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知识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景德镇珐华瓷器的汗青以及市场近况

景德镇珐华瓷器的汗青以及市场近况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11-14

景德镇古代瓷器。

关于叙述珐华器的册本及文章很少,辨别真伪以及细节形貌的文章更是少之又少。在此,借朋侪收藏的一件大明宣德年制珐华彩满池娇纹梅瓶的实物来观赏和探究一下景德镇烧制的珐华器的魅力。

珐华器的汗青以及市场近况:

据民国时期闻名收藏观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纪录:“由于法花质釉的情况与元代的瓷器物相近,故人们多以为它是始自元代。明代法花的用途较为广泛,故法花在釉质等统统方面都要比元代进步。清初汉族民间尚有制造法花的,雍正以后则制止制造。”

珐华又可写作“珐花”“法华”,是一种低温釉陶瓷,在元代由山西晋南地域创烧的民窑器,为陶胎;明代永乐年景德镇开始仿烧珐华器,为瓷胎;清初汉族民间尚有少量制造珐华器,至雍正以后则制止制造。

明宣德 珐华彩满池娇纹梅瓶

珐华在明清景两代的景德镇陶瓷生产中并不占主流;珐华的团体色调以蓝、黑、紫色为主,这种色调固然明快,但却并非是国人喜好的传统色调,因此珐华从一开始就难获众人痛爱;山西珐华和景德镇珐华创烧制工艺大同小异,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别,制作汗青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区相对较少,以是,能生存齐备、传播至今的产物并不多见。鉴于以上诸点,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珐华佳构更是凤毛麟角。

珐华产量不多,不能形成较大的收藏体系,使得很多人不相识珐华器,更无法判定珐华器的真伪,珐华器的判定、研究不存在权势巨子,这就使很多收藏家对珐华器的收藏望而却步。

山西陶胎珐华器与景德镇瓷胎珐华器的区别

珐华器的装饰伎俩是,在修睦的胎体上先镌刻斑纹图案的表面和浅条,再用毛笔蘸瓷浆在纹饰表面线中堆起线条,入窑高温烧成素胎,再在烧好的素胎上按各种斑纹图案,施以蓝、白、黄、紫、绿、孔雀蓝等彩釉,二次入窑低温烧成。山西和景德镇的珐华器在制作工艺上根本相似,重要区别于胎质和釉色:

(1)山西珐华器的胎质为陶胎,陶胎是用含各种矿物黏土低温烧制而成,胎体较松懈而粗糙,器型给人感觉较为粗笨。景德镇珐华器的胎质为瓷胎;瓷胎利用高岭土烧制而成 ,胎体较为精密坚固,器型看起来紧致。

(2)山西珐华器的釉色以蓝色、绿色、黄色、紫色、玄色等多种色调为主,颜色美丽明快,釉面较粗糙光泽暗哑。景德镇珐华器的釉色以黄、绿二色为主,釉色精致光泽透亮。

(3)山西珐华器用黏土制胎及描画图案表面,因黏土较为粗糙,纹饰表面线中堆起线条也较为粗糙,从胎体到图案,山西珐华彩给人感觉鸠拙而粗糙。景德镇珐华器用高岭土制胎及描画图案表面,高岭土较黏土精致光滑,纹饰表面线中堆起线条较精致,因此,景德镇珐华器更风雅雅观,釉面发色更亮丽。

(5)山西珐华器随时间的长远,釉面目面貌易脱落。而景德镇珐华器的釉面根本保持精良,纵然受土沁,用净水洗濯不会脱釉。山西珐华器和景德镇珐华器制作工艺根本相似,由于两者利用的胎土差别而产生的结果也差别。高岭土一样平常利用高温烧制,过于低温无法烧制成型,而珐华器属于低温烧制的。因此,景德镇珐华器的工艺难度更高,数目更少。

珐华彩鸳鸯戏水荷花池纹梅瓶的概况:

⑴梅瓶造型:这是常见而且早已出现的瓷器造型,瓶口微小,瓶颈短,肩宽,鼓腹,至瓶底变窄,高36.6厘米,口径6.6厘米,腹宽19.8厘米,底宽12.2厘米,小口,圆唇外卷,短束颈,溜肩,腹修长,束腰,至底外伸延,是珐华器中常见的器形,为明中期的情势,多为景德镇仿烧。

(2)纹饰:梅瓶孔雀绿地,分七层构图,底层画八大码快意云纹,边框及云纹用黄色填釉;第二、四、六层用花带隔断,用棕色填釉;第三层在甁的腹部,绘出一副荷塘月色的情形,荷花荷叶为主题,围绕着水草,四对鸳鸯戏水。荷花用黄色填釉,荷叶、水草用浅绿色填釉,四对鸳鸯模样形状各异,一对鸳鸯一前一后,前面的转头蜜意的凝视着朋友,另一对鸳鸯也一前一后,前面的那只发急的转过身伸长着脖子,好像在召唤着朋友,恐怕它丢掉似的,一副发急告急的样子,甚是风趣。第五层在梅瓶的肩上,绘的是明代典范的缠枝莲斑纹,四朵莲花分别用红、棕两色填釉。第七层画的芭蕉叶纹,绘在甁颈处,用浅绿色填釉,叶与叶之间用棕色隔断。

(3)釉色:孔雀绿釉色彩沉静而不失靓丽,颠末快要600年的风吹日晒、土埋水沁,釉面留下深浅不一的土锈斑的陈迹。而在我得到这件梅瓶的时间,用水反复洗濯,用稀释的洗涤剂洗濯,土沁的陈迹依然还在。只管情况光阴的冲刷,在一些受沁较浅的釉块里,还能感受到釉色透出来的玻璃质感的柔润光泽,仿佛一位颠末光阴沉淀的气质玉人。

(4)胎底:胎底无釉,质地坚固精密,黑黄的土锈斑已经吃进胎体。

珐华彩满池娇纹梅瓶老化陈迹真伪探究:

在专业人士总结的《古瓷器判定术语表明》形貌中,从梅瓶胎体和釉面里探求对比符合老化迹象的陈迹。

(1)土沁:

是古陶瓷辨别的一大要素。现在的玩古陶瓷人是视土沁为宝的,好像名贵的水平更甚于器物自己。土沁用净水反复冲洗,土沁痕不能洗掉,用稀释的洗涤剂洗过,从釉面还依然看到,土沁痕厚薄、轻重不匀称的分布依附在梅瓶釉面里。

(2)缩釉洞眼:窑里烧成,胎中有易燃物,或有可气化的固体,遇火消散,继而釉面紧缩,其内空洞无定形,内黑暗。

(3)吐筋线:

低温瓷,开片后,在片缝上会生长起一道隆起的线,差别的胎质,则色差别。仿不出。古瓷出土后,也会渐渐天生吐筋线,但要在片缝的底子上形成,而且需颠末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吐筋线,是判断古瓷的一个紧张特性,而且轻易感知到。

梅瓶釉面通过50倍放大镜观察可以清楚看到吐筋线,和形貌的符合。

(4)水流痕:是指古瓷在封闭的空间,长达数百年,其附近的物体挥发的水汽聚集流淌的陈迹,有动感。一样平常为深黄色,很难洗净。仿者,易洗。与土藏气丶土脏气有别。水流痕,也是判定为古瓷的一个紧张的证据,而且用轻易肉眼辨别出。

(5)亚光:因釉面年久老化,而天生的一种暖和的暗淡的光。又称一片光。年越久,越暖和。尚没听说能仿出者。因出窑十多年后,釉面结晶体分化瓦解,晶格组织之间,开始连续产生无数肉眼观察不到的隔断,并随着年代的增长而加大,从而光线不能直射,产生散漫光,故见到的是亚光。亚光,是判断古瓷的一个紧张特性。

(6)陈酸班:恒久受酸的有机物感化,而形成的斑,斑痕深入胎骨,坑洼显着,坑洼边沿有锐角。而仿品的酸咬斑,是急拿,有含糊感.并只是外貌。

(7)脱粉:是指陶瓷外貌,因长年风化,经洗濯,抚摸有粉状物脱落。难仿。比脱粉风化稍微些的是发粉,发粉一样平常只出如今高古瓷上。

(8)火石红:是指古瓷露胎处,表现赤色,也有黄赤色,紫赤色,灰赤色、褐色等.个别火石红严峻者,也可从胎上爬上釉面一、二毫米。又分出窑时便有的,称“窑成火石红”;出窑后渐渐形成的,称“后天火石红”。

此梅瓶胎底显红褐色的火石红征象,同时有显着土沁想象。

珐华彩满池娇纹梅瓶综合叙述

此梅瓶在肩部落款“大明宣德年制”,构图相沿元代风格的装饰图案,分多条理构图,绘画装饰图案有明代常用的八宝码纹饰、芭蕉叶纹、缠枝莲纹等纹饰。梅瓶纹饰表面线中堆起的线条清楚风雅,因恒久土沁入胎,釉面光泽随土沁深浅而显现出亚光及透亮差别的光泽。用100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没有发现气泡存在,这一特性当代工艺无法仿照,而且在梅瓶上共有8处老化迹象。

综合上述特点,此件满池娇纹梅瓶是在大明宣德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珐华器无疑。

珐华器的收藏代价被低估

山西珐华器在元代由山西晋南地域创烧的民窑器,明代永乐年景德镇开始仿烧珐华器,至清初汉族民间尚有少量制造珐华器,至雍正以后则制止制造。据史料纪录,景德镇珐华器仅有快要400年的烧造汗青,其生产和制作工艺程度到达了空前绝后的高度,并以其复杂而特别的制作工艺和美丽而明快的低温彩釉,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独特汗青职位的一朵壮丽的陶瓷奇葩。

珐华彩白莲纹卧足盌

景德镇珐华器在工艺上是仿照山西珐华器的烧造技能,由于接纳的质料差别,低温釉接纳高岭土烧制,工艺难度更高,制品率相对低。而景德镇接纳的高岭土品格高于山西的黏土,烧制出的珐华器从胎体到釉的发色,品格都高于山西珐华器。

复杂而特别的制作工艺,制品率低,是造成景德镇珐华器烧造汗青不长的缘故原由之一。

现现在可看到的珐华器藏品中,多数是山西烧造的,而景德镇烧造的珐华器藏品少之又少,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佳构更是凤毛麟角。

收藏遵行真、精、稀的原则,景德镇烧造的珐华器被忽视,代价严峻被低估了。

taoci52.com扩展阅读

认识珐华器


珐华器,亦称珐花器或法花器,是一种以蓝、绿、紫、白等我种釉色为基调的低温彩釉陶瓷器。它是在琉璃的基础上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陶瓷界有人认为是琉璃与珐琅的结合体。

据民国时期著名收藏鉴赏家赵汝珍所著《古玩指南》一书记载:“由于法花质釉的情形与元代的瓷器物相近,故人们多认为它是始自元代。明代法花的用途较为广泛,故法花在釉质等一切方面都要比元代进步。清初民间尚有制造法花的,雍正以后则停止制造。”在珐华器短短三四百年的发展史中,其生产和制作工艺达到了空空前绝后的高度,并以其复杂而特殊的制作工艺和艳丽而明快的低温彩釉,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历史产位的一朵绚丽的陶瓷奇葩。

据有关文献记载,珐华器的主要产地在山西的蒲州、平阳霍州等晋南地区,以及陕西、河南等部分地区。其中山西晋南地区生产的珐华器最负盛名。明代山西生产的珐华器,主要是器型小较的花瓶、香炉等陈设器,其形精巧玲珑,华丽活泼,观赏价值和陈设价值很高。正是由于这种特殊工艺成就,竟使得景德镇也仿效山西珐华器的制作工艺,生产出了一批数量极少的景德镇珐华器。山西和景德镇的珐华器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似,主要区别于胎质和釉色:山西珐华器的釉色以蓝色、孔雀绿色、黄色、紫色、白色等色调为主,景德镇珐华器的釉色以黄、绿二色为主。由于这两种珐华器生产工艺的复杂和特殊,制作历史的短暂以及其生产的地域相对较少,所以,能保存完好、流传至今的产品并不多见,传诸于世藏宝于民的精品更是凤毛麟角。

事有凑巧。前不久,笔者从一位藏友的家中,有幸鉴赏到了一组雕塑精细、色彩艳丽的珐华器。其中,有侈口的形似玉壶春瓶或赏瓶的器型,也有平口的形似天球瓶或胆瓶的器型,瓶身上分别雕塑着立体感极强的牡丹、梅花、兰花、菊花等各种花卉纹饰,底子上分别施有宝石蓝、孔雀绿、金珀黄、松香黄等各种低温彩釉。器型精巧玲珑,色彩明快艳丽。全部器物的高度均为16厘米至17厘米,大小相差无几。瓷质均为陶胎。从其制作的工艺、艳丽的色彩、古朴的包浆、釉面的开片等来看,这组珐华器很可能属于元末明初的产品,距今至少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传世稀少,保存完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珐华(低温釉陶)溯源


“法花之品萌芽于元,盛行于明”这是清代学者许之衡在他的论著《饮流斋说瓷》“说花绘“一节中对珐华器发展状况的简单概括。 

珐华,又叫法花,粉花,是一种低温釉陶,因晋南口音,“粉”“法”相近,乃被古玩商讹传为“法花”,相传已久。⑴也有的直接把珐华,法花,粉花,看作一种陶瓷的装饰技法,直接称为“法花三彩”⑵或“三彩法华”⑶但现在人们已习惯称其为珐华了。

实际上,珐华这种低温釉陶,无论是在工艺上,还是在釉色上都与历史上早已出现的琉璃极为相似,因而,也就有了珐华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即为琉璃的派生的说法,有时亦很难和琉璃区别。

琉璃,早在东周时代即已出现,最初并无固定的名称,玻璃与琉璃常被认为是同一品种,很难界定。⑷此外,三彩,金银釉,缭瓦也均被称为过琉璃,究其命名之源,是沿用了魏晋时代从海市进入的色玻璃类的琉璃而得名的。⑸后来,人们又把玻璃类的琉璃叫做料器或烧料,而琉璃之名,才逐渐地成为了铅釉陶器的专称。但那时的琉璃质料不纯,釉色也极为单调。

北魏,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型的生产琉璃的场所,仅建筑用的琉璃产品,就可以装修一座“容百余人”的行殿。⑹但这个专为北魏统治集团服务的琉璃工场,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与北魏政权相始而终,可谓历史上的昙花一现。

在此之后的北魏、北齐、北周,连年的战争,对手工业的生产破坏极其严重。琉璃的生产也几乎停滞了,史书也无记载。一直到隋代,才在《隋书· 何稠传》中发现了一些零星的叙述:“时中国久绝琉璃之作,匠人无敢措意。稠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7)何稠用绿瓷充当琉璃,却只能做到外观上的相似,以此博得隋文帝杨坚一时的高兴。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很少接触琉璃,对琉璃的生产工艺更是不够了解,所以觉得何稠用来充作琉璃的绿瓷“与真不异”。由此可窥见当时琉璃的生产状况。

发展到了唐代,琉璃的生产再度兴起,并逐渐在民间普遍开来,釉色增加到了蓝、黄、赭、白等色。明代顾起元在他的《客座赞语说略》中写道“唐末尚琉璃钗钏”。说明当时的琉璃工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当时在景德镇又修建了琉璃窑,专门生产琉璃。

元代,琉璃工艺在寺庙和宫殿的建筑上取得了普遍的应用,有了长足的进展,它主要被应用在宫殿和寺庙建筑的屋脊上。“琉璃瓦饰檐脊”(8)据《元史·百官志》记载:“中统四年,设置琉璃局,管理制作琉璃的事物”(9)元至元十三年,在大都又建造了四个窑场,制作素白琉璃。(10)可见,当时的琉璃制作也有了高超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成熟的阶段。除用于建筑,元代的琉璃还用来制作工艺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元至正元年的琉璃香炉。(11)便是典型一例,它炉身前面凸雕一枝牡丹花,后面两枝,前后面各有一条龙,上面凸雕莲花,三足上还凸出为兽面,它做工精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由此可以看出,元代的琉璃制作工艺以及装饰风格均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且发展也是较为成熟的。

瓷器知识: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景德镇茶具特点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

景德镇茶具特点 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景德镇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著称,用如此精品品鉴茶艺,是每个爱茶之人不能错过的妙事,那么景德镇茶具特点是什么?如何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有没有瑕疵是不是正品呢?下面随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一、景德镇茶具的特点

1、景德镇的瓷器特点就是白瓷质如洁玉,釉质润得像镜子,而且和瓷胎纸一样薄,透过光能看透背面。

2、瓷杯轻轻互扣,发出的声音清脆如玉石。

景德镇茶具的特点

3、景德镇茶具的做工都非常精致器形周正,圆润自然,没有变形和别扭之感。

4、釉色光洁,色度一致,不会出现砂钉、气泡眼、脱釉的情况。

5、瓷器上绘制的图纹颜色不艳不晦,不浅不深,光泽内蕴。

景德镇瓷器茶具

二、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1、查看茶具底部

辨别景德镇瓷器茶具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茶具的底部,景德镇瓷器底部都会有“景德镇”、“景德镇制”、“中国景德镇”等字样,而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具是绝对不会有的,他们往往会在这茶具底部加上“景德镇彩”,很多朋友上当。

2、挑选手绘茶具

景德镇瓷器会有贴花和手绘两种,贴花价格较为便宜,而手绘通常会价格贵一点,但如果你购买手绘的景德镇瓷器茶具会有80%以上是正宗的,而贴花很大的可能会是假货。

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

3、放在手心转一圈

把手指用水沾湿,把景德镇瓷器茶具放到手心进行转一圈,看能不能听到声音,正宗的景德镇瓷器茶具听起来声音清脆没有杂音。

4、细看细摸外表

景德镇瓷器茶具有很明显的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故在挑选时可以细看茶具的做工是否光滑精细,细节等地方是否处理光滑。

小编提醒:选择购买景德镇瓷器茶具要去正规的店里,这样可以避免选择到假景德镇瓷器茶具。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分享的景德镇茶具特点,景德镇瓷器茶具辨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景德镇茶具的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装修选齐装,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10秒极速获取报价还能免费获取四套设计方案,更有装修管家全程跟踪服务,抓紧行动吧!

景德镇高仿古瓷器 搅乱全球收藏市场


元朝以来,不少出色的瓷器都在景德镇的御窑出产,当中包括“青花瓷”。如今拥有超高瓷器制作技术的景德镇,却出产了大量仿真度极高的假古瓷,扰乱了全球的瓷器市场。

路透社报道,中国古董艺术品巿场畅旺,赝品制造者和商人近年均插手利润富厚的假瓷器交易,而且日益全球化。分析指,由于收藏者对拍卖的古董真伪缺乏信心,将危害整个行业。

中国著名瓷器重镇景德镇东边的寂静山腰,一队陶工在守卫森严的秘密砖窑内辛劳工作,将湿的高岭土仿制明朝和清朝瓷器的制模。

在拍卖会上,主持人手持一个仿制清朝碗,摆放到原品旁边,两只碗近乎一样。主持人拿着仿制品说:“100分为满分,这只碗我打85分。”他的手指在光滑的釉料和碗底的雍正皇帝标记上游走,并补充说:“拍卖行和买家经常都说不出(两只碗的)分别。”主持人又表示,这只碗可在巿场上以10万美元出售。

佳士得拍卖行亚洲区前主席林华田表示,大量赝品都在任何地方的拍卖中找到出路。由于海外商人熟悉如何透过老家族式或国家级拍卖会,把赝品流放海外,他们有时甚至支持优良砖窑工作的陶工制作假瓷器,令陶工的模仿技术在过去10年提升至一个新水平。

林华田补充:“法国是真正受赝品生意打击的地区之一,当地有这些假瓷器转手,因为法国传统上经常有大批私人珍藏……而过去很多重大发现都在那里找到。”

中国古董艺术品现时在全球拍卖行可售出数百万美元,但由于制造假瓷器的手工和渗透程度日益提高,令投资中国古董艺术品的风险上升。收藏古玉、书法和瓷器等中国艺术品的香港收藏家罗启妍说:“这会损害全个行业,因为人们没有信心。”

怎样选购景德镇瓷器


说起中国的瓷器,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景德镇,景德镇的瓷器长久以来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到中国来旅游观光的海外朋友更是把景德镇瓷器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佳礼品。但是面对琳琅满目的瓷器,应该怎样挑选,挑选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小窍门呢?

景德镇瓷器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无论是典雅清秀的青花,还是五彩缤纷的彩绘,都渗透着深厚的陶瓷文化。

在长期的制作过程中,景德镇瓷器形成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

由于景德镇瓷土的不一样,而且器形不一样,敲的声音也不一样,每个部位的声音都不一样,它主要是体现了“声如磬”的特点,我给你敲一下。它主要的特点就是非常的轻,非常的薄,薄如纸,薄如蛋壳,我给你演示一下,你看一下。

景德镇瓷器从制作工艺上来区分,有青花,彩绘,薄胎,雕塑几大类,每一类又形式多样,十分丰富。那么怎样才能挑选到一件好的瓷器呢?瓷器专卖店的售货员告诉记者,挑选一件好的瓷器,有三个比较简单易学的小窍门,第一就是要看,仔细地看瓷器的内外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斑点,如果是彩绘瓷器,就要看它的色泽是否和谐,线条是否连贯。第二呢就是用手摸瓷器的表面,好的瓷器手感应该是细腻润泽的。最后一种方法是听:

一般的如果有损伤或者说瓷的质量不是特别好的瓷器,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沉闷,像我现在给你看的这个茶杯呢,因为这里有一道裂缝,已经有损伤了,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沉闷沙哑,我敲给你听听,然后你听听这个,这个就是现在骨质瓷的,质量比较好,它发出的声音就比较的清脆,你听一下,很好听吧。

挑选瓷器的小窍门

1.仔细查看瓷器的内外表面

2.通过用手抚摩感受瓷器的釉质

3.听瓷器被敲击发出的声音

挑选一件好瓷器除了看它的瓷质外,还应该看绘制工艺,相对来说,手工绘制的图案要比用喷笔绘制的更有灵动感和韵味,拿景德镇瓷器中的青花瓷来说,它就是用传统的“分水”法绘制的。

“分水”就是说将青花(颜)料兑上水以后,分成浓淡不同的几种颜料,然后用分水的笔,分水的斗笔,蘸上青花(颜)料以后,那么这时候,斗笔的笔尖上,用手挤压这个笔肚,笔尖上会形成一个水珠,也就是这个青花(颜)料会在这形成一个水珠,用笔尖带动这个水珠在缸胚上,也就是未烧成的那个瓷胚的胚体上进行滑动,或者是流动,让它产生,根据你停笔时间的长短,水的浓淡,那么产生不同的层次,形成很丰富的一种视觉变化。那么像这件作品就是这样的,大家可以看的到,它这个很好地表现了一种传统绘画当中墨分五色的一种关系,就是说浓淡深浅的一种层次关系。

另外,如果是选购用做收藏的瓷器,除了选择那些工艺品大师的作品外,还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瓷器,比如,景德镇瓷器中表现“雪景”的工艺就是景德镇瓷器所独有的一种传统工艺。

“雪景”的表现,在景德镇陶瓷里也是一种独特的一种手法,一种表现方式,那么它是以“玻璃白”(颜料)来表现雪景,那么现在用新彩来画,在其他的(瓷器)产区也有表现雪景的,但它是以留白的形式来表现的,不像景德镇,是用玻璃白,用粉彩工艺来表现,粉彩是大家可以看得到,摸的到,有一种凹凸感在里面,这是景德镇瓷器一个比较传统,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工艺。

“消失”的景德镇十大瓷厂之:华风瓷厂


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人们对于瓷厂的印象大多是低矮简陋的坯房,窑火熏黑的厂房……但在30多年前,一座花园式的现代化青花瓷生产企业——景德镇华风瓷厂落户西郊,彻底颠覆了人们心中对瓷厂的印象。

规模宏大、厂房现代、设备先进的华风瓷厂,曾经拥有东南亚第一瓷厂的美誉,因发展青花瓷而壮大,是发展史上一颗闪亮夺目的明星。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发展,华风瓷厂早已褪去光环,甚至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对陶瓷行业发展做出的贡献和辉煌的成就势必在瓷都人心中烙下印记,瓷都的历史也将留下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日前,记者走进华风瓷厂,历经风霜的厂区大门已被侵蚀得斑痕累累,常年被卡车碾压的路面,风一吹便卷起厚厚的尘土……彷佛在向人们诉说它曾经的辉煌。

建厂时寄托无数人的希望

“可以说,华风瓷厂的建立,经历了无数波折,寄托着老一辈‘瓷人’的期望。之所以取名华风’,有着继承和发扬富有中华民族传统风格的青花瓷和重振中华陶瓷雄风的双重内涵。”华风瓷厂厂长万仁辉对记者说。

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1978年国家轻工业部正式批复同意新建华风瓷厂,建设规模为年产1600万件高、中档以青花瓷为主的餐茶具,并采用国内成熟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万仁辉说,为了早日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青花瓷厂,华风瓷厂筹建处的老职工们翻山越岭寻找厂址,北上南下远赴兄弟产瓷区考察先进工艺技术,反复修改调整设计概算报告,四处落实各种机械,窑炉设备制造和采购,精心制定陶瓷工艺路线和产品生产方向。

“终于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仅仅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在昔日蛇兔出没的荒山野岭之上建起了一座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9905平方米的现代化青花瓷生产厂(华风瓷厂)。”神情中,万仁辉难掩兴奋。

“东南亚第一瓷厂”风光无限

在万仁辉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华风瓷厂厂区内,满是尘土的道路,少得可怜的绿化带,曾经引以为傲的煤气发生炉已锈迹斑斑,原料车间、成型生产车间人去楼空。这一切仿佛都在诉说着华风瓷厂的衰败。

记者在华风瓷厂生活区,见到了正准备出门的老职工许更龙。许更龙1985年进入华风瓷厂,作为较早一批入厂的员工,说起华风瓷厂昔日的光景他很健谈,“别看华风瓷厂现在这样,曾经可是‘东南亚第一瓷厂’,全都是高科技,全自动化生产”。

许更龙告诉记者,华风瓷厂成立时与景德镇乃至全国其他瓷厂比较,有4个显著特点,一是投资规模最大,有13条大型成型生产作业线和4条高压注浆作业线,并有煤气窑炉6座,其中93米、62.5米煤气隧道窑各2座,32米煤气烤花窑1座,22米煤气间歇式隧道窑1座;二是工艺设备先进,在全国首创冷静混合发生煤炉焙烧青花瓷,不仅烧成质量高于煤烧及油烧隧道窑,而且烟气烟尘排放量远低于国家标准;三是布局合理齐,从原料、成型、烧练到选瓷、包装等制瓷工艺一应齐全;最后就是职工素质高,当年要想进华风瓷厂要考试。

建厂初期,杨师傅是作为人才被特招进厂的,“1982年厂里组建了美研室与试制车间,给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空间,其设备齐全、条件优越是全市其他瓷厂无法比拟的”。杨师傅说。

“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华风瓷厂尚未投产,就以其先进的设备、优雅的环境吸引了许多身怀绝技的陶瓷工艺高手,不少陶瓷人才在这里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华风瓷厂自全面建成后,经历了1985年试产受挫,次年就通过全厂职工的努力,工艺技术日趋成熟,青花瓷质量、产量节节攀升,并一举扭亏为盈。

五年“黄金时期”记忆珍贵

万仁辉告诉记者,由于煤紧缺,厂里经常在过年时停产。尽管如此,1987年到1992年,华风瓷厂进入了黄金时期,那时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灯火通明。

1987年,华风瓷厂完成青花瓷产量1789万件,不论是产量、品质上面都创全同类产品的最高水平。其青花瓷质量既发扬了景德镇传统青花瓷的风格技艺,又在样式上进行了不断创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华风瓷厂十分注重产品的自主创新和更新换代,先后设计和制作成功青花鲤鱼20头早餐具、青花蝴蝶玫瑰20头西餐具,青花木棉45头西餐具等等。尤其是8头高白釉青花功夫茶具,以其胎薄晶莹通透,造型美观别致,一经推出就畅销闽贵粤市场,从而打破紫砂功夫茶具一支独秀的垄断地位。华风瓷厂成为景德镇最早量产陶瓷功夫茶具的企业。

“我的一位同事当年在广东就以一套高白釉功夫茶具换回来两只重量不轻的金戒指”,华风瓷厂的一位老职工回忆道。

好产品必然带来大市场。华风瓷厂青花瓷以质地优良、配套齐全、批量供货的特有优势畅销国内外市场。万仁辉说,当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经销商纷纷上门订货,经常有汽车通宵达旦到仓库催货,宾馆饭店更是以用上华风瓷厂生产的青花瓷餐具招待来宾为荣,本地人则以华风瓷器馈赠亲朋而骄傲。

昔日辉煌如烟花般消逝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华风瓷厂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尝试进行改革。该厂与香港某集团合资成立了景德镇华峰瓷业有限公司,并于1993年6月30日投产,主要引进了德国和意大利的两条玻化砖生产线。

“当年全省仅有3条,其中华峰就有2条,自投产以来共生产160万平方米玻化砖,产品合格率达到了88%,填补了景德镇玻化砖生产的空白。至今,我市许多宾馆、办公楼里还可以看到。”万仁辉感慨地讲述当年华风瓷厂转型。

张伦照1982年进厂时,华风瓷厂还处于筹建工作当中,“那时候的员工都特别有干劲,把厂里当成自己家。像一些拉电线、拉管道线的事情,都是员工们自发建设。而且当时很多福利设施都在建设当中,食堂、医院、幼儿园、电影院等都快建好了。”“要知道当时市里的娱乐设施都很少,后来电影院建好了,好多人偷偷地跑进我们厂里来看电影。”张张伦照一脸得意地说道。“因为福利好,进厂还有住房分,所以大家挤破头都想进来。”华风瓷厂老职工笑道,“跟考大学一样,进厂是要考试的,十多个人才进一个,跟现在考公务员一样”。

然而没过几年,由于大趋势的改变,厂里的生产效益就开始不行了,直到厂里彻底停产,为了生活,一些没有结婚的青年员工,大都各奔东西谋求发展了,而还有一些像许师傅、张师傅、杨师傅等这些已经在华丰瓷厂成家立业落地生根的老职工,依然还留在华风瓷厂。

纵观华风瓷厂30年的兴衰变迁,在发展史上,它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珠。曾经的辉煌如今已不复存在,那些老职工回忆昔日的辉煌时都是淡然笑之,但内心的感情和珍贵的记忆却是无法抹去的。那些在公车上一起高歌的日子,那些在电影院里拥挤的场景,那些拉电线时忙碌的身影,都将成为他们心中最温暖的回忆……

简述景德镇瓷器的发展


景德镇向来有着“瓷都”之美誉,足以见得人们对其的评价之高。景德镇陶瓷的烧造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距今已经有了1800百余年的历史。从五代时期起,景德镇开始烧制瓷器。到了宋元时期,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得欣欣向荣。在明清时期,朝廷在珠山建立景德镇御窑,就此景德镇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

景德镇瓷雕制作的历史悠久,长达1400余年。隋代景德镇瓷器上面就出现了大象、狮子等走兽一类的瓷雕无不惟妙惟肖,姿态万千。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的传统民俗文化,亦是景德镇陶瓷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宋朝开始,景德镇显现了瓷业习俗的雏形,“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盛况令后人称叹不已。到了元朝时期,景德镇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创制了不少经典的釉色品种,比如说元青花、釉里红以及多个单色釉。

在明朝洪武时期,景德镇窑的釉里红瓷器烧造达到了巅峰,不但生产数量大,并且多是大器;在明朝永乐时期,景德镇窑生产的甜白瓷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垂青,得以扬名天下;在明朝宣德时期,景德镇窑生产的青花瓷烧造独步本朝;在明朝成化时期,景德镇窑创制了斗彩瓷,成化斗彩瓷存世量不多,目前主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极少流入民间,故而价值连城;在明朝晚期,景德镇窑的青花五彩瓷烧造达到了巅峰,明朝嘉靖、万历年间的生产量最大,但是品相上乘的传世大器少之又少。

到了清朝时期,人们吸取了历朝历代制瓷工艺的精粹,景德镇制瓷业步入了全新阶段。尤其是在“清三代”时期,整个中国瓷器烧造达到了制瓷史上的第二个巅峰。

到了民国时期,社会局势动荡,整个中国制瓷业陷入低迷状态,景德镇也不例外。不少窑工为了生计不得不转行,但也有不少景德镇匠人依然坚持在制瓷业,为景德镇窑火的传承做出卓越贡献,比如说“珠山八友”。但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这个时期的景德镇窑难出精品。

现如今,景德镇瓷雕工艺的发展已然步入成熟阶段,立体雕、浮雕、镂雕等雕刻手法层出不穷;景德镇瓷器的釉色品种丰富,包括高温色釉、釉下五彩、青花、斗彩、粉彩等等;景德镇瓷器的艺术风格迥异,或端庄大气,或清新雅致,或富贵华美,或妖冶诡谲......

对市场认识错误 景德镇瓷器在南非遭冷落


约翰内斯堡9月22日电中国景德镇瓷器名扬四海,但近一年来在南非展销却遭到冷落。价值600多万元的瓷器卖不出去,32名参展商几乎血本无归,倾家荡产。近日,记者来到约翰内斯堡黄金城北门购物中心穹顶展览馆,采访了在那里卖瓷器的景德镇人。展览馆正门车水马龙,人们争相参观当地的一个展销活动。而位于侧门景德镇瓷器展厅里却没有一名参观者,清一色的都是参展商。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已先后有三批中国厂商经历了这种遭遇。

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馨”。如此名瓷,缘何接二连三在此间落难?其关键原因是商家盲目行事,听信中介,事前不做市场调查。来南非前,中介商说得天花乱坠坠,似乎景德镇瓷来到南非就像“鲤里跳龙门”一样身价百倍,变成了黄金与钻石。谈起来南非参展,商家们一言难尽。“原以为南非是非洲经济中心,购买力一定旺盛,来后才知道,这里的白人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黑人朋友大都贫穷,自然不大愿意购买瓷器。当初对南非华人也了解不够,说是有20万人,有的还说50万人,其实才10万左右,而且大多是新来的,正处于创业阶段,住的是租来的房子,哪会来买瓷器?”

在南非经营瓷器的一名华商说:“我们曾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国内,并建议中国驻南非使领馆不要再批准国内厂商来南非卖瓷器。可国内厂商就是不相信我们。”中国驻约翰内斯堡总领事唐庆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内厂商如不事先对南非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便盲目进入,常常会吃大亏。

前来处理此事的景德镇市有关负责人钟良贵指出,景德镇瓷器出国展销必须同时具备国家贸促会的批文、驻外使领馆的批文和景德镇市陶瓷协会颁发的许可证。而到南非来的国内展商均缺乏有关手续,全是非法展销活动。景德镇瓷在南非遭到冷遇的教训,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南非市场和非洲大陆的商机。非洲仍是目前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大陆,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市场容量比较有限,中国人来非洲做生意,对各国的情况、特别是经济现状和文化背景必须心中有数。

中南两国正式建交后,双边经贸活动日益活跃,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国内不少省市将南非作为投资非洲大陆的“桥头堡”,不断派人前来考察,或听信中间商介绍,掀起一股带有盲目性的“南非热”,使不少企业和个人上当受骗。

景德镇瓷在南非的冷遇就是典型事例之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驻南非商务参赞凌桂如指出,中国企业来南非参展是推动贸易的好办法,但不能一涌而上,必须有序进行,否则当地人无所适从,同时造成国内生产厂家无序竞争,败坏了中国产品在南非的声誉。

他强调,南非市场是有潜力的,但主要表现在轻工日用品、小家电和小型机械等方面,总体而言,市场的容量有限。来南非展销,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考查,不能走马观花;要考虑到客户对产品的认同程度,比如,南非人到底认不认景德镇瓷器,即使识货并不等于就会购买;与当地华人合作要小心谨慎,不要轻信介绍与许诺,有些人邀请和接待团组就是为了赚取邀请费和接待费,根本不管来访者的生意如何。

陶瓷知识频道为陶瓷网重要内容组成部分,我们精选的《景德镇珐华瓷器的汗青以及市场近况》内容由编辑撰写而成,希望您对我们的《景德镇珐华瓷器的汗青以及市场近况》一文感到满意,如需浏览更多专题请访问:景德镇古代瓷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