中的8件宋官窑瓷器,包括4件胆瓶、2件贯耳瓶和2件香炉,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珍品。

元代,常见瓶、炉组合,即香炉和瓶一对,组成三供,以后,则增加一对烛台组成五供。元代墓葬和窖藏发现的通常是三供,如江西萍乡市福田乡下石村窖藏出土青花香炉和花瓶一对,四川三台出土有青花香炉和花瓶、湖北武穴舒氏娘墓出土青花香炉和青白瓷双耳瓶一对,湖南常德出土香炉和花瓶。还有未经正式发表的安徽繁昌窖藏出土的蓝釉三供器也是如此。此类组合,当作为祭器与供器使用,相关墓葬及出土器物用途,学界研究较多,笔者也已有论述,此处不再赘述。任氏墓出土的8件官窑瓷器,初看似乎也是供器,但事实是否如此,仍然值得讨论,因为器物的数量不完全配套(这也有可能是盗掘的结果),同时,贯耳瓶在当时是文人休闲游戏时的“投壶”样式,多供游戏掷箭之用,未必是供瓶。

任氏墓的这8件瓷器之所以引人瞩目,是因为它们被视作南宋官窑的产品。宋官窑瓷器的流传和收藏,历来都在宫廷系统中进行,即使朝代更迭,旧王朝的物品也多为新政权接管。只有特殊时期,才会出现外流现象,如清王朝被推翻以后,清宫文物被推翻的皇帝偷运出宫等等。因此,民间实际上很少发现这种器物的流通。正因为如此,任氏墓这8件官窑瓷器的出土,显得较为特别,甚至有些神秘。

当然,对这8件瓷器的认识上,不完全是统一的,这涉及南宋官窑的认定问题。

目前可以推定为南宋官窑的,有郊坛下与修内司官窑两处。郊坛下官窑,是一座没有争议的宫廷自置窑场,对南宋修内司官窑的看法则稍有争议。1995年,杭州老虎洞村附近被暴雨冲刷,暴露出一处窑址,后经正式发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老虎洞窑就是文献中的南宋修内司官窑,也有的同意是南宋官窑,但不是修内司官窑,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是元代的窑场(续窑)。几年前,老虎洞窑出土刻有“修内司”文字的窑具——荡箍,虽然荡箍发现于元代地层,但测试者通过对30多片老虎洞窑瓷片标本进行测定后指出,“南宋时釉的配方为石灰釉配方,而元代层釉料配方发生改变,转变为石灰碱釉配方。” 测定结果“荡箍的釉为典型的石灰釉”,在对胎体分析中可见“荡箍残片的胎体成分都和南宋层的青瓷片聚在一起,而和元代瓷片相差较远,再次说明这件荡箍的确为南宋时代的产物”。荡箍的出现为确认修内司官窑增添了新证据,科学测试结论也重申了老虎洞窑是修内司官窑的确切性。目前,多数业内人士至少认同,老虎洞窑是南宋时期的官窑。

回到任氏墓出土的这8件作品,从其胎釉质地,及制作工艺观察,它们具有明显的南宋官窑风格特点。虽然无法肯定它们是由杭州南宋郊坛下官窑烧造,还是老虎洞修内司官窑制作,但其官窑属性依然可以肯定。虽然这些器物是在元代的墓葬中被发现,但后世墓葬发现前朝物品还是十分正常的。所以其烧造年代仍可能属于南宋,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些器物属于元代烧造。由于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8件这样的器物,因此墓主人的情况显得颇为重要。这些器物来自任明墓,从前文考证的任明生平及其职官看,以任明的官衔和地位,拥有如此贵重的物品,是很合理的。因为这样的人物,可能更有机会接触到上层乃至皇家贵胄,他们得到高档瓷器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更大。或许把这种高档瓷器作为陪葬品,是因为他生前喜爱这些物品,后人遵从其意愿放入墓中。

2.元代卵白釉瓷器

卵白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烧造的一个大宗产品,也是在宋元青白瓷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颖制品。任氏墓出土卵白釉印花高足碗1件,折腰碗2件,鸡心碗2件,敞口碗2件,盘4件,戟耳瓶1件,三足炉1件,以及瓶座2件。

虽然最早的元代卵白釉瓷器,其烧造时间可能达到元早期,但元代晚期是其最流行的烧造时期。根据墓志,任氏墓群中,除了任仁发墓外,年份最早的是1338年的任良佑墓,因此,整个墓葬的年代已是元代晚期。因此任氏墓出土的卵白釉瓷器,在那个时代绝大多数属于当代产品,烧成后不久便用于陪葬。

任氏墓出土瓷器中,最耀眼的就是那一件云龙纹暗花高足碗,这是一件十分精细的制品。以国内外卵白釉瓷器的发现情况看,似此高足碗这样精美的制品,还是较难找到的。除了云龙纹的精细和器物制作的工整细腻外,器内隐约可见两个对称的“枢府”字款,龙纹为五爪,显示这件器物非同一般,似乎与其他大多数卵白釉器不是同一档次产品。根据元典章的记载,这种五爪龙纹的器物,在当时是被控制使用的。

元代的卵白釉,又称“枢府”瓷,在这批器物中,有部分带“枢府”款,如2件折腰碗和4件盘,均在器物内壁印有“枢府”字款的。

“枢府窑”这一名词出现于何时,目前不得而知,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的《格古窑论》使用的是“御土窑”这一词汇,此书的作者曹昭是松江人,任氏同乡,他在书中谈到:

“御土窑者,体薄而润最好,有素折腰样,毛口者,体虽薄(一作厚),色白且润尤佳,其价低于定器,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新烧大足素者欠润。”

曹昭说的这种瓷器就是元代卵白釉瓷,后来被人们称为 “枢府窑”。“枢府窑”这一名词广为古玩圈乃至文物界人士所接受。建国以后若干年,人们又基本把这种白里闪青、略带失透的鸭蛋青色瓷器都称为“枢府釉瓷”。

枢府窑与枢府釉,其得名都与元代皇家的军事机构——枢密院密不可分。枢密院,通常简称为枢府。因为这类瓷器上常见“枢府”款,被认为是枢密院的定烧器,故而称为枢府瓷。过去,我们仅仅将此类瓷器定位在枢密院定烧上,现在看来是失之偏颇的。其他机构,如皇家祖宗影堂——太禧宗禋院,也定烧这样的器物,国内外收藏中可见“太禧”款卵白釉盘,据《元史》载,“太禧宗禋院,秩从一品。掌神御殿朔望岁时諱忌日辰享礼典。”这类盘子,应当就是其定烧器。笔者曾查考过“太禧”款瓷器可能的烧造年代,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御史台也定烧这种卵白釉瓷器,1998年,扬州发现过青花款“宪台公用”卵白釉碗残片,按宪台即御史台,这说明,当时定烧这种瓷器的不止枢密院一家。当然,从目前国内外发现的元代卵白釉瓷器来看,烧造最多的还是枢密院,因为很多瓷器盘、碗内印有对称的“枢府”两字,可见当时庞大的军事机构枢密院确实定烧了大量卵白釉瓷器。

因为不同的机构都曾定烧这样的器皿,所以“枢府窑”一词似觉过于局限。现在,我们多将这种瓷器称为卵白釉瓷,学界基本已习惯卵白釉瓷这一名称。从一定意义上说,卵白釉瓷是宋元青白瓷与明代白瓷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在色调上属于白色,但最初无法克服烧成上的缺憾,难以烧成纯白之色,因而成了这种特殊的失透状的鸭蛋青色。元代青白瓷的氧化钙含量为12%~13%,卵白釉则减少了5%~6%,这样的配比成功烧成了这种非青非白的卵白色釉。

需要说明的是,卵白釉瓷器还是有不同的质量区别,就是“枢府”款器,也在质量方面大不相同,前述任氏墓出土高足碗就属于十分精细的品种。在景德镇,卵白釉瓷器以往多在湖田一带发现,后来,出土这种瓷器的区域越来越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景德镇巿区落马桥(红星瓷厂)、珠山中渡口(珠山区政府基建工地)、曾家弄以及风景路等基建工地,都先后发现过枢府类型的白瓷和青花、红绿彩等瓷器,其中白瓷数量极大。1988年5月又在风景路(明御厂故址北端,即珠山南麓)发现包括卵白釉瓷、青花、蓝地白花、孔雀绿地青花、蓝地金彩以及孔雀绿地金彩等瓷器品种。

2013年,景德镇考古工作者在落马桥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瓷器标本,其中有不少制作十分精细的卵白釉瓷器。2013年11月,笔者前往景德镇观摩了出土的标本,细看之后,笔者认为,这次发现的卵白釉瓷器,堪称历年发现之最。希望卵白釉瓷器的相关问题,能够借此发现,得到进一步的研究。

任氏墓出土的卵白釉瓷器,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很好的实物资料。除了有“枢府”款的器物外,有些器物的风格颇具时代特点,带座瓶和香炉是元代卵白釉中最为典型的三供器物,两件器物均早已调拨给南京博物院,此次回归沪上展出,使展览增添了不同风格的任氏墓出土瓷器。无论是三足炉还是带座瓶,均属具有时代特色的产品。

3.元代龙泉窑瓷器

任氏墓中还出土有4件龙泉青瓷碗和1件贴花三足炉。

经历了两宋时代的烧造,元代的龙泉窑逐渐褪去精致细腻的制作特点,转向粗犷厚重的品格。这与绝大多数元代瓷器风格转变基本一致。任氏墓出土的龙泉窑青瓷就是这样的实用器。碗类的口径在15.1厘米至19.1厘米之间,是典型的实用器。从南京博物院借回的任氏墓出土青釉三足炉,高9.6厘米、口径13.5厘米、 底径12.1厘米,器身有印花花卉纹,制作质量较高。元代墓葬中,常见用这种三足炉陪葬,也是典型的三供器之一。

以上三种不同类型的瓷器,出现于青浦任氏墓群中。这三种瓷器中,官窑瓷器的出现是无可类比的,它代表着一种上层社会甚至顶层的器用类别。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我们现在依然难以推测其基本属性,墓主人或其家族如何得到这样贵重的物品,又为何要葬入墓中。因为就整个元代而言,现在发现的官窑瓷器仍然属于十分稀少,而且,已发现的器物也各不相同,有的地区发现的属于跟这类官窑瓷器近似而不相同的元代哥哥窑甚至哥哥洞窑产品(如安徽元代安庆窖藏出土物、甘肃元代汪世显墓出土物,还很可能包含明初南京汪兴祖墓出土物等)。真正可以纳入南宋官窑的器物较难见到。因此,任氏墓出土这几件官窑瓷器依然显得颇为神秘。卵白釉瓷器在各地考古发现中并不少见,但印有五爪龙的“枢府”款器不是普通官吏或文人都能得到的,因此同样能凸显任氏家族与皇家可能存在的某些关系。如任贤能墓志记述“大德皇庆间,入觐进画,赐金段旨酒”。就是与皇家有联系的证据,但当时是否受到瓷器方面的赏赐不得而知。而且,卵白釉的烧造高峰似乎还要更晚些。普通龙泉窑青瓷和其他粗制卵白釉器的存在,似乎又反映了当时任氏族人在器用方面的不同层次。■

(作者系上海博物馆陶瓷部主任)

淄博寨里窑烧制北朝青釉瓷器


淄博寨里窑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北部的寨里镇寨里村以南、大张村以北两村地带结合部。据《中国陶瓷史》记载:“寨里窑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产地之一。年代上限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至北齐、下限至唐代(386—907)。发展较早,持续时间颇长,是我国北方青瓷的一个重要产地。”

淄博寨里窑青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北方瓷器生产的开始,是我国北方青瓷的发源地和早期瓷器的重要育种基地之一,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2006年5月16日,淄博寨里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在寨里窑遗址及其附近又发现了不少完整的青瓷器物。这为我们进一步认识了解、研究探索和鉴定欣赏寨里窑青瓷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物资料。现介绍几件珍贵的淄博寨里窑青瓷标本,供大家欣赏。

青釉莲花瓷尊(图1):莲花尊高59、口径13.1、底径16、胎厚1.4厘米。侈口、丰唇、长颈,椭圆腹,高圈足;颈部饰八周凹弦纹,肩部饰一周粗绳纹;下有四个对称的复式耳系,耳系间印贴四组宝相花图案,每组三朵,一大二小;腹上部堆塑一圈共21个倒覆莲瓣,瓣尖翅起;中部印贴两圈忍冬花,上小下大,错落相间,上层21组,下层10组;腹下部堆塑一圈二层仰莲瓣,每层各11瓣;腹以下渐收为微侈圈足,足外堆塑11个覆莲瓣。整体施釉满匀,釉色青中泛黄,清澈晶莹,光晕明亮。

此尊体形端庄典雅,高大奇伟,霸气十足。视觉效果圣洁,华贵之气盎然。整体装饰集雕刻、堆塑、印贴、划花等工艺技法于一身,工艺复杂,颇具匠心,是南北朝时期北方青瓷的代表性作品,显示了初露头角的淄博制瓷业的高超技艺,现被珍藏于淄博市“中国陶瓷馆”。

青釉瓷盘(图2):圆形,口径19厘米,敞口,浅腹,平底,胎体厚重,坚固致密,制作原始古朴。内外施青绿釉,外釉不及底。釉层厚薄不匀,釉胎结合紧密,有滚釉,形成熔融淋漓极为自然的淌流现象。盘内的三枚支钉印痕与胎釉的铁锈红斑浑然组合,给人以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此盘为开窑初烧时的产品,时间当为北齐或更早。

青釉瓷碗(图3):在寨里窑的产品中,碗是发现最多的品种。其造型朴拙,大小不一,与当时南方的青瓷碗略同,灰胎、深腹、直口、饼足,碗内均有支钉痕(图4)。有的在口沿外侧和外腹上侧,各装饰有凹弦纹一道。内外施釉,早期釉色青绿,外釉不全,仅过口沿。中期釉色青黄,外釉至腹。后期釉色卵青,光泽细腻,外釉至足上。胎釉结合较紧密,前中期碗外均有垂釉现象。

青釉瓷器


青釉是我国传统的瓷器色釉,是微量的氧化铁作呈色剂,经高温还原焰烧造而成,釉色清淡含蓄,类冰似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釉瓷器进一步发展,在釉色控制技术方面更加娴熟,烧造出大量粉青等名贵青釉瓷器青釉瓷器,青釉瓷器分为粉青釉、苹果青釉、青白釉、冬青、翠青釉。产地有耀州窑青釉瓷器、(秘色瓷器)越窑青釉瓷器、长沙窑青釉等。

粉青釉

粉青釉是青釉的一种,呈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首创于南宋龙泉窑,并风行一时。粉青釉是石灰碱釉的一种,在生胎上挂釉,釉层较厚,以铁为呈色剂并含有少量的锰、钛,用1180℃—1230℃的高温还原焰烧成。

梅子青

梅子青是青釉瓷器釉色的一种。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高,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生成的一种石灰碱釉,以铁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光泽亦较强。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 

青白釉

青白釉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豆青

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本来东青、豆青都属于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到清代就纯近绿色。明正德年间的豆青,色浅淡而闪黄;康熙时则色深,釉面润泽,釉质剪影。这是各式器皿上的豆青釉,均施于表面,器里及底部仍为白釉。

冬青釉

冬青釉相传是北宋时期东京(河南开封)民窑烧制的一种色如碧玉的青釉,也称冬青釉和冻青釉。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仿烧的东青釉十分成功,乾隆时期传承了这种技术,并且添加了许多装饰技法,如东青釉描金、冬青釉粉彩等。

翠青釉

翠青釉是青釉瓷器釉色名,青釉的一种,为明代永乐时所创。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因釉汁垂流,器物肩部色泽淡雅,下部较浓重。

1.苹果青釉瓶

苹果青釉瓶,清康熙,高21.2cm,口径8.4cm,足径8.9cm。

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三行六字款。

此瓶造型为清康熙时期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映衬下,尤感素雅庄重。

2.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龙泉窑青釉盘口瓶,宋,高17.0cm,口径6.7cm,足径7.6cm。

瓶盘口,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里、外及足内满施青釉,底边无釉,凸棱处釉薄,映出白色胎骨。

此瓶既无精美繁复的雕饰,也无艳彩浓抹的图案,唯以其造型之秀美,釉色之纯净俏丽,风格之敦厚,显示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它的釉为粉青釉,其色泽和质地之美,代表了我国历史上青釉烧制的最高水平。

龙泉窑瓷器造型丰富多样,如日常生活中的盘、碗、洗、炉,文具中的笔筒、笔架、水盂以及塑像、陈设品、文玩器物等应有尽有。其中尤以仿商周青铜器的鬲(lì 音力)式炉、仿玉器的琮式瓶和仿汉代铜壶等器物最为精致。在装饰方面,由于南宋龙泉窑青瓷釉层厚而失透,北宋盛行的刻划花装饰已不适用,堆塑和浮雕为装饰手段则应运而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龙凤、双鱼、莲瓣、人物纹等具有立体感的纹样,进一步加强了装饰艺术的美感。

龙泉青瓷的成就,与制瓷匠师掌握先进的烧造工艺是分不开的。南宋时期龙泉窑以石灰碱釉替代以往的石灰釉。石灰碱釉的特点是高温粘度大,烧成时不易流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釉最为著名。梅子青釉的釉层厚达1.5毫米以上,釉色青翠,光泽柔和。美玉般浑然一体的釉色,配之以朱砂底足和利用釉汁流动在器皿转折处呈现的釉色浓淡的变化,更增添了其秀丽雅致的风采。

3.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双鱼水波纹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宋,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

碗敞口,口沿因覆烧形成较宽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内壁六条线出筋,碗心处刻划双鱼水波纹,刀法犀利流畅。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光润。盘心所刻划的两条小鱼在青色的釉面衬托下仿佛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戏,形态自然逼真,艺术感染力极强。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创烧于五代,主要烧白瓷与青瓷。宋代该窑的制瓷技术更趋成熟,规模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元明两代不断出现创新产品,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白瓷,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闪青,青中闪白,故名,是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釉色品种。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江西九江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纪年墓出土的青白釉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白瓷品,因其质感如青白玉,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光照见影,故晚清以后又称之为“影青”。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玉枕纱厨”之词句,“玉枕”即指色质如青玉一样的青白瓷枕。

4.翠青釉罐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8.5cm,口径8.8cm,足径12.3cm。

罐广口,短颈,溜肩,鼓腹,浅圈足。里外及圈足内均施翠青釉,釉面莹亮润泽,色调清新淡雅,口边和足边积釉处呈青绿色。无款识。

翠青釉是明代永乐时景德镇官窑创烧的一种色泽温润、釉色青翠如嫩竹的青釉,为永乐朝所独有。均造型规整秀美,胎体致密,厚薄适中,通体青釉素裹,不另加装饰,釉面玻璃质感强,釉中隐含密集的小气泡。常见的器物有盖罐、高足碗等。

5.粉青釉尊

粉青釉尊,清雍正,高13.3cm,口径21.2cm,足径11.6cm。

粉青釉尊广口外撇,折肩,腹部呈六方委角形,束腰,圈足外撇。通体满施青釉,只在肩部饰一道凸起的弦纹。外底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书款。

此尊线条优美流畅,隽秀娴雅,在造型上颇具艺术韵味。雍正时期的粉青釉瓷器是模仿明代永乐时期同类釉色品种的产品,但和永乐时期的粉青釉器物相比,雍正时期的粉青釉釉层更显纯润厚实。

6.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高6.7cm,口径20.8cm,足径6cm。

碗敞口,浅腹,矮圈足。里外均施青白釉,釉质莹润,足内无釉。碗内刻划双婴戏莲纹,线条流畅,纹饰清晰。

宋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釉瓷以生产民间日用瓷为主,饮食具、酒具最多,盒类次之。青白釉青中有白,白中闪青,以介于青白二色之间而名。青白釉瓷胎体轻薄,所印、刻的花纹迎光透视,内外可见。景德镇烧造青白釉瓷的窑厂很多,以湖田窑规模最大,其产品种类丰富,质量精良,最具代表性。此碗即宋代景德镇湖田窑的一件代表作。

7.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明永乐,高6.1cm,口径15.6cm,足径5cm。清宫旧藏。

碗撇口,弧腹,小圈足。通体施青白釉,又称影青釉。外壁釉下刻划双勾缠枝莲纹。此碗胎骨轻薄,刻线流畅,格外清新秀美。无款。

明永乐影青瓷的釉色仿自宋代影青,但由于胎中所含的玻璃成分较多,故透光性比宋代影青更强。另外,永乐影青瓷的釉层亦较宋影青肥润,釉内积聚的气泡较宋影青大且多。

明代景德镇的影青瓷不是主要品种,数量较少,故而珍贵。此碗造型轻盈秀丽,胎薄如纸,釉质美如青玉,纹饰玲珑剔透,堪称明代影青瓷的代表作。清末寂园叟的《陶雅》曰:“永乐窑有一种素碗,严露胎骨,以质薄如纸,内有影青雕花者为上品。”所指即此种碗。

关于青釉瓷器的文章:最古老的颜色釉青釉

梅子青釉瓷器


宋代六大窑系中龙泉窑是我国前史上的一个著名的窑,,由于主要生产区在龙泉市而出的名。它成立于三国两晋,在明清后期结束时,生产瓷器的前史已经有一千六百年,是中国铸造瓷器上前史上经历时间最长的一个瓷窑系,它的产品在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畅销,影响十分深远。

龙泉窑釉色呈现苍翠色,北宋时期大部分为粉青色,南宋时期大部分是葱青色,没有开片的在器皿转折处,大部分都是露胎体现胎色,瓷釉细腻,装饰上基本上没有刻花、划花,而一直用的是贴花、浮雕,比如在盘中常堆上贴的双鱼图画,在瓶身上贴的缠枝牡丹图画。

宋代铸造瓷业非常鼎盛,除开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大名窑外,山西省平阳的平阳窑、陕西省耀州的耀州窑,福建省建安的建窑,江西省吉州的吉州窑,也都是铸造非常不错的瓷器。

磁州窑在目前的河北省邯郸市磁县,是北边最大铸造窑业中心,非常受到日本重视,每代都有非常多的的瓷器往日本销售,日本人把瓷器喊叫成磁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南宋以前有个叫章生一和章生他们是两兄弟,在龙泉开了一个窑厂,生一所铸造的窑名叫“琉田窑”,又叫“哥窑”;生二所铸造的窑名叫“龙泉窑”,又叫“弟窑”。

在现在浙江省龙泉市内,窑址有大窑、金村、溪口、松溪等很多处,北宋时达到了二十多处,到南宋时有窑址恐怖的达到有四十多处,里面主要以大窑、金村两处窑址最多,质量也是最好的。

从考古出的样品来看,它建立于五代,昌盛时期在南宋和元,在明朝开始衰落,最后在清代康熙出结束,有达到八百年的铸造烧瓷前史。

龙泉窑以烧制铸造青瓷而出名,在北宋初期最开始的青瓷铸造风格受到越窑、瓯窑、婺州窑的影响,特点与三窑基本相同。胎质非常粗,胎体非常厚,釉色呈现淡青色,釉层就显得稍微有些簿。北宋中期到晚期是龙泉发展的最主要的时候,而且开始有自己的风格。

胎体比较厚重,但形状完整,釉色由淡青色逐渐变成青黄色,产品大部分以生活用具为主,有碗、盘、杯、壶、瓶、罐等,在装饰技术上有刻花、划花和蓖纹。图画有花卉,飞鸟、鱼虫和婴戏纹等。

豆青釉瓷器值钱吗


豆青釉主要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与豆青、东青原属于一类,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风格。豆青釉在明朝之前都近似于黄色,到清朝时才发展成近绿色。豆青釉的釉色主要呈现为青中泛黄,釉面的光泽度较高,但与粉青以及梅子青相比较则较弱。宋代直到明朝时期豆青釉的发展才可算是稳定下来,且烧制的水平、掌握的能力都较高,其基本色调以青中闪黄为主,有浓浓的淡雅之感,收藏欣赏价值较高。

豆青釉凭借着淡雅、柔和之感受到了大量人士的喜爱,特别是发展至清朝时期,主要为两种颜色,色泽较浅的就如同湖水一般,而色泽较深的则呈现为绿中泛黄之感,色泽较为的特殊。清朝豆青釉的釉面也是一大特色,清朝初期釉面较为的凝厚,清朝中期之后豆青釉则作为一种单色釉在瓷器的装饰形式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素胎在青花上勾勒出纹饰的轮廓线,加上豆青釉为装饰的纹饰,还有就是将豆青釉作为底色,而装饰则是以青花开光的纹饰为主,可以说是种类更加的丰富,样式更加的多样。

要论哪个时期豆青釉的釉色上最为成功,那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则是当之无愧,乾隆时期的仿古颜色较为的逼真且较为的精巧细致,其色泽达到了“自然洒脱”的境界,所以说豆青釉的瓷器深深受到了帝王的欣赏,进行了大量的烧制,也常常作为赏赐的佳品,足以可见豆青釉的地位。而发展至乾隆时期时,豆青釉又呈现出焕然一新的样式,大量寓意着吉祥瑞兽的图案出现在豆青釉的瓷器上,成为官窑纹饰的主流。

以豆青釉地青花凤凰牡丹纹双耳盘口瓶,器型较大且丰满,豆青釉的质地犹如璞玉般光泽度较好,莹润剔透,并在其瓷器上进行了大面积绘制玲珑石、双凤、折枝的牡丹等丰富多样的衬体出现,其线条感十足、运笔较为的流畅。

工艺制作的较为精致,通过使用珠明料进行分水的晕染,使其发色如同翠色一般,明亮艳丽。而颈部的如意云耳则是这个瓷器最大的亮点,品相较为的完美,光泽度加高,是典型的清朝乾隆时期的风格,也是清朝中期豆青釉中的最高艺术代表作。

近年来,高端的豆青釉的市场价格相当的客观,几年来至少有十九件豆青釉的瓷器拍卖价格高于一百万元,例如:清朝雍正豆青釉双龙耳大瓶以一千八百六十四万三千四百一十三元成交,收藏价值前景非常可观。

青釉瓷器——极美无比


青釉是我国使用最早,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釉种,它的发明是与我国瓷土矿大都含有一定量的铁矿的现象相一致的。青色也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情趣。青色与碧玉相若,认为稳重而高雅。

青釉介绍:古代南方青釉,是瓷器最早的颜色釉。青釉包括豆青、东青、粉青、仿龙泉釉。其中豆青为上品。青釉均用紫金釉微掺青料合成,表釉的呈色主要决定于着色氧化物的含铁量与烧成气氛,青釉含铁量一般在1-3%左右,过高会变成黑釉,低了就能烧成白瓷。在还原气氛中烧成。釉色青绿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釉色泛黄。青釉特点为釉色古雅、沉稳,釉面均匀、滋润,釉质坚致、细腻!

青釉颜色:所谓“青釉”,颜色并不是纯粹的青,有:月白、天青、粉青、梅子青、豆青、豆绿、翠青等,但多少总能泛出一点青绿色。同时,古人往往将青、绿、蓝三种颜色,一统称为“青色”,例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称:“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

缥色

缥原为一种淡青色的帛。所谓“缥色”,就是指青瓷的如缥的釉色。瓯瓷的釉色就是缥色。其色淡青,在淡灰绿色中,青的成分较多。但由于火候不一,釉色也不太一致,有深灰绿,青绿,黄绿,甚至还有灰色和带烟焖暗红色。釉质分两种:一为透明玻璃釉,釉质较肥厚,多开片;一为不甚透明玻璃釉,经还原焰烧成。

秘色

法门寺秘色瓷

五瓣葵口浅凹底秘色瓷盘

鎏金银棱平脱雀鸟团花纹秘色瓷碗

据《高斋漫录》记载,“世言钱氏有国日,越州烧造,为供奉物,臣庶不得用,故曰秘色。”后来的文献都附和此说。实际上,秘色是青釉色调的一种,色泛灰蓝,釉面无光。秘色也并非始于钱氏,唐代已有,盛于五代,衰于南宋,元明时中断。宋时的余姚上林湖烧秘色瓷器,这时的釉色不再是那种青中微微闪黄的不成熟的还原色调,而是一泓清水般的湖绿色。因此国外也有将秘色称为翡色。

粉青

粉青为石灰碱釉的一种。它以铁的氧化物为主要呈色剂,还有少量的锰或钛。粉青的作法是生坯挂釉,釉厚1—2.5厘米。入窑后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色青绿淡雅,有如青玉一样的艺术效果。粉青釉为南宋龙泉窑首创。宋代官窑和以后的景德镇都有成功的粉青产品。

豆青

豆青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本来东青、豆青都属于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到清代就纯近绿色。明正德年间的豆青,色浅淡而闪黄;康熙时则色深,釉面润泽,釉质剪影。这是各式器皿上的豆青釉,均施于表面,器里及底部仍为白釉。

天青

据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时,朝廷官史请示烧造御用瓷器的造型和设色,柴世宗答以“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采”。根据这一颜色创造出来的釉色叫“雨过天青色”,即是天青釉。有关文献中提到汝窑的釉色也叫天青。就藏品来看。天青釉发展到清初已达顶点。康熙时期的官窑产品,天青釉略带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无开片,民窑的青色较深,釉层较厚。到雍正时,釉色幽淡隽永,更是引人入胜,但到乾隆以后,由于青料质劣,釉色阴沉,被称为“鬼脸蓝”。

梅子青

梅子青是青釉瓷器釉色的一种。始创于南宋时的龙泉窑,其色泽可与翡翠媲美,又恰似青梅色,故名。梅子青的烧成温度比粉青釉高,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生成的一种石灰碱釉,以铁为主要呈色剂,釉面光泽亦较强。梅子青为南宋龙泉窑最为经典、稀有的釉质。

青白釉

青白釉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冬青釉

永乐景德镇窑冬青釉香炉

冬青釉相传是北宋时期东京(河南开封)民窑烧制的一种色如碧玉的青釉,也称冬青釉和冻青釉。清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仿烧的东青釉十分成功,乾隆时期传承了这种技术,并且添加了许多装饰技法,如东青釉描金、冬青釉粉彩等。

翠青釉

明永乐翠青釉罐

翠青釉是青釉瓷器釉色名,青釉的一种,为明代永乐时所创。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因釉汁垂流,器物肩部色泽淡雅,下部较浓重。

青釉的发展:浙江、江西、河南等地已出土了不少早至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六朝至唐宋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釉瓷;宋到元明的龙泉窑系青瓷;耀州窑、临汝窑、钧窑等宋代北方青瓷;以及明、清以来的景德镇青釉瓷,是青釉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所谓的宋代"汝、定、官、哥、钧"五大名窑,除定窑外均属青釉瓷。青釉成熟于康熙,经过雍正的发展,在乾隆年间达到精致,应该说这一时期的青釉瓷的稍早技术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从传世品看,青釉康熙时为多,乾隆次之,雍正较少。

乾隆帝钟爱粉青釉

如冰类玉的粉青釉,显然得到乾隆皇帝的钟爱,他还要标新立异,正因如此促使瓷艺穷工极变。即使物材釉色未变,却能巧以重新组合,技法更加精湛,创制出当朝风尚。而2009年成交的粉青镂空套瓶,就是在乾隆年间督陶官唐英的监督下的革新作品。此夹层玲珑瓶巧妙利用内瓶加固,用以衬托外壁带两朵精致牡丹图案透雕的瓶身。其釉色清澈刚劲,制作完美无瑕,堪称清丽绝伦。

北宋汝窑青釉葵花洗

乾隆皇帝还仰慕古风,即位之初就曾大规模烧制仿古瓷器。事实上,基于乾隆皇帝的好古情怀,御窑工匠无不各显神通,竭力仿照古代青铜及其他器物的造型纹饰,烧制出巧夺天工的各色瓷器。在纽约佳士得的高登珍藏专场中,就有一件乾隆朝仿古瓷器脱颖而出。

清乾隆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

这件清代乾隆时期粉青釉刻博古龙纹壶,以792万美元成交价。此壶色如美玉,兼得了南宋龙泉窑“千峰翠色”的风采。宫廷中闲雅舒适的摹古情结,恰如其分、毫不张扬地体现在其中。器型是模仿西周青铜器的造型,古朴庄重,纹饰也不同清代常见的牡丹、莲花等花卉类纹饰,而是以青铜器上的龙纹与云纹为装饰。虽然素雅恬静,可丝毫不失皇家威严风范,实为上品。

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

单色釉瓷以青釉价最高:古瓷色重青釉。香港苏富比于2008年4月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中之“逸翠凝芳——日本藏宋瓷及古画”专场,以6,753万港元/864万美金拍出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创下当时宋瓷世界拍卖纪录。香港苏富比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2014年秋季拍卖,乾隆御制粉青釉浮雕龙纹罐预料成交价逾8,000万港元。

不同朝代青釉瓷器鉴赏


青釉是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

唐越窑青釉刻牡丹纹盒

唐越窑青釉刻牡丹纹盒子母口,盖微隆起,直壁,圜底。底面满釉,有十多个支烧痕。盖缘刻凹弦纹一周,盖面满刻牡丹纹。胎色灰白,胎质细腻,釉色青中泛黄。盒为唐代最流行的梳妆用品盛具。越窑在今浙江余姚、慈溪、上虞一带,唐属越州,故名。汉代始烧,历两晋、南朝至唐代,成为南方著名青瓷窑,唐、五代至宋初的越窑,以胎质细腻、釉色莹润和刻花图案精美而负盛名。

耀州窑青釉鋬沿洗

耀州窑青釉鋬沿洗直口,腹微鼓,卧足,足内无釉,口沿侧附月牙形鋬耳,耳下附环形系。高4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6厘米。瓷器外口沿饰两道凹弦纹。内外施青绿釉,釉面莹润。此器以釉色和造型取胜,釉色浓深润泽,造型独特,展示了耀州窑青瓷的烧造水平。

青釉八方龙头柄杯

青釉八方龙头柄杯高3.3厘米,口径9.6厘米×7.9厘米,底径5.5厘米×4.5厘米。八棱形。敞口,斜腹,平底无釉。口沿一侧有一龙首形小柄。内外施青釉,釉面光润,呈青绿色,玻璃质不强,有细密开片。胎质细腻,露胎处泛黄。

天青釉瓷器莲花钵古董修复


古董文物修复是考古发掘中重要的工作之一,古董瓷器在传承过程中很容易破损,所以瓷器修复很常见。此莲花钵瓷器破损严重,只存有钵体中间5-8cm的一部分,占整体的三分之一,钵体两边全部缺失,中间残留的部分断裂为6块残片。送修要求:对莲花钵进行粘接、补配、随型、做色、复原等工作,以恢复其原貌。

1)去污、保洁

首先应对莲花钵残留的碎片进行清污。由于莲花钵年代久远,在土中埋藏时间较长,断茬外及碎片上存有污迹,因此要先对残片及断茬口外进行清污。

(2)粘接、补配

用454胶粘接碎片,因为这种胶粘接硬度强,而且具有快速粘接的功效。用树脂胶、化石粉、石膏粉及所需粉料对此莲花钵所缺失的部位进行补配粘接。

(3)打磨、随型

对补配的地方进行打磨及随型工作。

(4)做色、复原

用所需各色漆、燃料、光油等材料对天青釉莲花钵进行做色、复原工作。

瓷器修复记录

按照修复方案所确定的修复步骤对汝窑莲花钵进行修复工作。首先,采用超声波清洗机、柠檬酸溶液及超声波打磨机对残片上所留的不同污迹采用不同的去污方法进行清污处理。其次是对断裂的残片进行粘接工作,粘接时采用454胶,这种胶粘接具有时间短、快捷、粘接力强的优点,适合于瓷片的粘接。粘接时一定要把茬口对齐,如有不齐处,要重新粘接。残片粘接完成后,就可以对钵体两边的残缺部位进行补配工作了。按照钵体所需形状随好形,做好模具,缺损较多的地方还须查找相关资料,参照所查资料与破损碎片及莲花钵的整体形状进行补配。将补配材料所用树脂胶调入其它所需粉料中进行补配工作。树脂胶是一种透明胶,硬度比较强,很适合做补块,可利用其无色透明性按所需颜色进行调配,使配块颜色符合所需要的颜色。

在做补配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在配料中加入相近的颜料,提前为做色工作做好准备。补配工作完成后进入下一步,即打磨、随型。由于钵体有凸起的莲花纹,凸起的花纹使打磨工作增加了难度。首先用电动打磨机和木锉对补配的地方进行打磨、随型,之后,再用所需各种砂纸打磨、随型。此后进行修复的最后一道工序,随型工作,这是瓷器修复中最难、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它也最能显示个人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水平。在以前的做色工作中曾采用过虫胶漆、丙烯酸漆、硝基漆等各色漆料,此次修复过程中我们吸取以前修复中各种漆的优点,根据色调采用了笔绘与喷绘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使修复的地方与原件保持一致,具有“釉”的质感。

通过对汝窑天青釉莲花钵精心细致的修复,破损严重的莲花钵又再现了精美的原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