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艺术 > 瓷砖的制作 > 导航 >

“建国瓷”的制作

“建国瓷”的制作

瓷砖的制作 瓷砖制作 古代瓷器制作

2020-11-12

瓷砖的制作。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建议:“中国是瓷器之国,新中国成立后,就应鲜明地表现新中国的岁月,应该把历史上好的经验总结出来,创制新中国的国家用瓷与国家礼品瓷。”郭沫若的建议,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亲笔批示。当即成立了以景德镇为主,其他各产瓷区协同配合的创制建国瓷领导小组。景德镇成立了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由市委书记赵渊担任主任,开始试制为国家大典、欢宴国宾、领导出访所需的“建国瓷”。为组织好“建国瓷”的生产,1953年国家轻工业部组织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部上海工业试验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单位的科研、美术设计专家,对景德镇地区的瓷土原料、坯釉配方、烧成操作和装饰技艺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反复研究和试制,在取得大量数据的基础理论上进行分析对比,择最佳方案,组织批量生产。生产出来的瓷器真正体现了景德镇陶瓷生产的技术水平。这批“建国瓷”共73556件,主要品种有中、西餐具、茶具等,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和用作礼品,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青花斗彩瓷可与明代成化和清代雍正斗彩相媲美。以后多次生产国家用瓷和礼品瓷,均受到国内、外赞扬。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国家外交部、驻外使馆、领事馆、国宾馆、外经部等部门用瓷和人民大会堂、全国各大城市对外宾馆用瓷以及国家领导人出访的礼品瓷都要求由景德镇承制。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用瓷制作委员会改为国家用瓷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专门负责国家用瓷和对外礼品瓷的试制和生产,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制作建国瓷的基础上,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于1954年再次与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轻工业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景德镇历代瓷器进行现代化测试,开展试制工作。全国著名冶金陶瓷专家周仁和赖其芳先后领导这项研究,对景德镇历代瓷器原料配方作了科学分析和鉴定;总结了白瓷坯釉、青花和釉里红色料、釉上彩色料和熔剂等配方与制造工艺;系统总结了原料矿物类型、工艺性能、制瓷工艺和清初瓷器的性能特征。至此,景德镇制瓷的传统技艺已建立在全面的科学基础之上,并分别整理出了资料,结束了凭经验办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历史。

小编推荐

传统名瓷梅瓶 制作精美造型挺秀俏丽


·梅瓶

梅瓶是传统名瓷,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 、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梅瓶也称“经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与“醉乡酒海”的诗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梅瓶

在历史上,梅瓶各大窑系都有,其造型的优美程度可以说天下第一,所以梅瓶的造型可以算是中国瓷器的第一造型。“梅瓶”这种器形得名比较晚,它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字,叫“经瓶”。这跟宋代皇家的讲筵制度有关。当时“讲经”也叫“讲筵”。讲完之后,皇帝要招待大家吃喝,当时的酒,就是装在这样的瓶子里,所以它又叫”经瓶“——马未都《醉文明》。

·梅瓶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一书中详细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征及名称由来:“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关于梅瓶的用途,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作盛酒的用具是明白无疑的。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爱不释手的观赏品。因此,这类器多制作精美,不但考虑到贮酒容量,还要注意造型优美。

唐三彩的工艺制作流程


如果要挑一种最能代表大唐气象的器物的话,那一定是唐三彩。那些飘逸的三彩骏马,丰满的仕女俑和充满异域风情的三彩驼队,无一不映射着一个盛世的荣光。但这种如今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彩陶,实际上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被发现。在这以前,史书并没有关于“唐三彩”的记载,更不用说它的制作方法了。

但在今天的洛阳,有一个叫作南石山村的地方,制作出的三彩陶却足可媲美唐代。这座村庄就在唐三彩的发现地北邙山附近。1905年,几个筑路工人不小心凿开了这里的一座唐王室贵族墓穴,一批五颜六色的彩陶得以重见天日。这种彩陶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外国人的大量收购让它们一时“洛阳纸贵”,从那个时候起,南石山村人就开始了仿制唐三彩的历史。 那么南石山村的村民是如何将这种消失已久的彩陶制作方法寻找回来的呢?答案或许简单,但也最接近真实,那就是几代人成千上万次的试验。南石山村人通过将试烧出来的陶片与真正的唐三彩进行比对,直至烧出一模一样的为止。我们在南石山村找到了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水旺先生,他带我们参观了唐三彩的制作流程。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是一种叫作“高岭土”的优质黏土。这种黏土可不一般,经过长时间的淘练和陈腐之后,它的质地变得极为细腻,像橡皮泥一样可塑性极强,又不容易变形。同时又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使粘结的部分浑为一体,晾干后不易开裂。

有了优质的原料以后,就是塑形了。图中高水旺正在雕塑一匹半个人高的骏马。在制作大型或者较为复杂的三彩时,通常是采用雕塑成型的方法。高水旺说,最难雕刻的部分是马的眼睛和嘴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匹马的全部灵气就汇聚在这两个部位上。眼睛要怎么修才能带神,嘴巴要怎么咧才有劲,这里面可都有讲究。

对于较小的器件则可以采取模制成型的方法。通常分为两到三个模具,各部分分别成形后再将它们合在一起。

接着还要修边,将模具贴合处产生的多余边角剔去,并贴上装饰用的花纹或其他小附件。

坯胎成型晾干后,就进入不带釉的第一次烧造,称为“素烧”。高水旺所搭的窑形状像一个馒头,当地称为“馒头窑”。经过1100℃左右的高温烧造,坯胎在冷却后呈现出温润的乳白色,像一块洁白的画布在等待着涂抹。

接着,便是形成唐三彩特有色泽的最关键一步——施釉。这些釉料由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调制而成(至于具体的配方当然就不方便透露了)。从图片上看,这些釉料不过是深浅不一的红色罢了,可是在下面的图片中你会看到,经过烈焰的洗礼,这些红色将分化成五颜六色。

挂上釉色以后,便进入第二次烧造,称“釉烧”。在900℃的高温中,这些釉料的颜色发生奇妙的变化,在烈火的烘烤之下,黄、绿、褐等颜色釉被表现得绚丽多姿,它们自然垂流,相互交融,颜色在泥胎上奔跑,如同它诞生的那个时代那样自由而奔放。

在最后的烧造过程中,窑炉内会发出“噼呖噼呖噼呖”清脆的响声,这是釉片的开裂。这一过程形成了唐三彩特有的纹理,一些细密的裂纹,你只有贴得足够近才能看清,它们被形象地称为“蜻蜓翅膀”。

如果是仕女俑,还得再加一道工序,叫作“开相”。为了表现人物更为细腻的表情,仕女的脸部通常不施釉,而是改用矿物颜料来涂画。

这就是唐三彩工艺品制作的全部流程。说不定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唐三彩也是这么被制作出来的。

黑釉线条罐的制作工艺


黑釉凸线纹通常以器物介绍的形式出现在简报或瓷器欣赏等文章中,有关其制作方式的探究性著作并不多。沈福文在《中国漆艺美术史》一文中提到凸线纹的工艺应该源于漆器工艺。王轶鸿的《山西黑釉瓷概述》、张燕的《浅谈黑釉瓷器》以及杨爱玲的《略论河南磁州窑系瓷器装饰艺术的异同》等文均有提到凸线纹制作方法,皆认为是以坜粉作杠的方式制作而成。但是黑釉凸线纹器物特征各具特色且制作方式并非只有这一种。由于文集遗址发掘简报暂未发表,故文章以河南省鹤壁集遗址第二期以及山东磁村第五期出土典型黑釉凸线纹器物为例,对这两个古烧制的凸线纹瓷器特征及其制作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黑釉凸线纹瓷器在北宋时期便已经出现,在山东淄博窑、河北磁州窑观台二期等出现了少量宋代黑釉凸线纹双系罐和碗等器物。鹤壁集遗址第二期以及山东磁村第五期出土凸线纹瓷器颇为丰富,主要器形有罐、瓶、碗、钵、壶等。地层年代均为金代。鹤壁集窑是河南地区一处唐宋金元时期规模较大的民窑,也是磁州窑系规模最大的窑场之一。已发掘的考古资料表明,鹤壁集窑烧制的黑釉器,釉色晶莹光亮,可鉴人影,其工艺居于各釉色之首。特别是黑釉凸线纹装饰,线条纤细,凸线纹部分呈金黄色或黄褐色,仅施以透瞧,黑黄分明;器内一般不施釉,或施半釉。器物坚固耐用,具有民间用瓷的典型特征。

鹤壁集窑出土的黑釉凸线纹罐造型优美,制作精细。通常在耳部亦饰有上下垂細竖凸线纹,但线条只有耳系长度的一半。腹部凸线纹分布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垂直的竖凸线纹等距离地饰满腹部,称之为等分凸线纹装饰;另一种是将垂直的竖凸线纹进行分组,以每组两条、三条、四条或五条均匀地饰于器物腹部,即分组凸线纹装饰。以上这些黑釉凸线纹瓷器出土于鹤壁集窑舰,现被收录于《鹤壁窑》一书。分组凸线纹不仅仅是相同数量的线条为组进行排列,同时也有不同数量的线条进行混合搭配。刘金祥先生在《再识鲁山段店窑》一文中提到:“鲁山段店窑凸线纹的组合形式有与其他窑口不同的变化,除了有满纹、二线、三线、四线的装饰手法外,还有一线与二线、一线与三线、二线与三线的不同组合方式。”但这种混合分组的凸线纹瓷器在鹤壁集窑暂没有出土类似器物。

山东淄博地区古代烧制瓷器的范围涵盖淄川区的寨里、磁村、坡地和博山区的博城大街南头等窑址,和山东地区的曲阜、枣庄、泰安等窑口形成一个窑系,是我国北方古代生产瓷器的重要基地之一。由7图至11图所示的黑釉凸线纹瓶和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淄博窑黑釉凸线纹一般饰于器身肩部至下腹部,线条布局亦有满纹与分组排列两种形式。线条呈白色,亦有凸线纹线条白色微泛黄,形成了白色线条与黑色釉体不同色调的完美交织。淄博窑烧制的瓷器由于毗邻河北、河南等著名窑口,受其影响,在吸收其他瓷窑址制瓷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产品。山东淄博窑出土的黑釉凸线纹瓷器底部往往会有一圈涩胎,这是采用了叠烧技术烧制而成的。类似这种在器物底部带有涩圈的黑釉凸线纹瓷器在河南省扒村窑亦有发现。淄博窑烧制的黑釉凸线纹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器物双系下方,施有斜“十”字纹,颇为独特。

黑釉凸线纹装饰的制作方式可分为三种,即沥粉法、压印修棱法二次施化妆土法。

一、沥粉法。具体做法是在器物坯体晾干后,以白色泥料或浆状化妆土用漏粉条的方法立粉作杠(山东地区称之为“粉杠”),呈几组凸线(每组三到五条)纹或数十条凸线纹的形式,或将修整好的泥条堆贴至器物上,然后在器表施透明釉或黑釉入窑烧制而成。由于泥条高出胎面,白色凸线上的黑釉经高温熔融流往低处,露出白色粉料或黄白色的化妆土,在黑釉器物表面便呈现出多道白色、黄褐色或略带酱色的凸起线条。线条粗细长短一致,分布均匀,在黑釉的衬托下’达到一种既规整又美观的装饰效果。

沥粉法起源于古代漆器生产中“堆漆”工艺的一种,它是在器胎上先作极薄的漆地,然后画上纹饰墨样,用肪粉法沿稿样作隐起的浑圆线条,干后打磨即成。沥粉工艺同时也应用于建筑壁画中,如敦煌石窟263窟北魏壁圆以及57窟初唐壁画中都有使用洒粉贴金技法,形成了丰富的艺术装饰效果。在唐代壁画中常用的灰色沥粉是用烧过的香灰、绿豆面和细高岭土调制而成的细而光滑的粉末,这种含有细高岭土成分的沥粉,可能直接导致了这种技术在瓷器上的运用。瓷、青瓷凸线纹装饰相比,黑釉瓷器上装饰的凸线纹线条更为刚劲有力,其呈色与器物釉色色调对比也更为鲜明。

沥粉作凸线纹法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可,在《山西黑釉瓷概述》《唐宋瓷器装饰艺术研究》等文献中皆采用了这一说法。

二、压印修棱法。赵锋在《馆藏黑釉双系凸线纹罐奋口考》一文中首次提出这一方法,其做法是:“利用工具在半干的还体上修(压地起阳)出瓦垄状的凸线,然后施黑袖。由于凸线部位挂軸较薄,接近胎色,烧成后呈褐黄色或黄白色。”这种装饰工艺的特点是器表凹陷部分位于相邻两条凸线纹中部,并呈缓坡式与线条相接,使凸线纹装饰与器身和谐地融为一体,立体感增强,视觉效果更佳。鹤壁窑多采用这种工艺做法。

三、二次施化妆土法。其制作方式较为简单,是在器坯施化妆土时,用叠压方式将化妆土等距离地施于器坯。经过多次刷制的部位就会明显高于器表,然后再施以黑釉入窑烧制而成。这种凸线纹装饰方法不如以上两种方式容易辨别,在釉翻落后才可明显看出凸线纹部分化妆土叠压的痕迹,其装饰效果却毫不逊色。

元代以后烧制黑釉凸线纹瓷器的窑口已经不多,呈现衰落趋势。虽然黑釉凸线纹装饰技法流行时间比较短暂,在中国陶瓷装饰上也并非占主导地位,但它利用线条的组合、呈色与材质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耳其瓷器制作过程


在土耳其随处可以看到精美的瓷器和陶器,陶瓷制品已成为代表土耳其文化特色产品。瓷器所描绘的花纹不但种类多样而且纹路细腻、色彩丰富,在中国的陶瓷技法传入土耳其至今,瓷器深深被打上了土耳其的印痕。

花样繁多,带有浓郁土耳其特色的瓷器

在卡帕多西亚的一家陶瓷生产作坊里,我和同行伙伴一起欣赏到了一件完整瓷器成型所必须具备的制作过程,从原料到制坯、打磨、上釉,制作的工艺和方法与我国传统的方法极其相似。

选用卡帕多西亚特有的红色粘土

经过手工艺人熟练的手法,一件瓷器雏形就完成了

别看这位师傅长得五大三粗,手法那是相当细腻,眼神也异常专注

还要再经过干燥

上釉,将瓷坯浸泡在釉浆中,为了其均匀,这位师傅又用杯子顺着瓷坯慢慢浇釉

接下来就是最为复杂的上色

所有的图案色彩都是一点点手绘

土耳其瓷器的图案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看了一小会就觉得眼晕,不知道她是怎么能坚持一直盯着画

精心细画

这个看起来像是陶器

在土耳其,你会发现很多瓷器和我们国家的青花瓷图案如此相似,又极具异域风格,这是为什么呢?要说下土耳其瓷器和中国之前的渊源。奥斯曼帝国时期,中国和土耳其之间已经拥有一条陆上的丝绸贸易之路。中国的丝绸除了通过横贯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线大量输往中亚、西亚和非洲、欧洲国家以外,还有一条海上交通线在源源不断地把中国的商品运往世界各国,这条交通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因为这条通道是以瓷器为主要贸易产品的,所以亦称“瓷器之路”,它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海上贸易的重要通道。

据说奥斯曼土耳其人认为瓷器乃稀世珍品,公元八百一十六年前后,绿色是伊斯兰教的喜好之色,在很多的建筑上我们都能看到有绿色的穹顶或装饰。但到了14世纪,波斯的蒙古贵族皈依了伊斯兰教的苏菲派,由于苏菲派本身很喜欢蓝色,又认为白色是代表真主的圣洁,所以在接受皈依的同时,也接受了代表蒙古民族的蓝色。此后,蓝色成为奥斯曼皇族的崇尚之色。当看到了产自中国的大量精美的青花瓷器后,土耳其人开始学习并仿制制作起来。除了色彩简洁的瓷器类型,还有很多图案繁复、色彩艳丽至极、绘有伊斯兰故事的瓷器。

“青花瓷”型

线条繁复型

让人目瞪口呆型,图案线条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艳丽型

故事型

质朴型

土耳其陶艺

陶艺家的工作室及制作过程


陶艺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原料制作(釉料和泥料的制作)、成型、施釉和烧制四个个阶段,所以陶艺工作室分为四大区域。 以下将对这些阶段进行详细说明: 一、原料制作 1、釉料制作 釉料→球磨细碎(球磨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成品釉 2、泥料制作 泥料→球磨细碎(球磨机)→搅拌(搅拌机)→除铁(除铁器)→过筛(振动筛)→抽浆(泥浆泵)→榨泥(压滤机)→真空练泥(练泥机、搅练机) 二、成型 1、拉坯成型法 适用于制作圆形、弧型等浑圆的造型,比如盘子、碗、罐子等等,它的特点是作品挺拔、规整,器物的表面会留下一道道旋转的纹路。 ①釉下: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釉下装饰(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如青花)→上釉(施釉机)→风干 ②釉上:泥料→泥饼(手工)→搓泥(手工)→拉坯(拉坯机又名陶艺机)→干燥(自然风干留10%水份)→修坯(陶艺工具)→干燥(烘干箱)→上釉(施釉机)→风干 2、泥板成型法 利用陶土碾成、拍成或切割成板状,来镶控制作器物的方法,叫做泥板成型法。这种方法在陶艺制作中运用广泛,变化丰富。传统的紫砂器就是用泥板成型来制作的。泥板成型的器物可随陶土的湿度加以变化。比较湿软泥板可以扭曲、卷和等方法自由变化,随意造型;稍干的泥板可以镇粘制作成比较挺直的器物。泥板的厚度随器物制作大小而定,但应注意泥板的厚度要均匀。泥板成型法需要使用泥板成型机。 3、泥条盘制法 陶艺成型技法中最为方便、造型表现力最强的技法之一。可以制作出其他任何成型方法所能做出的作品,如圆形、方形、异形乃至雕塑等等。用泥条盘制法制作陶艺,一方面是泥条可以自由地弯曲与变化,方便制作一些比较复杂的、不太规整的、较随意的陶塑,再者就是它能够保留泥条在盘筑时留下来的手工痕迹和一道道盘旋的纹理,当然也可以修整得不留痕迹。泥条盘制法需要使用泥条成型机和手工转盘 4、徒手捏制法 可以最直接地表达作者的手法和构想,需要使用手工转盘 5、手工雕塑成型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主要为为浮雕和圆雕两种。雕塑是三维的实体,为照顾到各个视角之间的关系,要经常转动雕塑台,不断进行观察比较。泥塑工具,可用于刮、削、贴、挑、压、抹、泥塑和造型。三、施釉 施釉讲究技巧,釉层好坏直接影响到烧制后作品的成功与否,施釉有喷釉、醮釉、浇釉、刷釉、荡釉等各种技法,有时需要综合运用。施釉时可以使用专业的施釉工作台,能够有效减少釉料的扩散,并进行釉料回收。 吹釉的釉层一般以0.8MM-1.8MM为准,也就是熟称的瓜子馅薄度,表面处理有釉上、釉中、釉下之分,釉中介于釉上釉下之间经过二次烧成,釉下是在泥坯上直接进行绘制创作在施于釉,釉上是则在烧制好的白瓷胎上进行绘制创作,颜色在作品上很关键,颜色起到了烘托作品作用增加作品内涵,颜色搭配有些讲究,红色代表着热情、生命、战争、白色代表着纯洁、高尚。黄色代表着温馨,蓝色代表着海洋,天空,宽阔。 装饰的方法有彩绘、划花、剔花、堆花、贴花、压印花、喷花,透雕、捏雕、镂空,剪纸,胶泥,镶嵌,印花,泥浆灌注叠压装饰,胶泥拉坯装饰,纤维织物裹包装饰等等装饰诸多方法处理。这些完成关键还要进行火的铸就,在窑火的烧制中(1300℃)左右温度的窑火使泥烧结成结晶体,颜色釉发色。出窑冷却后作品才正直成功。

中国古代瓷器制作工艺


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重大的贡献。从商代的原始瓷器开始,此后历代制瓷手工业技术日臻完善,我国长达三千五百多年的瓷器烧造历史,举世无双。其中蕴含的科技成就更是首屈一指。瓷器制作工艺的发展与进步,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表现了他们对自然力量的驾驭,以及博大而精神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瓷器凭借着坚实的质地和稳定的性能,得以保存千百年,记录下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

南北制胎原料

制瓷原料及加工

选取合适的原料是制瓷的第一步,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别。南方瓷胎原料多为高硅低铝,北方则多是高铝低硅。瓷土有别于一般粘土,能够承受很高的温度,形成致密的胎质。

各种原料的化学成分

铁矿石 釉呈色剂

瓷石 制胎原料

化妆土 施于胎上 装饰作用

瓷泥 制胎原料

釉果 制釉原料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区别于陶器的显著特征之一。早期的釉为石灰釉,使用石灰石粉碎后加适量的粘土配制而成的,以钙为助熔剂,三氧化二铁为主要呈色剂,在还原焰中烧成青绿色。釉色透明,表面有玻璃质层,胎釉结合紧密,不吸水或吸水率低。

碗 施化妆土

磁州窑瓷枕残片 施化妆土

碗残片 施化妆土

黑胎 建窑盏残片之一

黑胎 建窑盏残片之二

黑胎 建窑盏残片之三

石灰釉碱的助熔剂是氧化钙以及氧化钾、氧化钠等碱性金属氧化物。特点是高温粘度大,不易流釉,可以施厚釉。从而使釉层变得乳浊而不透明,产生一种温润如玉的视觉效果。石灰碱釉的发明和运用,是传统青瓷的巨大进步,石灰碱釉出现于北宋汝窑青瓷中,南宋龙泉窑瓷器大量采用石灰碱釉,使釉色呈现出青玉般的质感,如粉青、梅子青,南宋龙泉青瓷已达到中国瓷器史上单色釉器的高峰。

灰胎偏黑 南宋官窑老虎洞残片之一

灰胎偏黑 南宋官窑老虎洞残片之二

灰胎 龙泉窑瓷片

灰胎 龙泉窑瓷片

灰胎 越窑瓷片

白胎 龙泉窑瓷片

白胎 龙泉窑瓷片

制胎坯料

在选取适当原料之后,一般要对原料进行粉碎、淘洗、沉淀处理,尽可能去除较粗颗粒和杂质,在经过反复踩踏、揉搓,制成纯净、具有良好可塑性的制胎坯料。

成型:

造坯主要有手制、模制法和轮制法等。

手制即瓷工用手将瓷土捏造出形状。

模制法即先用泥捏制成模,或对半分开,或上下两截,或是整个成型,将经过处理的瓷泥放入模中制出瓷坯。

轮制法则需要使用陶车。将檀木制成的盔头戴在陶车上盘的正中,双手捧泥放在盔头上,拨盘使陶车转动,用拇指按住泥底,使瓷泥沿着拇指旋转向上展薄拉坯,便可塑成器物形状。

陶车结构示意图

模制 骑马佣

手制 人物佣

陶车组件 釉钉帽

轮制 器内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越窑罐残片

轮制 器内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龙泉小罐残片

轮制 器内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吉州注壶残件

轮制 器底部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建阳窑黑釉兔毫盏

轮制 器底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罐底残片

轮制 器底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酱釉碗残片

轮制 器内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西夏灵武窑双耳罐残件

轮制 器内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西夏灵武窑双耳罐残件 细节

轮制 器内可见明显拉坯痕迹 西夏灵武窑双耳罐残件 细节

轮制 期内均有拉坯痕迹 磁州窑罐子 残片两件

施釉:

历代工匠根据不同器形、釉料和施釉效果,采用了不同的施釉方法。从战国到明清大多使用浸釉法,即将坯体浸入釉浆后取出;宋代吉州窑有洒釉法,即先施一层釉,再将另一层釉洒在其上;明清景德镇发明了吹釉法,即用一段蒙上纱布的竹管醮取釉浆,对准坯体吹釉。此外还有喷釉、刷釉法。

浸釉 青瓷四系小罐 南朝

浸釉 青釉托盏 南朝

浸釉 青釉多子盒 南朝

浸釉 绿釉器盖 辽

浸釉 钧窑残片三件 元

浸釉 黄釉碗 南北朝

浸釉 钧窑大碗 元

浸釉 吉州窑黑釉铁锈斑碗 元

浸釉 白釉大盘 辽

浸釉 白釉碗 辽

浸釉 蓝釉碗 清

浸釉 红釉碗 清

龙窑

烧成:

瓷器经过原料洗取和处理,装饰以及施釉等工序后,将放在架上晾干,然后等待入窑烧造。

熊熊烈火之中,莹润玉洁的瓷器呼之欲出。而在小小窑炉之中,也自有一番乾坤。入窑烧造是瓷器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序,装烧方法以及对火候和时间精准度的把握,都直接影响着瓷器的烧成质量。

南方早期青瓷的创烧得益于龙窑的发明,北方则因地制宜使用馒头窑,景德镇还发明了葫芦形窑、蛋形窑。

锯齿状支具 东晋

锯齿状支具 东晋

圆形支具 东晋

景德镇支圈残件 南宋

圆形三角支钉 东晋

圆形三角支钉 东晋

锯齿形支钉 东晋

垫饼

三叶形支钉

三叉形支钉

锯齿状支钉痕迹 高足盘残件 南朝晚期

三叶形支钉垫烧 碗残件 北朝晚期

三叶形支钉垫烧 碗残件 北朝晚期

泥点垫烧痕迹 碗残件 五代

泥点垫烧痕迹 碗残件 五代

底有垫圈痕迹 碗残件 宋代

可见垫圈 碗残件 宋代

试火具:

试火具又称“火照”、“火标”、“照子”、“试片”等,是陶瓷器烧结时测定窑内温度的窑具,以瓷土制作。往往是用碗等器物的坯件加工制成,形状一般为三角形,上平下尖,也有长方形,不规则形状等。上半部施釉,并镂一圆孔。

使用时,将其置于窑内从观火孔可以看到的位置。需要验火时将其从观火孔内勾出,每个火照只能使用一次。每烧一窑要验火多次,每验一次要勾出一个,可及时掌握窑内温度的变化,十分有利于瓷器的烧成。火照盛行于宋代,是简便有效地测温器具。

拉柱 磁州窑 元

葫芦形窑

馒头形窑炉与蛋形窑

素净美观制作精致 图案构图严谨富于变化


·白陶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白陶基本上都是手制,以后也逐步采用泥条盘制和轮制。白陶器在河南豫西一带的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中皆有发现。

·白陶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 器型种类不多,有鬹、盉、爵、豆、钵、罍、壶、卣、觯等。

商代晚期是白陶器高度发展时期,在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等地的商代后期遗址与墓葬中多有发现,其中以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数量最多,制作也相当精致,胎质纯净洁白而细腻,器表多刻有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精美图案,是仿制同期青铜礼器的一种极珍贵的工艺品。

·白陶

到了西周,由于印纹硬陶器和原始瓷器的较多烧制与使用,白陶器即不再烧造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商代的白色陶器,是用高岭土烧制,质地洁白细腻。它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因制作技术的提高,使原料的淘洗更加精细,烧制火候的掌握也恰到好处,因而使所烧器物愈加素净美观。

其纹饰主要吸取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如兽面纹、饕餮纹、夔纹、云雷纹、曲折纹等。其装饰方法有刻纹和浅浮雕两种。白陶的装饰往往遍布器物全身,构图严谨而富于变化。

详解: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所用数据摘自山东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我国古白瓷理化性能测验总结》

摘要:陶瓷虽有种种颜色,但除去近代发明的以外,可说各种颜色大都是由铁或铜所出。既然铁和铜在釉中起着这样巨大的作用,那么单凭这两种元素,为什么竟能作出那样多的不同颜色来呢?在这里首先应该探讨一下它的原因。A 氧化亚铁与青瓷 陶瓷虽有种种颜色,但除去近代发明的以外,可说各种颜色大都是由铁或铜所出。既然铁和铜在釉中起着这样巨大的作用,那么单凭这两种元素,为什么竟能作出那样多的不同颜色来呢?在这里首先应该探讨一下它的原因。先就铁来就,氧化铁中有氧比例少的氧化亚铁(FeO),和氧化例多的三氧化二铁(Fe2O3)。釉中的铁如用还原焰加以煅烧,就能变成氧化亚铁;如用氧化焰加以煅烧,就能变成三氧化二铁,这些都已经在前面详加叙述过。在长石釉中如果氧化亚铁占到0.8%左右时,就能出现淡绿色,像廉价的窗玻璃和瓶子的绿色都属于这一类。随同铁量的增多,从而颜色也渐浓。如果达到1~3%左右时,就会出现美丽的绿色或青绿色。假使铁再增多,那时还原将要发生困难,颜色渐呈褐色。达到5%时,就呈糖稀一样的米黄色。到8%左右,就呈赤褐色乃至暗褐色。由于颜色过浓,如果釉累积到1.5毫米上下那样厚,看起来就变成纯黑色了。这种含有1~3%氧化亚铁的釉,正是自古相传已久的青瓷釉。上面已经提到过,一般的岩石和土都是多少含有铁分的。因此即使用含铁比例较少的长石质的岩石和土,若不格外加以注意除去其中的铁分,纵然毫不吝惜地任意焚去许多薪炭,结果仍不会得到纯白色的器物,大多自然成为带有绿色的陶瓷器。至于颜色的浓度,也如前面所理解的那样,若想使青瓷的颜色变浓,纵然增多其铁分,却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就是说,假如过多地增加铁分,反而会变成褐色。为了达到使青瓷的颜色变浓这个目的,恰像是水深便增其青色一样,必须厚厚地挂釉,才能使它的青色具有深厚的感觉。如宋代的郊坛窑与龙泉窑的青色釉,大多挂上两三层而后才有浓厚之感,便是这个道理。根据目前看到的龙泉青瓷标本,一般约在0.5~1毫米之间,最美的“梅子青”釉甚至厚达1.5毫米以上。正因为釉层特别厚,所以上釉技术也复杂很多,越发难能可贵。如果釉中富于长石而且含有多量的硅酸,就会增加釉的蓝色而近于青色。若减少其中的硅酸而增加盐基,便会发黄而呈橄榄绿色。假使再混以钡(Ba)或锶(Sr)等近似钙的元素,用来代替釉中的钙(石灰),就会使青绿色增加其艳丽的色调。若将不大知道的锂(Li)元素混入氧化亚铁的釉中,便可出现美丽的青色。据国外有人分析影青瓷的结果,证明确定是有这种锂元素存在。但是,最近我国科学工作者曾将影青釉作了光谱分析,发现其中所含的锂仅为微量,因此认为锂在影青釉中呈蓝色的作用还有待证实。釉中除去锂以外,即或是混有一点不纯物质,也能使釉的光泽或色调稍有变异。例如其中若含有少许的钛或锰等,就能增加黄色;若含有锌,就能增加蓝色。宋代修内司窑和郊坛窑所在地的附近,正是锌的产地,因而在这些瓷釉里面可能有锌的存在。其次构成青瓷之美的条件,最好是没有浮光,而有沉着的色调。像初期的越州窑等没有光亮的斑点,本来是由于釉中所含钙的过多结晶而成的。但其通体恰似碧玉般的深厚光泽,正是因为釉的粘性过强,而未能善于处理气泡所致。就是说,在烧制青瓷时的温度未能充分达到釉所需的熔度,或是因为没有能使高温保持它必要的时间,所以才发生了这种现象。如果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应该认为是一个缺点,然而此种缺点反而增加了器物的美观。明代的青瓷就与宋代所制的不同,具有很强的光泽,而无沉着的色调。究竟是因为把此种“缺点”克服了呢?还是窑的构造改变而不能出现此种“缺点”?这确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东晋带有褐斑的青瓷也可以说是另外一种“缺点”。这想是偶然在釉或坯的某一部分,有铁分特别多的地方,那里的铁未能还原彻底,因而显现出黑色的斑点。后来的人看到这种偶然的结果认为很有趣,于是便有计划地在某一局部加铁而得出了同样结果。如唐以前的越州窑。往往有的出现黑褐色(或赤褐色)斑点很有规则地排列着(但不多见),这种黑褐色也有不是用铁而是用铜作成的。其它如元、明时期的龙泉青瓷上面往往也可见到点彩。据分析是用当地出产的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金土”,略按规则地点画在已挂釉的坯上,烧成后即呈赭色或黑褐色,别具风格。这种青瓷,日本人叫它“飞青瓷”。除了铁的分量和釉的成分可以左右青瓷之美观外,在青瓷的制作过程中还有烧窑法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制出美好的青色瓷器,在烧窑开始不久,即釉熔融以前要完全输送还原焰,差不多直到最后仍必须继续输送还原焰。假设其间进入多余的空气而生氧化焰时,氧气就立即与釉中的铁结合而成三氧化二铁,这样釉就会发黄。尤其当釉将要熔融的时候,如果还原烧成得不充分,就会略带浅黑,以后即便如何努力,也不可能将这种颜色去掉。像这样开始就需要煤炭多的还原焰,但却不可便煤烟子(或名油烟)留滞(煤烟子若留于坯体上,到后来就非常不容易烧尽,以致残留下来造成污染);并且在烧高温时,窑内通风要非常良好。但若完全燃烧就能发生氧化焰。因而在这样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必须不断投送薪炭,这是很不经济的。在我国华东一带春夏常有湿气,如此烧法困难很多,所以多有在台风季节过去而在空气干燥爽朗的晚秋或初冬方才开始烧窑的。唐人陆龟蒙的诗中有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大概就是由此产生的。华北一带窑的构造不如南方窑的通风上那样良好,而且是以短焰的煤炭为主要燃料,因此很难烧出还原焰,这样就自然形成在华北青瓷的颜色不够理想的情况。所谓北方青瓷的汝州窑及其附近的青瓷,是一种带有褐色而涩滞的色调,不似南方青瓷那样的显现绮丽之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北方青瓷釉中的铁分不能全部还原而成氧化亚铁,其中一部分变成了三氧化二铁,这种三氧化二铁的黄色与氧化亚铁的绿色相混,于是就产生了北方青瓷特有的橄榄绿。如果窑的通风良好,就能使窑中热度的变化加速,从而窑内各部热的分布也不同,烧坏的自然较多。在这个短时间内必须使热度上升,万不可让多余的空气进入,因而需要很多的薪炭。同时由于烧坏的较多,所以说青瓷的烧制极不容易,难怪其价格颇高了。有些仿造的青瓷,其中最低劣的有一种“伪装的青瓷”,这是近些年来发明的在坯中混以铬元素的制品。识别这种瓷的方法是,只要看看它的足底无釉之处,便可一眼望穿其真面目。真正的青瓷,其无釉处呈黄褐色或暗褐乃至赤褐色,而这种伪装青瓷却照样显出绿色。虽也有企图乱真故意涂上三氧化二铁使之显出赤褐色的,但仔细加以观察仍是可以识破的。为了增加釉色的深厚色调,青瓷的坯体也有选用铁分相当多(2%)的。故此在某些情况下,即或釉中的铁分较少,而在烧窑时将铁分由坯中分解出来,依然会具备足够显出青色的铁分。即使坯中的铁分很多,那么就是不挂釉的足底,在烧制过程中也能因火焰的作用而呈红褐色乃至黑褐色。这种颜色恰似已氧化的铁色一般,普通叫它作“铁足”。同时在口边等处釉薄的地方,也由于其下面坯体为氧所侵而呈褐色,叫作“紫口”。在哥窑、修内司窑以及龙泉窑等青瓷中见到的所谓“紫口铁足”,即是因为坯体中的铁分过多而自然发生的现象。这种紫口铁足与釉的绿色相映成趣,愈显出青瓷的美丽。后来有鉴于此,又像是故意促成紫口铁足的样子。其方法是用还原焰继续烧窑,待至釉中铁分完全还原,坯体也已烧成,而窑中温度多少降低以后,再稍微放进一点多余的新鲜空气。这时空气中的氧便与高热的陶瓷器相遇,遂将未挂釉而裸露的坯中铁分,以及釉薄的口边坯中的铁氧化,于是“紫口铁足”的颜色就更加显著。不过这种变化进行的时间要非常短促,必须作到釉的表面近处的铁分即使为氧所侵,也因釉中大部分的铁已为凝固的釉所保护而持续着还原状态,方不致影响青瓷的颜色。这种火候确实妙不可言,因为它是经历几代积累下来的经验结晶,并不是文字和语言所能道尽的。只有掌握了这种“决窍”以后,才能完全成功而无失误。在我国古陶瓷史上,青瓷的烧制成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其中以越州窑系的青釉最属上乘。唐朝时在今日浙江的绍兴附近曾烧青瓷称为“越窑”,属于这个系统的,例如吴越的秘色窑、南宋的修内司窑及福建泉州的青瓷器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空前杰作。吴越的“秘色窑”最初虽在越州煊赫一时,然而到了南宋时代移至宁波附近的余姚,至明初时竟默默无闻。“修内司窑”本是南宋的官窑,制出了所谓“铁胎骨”的青瓷。当时在杭州附近,此种青瓷到处都在烧制。又因为它是在北宋大观年间自河南开封移过去的,所以修内司窑烧制的青瓷一名“大观釉”。清代雍正时督陶使唐英等曾为仿制这种釉色作过一番努力,但所仿的作品在釉调上似乎还大有逊色。由于这种越州窑系的青瓷釉熔融时的粘性很小,所以在烧成上有些困难,往往在透明的釉面上出现细微的、浅灰色的结晶纹,普通叫它作“梨皮纹”。一般越州窑系青白釉的化学成分是:不过根据推测,在它的碱土类中有可能是混入了锌盐成分。因为在浙江古越州一带地方,产有白土状的硅酸锌,如果仔细分析其由铁而产生的釉色,就会发现混有锌盐的性状。由此看来,秘色瓷的“秘密”也可以认为是在于这种釉料。另外,如初期南方龙窑的构造使烧成温度骤热骤冷,不似北方馒头窑温度的上升与冷却那样缓慢。所以才能将这种熔度低、粘性小的釉料烧成像玻璃一样透明,否则恐怕也会发生类似钧窑的失透作用。青瓷中另一个分支是所谓处州窑系的青瓷釉,它属于唐代温州窑的系统。至宋代名窑中像浙江省处州府的哥窑、龙泉窑、丽水窑等的青瓷与北宋官窑、汝窑以及类似的浙江省杭州府的修内司窑的青瓷等,都是赫赫有名弛誉中外的。这种青瓷的特色是以淡青、粉青、苍青、翠青、梅子青之色为佳,而暗青、暗绿、暗黄绿等颜色都是下乘。例如铁胎骨的哥窑色度较淡,可以说是一种淡青、粉青或月白青的色调,但其窑变之物却成为浅灰或灰黄色。修内司窑和古龙泉窑都呈苍青、翠青或苍绿之色,其窑变之物多有暗绿、暗黄绿或灰绿色。这些窑变大都是在烧成时没有完全还原,未出氧化亚铁盐釉,而其中一部或大部分被氧化,因此变成了黄色、褐色乃至黝色的色调。

哥窑釉除去铁盐成分以外大体如次:由于其中细微的气泡非常多,恰似聚沫攒珠一般,所以釉不透明,全体多呈粉青色。同时釉中所含的铁盐较少,故很少有如龙泉窑、修内司窑那样的翠青、苍青的色度。至于氧化铁的含有量,约占釉料的百分之一左右。哥窑釉的特征是釉层发生龟裂,普通都把这种现象叫作“开片”。开片有大小之分的说法,古瓷界术语中把片纹交错的叫作“鱼子纹”和“蟹爪纹”,把重叠若冰裂的纹片叫作“冰裂纹”或“百圾碎”。这种冰裂纹有大小深浅之分,因坯体氧化和污染程度不同而呈现黄褐、深黑之色,故有所谓“金丝铁线”的美称,也是鉴定哥窑的依据。雍正、乾隆两朝在景德镇所作的铁胎骨仿哥窑,似哥窑而呈粉青色,色度相差不多,釉调也有滋润之趣,较比哥窑毫无逊色,通常把它叫作“年窑”,因年希尧主管而得名。修内司窑的青瓷与龙泉窑青瓷,二者在成分上及其他方面极为相似,很不容易区分。只是修内司窑大多近似结晶质釉,龙泉窑则不然。因此二者虽同为透明釉,而修内司窑的青瓷往往在釉面上有近似结晶的,即普通所谓的“梨皮纹”。此种浅灰色的细微细晶,被认为是在越州窑系青瓷的釉面上经常出现的一个特点。从釉色上来说,修内司窑多有苍青色的鲜明色调,而龙泉窑的釉色因为烧成上的变化很大,不能一概而论。尤其自南宋到元、明朝间,龙泉窑向国外大量输出,当时产量非常多,从而釉的种类也不在少数。其釉料一般是用当地附近出产的柑桔类的灰,特别是以枳壳灰为主。釉的成分大体如次:青瓷釉在它熔融不完全时(即用显微镜观察尚有高岭土分子存在时),釉的色调便有一种温柔而且鲜明之感。如果烧得太过,使釉完全熔融,虽然光泽较好,却增加了黝暗的色调。例如明清以后所制的青瓷大多如此,可能是因为窑的构造有所改进,使烧成火度增高,而将釉完全熔融的缘故。下面是宋明两代青瓷的一般成分比较(见表7)。现在将作成美丽的青瓷的条件摘要如下:(一)青瓷的颜色是由釉中所含的氧化亚铁产生出来的。(二)氧化亚铁的分量约占1~3%左右。(三)釉色的浓度取决于氧化亚铁的分量和釉的厚度。(四)烧窑法用还原焰,因为青瓷之能否作成,主要在于还原焰是否可以完全出现。(五)釉色及其色调除烧窑法外,也取决于釉的成分。(六)釉若为长石质,其所含酸的成分必多。表7化 学 成 分宋代修内司窑青瓷明代龙泉窑青瓷硅 酸67.4864.98氧 化 铝14.9214.33氧 化 铁1.081.39氧化钙、氧化镁9.9511.64氧化钾、氧化钠5.726.42氧 化 锰0.32~磷 酸0.23~氧 化 钛0.081.39(七)酸性成分与盐基成分的比例,决定釉的颜色和色调。(八)由于釉中所用盐基成分的不同,其所产生的釉色和色调也互异。(九)釉色呈现柔软的色调,是因为釉中有气泡的缘故。其所以产生是与釉的成分、烧窑火度以及高温的持续时间等都有密切关系。(十)紫口铁足是在坯体中含有铁分时出现的。(十一)在烧成时最后的一刻,因为放进一点多余的空气,而使紫口铁足的呈色更加显著。最近,我国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曾对元大都遗址出土的哥窑和青瓷残片作了详细的显微结构的观察,主要发现:1.哥窑瓷釉是一种析出钙斜长石柱状雏晶的结晶釉,这种大量析晶的钙斜长石是哥窑釉产生乳浊的主要原因,也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2.哥窑瓷釉中的钙斜长石晶体之间的散射微料,是一种尺寸<2000 的亚显微空泡或气泡(见图21)。3.哥窑瓷釉的色调与铁氧化物的含量密切相关,以Fe2O3计在~1%时呈米白色。含量与龙泉窑青瓷釉相当时(~1.5%)呈粉青色。4.龙泉窑青瓷釉在化学成分上与哥窑瓷釉雷同,CaO的含量甚至比哥窑釉高。然而,物理化学分析可以说明,正是两者所处的CaO-Al2O3-SiO2参考相图的雏晶区截然不同,使龙泉窑青瓷的显微结构基本上保持玻璃釉的性质,而在外观上成为另一品种。5.哥窑瓷坯所用原料基本上以瓷石为主。而龙泉窑青瓷坯不同。原料之一明显含有碱长石,并有大颗粒钙长石。这一崭新的科研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哥窑与龙泉窑青瓷的胎釉特征提供了十分有益的论证。近年来浙江云和窑类似哥釉的青瓷之大量出土,更为哥、弟二窑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B 钧釉的乳浊现象过去一般关于古陶瓷技术的议论,大多是未见实物仅靠不完全的文献,或根据残留器物的破片而妄断臆测,因此往往在其间发生种种谬误。但是到了今天,整理可利用的材料,区分一定的体系,并且都能搜索各家学说的优缺点,这此在学术的进步上来说是一种极便利的方法。例如日本人中尾万三博士曾说过:“中国南北地方窑的构造不同,从而其所烧成的陶瓷器也互异”。他的这种说法从上述的意义看来就很有用处,而且导致了后来许多不同的见解和进步,其中争论最多的就是钧窑问题。钧窑是在河南省开封市附近有名的汝窑产地——临汝及其东北的禹县(古称钧州)一带烧成的。它的特征是挂釉极厚,色青而不似青瓷那样具有透明感,很像蛋白石或牛乳中溶以青颜料一般。通常在釉的表面有气泡痕,气泡多的甚至有如橙皮,或有蟹爪纹一般的裂痕累累。若仔细观察其碎片,就可发现釉内同样存在气泡,最多时恰似棕榈树的横断面。色彩不仅有乳青色,而且还有在乳青色中带紫红斑的。因为钧窑系的瓷釉含有铜分,一经氧化焰便烧成青色。至于釉中的紫红斑则是用某种特殊方法使之还原而成(根据中尾万三氏的意见)。这种所谓的特殊方法,已在前面“火的作用”一节中加以说明,即是在局部上涂以还原力强的物质,单独使之还原的作法。这种紫红斑无疑是由于铜的呈色。而其周围呈乳青色地方,实际上并不含铜而是含铁,仍和青瓷同样是用还原焰烧成的。因此在技术上来说,可以看作是青瓷中的一种。不过,为什么它能够现出与青瓷不同的色泽,这一点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现在就临汝附近出土的乳青色钧窑瓷片加以分析,并与龙泉窑(根据日本陶瓷试验所对南宋紫口铁足的龙泉窑分析的结果)试行比较如表8:成分种类SiO2Al2O3Fe2O3CaOMgOK2O钧 窑66.9514.121.689.950.674.44龙泉窑釉67.4814.921.089.500.454.98龙泉窑胎70.5220.401.99痕迹0.175.33成分种类Na2OCuOMnO2P2O5TiO2灼减钧 窑0.55痕迹0.211.310.21 龙泉窑釉0.74  0.320.030.08 龙泉窑胎0.91  0.15  0.170.29由上表可以看出:除了含有较多的磷酸以外,钧窑釉和龙泉釉并无太大区别。因此,钧窑系具有的特征——像蛋白石或在青色内混入牛乳一般的色泽,正是由于磷酸和氧化亚铁的作用。当釉中的铁变作氧化亚铁时,所显出的釉色与青瓷并无二致,而其中另外一部分又与一部分磷酸结合成磷酸亚铁,所现出的色泽与其说是绿色,不如说是灰绿色。其余大都分的磷酸与钙结合成为磷酸钙,它在釉中极不容易溶解,变作细微的颗粒而混合在釉内,使釉呈乳浊状态。假使釉过于炽热,这时磷酸亚铁和磷酸钙便行分解,磷变作气体形成釉中残存的气泡,而气泡照样使釉产生乳浊感。然而,究竟为什么这样一些气泡混在釉中就会产生像蛋白石那样的光泽或乳浊的感觉?这种所谓乳浊现象在我国陶瓷美感上具有很大作用,有必要在这里略加说明。根据光学上的解释,光在均质的物体中,具有直线进行的性质。但若在行进中遇到任何相异的物质,这时光线的一部分被其表面反射回来,而另一部光却行通过,只是比最初行进的方向有所曲折。被反射的光量和通过的光量、以及光线曲折的角度,都因光的波长而有所不同。例如空气本来是没有颜色的,但在其中有着无数的灰尘和水蒸气,当太阳光遇到这些情况,它的波长较短的紫光和青光多被反射而分散,而波长较长的黄光和赤光却未多改变方向而通过。其结果是,天空看来全是青色。至于黄昏时候的阳光,因为它是由空中斜射入我们的眼帘,所以有比紫、青那样的反射光更加艳丽的橙、赤等光,而形成所谓“夕阳无限好”的美丽景象。其他如烟或雾由于看的角度不同,而有青白或褐色之分,也是同样的道理。宝石中的蛋白石内不仅存在着空隙,而且混合着若干性质不同的物质,恰与含有大量灰尘和水蒸气的空气具备同样作用,于是就出现了此种蛋白石特有的一种神秘的青白色。再如我们常见的乳白玻璃,原是在透明的玻璃中放进许多不能熔成玻璃的分子,这些分子正像是空气中存在的灰尘与水蒸气一样。假使将此种乳白玻璃加上高热,而使玻璃接近于熔融状态,这时玻璃中的不熔分子也将熔融成为和普通玻璃同样透明的玻璃。如果再将这种透明玻璃骤然冷却,那些异分子便由于玻璃的粘度强而失去从其中分离的机会,因此照样熔融在玻璃里,而使玻璃仍旧持续其透明状态。假若再用各种温度来煅烧此种玻璃,并且使之慢慢地冷却,就会因程度上的不同而将不溶于低温的物质微粒分析出来,变成略为阴暗且少有光泽,即是所谓蛋白石般的暗淡青白色的玻璃,乃至白色不透明的各种乳白玻璃。这种现象通常叫作“玻璃或釉的乳浊现象”。玻璃中混用不熔融而能产生乳浊现象的物质有许多,其中自古以来就存在陶瓷中的有磷酸钙、硅酸、锡及气泡等等。单凭气泡一种就可胜任这种失透作用,这一点已在前面“釉的成分”一节里加以说明。例如议论纷纷的所谓“兔毫”,曾有人认为只有使用未加淘洗的土灰,并且充分利用火来烧出的方是真物,而用硅酸烧出的则是代用的兔毫。若根据这种说法,兔毫就是因为土灰中含有大量碱金属而产生气泡,由此所生的乳浊现象之一。至于普通所说的兔毫,则是因釉中硅酸过多,或者因硅酸与磷酸过多而生的乳浊现象。所以无论如何,兔毫本身总是一种乳浊现象,这一点毫无疑问。假如自釉中把硅酸分析出来,那时主要发出的将是蛋白石般的青白色泽。磷酸的化合物和锡一类的物质所生的现象虽也大致相同。然而若大量将这些由釉中分析出来,就会变成完全不透明的白色物了。那种所谓海参般的灰褐色,同样为铁与硅酸共同产生的乳浊现象之一。例如我国广东石湾所制的“泥均”窑灰褐色釉,就是先挂以富有铁分的釉,然后再挂上富有硅酸的釉而作成的。但在宜兴所制的“宜均”窑灰褐色釉,却又是用另一种特有的方法,利用多次烧窑时附着在窑壁上的一种近似铁锈(俗名“窑汗”)的物质,而这种物质非常不易熔融,用来混入釉内就会呈现乳浊现象。钧窑中杂有赤、青、紫、白等鲜艳的色彩,这些都是产生乳青色的普通钧窑釉与含有铜分的釉混合而显出的,即所谓“铜的灰褐色”。此外,还有在乳青色的钧窑釉的口边等处,釉熔融得极透而不出现乳浊现象的,这种完全透明的部分乍一看来,仿佛是北方青瓷。同时,在北方青瓷中局部釉厚溜难溶之处,也可以看到有和钧窑系同样的乳浊现象出现。这些迹象均足以表现钧窑与北方青瓷以及汝窑彼此间的关系是颇为密切的。同时也说明了所谓“钧汝不分”的一部分道理。综合以上所述,钧窑是用还原焰烧成,它的乳青色是由于氧化亚铁和釉的乳浊现象而产生的。呈赤色处就是铜的颜色。带紫色处是由铜色与乳浊现象的青色组成的。至于产生这种乳浊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釉中含有磷酸的缘故。为了探明造成的钧釉乳浊现象的特殊颜色的有效成分,最近我国山东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曾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对于各地出土的大量钧釉标本作了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除一般陶瓷釉所共有的成分外,钧釉中含量可引起注意的元素只有磷、钛、铜、锡四种。并且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钧釉是一种典型的二液相分相釉,釉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相混溶的玻璃相,以近似球形的细微液滴形式分散于另一玻璃基体中。由于釉的颜色和透光性不同,釉中分散相的粒度也有明显的差别(参见图22)。同时还得出证明:钧釉是一个细分散体系,它的乳浊现象和蓝色,都是细分散相按照瑞利定律散射短波蓝光的结果。由于短波光被散射,所以透过的只有长波光。从图22可以看出,使之呈现上述现象的是粒度为40~200毫微米的液滴状玻璃相。粒度在这个范围的分散相,反射定律已不能应用,而散射作用则是主要的。天青釉中分散相的粒度约为40~80毫微米,而透光性较好的天蓝釉中分散相的粒度则大部分在100~200毫微米之间。图22c和d是从内釉标本的不同视域拍下的照片。从这两个照片可以看出,这种釉在不同部位上存在着很大的结构差异,这种差异比早期宋均天青和天蓝釉之间的差异还要大,恰好反映了这种釉的颜色和透光性不均匀的特性。从图22a和b所表明的釉外观同分散相粒度之间的关系来看,图22c是分散相较细的部分正是釉中透光性较差的月白色流纹部分。图22d中分散相粒较大的部分,则是上述流纹间蓝色较深、透光性较好的部分。图22e和f是外部紫红色窑变釉的两个不同视域的结构,它的特点同晚期宋钧天青釉相似,即在不同部位的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一新的科研成果对于了解钧釉特征十分值得重视。关于釉的失透作用不外两种原因:有起因于成分的,也有起因于窑的烧成状态的。在成分方面是,当釉的粘性小而组成结晶性釉时,混入游离硅酸、磷酸、锡盐、锑盐、锌盐和氟化物盐等失透剂,如此而使之呈失透作用。我国宋代的失透釉,多是由于混有游离硅酸或磷酸所致。其中属于汝窑和钧窑系统的如月白青、钧紫青、葱翠青等青色失透釉和钧紫红、珠砂红等赤色失透釉,以及在月白青与钧紫青中显出的紫红斑等都属于这一系统。一般来说,月白青和钧紫青的化学成分是:其中除含有P2O5外,还含有微量的磷酸钙,而月白青所含的氧化镁占百分之一以下,钧紫青所含的氧化铁及氧化铜占百分之一以上。另外在烧成上来说,其烧成火度也较比北方其他各窑为高,达1250℃以上,同时在燃料及烧成状态方面也有所不同(因为是用还原焰烧成的)。而且比起南方的倾斜窑来,其烧成温度的上升和冷却都较为缓慢。所以这种釉(成分上含有过量的硅酸及磷酸)发生相当强的失透作用,并且釉色容易成为略带紫色的呈色。雨过天青及葱翠青的成分与上面所说的大致相同,据估计是在釉料中掺有越瓷、秘色瓷所用的硅酸锌。现在将宋钧窑月白青釉的化学成分分析如表9。钧紫红、珠砂红在基础釉的成分上与上面所讲的虽没有太大区别,但含有氧化铜3~7%作为赤色呈色剂,有时也可看出其中似乎还含有锡盐成分。这种釉必须用还原焰烧成,烧成温度仍为1250℃以上。尤其像珠砂红那样色彩愈鲜明的,火度也需要愈高。这种红色釉虽在后来如明人张应文的《清秘藏》中有所谓“以红如胭脂为最上”的说法,然而原来因其以紫红色即钧紫色为主体,而烧成时的釉色变化(窑变)非常大,故即使是毫厘之差也会变作朱、黄、绿、白、紫、青等色。像这种窑变性很大的铜釉,可以说是一种极不稳定的釉料,在使用上时常造成不少困难。但是由艺术的角度看来,又不能不说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因为这种釉调较比后来的霁红、郎窑红、积红等的失透度强,并且时而显出兔丝纹、蚯蚓走泥纹或兔毫等釉的垂流,自然给人一种浑厚浓润之感。古人赞美钧窑有所谓“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真是把它的紫红色窑变的色调形容得再适切不过了。化 学 成 分(一)(二)SiO270.368.2Al2O310.69.5Fe2O32.32.5CaO5.97.1Na2O K2O5.05.9P2O57.28.0CuO痕迹痕迹后世仿钧著名的有:软均釉(即低温仿品)与广东的泥均釉、宜兴鼎山窑的欧釉和宜均釉、以及景德镇窑的炉均釉等。其中如广东的泥均釉,在成分上大体与钧窑系相同,即:其中含有微量的磷酸与2~5%的铜,另外还有很少的铁。它在原料及烧成技术上都和钧窑不同,为了作出像兔丝纹或蚯蚓走泥纹那样的垂流,另将熔融度低的玻璃质釉(即熔块釉)吹挂在表面。这种方式始自何时虽不得而知,然而可以说是我国玻璃工业发达较早的地方了。它的烧成温度为1250℃上下,较比汝窑、钧窑都低,烧成是氧化焰乃至中性焰。这种泥均釉和钧窑相比,其垂流细而致密,蚯蚓走泥纹较少,兔丝纹较多,一般釉色为白色的失透釉,上面混有紫青色调。并且由于过热而使釉流下来的原故,往往多呈蜡泪状,俗名为“鼻涕釉”。宜兴鼎山的欧釉与宜均釉所含成分大体如次:其中也含有微量的磷酸,不过欧釉是一种无呈色剂的失透釉,而宜均釉却是含有呈色剂铜盐及铁盐3~5%的青绿色失透釉。并且此种釉内还混有所谓“窑汗”(是一种在石灰烧窑焚口的窑身上所生的窑滓)作为熔剂,这种窑汗的成分是:事实上就是靠着这种窑汗而降低熔度,同时显出失透作用和釉的垂流状的。但宜均釉很少有像钧窑或泥均窑那样的兔丝纹及蚯蚓走泥纹,却另外显出一种所谓“云斑纹”的变态釉调,这恐怕是由于坯中铁分受窑汗的作用所致。它的烧成火度近似泥均窑,当然较钧窑为低,烧成焰是用氧化焰。一般南方倾斜窑所用燃料多以松材为主,而且是用还原烧成。像这样的氧化烧成,则是以桐材或杉材作燃料。生产这种宜均的宜兴鼎山地方,那里的坯土是一种便于成型的粘土,因而鼎山窑自古多作大器。一般制作便器也用此釉,有把它叫作“溺壶釉”的,人们很少去欣赏它。炉均釉是清雍正年间景德镇的一种仿钧窑,其色调几乎将月白、葱翠、钧紫红、珠砂红等都罗致在内了。这种釉料五光十色,很难将其成分一一胪列。总的来讲,是用锡盐作失透剂,且为使釉垂流而显出兔丝纹、蚯蚓走泥纹等釉调上的变化,故意挂上各种不同的釉,其最上层的一度玻璃化的釉,即所谓“熔块釉”。呈色剂虽也是丰富多彩,但大体上紫红色的是用铜盐,青蓝色的是用铜盐或钴。再如宋钧、泥均、宜均等釉面上往往显出棕眼、针孔或水泡等的凹点和粗釉泡,而这些“缺点”在炉均中却完全看不出来。因为它的釉的光泽强,较之宋钧更近似玉一般晶莹滋润,显得十分华美而且具有艳丽的玻璃光泽。只是格调不高,缺乏宋钧釉那样浑朴凝重的意趣。C 三氧化二铁制成的各种色釉三氧化二铁,呈红色,古来即用作颜料。例如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彩色陶器上面所用的红色就是将含有多量三氧化二铁的红色粘土或土状的赤铁矿(粒粗时多有加以淘汰而选择颗粒极细的)不混加任何物质涂在器物上而烧成的。宋红彩、万历五彩、康熙五彩以及斗彩等的红色,是将三氧化二铁的细末烘烤在釉的上面。一般釉上彩的颜色是在硅酸与铅或其中混有少量的碱金属和硼酸的易熔釉内,溶以少量的金属,并使其化合而成。在这种场合下,所产生的红色中虽然也可加入由硅酸铅构成的釉,但这只是在烘烤的时候为了使红色牢牢地固着在器物上而利用的,因此必须特别留心使三氧化二铁不致熔于釉内。假使温度过高或长时不停地烧过了火,这时三氧化二铁就将熔在釉内,而呈闪黄颜色。像宋红彩的红中略带黄色,就是由于三氧化二铁多少溶在釉内的缘故。又如历代各窑红色的色调多少都有所不同,若能在这方面善加领会,一定会对于古陶瓷的鉴定大有裨益。例如宋红彩的红是一种冷艳的美丽的红色,可以说是上品。万历红彩的红是一种闪黑的暗红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出像是三氧化二铁的光亮的小结晶状。至于清代的红彩虽极美观,然而总不免有些刺目感。这些红色的色调很难用言语形容,只要多观察实物,自然就容易领会的。这些色调上的差异,一方面是要看烘烤的温度和时间如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烘烤红色时所用的釉的成分,以及三氧化二铁本身的状态而有所不同。在釉上彩使用的三氧化二铁,是用天然的硫酸亚铁(FeSO4)烧制经漂洗而得的红色粉末,名为“矾红”。由于其烧制时的情况、时间的长短、温度的高低不同,因而所得出的颜色有很大区别。此外在用矾红烘烤陶瓷器时,必须先研成细末。由于这种粉末的粗细程度不同,也会使红色的色调大有变化。一般说来,粉末越细就越能作出浓厚而且优美的颜色。此种釉上彩的红色仅仅是略为烘烤在器物上,而与玻璃质的其他釉上颜料不同,所以容易磨灭。在观看时最好注意不要用手指抚弄。其他如挂有金、银和坯体外露的地方,都不宜用手接触。至于加以叩敲或用油手抚摩,更是应该禁忌的。要知道像红彩这样的三氧化二铁不溶于釉内的事,是一种特殊情况。一般的三氧化二铁都因窑热的作用而与釉化合,或熔在釉中,或成为极小的颗粒散在釉内。现只就其一般的情况加以说明如下:当极少量的三氧化二铁混入釉中的时候,如果受到充分的热,就会整个与釉的成分结合而成新的物质(用化学术语来说就是“化合”),显出浅黄色。若增加其铁分,仍与釉的成分化合而使黄色渐浓。但是与釉化合的铁的分量有限,假使超过它的限度而增加铁分,这时铁就不再与釉化合,只是熔在釉中,而呈淡黄褐色。随着铁量的增加而浓黄色加深,终于变成黑褐色,如果再加厚些便会看到黑色。这时釉已经失去对全部铁的溶解力,于是其中一部分的铁变作极小的微粒而垂散在釉内。唐三彩釉便是善加应用这种性质而作成功的。其中含有石英约30%、氧化铅约70%,以及少量的碱金属。在这个成分内再加入铁分,依铁量的增减而显出黄、橙乃至褐色。如后来在明代的三彩和五彩以及广为使用的黄色釉上彩,都是和唐三彩的黄色差不多同样之物。尤其在近代还有用锑和其他金属来代替铁作出黄色的,这一点留待后面再加以说明。与釉化合的铁量的限度因釉的成分而异。釉的盐基性成分越多,铁的分量也越多,但酸性成分越多,铁量便越少。唐三彩釉因为富于盐基性成分,所以与多量的铁分化合而呈浓黄色。由于长石釉的酸性成分较多,从而铁与釉的化合量很少。如仅仅在釉内放入一成左右的铁,其大部分便不与釉的成分化合,只溶解在釉中,或成为极小的微粒而分散在釉内。这虽是由于釉的成分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在长石十分子而氧化钙二分子、硅酸四分子上下的长石釉中,所加的三氧化二铁,如达到1%左右时釉便呈浅黄色,达到5%左右时便呈浓黄色,达到8%以上时便呈深褐色乃至黑褐色,成为所谓的“芝麻酱釉”或“天目釉”。例如我国磁州窑系具有水墨画风格的黑色和褐色,便是利用三氧化二铁的这种性质,用含有一成左右的三氧化二铁作为颜料而绘制的(其中如号称磁州窑大本营的邯郸观台窑、彭城窑所用的一种当地出产的贫铁矿,俗名“斑化石”)。近些年常常有人提到火焰的性质,甚至在古董行业中间也可听到哪些是氧化、哪些是还原一类的话。这样科学的态度固然是一种很好的倾向,不过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要知道在烧制的过程中由于窑炉的结构和气氛的变化,往往会得到相反的结果,这一点是必须注意的。在我国乃到日本各地所作的用铁来绘制图样,或挂上浓黄色和黑褐色釉的陶瓷,多是用氧化焰烧成,这无疑是较为经济的。但是釉的原料中含有3~8%左右的铁分,这也是最普通的自然形成的结果。因此,要知道现代各瓷器窑中的许多白色陶瓷器,其制成并非容易,而是经过多方努力去搜求铁分少的原料,或者在烧窑方法上煞费苦心,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失败,可以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应该把它看得过于简单。据目前所知,我国早在北朝墓葬中就曾发现个别“白釉”瓷器,但是白度很差,接近灰青色,可以说是白瓷的滥觞。到了隋、唐时期白瓷的白度已达到60以上。五代、宋、金、元、明时期更达到62~78之间,而其中胎釉的含铁量有的竟低到0.26~0.41左右(如明德化窑)。虽然由于历代各地方窑的胎釉原料和烧成气氛不同,而在白度上表现互有高低,但是总的看来,随同制瓷经验的不断累积与科学知识的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改进显然是在曲线上升,由此也可想见其难能可贵的程度(参见表10)。表10标本名称时代白度Fe2O3含量烧成温度℃备 注胎釉河南安阳出土白瓷隋60.51.12  1170±20 山西浑源出土白瓷唐61.82.49  1240±20磁 村 窑江西景德镇出土白瓷五代77.40.610.851180±20黄泥头窑河北曲阳出土白瓷宋65.51.040.841270±20定 窑山西介休出土白瓷宋78.50.800.591280±20洪山镇窑辽宁辽阳出土白瓷金62.42.87  1230±20江官屯窑山西霍县出土白瓷元72.80.460.681280±20霍 州 窑福建德化出土白瓷明77.60.260.411200±20德 化 窑振翅高飞 分享周健的日志 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上)http://sns.qzone.qq.com/cgi-bin/qzshare/cgi_qzshareget_onedetail?uin=43773913&itemid=1298510564&spaceuin=0&cginame=cgi_qzsharegetlist这种碱金属釉中加以少量的铅,或者用铅代替碱金属的作法,究竟始自何时何地虽然不得而知,但是早在三千年以前,已经在亚州西边的美索不达米亚附近开始出现。究竟是由那里东渐经西域而来我国,或是我国独自发明的,也还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只知道从汉代以来就已经在我们国内出现了这种作法。例如一般称为“汉陶”的壶、香炉、盏、房舍、家具的模型和土俑等,上面所施闪有银光的绿色釉便是。这种釉的成分是在用砂(二氧化硅)约三成、铅丹(氧化铅)约七成成所作的釉中加入氧化铜二到三分。根据德入略希克尔-安布顿(Ruechker-Embden)氏的分析,略如表12中的汉陶绿釉。这是一种在700~800℃之间便行熔融的低火度釉,与我们今天用作釉上彩的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现在把这种釉和雍正粉彩的绿釉,以及日本有田磁器上的绿釉试比较如表12所示:表12 绿 釉 分 析 表种类成分二氧化硅氧化铅氧化铜三氧化二铁及铝碱金属合计汉陶绿釉29.9165.452.600.810.9499.71日本有田釉上彩39.4749.254.480.805.6899.68雍正粉彩23.2070.724.780.910.39100.00汉陶由于其银色的美丽,虽然早已为人所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另外掺加了银、而是因为釉的腐败才生出了这样的颜色(这一点留待最后一章中再详加解释)。唐三彩的绿以及宋彩瓷中所附的绿,都是与这些绿差不多相同之物。唐三彩的紫绀色釉的基础虽和绿的相同,然而并不是用铜来着色,用的却是钴。宋代磁州窑系统的黑花壶上所着的孔誉绿或土耳其玉青等釉也是由三氧化二铁生成的颜色。这是由于釉中铅分少而碱分多,所以青色胜过了绿色。即使以含有同等铜分的釉用氧化焰来烧,也会由于釉的主要成分的少许变化而变色。至于其变化结果究竟如何,可以设想,当我们了解到为什么这种颜色极不稳定,而且很难得出所希望的颜色来时,必然会感觉十分有趣,下面就这方面略加以说明。方才已经提到过,氧化铜在釉中溶融以后,由于釉的成分不同而产生青、绿之间的各种色调。大致说来,釉中若富于碱金属便呈青色,如酸性成分较多便呈绿色。而青色较比绿色尤其难能可贵。如果在只用碱性金属(钠和钾)与硅酸作成的釉内,加入氧化铜并烧至1300℃左右时,就会现出像埃及青釉那样美丽的青色。若是将碱金属的一部分用铅来替代,而作成铅、碱金属、硅酸三种构成的釉时,其熔度便行下降,成为很好使用的釉。如果铅分少,就可以现出所谓波斯壶或宋窑的翡翠色或所谓宝石蓝等的青色。如果铅多就成为闪绿色的“孔雀绿釉”。但如果没有碱金属而只有铅和硅酸时,就成为汉陶及唐三彩的绿色。如果釉的盐基性成分除去碱金属以外,而以钙(石灰)或镁(苦土)为主,成为所谓灰釉或长石釉,其熔度就要高达1200℃以上。这时铜的呈色会成为闪绿的青绿色(近似瓜皮绿)。纯碱-硅酸釉较比铅-硅酸釉的熔解温度也高。假若坯体不是富于硅酸的,就不会很好地固着在坯体上。硅酸碱金属釉固然不用说,就是碱金属较多的釉也容易感受湿气,例如波斯壶或宋窑的“翡翠釉”壶很少有完整的,而大多数的釉都已经剥落,就是这个缘故。所以不能任意将碱金属加入釉中。而且即或已将釉的成分作到可以现出青色的程度,但如煅烧过度,碱金属便行蒸发而自釉中逸出。因此釉中碱的比例减少,结果便转变为绿色。再有坯体中的钙、镁或硅酸,若是因热而溶于釉中时,釉的青色也会变成绿色。这些各种各样的条件,都起着使氧化铜的呈色较之青色更容易带有绿色的作用。所以说能够现出如波斯壶或宋窑一般青色的实在罕见之至。将铜绿釉应用到灰釉上去的,像我国的“苹果绿”及“绿郎窑”等。都是蜚声世界的瓷器。本来这些用还原焰去烧铜釉,目的是想使它现出红色,但因误被氧化,铜变成氧化铜,所以釉的大部分或全部都现出了绿色。在西洋都把这种绿色看得比红色还宝贵。其实所谓苹果在英语中应该是Apple, 可是根据英国有名的中国陶瓷学者霍布森(Hobson)氏的说法,以及他所著的图录来看,他们所谓的“Apple-green”并非指的“苹果绿”,而是下面所说的用低火度烧成的绿瓷。康熙末期,苹果绿的评价很高,因而想出了简单制作这种色釉的方法。就是在用高火度烧成的开片多的白瓷上面挂以绿色的釉上颜料。虽然可以毫无失误地制作成功,但像这样轻而易举地作成的陶瓷器并没有什么难能可贵之处。F.铜的着色及红釉如果用碳多的火焰即还原焰煅烧含有氧化铜(CuO)的釉,这时原来结合于铜的氧之一部分或全部,就与火焰中的碳结合在一起,因而釉中的铜自然变成了氧分比例少的氧化亚铜,或不含氧的纯铜。所谓“氧化亚铜”,是由88.8%的铜与11.2%的氧所构成,呈十分美丽的红色。但若研作细粉,就呈橙色,只有将其溶于釉中时方出红色。例如埃及第18王朝(纪元前1540~1350)时代的深红色玻璃,就是用这种氧化亚铜着色的。在我国乃至日本的红釉中,几乎看不见氧化亚铜的迹象,而是含有纯铜呈一种悬浮状态。所谓“悬浮状态”,是一种非常细致的粒子,铜的微粒直径大约为千分之九毫米左右,近似胶体,颜色与普通金属状态时不同。例如普通的金原是金黄色,但在呈胶体状态时因其粒子之大小而呈赤或紫色。铜的胶体在极细小时呈黄色,稍大就呈红色,更大些时又呈青色。为了使釉现出红色,所用的铜量需要极少。最好的釉色一般是在含铜0.3~0.5%时出现的。如果超过这个分量,釉色就混浊如火漆一般。假使放入10%左右的铜,就有变成黑色。浓厚的铜在一部分青瓷中,有变作纯黑而成为所谓“褐斑青瓷”的。但这种青瓷与正常的褐斑青瓷的黑点有所不同,是在黑色与青瓷色的交界处有已被还原的少量的铜形成红圈,这一点可以用来区别。如果使用多量的铜,也可以烧出“天目釉”般的黑色釉。用铜烧成的红釉有钧窑系统的红紫釉、明代的霁红以及清代的郎窑红等。用铜在釉下绘制图样而以还原焰烧在的,叫做“釉里红”。关于釉中所加的铜的状态,著名的陶瓷科学研究者J.W.米勒(Mellor)氏曾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现以他所发表的材料为主,简要说明如下:(1)牛血红郎窑中的代表作品——“牛血红”在西洋叫做Sang de boeuf,这种釉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鲜艳夺目,真好象人造的红宝石一般瑰丽。由于釉的垂流痕迹恰似滴血,因而又有“鸡血红”或“猪肝红”等别称。若将这种釉的瓷片磨薄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普通都分作五层:第一层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下面紧接着的就是很狭的黄色层(有时也不见)。第三层是比较厚的红色层,这就是在釉中呈现红色的主体。第四层是更狭的青色层,最后是无色或稍带灰色的第五层,再下面便是坯体了。谈到究竟为什么会生成这样许多层,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下面这个问题。就是说,如果用强烈的还原焰去烧含有氧化铜的釉时,氧化铜就被还原而变作整个失去氧气的纯铜。假使釉中混有氧化铁或氧化锡而被还原时,铁就成为氧化亚铁,锡就成为氧化亚锡。并且釉中如果混有这些物质,对于铜的还原很有帮助,能够使其完全还原。这种完全还原的铜在乍溶于釉中时毫无颜色,即如上面所说的第五层一般。但是火焰并不能由始至终地持续其还原性,当釉已完全熔融而铜的还原也已经完全进行时,即或开始使窑冷却,也会有新鲜空气进入窑内。这时窑中薪炭的燃烧情况已超过相当的数量,不再像过去那样大量需要氧气,因此新进来的空气中的氧气并不是全部取之燃烧之用。其中一部分和热熔的釉接触,而侵袭在釉面的已经还原的铜,使其再度氧化成为氧化铜,这就是釉的第一层即无色或稍带一些绿色的表面层。至于为什么有氧化铜而几乎没有绿色,这是因为铜量太少不能呈色的绿故。这时候火焰的氧气已将消失,但有一些残余的氧气还要向下深入,若遇到铜、铁或锡便要加以侵袭。由于将铁或锡氧化而成为氧化物,已失去将还原过的铜再变作氧化铜的力量,只能将铜碎得十分细小,因而铜变成黄色的胶体给釉增加了黄色,这就是第二层。此外,氧气仍趁其余势将下面的铜加以粉碎,恰好成为看来像是红色的粒子,并且还以其一点残余力量继续将下面的铜略加粉碎,恰成为现出青色的那般大小,这就是第四层。到此为止,新进入的空气中的氧气作用已告终。例如氧化亚铁由于接受了新袭来的氧气,自身氧化而成三氧化二铁,作成铜的胶体的红层,并且起着保护的作用。锡也与此并无两样。以上是对红色釉的制法所作的化学上的解释。这种解释法和今日所想像的不同之点,在于这种工艺所用的火焰或窑中的空气,其中氧气起着极重要的作用。照一般人原来所想的,红色釉只是靠还原焰生成的,但是据米勒氏的研究,窑中的空气即火焰最初虽是强烈的还原焰,而到后来却稍微变成氧化焰,这样方能最后完成。关于这种解释有着各式各样的细节,如果过于详细反而容易混乱。因此在这里只能略述梗概。附带提说两三件有趣的事实。假使将已经还原的铜釉骤加冷却,就会失去发生上述许多现象的时间,因而铜被分散不再变作红色的胶体,釉也几乎没有颜色,或稍带浅黄色。但若将这种骤然冷却的釉再放进窑内徐徐加热,这时再度熔融的釉中的铜被粉碎,使釉变成红色。如果将釉的表面磨去,只留下紧贴着坯体的无色层(即第五层)而加热使其溶融,残留下来的釉仍会变成红色。若是釉具有充分的厚度,仍然可以很明显地变成和以前同样的五层。因为火焰中的氧气照样同以前一般,是对釉中已还原的铜起着作用的。郎窑的盆或花瓶的口边,普通都没有红色而呈白色,并且在花瓶的头部等挂釉较薄的地主,往往多有颜色很浅而略带白色的(即文物界所谓“脱口”)这是因为釉已经流得很薄,其中铜的一部分由于高热而变作气体从釉中外逸。后来在最后完成时进入的空气里的氧气,将釉中仅存的铜全部氧化,所以第一层十分发达,只是因为铜分少而颜色较浅,几乎很难用眼睛感觉到。(2)桃花片与豇豆红这是与郎窑牛血红的深红色相反,而呈一种幽倩的浅红色,恰似朝霞里的桃花一般幽雅的色釉,普通叫它作“桃花片”,或“海棠红”、“豇豆红”等等。在西洋名之为“peach- bloom”,可以说是为数极多的红釉中最为珍贵的一种。就连在陶瓷工艺技术上号称空前的康熙名工,也认为制作桃花片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施挂这种色釉的器物为数不多,形状也比较小,只限于笔洗、小瓶等一类的作品。如果仔细观察桃花片,就会发现它并不只限于一种颜色,而是在紫色朦胧的浅桃色中有深桃色的斑点密集着,或者一部分呈深桃色,逐渐晕散为浅桃色的部分。并且因品物之不同而在桃色以外一部分微带绿色或黄色。这种釉调历来都把它当作郎窑的一种,而且是极其微妙的窑变之物。但若仔细加以研究,其作法是与郎窑红截然不同的。在显微镜下面看来,在某些部分虽也像牛血红釉那样具有五种色层,然而并不似郎窑那般层次分明。仔细观察其浅绿色部分,以表面的第一层与最后的第四层比较发达,而第三层比较缺乏或仅仅残留着一些痕迹。在深桃色的斑点密集所在,其第三层非常发达,散布着红色的斑点。若观察其深绿色的斑点部分,固然可以看了是由氧化铜着色而成,但其中也有的是含着金属铜的。缺乏桃色而呈浅绿或浅黄绿的部分,是因为铜接近釉的表面,或者非常淡薄地散在釉内,于是最后完成时进来的少许空气中氧气将铜大部分加以氧化,所以无色或稍带绿色的第一层便直接与第四层(即由比较大的胶体粒子组成的青色)相连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若是釉中含有铁分,就变成三氧化二铁而使釉色稍带一些黄色。另外在某些部分由于铜的分布状况很适当,铜很少在釉的表面而大多散在中间,因此即使完成上所用的氧气是在这时候进来,也失掉了氧化的力量,只能将已被还原的铜粉碎,变成能够呈红色的那样大小。至于深绿色部分,是由于分散的铜胶体多数密集在表面并且凝固,当完成时被进来的氧气所氧化,变作氧化铜而熔于釉内,所以将釉染成了绿色。假使这里的氧气不充分,就会使一部分已经凝固的铜得不到氧化,而以金属铜的因有状态残留在富有绿色的氧化铜釉内。换句话说,桃花片虽然也是和郎窑红基于同样原理而产生的,但在这里的铜分并非一致地散布在釉内,而是在各层各部分或浓或淡地错综分布着。像这样使铜分复杂地分布,是需要非常繁琐的工序的。铜一般在烧到800℃以上的温度时,就有着容易挥发的性质。我国的陶瓷工人非常善于利用这种特征,先将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底下挂的是专门挑选的比较难熔的釉,并且使其含有铜分。表面上所挂的是比较易熔的釉,在其中混入少许像锡或铁一类的帮助铜起还原作用的物质(2%以下)。然后加热至1200℃左右,这时下面的铜便行挥发而浸透至上层,并且被还原。其次又受到氧化的侵袭,因氧气的强弱、铜的浓淡以及锡、铁的多少而被氧化,或被粉碎成各种不同的大小,分散在釉中而现出那样复杂微妙的绿色或桃色。这便是应用了所谓铜分挥发的难以想象的现象。先进行复杂的铜分分布,并用还原焰煅烧,跟着就放进一些富于氧气的空气。这种空气只有放进一点点,而且要巧妙地调节氧气量,才能够使非常容易变化的铜色保持美丽的红色。同时还不能使釉过熔而流下,因此加热的适当也是要控制得十分有把握才行。就钧窑和郎窑来说,釉的熔流反而增加了妙趣,然而桃花片却绝对不能流釉。像这样一层尚且难以完成的工艺,必须重叠至两三层方能成功为桃花片,真可以说是巧夺天工了。因而历来都将桃花片推作铜红釉中的第一位,并不是没有道理的。类似如此复杂的工艺,毫不借重于有理论的科学力量,仅凭长期实践的结果而能有这般了不起的成就,实在不得不令人对我国古代陶瓷工人由衷感到敬佩。在桃花片的烧成上固然需要少量的氧化焰,但是如果氧气超过所需的限度,铜分的大部分就被氧化,而使桃花片的浅桃色部分以及深桃色部分大半变成绿色。其结果变成了桃色与绿色相混,现在所谓“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或者成为在浅绿色的地上杂有深绿斑点的美丽色釉,即上面所提到过的“苹果绿”。清人洪北江有咏苹果绿的诗句说:“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像这样富有诗意的釉调真是难能可贵。假使不用还原焰而始终用氧化焰来煅烧,铜的胶体便不会生成,从而也不会有胶体的分散和凝固,当然更不会使一部分釉聚有铜分造成的深色斑点。因此只能变作通体一样的浅绿釉,而难得成功美丽的苹果绿,这也就是苹果绿之所以不容易制作的原因。(3)钧红钧窑的种类很多,釉色是以具有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主。在上面杂有红色乃至紫色,或深、或浅、或呈斑状、或呈放射状,其变化真可说是复杂微妙得难以形容。我国古诗中曾有称赞它为“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而在西洋学者中间也有所谓“即使是对于陶瓷器毫无兴趣的美术爱好者,看见它也会忽然变成了陶瓷爱好者”一类的称道。构友钧窑基调的青色,主要是由还原的铁和多少混在釉中的磷酸所生的乳浊现象组合而生,关于这一点在前面已经详加说明。其红色也和“牛血釉”一节里所说的同样,是由于还原的铜呈胶体状态进入釉中所致。紫色是由红色与青色两者所组成的。红是铜呈胶体状态的红。青是在乳浊现象的青中加铜的胶体,而稍带一些还原铁的青色。此外,在紫色釉的表面还有带暗绿色斑点的,这是因为冷却时进入的空气将铜氧化,所以生成和郎窑红的第一层相仿佛的釉调。而且还有类似由这种胶体的铜色与还原的铁色,以及蛋白石一样神秘的青色等复杂组成的溶合两种釉的产物,使复杂微妙、新鲜夺目的釉色层出不穷,而这些都是必然的结果。钧窑里面时常有和色地不同的呈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这些叫做“蚯蚓走泥纹”给钧窑平添了一种美感。其生成方法与黑釉油滴的生成方法大体相似,是在坯体挂釉干燥的过程中釉发生裂隙,然后就这样去烧成。裂隙虽然被釉流塞,但因为裂隙中早已流进了比较其他部分粘力弱的成分,所以唯独此处釉的成分多少发生些变化。若是乘其尚未与其他部分的釉充分混合的时候使窑冷却,就会单独使此处变成和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钧窑中还有一种是在具有蛋白石光泽的美丽的淡青色地上现出鲜艳的紫红斑。这种紫红斑的生成,一般多有故意加入铜分而使然的,不过也有偶然出现的。因为这种红色只要极少量的铜就够了,所以说即使在釉内没有故意加铜,例如在窑的天井或窑壁乃至邻近的器物上附有铜分,而其中极少量飞散在这种瓷器上时,也会生成紫红斑。像这样故意使铜蒸发并使胶体的铜着于器物表面而现出红色的方法,无论是在我国或日本的古代都很少发现其遗迹,然而在古代波斯的釉内却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方法。现代作品中用时也会看到用盛着氯化铜液的器物,放在挂白釉的器物旁边用还原焰煅烧,使铜蒸发而着以红色的。但是作成的东西和历来的红色釉相比,显得非常浅薄而缺乏深厚的趣味。如果放在显微镜下来观察,就可以发现这种红色并没有像在牛血釉中所见到的五层,表面上只有薄薄的一层用铜着成的红色,再下面就是不含铜的无色釉,而且是直接罩在坯体上的。(4)火焰红在清代的铜红釉中,有一种夹杂着闪青闪红色的紫色的瑰丽釉色,那种在纯红的颜色上如青紫色烟一样挂着的,看起来好象是燃烧得极旺盛的火焰,在我国普遍都把它叫作“火焰青”、“火焰红”或“火里红”,也有的一概名之为“窑变”的,在西洋大家都称之为 “Flambe”。这是由于郎窑的窑变而产生的。其红色和上面所讲的同样,是铜的胶体颜色,闪青的紫色是由铜的胶体青色与乳浊现象的青色以及红色组成的。但这种乳浊现象却和钧红之由于磷酸造成的不同,而是因为釉中生有小的针状结晶所致。假如在釉中有小的结晶发生,就好象在空中的尘埃与水蒸气的作用一致,将釉所遇到的光分散而发生乳浊现象,反射出一种特别的青白色来。这种小的结晶在釉中加入锡等物质时最易出现,但在釉中含铝较少而硅酸多的时候往往也会产生。清代的窑变大约就属于后者的。所谓“窑变”,有人说是因为还原焰和氧化焰的不同作用,是由还原的铜红与氧化的氧化铜的青色两者组成的。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无稽之谈。如果将窑变的碎瓷片用显微镜去观察,便可以一目了解。其青色部分呈也有只靠氧化铜生成的,然而特别多的却不是氧化铜,而是极明显地有着许多小的针状结晶,这些都起着呈现青色的主要作用。现在综合前面所讲的要点如下:(一)铜的颜色极不稳定,因烧窑的火焰性质不同而现出绿色或青色,以及各种色调的红色乃至闪紫色。(二)绿色和青色是在用氧化焰在烧含有铜分的釉时现出的颜色,这些都是由釉中所熔的氧化铜变来的。(三)青色比较绿色的呈色困难。如釉中碱金属过多,虽然可以成为青色,但碱金属多的釉其缺点是抵抗湿气的力量较弱。(四)红色是由于未化合的铜变作红色胶体散布釉中而成。(五)现出红色只要少量的铜就够了。当铜的掺和量在0.5%以下时所出的颜色最好。(六)烧成火焰是用还原焰,最后只需要一点点氧化焰。(七)最后引进来的还原焰,是在作成红色胶体上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超过限度,就会使红褪色而倾向绿色。(八)釉内若加入锡或铁的氧化物,将有助于铜的还原和红色胶体的生成。(九)牛血红釉中的某些部分,其红色的铜胶体层几乎是在同样地扩展着。(十)桃花片的柔和颜色,是因为铜胶体错综复杂地散布在釉中而造成的。(十一)为制成桃花片,要用性质不同的釉挂上两三层,在最下面的釉应使其含有铜分,然后加热挥发而将铜复杂地分布在釉的每一层内。(十二)在烧成桃花片的时候,如果氧化焰超过其完成上所需的限度,桃花片将会转变成苹果绿。(十三)钧窑的红色是由铜胶体生成的,紫色是这种红与青的混合产物;青色是以磷酸所生的乳浊现象的青色为主,另外再加以铜的青色胶体而成。(十四)郎窑窑变的颜色,与钧窑紫色的呈色方法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这种场合下所生的乳浊现象,并非因为磷酸引起的,而是由于釉中铅分不足,以致在釉内发生小的结晶所造成的。(十五)如果在窑的天井、窑壁或邻近的器物中含有铜分,往往会因其铜分的挥发而使原来不含铜分的釉表面生出红色斑。以上主要是根据J W 米勒的研究结果所作的解释。此外小森忍在这方面也作过多次实验,他曾就桃花片、美人霁、娃娃脸一类的所谓“红色釉系”的上下层釉加以分析,并且指出下层釉较比上层釉熔融度要高,其成分大体为:上层釉中需要加入一些有效的还原剂如锡盐,铁盐或灰类等,其成分大体为:这种釉色的变化,当还原作用适合时呈红色,过度就会使色调发暗。在用中性焰或氧化焰烧成时呈紫、青、绿色。如未能完全熔融,便呈灰鼠色乃至暗紫色。若熔融过度便褪色成为橙黄色和白色。至于有所谓“绿苔”即发生绿色或黑绿色的斑纹时,并不是因为结晶作用,而是由于釉泡的现象。红釉中的鲜红色无疑是最上乘的,一般名之为“美人霁”,“桃花片”、“宝石红”、“娃娃脸”等。色调稍暗的称为“豇豆红”、“乳鼠皮”等。其余红紫、绿、青等色也各有所谓“葡萄蓝”、“苹果绿”等美丽的名称。小森分析明代红色釉的成分不外下面数种:SiO2 73.90Al2O3 6.00Fe2O3 2.10CaO 7.30K2O 3.00Na2O 3.10CuO 4.60关于郎窑红的制作方法,有的文献曾认为是应用了“西红宝石的粉末”,事实上可能是指的南欧所出的红色玻璃。虽然这种釉的成分十分复杂,一时还不能断然肯定,但是从来在一般高火度釉的成分内,大多可以看到有硼酸质或铅质的痕迹。而西城和西藏地方一向盛产硼砂,当时作成一种玻璃而应用,或自南欧输入了红色玻璃而应用到釉料中去,这些可能性都不能说不存在。因此根据这种技术观点来推论,有人主张即或将郎窑的名称看作是介绍西洋美术有功的郎世宁,似乎也不无道理(实际上“郎窑”是因康熙时期的督窑官郎廷极而得名的)。

此外尚有所谓“积红”,过去多把它看作是郎窑的一种,然而近来在景德镇地方,从制作方法上常与郎窑加以区分。普通在烧制铜盐的红色釉时,本来是应该用还原焰烧成的,但因坯体成分不同而往往发生氧化作用,从而使色调受到妨碍。这是由于坯体所含的粘土成分,挥发其机械水及化合水而使铜盐氧化的缘故。换言之,当坯体硬化至某种程度时,釉便失去还原作用。所以在一度硬化的坯体上,如果施以此种釉,就会因其还原作用完全而使釉的变色减少。乾隆以后的红色釉,多采取这个方法在一度烧至瓷化的坯体上施釉,于是才有所谓积红的出现。这种积红系的红色调,其产生固然比较稳定,但是缺乏霁红和郎窑红那样的胎与釉溶合而出的深厚滋润之感,同时没有苹果绿或绿苔的出现,而且釉光不足(对于郎窑的宝光而言,似乎可以称这种釉为浮光)。釉色近乎牛血红的色调,缺少光泽的较多,而釉的垂流也少。至于这种釉的成分很类似炉均的红紫釉。广东石湾窑中还有一种所谓“广东郎窑”。这种仿郎窑的作品具有过度的红色釉,溶融度也较其他的低,在红色釉中属于最普通的一种。特点是坯体为灰黄色的所谓“炻器”胎,所以很容易与其他红色釉作品区别。总之,我国的铜红釉起源于宋代,至元、明、清各朝都有新的方法出现。据目前所见,不仅有出土的大量实物,而且有文献可考。例如早在著名的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窑神碑(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即公元1105元),碑文内就曾有所谓“当阳铜药真奇器”、“铜色如朱白如玉”的明确记载。可以说依靠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逐步提高、多次改进,终能将最难制作的铜的鲜红釉调,用简单的方法获得成功。难怪后来中外陶瓷界要大为惊异,并且不断在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了。例如,1848年是L。A。萨尔维达(Salvetat)在对我国明代的霁红釉作过一番化学分析后指出:氧化铜在高温下容易挥发,因而在调合成分时,较比所要的铜还需要多量的铜盐。后来如法国Th。狄斯克(Deck)、德国贝安祖利(Buenzuli)都曾从事于这方面的研究。1879年在法国的塞握尔(Sevres)制瓷厂有Ch,雅夫(Yauth)G 。杜太利(Dutailly)二人继承萨尔维达的研究,并且发表了他们的见解说:“铜红釉是因氧化锡的存在和强度的还原焰而出现的。氧化铜被还原成金属铜,溶解在釉内依靠缓冷而呈色”。对于这种说法,德国的塞格尔(Seger)博士反驳说:“釉的红色并非只靠强度的还原焰烧成,而是以使还原焰与氧化焰相互发生为主要条件。对于呈色来讲,其影响最大的却是在于烧成时气氛的适当组成”。他并且指出:“氧化铜在0.1~0.15%时呈暗红色,0.5~1.0%时呈鲜红色”;又说:“因为将暂时还原的金属铜变成了氧化亚铜,所以添加2%以下的氧化锡或氧化铁,这样可使红色的呈现比较容易。”又说:“若将釉组成钡釉,可以便于获得纯红色”。另外,在日本许多陶瓷学者的研究里,也明显地证实了钡釉的效果。1889年,罗兹(Lauth)发表见解,认为红色釉之呈色是由于金属铜的存在。塞格尔曾证明红色釉的呈色是因为Cu2O所致。现将这种釉料录之如表13。表13原 料浓红红色釉淡红红色釉带蓝色红彩红色釉白色瓷釉75.0075.070高 岭---5.05Cu2O0.10.5~1.01SnO21.002.02Fe2O30.50---1钡釉0.5Na2O 2.5SiO20.5BaO 0.5B2O323.3522.021

表中三种配合除白色瓷釉外,最好都用还原焰烧成熔块,Cu2O含量少,则透明性强而且色浓;含量多,则透明性弱而色淡。瓷釉之加入,可使熔块生成温度降低。一般Cu2O含量在0.5%时,便生成不透明的红釉,在0.1~0.15%时生成酷似金红色的透明红釉。其烧成方法比较组成尤为重要。如果还原过强则成金属铜,所以需要时时烧以氧化焰。SnO2及Fe2O3还原后极容易氧化,可以促进Cu2O的生成。塞格尔是用薪柴作燃料,采用以下的烧成法,即烧火初期使用氧化焰,自暗赤热至SK010时用强还原焰。自SK010~05每15分钟约烧氧化焰1~2分钟,其次用氧化焰烧之,至SK4以后用氧化焰或还原焰烧化。1930年,F.乌尔兹(Wurts)根据试验指出红色釉的呈色是由于铜的胶体溶液。其最适当之烧成法为:自赤热初期至烧成温度,始终均宜用强还原焰。但如煤烟过多时,可间断地使用氧化焰数分钟。SnO2的作用为还原为还原触煤,且使红色浓厚,加入少量的Fe2O3可使之成为闪蓝紫色的色调。B2O3也能使之销带紫色。高硅酸釉则生成美丽的淡红色。还有一种铜红釉,其作法只是将釉的表面还原而现出红色,在釉料熔融后使用油类、瓦斯或锯屑以使其发生还原焰,然后再加入马弗炉(烤窑、隔焰窑)内烧成而现出鲜红色。这个方法曾经塞格你(Seger)和佐尔奈(Zolngy)研究和发表,后来在英国的皇家多尔顿(Royal Dalton)工厂大肆生产。此外,法国的弗郎切特发表其研究结果,认为“在碱金属铅釉内含有多于铜分的氧化锡时,其呈色作用较好。必须用还原焰以后再用氧化焰去处理,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哈达尔认为:“在釉的组成分中,使其含有碳化硅而用氧化焰烧成,也可以获得铜红釉。”总而言之,红色釉系的铜红釉不能只靠釉料的成分,最重要的是取决于烧成阶段。因为在烧成时用还原焰将釉中游离的金属铜变作胶体状态或亚铜盐,使其扩散于釉内而得出红色。尤其这种还原的程度必须恰到好处才行,否则将会功亏一篑,甚至得到相反的结果。

锰和紫色在图样的外侧用粘土线作成轮廓,里面流入绀、黄、青或稍带紫色的釉,图样的背景主要是用紫或绀色釉衬托的,即明代所谓“法花”的瓷器。那种紫水晶般莹澈深厚的紫色,和康熙、雍正、乾隆时所谓“茄皮紫”的带有单彩釉黑色的涩滞的紫色,以及明清“五彩”瓷的紫、紫褐色乃至褐或黑褐色等,都是用锰着色的作品。锰在天然状态下是一种氧化物,呈纯黑色的块状,有时混以铁或珠明料成为不纯物而放入釉中。特别是在珠明料内所含的锰常比钴多,因此在烧成温度较低时,锰的颜色比钴的颜色还显得威力大。关于这一点已经在上节内加以说明。像这样作为一种不纯物来讲,虽是早已就混在釉中了,然而锰被正式用来施釉的作法似乎由明代才开始。所谓氧化锰与氧化铜,若自釉的化学作用上来讲,两者间很有相类似的地方。用氧化铜现出青色较难,往往倾向绿色。如果在釉内大量放入碱分,便渐渐现出青色。锰也同样在混入普通釉中时现出褐色,而在碱分多的釉内才出现美丽的紫色。但是釉中碱分越多,釉抵抗湿气的力量越少,因而容易剥落。由此可见,利用锰而现出美丽的紫色,应该说是我国陶瓷工艺上的一件十分成功的发明。所谓“乌金釉”的像漆一般的黑釉,除去铁以外,还含有锰和钴。这一点在前面提到黑色釉时已经谈过。这种乌金釉据说是康熙时臧应选发明的。假使三氧化二铁在釉中不溶解,成为细粉状而烘烤于釉的表面,这时就会现出红色。关于此种变化已经在铁釉一章中作了说明,与此同样也可以将锰的氧化物碎成细粉,烧成时涂在陶瓷的表面,这时就会现出黑褐色。一般法花釉上彩的黑线轮廓,普通即用的是二氧化锰粉(MnO2)或珠明料。这种线因其不溶于釉,只是涂在釉的表面,所以非常容易剥落。虽然在制作时有的在边线上涂以颜色用来保护,但这种线仍时常有露在颜料外面的,而且易于剥落。更有的是在二氧化锰中加入少量玻璃而烘烤在釉的表面。这种线比较涂有其他颜料的还容易剥落,因此在用手摸抚时需要特别注意,最好不要用指头去磨擦。锑与黄色釉上彩的黄色可以用铁作成,例如明代宣德时期创始,弘冶时期流行的一种“浇黄”(又名“娇黄”)釉,就是使用含有铁分的天然原则——赭石为着色剂。但也有使用锑的。锑是一钟银灰色的柔软金属,我国虽为世界上最大产地,然而直到明代还未见有将它利用在陶瓷上去的,清康熙时由于奖励学术,特别是开始提倡科学,因而陶瓷工艺也有了长足进展,发明出不少新的釉料,而锑的应用也是在那时候发明的。简单说来,若是氧化锑混入釉内,便可现出十分艳丽的黄色,如加以铁分便近于橙色,因此依靠铁分的增减便能得了各种色调。于是有所谓浇黄、蛋黄、鹅黄、蜜蜡黄等颜色的名目随之产生。此外也有用2~3%的氧化锡代替锑和铅而现出黄色的,至今这种呈色方法仍在广泛地沿用。

G.钴和青花仅次于铁,铜而应用在着色上的是钴。像唐三彩的蓝色就是用钴着色的。这是和唐三彩的绿、黄同样在以硅酸与铅为主的釉上,代替铜、铁而加入少量的以氧化钴为主要成分的物质,是用750℃上下的温度烧成的。在唐代以后,这种釉基本上未加改变,直到明、清两代被用来当作釉上颜料。自从宋代以后那种要在1200℃以上方能熔融的长石釉开始发达,于是加以钴青料(以钴为主要成分的着色剂)而发明了色釉,这便是所谓的“天蓝釉”和“霁青釉”或“天青釉”。天青又名“仿汝窑”,日本也叫它作“南京青磁”。其实这种釉无论在外观或性质上,都是与汝窑截然不同的。它具有一种淡青色,是在长石质釉内含有1%以下的氧化钴。霁青又名“琉璃釉”,是一种在长石质釉内含有2%以上氧化钴的釉色。这种琉璃釉必须挂得很厚才能够充分现出它的美来。不过因为釉中的钴青料过多,使得釉的粘性减少,所以不大容易挂得很厚。我国古代的陶瓷工人在这方面曾经煞费苦心,想尽办法将釉的分子磨得十分细腻,以增加釉的粘性(一般说来,构成物质的分子越细越能增加其粘性);或者在釉中加入有粘性的物质,然后在这种液体中浸过;另外也有用笔蘸涂或吹挂上去的(要仔细而且反复地将釉涂在坯体上若干层)。但是实际上最能够现出钴的美质来的并非它的釉色,而是宋末或元代发明的甚至成为明代陶瓷主流的青花(在我国普通多把青料的钴土矿叫作“珠明料”、“画碗青”等,其所绘的花样谓之“青花”或“釉里青”)。青花所用的钴青料,最初是一种自西域输入的称作“Smalte”或“Smalt”的含钴的琉璃色的玻璃,后来才改用一种天然出产的黑褐色矿物(即钴土矿,我国叫它作“珠明料”,日本叫它作“吴须”)。把这种精制的珠明料磨得极细,加水使其成为墨汁般乌黑的东西,用来在干燥的陶瓷坯上(日本是用在曾经800℃左右低温素烧过的坯体上)绘画图样,然后再挂上白色的长石釉,用1250~1400℃的高火烧成。火焰的性质在釉开始熔融后必须成为还原性,而在烧成的最后阶段需要中性,偶尔也略带一点氧化。这样才可以使看来和白粉一样的釉变成具有光泽的无色透明玻璃,而下面最先用乌黑色绘成的图样变作美丽的蓝色。此种蓝色以洁白的坯体作背景越发显得鲜艳夺目,就是所谓的“青花”(西洋通称“Blue and White“,日本谓之“染付”)。像这样在白色的坯体上用蓝色绘成的图样,颇有在白纸上的画的那种黑彩的风趣。而坯体的白色较比纸的空白尤能动人心目,再加上蓝色的绘画较比墨色更多朴素的感觉。这些都是通过莹润的透明釉表现出来,给整体增加了典雅的深厚意味,而洋溢着一种雅洁、恬静的美感,真可说是东方工艺美术的极致了。实际说来,并不是所有入窑的器物都能够如此顺利地进行烧制,青花的色调是随着窑的温度及火焰性质而有很大变化的。假使火焰为氧化焰,即或用特别好的上等青料,也不会现出那样美丽的蓝色,而会变成略有污染的黑色。并且如果温度过低时,青料就不可能变成美丽的青色。若是温度过高,颜色虽美丽而图样却流散得不象样子。除了火焰可以左右青花的颜色以外,当然钴青料本身的性质也是左右着青花色调的。根据我国某些记载,永乐乃至宣德时代因为输入了许多“苏麻离青”,所以宣德的青花非常著名。如在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中就曾有所谓“宣窑青花最贵”的说法。而到了成化时由于改用“平等青”,于是青花的色调一度变得清谈。后来在正德、嘉靖及万历年间又有大批的“回回青”输入,因而这几代的青花色调再度恢复了美观。类似此种说法,将青花的色调统统归结于青料的种类这样一个原因,固然不免有些过于夸张,但是确实也多少有一些道理。例如,明朝初期的青料并不是像前面所说的那种珠明料,而是一种玻璃质(即Smalt)所以极容易被火熔化,同时图样也有流散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任凭如何注意温度的加减而防止其流散,但由于青料本身便起着媒溶剂的作用,使得充分挂有青料的地方很容易熔化到上面的釉中去,从而即或降低窑的温度使所有各部分都凝固,也会只剩下有图样的部分还不免有尚未凝固的地方。因此若在这时候开窑放进新鲜空气,那么这个尚未凝固的部分的钴便被氧化,变成褐色或绀黑色。关于这个问题乍一想来,似乎是窑的缺点,其实却是它的长处,所以明初的图样能够作出渲染生动、浓淡不同的颜色,而且产生了后世青花瓷所望尘莫及的那种深厚浓艳之趣。此外,明初所用青料中氧化锰的含量与氧化钴相差无几,而氧化铁的含量却很多(参见表14)。这一点与国产青花料在成分上显然不同(国产青料中氧化锰比氧化钴的含量通常高达数倍至数十倍),也是一般仿品往往忽视的症结所在。表14化验部分氧 化 物 含 量 %SiO2Al2O3Fe2O3TiO2MnOCoOCuOCaOMgONa2OK2O总计青花68.9415.352.17痕量0.250.240.0255.980.972.843.1699.93白釉70.7414.460.97 0.07- - 6.791.362.763.1099.95瓷胎72.8419.030.600.280.01- - 0.750.303.113.54100.46

(注)本表系中国科学院与江西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对宣德青花盘所作的化验结果。因在刮取青花试样时,难免有料、釉、胎三者混合成分,所以不可能是当时所用青花料的真正组成。清朝初期曾经大规模地仿制过宣德的青花瓷,甚至有不少康熙、雍正时期仿宣瓷器连款识也书写宣德年号,纹饰惟妙惟肖。其方法是在描过一遍的图样上再点加一层浓的钴,然而对于钴在自然条件下所生的浓谈自然的妙趣却不能仿得很像。因此只要一看这种钴的浓淡样子,就可以大致区分哪些是明初作品,哪些是清代的仿制品了。关于因钴的种类不同而使瓷色发生变化的浅近的实例,如现代一般廉价的青花瓷那种粗糙的青色,是在纯粹的氧化钴内加入四五倍的瓷土,然后薄薄地施用而成的。其实纯粹的东西无论如何也没有天然物质那样深厚的感觉,而极少量的不纯之物反倒能够左右器物颜色的深浅。因为天然物内有着各种各样的杂质,只靠人工当然不能十分巧妙地掺入这种少量的不纯物,因而也就很难得到美好的结果。但即使用的是同样的青料,而且烧成的火焰和温度也相同,如果釉与坯土的性质不同,也会使青花的色调发生变化。这种色调上的一点点变化,除非用实物或极精致的原色版,是很难解说清楚的。现在只能在纸笔所及的范围内试加以说明如下:钴是一种近似铁和镍的银灰色金属。天然的钴多是与硫黄与砷化合存在于火成岩以及受其影响而成的岩石内。由钴与砷化合成的叫作“砷钴矿”(COAs2),是一种和锡差不多的具有白色光泽的矿物(英文名叫:Smaltine或Smaltite,德文名叫: Smaltin)。硫黄与砷化合成的叫作“辉砷钴矿”(CoAsS),是一种略微淡红的银白色的矿物(英文名叫:Cobaltite,德文名叫Kobaltit)。用辉砷钴矿或者砷钴矿可以烧成氧化钴(CoO)。若将6%的氧化钴溶化在以石英及碳酸钠为主要成分的玻璃中,作出来的就是蓝色玻璃,即前面提到过的“Smalt“,如将其碎成细粉可作颜料或供玻璃、陶瓷着色之用。至于唐代所用的青料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文献上虽未见有明确的记载,但似乎不是用珠明料作成的。据说在西洋有个名叫布利纽斯(Plinius死于公元79年)所著的博物书里,曾经有过关于“Smalt”的记载。唐三彩所用的钴或者是指的来自西域的“Smalt”青也未可知。到了明朝时候,“Smalt“在文献中被讹传为Sumali-Ching,即“苏麻离青”。而Ching(青)的发音或者就是Smaltin的tin的转化。另外,苏麻离青也有把它叫作“苏勃泥青”或“佛头青”的。前者在明万历十九年所出高濂的《遵生八笺》中曾写作“苏渤泥青”,而在明人谷应泰的《博物要览》内误被引用为“苏泥渤青”,以致后来又有所谓“苏门答腊之泥与婆罗洲之青料炼合”等荒诞不经的说法,佛头青的名称,据说是起源于过去有用“Smalt”青料涂抹佛头的习惯。还有所谓“回青“的,原是”回回青“的略称又名”回鹘大青“,在南宋时代的书籍里才开始看到关于它的记载。这是由回鹘(纥)或波斯一带输入的一种青料,最初似乎也叫作“Smalt”,到后来才包含着珠明料的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