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全瓷的瓷砖 > 导航 >

关注的人少存世量少 被忽视的建国瓷身价攀升

关注的人少存世量少 被忽视的建国瓷身价攀升

全瓷的瓷砖 古代瓷器用什么土做的 瓷砖墙面

2021-03-25

全瓷的瓷砖。

建国瓷器

当大多数人的眼光紧盯着明清瓷器时,有一小部分人开始收藏民国瓷、建国瓷,在他们看来,近代瓷器的市场价正处低位,值得长线投资。

“建国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建国瓷专指1953年国家组织生产的有严格意义的官僚体制的现代官窑制度下的首批官窑产品,产品为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

但该瓷器在市场上少有流通,因此也有藏家把1949-1966年的瓷器统称为“建国瓷”。

被忽视的潜力股

由于建国瓷缺乏一定的历史积淀,一直以来并不被藏家们所重视。

一些藏家认为,在收藏中古董收藏才是高雅文化,建国时期生产的瓷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日用建国瓷壶,较其他藏品,具有大众性、普及性、门槛低等特点。所以,很多建国藏品价位低,甚至有些被当作“废品”处理了,使存世量稀少下来,这也成就了建国瓷的收藏契机——“物以稀为贵”。

事实上,建国瓷的工艺水平、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点”。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保证批量生产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诸如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

“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个个都是名家。”据了解,景德镇雕塑瓷厂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等,都是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均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竣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人才辈出。

“因此,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藏家李险峰介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专用瓷,又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这批瓷器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推崇。

从20元到4000元

十年前,藏家李险峰曾以20元买回一件花瓶,该花瓶上刻有“庆祝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的字样,2007年,这件花瓶以2000元成交,而到今年,该藏品的市场价已到4000元,涨幅高达200倍。

“正因为关注建国瓷的人少,所以留下的东西也少,一碰到喜欢的买主,价格自然就高。”李险峰还介绍,2008年,圈内一位朋友卖出一件齐白石的学生所绘、题为“向福建前线炮击金门的解放军官兵致敬”的绘瓷作品,当时成交价为3万元,今年,他想从买主手中以5万元的高价回购,该买主不愿出让。“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策色彩越浓厚,瓷器价格越高。比如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欣欣向荣的场面、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反蒋反特、抗美援朝等题材的绘瓷作品都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李险峰说。

“这一判断是有依据的。”李险峰进一步分析,由于建国瓷壶产生在热火朝天建设时期,年限很短,只有20年,记载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氛围,这是历朝历代瓷壶无法比拟的,对于收藏者来说,它就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另一方面,由于建国瓷大多为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瓷盘、瓷碗、瓷杯、瓷壶等,其图案多为人物、花鸟、山水,因此政治色彩浓厚的瓷器就更显珍贵。

“一些普通的山水、花鸟题材作品涨幅也不小,如5年前以1500元买的题为‘江山如此多娇’、高80厘米的满绘山水粉彩瓷,3年前以7000元成交,两年就涨了4倍多。”

适合初级藏家

与动辄上百万的明清瓷器相比,民国瓷、建国瓷更适合初级藏家。第一,是价格尚处较低位。据介绍,目前一些较为典型建国瓷壶价格大都在数千元左右。而少数稀有瓷壶价格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另一个原因便是,建国瓷赝品相对较少。“相比市场认可度高的文革瓷,建国瓷关注的人少,价格也较低,作假并不划算,因此赝品相对比较少。”李险峰说。

价格低,并不意味着不升值。从2007年开始,逐步有人关注建国瓷,因此现在一些精品建国瓷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如今一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茶具,市场价大概2万元。

“尽管如此,这个价格依然是新手可承受的风险范围,因此建议新手从建国瓷、民国瓷入手,眼力渐长后,再深入明清瓷器也不迟。”李险峰说。

taoci52.com小编推荐

民国瓷器身价攀升 成收藏领域投资新宠


沈阳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会员藏品交流中心主任李晓旭表示,民国瓷器作为一个门类很早就已进入拍卖市场,但一直表现平平。近年来,民国瓷异军突起,从不温不火到身价攀升,已日益成为收藏领域的投资“新宠”,被人们称为收藏界里的“黑马”。

工匠流入民间制出新瓷

“民国瓷器产生于一个独特的历史年代。”李晓旭介绍,民国时期,社会动荡,瓷器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中国瓷业整体处于萧条衰落时期,生产的瓷器质量、数量大不如前。于是,在生活压力下,一批烧瓷制瓷、供职于官窑场的能工巧匠流入民间,另谋生路。

大批制瓷工匠的流入使得民用瓷器烧制技术得以提高,出现了大量精品瓷器。“从时间上说,这些精瓷主要产于上个世纪的前20年。”李晓旭介绍,当时的瓷品从笨重趋向轻巧,从混沌变得清晰,越发的简单淡雅,没有了此前宫瓷的繁复纹饰,这也是民国瓷器区别于其他瓷器的特别之处。

在这一时期,陶瓷创作者开始在作品上署名,创作者的思想体现得更加浓烈,作品个人色彩更为鲜明。而且,欧洲先进的理念开始融入到瓷艺的烧制中,使制瓷业迎来了新的突破,作品改变了常规的平衡与对称,无论从拉坯、用色、施釉、构图等各方面都打破了传统。

一位资深收藏人士告诉记者,虽然民国瓷器的文物等级和经济价值都不算高,但却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投资价值今后也会越来越高,尤其是民国精品瓷器,由于当时社会动荡,影响了手工艺品的发展,所以存市数量并不多。

民国粉彩瓷被市场认可

这几年,民国瓷器频现各大拍卖会,已从之前的配角成为主角。从近几年拍卖市场的成交记录看,成交价格排在前百名的民国瓷器中,有4件署的是“大清雍正年制”款、35件署的是“大清乾隆年制”款、9件“居仁堂”款、8件“静远堂”款、2件“怀仁堂”款、10件“珠山八友”款、6件洪宪年制或洪宪御制款,以及26件其他款。

李晓旭介绍,从成交记录不难看出,有三类民国瓷器均已得到市场认可,并带动民国瓷器收藏版块:

●民国仿古粉彩烧制水平很高●

除了少部分署雍正款的粉彩瓷器外,绝大部分是“乾隆款”的粉彩瓷器,而且全是瓶类,极少有罐类。业内普遍认为,这些精美的仿乾隆、雍正官窑的瓶类瓷器,有可能是清朝御窑的工匠在清朝覆灭后流落到民间的作品,烧制水平很高,所以虽是民国的仿品,卖的价钱也不低,有的可以卖到几十万元,最低的也可卖到五六万元。可如果是真正的乾隆官窑,每个都能卖到几百万元。

●总统专用瓷质好数量不多●

书“居仁堂”“怀仁堂”“静远堂”“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的,实际上都是郭葆昌为袁世凯制的瓷器。此人是袁世凯的管家,曾被派到景德镇前清官窑厂烧制瓷器,烧出了一批质量相当好的“居仁堂制”瓷器和款识为“洪宪年制”“洪宪御制”的瓷器,这批瓷器基本上都是粉彩器,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共烧制6000件,且流传到社会上的并不多。

●“珠山八友”创出新型粉彩●

还有一种是以景德镇“珠山八友”为主的一批艺术家所制的新型粉彩瓷器,其主要特点就是把文人第一次引入了原来以工艺画为主的瓷器中来,其中最为著名是王琦和王大凡的作品。

“珠山八友”的作品以瓷板画比较多,也有一些瓶子和盘子,但数量并不多,这也是民国瓷器的一大特点。清代只有清晚期有不多的瓷板作品,1949年以后就很少见了。像珠山八友这种景德镇有名的瓷板画家,当时的身价就相当高,需要他们的作品一般都要预先定制。另外,和他们同一时期出现的瓷板画家还有程门、金品卿、周筱松、汪晓棠、潘陶宇、李明亮等。

民国瓷器更有现代特色

公元191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称为民国时期,是中国瓷业萧条衰落的时期。

民国瓷器精品之所以被逐渐看好,是因为无论从烧造技术上,还是图案设计、绘画技法上,都不亚于清晚期的官窑瓷器。民国精品大多仿清三代官窑瓷器,而且不少流至海外,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把这些民国仿品看作清三代的官窑,这无意中抬高了民国瓷的档次,加之民国仿品距今也有百年,其收藏价值有目共睹。

民国瓷器一般制作工艺水平较高,现代化制作的痕迹明显。窑炉通常采用名种类型的隧道窑,燃料多用煤、气、油,因此窑温提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火均匀。这样烧成的瓷器一般胎土完全瓷化,不易变形,釉面光润,胎体坚致,以手弹之其声音清脆而有余韵。

民国瓷器所使用的彩料均是科学配制,不再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因此彩料纯度提高,少有杂质,颜色鲜嫩,有光泽。又由于二次入窑烧彩时多用小窑炉,温度、时间及火向都能很好地控制,故少有烧坏的彩面。

釉料上,民国瓷器均使用机械处理,故釉面均匀明净,细若凝脂,光亮柔和不刺眼,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气泡均匀排列,且大小一致。

民国瓷身价年涨幅30%

“就目前市场来说,民国瓷器市场价格每年的涨幅在30%左右。”李晓旭说。

民国瓷的收藏门槛比较低,且能收到较为完整、精美的作品,这是藏家关注民国瓷的一个主要原因。李晓旭便是民国瓷的忠实“粉丝”。他说,以前也买不起老窑精品和明清完整器精品,唯一能买得起完整器且比较漂亮的就是晚清民国瓷器。

由于民国瓷关注度逐年升高,除“珠山八友”的热门作品外,浅绛彩作品也渐渐受到关注。李晓旭介绍,早期的文物店里,浅绛彩作品都是很便宜的东西,千八百元就能买上好几件,而现在一件浅绛彩精品能拍到100万元以上。

浅绛彩作为文人瓷板绘画的开端,延续了“珠山八友”文人瓷画的发展,所以浅绛彩的价格也开始上涨。“现在民国瓷开始慢慢回归到它的艺术性和学术性,以前就是买名气,现在是真正在买艺术,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一位收藏人士说。

元代青花瓷器的存世量仍充满变数


俯视图

底面图

正面图

早在2005年,一件“鬼谷子下山”元代青花瓷罐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对元代青花瓷的报道热,各执己见,热闹非凡。因为看似一件不起眼的大瓷罐居然在拍卖场上卖出2.3亿元的天价。

为什么这么值钱啊?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存世量太少,目前全世界只有200多件。听明白了吧,物以稀为贵,好东西稀少了更贵。

2013年6月,北京古玩城旁边的弘钰博古玩城开业,与以前许多处古玩城开业一样,楼里不少店铺出现了不少的元青花瓷器。开业的第二天,有一个河南来的老乡以扫楼的方式来此逛店,曾在一家玉器店因说人家东西“不对”被轰出来,被我碰到,我问:“你懂玉器?”他说:“我不光懂玉器,我也懂瓷器。”恰好弘钰博有个青花瓷博物馆,我悄悄领着他,去看了一遍。我这样做有自己的小九九,我喜欢各朝各代各类陶瓷器,但自己还看不大懂,这里边水太深,我想试试他能看懂多少。我们去时,该博物馆的馆主不在,我对老乡说:“你只管说实话,这里的馆长跟我熟。他不在,反正也没别人听见,不会有人赶你走。”

他围着几面墙的玻璃橱窗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看到第五遍时有了结论:“他这儿的好东西还真不少,看来这馆长还是有眼力的。”

我问:“你的意思,是都对吗?”之所以这样问,是以前听馆长说他的东西好多专家看过了,都对。他还跟人保证:如假愿意承担法律责任。

老乡说:“至少三分之一是对的。这个比例已经很了不起啦。”

该老乡走后,我见到青花瓷博物馆的馆长,跟他提了这事。但我把三分之一换成了“其中不少”,我知道玩古董的收藏家大都自恋、自信乃至固执己见,说实话担心他仍会不服气,甚至生气。

此元青花罐,罐高,径宽20.3cm,素底宽圈足,直口短颈,唇口稍厚,溜肩圆腹,肩以下渐广,至腹部下渐收,至底微撇。使用进口钴料绘出青花纹饰,共分四层,一层颈部饰水波纹,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三层腹部为人物故事为主题纹饰,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祥云,人物刻画生动自然,神韵十足,笔笔精到,十分完美。具备元代青花瓷器典型而独特的面貌。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古代艺术珍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

市场分析:

其一,从历史的角度看,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国势最强、文化极其多元化的时期,所留下的各种工艺品不但数量上不会少,而且质量上艺术上都是一流的。我们不能以见到少了,来判断元代青花瓷留下的就不多,来做出定论。而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来估算数据。

其二,从器型看,元朝始建之初南宋还在,元将灭之时,明朝已初具规模,那么在器型上就会产生一个重叠期,现在虽然可以根据留下来的有确切年代记录的器型进行对比论证,但是有些还是不易分清的。这个问题出在哪里,一方面国内研究元青花的历史不长,在研究中的面不广,度也不够深。另一方面现在国内大多数人只能看看图片,实物,一般人看到的不太多。没有看到过的器型就说不是元代的东西或者有重复出现的器型就是仿品,这未免就有点轻率了。

其三,从瓷器的胎质看,以景德镇为例,有用麻仓土的,有用二元配方高岭土瓷石的。有些说法是胎体有轻重合适,有的重量比较重的,有的说从胎底可以看出胎体胎质是细腻粉状的,有的说胎底有丝光般亮光的等。这些说法从本人几年来研究的结果看都有,但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去看胎质,因为不同的窑口、不同的时期,都有用不同的泥料去做的。

其四,青花用料和釉色,青花钴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所谓的“至正型”的一类大件青花器,多采用进口料,国产料的青花色调与进口料的浓艳不同,没有黑色斑疵,纹饰比较简单草率,多用于小器上,罩于青花之上的面釉,多为白中闪青。从釉色上看,元代瓷器有乳浊状润厚的白中闪青釉,也有清亮状白中闪青釉。这里要提一点的是,凡用进口料烧制成的青花器,在浓艳处会出现铁锈斑和锡光斑,这两种疵斑增加了元青花瓷的魅力,同时也给鉴定带来了依据,但在不同的器物上出现的疵斑多少是根据火温烧制时的变化而定的,不能一概而论。

其五,元青花瓷的存世量多与少,有些专家也曾作过一些调查,据此认为以前的若干数字显然需要改变一下。据近几十年来的考察,仅国内各省博物馆、文物单位藏品和历年窖藏、墓葬出土,以及散落于社会上的元代青花瓷传世品,陆续被发现的为数已不少,其存世量与质量均不亚于国外,近年在全国各地出土的残片更是难以统计其数,江西景德镇御窑及湖田窑的出土物造型繁多,扬州唐城遗址附近也出现不少。在国外如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阿曼和中亚地区及“丝绸之路”的出土物也屡有发现,可见当时盛烧状况。大胆一点推测,这个数据目前应在15000件至25000件之间。

据广州隆盛国际市场部有关人士透露:此件元青花瓷器,属精品中精品,也会在不久之际将在香港市场进行公开拍卖。

《免费古董评估鉴定咨询》微信;deng164391447电话;18217682770

建国瓷极具收藏潜力


“建国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建国瓷专指1953年国家组织生产的有严格意义的官僚体制的现代官窑制度下的首批官窑产品,产品有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广义的建国瓷是1949-1966年(建国到文革前)瓷器的统称。

当大多数人的眼光紧盯着明清瓷器时,有一小部分人开始收藏建国瓷,在他们看来,近代瓷器的市场价正处低位,值得长线投资。

由于建国瓷缺乏一定的历史积淀,一直以来并不被收藏家们所重视。一些收藏家认为,古董收藏才是高雅文化,而建国时期生产的瓷器特别是老百姓生活日用建国瓷壶,较其他藏品,具有大众性、普及性、门槛低等特点。所以,很多建国藏品价位低,甚至有些被当作废品处理了,使存世量稀少下来,这恰恰成就了建国瓷的收藏契机。

事实上,建国瓷精湛的工艺水平、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点。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正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保证批量生产,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许多大型陶瓷生产企业。

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7501)专用瓷,又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这批瓷器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推崇。

与动辄上百万的明清瓷器相比,建国瓷更适合初级藏家。第一,是价格尚处较低位。据介绍,目前一些较为典型建国瓷壶价格大都在数千元左右。而只有少数由名家所绘的稀有瓷壶价格已超过万元,且仍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另一个原因是建国瓷赝品相对较少。相比市场认可度高的文革瓷,建国瓷关注的人少,价格也较低,作假并不划算,因此赝品相对比较少。

但价格低,并不意味着不升值。从2007年开始,逐步有人关注建国瓷,因此现在一些精品建国瓷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如今一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茶具,市场价大概2万元。所以由此看来,建国瓷具有很大的收藏潜力。

“建国瓷”“文革瓷”的“金矿”亟待开掘


瓷器收藏,在我国历史久远。下到民间,上至宫廷,因着瓷器使用的寻常可见。古代先民惜物,即便瓷器“冲线”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请焗瓷匠来修好,然后继续使用,而对于精细的或先祖留下的瓷器,则会更细心使用、保管,因而,老瓷器还是留下来很多。民间有“民窑”,宫廷有“官窑”,江湖和庙堂都在瓷器文化的熏染、浸淫下,对瓷器爱惜有加。一代代传下来,碎了积,存了碎。一般年代越久远,留下来存世的完整器就越少。

但如今,笔者发现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收藏爱好者包括古玩店、拍卖公司人员,一说起“老瓷器”,都认为最起码是民国以前,“古瓷器”则应在清末以上。很少有人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国瓷”以及“文革”期间特别定制烧造,或带有“红色”印记的瓷器。而以年代论,这些瓷器是“最近”烧造的瓷器,按理存世量很多,且无论是民间还是国有文博机构,应保存、搜罗一批精品。但事实是,它们恰恰在当下很少被看到。是否是被“私密”藏在大小藏家那里?笔者接触过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看过大量古玩店、长三角多家文物商店,鲜见它们被“先知先觉”的藏家收藏。大多数瓷器藏家,以“年代太近”而不将其视为“文物”,或以“政治意识太强”、“缺乏文人气息和艺术特色”等理由一概拒之。

笔者以为,以古玩或艺术品的几个收藏标准来衡量,“建国瓷”、“文革瓷”才是一个有待藏家关注的“被遗忘的角落”,是一个亟待开掘的“金矿”。

自身实用价值反映了藏品创作、制造之初的实用目的,是一个类别藏品得以继续传承的基础原因。“建国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建国瓷”是指1953年国家组织生产的有严格意义的、现代官窑制度下的首批官窑产品,产品为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但该瓷器在市场上少有流通,因此也有藏家把1949—1966年的瓷器统称为“建国瓷”。“文革瓷”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国内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和雕像等。

“建国瓷”、“文革瓷”具有“稀有性”。由于“建国瓷”产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年限很短,只有20年,记载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氛围,这是历朝历代瓷壶无法比拟的。“文革”时期,定制而生产的瓷器总体数量上很少。较多的是老百姓生活日用瓷,但新时期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方面的改变,绝大部分其时的“文革”日用瓷也因为搬家被当作“废品”清理掉了,存世量减少,这便成就了“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契机—“物以稀为贵”。

“建国瓷”、“文革瓷”,其历史科研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也非常独特。“建国瓷”、“文革瓷”,是特别年代、特殊审美的承载物、见证物。文化艺术作品中,瓷器和文学有所不同。有人说,解放后“17年文学基本已是废纸一堆,但17年的绘画依旧是瑰宝”。因为文学指向永恒性,需要发现那个人类共有的普遍的经验,书写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性,而绘画不是。瓷器也一样,更多样式的工艺品也同样如此,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奇观和特定的风俗。“新的意识形态美学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它凝固在瓷器或画面上,让我们明白,人们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从而让我们通过这种画面视觉回到那个时代。

事实上,“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以及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保证批量生产并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诸如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几乎个个都是名家。如景德镇雕塑瓷厂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等,皆为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均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俊、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人。由此,一些专家评说,“‘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而“文革瓷”,在中国2000多年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切要为现实服务的浓厚政治色彩,与“文革”一样是史无前例的。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是胎瓷厚,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尤其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专用瓷(7501),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

相对而言,“建国瓷”、“文革瓷”的赝品较少。近年来,由于国内有些藏家开始注意到了“文革瓷”乃特色年代下的产品,“文献”价值独特,便也开始了专题收藏,一些赝品开始在市场抬头,但总体而言,“赝品”的精气神一眼就能看出。一旦“建国瓷”、“文革瓷”行情大涨,市场上的仿品必然会增多,而且仿制水平会“水涨船高”。

如今,“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正当其时。当下,它们的价格尚处于较低阶段。更多的收藏者关注“建国瓷”、“文革瓷”,也算是民间从另一个角度在“抢救文物”,保护文化资源。而且,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两类瓷器的升值潜力值得期许。一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茶具,多年前只有几千元,目前市场价已达数万元。18年前北京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将80余件“7501”瓷公开拍卖,成交总额超800万元人民币。1998年,一对“文革”胜利杯瓷器,在香港拍出了178万港元的高价。

建国瓷文革瓷的金矿亟待开掘


文革瓷

建国瓷

瓷器收藏,在我国历史久远。下到民间,上至宫廷,因着瓷器使用的寻常可见。古代先民惜物,即便瓷器“冲线”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还是请焗瓷匠来修好,然后继续使用,而对于精细的或先祖留下的瓷器,则会更细心使用、保管,因而,老瓷器还是留下来很多。民间有“民窑”,宫廷有“官窑”,江湖和庙堂都在瓷器文化的熏染、浸淫下,对瓷器爱惜有加。一代代传下来,碎了积,存了碎。一般年代越久远,留下来存世的完整器就越少。

但如今,笔者发现一个有意味的现象:收藏爱好者包括古玩店、拍卖公司人员,一说起“老瓷器”,都认为最起码是民国以前,“古瓷器”则应在清末以上。很少有人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国瓷”以及“文革”期间特别定制烧造,或带有“红色”印记的瓷器。而以年代论,这些瓷器是“最近”烧造的瓷器,按理存世量很多,且无论是民间还是国有文博机构,应保存、搜罗一批精品。但事实是,它们恰恰在当下很少被看到。是否是被“私密”藏在大小藏家那里?笔者接触过众多瓷器收藏爱好者,看过大量古玩店、长三角多家文物商店,鲜见它们被“先知先觉”的藏家收藏。大多数瓷器藏家,以“年代太近”而不将其视为“文物”,或以“政治意识太强”、“缺乏文人气息和艺术特色”等理由一概拒之。

笔者以为,以古玩或艺术品的几个收藏标准来衡量,“建国瓷”、“文革瓷”才是一个有待藏家关注的“被遗忘的角落”,是一个亟待开掘的“金矿”。

自身实用价值反映了藏品创作、制造之初的实用目的,是一个类别藏品得以继续传承的基础原因。“建国瓷”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建国瓷”是指1953年国家组织生产的有严格意义的、现代官窑制度下的首批官窑产品,产品为青花、青花斗彩、青花釉里红等品类。但该瓷器在市场上少有流通,因此也有藏家把1949—1966年的瓷器统称为“建国瓷”。“文革瓷”是指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10年间国内各地陶瓷厂生产制作的带有“文革”色彩的陶瓷器皿,以及后来生产的所有具备“文革”典型风格的瓷器,如以工农兵形象、样板戏题材、毛主席语录等为题材的装饰瓷件、生活器具和雕像等。

“建国瓷”、“文革瓷”具有“稀有性”。由于“建国瓷”产生在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年限很短,只有20年,记载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氛围,这是历朝历代瓷壶无法比拟的。“文革”时期,定制而生产的瓷器总体数量上很少。较多的是老百姓生活日用瓷,但新时期以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方面的改变,绝大部分其时的“文革”日用瓷也因为搬家被当作“废品”清理掉了,存世量减少,这便成就了“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契机——“物以稀为贵”。

“建国瓷”、“文革瓷”,其历史科研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也非常独特。“建国瓷”、“文革瓷”,是特别年代、特殊审美的承载物、见证物。文化艺术作品中,瓷器和文学有所不同。有人说,解放后“17年文学基本已是废纸一堆,但17年的绘画依旧是瑰宝”。因为文学指向永恒性,需要发现那个人类共有的普遍的经验,书写那些永恒不变的人性,而绘画不是。瓷器也一样,更多样式的工艺品也同样如此,它们在某种意义上,记录的是时代的奇观和特定的风俗。“新的意识形态美学造就了一种全新的视觉”,它凝固在瓷器或画面上,让我们明白,人们曾有过这样的念头,从而让我们通过这种画面视觉回到那个时代。

事实上,“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以及独特的政治色彩,都是值得注意的“升值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瓷业处于百废待兴状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陶瓷这个传统产业的发展,号召各地成立国营性质的工厂,保证批量生产并以此推动出口创汇和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于是诞生了诸如千年瓷都“景德镇十大瓷厂”之类的大型陶瓷生产企业。这些工厂里的老陶艺家,几乎个个都是名家。如景德镇雕塑瓷厂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等,皆为成名于民国晚期的雕塑名家;再如,前身为明清御窑厂的建国瓷厂的瓷器,均由徐悲鸿、齐白石、梁思成等宗师级的人物亲临指导把关;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里还有民国“珠山八友”中的刘雨岑及其“八友”的后代和传人:王锡良、汪桂英、刘平、王怀俊、徐亚风、胡庐、周国桢、张松茂等人。由此,一些专家评说,“‘建国瓷’的工艺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个时代。”而“文革瓷”,在中国2000多年制瓷史上独立成章、自成体系,表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一切要为现实服务的浓厚政治色彩,与“文革”一样是史无前例的。在制作工艺、图案造型、题款铭文等方面,“文革瓷”与历代瓷器存在着较大区别。其特点是胎瓷厚,具有时代色彩浓厚、品种造型多样、制作工艺精良等特点。尤其是当年由轻工部陶研所出品的毛主席专用瓷(7501),被称为“红色官窑瓷”,因其工艺水平极高,存世量极少。

相对而言,“建国瓷”、“文革瓷”的赝品较少。近年来,由于国内有些藏家开始注意到了“文革瓷”乃特色年代下的产品,“文献”价值独特,便也开始了专题收藏,一些赝品开始在市场抬头,但总体而言,“赝品”的精气神一眼就能看出。一旦“建国瓷”、“文革瓷”行情大涨,市场上的仿品必然会增多,而且仿制水平会“水涨船高”。

如今,“建国瓷”、“文革瓷”的收藏正当其时。当下,它们的价格尚处于较低阶段。更多的收藏者关注“建国瓷”、“文革瓷”,也算是民间从另一个角度在“抢救文物”,保护文化资源。而且,从商业角度来说,这两类瓷器的升值潜力值得期许。一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的茶具,多年前只有几千元,目前市场价已达数万元。18年前北京太平洋国际拍卖公司将80余件“7501”瓷公开拍卖,成交总额超800万元人民币。1998年,一对“文革”胜利杯瓷器,在香港拍出了178万港元的高价。

青花瓷价格不断攀升


烟涛醉雪

三峡烟霞

瑞雪

祥云奇峰

景德镇瓷器一直以来是中国陶瓷艺术的领航者,而青花瓷是景德镇瓷中的掌上明珠,其价格近年来不断攀升,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投资宠儿。

记者昨日获悉,从11月5日起,来自景德镇的女瓷艺家、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邱明政在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举办为期16天的个人作品展。邱明政擅长青花瓷创作,是景德镇首位以细工写实创作瓷画的女性陶瓷艺术家,而从她作品近年的升值幅度也许就可以看出整个细工青花瓷的收藏走势。据悉,邱明政目前一般作品价格在8000元至19000元之间,而在五年前,她的同类作品价格不过4000元-8000元。

有善于观察的广东藏家在景德镇市场发现,印花贴纸或线条粗糙的瓷器随市可见,一幅50×50厘米、技艺普通的青花瓷板画,叫价25000元,而国字号大师的作品动辄十几万元。瓷器收藏界人士表示,初入门的收藏者最好选择一些品位不低、价格适宜的艺术瓷来收藏,如邱明政的青花瓷,精于写实、注重细节描绘,很适合南方人细嚼慢咽的审美情趣。据悉,其作品在广州甫一出现,立刻引起关注,一位年长者买完一幅20000元的瓷板画后仍意犹未尽,过两天又选中一只薄胎山水画瓶。

那么,如何判断一件青花瓷的收藏价值?业内专家认为,除瓷质及画工制作外,更重要的是作品的文化艺术价值,艺术价值高的作品将来升值空间大。广东省工艺美术珍品馆于上世纪90年代初购进的馆藏精制瓷,许多作品的作者当时还仅仅是小字辈,但现在他们都成了国家级大师,随着年代的推移,他们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会与日俱增。精品是收藏永恒的主题。

珍稀名贵瓷存世较少 捡漏机会渺茫


30000元买得元青花大罐,康熙珐琅彩6000元可“捡漏”,以1/1000的价格在旧货市场淘到无人察觉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尽管收藏市场中陷阱遍地,不少收藏者仍然做着捡大漏的美梦。

事实上,在瓷器收藏市场中,越珍稀的品种风险越大,精品的数量是可考的,且多藏于博物馆,少量在市场流通的价格高不可攀,民间收藏者想低价捡漏的可能性已相当渺茫。

现状:不少品种已确认为孤品

瓷器中有个别品种已被学术界确认为孤品,以北宋汝窑青瓷莲花碗为例,据可查资料,目前仅有一件存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在市场上流通的汝窑瓷器并不多,而且均以天价成交。如在2008年以3520万元成交的北宋汝窑粉青釉盖盒、2008年拍出1000万元的北宋汝窑镂空笔筒。其他汝窑瓷器动辄以数百万元价格成交。连清乾隆、雍正时期仿制的汝窑瓷器也可拍出100万元以上价格。

已被确定为传世孤品的还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各种釉彩大瓶”,高86.4cm,口径27.4cm,圈足33cm,集中体现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技艺。

另外,传世量稀少而名贵的瓷器中还包括明永乐青花缠枝莲压手杯、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天字罐、成化斗彩三秋杯、成化斗彩葡萄杯、成化斗彩婴戏杯等。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珐琅彩,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300多件。

希望:元青花还存在捡漏可能性

在古玩市场上,时有收藏者以“超笋价”淘得此等珍品。其中买家最易“捡”到的“大漏”要数元青花。元青花向来是收藏市场的珍宝,在2005年“鬼谷子下山”以2.28619096亿元成交后,收藏者对元青花的追崇更是达到极致,希望能在市场上低价淘宝。事实上,在2005年之后的一两年间,市场中涌现大量“元青花”。

据权威资料显示,传世的元青花目前集中于土耳其皇宫和伊朗等中东地区,统计数量未超300件。从近年拍卖市场成交记录看,出现在市场上的元青花有数十件,其中最著名的是名噪一时的“鬼谷子下山”,还有分别在2007年、2005年成交的元青花龙纹四系扁瓶和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成交价分别为9790万元、4998.96万元。2007年6月24日广州艺拍曾推出一对元青花云龙纹梅瓶,拍出341万元高价。

光华永存世·雍正粉彩


雍正粉彩粉润雅致秀逸柔和,它的美是那么清新动人,如阿罗多姿的美女,却让人不舍亵渎,回眸一笑,一抹嫣红令人难以忘怀,红颜易老,美人迟暮,只有雍正粉彩瓷器光华永存世间。

中华浩瀚的历史文明长河中,璀璨的文化此起彼伏,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给我们留下这绚丽多彩的文化。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瓷器的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我们感叹瓷器的精美,也感悟瓷器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我们不难发现,瓷器满足了我们的生活的任何需求,不仅物质上,精神上也满足了我们追求美的欣赏需要。说起美,瓷器的美让人爱不释手,而创烧于清代的粉彩瓷器更是以独特的美征服了所有人,赢得了历史的瞩目。在瓷器世界中,粉彩是唯一能撼动青花霸主地位的瓷器,由于粉彩的色彩丰富、色调淡雅柔和,做工精美,自问世后,立即成为清朝皇室的新宠。

粉彩创烧于康熙晚期,兴盛于雍正、乾隆时期,尤其以雍正一朝制作的粉彩瓷器最为精美,造型、彩绘技法、纹饰图案等方面皆达到空前的水平。

雍正粉彩工艺:

雍正粉彩,以精巧细腻著称于世,具有皇家高贵艺术气息,华丽风格艳而不俗,造型繁的美感,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 都得到空前的发展。粉彩的最大特点是用"玻璃白',打底,而五彩并不使用“玻璃白”。有些盘、碗类小件器物玲珑剔透,在施彩的纹饰周围,侧视往往可见一圈五光十色的“彩晕”。雍正粉彩瓷器的装饰题材以花鸟、山水、人物图案为主。它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技法,突出阴阳向背,浓淡相间,层次清楚,富有立体效果,达到了粉彩瓷器的艺术顶峰。色彩浓墨淡妆,粉润柔和,被称为封建社会“瑰丽的晚霞”,它的美令人难以长时间直视,只能静静观赏。

专家介绍,当时的工匠对粉彩瓷的造型、色彩、线条的制作都非常讲究,从而成就了“雍正粉彩”的辉煌。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它的地釉质量好,无论白度还是透明度都超过了明代永乐的白釉。粉彩颜料除红、黑二色外,其他颜色在烧之前无法区别,颜料配制后必须进行试烧,合乎要求后才能正式彩绘,经低温彩烧后,色彩微微凸出釉面,彩面具有晶莹的光泽,有的粉彩纹饰的边际还显现出彩虹般的光晕。

雍正时期粉彩最美:

雍正粉彩的美要从雍正皇帝说起,世人都知康乾盛世,对于雍正朝知之甚少,其实雍正皇帝在位励精图治,学养深厚,文化艺术攀升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盛世才出,由于雍正皇帝的这些功绩,粉彩作为康熙朝创烧的艺术品更是被真正的发扬光大。

《陶雅》中称赞:“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艳夺目。”雍正粉彩瓷的呈色丰富多变,色泽明亮柔丽,彩料浓淡自然,粉质感强,鲜嫩璀璨,清雅秀美。在一件器物上用色达二十余种,同一种颜色又有浓淡深浅及阴阳向背之分,并且以油料调色,讲究彩料的层次变化,画面粉润柔和,突出画面的阴阳浓淡,富有立体感。

雍正粉彩升值空间大:

此外,由于雍正在位只有短短的13年,雍正粉彩存世稀少,十分难得。粉彩瓷器从2000年开始,价位连年飙升,一直以来其价格就占据清瓷中的金字塔尖。特别是那些系出名门、流传有序或被藏家多年秘藏、鲜有露面的旷世稀珍现身市场,便会掀起一波竞购狂澜。

200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件清乾隆粉彩花蝶如意耳葫芦尊以3304.5万港元成交;2002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一件清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成交;中国嘉德2006年春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盘口瓶以5280万元成交。2009年北京保利春拍中,一件清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以300万起拍后,竞价声四起,终于以1187万元的成交价拍出,创造雍正粉彩盘的内地拍卖纪录;2010年中国嘉德一对清雍正粉彩牡丹蜻蜓碗,350万起拍,经过近二十分钟的争夺,以三倍于估价的1176万元成交;2011年香港苏富比瓷器专拍中,在苏富比的香港拍卖会上,一只雍正官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以4150万港元的惊人价格拍出,更是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世界记录。有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拍卖市场上,共有23件雍正官窑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千万元,2013年4月8日,一件清雍正粉彩「蟠桃献寿」图圆盖盒最终拍出4380万的高价。

深圳鑫宝源提供的此件藏品,雍正款黄地粉彩龙纹天球瓶,圆口,颈部粗短,上阔下敛,球形腹硕大,砂底微凹。外口颈部布满纹饰,腹部装饰有云龙纹,云龙回首观望,张口怒齿吐舌,奋爪腾飞,遒劲威武,一展叱咤风云之态。鼻吻向上外翻,下颚胡须向后飞扬,两鹿角压低贴近向后飞扬的数屡鬃鬓,神采奕奕,惟妙惟肖,鳞片描绘精细,片片单独晕染;颜色绚丽,浓淡相宜; 笔法细致,极为流畅,画面生动传神,气势恢宏,一派皇家之势。龙纹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龙又进一步演变成至尊的王权。腹部龙纹大气磅礴,威猛雄壮,叱咤 风云,是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皇帝的象征。存世极为罕见,公私典藏不过数例,极具收藏价值。

“雍正粉彩”最具收藏价值

据业深圳鑫宝源首席销售总监涂总预测,今后几年,粉彩瓷的价格还将稳步攀升,其精品之作,更是升值空间无可限量。专家称,收藏瓷器,最好能收集到器型完整、造型独特、画工精细者,这类粉彩瓷器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并提醒市民,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各个时期的新仿品和老胎新作粉彩画的粉彩器,选购时应细心鉴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