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景德镇古代瓷器 > 导航 >

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器流传西藏考略

明清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器流传西藏考略

景德镇古代瓷器 景德镇瓷器鉴别 景德镇瓷器怎样鉴别

2020-11-17

景德镇古代瓷器。

明宣德青花藏文僧帽壶

明宣德缠枝莲托八宝纹高足碗

明成化青花缠枝花纹碗

清乾隆粉地粉彩八宝纹贲巴壶

陈克伦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吐蕃王朝与唐王朝“和亲”,此后西藏高原与中原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就没有间断。公元13世纪,西藏正式归入中国元朝版图,从此以后,中国历代中央王朝对西藏地方一直有效地行使着主权。与此同时,随着汉藏交往频繁,双方在文化方面的影响和交融也愈加显著。在西藏,至今仍收藏着一些与历代中央王朝有关的文物,这些文物一方面以实物证明了西藏自元朝以来,就始终置于中国中央政府治理之下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文物本身也反映了西藏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交融。本文仅就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明确时期景德镇官窑瓷器的来源试加考证和分析。

由于交通的阻隔,流传在西藏的明清官窑瓷器长期为人们所忽视。自从《萨迦寺》(文物出版社1985年7月版)一书披露萨迦寺收藏有2件全世界仅存的明宣德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瓷器后,西藏的官窑瓷器收藏才引起大家的重视。笔者曾四度进藏,对于明确官窑瓷器在西藏的流传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西藏博物馆所收藏的明清官窑瓷器是其中的精品。

明代中央政府

对西藏地方的赏赐

洪武时期

景德镇自元代起逐步成为中国瓷业最重要的产地。但是元末明初的战争,使得景德镇所在的江西鄱阳湖地区备受兵燹之灾,景德镇制瓷业基本上被破坏殆尽。因此,洪武年间景德镇制瓷业尚处在恢复之中,生产的瓷器数量有限(详见拙作“明初景德镇瓷业初步研究”,载《上海博物馆集刊》第7辑,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9月),能传世至今者就更为罕见了。

明朝建立伊始,中央政府即继承元朝在西藏的统治。洪武二年(1369),朝廷首次派遣管理赴藏“持诏谕吐蕃”(《明实录·太祖实录》卷42),告知中央政府的更迭,藏区先后归附。至洪武六年(1373)二月,明朝政府建立朵甘(今甘、青、川三省藏族地区)、乌思藏卫指挥司,完成了对西藏和其他藏族地区的政权设置。在这期间和以后,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的往来一直没有间断。据不完全统计,洪武一朝35年中,中央王朝和西藏地方的官员、使者往来见于记载的就有46次(据《明史》、《明实录·太祖实录》等史料统计)。据记载,在双方频繁的往来中,朝廷对西藏的赏赐除了与封任有关的官印、诏书、牌符之外,主要是钱物、钞锭、白金、白银、彩币以及各种纺织品、衣物、靴帽、茶叶等。

自唐代起,中国瓷器就举世瞩目,成为贸易的重要产品之一。虽然明洪武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尚在恢复之中,但元代以来的制瓷传统和基础尚存,瓷器制作工艺在全国独树一帜。鉴于中国的制瓷传统,洪武九年起“自是赐予……多用瓷器铁釜”(《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05),因此朝廷有向臣服于明王朝的邻国和属下赏赐瓷器的作法。如洪武十六年(1383)八月,朝廷“遣使赐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暹罗(今泰国)、真腊(今柬埔寨)国王织金文绮各三十二匹,瓷器一万九千事”(《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56),数量不可谓不多。文献中虽然未见有关向西藏赏赐瓷器的记载,但通过双方的使者将瓷器带往西藏则是十分自然的。

西藏博物馆展出的一件景德镇窑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是洪武釉里红瓷器的典型代表。该壶呈玉壶春样式,长流、曲柄,口上有宝珠纽盖,盖与柄以银链相连。整器满绘釉里红花纹,盖上饰以覆莲瓣和蔓草边饰,器物自口部至足部依次为蕉叶、蔓草、缠枝菊花、如意云肩、缠枝牡丹、仰莲瓣和蔓草边饰等花纹;长流与曲柄均饰以缠枝灵芝。洪武时期,虽然釉里红瓷器得到较大发展(详见拙作“明洪武朝景德镇瓷器研究”,载吴浩坤、陈克伦主编《文博研究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3月),但如这件执壶这般完好,且器盖、银链均完整保存的也是存世所仅见,因此十分珍贵。这件瓷器在西藏发现,反映了明初中央政府对西藏事务的重视。从这件执壶的保存情况来看,基本上可以排除后世传入西藏的可能性。

永乐、宣德时期

明成祖即位以后,为强化对西藏的统治,十分重视加强与西藏上层僧俗的联系。永乐四年(1406)及以后六七年间,明朝中央在西藏地区册封了4个地方政教首领为王,其中阐化、阐教二王在前藏,辅教王在后藏,护教王在今昌都地区。与此同时,明成祖还先后分封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活佛哈立麻(即却贝桑波)为“大宝法王”(《明实录·太祖实录》卷65),萨迦派活佛昆泽思巴为“大乘法王”(《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40),并遣使召请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进京(由释迦也失代表宗喀巴前往)(《明实录·太祖实录》卷159)。通过这些提高政教首领和教派领袖权势和地位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西藏地方的统辖。

明成祖笃信佛法,十分崇敬藏传佛教。在即位之初,就遣使带着厚礼“往乌思藏征尚师哈立麻”,请他来为“……皇考太皇帝……皇妣高皇……修成解脱议轨”(详见西藏档案馆藏“永乐元年二月十八日邀请哈立麻诏”)。哈立麻抵京后,在其驻地灵谷寺内建普度大斋,大修佛事,为明太祖及皇后荐福。又受命去五台山建大斋,为成祖刚故去的皇后荐福(《明实录·太祖实录》卷69)。

鉴于明成祖重视西藏地方事务并笃信藏传佛教,因此他历年对乌思藏的颁赠也十分慷慨、丰厚。查阅文献中有关永乐年间明成祖对乌思藏的颁赠礼单,其中有瓷器的主要有以下几次:

1.永乐六年(1408)正月初一,成祖赏赐大宝法王的礼物中有“……白瓷八吉祥茶瓶三个,银索全;白瓷茶钟九个,红油斜皮骰手全,五龙五个,双龙四个……”。(详见西藏档案馆藏“致如来大宝法王书及赏单”。)

2.永乐六年,明朝中央派遣使者赴藏延请格鲁派创始者宗喀巴大师进京时,曾携带许多礼物,其中有“瓷杯一对”。《宗喀巴复明成祖书》,载《西藏地方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史料选辑),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6年版134页。

3.永乐十一年(1413),大乘法王为成祖“传授灌顶和经咒加持、教戒、随许等诸多佛法,……此后皇帝……还赐给了供器……茶器……等物品……不计其数”。明钦阿夏美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拉萨,1989年版238页。

从上述“茶瓶”、“茶钟”的记载看,这里的所谓“茶器”很可能是瓷器。

记载中所提到的瓷器大都可以在西藏文物中得到印证。“白磁八吉祥花瓶”有“银索”,说明有盖,有盖而用于盛茶的瓶,应该就是指西藏传世较多的白釉刻花僧帽壶。僧帽壶原是流行于藏区的一种盛放酥油茶或青稞酒的金属器具。景德镇窑自元代开始制作瓷质的僧帽壶,这应是为赏赐而专门生产的。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永乐白釉刻花缠枝莲纹带盖僧帽壶应该就是当时永乐皇帝赏赐大宝法王的礼物。

“白瓷茶钟”应是茶具,其外表饰有龙纹,与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永乐白釉刻花龙纹高足碗”一致。一些器物还有原配的外套,这在西藏文物中并不是个别现象。

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永乐青花开光莲花纹执壶,器身的主题花纹是缠枝蕃莲,腹部有如意形开光,肩部为一周缠枝忍冬,口沿下饰有牡丹。缠枝蕃莲作为莲花的图案式花纹,在景德镇瓷器上进行装饰始于元代青花。而在13世纪或以前的西藏唐卡上,缠枝蕃莲经常作为边饰出现。蕃莲在瓷器装饰上流行的原因除了它有较强的装饰效果之外,其宗教因素不可忽视。莲花座佛教中的特殊意味以及蕃莲图案在藏传佛教中的普遍使用,说明它在景德镇官窑瓷器上的出现乃至流行,是西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的结果。

1426年宣宗即位以后,也推行积极的西藏政策。宣德九年(1434)年六月册封释迦也失为“大慈法王”。与此同时,政府还大力推进西藏地方的朝贡。朝贡的物品主要是当地的土特产,而朝廷给予的赏赐则甚为丰厚,其价值往往是贡品的数倍乃至百倍。朝廷的赏赐以各种丝织品、衣服、茶叶以及黄金、白银、钞、币为主,也有瓷器。

宣德年间的文献中不见明确对西藏赏赐瓷器的记载,但是在流传于西藏地区的宣德官窑瓷中不难发现,一些器物是为赏赐给西藏地区而专门生产的。著名的如萨迦寺收藏的明宣德青花五彩莲池鸳鸯纹碗和高足碗,其口沿内侧均有一周藏文吉祥经。西藏博物馆收藏的宣德瓷器中也有以藏文为装饰的,如青花莲托八宝纹藏文僧帽壶、青花莲托八宝纹藏文高足碗、青花藏文高足碗等等。藏文的内容也以吉祥经为主,而且僧帽壶、高足碗都是西藏地区的传统造型,八宝也是藏传佛教的纹饰,因此它们应该都是朝廷命景德镇御器厂专门为赏赐西藏而生产的。

正统——万历时期

明宣德之后,关于中央王朝和西藏地方交往的记录屡见于各类历史文献,据不完全统计,自正统朝到天顺朝的29年(1436-1464)中,仅见于《明实录》记载的西藏遣使朝贡以及朝廷赏赐就有63次之多,人数从“正统间番僧入贡不过三四十人”发展到“天顺间遂至二三千人”。以至于成化元年,宪宗“敕谕阐化王曰:……今后仍照洪武旧例,三年一贡,自成化三年为始。所遣之人……不许过多”(《明实录·宪宗实录》卷2)。纵览正统以后的明代文献,基本不见中央王朝赏赐瓷器的明确记载。但是自永乐、宣德以后,中央对于西藏的赏赐的品种已经逐步形成惯例,文献上也是永乐、宣德记载较详,而正统以后记载比较简略,通常以“赐宴并钞币等物如例”加以省略。

西藏地区收藏的明代官窑瓷器中,不见正统、景泰、天顺朝的产品,这与当时由于政局动荡,景德镇御器厂的官窑瓷器生产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有关,内地也基本不见三朝的官窑瓷器。

成化、弘治年间,朝廷几番下令景德镇减烧或停烧御用瓷器,因此,这个时期的官窑瓷器流传至今者稀少,但质量很高。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成化青花缠枝花卉纹碗,不但胎、釉极为精美,而且器物里外都有花纹装饰,是成化官窑青花中的绝佳品。

正德、嘉靖、万历时期,是景德镇御器厂生产比较繁荣之时,因此流传至西藏地区的数量也比以前要多。西周博物馆收藏的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清代中央政府

对西藏地方的赏赐

入清以后,清王朝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以及对西藏地方的治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清政府通过支持黄教,对达赖、班禅等宗教上层人士的册封以及“金瓶掣签”制度的建立,将西藏的宗教事务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衙门,使西藏政务由中央王朝派人直接管理。清代初年,为了西藏的安定,清王朝曾多次出兵西藏,清除了不安定因素,反对外来侵略。可以说,清王朝对西藏地区二百多年的统治是有史以来最有效、最彻底和最完全的。

自顺治朝以降,清王朝历代皇帝都十分重视西藏事务,而且均笃信黄教,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交往十分频繁。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清王朝共册封了五世至十三世等9位达赖喇嘛和五世至九世等5位班禅。其中五世达赖、六世班禅和十三世达赖受中央王朝的邀请,先后于顺治九年(1652)、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光绪三十四年(1908)到达北京和承德。特别是乾隆四十五年为准备六世班禅的承德之行,朝廷在承德避暑山庄仿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的建筑形式建造了热河扎什伦布寺(须弥福寿之庙),作为班禅大师的驻锡之地。同时在香山静宜园(皇家园林)建宗镜大昭寺,修整安定门外西黄寺(顺治时曾作为五世达赖喇嘛的驻地),以便六世班禅来京冬夏时节分住。对于西藏之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清王朝对于西藏的赏赐,在文献中多有记载,其中最常见的为金银器、玛瑙、雕辔、各种兽皮、茶叶等等。乾隆四十五年(1780)六世班禅赴承德朝觐时,朝廷对班禅的赏赐中包括瓷器的部分罗列如下:

1.乾隆四十五年(1780)正月初四,六世班禅赴京途中暂歇青海塔尔寺,乾隆遣使“赐尔……珐琅玻璃瓷器六对,瓷瓶一只……又施恩赏(随员商卓特巴)……珐琅玻璃瓷器二对……”。(“敕谕班禅同庆元旦赏赐礼物”,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班禅明发档。)

2.乾隆四十五年(1780)七月二十一,乾隆皇帝在承德首次会见班禅时赏赐班禅“……金座磁把碗一件……瓷碗十件、瓷盘十件、瓷瓶十件……(商卓特巴等人)每人……瓷碗四件……瓷盘四件……”(“乾隆帝首次于依清旷殿会见班禅赏单”,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班禅档。)

3.乾隆四十五年(1780)七月二十四日,初次筵宴。给班禅额尔德尼之徒弟十五人的赏品中均有“瓷器四件”。另外,“八月初七日,班禅额尔德尼之徒弟仲巴呼图克图第十五人进丹书克”,乾隆帝赏给他们礼品中也各有“瓷器四件”。(“乾隆帝初宴班禅及其徒弟并赏单”,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班禅档。)

将官窑瓷器作为给西藏的最高赏赐之一,这是明代以来的传统。但是清代的情况与明代有所不同:一方面,我们从清代官窑瓷器中常见诸如“贲巴瓶”、“多穆壶”、“僧帽壶”、“酥油灯”等具有西藏特点的器物中不难看出清王朝对于黄教的信仰以及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这些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器物不再如明代那样专门用来赏赐,而大部分是供朝廷御用;另一方面,随着与内地的往来日益频繁,一些内地的日用瓷器也逐渐适用于西藏地区,我们从流传在西藏地区的明清官窑瓷器中清代品种远远丰富于明代而得到证明。西藏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官窑瓷器质量优良、品种多样,既有多穆壶、酥油灯等西藏传统器形,更多的则是内地式样的日用瓷和陈设瓷,这也反映了清代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文化的交往和密不可分的历史。

扩展阅读

景德镇官窑与清宫瓷器


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其瓷器早在魏晋时期已很走俏,远销各地。唐宋时期,景德镇瓷器进入宫廷,备受皇帝喜爱。明清两朝是当地瓷业的黄金时期,朝廷在此正式设立官窑,汇集优秀瓷匠,垄断优质的制瓷原料,烧造出巨量至精至美的御用瓷器,景德镇从此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大量的清宫瓷器档案,透过这些皇宫秘档,可从几个侧面了解到景德镇官窑与清宫瓷器背后的隐秘。

异彩纷呈的清宫瓷

官窑是相对民窑而言的。民窑是为平民百姓烧制日常生活用瓷的窑厂,官窑则指专门为宫廷制造御用瓷器的皇家御窑厂。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这里的瓷器得到宋真宗的赏识,于是用他的年号来重新命名。明清时期,景德镇成为皇家指定的瓷器烧制厂,而且是这500年间唯一的御用瓷器定点窑址。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廷正式设立景德镇官窑。经康雍乾三朝皇帝的扶植,这里达到空前的繁荣。

康熙帝十分注意学习和吸收中原文化,他和后妃们放下满族传统的粗瓷大碗,爱上了细腻考究的官窑瓷器。康熙时的青花瓷不仅料色青翠艳丽,釉质莹彻透亮,而且展现的画面极富层次。康熙五彩瓷色彩瑰丽丰富,画工考究精妙。此时外国传教士不断进入宫廷供职,法国传教士带来的珐琅画深深吸引了康熙帝。他决定将珐琅技术用到瓷器上,康熙五十年(1711年), 珐琅瓷烧造成功。此后,景德镇官窑又将珐琅技术逐渐运用到五彩瓷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粉彩瓷。

雍正时景德镇官窑烧制珐琅瓷、粉彩瓷的技艺日臻成熟,色泽粉润、装饰秀逸,显得柔丽高雅。这一时期首创以青花料在坯体上勾勒纹样,成瓷后再进行釉上粉彩装饰,使粉彩瓷别具一番清俊华丽之美。

乾隆帝好大喜功、爱摆阔,景德镇官窑在乾隆朝为满足宫廷的特殊需要,烧瓷技术进一步提升,留下了珍贵的瓷器精品。这一时期的粉彩瓷,纹样极为细腻,色彩至为华艳。各式各样的镂雕瓷是一大特色,除镂空透雕的香熏、花篮、灯罩外,更有双层透雕的转心瓶、转颈瓶等,其构造之严密、构思之奇妙,令人叹为观止。乾隆时期还流行仿生瓷,仿照动植物、特别是瓜果形态的瓷器,无不惟妙惟肖,到了几乎可以乱真的地步。之后的清代六朝,景德镇官窑水平逐渐下滑,比较起来光绪时的瓷器在清后期算是较为精良的。

景德镇官窑每年运到京师的瓷器成千上万,这么多的瓷器,当然并不是皇帝一个人享用。宫中簿册记载,这些瓷器有的直接搬进御膳房、御茶房,有的分配到紫禁城的各个宫殿陈设摆放,还有大量向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这些皇家宫苑以及太庙、陵寝等分派,更有不少由皇帝拿来赏赐皇子皇孙以及文武百官。清朝皇帝还经常把瓷器作为外交礼品送给各国,比如康熙帝送给法王路易十四、乾隆帝送给英王乔治、慈禧太后送给美国使臣和日本皇后的礼品中,都有大量珍贵的瓷器。

皇帝亲自改画样

御用瓷器非常讲究式样,景德镇官窑烧造的大部分瓷器由承办皇宫御用器物的内务府造办处出样。这些瓷样都是根据皇帝的旨意由宫廷画师绘制的,叫画样,有的还做成形象逼真的木样、漆样。官窑接到宫里送来的图样后,严格依照式样烧制。有时内务府直接将清宫旧藏瓷器发往景德镇,叫官窑仿照已有成品式样烧造。另外,景德镇瓷匠有时也会设计出新的花色品种进呈皇帝。

清朝皇帝对官窑瓷器十分重视,常常直接指导和修改瓷器画样,在雍正、乾隆时的宫廷生活档案中,这样的事经常见到。这里我们透过几个例子,来看看雍正帝对瓷器画样的要求是何等细致乃至苛刻。其一,雍正十年(1732年)五月二十四日传旨:“藤萝花,再画珐琅器皿时,不必画此花样。”其二,雍正十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传旨:“青山水茶园、酒园俱好,再画些。”其三,雍正十三年(1735年)正月初十日传旨:“此瓶上龙身画的罢了,但龙须太短,足下花纹与蕉叶亦画的糊涂,嗣后再往清楚里画。”

一年烧造多少,花银多少

景德镇官窑每年要为皇帝烧造多少瓷器?督窑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曾奏报,每年秋冬两季向皇宫上交瓷器总共600余桶,其中盘、碗、碟等圆形瓷器1.7万件左右,瓶、坛、尊等雕琢瓷器2000余件。乾隆六年(174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这年共烧过瓷器胚胎4万多件。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天国起义,一年只烧造几百件。同治七年(1868年),景德镇官窑为同治帝大婚烧制瓷器120桶,计7294件。

景德镇官窑烧造瓷器的开销账目是十分清晰的。从现存档案看,自乾隆年间到宣统二年(1910年),基本上每年都有各种清册进呈内务府,银两数目极为详细,大到本年烧造瓷器所用的银数,小到捆扎瓷器稻草的花费,每笔开销都记载详尽。奏销账目中若差分毫,都要由督窑官赔补。

那么,景德镇官窑一年要花多少银子?清宫档案记载,康乾时期每年烧瓷用银的限额是1万两。晚清虽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但慈禧太后为了个人的享受和挥霍,却是大把大把地向窑坑里扔银子。她五十大寿时烧制瓷器用银1.5万两;七十大寿时,烧瓷又耗银3.85万两。

官窑瓷器的 损坏赔补和次品处理

瓷器在烧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损坏。乾隆十二年(1747年),管理内务府的庄亲王允禄在奏折里说,按以往定例,烧造瓷器损坏三成以上,要由督窑官赔补,三成以下的不追究责任。他认为这个规定太宽,经他奏请,从这一年开始,改为瓷器烧造损坏两成以上就要赔补。

以往有一种说法,官窑烧造出来的次等瓷器,都砸碎销毁了。实际情况怎样呢?明代中期以前确实如此,官窑稍差些的瓷器,皇帝不想用,别人也不能用,都砸碎销毁了,所以后来在景德镇的窑址附近能发现埋有成堆的明代官窑瓷片。但从明朝中期之后,官窑烧造出来的次等瓷器就不砸了,而是进行变卖。

档案记载,雍正十三年,督窑官唐英在向皇宫上交1.9万余件上等瓷器的同时,还有7万多件落选的次等瓷器也一起送往京师,“以备赏用”。庄亲王允禄在奏折里说,次色瓷器虽有瑕疵,但在民间也算是上好的美器,因此按惯例变价处理。乾隆六年以前,景德镇官窑的次等瓷器都要送到京师,或是皇帝用来赏赐,或由内务府的瓷库变卖处理。由于把几百桶的瓷器运到京师还要花一大笔包装费、运输费,乾隆六年以后,次等瓷器就在景德镇当地直接处理了。但不管在哪里变卖,这笔钱都要落入皇帝的腰包,交到内务府的银库里去。

李国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研究馆员,《历史档案》杂志总编辑,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帝王与佛教》、《清朝十大科场案》等。

景德镇流传着千年故事


瓷传说故事---风火仙师

景德镇古窑瓷厂内有座庙,叫“风火仙师”庙。庙里供奉的是一位烧窑瓷工的塑象。庙内常年烟火缭绕,供品满案,祭祀的人络绎不绝。一个烧窑瓷工的塑象,为何被镇上的人立庙供奉,祭祀朝拜呢?这在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原来景德镇流传着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被奉为“风火仙师”的窑里佬,名叫童宾,又名广利,本镇里村童街人,生前是技术高超的烧窑瓷工,他家世代以制瓷为业。童宾自幼聪明好学,从十二、三岁起,就能独自烧窑看火。父亲去世早,童宾过早地支撑起门户,继承父业烧窑。由于他技术熟练,为人正直,肯帮助人,即使自己勒紧裤带,也要尽力帮助穷苦的瓷工们。故他深得镇里做瓷器人的爱戴。明朝万历年间,皇帝派太监潘相到景德镇来征税。他一到镇上,就四处搜括民脂民膏,巧取豪夺民间的古瓷珍品,强逼陶工们为他制作大批稀奇古怪精巧的瓷器,想发一笔横财回京。陶工们日夜不停地赶制。由于这些造型奇特的瓷坯,一反传统的制作方法,烧窑的火候极难掌握,每次开窑出来的瓷器,不是扁的,就是开裂的,要不就是烧老了或者没烧熟,始终烧不成一件正品瓷。专横的潘相眼看一窑窑的瓷器烧不成器,自己发财梦实现不了,气得暴跳如雷,手拿皮鞭,在窑场亲自监工。在这残暴凶狠的淫威下,瓷工们拖着疲沓不堪的身子,支撑在炕人的窑门口,有的实在支持不了,就倒在地下,再也爬不起来了。潘相乃不管窑工们的死活,工期限制得更紧。童宾眼看到同伴一个一个的倒下,心里十分气愤和难过,决心以身祭窑,来拯救大家。他对潘相说:“我用生命担保把瓷器烧好,你必须立即改善对窑工的待遇,不准虐待大家,每人每个月还要发给半斤猪肉。”潘相听童宾说能把瓷器烧成,便答应了他提出的要求。随后,童宾便跳进了烧得通红的窑里,在场的窑工们看到这悲壮的情景,都流下了悲愤的热泪。数日后开窑,瓷器果然都烧成了,件件洁白如玉,个个端端正正。为了纪念这位献身的烧窑师傅,陶工们把他的骨灰安葬在镇里的凤凰山上,为他建了一个庙,塑了雕像,奉为“风火仙师”。

瓷传说故事---神雕

民国年间,在景德镇只要一提曾生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是瓷雕能手。一坨泥巴他放在袖同里,一会儿功夫,就可以拿出来一件雕塑作品。要他雕一只蟋蟀,雕出的蟋蟀就象真的:透过翅膀可以看见脊背上的纹路;要他雕一个天女散花,不谈他雕的天女何等美丽动人,光是这天女散出的花就有一千多朵,这一千多朵花,姿态各异,找不到两朵相同的,而且花朵就象真的一样,仿佛还能闻到香味呢。大家都十会尊敬地把曾生称为当代神雕。曾生有这么高的手艺,按理日子应该过得很好吧!然而,却偏偏相反。曾生所雕塑的作品,被人们称为珍品,能卖很高的价钱。可是在旧社会里,反动官吏和资本家恶霸,象刮地皮一样,层层压榨,这个捐,那个税,最后剩下的就寥寥无几了。加上曾生为人慷慨,经常接济四周的穷苦窑工,因此,他家中经常揭不开锅,拣烂菜叶当餐,成了家常便饭。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一连下了三天三夜,把个古老的瓷城遮盖得白茫茫的一片。曾生的老毛病气管炎又发作了,他躺卧在床上,从夜里一直咳到天亮,把全身的气力都咳光了。这天傍晚,曾生正昏昏迷迷的睡着,突然听见有人喊他。曾生睁眼一看,原来是县长带着两个马弁站在床前。县长姓屠,是个出名凶残的贪官。不等曾生开口,屠县长就皮笑肉不笑地说:“省长大人今天驾临本县,他早听说你是雕塑能手,特地要我请你上府,雕个雪罗汉,让他欣赏欣赏。”曾生一听,连忙摆手,用咳哑了的嗓门,回答说:自己病了很久,无气力起床雕东西。

屠县长听了,胡子翅得老高,连声大骂曾生不识抬举,命令马弁,连拖带拉把曾生带走了。雪光把屠县长公馆的后厅映得通亮,厅中央已摆起一桌酒席,曾生被推推搡搡地拖到后院当中,他怀着满腔的仇恨,用手堆起了雪罗汉。曾生伫立在冰天雪地里,屠县长一伙喝酒作乐的狂笑声不时传到耳边,怒火在他心头燃烧……。冬去春来,随着天气转暖,曾生的气管炎病也渐渐好了。为了生活,他又开始上坯房,捧起泥巴,一件件地精雕细刻起来。这时候,屠县长又找到曾生的头上来了。他要曾生给自己雕一尊座像,准备放在厅堂中央,摆摆自己的威风。同坯房的工人们一听,都为曾生焦虑,因为大家都知道曾生最痛恨屠县长了,这尊座像,他无论如何也不肯雕的,可是如果曾生不雕,屠县长怎么肯放过他呢?出乎意料的是,曾生竟然一口答应了。只是他跟屠县长讲明:在雕像期间,任何人都不准进入他的坯房。曾生的这一举动大家都感到奇怪,猜不出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时间象流水。按照屠县长规定的期限,三六一十八天,曾生把像雕好了。这一天,屠县长心中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得意的想着:凭着曾生一手神奇的手艺,他的这尊瓷像肯定是不同凡人了。于是,他头戴大礼帽,身穿长衫马褂,手拄文明棍,神气十足地率领一帮人,来到曾生的坯房,要把雕像取走。镇上的窑工们一听说,都纷纷赶来,想看看究竟。雕像捧出来,屠县长一看就气昏了!这尊座像,脑袋象个猪头,脸上尽是横肉,龀牙咧嘴的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和屠县长完完全全是一个模样。“哈……”工人们一看轰然大笑起来。屠县长气急败坏,羞恼万分,连忙命令马弁将这座雕像打碎。几个马弁围住瓷像,棍如雨下。说也奇怪,这座瓷像竟铁铸一般结实,任凭棍敲棒打,就是不碎。屠县长急了,气呼呼地自己上前,抡起文明棍,劈头劈脑地打去。这一打不要紧,只见雕像纹丝不动,屠县长却“啊呀”抱头痛叫,倒在地下直滚。一个马弁从地上拾起文明棍,朝着瓷雕像连连打去,屠县长又在地上连连打滚。只见他连哭带喊:“别打呀!别打呀!”原来文明棍打在雕像头上,却痛在屠县长的身上。啊!这真是奇事了!难道这雕像和屠县长的灵气相通?屠县长疼过一阵,再也不敢停留,他一面挟起文明棍仓惶逃跑,一边哭丧着脸大喊:“神雕!神雕!”、“神雕!”工人们一下明白了,神雕嘛!当然是雕得入骨三分。曾生把对屠县长的恨,全部倾注进这尊雕像里去了。这时,曾生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瓷传说故事---美人祭

从前,有一个皇帝,一天,不小心把一只玉石酒杯摔碎了。这只酒杯可是一件稀世珍品啊!它小巧玲珑、鲜红透亮,在太阳或灯光的映照下,它放射出耀眼的红光,就象一团火焰在燃烧。皇帝把这只酒杯看成最心爱的宝物,每天用来斟酒,第一杯敬天,第二杯敬地,第三杯敬祖宗。这样的酒杯打碎了,皇帝还能不心疼吗?他心急火燎,立时召来文武大臣,下令要他们再搞到一只。大臣们听了,你看我,我看你,不敢作声。因为他们知道,这只酒杯,是一位石匠在十万大山中偶尔发现了一块红宝石,采出来做成的珍品,要再搞到一只,真比登天还难哩!皇帝见大臣们不回话,气得跺脚又挥拳。大臣们见皇帝发了火,吓得浑身打颤,一齐趴在地上,连气也不敢透啦!这时,有一位姓潘的大臣,自告奋勇地向皇帝提出,他可以搞到一只同样的酒杯。潘臣为什么敢在皇帝面前打保票,说他可以搞到同样的酒杯呢?原来,两年前他南下巡视,来到江西景德镇,看到这里的瓷工用泥巴烧做出来的瓷器,洁白晶莹,跟玉器一样的精美,心想:既然景德镇的瓷工能烧出白莹莹的瓷器,就不能烧出红艳艳的瓷器吗?他当即领了圣旨,耀武扬威地来到镇上要瓷工为皇帝烧造这种颜色的酒杯。景德镇的瓷工听到这个消息可慌了神,因为他们还从来没有烧过这种红颜色的瓷器哩!然而,皇帝的圣旨是不能违抗的。

瓷工们百般无奈,开始点火试烧起来。大伙儿烧了一窑又一窑,可一件红颜色的瓷器也没有烧出来。潘臣心里也急了,他想,要真是烧不出来,自己丢了官事小,犯上个欺君之罪,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他越想越害怕,就对瓷工下了最狠毒的命令:假若在限期内烧不出,就将瓷工们处死。瓷工中有个姓梅的看火老师傅,他有一个女儿,名叫梅英。梅英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爹爹整日在窑里操劳,熬红了眼,累弯了腰,而红颜色的瓷器依然烧不出,就找了个机会,对父亲说:“爹爹,我们还是趁早逃跑吧!”、“逃跑?”梅师傅一听,摇了摇头,说:“我们逃跑容易,可镇上还有许多瓷工呢!”、“这——”梅英把话咽下去,不作声了。梅师傅接着说:“我们瓷工应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只有设法烧出红瓷器来,才能保住大家的性命,使景德镇的窑火一代代旺下去。”梅英听了爹爹的一席话,羞愧得脸红了,双颊上象搽了层胭脂。是呀!自己都已经十六岁了,怎么一点也不懂事,竟想到逃跑!可怎么才能烧出红颜色的瓷器呢?梅英急得吃不香,睡不安。这天晚上,梅英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老想着爹爹和瓷工们在窑前苦苦烧瓷的情景。不知过了多久才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她只见一位白了苍苍的老爷爷来到她的床前,对她说:“姑娘,你不是想烧出红颜色的瓷器来吗?景德镇郊外的东南乡有一座高岭山,山顶上有一种红釉石,找到到它,就有办法了,你怕不怕困难?”、“不怕!不怕!”梅英大声地喊着。这一喊,把自己喊醒了。梅英很惊奇。她连忙爬起床,跑到窑上,把梦里的事说给爹爹听。梅师傅根本不相信,说:“梦里的事不能当真,高岭山我去过多次,从没见到有那种红釉石。”可梅英想到潘臣规定的限期已近,与其看着爹爹与瓷工惨遭杀害,不如去找找看,万一找到了,岂不是救了大伙的命吗?于是,她一个人悄悄地奔向高岭山,高岭山,高万丈,光秃秃的,寸草不长,到处是狼牙怪石。望着悬崖陡壁,梅英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胆怯。可是一想到瓷工们正在窑前受熬煎,一想到景德镇的窑火应该一代一代旺下去,梅英就有了勇气。她一步步地在悬崖陡壁上攀登,爬呀爬呀,当她用出吃奶的力气,好不容易攀上一个悬崖时,不料,穿在脚上的那双鞋子却掉下了万丈深渊。没有鞋子怎么行呢!梅英只好脱下身上的罩裙,撕开来包在脚上,一步一步地向山顶爬。一会儿工夫,脚上的布又被锋利的岩石撕破了,皮肉也磨破了,鲜血一滴滴地流了出来,伤口痛极了,梅英简直不敢再走了。这时梦中那位老爷爷的话在她耳边响起:要想找到红釉石,就不能怕困难。梅英顾不上双脚在流血,倏地站起来,继续向山顶爬去。梅英爬起又跌倒,跌倒又爬起,每爬一步,脚下便印出一朵血花,一朵又一朵,弯弯曲曲地伸向山顶。当梅英爬到山顶,由于流血过多,便一头栽倒在岩石上,昏迷过去。再说梅师傅回到家里,不见了女儿,估计她一定到高岭山去了,就顾不得疲劳,连忙奔向高岭山。当他顺着血迹,找到了女儿,女儿已经双目紧闭,离开了人间。梅师傅抱着女儿哭得死去活来,那悲切的呼唤,一声声撼天动地。当他把女儿埋葬后,发现女儿躺过的地方,被鲜血浸透了,变成红艳艳的石头。梅师傅知道这就是要找的红釉石,就挖了出来,带回窑上,研磨成釉浆,涂在瓷坯上,经窑火一烧,果然,那釉面殷红光彩夺目的瓷器烧出来了。望着用女儿鲜血凝成的红色瓷器,梅师傅的眼泪就象泉水一般涌了出来。潘臣拿到比原先还要艳丽的红颜色酒杯,高兴得手舞足蹈,立即赶回京城,呈献给皇上。皇帝见了,连声赞叹,更加格外珍爱,还为潘臣加封,连升三级。谁能想到潘臣的高官厚禄,却是用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的生命换来的!瓷工们为了纪念梅英,就把这种红颜色的瓷器,取名为“美人祭”。今天,在高岭山的山岩上,还可以寻见斑斑点点红的石头,据说,那是当年梅英的一腔热血浇灌出来的血花!

瓷传说故事---釉里红

瓷器中的釉里红,是釉下的珍贵颜色。这种颜色亮堂润泽,看上去就象宝石镶嵌在瓷器里一样。这样珍贵的釉里红颜色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呢?传说是这样的:元朝,景德镇有个叫赵子聪的陶瓷工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对烧瓷有一手独到的本事,加上肯用心思搞发明创造,全坯房的窑工都称他叫“赵全能”。那时候瓷器上的花纹都是用手工刻上去的,又慢又费功夫。赵全能立志要在瓷器上象绘画一样,用毛笔描花纹。可是,他费尽心血,也没找到一种适合画瓷的颜料。赵全能对此并不灰心,他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这个愿望的。可是,象赵全能这样一个穷苦的窑工,要想搞一件发明创造谈何容易。开始时,赵全能帮工的那家窑户老板,以为赵全能会很快搞成,所以还愿意出钱资助。因为搞成了,他就可以一本万利,大发横财。后来,窑户老板见赵全能一次一次的试验失败了,便立即拒绝提供给赵全能试验的条件。这一来,就给赵全能作难了。平日,赵全能连吃饭的钱也难挣上,有时还得让女儿小梅到河滩边上拣破烂帮助度日。尽管困难重重,可赵全能搞试验的决心却丝毫也没有动摇。于是,他就向窑户老板借钱试验画瓷的颜料。老板的手段真辣,每借他的窑位烧一次瓷器,就要收一贯铜钱。这样,天复一天,月复一月,转眼一年了。赵全能欠下窑户老板三百贯铜钱。这一天,正是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准备着过年,赵全能却蹲在屋里,摆弄他从山里找来的石料,他的独生女儿小梅在旁边帮着研磨料石。父女俩干得正专心,突然,一阵“砰砰”的打门声,赵全能开门一看,门外正站着窑户老板和他的管帐先生。还未等赵全能开口,窑户老板就板起脸来发话了:“年三十啦!欠帐该还了吧!”赵全能忙央求说:“老板,如今我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实在拿不出钱来还,请老板宽容,等我做成了颜料,一定如数还清。”窑户老板听了,嘿嘿一声冷笑:“不行,今天一定得把帐还清。”说着,他眼珠骨碌一转,定睛瞧着小梅,又开口说:“我已替你想好了,王大户要买个童养媳,出价三百贯,你女儿小梅去,不就可以把债还清了吗?”赵全能一听老板逼他卖女儿还债,心中火冒三丈。这小梅,从小死了娘,硬是赵全能一口粥,一口水地好不容易才把她喂养大。这是他身边唯一的亲骨肉,要他卖小梅,不就是挖他的命根子吗?赵全能强忍住怒火,连连摇头:“老板,女儿我是决不卖的。”老板立即拉下阴沉的脸说:“哼!不卖,那就马上把帐还清。另外,从此不准你再我窑里烧什么鬼东西了。”赵全能这时真是心如刀割。他想:不卖吧,眼前老板逼债催命,还不准他再搞试验了。卖吧,又怎舍得让相依为命的女儿去受苦,受人欺侮……。最后,他还是摇着头,连声说“不……不行呀……。”“嗨!这是老板给你的一条活路,卖了小梅还清了债,减少你的负担。再说,等你有了钱,还可以将小梅赎回来嘛。”管帐先生在一旁替窑户老板帮腔。在老板连声威逼下,赵全能感到实在走投无路,一横心,把小梅拉在怀里,哽咽地说:“小梅,不是爹爹心狠要卖你,实在是没路走了……”说着,赵全能大滴大滴的眼泪落了下来。小梅紧紧攥住爹爹的衣袖,千呼万唤,苦苦地央告着不要卖她……。“唉!苦命的孩子呀!爹爹怎么忍心卖你呢。可实在没法子,你不去,大家都活不成,你去了,等爹试成了颜料,再把你赎回来。”听爹这么一说,小梅立即松开了手,用袖子擦着眼泪,向赵全能跪拜说:“爹爹保重……”便起身要走。这一下,赵全能又舍不得了,一把拉住小梅,父女俩抱头痛哭起来。窑户老板不耐烦了,一把抓住小梅,恶狠狠地喝道:“别噜嗦了,快跟我走吧。”眼看着小梅给拉走了,赵全能悲愤欲狂。突然,又见小梅奔了回来,从口袋里掏出两个钢板,往赵全能手板心一放,说:“给!这是你平日给我零用的,我没花掉,留着你做事用吧!”这一夜,外面爆竹响声连天,家家都在辞旧岁迎新春,赵全能却手捏着两枚铜钱,呆呆地一直坐到天亮。

过了年,赵全能又在窑里忙碌着。这时,窑户老板派人来说,这是最后一次让赵全能在他窑里试烧了。赵全能听着,仿佛跌进了万丈深渊。他知道,这次试验,难保成功,若再不成,那以后怎么办呢……赵全能想到这里,泪珠禁不住夺眶而也,他奔到窑炉前,对着刚刚摆放进去的瓷坯,口里默默地念着:“老天保佑吧!老天保佑!”说着,他弯腰把手伸进匣钵,把瓷坯放好。但听得“叮当”一声,赵全能上衣口袋里那两枚铜钱掉进了匣钵,正巧落在瓷坯上。赵全能本想将铜钱拾起,但又怕碰坏了瓷坯,误了这一窑的的试验,所以,也只好让铜钱落在里头了。烧窑时,赵全能提心吊担地在窑边守了三天三夜。第四天头上一开窑,窑工们首先将赵全能烧试的那叠匣钵捧出来,打开匣钵盖,一件瓷器拿出来……又拿一件。上面都是精光光的,一点儿图案颜色都没有。赵全能知道又是一次失败……。突然,一个窑工惊叫了一声:“看!这瓷碗上有两个圆圆的红颜色呢!”赵全能急忙夺过瓷碗,啊!那是两枚铜钱留下的印子。赵全能下心里明白了:铜可以做画瓷的颜料……真是喜从天降,赵全能二话没说,转身就往害里奔。回到家中,他到处翻寻,把尽剩的一把铜锁磨成了粉末,又掺入一些药料,调成浆糊糊,用毛笔沾着,一笔一笔在瓷坯上细心地绘画起来。赵全能拿着已经画好的瓷坯,找到了窑户老板,苦苦要求再借用一次窑位做试验。可是心肠毒辣的老板要赵全能先拿钱来,没有钱,说什么也不答应。赵全能心中又急又气,他放胆说:“老板,再给我试烧一次,如若不成,我宁愿终身帮你做工,不要工钱。”。“真的?”窑户老板贪婪地望着赵全能。“真的!”赵全能肯定地回答道。“哈哈!”窑户老板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好吧,再给你一次机会,可别忘了,不成功,你就得给我做一辈子的工罗!”“要是成功了呢?”赵全能反问。“我就输给你三百贯,让你将女儿赎回来。”在窑户老板的心眼里,赵全能是永远试不成的,这只是一句信口开河的话。“好!一言为定。”赵全能心中充满了希望。窑户老板真是做梦也没想到,赵全能这次试烧居然成功了。只见那透明的釉下,那红光闪闪的图案花纹,竟是那样绚丽迷人!釉里红的成功,一下子轰动了整个瓷城。赵全能创造的釉里红,从此结束了靠刻花来装饰瓷器的历史,它与这时期发明的青花釉料,相互衬托,相互比美,难怪当时人们称赞说:“青花瓷能入瓷骨,釉里红更入釉骨。”小梅终于回到了赵全能的身边,父女团聚,快活之中,不免又流下滴滴辛酸泪。

清代顺治时期景德镇瓷器文化


清代顺治年间(1644~1911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明末景德镇制瓷一度败落。清朝立国之初,朝廷无暇顾及瓷器生产,景德镇制瓷业对宫廷有命则供,无命则止。烧瓷质量也不高。顺治八年(1651年)开始为宫廷烧黄釉碗,但直到顺治十七年仍末烧出理想作品,康熙年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窑事,情况才有变化。顺治瓷器釉色有白釉、黄釉、茄皮紫釉等,彩瓷有青花和五彩,品种和数量较多的是青花。器形有象腿瓶、蒜头瓶、橄榄瓶、觚形瓶、洗口兽耳瓶、观音尊、将军罐、香炉、碗、盘等。各类瓷器胎体比较厚重,与晚期相比更加规整细腻,明末修坯中跳刀的缺陷减少,即便有也很浅,许多器物足沿经仔细修琢,出现泥鳅背的现象。白釉白度不高,在颈、足转折处出现亮青色积釉。口沿部分多施酱汁,即晚明的酱口边。青花仍然采用浙料,提炼比晚明精细,色调也比较丰富,分水和调色技术提高、画面颜色可以分出浓厚至浅淡的许多层次。青花有的为蓝黑色,有的比较纯正,有的浅淡明亮,有的色彩青翠。五彩瓷器留存很少,多继承晚明以来色浓笔粗的风格,主要用红彩和绿彩,有的加黄彩。纹饰内容与青花—致,只是不如青花丰富。瓷器装饰中常见的动物纹有云龙、云鹤、团鹤、麒麟、狮、虎、豹,植物及杂项纹有秋叶、蕉叶、莲瓣、缠枝牡丹、缠枝莲荷、海水江牙、博古图、麒麟芭蕉、雉鸡牡丹、山石竹鹊、山石芭蕉、山石牡丹、怪石朵兰、山石秋叶、人物图有天女散花、《西厢记》故事、太白醉酒、八仙、罗汉、五老观画、进爵图、指日高升、诵书图、进戟图、顽童戏柳等。各类画画装饰上多有题画诗句,如“一叶从新生”、“天下尽皆春”、“一叶得秋意”、“梧桐一生,天下皆春”、“满街梧叶,月在其中”、“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郎”、“立武弘成振万邦”、“梅子留酸溅牙齿,芭蕉分绿上窗纱。日常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等等。图画与诗歌都具有典型的民间艺术风格。

清代道光时期景德镇瓷器文化


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道光时期景德镇生产瓷器品种计有白瓷、霁红釉瓷、黄釉瓷、蓝釉瓷、冬青釉瓷、豆青釉瓷、仿官窑、仿汝窑、仿哥窑、仿定窑、窑变釉、茶叶末釉等高温釉瓷,还有炉钧釉行装低温釉瓷。彩瓷有青花、釉里红、五彩、粉彩、黄地粉彩、绿地粉彩、矾红彩、墨彩、绿彩、紫彩、斗彩、金彩、素三彩等。其时代特征是,很多官窑瓷器由于土质优良,胎体十分精细,成型十分工整。同时,清王朝的腐败之风波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瓷器生产也越来越粗率,许多产品加工不细,含有杂质,烧成后不致密,质地粗松。釉质有的粗松,泛有气泡,色调或泛青,或成为不悦目的死板白色。釉面不平,广泛出现波浪状起伏。无论仿古代名窑,还是仿乾隆、嘉庆时的作品都很粗笨,厚薄不得体,绘画内容繁杂,但刻板呆滞。青花瓷器少数稳定鲜亮,大多数飘浮浅淡。釉里红色彩也不匀。粉彩虽然生产很多,但色调俗艳,图案鼓出釉面,很不雅观。纹饰内容寓意更趋图解化、程式化。这种瓷器风格官窑如此,民窑更甚,历史悠久的传统制瓷工艺渐渐失去活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