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 导航 >

雪花蓝瓷器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存世量为什么这么少

雪花蓝瓷器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存世量为什么这么少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为什么古代瓷器好 什么是瓷砖

2020-10-27

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雪花蓝瓷器是一种使用氧化钴作为着色剂,然后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一种瓷器,对于雪花蓝瓷器来说最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蓝色中夹杂白色小斑点,而且在分布上大多都是比较自然的,就好像是片片雪花洒落在蓝色的大地上,在颜色上更加的富有变化,同时风格十分的沉稳和内敛,得到了人们的喜爱。

1、雪花蓝瓷器的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雪花蓝瓷器最早的时候是在宣德时御窑烧制出来的,上面的雪花并不是随意的点缀上去的,而是釉工用嘴衔竹管将蓝釉吹上去的,就好像是雪花一样的飘洒在瓷器之上,所以才会被人们称作是“雪花蓝”。

光光从这个工艺方面就可以看出难度十分的大,可谓是绝活,因此如今留下来的雪花蓝瓷器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就目前所知,只有在天津博物馆与首都博物馆中各自收藏了一个,此外,第三个雪花蓝瓷器在1980年的时候被香港赵先生以370万港元所拍下。

2、雪花蓝瓷器的制作工艺有多难?

光光是从其工艺原理以及存世量之稀少方面,我们就能够很好的了解到雪花蓝瓷器的工艺难度之大的,同时在晚清民国时以及上世纪末出现了很多的仿古作品,在市场中出现了数量巨大的赝品官窑器流向市场,但是在这些赝品中却没有雪花蓝瓷器的身影,因为无法很好的对其进行仿造。即便是到了今天,不管景德镇仿古高手的水平有多么的高超,但依旧是没有人敢尝试雪花蓝瓷器的仿制。

3、雪花蓝瓷器的存世量为什么这么少?

雪花蓝瓷器的存世量除了因为在制造工艺难度高这个因素之外,还和历史有关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1435年正月,宣德皇帝因病暴毙,从此以后掷骰的游戏就不再成为了一个潮流。虽然说在后面的皇帝也都有下令进行雪花蓝瓷器的烧制,但是因为复杂的工艺,所以在难度上十分的高,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成本,所以在宣德之后,雪花蓝瓷器基本上就不再出产了。

到了清代康熙时期,雪花蓝瓷器才又开始重新生产,在这一时期中出现的雪花蓝瓷器在做工上十分的精细,但是在清代以后,雪花蓝瓷器的制作水平大不如前了,无法和这个时期的瓷器相比。

雪花蓝瓷器价格参考:

1:清雍正雪花蓝釉撇口瓶,尺寸:27.3厘米,估价:HKD 8,000,000 ~ 12,000,000,成交价: HKD 21,400,000 ,成交时间:2013.04.08,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3年春季拍卖会。

钤印款识:《大清雍正年制》款 。

此釉色彩独特罕见,又称洒蓝、雪花蓝或青金蓝。于中国多以青金蓝见称,于西方则多称为雪花蓝。釉色斑斓,首见于明代瓷器,传世有不少署宣德款作例。据说是在已烧成而未罩釉的瓷坯胎体上,将混合篮釉吹于器面,然后低温再烧(约摄氏八百至九百度),犹如烧制唐代陶器上的钴蓝釉般。有别于一般明初釉彩,雪花蓝釉色调多样,从天蓝到青金石色,趣意无穷。此釉难以烧成,象征明宣德官窑最富丽华贵及令人惊喜的发展。传世的雪花蓝釉瓷,多为瓷盘,但据近期于景德镇官窑出土发现,宣德时期曾于不同形制瓷器上试验应用此技法,包括盘、高足杯、水仙盆、罐及盘。

2:明宣德雪花蓝刻海八怪兽耳大罐,尺寸:高32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5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4.12.07,拍卖公司: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拍品为传世绝罕的明早期雪花蓝品种,同品种器目前仅见大英博物馆藏品穿花龙纹大盖盒(参见《东洋陶瓷》第五卷大英博物馆,图40),景德镇则有瓷片出土,而无其他博物馆或私人收藏记录。拍品形体硕大,以雪花蓝釉为地,通体阴刻海八怪图案,刻纹上施孔雀绿釉,与雪花蓝地形成强烈对比,极富立体效果和装饰美感。雪花蓝又名青金蓝,为宣德时期创烧,由于工艺难度较大,失败率高,成品稀少,流传至今者更属凤毛麟角。此罐是极为罕见的一个陶瓷品种,在传世器物中几乎找不到与之相似的作品。以此罐为例,装饰只有两色,且花纹颜色与地色为相近色系组合,但对比鲜明,效果独特。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称为“孔雀蓝地绿花”,推许其“雅洁艳丽,无与伦比”,自有其它任何陶瓷品种所不可替代之美不胜收处。而在该书同一处还指出这一品类“基调与景德镇珐华器暗合相通。故而,此罐作为最具典型性的样本,保存较好,为全面认识和探讨明早期官窑中期面貌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如何估量它的价值都不为过。

3:明宣德雪花蓝釉大碗,尺寸:25.3厘米,估价:HKD 1,800,000 ~ 2,500,000,成交价: HKD 4,444,750 ,成交时间:2001.05.01,拍卖公司:香港蘇富比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1春季拍卖会。

《大明宣德年制》款

4:明雪花蓝釉青花西施浣纱大盘,尺寸:高4.3厘米;口径34.2厘米,估价:USD 486,000 ,成交价: USD 638,000 ,成交时间:2019.01.26,拍卖公司:美国国立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9年“四海宝藏”迎春拍卖会。

钤印款识:明宣德。

雪花蓝釉又称“洒蓝釉”。明宣德时景德镇所创。是在烧成的白釉器上,以竹管蘸蓝釉汁水,吹于器表,形成厚薄不均、深浅不同的斑点;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弘治产品稍逊,近于藕荷色或支青色,釉面亦欠匀净,色调深浅不一,但所制暗龙纹盘,里为白釉,外以青金蓝釉为地,龙身施淡孔雀绿彩,颇为精致。此件雪花蓝釉大盘为明代不可多得蓝釉器物之一,极具艺术收藏价值。

5:清雪花蓝釉开光粉彩西厢记人物故事画缸,尺寸:高35.2厘米;口径39.5厘米,估价:RMB 10,000 ,成交价: RMB 19,040 ,成交时间:2018.12.31,拍卖公司:浙江佳宝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赏析:明末清初之际,戏曲流行一时,富家豪门更以养家班自娱。《西厢记》即为当时红极一时的曲目,而成为瓷器装饰的经典题材。此画缸平口折沿,腹部内敛,圈足。外壁施雪花蓝釉为地,海棠形开光内绘西厢记人物故事图,缸内饰有五条金鱼,寓意金玉满堂。整器造型敦实饱满,稳重大气,置文房一隅存书画手卷之用,极为高雅,实乃文房之佳器。综观此器无论在造型还是绘工方面,都体现了清中晚期佳器之典型特征。

6:明宣德雪花蓝刻海八怪兽耳大罐,尺寸:高32厘米,估价:RMB 1,500,000 ~ 2,500,000,成交价: RMB 4,600,000 ,成交时间:2014.12.07,拍卖公司:北京盈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14秋季拍卖会。

为传世绝罕的明早期雪花蓝品种,同品种器目前仅见大英博物馆藏品穿花龙纹大盖盒(参见《东洋陶瓷》第五卷大英博物馆,图40),景德镇则有瓷片出土,而无其他博物馆或私人收藏记录。拍品形体硕大,以雪花蓝釉为地,通体阴刻海八怪图案,刻纹上施孔雀绿釉,与雪花蓝地形成强烈对比,极富立体效果和装饰美感。雪花蓝又名青金蓝,为宣德时期创烧,由于工艺难度较大,失败率高,成品稀少,流传至今者更属凤毛麟角。此罐是极为罕见的一个陶瓷品种,在传世器物中几乎找不到与之相似的作品。以此罐为例,装饰只有两色,且花纹颜色与地色为相近色系组合,但对比鲜明,效果独特。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称为“孔雀蓝地绿花”,推许其“雅洁艳丽,无与伦比”,自有其它任何陶瓷品种所不可替代之美不胜收处。而在该书同一处还指出这一品类“基调与景德镇珐华器暗合相通。故而,此罐作为最具典型性的样本,保存较好,为全面认识和探讨明早期官窑中期面貌提供了鲜活的例证,如何估量它的价值都不为过。

7:清雍正/乾隆雪花蓝釉菊瓣盘,尺寸:直径17厘米,估价:RMB 80,000 ~ 90,000,成交价: RMB 134,400 ,成交时间:2007.11.06,拍卖公司: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2007秋季拍卖会。

菊瓣盘为清代雍正时期的名贵品种,据《清档》记载,雍正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内务府总管年希尧家人郑天赐送来各色菊花式盘十二色,内每色一件。司库常保、首领太监萨木哈呈览。奉旨:着交与烧造磁器处,照此样每式烧造四十件。钦此。”菊瓣盘盘形俊雅,内外满施雪花蓝釉,釉质匀净,底部白釉温润细腻。

8:清康熙雪花蓝釉钵,尺寸:直径22.7厘米,估价:RMB 30,000 ~ 50,000,成交价: RMB 34,500 ,成交时间:2012.09.18,拍卖公司:北京中汉拍卖有限公司,拍卖专场:犹珍12-中国古代瓷珍暨工艺品残器专场拍卖会。

雪花蓝釉又称“洒蓝釉”或“青金蓝”,创烧于明代宣德时期,是在高温素烧的坯体上交替吹蓝釉、白釉数遍,晾干后再入窑经低温焙烧而成。烧成后的釉面上布满蓝白掺杂的斑点,谓“雪花蓝”。入清后康熙时期多有生产,此件钵即为一件标准的康熙洒蓝釉作品,通身施洒蓝釉,发色精良,造型沉稳大气。

taoci52.com编辑推荐

清同治粉彩瓷器,存世量少,值得关注!


清同治一朝时间较短,瓷器制作基本沿袭前朝,制作量和传世量较少。同治期瓷器的胎体除少量官窑品外,一般均显厚重,也有的反之而显轻薄,胎质白而不精,较为粗松,大量民窑器尤甚。以指轻扣圆器的胎体,发出的声音较尖,似金属铜声,此为清末瓷器的共同点。

同治瓷因胎质不坚,施釉也就较稀薄而疏松,釉色泛粉白、莹白,少数青灰,釉面多不平感,又不是细小的皱纹,似小水波一样,俗称“波浪釉”,这也是晚清瓷器的共有特点。

同治期粉彩器较流行。纹饰上多见吉祥如意寓意的图式,画法除人物画外,风格已趋图案化,笔触显拘谨呆板。人物画的一个独特之处是,人物的眼睛常用珊瑚红勾出,眼珠墨色浅淡,常点在红色眼眶线上,粗看似有眼无珠,这是同治朝所独有的,也是鉴识人物纹同治瓷的一个简要方法。同治瓷用彩上多见用黄彩和红彩,官窑的堆彩粉彩器中多见用蓝料彩。

在款识上,同治粉彩器多见红彩楷书款。官窑器多用“大清同治年制”双行六字或“同治年制”四字楷书青花款,少数仿康熙的白地红彩瓷用“同治年制”四字楷书红彩款。还有少量“体和殿制”款的粉彩瓷,字体书写十分规范。另外,还见有金彩款、抹红款,在茶叶末、窑变釉瓷器上多见刻款。民窑瓷器流行红彩篆书图章款,但字体不正、书写潦草。

目前投资同治粉彩瓷器,特别是粉彩陈设瓷器具有升值潜力,收藏投资两相宜。

第一,这个时期粉彩瓷器真品相对较多。

第二,同治粉彩器比同时期民窑青花器价格高,现有“一粉彩器顶三青花”之说。特别是陈设器最具升值潜力。

第三,同治粉彩器最好能收集器型完整,造形独特,画工精细者。

骨瓷的制作工艺


中国是瓷器的发祥地,当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周游世界,把中国的瓷器带到了欧洲后,欧洲各国相继展开了仿制中国瓷器的运动,在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后,在制造成本极高的情况下英国首先发明了骨质瓷这一新的瓷种。骨质瓷无论在原料使用和加工工艺上都有别于其它瓷种。

由于它采用了牛骨煅烧、熔块制备、仿型窑具、二次烧成等多种特殊工艺,在熔烧温度差极窄(正负5度)的情况下制作而成,和其它瓷种比较,具有瓷质细腻、声响如馨、花面秀丽、触感舒适、陈设高雅等特点,曾长期成为英国皇家贵族的专用品。

至今,世界上能生产骨质瓷的国家仍然寥寥无几,年产量也极为有限。有幸使用骨质瓷产品仍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享受。

手绘骨瓷特点

骨瓷具有瓷质细腻、表面光滑、重量轻等特点,是各大饭店宾馆的首选。

手绘骨瓷因其全部都是由手工绘制而成,所以其灵活性很大,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绘制。

本店的骨瓷均是手工绘制,可以为您及您的家庭定做个性化的餐具、瓷器,尽显您的个性风采!

骨瓷(bone china)

一种高级软质瓷。旧称骨灰瓷。具有瓷质细腻、白度高、半透明度好、器皿形状规整、画面光亮等特点。

广泛用于制作高档日用瓷和高级陈设瓷。骨瓷由英国斯塔福德郡的J.斯波德于1794年研制成功。

英国是骨瓷生产大国。日本、德国、比利时、法国也产骨瓷。中国唐山市第一瓷厂于1965年制成首批骨瓷。

骨瓷由磷酸钙作熔剂的“磷酸盐-高岭土-石英-长石”组成。

其中磷酸钙由兽骨经煅烧后的骨灰中获得,在坯料中约占50%。坯体成型后,经1240~1280℃高温素烧,然后将素胎磨光、施釉,再于1080~1140℃高温下进行釉烧,经彩饰,烤烧得成品。

骨瓷因原料塑性较差。烤烧中易变形,瓷质易变色,故骨瓷生产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

陶瓷制作工艺发展概况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人的自身的完善。早在人类的童年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制作陶器,泥土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对象之一。也许是天性使然,人类和泥土天生就具有一种亲和力,这也许是来自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而由粘土为原料烧制的陶器自产生那天起也是作为实用器皿出现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陶瓷因材料的丰富性,制作的目的及功用不同,加工成型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种类。从广义上讲,陶瓷是经由人的劳动,将黏土成型,然后经火烧成,高温烧结,并为人所利用的器物;根据陶瓷制品在原料、制作工艺、烧成温度上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陶器和瓷器两大类。陶瓷的制作是一门专门的技术,它的制作有五个阶段:原料备制、成型、上釉、装饰、烧成,其中成型和装饰工艺是最能感受和展现陶瓷的材料特征的。陶瓷制作工艺的成熟是在技术发展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是孕育在陶瓷本身发展的过程中,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所以通过了解陶瓷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我们可以更清晰、透彻的了解陶瓷的制作工艺。

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陶器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由渔猎社会转变为定居的农业社会的产物。远古时代的中国先民就有了制陶活动。陶器的出现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陶器在人类生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了生活用具,而且也加强了定居的稳定性。考古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片,经碳14测定,距今约 11018-9690年。一般来说,远古时代人们制陶的原料是就地取材后经过一定选择的,不是一般的黄土,当时的制陶原料是采用红土、沉积土、黑土或其他粘土,经过淘洗去掉杂质得到的,可塑性较黄土好,而且其中铁的含量较黄土高,因为铁的化合物在烧成的过程中起着助熔的作用,可以降低烧成温度。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的制作方法也初有雏形,小型的器皿用捏制法,器壁上常常遗留有指纹,器型也不大规整。较大的器物采用泥条盘筑法,是把陶土搓成泥条,然后圈起来,一层一层叠上去盘筑成器形,在陶坯还没有全干的时候用某种工具例如木片、卵石等把陶坯的表里打磨光滑,这时制陶的技术已经能够制作出非常优美的“彩陶”。“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黑色是锰化物颜料,红色是赤铁矿颜料,是在陶坯制备好之后画在陶坯上的,然后入陶窑去烧,形成美丽的图案。

宋哥窑的瓷器存世量有多少


“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因水而闻名天下,这曾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而折腰。而山东济南这座“泉城”里面的水色,从七十二名泉到大明湖,无不是景色秀丽,风情旖旎。在我们去到济南这座城市也一定会去逛下辛弃疾祠,李清照祠。他们是宋代有标志性风格的两大诗人,婉约派代表李清照和豪放派代表辛弃疾都是济南人,这我们说到这宋代的诗人不得不提的就是,在宋朝时的一位大诗人,他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就是宋代大诗人——柳永,他在去世之前还曾点名要就其陪葬品要有“哥哥窑”。

而这所谓的“哥哥窑”,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南宋哥窑”,也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说要讲的主角。南宋哥窑其实就是青瓷的一种,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五大名窑之一,但是也也仅仅只是在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考古学家们都没有找到哥窑的准确遗址,但是也有着众多的说法,大家都是众说纷纭,各执己见。

南宋哥窑至今所流传于世的瓷器数量极少,具有效统计,所知道及记载的瓷器数量不到六十件,它们也有在国家的各大艺术博物馆中属于国家级藏品,流落在民间的更是微乎其微,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地步,其艺术观赏价值极高,收藏价值更是无法估计,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有价无市的地步,这也使得南宋哥窑瓷器深受海内外艺术收藏家们的喜爱。

南宋哥窑瓷器也正是因为它有稀有性使得早在明清时期就有着其仿制品的出现,由此可见其艺术收藏价值之高,所以在辨别南宋哥窑是需要从哥窑的胎釉特征、瓷器瓶身绘画内容的装饰特点、南宋时期的时代风格以及瓷器瓶身老旧痕迹等特点来辨别哥窑瓷器的真伪。在辨别哥窑瓷器是不仅需要我们拥有其专业的鉴定知识还需要我们拥有火眼金睛般的鉴赏技巧,但是由于南宋哥窑瓷器流传于世的瓷器实在稀有,所以在市场上想要捡漏,这种可能几乎是没有的。

南宋哥窑瓷器稀有,价格昂贵其艺术观赏价值极高,它不仅代表的是我国宋代烧瓷技艺的高超更是代表了我国文化的传承,历史的变迁,它用着它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氧化铝陶瓷制作工艺


氧化铝陶瓷目前分为高纯型与普通型两种。高纯型氧化铝陶瓷系Al2O3含量在99.9%以上的陶瓷材料,由于其烧结温度高达1650—1990℃,透射波长为1~6μm,一般制成熔融玻璃以取代铂坩埚:利用其透光性及可耐碱金属腐蚀性用作钠灯管;在电子工业中可用作集成电路基板与高频绝缘材料。普通型氧化铝陶瓷系按Al2O3含量不同分为99瓷、95瓷、90瓷、85瓷等品种,有时Al2O3含量在80%或75%者也划为普通氧化铝陶瓷系列。其中99氧化铝瓷材料用于制作高温坩埚、耐火炉管及特殊耐磨材料,如陶瓷轴承、陶瓷密封件及水阀片等;95氧化铝瓷主要用作耐腐蚀、耐磨部件;85瓷中由于常掺入部分滑石,提高了电性能与机械强度,可与钼、铌、钽等金属封接,有的用作电真空装置器件。其制作工艺如下:

一、粉体制备:将入厂的氧化铝粉按照不同的产品要求与不同成型工艺制备成粉体材料。粉体粒度在1μm微米以下,若制造高纯氧化铝陶瓷制品除氧化铝纯度在99.99%外,还需超细粉碎且使其粒径分布均匀。采用挤压成型或注射成型时,粉料中需引入粘结剂与可塑剂,一般为重量比在10—30%的热塑性塑胶或树脂?有机粘结剂应与氧化铝粉体在150—200℃温度下均匀混合,以利于成型操作。采用热压工艺成型的粉体原料则不需加入粘结剂。若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干压成型,对粉体有特别的工艺要求,需要采用喷雾造粒法对粉体进行处理、使其呈现圆球状,以利于提高粉体流动性便于成型中自动充填模壁。此外,为减少粉料与模壁的摩擦,还需添加1~2%的润滑剂?如硬脂酸?及粘结剂PVA。

欲干压成型时需对粉体喷雾造粒,其中引入聚乙烯醇作为粘结剂。近年来上海某研究所开发一种水溶性石蜡用作Al2O3喷雾造粒的粘结剂,在加热情况下有很好的流动性。喷雾造粒后的粉体必须具备流动性好、密度松散,流动角摩擦温度小于30℃。颗粒级配比理想等条件,以获得较大素坯密度。

二、成型方法:氧化铝陶瓷制品成型方法有干压、注浆、挤压、冷等静压、注射、流延、热压与热等静压成型等多种方法。近几年来国内外又开发出压滤成型、直接凝固注模成型、凝胶注成型、离心注浆成型与固体自由成型等成型技术方法。不同的产品形状、尺寸、复杂造型与精度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成型方法。

摘其常用成型介绍:

1、干压成型:氧化铝陶瓷干压成型技术仅限于形状单纯且内壁厚度超过1mm,长度与直径之比不大于4∶1的物件。成型方法有单轴向或双向。压机有液压式、机械式两种,可呈半自动或全自动成型方式。压机最大压力为200Mpa。产量每分钟可达15~50件。由于液压式压机冲程压力均匀,故在粉料充填有差异时压制件高度不同。而机械式压机施加压力大小因粉体充填多少而变化,易导致烧结后尺寸收缩产生差异,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干压过程中粉体颗粒均匀分布对模具充填非常重要。充填量准确与否对制造的氧化铝陶瓷零件尺寸精度控制影响很大。粉体颗粒以大于60μm、介于60~200目之间可获最大自由流动效果,取得最好压力成型效果。

2、注浆成型法:注浆成型是氧化铝陶瓷使用最早的成型方法。由于采用石膏模、成本低且易于成型大尺寸、外形复杂的部件。注浆成型的关键是氧化铝浆料的制备。通常以水为熔剂介质,再加入解胶剂与粘结剂,充分研磨之后排气,然后倒注入石膏模内。由于石膏模毛细管对水分的吸附,浆料遂固化在模内。空心注浆时,在模壁吸附浆料达要求厚度时,还需将多余浆料倒出。为减少坯体收缩量、应尽量使用高浓度浆料。

氧化铝陶瓷浆料中还需加入有机添加剂以使料浆颗粒表面形成双电层使料浆稳定悬浮不沉淀。此外还需加入乙烯醇、甲基纤维素、海藻酸胺等粘结剂及聚丙烯胺、阿拉伯树胶等分散剂,目的均在于使浆料适宜注浆成型操作。

三、烧成技术:将颗粒状陶瓷坯体致密化并形成固体材料的技术方法叫烧结。烧结即将坯体内颗粒间空洞排除,将少量气体及杂质有机物排除,使颗粒之间相互生长结合,形成新的物质的方法。

烧成使用的加热装置最广泛使用电炉。除了常压烧结即无压烧结外,还有热压烧结及热等静压烧结等。连续热压烧结虽然提高产量,但设备和模具费用太高,此外由于属轴向受热,制品长度受到限制。热等静压烧成采用高温高压气体作压力传递介质,具有各向均匀受热之优点,很适合形状复杂制品的烧结。由于结构均匀,材料性能比冷压烧结提高30~50%。比一般热压烧结提高10~15%。因此,目前一些高附加值氧化铝陶瓷产品或国防军工需用的特殊零部件、如陶瓷轴承、反射镜、核燃料及枪管等制品、场采用热等静压烧成方法。

此外,微波烧结法、电弧等离子烧结法、自蔓延烧结技术亦正在开发研究中。

四、精加工与封装工序:有些氧化铝陶瓷材料在完成烧结后,尚需进行精加工。如可用作人工骨的制品要求表面有很高的光洁度、如镜面一样,以增加润滑性。由于氧化铝陶瓷材料硬度较高,需用更硬的研磨抛光砖材料对其作精加工。如SiC、B4C或金刚钻等。通常采用由粗到细磨料逐级磨削,最终表面抛光。一般可采用<1μm微米的Al2O3微粉或金刚钻膏进行研磨抛光。此外激光加工及超声波加工研磨及抛光的方法亦可采用。

有些氧化铝陶瓷零件需与其它材料作封装处理。

古代陶瓷制作工艺与现代的区别


古代陶瓷制作工艺与现代的区别。

古瓷泥料用水碓舂制或用石碾压制,故颗粒粗,烧成后胎质不够致密,孔隙多;现代泥料用机械粉碎,真空炼泥,烧成后胎质致密,几乎无孔隙。

器物成型工艺。古代陶瓷器的制作曾使用多种方法成形,如盘条法、模合法、拼接法、拉坯法等,但单论瓷器生产,除方形或多边形器用拼接法(俗称“镶器”)外,一般圆形器物无论大小高低皆常用拉坯法成形,直到近代才出现注浆成形法。因此,凡隋唐以后的圆形立件器物如酒壶、花瓶、尊、罐等若用模制法或注浆成形者,大抵皆为赝品。

修足工艺。古代瓷器中除立足器(如三足、四足鼎;三足、四足炉;多足砚)、汤勺等以外,一般圆器和琢器都要以器底同台面接触放置,这就出现了对底部的加工和修削,也就出现了平底、凹底、圈足等不同形状。由于社会审美意识和工艺技术的社会习惯性作用,历史上对古瓷足底的处理是有规律可寻的,这也就为我们鉴定古瓷的时代提供了一个方面的依据,使我们可以根据被鉴定物的器足特征进行有利于综合结论的鉴定。

大体说来,唐代较早时期流行饼形足,中唐前后出现玉璧底,往后变为环形足,至唐末开始出现浅圈足。自五代开始圆器流行圈足,虽然高、低、厚、薄、尖、圆各有不同,但仍然可以找出带有时代性的规律。

宋代瓷器环球存世量多少


汝窑以烧制青瓷着名,有天青、豆青、粉青诸品。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汝窑创烧于北宋晚期,为宫殿御用瓷器。南宋时期汝窑瓷器存量就非常稀疏了,后代关于汝窑瓷器又有“宋瓷之冠”美誉。存世的汝窑瓷器都是国宝中的国宝,国际范围内仅存汝瓷有65件,且不说瓷器质量,单纯从期间以及存量来看汝窑瓷器就非常名贵。

汝窑莲花式温碗

以莲花或莲瓣作为器物之纹饰及造型,随释教之传入而盛行,今后更取其出泥不染之习性,涵义耿介,广为各类器所选用。该器状似未盛开莲花,线条温和婉转,高雅清丽。以其高雅造型,温和不透明釉色,在传世不多之汝窑器中,更显名贵。现存于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该院瓷器藏品中的镇馆之宝,台湾同胞称十吨黄金不换。除别的台北共藏有汝窑瓷器21件,且都是被视为国宝级其他文物。

天青釉弦纹樽

此樽仿汉代铜樽造型,器形规整,仿古逼真,釉色莹润亮光,浓淡比照自然。外壁近口及近足处各凸起弦纹两道,腹中部凸起弦纹三道。里外满施淡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要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以外,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亦收藏一件。名列第三批国家发布的永世克制出境展览国宝名单,为故宫的镇馆之宝;而北京故宫藏有的宋代汝窑也仅有17件。

天蓝釉刻花鹅颈瓶

汝瓷以贵重玛瑙为釉,色泽共同,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被称之为“纵有腰缠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出土于狂风清冷寺汝窑遗址,颈部长腹分别刻以折枝莲花,器表满施天蓝釉,亮光润泽,充满开片。瓷瓶为传世御用汝瓷中绝无仅有;更饰以天蓝釉,生存齐备无损,真实弥足名贵。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宋汝窑盘

这件著作选用芝麻状细钉支烧,通体满施天青釉,釉色莹厚青绿,釉面充满微小不规则的开片,看上去有一种素雅清逸的美感。此器制作工细,釉质纯净,开冰裂纹片,是宋代汝窑瓷器中的上品。其题字标明此器为其时供奉宫殿的器物。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也是一件国宝级文物,上博共藏宋汝窑8件。

天青釉葵花洗

汝窑瓷器除了上面所说的之外,另有流失国外以及民间个人收藏的,其间英国戴维基金会有7件,其他散藏于美、日等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约10件。这件国宝天青釉葵花洗是七十期间转入日本收藏,并以两层梧桐木盒珍之。2012年4月4日,以2.0786亿港元成交,改写宋瓷国际拍卖记录。

瓷器知识:传承千年的瓷器制作工艺 知识镜头


瓷器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无论是在家居装修,还是在餐厅、咖啡厅、酒店等公共场所,瓷器的点缀都可以让整个

知识镜头 传承千年的瓷器制作工艺

瓷器如今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无论是在家居装修,还是在餐厅、咖啡厅、酒店等公共场所,瓷器的点缀都可以让整个空间更加灵动,充满艺术气息。那么对于中国传承千年的瓷器制作工艺,你了解多少?

一、淘泥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来,多少精品陶瓷都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变而来,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陶瓷艺术品,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知识镜头 传承千年的瓷器制作工艺(图片来自网络)

四、印坯

拉好的瓷坯只是一个雏形,还需要根据要做的形状选取不同的印模将瓷坯印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五、修坯

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修坯又分为湿修和干修。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尘土,为接下来的画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备工作。

七、画坯

在坯上作画是陶瓷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无论怎样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八、上釉

画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涩,上好釉后则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荡釉、喷釉、刷釉等。

九、烧窑

千年窑火,延绵不息,经过数十道工具精雕细琢的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现在的窑有气窑、电窑等。

十、成瓷

经过几天的烧炼,窑内的瓷坯已变成了件件精美的瓷器,从打开的窑门中迫不及待地脱颖而出。

十一、成瓷缺陷的修补

一件完美的瓷器有时烧出来会有一点瑕疵,用JS916-2(劲素成)进行修补,可以让成瓷更完美。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雪花蓝瓷器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存世量为什么这么少》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雪花蓝瓷器制作工艺是怎样的 存世量为什么这么少》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古代瓷器为什么这么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