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陶瓷文化 > 瓷器的旋纹鉴别 > 导航 >

双凤纹划花折沿盘:来源于新石器时代氏族图腾的凤凰纹

双凤纹划花折沿盘:来源于新石器时代氏族图腾的凤凰纹

瓷器的旋纹鉴别 古代瓷器边纹 古代瓷器上的凤纹

2020-11-17

瓷器的旋纹鉴别。

凤凰是远古氏族图腾的一种标志,它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神鸟,也是群鸟之首。《说文》载:“凤,神鸟也……。”作为氏族图腾,凤凰纹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因而这一特殊物种即为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凤之象”。

凤凰纹自商周时起就是被统治阶层垄断的一种专用纹样,它与同时代的龙纹一样,除王室和诸候王允许使用外,臣及庶民一律禁用,由此即可看出凤凰与龙纹同为显示皇权的一种象征。古代凤凰纹,常被用作青铜、漆器、金银等器具装饰,而用于陶瓷装饰则出现在唐代晚期。五代及宋代,凤凰纹样开始普及,元、明、清则广泛流行。对龙、凤禁用最严格的是在元代,《元史》云:“龙、凤纹,臣庶不得使用之……。”这是官方首次用立法的形式对使用龙凤纹作出明文规定,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明代嘉靖时才逐步解禁。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嘉靖前出现于陶瓷中的凤纹,即便是不署官铭也同样可视为贵族或皇族用瓷。

凤纹之所以深入民心,是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寓意表达有关联的。如“凤凰于飞”、“鸾凤和鸣”为祝人婚礼之辞;而“凤鸣朝阳”则喻为髙才逢时等等。这些以纹样体现不同吉祥寓意的作法,正是反映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意识的再现。

凤凰是远古氏族图腾的一种标志,它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神鸟,也是群鸟之首。《说文》载:“凤,神鸟也……。”作为氏族图腾,凤凰纹自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因而这一特殊物种即为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凤之象”。

凤凰纹自商周时起就是被统治阶层垄断的一种专用纹样,它与同时代的龙纹一样,除王室和诸候王允许使用外,臣及庶民一律禁用,由此即可看出凤凰与龙纹同为显示皇权的一种象征。古代凤凰纹,常被用作青铜、漆器、金银等器具装饰,而用于陶瓷装饰则出现在唐代晚期。五代及宋代,凤凰纹样开始普及,元、明、清则广泛流行。对龙、凤禁用最严格的是在元代,《元史》云:“龙、凤纹,臣庶不得使用之……。”这是官方首次用立法的形式对使用龙凤纹作出明文规定,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明代嘉靖时才逐步解禁。因此,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嘉靖前出现于陶瓷中的凤纹,即便是不署官铭也同样可视为贵族或皇族用瓷。

凤纹之所以深入民心,是与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寓意表达有关联的。如“凤凰于飞”、“鸾凤和鸣”为祝人婚礼之辞;而“凤鸣朝阳”则喻为髙才逢时等等。这些以纹样体现不同吉祥寓意的作法,正是反映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种文化意识的再现。

编辑推荐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三)


屈家岭文化的陶器

屈家岭文化,以1954年首次在湖北京山县屈家岭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江汉地区,时代约距今4?千至5千年。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主要是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红陶很少,手制为主。大部分陶器为素面,只有少量饰有弦纹、浅篮纹、刻划纹、附加堆纹、以及镂孔等到,另有少部分彩陶和朱绘陶。彩陶和灰陶的烧成温度均达900℃上下。屈家岭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是高圈足杯、三足盘、圈足碗、长颈圈足壶、折盘豆、盂形器、扁凿形足鼎及带盖和底部附有矮圈足的甑等。屈家岭文化的陶器中有一种彩陶胎壁非常薄,厚仅1毫米左右,有蛋壳彩陶之称,主要见于碗和杯子。胎色橙黄,表面加灰、黑、红、橙红色等色陶衣,然后以黑彩或橙红彩绘。这是屈家岭文化最富特色的陶器,最能代表当时制陶技术水平。彩绘陶纺轮,也是屈家岭文化很有特征的陶瓷器。

河姆渡文化的陶器

河姆渡文化,因1973年首次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宁绍平原及舟山群岛,时代约为距离今年内7千至5千多年。河姆渡文化的陶瓷器以夹碳黑陶的烧成温度为800--930℃,灰陶为800--850℃。陶器的表面往往饰有比较繁密的绳纹和各种花样的刻划纹,也有一些堆塑成的动物纹和彩绘。器形以釜、罐最多,另有杯、盘、钵、盆、盂、灶、器盖、支座等。河姆渡文化的陶器烧成温度较低,胎质疏松、器壁较厚,造型不太规整。

河姆渡文化陶器

马家浜文化的陶器

马家浜文化是1959年首次在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发现而得名的,有人认为它是继承了河姆渡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地区。时代约在距今7千年至5千多年之间。马家浜文化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并有部分泥质红陶、灰陶及少量的黑陶、黑衣陶。红陶的烧成温度在760--950℃之间,灰陶达810--1000℃。陶器成形基本采用手制。器表多素面或磨光,纹饰较少,主要原因有弦纹、绳纹、划纺、附加堆纹及镂孔等。器形主要有钵、盆、盘、罐、杯、瓶、觚、尊、壶、豆、鼎、勺、支座等。早期釜多鼎少,晚期鼎豆增多。马家浜文化最独特的是一种"腰沿釜"(即腹部有一道宽沿的圜底釜)。鼎足以扁平或铲形(凿形)颇富特征,有的鼎足呈近似鱼鳍形。

良渚文化的陶器

良渚文化因1936年发掘了有代表性的浙江余杭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太湖区域,多数人认为它是继承了马家浜文化因素而发展起来的。距今约5千至4千年之间。良渚文化的陶器,以泥质黑陶最富特征,多属灰胎黑衣陶,烧成温度较低,胎质较松软。但有少数厚胎薄胎黑陶,烧成温度较高,壁厚1.3-2毫米,近似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灰陶烧成温度约为940℃。良渚文化的陶器成型工艺比较进步,普遍采用轮制,造型规整,三足器、圈足器较多,主要器形有杯、碗、盆、罐、盘、豆、壶、簋、尊、釜、鼎、大口尖底器等。其中大圈足浅腹盘、竹节形细把豆、高领贯耳壶、柱足、宽把杯、断面呈丁字形足的鼎都是良渚文化有代表性的器物。罐形豆和鱼鳍形鼎足则与马家浜文化很相似。

新石器时代的陶瓷(二)


龙山文化的陶器

龙山文化,因1928年首次在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发现而得名。后来在河南、陕西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与其类似的文化遗存,但文化面貌有些不同。为了区别其他地域性特征,人们又将他们分别称为河南龙山文化(或后岗二期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或客省庄二期文化)山东龙山文化(或典型龙山文化)等。山东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我们将在大汶口文化之后介绍。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是继承了仰韶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年代距今4千年,可以分为早、晚两个发展阶段。

中原地区早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色为主,多为手制,口沿部分一般都经过慢轮修整,部分器物如罐类还采用器身、器底分别制成后再接合的“接底法”成型新工艺。灰陶的烧成温度约为840℃。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耳盆、深腹盆、筒形罐。这一时期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原因用来加固器身。

晚期龙山文化的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

大汶口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遗址 和宁阳县堡头村墓地(遗址和墓地隔大汶河相对,实际上是一个遗址的两个部分)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和江苏北部。距今为6千至4千多年,大约经过了两千年发展。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手制为主,晚期有慢轮修整和轮制陶质以夹砂红陶和泥质红陶器为主,有灰 陶、黑陶器和少量白陶器,还有青灰、褐、黄,等等。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很重视器表的处理,绝大部分泥质陶都经过磨光,部分细砂陶也曾加以打磨纹饰陶器和红陶衣和彩绘外,还有划纹、弦纹、篮纹、镂孔圆圈纹、弧线三角纹以及附加堆坟等。大量镂 孔的出现是大汶口陶瓷器的一个显著特点。镂孔形状有三角、圆形、文形、长条形、菱形等几种,主要见于豆和高柄杯上。大汶口文化的彩陶数量不多,但很多有自己的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色,有的三种用于同一器物上。彩绘一般都在器物的外部。有一部分彩绘是陶器烧成后再绘声绘色上去的,所以彩色较易剥落。有的彩绘前先在陶器表面施工一层白色或红色陶衣。彩绘丰富且别具风格,有圆点纹、圆圈纹、窄条纹、三角纹、水波纹、菱形纹、漩涡纹、弧线纹、连弧纹、花瓣纹、八角星纹、平行折线纹、回旋勾连纹、带状网纹等。器形也多有特色, 主要有鼎、豆、尊、单耳杯、高柄杯、觚形杯(三足高柄杯)、高岭罐等。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陶的比例上升,红陶烧成温度达1000℃,白陶约为900℃。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以三足器、平底器、圈足器为多,这也是一个重要特征。

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

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北部和辽东半岛等处,时代距今4 千多年。山东龙山文化的陶器在制法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遍使用轮制技术。因而器型相当规整,器壁厚薄十分均匀,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山东龙山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不多,还有少量红陶、黄陶和白陶。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红陶950℃,白陶800--900℃。黑陶有细泥、泥质、夹砂三种。细泥乌黑发亮,学者们称为“蛋壳黑陶”。蛋壳黑陶是山东龙山文化最有代表性的陶器,反映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制陶业的水平。山东龙山文化报名 以素面或磨光的最多,纹饰 较少,主要有弦纹、划纹和镂孔等几种。器形较多,主要有:碗、盆、罐、瓮、豆、单耳杯、高柄杯、鼎、等。还有鬲。山东龙山文化鬼脸式鼎腿、圆环状鼎足最有特色,为其他文化所罕见。

山东龙山文化陶器

大溪文化的陶器

大溪文化,因1958年首次发现于四川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主要分布在三峡地区及湖北省的长江沿岸,时代为距今6千至4 千多年。大溪文化的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级的灰陶和黑陶,及个别白陶。手制,少数口沿加慢轮修整。多为泥质陶、细泥陶,夹砂陶很少。陶器表面大多为素面或磨光,只有弦纹、划纹 、瓦纹、浅篮纹、篦纹、戳印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还有少量彩陶和朱绘陶。戳印纹是大溪文化特有的纹饰,它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主要施于圈足盘、子母口碗和豆的圈足上。彩陶多为细泥陶,以黑色彩绘为主,也有一些中间夹红彩的。彩绘纹饰较为简单,主要有:弧线纹、宽带纹、绳索纹、平行线纹、横人字纹、菱形格子纹、变形漩涡纹等。大溪文化的陶瓷器形主要有:杯、盘、碗、盆、钵、罐 、瓮、豆、壶、瓶、釜、鼎 、簋、器盖、支座等,其中的筒形彩陶瓶、曲腹杯、圆锥足鼎形罐等具有代表性。圈足大量应用,也是大溪文化陶器的一个特点。

新石器时期的宜兴陶瓷


宜兴是著名的陶的故都,从考古发现来看,宜兴的陶瓷生产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距今已有7000多年。

宜兴的新石器文化分布很广,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出土地点有新街骆驼墩、芳庄西溪村、杨巷丝螺墩、鲸塘斛里村、堰南村、宜城沧浦村、山门村、屺亭屺山、川埠柴山头、张渚五洞村、西渚吾桥村等,其文化特征与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的新石器文化的发展历史相一致而又具有地方特色。

1、骆驼墩遗址的陶器

骆驼墩遗址位于宜兴市新街镇塘南村,地处宜溧山地的山麓向平原地区的过渡地带,遗址面积25万平方米。2001年11月——2002年7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骆驼墩遗址的年代大约相当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到崧泽时期,距今约7000年——5500年。

骆驼墩遗址陶器的常见器型有釜、禾、豆、罐、钵、盆、鼎、灶、匚、器盖、支座等。

骆驼墩遗址的陶器以夹蚌陶为主,胎中还夹有少量极细的砂粒。夹砂陶少见。泥质陶仅在第三阶段出现。

炊器以灶、釜为主,其中釜以平底为主要特征。绝对不见马家浜文化流行的圜底釜,甚至不见任何圜底器。平底釜的类型很多,包括直筒形、罐形、尊形等。 禾是马家浜文化的常见器物。在骆驼墩遗址除有平底禾外,还常见三足禾。

骆驼墩遗址早期的陶器陶色以黑色为主,器表多施黑衣,多为灰胎。中期以红衣陶为主,数量超过了黑衣陶。红衣陶分为赭红、橘红和淡黄三色。红衣陶的火候较高,陶片很硬,胎色大多为外红内黑。晚期以夹砂褐陶为主。

骆驼墩的陶器一般为素面,部分在外侧面装饰圈点、斜点、短竖线戳印纹和斜网格纹,既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又具有装饰效果。

2、西溪遗址的陶器

西溪遗址位于宜兴市芳庄镇西溪村,遗址现为平原地带高出四周地面对约1~2米的长条形土墩,东西长400多米,南北宽120多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2003年5-7月和2003年9月——2004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宜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遗址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发掘面积1039.5平方米。

发掘结果表明,西溪遗址主要的年代跨度为距今7000——6000年左右,分为早晚两大时期。

早期遗存约在7000——6500年之间,相当于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早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型主要有釜、豆、罐、盆、钵、甑、匚、禾、蒸箅、器盖、器座、支座、陶拍等。陶器的质地以夹细蚌壳末红陶为多,有一定数量的红衣陶、黑衣陶、褐衣陶和褐陶。陶胎较为一致,细蚌屑的含量较高,基本不见泥质陶和夹砂陶。胎质较为疏松,火候相对较低。平底器占绝大多数,也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不见圜底器。

陶器的装饰纹饰简单,大多为素面,仅有少量锯齿纹、镂孔、刻划纹等。

晚期遗存约为6300——6000年,相当于马家浜文化的晚期。这一时期的陶器器形主要有鼎、釜、豆、罐、盆、钵、壶、禾、匚、甑、缸、器盖、炉箅、蒸箅、支座等。陶质中夹蚌陶数量减少,但所夹蚌屑较粗,有的在器表清晰可见。出现了泥质陶和夹砂陶,并逐渐增多。夹蚌和夹砂陶中红陶和褐陶所占的比例较高,黑陶较少,红衣陶显著减少,黑衣陶已不多见。出现少量夹砂白陶。泥质陶中,红陶和红衣陶较多,灰陶、黑陶、黑衣陶较少。平底器继续存在,与大量出现的三足器、圜底器共存,圈足器数量不多。陶器火候普遍升高,胎质相对较硬。

陶器的装饰主要有捺窝、锯齿纹、附加堆贴、镂孔、凸棱、条形凹槽、弦纹、刻划纹等。

白釉黑花猴鹿纹瓶(西夏)


西夏是另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建立,他们生活在草原与大漠之间,汲取着中原文化的营养,又不肯完全被汉化,仍执着地保持自己的风情。但是,西北的山水毕竟与中土相连,我们仍能从它的器物中看到血脉相融的迹象。

顽猴戏鹿

此瓶是一件民间生活用瓷,瓶口外撇,短颈,丰肩,长腹,宽圈足,砂底无釉,造型挺拔秀丽。通体施白釉,釉下以黑彩勾勒纹饰,肩部绘一周变形莲瓣纹,两侧绘两组下垂的卷叶纹,腹部一面绘两只展翅飞翔的大雁盘旋于芦草上空,另一面绘一只猴与一只梅花鹿在芦草丛中跃动嬉戏,猴以一手持苇草逗鹿玩耍,鹿单腿抬起,低首抿唇,若有所动,看得出猴的顽皮与矫健,还有鹿的机灵与乘巧,整幅画面充满着运动感和节奏感,生机勃勃,活灵活现,以酣练的笔调,描绘出无尽的画意,让人说不出来,又爱不释手。

美好向往

画的主题选用猴、鹿纹,取材于中国民间的风俗,隐喻“侯(爵)”与“(俸)禄”,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官禄和长寿富贵生活的向往。非常沉重、看似模糊的理想追求以如此轻松活泼的画面表现出来,我们不知作器者何人,但愿将此瓶连同那份美好向往保存长久。

折枝纹和牡丹纹


折枝纹

青花折枝花果纹碗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折枝花鸟为题材,构成与周围纹样无连接关系的单独纹样,习称“折枝花纹”、“折枝果纹”或“折枝花果纹”,统称折枝纹。常见有折枝梅、折枝莲、折枝牡丹、折枝枇杷、折枝石榴、折枝荔枝等。

折枝纹在陶瓷装饰绘画中多作为单独纹样,也有配合禽鸟组成的折枝花鸟纹。以一枝单独使用者较为多见,也有作连续式或交织式组合的。宋代定窑、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器物上多见,元代以后更为流行。折枝纹多作主题纹样饰于碗、盘、洗等器的内底和瓶、罐、壶等器的外腹壁,也有作为辅纹边饰饰于器物肩部或近口沿处的。

表现技法主要是刻划和彩绘。宋代定窑白釉刻划花折沿盘内底刻一株丰腴婆娑的折枝牡丹;雍正青花大盘内心绘一株桃花,双禽在枝干上憩息啼鸣,宛如中国画的折枝花鸟图。

牡丹纹

明宣德青花缠枝牡丹纹梨式壶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故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

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

五代越窑、宋代定窑、耀州窑有刻划牡丹纹制品,磁州窑则为白地黑花品种。定窑器上常出现一枝独秀的单朵牡丹,耀州窑瓷器上多见花朵两两相对,磁州窑枕面上还可见随云头形曲线绘画3朵牡丹。构图方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耀州窑青釉碗内壁刻划一枝牡丹,花朵盛开,枝叶繁茂,布满全器,作适合式构图。又有刻划两枝牡丹,花枝相交,花朵相对的对称式构图;耀州窑青釉瓶上的刻划牡丹枝茎缠绕,花叶纷披,作均衡式构图。宋代亦见将牡丹纹用作辅助纹饰的,如定窑、耀州窑的刻花、印花凤衔牡丹纹。

元、明、清三代牡丹纹久盛不衰,多用作主纹,装饰在瓶、碗、盘、罐等器皿的主要部位。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上的牡丹纹更丰富多彩,有折枝牡丹、缠枝牡丹等。明宣德青花盘上的折枝牡丹纹、青花玉壶春瓶的缠枝牡丹纹,图案精致,装饰效果强烈。明嘉靖酱釉描金孔雀牡丹纹执壶,在器腹部桃形开光中贴金描画孔雀牡丹纹,尤显富贵华丽。清雍正粉彩牡丹纹盘口瓶、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贯耳瓶,都是工笔重彩,一丝不苟,将牡丹花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表现得淋漓尽致。

花寿山福海纹炉 官窑大制作


现陈列在南京博物院《明清瓷器陈列》展厅中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炉,胎体厚重,器型高大,外壁绘寿山福海纹,集人文意蕴与高超的制瓷技术于一体,表现出撼人心魄的艺术张力。陈列于展厅的独立柜中,非常引人注目。这是明宣德官窑器中的黄钟大吕之作。

青花瓷一般都是白底蓝花,而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作为官窑大器,不吝材料,以费料费时的十分少见的蓝底白花来表现,器物外壁,满绘汹涌波涛,并在下腹部加绘山峦叠嶂,寓寿山福海之意。青花寿山福海纹炉的外壁用苏泥勃青料绘画,这是一种名贵的进口青料,其中含有一些铁质,由于用料比较浓厚,瓷胎比较软,所以绘画时会将胎粉带起,而青料浸到胎中,烧成之后的青花,手摸有凹凸感,显得深沉典雅,入瓷三分。站在展厅的独立柜前,转换不同的角度欣赏青花寿山福海纹炉,会发现它在灯光下,满身的青花,闪着金属的光泽;满炉的波涛气势磅礴,似乎将要涌出。海水中的山峰,渲染出寿山福海的气势,美好的祝福在观者心中激荡。

这件青花寿山福海纹炉堪称命运多舛。1949年,民国国立中央南京博物院的库房中,工作人员们在紧张地忙碌着挑选藏品,准备运往台湾。这些国宝几年前刚刚躲过八年抗战的炮火,辗转千里,由四川归来,有的还没有来得及开箱,其中有一件体态硕大的青花炉,被单独装在一只大箱子内。但是,淮海战役的捷报使它们中的一部分没有来得及起运赴台湾,这只单独装箱的青花寿山福海纹炉就是其中之一。

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的明代永乐宣德官窑地层中,出土了青花寿山福海纹瓷炉残片,可以复原出三四件同样的瓷炉,它们都是作为废品打碎的,成品仅存两件,而完整器仅此一件,另一件耳部已残,经修复完整。它们都是流传有序的官窑器,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中。

朵云纹和云头纹


清雍正天蓝釉加白朵云纹盘

朵云纹

一种传统的陶瓷装饰纹样,用云朵形纹饰象征高升和如意,多与龙、凤、蝙蝠等相配,有时也单独使用。

云纹的形态和用法都很多,有的是单独完整、左右对称的云头,有的是蜿蜒舒卷,漫无定形的流云。前者亦称卷云纹,常用在案形结构的牙头上,既可把云头作成云形,也可作为牙头上的浮雕花纹。后者则多用作图案主题的陪衬。也有硕大的云头,成为图案的主题,其中大条案的云纹牙头和三屉大炕桌上的浮雕云纹挡板就是很好的例子。

战国至汉魏时代的瓦上流行云纹装饰。浙江临安晚唐水印邱氏墓出土的越窑青瓷罂和熏炉上,均描绘褐彩云纹。宋代定窑印花或刻花云龙纹瓷器、元代磁州窑白地黑花云龙纹瓷器及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红釉、卵白釉等瓷器上均有云纹装饰。明、清景德镇及其他地方窑陶瓷上也普遍装饰云纹,且形式多样,如灵芝形云、蝌蚪形云、如意头形云、风带如意云、“壬”字形云等。

清斗彩如意云纹碗

云头纹

又称“如意云”,其形状犹似下垂的如意,是一种典型的云纹瓷器装饰纹样。因多装饰在瓶、罐、壶等器物的肩部,也称“云肩纹”;也有装饰在盘、碗的内心部位,称作“垂云纹”。

云头纹始盛于元代景德镇窑青花和青白瓷上。

元青花云肩纹内满绘花纹,装饰方法为两种,一种是在白地上以青花直接描绘缠枝牡丹、缠枝菊等;一种是青花海水为地,露白为纹。青白瓷上采用贴花串珠式构成仰垂如意云头纹。

缠枝莲纹和花鸟纹


青花缠枝莲纹盘

缠枝莲纹

传统吉祥纹样,多用于装饰瓷器。图案以莲花组成的称“缠枝莲”。缠枝纹又名“万寿藤”,寓意吉庆。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是以一种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缠枝纹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缠枝莲纹广泛应用在建筑,纺织,石雕,木雕,青花瓷器上。

五彩花鸟纹盘

花鸟纹

一种传统的陶瓷(器)装饰纹样,以花卉与鸟类相配组成画面,故名。

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釉下彩绘瓷器上,宋代则主要见于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器及耀州窑青釉刻花瓷器上。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彩瓷上盛行花鸟纹装饰,如明宣德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描绘绶带鸟正在啄食枇杷的生动图象,成为彩瓷花鸟纹的代表作。成化时期瓷器上花鸟题材,比宣德时更为普遍,鸟的种类更多,大多栖于枝头,形态活泼有生气。清康熙瓷器上的花鸟纹更多地揉进中国画工笔画法,使所绘花鸟更加生动逼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