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陶瓷信息网网站!
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陶瓷信息网 > 瓷器鉴别 > 瓷器开片鉴别 > 导航 >

汝窑官窑哥窑瓷器如何通过开片鉴定古瓷真伪

汝窑官窑哥窑瓷器如何通过开片鉴定古瓷真伪

瓷器开片鉴别 开片瓷器怎么鉴别 古代瓷器如何鉴定

2020-11-18

瓷器开片鉴别。

刚回答了一个悟空问答的问题,“如何通过开片鉴别瓷器真假”,发现关注的朋友特别多,看来这个问题对于古瓷收藏爱好者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那我们今天就来详细讲解一下如何通过开片鉴别古瓷的真伪和年代。

开片,是一种瓷器表面釉面开裂纹的现象。长短不一,横竖交错的裂纹,构成了釉面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乃至各种形状的片纹,古玩行话就称为开片。

在烧窑过程中,因胎、釉配比成分厚薄均不一样,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冷却过程中造成收缩系数不同。釉面的收缩程度大于胎体的收缩程度,造成表面张力过大,釉面就出现了裂纹,这就是硅酸盐学上说的陶瓷釉面开裂的根本原因。釉面开裂,本来是烧窑过程中的毛病,但这种缺陷却受到后代文人墨客的赏识,视为鉴赏要诀。“有。。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后来,南宋哥窑甚至以缺陷为美,创烧了开片瓷皇-哥窑。

开片,是远古青瓷出现以来,古代窑工一直无法避免的釉病。太远的不说了,以中国青瓷的先

、锋六朝青瓷为例,几乎所有的瓷器表面,都有开裂的现象。早期的白瓷出现在北方,也是从青瓷转变过来的瓷器,基本上都有胎釉结合不好,釉面开裂的现象发生。直到唐代,邢窑第一次解决了釉面开裂的技术难题,烧制成功了符合现代陶瓷标准的细白瓷器,这种瓷器胎体轻薄,釉面莹润,没有裂纹。但同时期的南方越窑,大部分产品还是釉面开裂,只有极少数的精品,号称秘色瓷的,能够做到釉面不开裂。由此可见,对于古人而言,解决陶瓷釉面开裂的问题难度极高。

宋代定窑继承了邢窑烧制白瓷的传统和技术,继续烧制不开片的定器。钧窑,是否是宋代烧制的,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最新的研究表明,很有可能这批传世的宫廷钧窑瓷器,都是明代烧制的。钧窑的釉属于乳浊釉,也不同于传统的青釉系统,本文暂且不聊。剩下的汝,官,哥三大名窑,就是宋瓷中赫赫有名的以开片为重要特征的瓷器。一般收藏界说到开片瓷器,指的都是汝窑,官窑,哥窑。

三大名窑,价同拱璧。其历史和鉴别特征,其他大行已多有论述,本文就不赘述了。简单说一下他们的开片和鉴定特征。

汝窑,产于北宋时期,传统的说法是宋晚期哲宗到徽宗的20年间,产地在河南宝丰县清凉寺。目前还发现有汝州张公巷,文庙等遗址。汝窑是笔者研究较多的一个窑,据笔者考证,汝窑的烧制年代应该始于北宋早期第三个皇帝宋真宗时期(详见笔者论文《汝窑烧制年代考》发表于《收藏于投资》杂志,有了解意向的可以私信笔者),目前对于汝窑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科学考古发掘基础上对故宫传世汝窑瓷器进行比较分析而成的。

汝窑,早就是五大名窑之首。古人已有论述。明代陶瓷大鉴赏家曹昭在其名著《格古要论》中曾言:“汝窑器,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对于蟹爪纹,研究论者颇多,一般认为,蟹爪纹就是指的汝窑瓷器表面开有细密的纹片。特别是圆器,开片呈现一种圆形缠绕的现象,有的学者认为这就是蟹爪纹。不论如何,汝窑瓷器表面确实是有非常细密的细碎纹片的。传世品仅有一件无纹片的汝窑瓷器,收藏在台北故宫,但不少学者和群众均对此器是否为本朝持怀疑态度。

汝窑瓷器开片,鉴别比较简单,由于釉水较薄,天青色釉面上隐隐约约可见胎骨的红色(猪肝色),乾隆皇帝称为'铜骨之汝,(后世好事者以为胎体内含铜,其实是不对的,主要是因为胎体内含有大量的铁成分,在烧窑气氛中,形成了赤铁矿成分(三氧化二铁),这种赤铁矿,顾名思义就是红的。)釉水稀薄,所以开片细碎。汝窑瓷器如果出现大开片或者无开片的现象,其真伪就值得商榷了。汝窑开片,还有一种鱼鳞状玉质感强的开片。这种瓷器最近曾经拍卖过一个,价值高达2.8亿,但圈内认为,这件汝窑小洗应该不是清凉寺烧制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张公巷窑烧的器物。如果这样,其价格无疑是被高估了的。

再说官窑。官窑分为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其中,北宋官窑烧制于河南开封或者郑州附近。由于目前无法发现窑址,对于北宋官窑的面貌尚得不到正确认识。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南宋叶寘在其《坦斋笔衡》中对北宋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可见北宋官窑确实存在,并不就是汝窑。

北宋官窑还是一个谜!其考证难度,甚至高于哥窑。可说是陶瓷界谜中之谜,密中之密。很多民间藏家,动辄声称自己拥有北宋官窑,却拿不出像样的证据。笔者认为,文物收藏,首先就是鉴定。收藏是兴趣爱好,鉴定则是科学研究。喜欢可以收藏,但论证为实物不虚,则需要更多的证据方可。

南宋龙泉大窑(弟窑)兽耳三足鼓钉洗(无开片现象)

南宋官窑又分为修内司官窑和郊坛官窑。修内司官窑属于南宋早年高宗建跸杭州前后的官窑,带有明显的初创期瓷窑特征,目前窑址已经被发现于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老虎洞附近。郊坛官窑则是郊坛建立之后南宋朝廷的第二座官窑,窑址在民国时期就被发现于杭州。但由于战乱,郊坛官窑保护不算太好,大量瓷片流失海外,是否有完整器出土目前不知。科学发掘只能复原一件花瓣口兽耳瓶。对于郊坛官窑器物的鉴别,也只能通过修内司窑器的鉴别然后分离出郊坛器物来。

南宋早期,特别是在高宗赵构颠沛流离之际,还曾经在平江府(苏州地区)和越州绍兴府(余姚地区)烧制官窑器皿。但这两个窑口,都是临时充用性质,目前对于这两个窑口的分析和鉴别,尚属于学术界攻关难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笔者私下探讨。在此不再赘述。

修内司官窑窑址发掘表明,修内司窑多大器,器物一般都在20-25厘米之间。釉色有炒米黄和灰青两种为主。炒米黄釉多为一道釉。灰青釉多为多次上釉。但釉面均有各种开片裂纹。所谓“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取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者也”(明学者高濂在其《燕闲清赏笺》),其实在修内司窑址发掘之后,此论已经失去了以往功效。修内司窑出土物一半都是油灰色(灰青),米黄色更不见于文献。可见对于官窑的研究,目前还刚刚开始登堂入室,还有很多秘密有待解开。

由修内司官窑器进行排比,两岸故宫与之相符合的不到20%。剩下的也不都是郊坛官窑器物。总体而言,郊坛官窑相比修内司官窑,器物造型从大向小型发展,釉色从灰青,米黄向粉青发展,支烧方式由支钉支烧向垫饼垫烧发展,施釉次数由少向多发展,胎骨由厚向薄发展,圈足由高深直向浅外撇发展,器物类型由礼器实用器向文房陈设器发展。(这是由笔者归纳总结的郊坛,修内二窑鉴别要旨)。

总而言之,修内司和郊坛官窑也都是以釉面开裂为特征的。但除了早期的米黄色釉以外(目前馆藏考古没有发现完整器),其余基本都是多次素烧多次上釉的开片。特征为开片套开片。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在本次开片以前上次开片没有完全熔融,愈合的开片裂纹现象。开片则有冰裂,鳝血,梅花片,墨纹,细碎文的区别。

再说哥窑,哥窑是唯一一个真正的以开片为装饰的瓷器窑。哥窑之前的汝窑官窑开片都是无法避免的缺陷,哥窑第一次把这种缺陷加以利用和改造,成为装饰。一般而言,哥窑瓷器开片有金丝铁线文武片之说。不少收藏爱好者认为,只有金丝铁线的才是哥窑瓷器,并对故宫藏品加以怀疑和否定。

哥窑胆式瓶南宋故宫藏金丝铁线开片

不是群众对故宫藏品的真伪甚至加以否定,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而言,不知者不言,没有亲自上手馆藏,观察研究,手上并没有哥窑实物,空谈馆藏真伪,愚以为非为学者。

哥窑的金丝铁线,可以看出来的是,所谓铁线就是黑色的纹路,所谓金丝是褐红色或者金黄色纹路。铁线纹比较大,内套金丝纹,比较细碎。哥窑瓷器明显上釉的次数少于南宋官窑。这点是可以直观观察到的。

笔者认为,杭州地区还存在第三座官窑没有被人发现和发掘,这个未被人发现的窑,就是所谓哥窑窑址。其本质还是南宋朝廷所制。其盛烧时期,应该是南宋晚期宋理宗时期。(另有论文专门论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

最后要说的是本无裂纹瓷器出现的开片。

无裂纹瓷器,出现一种裂纹,行话叫做“璺”。这是由于年代久远而釉面开裂的,很稀疏,类似于牛毛掉落在釉面上,一般而言,古瓷上有璺者,真品的几率较大。(以前这是古瓷鉴定秘诀,但近年仿古作伪者也仿制出来古瓷的璺,是否有璺,已经不能作为鉴别古瓷真伪的秘诀标准。)

元青花瓷器上的璺,并不是所有的元青花都有璺

taoci52.com延伸阅读

宋代官窑瓷器的开片


宋官窑的典型特征是迷幻,冥炫的釉色。

官窑的釉色不像汝窑那样具有恒定的标准和统一性,天青釉色在早期官窑中隐约可见。

但后来逐渐摆脱汝窑的影响,器形不断增加,釉色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粉青、灰青、米黄、翠绿、月白等等,比汝窑更加活泼多样。

釉质感来说,有的完全失透,模仿金属质感,有的似透非透,如脂似玉,有的通透晶莹,像龙泉窑般肥厚,如此丰富多元的釉色,难以作为官窑的典型特征。

其实仔细观察所能见到的官窑实物,就会发现,它们的釉面几乎无一例外都开片。

官窑的开片既不是烧制时出现的瑕疵,也不是时间造成的陈旧和裂痕,而是有意为之的工艺美感,并开创了后世以釉面开片作为瓷器装饰手段的先河。

官窑之前的瓷器开片现象,是胎和釉在烧制过程中,因为收缩、膨胀系数不一致而导致的釉面出现裂痕的现象。

在开片作为装饰手段之前,它算作瓷器的瑕疵, 使用者或收藏者极力避免的现象不会被当作美感欣赏, 只不过烧制时出现的开片大多细微,如针如毫,肉眼凑近了才能发现,远看不明显。

南宋 郊坛下官窑粉青葵瓣口龙纹盘

官窑有意追求开片并引以为美,肇始于官窑初期对汝窑的模仿。

汝窑的天青色被认为是完美的,但汝窑釉面的开片现象却比之前的青瓷更加明显和突出,“蟹爪纹”、“蝉翼纹”、“鱼子纹”等对汝窑开片的描述只是古人的风雅作祟。

对比之前的青瓷就发现,汝窑的开片又大又明显,还遍及全身,大开片中夹杂小开片,不使用也无妨,使用过之后,使用痕迹浸透入开片,通体显得破碎。

接受这种新釉色瓷器,包容它的开片瑕疵,还是完全不接受,成为了使用者必然面对的选择。

使用者接受了,但仍然追求不开片的完美天青色,明代《格古要论》的已有“无纹者尤好”的说法。

汝窑的珍贵,让当世人容忍它开片的瑕疵,而后世则把优点和瑕疵一起接受,统统当作汝窑的美感给予认可。

官窑初期对汝窑的继承和模仿,把开片这种形式也继承下来,只是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执着地追求天青色,而是执着地追求开片。

在釉彩没有大放光彩之前,瓷器的装饰只有在胎和釉两方面下功夫。在胎上,靠塑、雕、镂、刻、划、贴、印等手段制造纹饰;在釉上,想方设法改变釉料配方以让釉色变得新颖独特(汝窑钧窑均如此)。

汝窑的开片和被认可,让官窑制作者看到了有意制造合理控制釉面开片,把开片作为一种装饰效果的可能性。

于是乎,聪明的窑工们开始在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试验,终于使得开片变成一种极致的美感,成为官窑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并受到当世和后世的追捧和仿造。

官窑的开片到底标准如何。肉眼所及,开片千姿百态。有大开片,也有小开片,或大小开片相间,俗称文武片;

纹片有疏有密,有深有浅,纵横交错;有冰裂片,像云母石类,冰糖一般层层而下;有的像鱼鳞、有的像渔网;开片成倾斜而下,看不到垂直裂纹;有的开片保持着出窑时的透明状态,未经使用或染色,有的则刻意染色让纹路更清晰;纹路充满立体感和层次感,但又丝毫不破坏整体观感,让人啧啧称奇。

官窑开片,行内称之为斜开片,其主要特征是形态会随着光线入射方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变化原理在于斜开片把釉层一分为二,一半形成锐角,另一半形成钝角,如果转动瓷片,由于光线的入射方向发生改变,白边的宽度就逐渐变细,当入射光线的方向与斜开片的斜面方向一致时,白边消失,只看见一条很细的裂纹。

离开锐角的尖端部分,由于釉层逐渐变厚,故色调呈现正常的青绿色。这种色调反差产生一种立体感的视觉效果,时现时隐,变化无穷。

如果釉层再加厚,层次增多,这种开片纹理更加丰富,变化更加神奇。

斜开片的形成是一系列工艺因素和外部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需要通过相当难度的工艺来实现。

哪怕至今,这种工艺也未必得到全部的破解和传承。 官窑与汝窑一样,追求璞玉感,不事雕琢,不求刻绘。

然而,官窑比起汝窑,静谧的釉色中更加透着流动,釉色更加多姿,器形古朴典雅,而宛如天成、千变万化的开片,使得官窑锦上添花,如获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神奇万千。

瓷器的开片,古来有之。宋之前,钙釉铅釉,均俱开片,浅且薄,无特美。

自宋始,犹如墙上花影动,疑似玉人来。有影而无踪。

宋代的乳浊厚釉,南北争高,千古独唱。一时绝技,后世无传。

北有汝,钧之蓝,南有官,龙之青,即使白定,五代宋早之透明,至宋晚而成乳白。偶有开片,深切奇诡,瑰亮如冰,厚重而明澈,似佛而无面壁之苦,近道而有炼丹之妙。

高古瓷器的开片


一、厚釉开片通常发生在胎与釉的结合处,可能与胎的收缩影响到釉层有关。胎体的收缩使紧贴胎体的釉层受到扯拉而断裂,因为釉层的厚度、釉的流动状况与方向、釉内青花钴料化学变化的影响、胎体的胎质、窑温的温度与时间、冷却过程中的条件和环境等种种复杂因素,致使开片有许多种表现形式,有隐状开片(开片不明显,肉眼细看或用放大镜才能看到),显状开片,叠状开片(可能为两次施釉形成的两层开片重叠),细碎开片,百圾碎开片,冰裂状开片,鱼鳞状开片,网状开片,大开片,大中有小开片,纵向开片,横向开片等。开片纹呈色有金线(黄色)、铁线(黑色)、金丝铁线(深且长的纹路为黑色,浅且短的纹路为黄色)、褐线、无色透明线等。

有色开片纹线的颜色有深浅隐显的自然变化。厚釉开片分原始性开片(出窑时已定型的开片)和次开片(日后受风化、燥暴形成的二次和二次以上的开片)。但无论怎样,开片的裂纹均发源在釉层下面的胎釉结合处,裂纹由胎面向釉面的开裂呈内宽外窄的尖角状,绝大部分厚釉开片的器物,从釉面上迎光斜视是看不到裂纹的(因为这些裂纹还未到达釉面已经闭合),用手抚摸也没有丁点糙手感,冰润柔滑。而仿品的开片往往是将刚刚出窑身带高温的瓷器猛然置于低温环境内冷却,器物由外及内骤然受冷,釉层及胎体因热胀冷缩的开裂也是由外及内的。所以,仿品的开片从器物表面迎光斜视可以明显看到裂痕。真品的开片颜色是从胎体泛出的,基夲到不了釉面,而且这种由下向上泛起的颜色,不仅从体积而言是下宽上窄,颜色浓度也是下浓上淡;纹线还有深浅隐显的自然过渡变化色。而仿品的开片颜色是从釉面裂纹浸染进去的,例如金丝铁线就是分两次染成。仿品的开片纹颜色因为系浸染而成,所以颜色深浅浓淡均匀单一,无自然深浅浓淡过渡变化,生硬呆板。仔细观察,二者很容易区别。当然,从厚釉开片特征分别瓷器之真赝,只是诸多综合判断条件之一,况现在某些单色釉仿品,开片纹颜色也有由内向外泛出者,但从综合特征判断,它们的新面孔还是容易辨认的。

二、薄釉开片薄釉开片多出现在高古瓷器物上,明清瓷也有一些薄釉开片的情况。

高古瓷薄袖开片有以下几种情况:

1,陶胎轴,窑温较高,釉呈玻璃质。如唐三彩器物,胎体上施有白色化妆土,浇施蓝白黄褐等薄釉,色彩鲜明,呈不规则网状细密冰裂开片。因为不同色彩颜料的化学成分不一样,各不同色彩块面区域内的开片大小疏密略有差异。

2,陶胎釉,胎釉结合较为紧密,出窑后的当初并未产生开所。但因釉层薄,在墓穴干坑历经千百年风化,釉面呈现极为细碎的均匀开片。这类开片的器物,胎体一般较为粗松。

3,胎质较好,烧成的器物瓷化程度高,如宋青白釉碗,釉面经年久风化形成开裂,而开裂过程中胎体的杂质泛出釉面,或者地下墓穴洞室内空气中的杂质渗进裂纹中,久而久之,使得这种开片在釉表形成枯草筋状分布。手拭之有凸棱,肉眼也明显可见。

4,胎体上施化妆土过厚,或胎土未干透即施釉,这类器物年久不但开片,而且部分开片处釉面与胎体发生剥落。剥落区域的边缘是以裂纹为界的。

薄釉开片一般都较细密,这与薄釉是有关系的。比如我们用脚去踩不同厚薄的玻璃或冰块,厚的碎的块面就少,这像大开片;而薄的就成了细密的碎片,这就像薄釉开片。薄釉开片还因为釉面薄,有些开片的边缘呈现翻翘状,不但肉眼可以看到裂纹,甚至用手拭釉面会有糙手感。

三,损裂开片损裂开片即器物局部在使用过程中,与外部硬物发生磕碰后产生的裂纹。由于这种裂纹未使器物发生根本性的损坏还保留着它的完整性,尚不影响使用和观赏,故称其为损裂开片。也有一些器物是因为胎体在烧制时发生损裂而波及到釉面,也产生损裂开片现象。

损裂开片因器物磕碰程度有轻有重,重者不仅立见裂痕,而且裂痕会延及背面(内里面)。而轻者当时或不见裂痕,时日已久,裂痕逐步显现。如清代瓷器内壁常见的鸡爪纹,还有单直、单斜线纹和其他形态的损裂线纹。总而言之,损裂开片总的规律是釉面和胎体共同开裂成纹,且为长裂纹、大开片。

开片本为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二是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的一个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即裂纹釉),变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了。宋代的汝、官、哥窑都油这种产品。开片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形状分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

瓷器表面有纹路的,叫做“开片”。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的,叫“鱼子纹”;大片稀疏的,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都是形容其形状的。瓷器的开片是收藏鉴赏者必须了解的一种知识。造成瓷器开片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开片,一种是自然的开片。人为的开片,多属浆胎瓷器。所谓“浆胎”,是在制胚时,撷取浸泡过的精细瓷粉,澄清后融成泥浆,制成胚胎。人为的开片,在这些浆胎制作过程中,就配好了药料。人窑烧时,必使之开片,开大片或者开小片,都可以按照用不同的配料来实现。这样烧制出窑的瓷器,开片形似龟裂,开坼都在胚胎里面。

而自然的开片,则是瓷器历年既久,表面釉层渐渐内裂,或呈鱼子纹,或成牛毛纹。无论何种纹形,开坼都与胚胎无关,开片纹痕绝不会深入,而仅仅开在釉面上。所以凡是瓷器因年久自然开片者,其釉总似坼而未坼,在若隐若现之间。若为人工开片者,则在瓷胎上豁然显露。这是二者的根本区别。人为开片始于宋代哥窑,此后有仿制。哥窑是宋代处州(今浙江丽水)龙泉县人章氏兄弟中哥哥章生一开设的窑厂。

哥窑瓷胎质细,性坚,体重,多断纹隐裂如鱼子,亦有大小碎块纹。古瓷器上牛毛纹微带黄色鱼子纹的开片,既属自然的开片。自然开片的瓷器,据传见于北周柴世宗所创柴窑瓷器中,有一种豆绿色,釉中有细纹开片。北宋定窑瓷器乃古瓷中精丽之品,其中开片者,都是柳纹。南宋景德镇粉定,则有的开片,有的不开片。宋代平阳窑又称土定,其瓷多有蛇纹开片。宋代西安耀窑有一种细胎细釉带暗花者,釉极细而带有开片。不识者往往误认为定窑。这种耀窑瓷暗花开片与定窑瓷微有不同,非鉴定行家是辨识不出来的。宋代福建建窑瓷有一种白色颇似定窑,但无开片,是二者区别之处。清代郎窑产瓷有先后之分。凡瓷器里外都有开片,底足有灯草旋纹,其色深红如凝牛血者,是先制之品。另一种绿郎窑瓷器,色深绿可爱,满身细碎纹片。其实这是一种明代仿弟窑之品。至于郎窑这个瓷器,既受近世人重视,但却又被人误解。一般瓷器商人通称的郎窑瓷,其实乃是明代祭红之宝石釉,并非都是郎窑所制。而且还有瓷商误会郎窑是雍正乾隆时代供奉内廷的外国人郎世宁所督造。其实,郎世宁从未监督造瓷。真正的“郎”应是指郎廷极,他是康熙朝监督瓷业之官,时任江西巡抚,《陶录》、《茶余客话》等笔记书中俱见记录。而瓷商口中的“郎窑”,其实是混淆了明清两代事实,且以讹传讹,相沿成习了。正是这种习俗和风气的变化,在瓷器赏鉴上,及瓷器价格变化方面也十分明显。最初,瓷器小而开大片,以及瓷器大而开小片者,在瓷市上都价值十分昂贵。而近世以来,瓷器鉴赏界则不看重哥窑的人工开片,而以郎窑的开片为贵重。但是概而言之,瓷器开片以手扪之感觉不到痕迹者更为可贵。

鉴定者必须要了解掌握:一般瓷器的开片形成有两种.一种是人为造出的开片,这类瓷器多属于"浆胎",在制作坯胎前人为的加入化学药剂,致使瓷器形成开片.这种人为的瓷器开片形如龟裂一般深至胎骨,也就是说这种开片在坯胎的里面形成.而,自然的瓷器开片,是由于器物在时间长久后,在瓷器的釉层表面渐渐的开裂.一般开片状如鱼子纹、牛毛纹等状。在鉴别上要注意仔细观察区分。自然的开片纹痕不会深入到胎骨,仅在釉的表面形成开裂

百圾碎百圾碎为冰裂纹的一种,即裂纹釉中纹路繁密,开片较为细碎者。这个名称起于宋代之哥窑,景德镇窑仿哥窑之后,即一直沿用。

汝瓷开片


宋代温雅宁静的艺术风尚,

使得“瓷魁”——汝瓷,在千百年后得以继承和发扬。

经验丰富的仿古瓷陶艺师全程把关,

胎土釉水均用料精良,一窑下来成品不足百之二十,十分难得。

汝瓷被称为五大名窑之魁首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其杯子、壶,由于开片,

在使用过程中会沁入茶汁,在茶界堪称一绝,

因其会自然形成茶渍纹,故有“养杯”之说。

这种最初的釉表缺陷,

通过人为的“养成”,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

赋予它新的色彩和纹路,深浅相互交织叠错,

像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

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

甚至给人一种好像杯子裂了一样的错觉,简直有种惊为天人之感。

那究竟怎么养成好看的而独特的开片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里面的学问。

如何养成好看的开片

用汝窑品杯最大乐趣,在养。

品杯在高温茶汤的烫热下,会开裂,形成不规则的纹路,

纹路上会有茶汤渗透,留下茶色,这就是金丝铁线形成的原因。

不同的开片怎么养出来呢?

1、若是不希望养出来的纹路都是黑的,

就尽量不要用开片的杯子喝熟普,

熟普的颜色颇深,沁出来的颜色会显得脏脏的,好像没洗干净似的。

2、一般来说,绿茶养出的线最漂亮,

深浅不一,但养成时间最长,

需要有较好的耐心,一分心血能换得一分收获。

3、台湾乌龙,铁观音养出来的线是金色的,

这种颜色就极为漂亮了,反正小编觉得挺好看哒。

4、红茶生普养出的线为褐色,褐色比较常见,也比较好养出来。

无论是开片或者不开片的杯子或者壶,

在使用完以后,要用干净的温水冲洗,防止形成茶渍。

好的汝瓷需要精心呵护,养成了开片也不能对茶器懈怠,要好好注意收藏方法。 

收藏时要注意的

1、汝瓷应选通风良好、干燥、清洁雅室之内摆置。

2、经过细心的养护及把玩之后,会出现独一无二的灵性,

其蝉翼纹的变化更是每件都不同,于是造成了世上独此一件。

3、藏汝窑器不可长时间闲置,须于使用中,

方可观赏其纹理与茶为一体的美学变化,有赏心悦目之功用;

4、藏者可用心去感受汝窑的文化精髓,

化泥土为永恒,口味极致美学典范。 

把玩时要注意的

1、把玩时应将汝瓷内外洗净,避免有油污接触汝瓷。

2、使用时,可用养壶笔沾茶汁滋润汝瓷表面,

此后可欣赏汝瓷表面蝉翼纹之变化。

3、使用汝窑器后,可将茶渣清除干净,用清水冲洗晾干。

如何通过气泡鉴定瓷器


气泡——是指瓷器胎外釉下,以至釉内蕴藏的气泡。它的形成原因,是釉中和胎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形成的。这一气泡层内,气泡的大小、多少、层次布局;因各个时期的制瓷材质、窑温、燃料和烧制技术的变化而有所不间。气泡的寿命受胎和釉的保护而存在,在瓷器生活史中,因釉面所处的条件不同;气泡的寿命也不同。在正常的空间存放中,瓷器气泡的生命有着自行消亡的变化,它像一个晴雨表,非常有助于我们鉴定古瓷,这也是在传统方法鉴定瓷器基础上的一个科学的突破。

一、以气泡鉴定瓷器已被陶瓷专家们应用陶瓷专家们通过众多的观察,已经得出了社会公认的结论。如:

宋瓷五大名窑中,官、哥、定、钧四窑瓷器的气泡的特点是“聚沫攒珠”。

汝瓷气泡的特点是“寥若晨星”。

元青花气泡的特点是在密布的雾状小气泡层中散落着大气泡,绝无中等气泡过渡。

永乐瓷的气泡特点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布局疏朗,但较宣德气泡少。

宣德瓷气泡特点是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与群之间间距流朗。

成化瓷的气泡特点是:彻底改变了宣德瓷大、中、小不同而布局疏朗的情况,显得小而密集。

冯先铭先生将成化瓷气泡作为官窑瓷气泡的分界线,成化以后的官窑瓷气泡,基本上都是小而密集形成的。但是,有的也各具特点,如正德瓷气泡小而密集,成鱼子状。至于宋元瓷器不存在气泡一说,难以相信,可以说凡瓷器釉内都以不同形式的存在着气泡,仅有大小多少之分。

二、气泡死亡与釉面萤光的关系传统的古瓷鉴定法是看釉面的光度,如是强光刺眼(又称贼光)即是新瓷。如釉面莹光柔和,即可断定是老瓷。因此也引起了作伪者利用兽皮磨擦,强酸浸泡使瓷失光的办法,但也免不了苍白、呆板;失之古瓷之神。因保护条件不同,古瓷釉面也不绝对部为莹光。古瓷形成莹光的原因,除在空间中自然失光并形成了包浆外,经常阳光曝晒更会减弱釉光。釉下气泡的死亡对釉面光线产生的影响也是一个原因。通过观察,凡形成莹光的瓷器,釉下气泡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死亡气泡的色泽是不同的,处在死亡过程中的气泡呈徽黄,进而成黄;死亡的逾久,逾近黑色,瓷器逾老,气泡死亡的逾多,瓷光逾弱。气泡死亡的原因有四:一是窑烧中气泡破裂;表面中间留有针眼的死气泡。二是有开片的瓷器,处在釉面开片裂纹上的气泡先死。三是受外因侵袭,如空气、手触等,环境如土泡、水浸等。四是瓷器在时间和空间运动中的自然松弛老化,使气泡在不是绝对封闭的釉中,气体逐渐散失,首先是浅层次,再后是深层次,气泡陆续死亡。

三、死气泡状态与瓷器鉴定以死气泡的状态鉴定瓷器,必须具备相对的同等条件,如不同朝代的瓷器,同是传世品青花瓷或同是出土青花瓷;同时传世品釉里红或同是出土釉里红,同是汝瓷(包括仿汝),同是定窑瓷(包括仿定瓷)等方可比较。本文对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的比较中,仅以白釉、青白釉面下的气泡相对比,因青花料质不同,厚薄不同,对气泡的保护能力也不同,难于比较。白釉或青白釉虽有不同,但差异尚小。比较鉴定的主要目的是达到有助于准确的断代。陶瓷界惯说二百年以上的古瓷才能摆脱贼光,具备柔和悦目的萤光。以帝王朝代分大体是在乾隆末年(1796年),也就是乾隆以前(含乾隆)的瓷大都程度不同的具有莹光。但宋元钧瓷、龙泉瓷和元代青花瓷多有例外,因它们的釉面保光性能持好,钧瓷是含铜的乳油釉,元青花以干粉施釉。笔者观察过多种这类瓷器,釉下气泡均基本保持完好,也有个别气泡开始具有混污现象,有变死趋势。龙泉窑的石灰碱釉釉层厚,仅在釉薄的突核处才有死气泡现象。笔者藏一钩窑早期传世钢红彩斑茶碗,高4.8厘米,口径7.2厘米,足径4厘米,青釉下已有好多气泡死亡,呈褐色;有的是黑色,但银红彩覆盖下的气泡依然完好。另一藏品来龙泉容香炉;仅在口边角和孩纹凸处有些死气泡,平面釉厚地方都气泡完好。元青花的上釉工艺不尽一致,一种是施以干粉的喷釉法,这种釉下很少有气泡,一些大气泡多出现在青花色泽边缘。在干粉白点间隙,时有小气泡。第二种是白釉或青白釉面上加施透明釉的,该种不施干粉;釉下无白色雾蒙层,气泡大小均清晰可见,此种釉保护气泡能力特强。第三种是青花上面仅施以青白釉;釉面下边气泡多有死亡,变褐变黑,如所藏龙纹梅瓷的气泡即是很好的说明。宋瓷距今已有九百至一千年,给予了气泡很长的老化时间,即是施透明釉带玻璃光的汝窑瓷器也出现了黑色死亡气泡,甚至有的能占到10%,如笔者藏宋汝瓷天青釉三足鬲式炉,鹰首壶和龙凤纹三足洗,宋定窑早期六辨瓜棱盖罐等都有相当的死亡黑气泡。如何利用气泡鉴定明清青花瓷器,除准确介定朝代气泡特点外,还要斟酌釉面对气泡的保护能力,重点看瓷器自身生活史对气泡寿命的影响程度,气泡颜色的老化程度,是初趋变色刚要死亡,还是已死变黄进而老化成黑,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据,结合其他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对所藏不同时代的瓷器进行了气泡对比鉴定,结果如下:

宋代定窑早期白釉瓜棱罐黑色(土浸)60%、

宋代汝窑三足高式炉黑色10%、

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A多数为黑色30%、

宋代耀州窑六瓣花口盘B多数为黄色20%、

宋代龙泉窑香炉仅凸处有黄色死气泡、

元代青花八桂兽扭罐(罩透明釉基本无死气泡)、

元代干粉釉凤首扁瓶有花边缘处有大气泡.基本无死亡、

元代青白釉青花小口罐黑色10%、

明永乐釉里红鱼藻纹盖罐褐色10%、

明宣德海马纹青花胆式瓷黑褐色8%、

明成化青花风纺大碗黑褐20%、

明嘉靖乙末年知县徐(王几)造青、花八面首贯耳弦纹梅瓶黄色8%、

明万历龙凤效五彩盖罐黄色40%、

明代青花元宝黄色10%、清康熙双留款青花罐黄色8%、

康熙吉庆堂青花风穿牡丹尝瓶褐色8%、

康熙树叶款五彩人物盖合黄色8%、

雍正仿成化斗彩盘褐色10%、

乾隆防雍正青釉瓜棱瓶褐色8%、

嘉庆半边款五彩大碗偶乐发现死气泡、

清同治五彩益合基本无死亡气泡、

道光青花小碟四件(半边款)釉面较差黄色16%、

清同治苏府藏宝款刀马人尝瓶一对,基本无死亡气泡、

光绪红釉描金团龙纹瓶基本无死亡气泡、

民国仿雍正羊首樽无死亡气泡、

民国花鸟题诗水注无死亡气泡、

民国花鸟题诗药臼无死亡气泡。

由上表分析,虽然各瓷器的生活史不同,但大体可以归纳为:宋代瓷器气泡死亡多,已多数为黑色,少数为褐、黄色;元代瓷器气泡因釉而异;明代如釉面较肥厚的永乐、宣德瓷器釉面俱有较强的气泡保护能力,死亡气泡多为褐色。清代早中期瓷器气泡死后多为黄、微黄色;清后期、民国和现代瓷器基本上无死亡气泡。气泡在死亡过程中由浅色变深色,在质感上由水莹状变成固体状,随着釉面的损毁,有的逐渐成为黑洞。瓷器气泡的发展变化是随着制瓷工艺的改进与提高而变化的,同样存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典型的朝代气泡都是质变后的结果,对量变阶段,即过渡阶段的气泡的变化,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因此,除典型的朝代气泡应予以肯定外;对边缘过渡阶段的气泡尤应研究和肯定归属;结合其他断代标准进行准确的断代鉴定。

如何鉴定明清瓷器真伪?


明清瓷器以其器形多样、色彩艳丽、纹饰精美、装饰性强而格外被人们关注。拍卖会上,一件明清官窑精品瓷器,动辄即被抬至数十万、上百万元的价格;古玩城中,人们流连忘返,对这类造型各异、五彩斑斓的器物偏爱有加。

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隐藏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仿品、赝品横陈,让人真伪难辨。许多收藏爱好者因不知道怎样辨伪而不敢介入,有的藏友凭感觉去买,结果屡屡买到的是赝品。那么,明清时期的瓷器如何鉴定真伪呢?

远古瓷器,因年代久远,保存民间的传世品甚少,如发现有出土文物,可借助墓葬品仿证参考,同时还可借助历代窑址标本,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断代鉴定。而明、清时期的瓷器,因距今较近,传世品较多,加之当时仿制摹古之风盛行,所以对明、清时期的瓷器鉴定,除了需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历史知识有综合性的了解外,还要靠我们掌握各朝代瓷器的典型风貌和基本特征作规律性的认识和研究,通过实践,在白己脑子里形成了概念后,才能对瓷器进行科学鉴定。有四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我们必须学会,它们分别是瓷器的器型、胎釉、纹饰、款识。

1、器型

明清瓷器的各类器型,能较多的准确反映明清各朝各带在当时的生活习俗、社会风貌、审美标准和技术条件。在鉴定过程中,要重视对时代风貌的研究,并对其不同的风格进行详细了解。

明清瓷器造型丰满、浑厚、古朴,器型线条柔和、圆润,给人以质朴、庄重之感。胎体,琢器指立体造型,如瓶、尊等,都较厚重。圆器指平面造型,如盘、碗等,其胎体也较清代厚重。

明代瓷器的造型除继承前朝的之外,也有因时代需要变化而新产生的,如永宣时期的压手杯、双耳扁瓶、天球瓶等。成化时期则以斗彩鸡缸杯、天字盖碗等为典型器物;正德、嘉靖、万历各朝的大龙缸、方斗碗、方形多角罐、葫芦瓶等也都颇具代表性。另外也有各式文房用具如笔管、瓷砚、水注、镇纸、棋子、棋盘、棋罐等瓷器传世。

清代无论在器型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康熙时期的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苹果尊、棒棰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到了雍正在器形的创作方面更加丰富多彩,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等,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很少见有创新之作。观察瓷器的器型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2、胎釉

就瓷器而论,胎为骨,釉是衣。细致观察胎体和釉面,是断代和鉴别中很重要的。

釉面呈青白色,是元明两代瓷器的共同点,只是青白程度各朝略有差异,明代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釉面一般都呈青灰色,官窑瓷器却较民窑瓷器更加白润肥厚,玻化程度也较高。明代景德镇瓷器品种按其制作工艺可分为:釉下彩,釉上彩,斗彩,五彩及单色釉,杂色釉等,此外,还有仿哥釉,仿龙泉釉,铁红釉等,其中还有一种釉称之为杂色釉兴盛于明代嘉靖时期。

清代康、雍、乾三代的景德镇瓷业进入了制瓷历史高峰,青花、五彩、三彩、郎窑红、豇豆红、珐琅彩品种风格别开生面;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和高低温颜色釉等,粉润柔和,朴素清逸。颜色釉中霁红、霁蓝、酱色釉、黄釉等数量在当时都比较多,康熙时期豇豆红、郎窑红、胭脂红、祭红、洒蓝、瓜皮绿、孔雀蓝、豆青、金银釉等等花色品种纷纷出现,争奇斗艳。珐琅彩、粉彩也是这一时期劳动人民的重大发明。

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观察,注意胎土淘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明清瓷器制坯前的和泥是人工,人工和泥制坯烧出来的胎密度适宜,无密度过大或过于疏松现象。现代仿品瓷器制胎用的泥是炼泥机炼制,用这样的泥制作出来的胎密度过大,拿到手里有过重的感觉。也有用灌浆的方法制胎的,其密度又过于疏松,拿到手里有过轻的感觉。老瓷器露胎部分长期与外界物质和空气接触,经过风化和吸取营养,胎质有滋润的感觉;仿品瓷器的胎质一般较为干涩。从釉面的新旧光泽上,各时期施釉的厚薄,釉质的缜密和疏松,及浓缩、积釉情况等都能作为瓷器鉴定真伪的一个重要依据。

3、纹饰

明清不同时期的瓷器纹饰多为写意,画面豪放生动,画龙多凶猛,咀巴象猪咀,俗称“猪咀龙”,怒发前冲,爪部团成圆形,有三爪、四爪、五爪,晚期龙纹有衰老之态。前期所绘凤纹与元代一样,颈部无发毛,在龙、狮及兽身上多带有火焰纹。嘉靖以后所画儿童形象,头部很大,额角及后脑勺凸出。八宝图案为轮、螺、伞、盖、花、鱼、罐、肠。文字装饰有回纹、百寿字、福字等。

瓷器纹饰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不同的风格特点,明代瓷器纹饰装饰主要以绘画为主,也有刻花、划花、印花、镂雕等方法,官窑瓷器的纹饰比较工整、细致,民窑器物的纹饰笔法潇洒、自由奔放。明代所画的人物比较挺拔,小孩儿头比较肥大,不合比例。清代瓷器的纹饰较为复杂,追求工细纤巧,虽有惊人之作,但少创意而流於匠气,在康熙后期的瓷画风格多受当时著名画家“四王”的影响,装饰内容多为山水松石、古装人物、神仙罗汉、仕女美妇等等。

明清瓷器各部分比例处理都比较好,看起来比例搭配和谐,仿品一般很难做到。如果外观线条僵硬,处理草率,过度不自然,则基本可断为仿品。从器型上鉴别古瓷器真伪,最好是拿被鉴别对象与某一历史时期的典型器物相对照,仔细观察口沿、耳、肩、腹以及圈足是否相符,从而得出鉴别依据。

古代的画师都是终身制,他们从小开始绘瓷,手法非常娴熟,线条流畅自然。现代仿品瓷器大多整体构图不协调,绘画拘谨,线条滞涩,绘画草率。对细节的处理不够缜密,过度把握不好。

4、识款

明清瓷器各代款式千差万别,以款识特点来断代和辨伪也就相当重要。明代瓷器的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清代共有帝皇十个,均有帝皇纪年款的瓷器传世,他们依次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款识在题写上是有一定的惯例的,因为开创了金彩、墨彩、珐琅彩等题写工艺,各种堂名款、花押款、吉语款层出不穷。

顺治官窑器以书写“大清顺治年制”两行六字楷书青花款为主,也有写“顺治年制”四字款;康熙朝历时61年,款识较多。其官窑款多为“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两行或三行青花楷书款,晚期有少量篆书款;雍正官窑款主要是“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青花双圈款,也有双方框款,其次是多用于单色釉瓷上的三行六字篆书款;乾隆官窑款用得最多的是“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款字一般以青花书写为主,但亦有抹红写款,在白瓷、茶叶末、珊瑚红等特殊器物上往往用“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刻款;嘉庆官窑器一般都用“大清嘉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咸丰及其后的同治、光绪、宣统大多为六字双行或六字三行“大清××年制”款,其中光绪时署有“大雅斋”、“天地一家春”及“长春同庆”、“永庆长春”等款的官窑器最为精致,民窑款则多无定制,形式较多。

总之,鉴别瓷器真伪,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同时,又要防止草木皆兵,对所见之器均乱加猜测。研究古玩瓷器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还需要各位加深对识别赝品必要的锻炼和阅历。

瓷器应该如何鉴定真伪


我国的古代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样式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董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古董的演变规律,所以,便需要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进行研究。

古董鉴定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辨别真伪,判断时代、产地和质量优劣,揭示历代古董的内涵及价值,从一个侧面研究人类的物质文化史和社会发展史。同时还起到保护祖国文物,提高人们艺术修养等作用,从而使其在现代人类社会中发挥积极功效。近现代的古董古玩投资,也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鉴定的方法

分类法:运用类型学的分类排比法,找出各种陶瓷之间的异同点,加以分类分型,摸索出器物演变的规律,达到认识和掌握的目的。

比较法:利用已知的标准器(例如窑址标本,纪年墓出土或器物本身带有年款的陶瓷器),与彼此有某种联系的鉴定对象加以对照,从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比较,以已知比未知,使未知变知之,得出合乎事实的判断。

甄别法:在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调查、考证和科学检验等不同方法,通过逻辑思维和概括,对鉴定对象作出正确的甄别。

甄别法

已经是市场的主流,科学越来越强大,仪器越来越先进,鉴定的误差越来越小!

鉴定老师鉴定藏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鉴定老师,鉴定藏品出现在的错误比比皆是!

所以甄别法,物理仪器鉴定是2015年鉴定的首选!

北宋汝窑官窑瓷器如何鉴别


汝窑发源于北宋晚期,仍然以北方窑的青瓷系列。汝窑是在北宋徽宗时期烧制的,之前是定窑为北宋官窑,由于宋徽宗信奉道教,道教崇尚青色,所以以汝窑取代定窑官窑的位置,随着北宋末年战乱的,导致汝窑和定窑烧造工艺都失传了,留下的传世汝官窑瓷器也就100来件。

汝窑瓷器在宋徽宗时期成为北宋宫廷里的御用瓷器,也被称为“汝官瓷”。汝窑因产于河南汝州而得名,位居“汝、官、哥、均、定”五大名窑之首,素来享有“汝窑为魁”的美誉。金兵入主中原后,北宋王朝覆灭,汝州当地的窑口也因为战乱而纷纷消亡。仅仅存在二十多年,后来汝窑窑址发现于今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但是跟故宫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汝瓷都不一样,所以汝官窑瓷器真正窑址可能在汴梁皇宫里烧造,由于黄河改道,汴梁京城埋于地下,可能汝窑必成千古之谜了。

北宋汝窑瓷器如何鉴别

鉴别北宋汝窑瓷器,要掌握汝窑瓷器的时代特征,从釉色、开片、瓷器底足来鉴别正品汝窑瓷器。明初曹昭《格古要论》“汝窑:出北地,宋时烧者。淡青色,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土脉滋媚,薄甚。亦难得。

1.汝窑官窑瓷器的天青釉色偏清白,不是真正的天青色,宋代汝窑青瓷尽管在色调上深浅不一,但都离不开“淡天青”这个基本色调。宋徽宗用“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形容汝瓷釉色之美;

2.汝窑官窑瓷器使用的是玛瑙釉,釉色温润典雅,能随光线的强弱变幻出不同的色泽,天青为贵,粉青为尚;

3.汝窑瓷器采用的是裹足支烧的工艺,这就在圆器的外底留下支烧的痕迹,形如芝麻粒大小,被称作“芝麻挣钉”。芝麻挣钉有三支钉烧和五支钉烧,北宋汝窑瓷器以三支钉烧居多;

4.北宋汝窑瓷器表面分布着类似蝉翼、蟹爪和鱼鳞形状的开片冰裂纹;

5.汝窑官窑瓷器为香灰色胎,胎质细腻。瓷器底部为满釉。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宋代官窑瓷器崇尚简约之美,崇尚单色釉,无论是北宋早期的定窑白瓷,还是北宋末年的天青色的汝官窑都是单色釉,汝窑宫中禁烧,可见汝窑瓷器在北宋都是非常少见,只有宫廷中使用,到了南宋汝窑瓷器出现在民窑中了,但是仍然体现了宋人的审美。

官窑和哥窑瓷器怎么鉴定区别


官哥汝定钧,一片值千金。”“宋代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中,官窑被排在首位,这是因为官窑是皇家官府直接营建的。官窑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北宋汴京的官窑青瓷,其形制、釉色、工艺等均与汝窑有共同之处。釉色有淡青、粉青、灰青等多种色调,釉质匀润莹亮,大纹片,胎骨深灰或紫色,满釉裹足支烧,器底有支钉痕。

北宋官窑葵口盘

哥窑瓷器和官窑共同之处。如:都开片,都是金丝铁线,都是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都是紫口铁足,都是古朴典雅。

那么它们的区别呢?如:哥窑看起来有出汗感觉、哥窑器口比官窑厚。官、哥两窑在鉴别上是可以区别的。这要认真、细心是可以鉴别的。如:官窑器看起来上扬,而哥窑不是这样,哥窑厚重,官窑口薄等。这些都是区别的依据。

这要反复的认识实践才可以练出眼力,感性经验是需要长期实践的。官哥区分型和釉,也看器口和厚重。紫口铁足官哥有,官窑口薄釉竖用。器形古朴口上扬,胎薄是官确坚重。哥窑出汗线左旋,胎体不薄确厚重。器口釉凸有水渍,官窑釉亮哥出汗。

对官窑哥窑要抓住几个主要的区别点。官窑的器形多数是由青铜器发展来的,哥窑不是单从釉上也可看出,但哥官窑两窑的瓷器都出现紫口、铁足,也都开片,都是灰胎,这是共性,但有几个重要的不同点:

1.口:官薄、口釉淌、竖向水渍,口上扬;哥口厚、釉厚有横向水渍。

2.釉:官釉亮;哥釉有出汗相,官没有汗相。

3.开片:官竖线长、横线短、线方向不定,横线根粗稍细;哥竖线长、横线短、竖线多左旋。

4.胎:官薄,但坚重;哥厚,没有官坚密重。

哥窑明显金丝和铁线。鱼籽蟹爪百圾碎,胎体厚薄都可见。粉青月白米黄色,釉面光泽如肤汗。注解:哥窑金丝铁线明显,泡似小小鱼籽、有蟹爪纹、俗称百圾碎、胎厚薄都有,色粉青、月白、米黄都有。釉面有肤出汗的感观。这是哥窑的最大特点,近些年有报道说窑址在浙江省乌龟山。

北宋官窑仿青铜

哥窑看泡线型口小泡密乱不太均,大泡均称浅层守。哥窑水渍支钉有,水渍顺着口沿走。细碎纹片鱼籽纹,紫口铁足汗光瞅。口釉外沿有凸感,胎釉厚重超过汝。哥窑釉厚胎灰色,灰胎施釉粉红有。还要观察线走向,假的釉子过于厚。区别需要多过手,铁线多向左旋走。大线多黑上下行,小线横行短小走。开片大小粗细清,内反线迹小钉钮。大线小线分两色,各条都对别离手。

哥窑小件比较多,杯盘洗瓶确都有。小泡零乱不太均,大泡均匀浅层守。

注解:哥窑的器件口上大多数有水渍,水渍顺着口沿走,存在着显白色的水渍。(水渍:即口沿在高温下釉熔化的流淌痕迹。)有细碎纹片、紫口铁足,有皮肤出汗一样表层的釉光,这是最明显的,口沿外釉有凸感,支钉烧造,器件厚和重都超过汝窑,胎显香灰色,多数铁线由上而下显现出向左旋的裂痕,痕迹小的线多横行的是,短的小线,断线不长。有支钉是隐现的印迹,有支钉的件不一定是铁足。而垫圈的出铁足的多、哥窑是裹足,但是裹圈足立圈(即:足壁)不裹圈底的也有。大线左旋和窑车旋转方向及火走方向、胎、釉裂等因素有关,通过大小线、器件的器口也可区别官哥窑的器件。

哥窑观泡哥窑气泡像官窑,区别层上把泡瞧。泡大层浅变化小,均匀不深认哥窑。

哥窑五足香炉

注解:哥窑的釉泡像官窑,不同点是大泡层浅变化小,均匀。官哥互比竖官横哥看水渍,官大哥小来观器。薄胎厚釉是官窑,相比双薄哥窑毕。玉质滑润是官窑,薄釉出汗哥窑遇。官线短毛不横穿,金线根粗尖确细。注解官窑的口上水渍竖着淌,哥窑水渍横向走,胎釉厚是官窑,特别是口上扬而薄,而哥窑胎厚釉厚,口厚不上扬,玉质滑润是官窑的特别之处,釉相比哥窑比官薄,但哥釉显出汗,官窑金线几乎不穿竖线,金线短,根粗稍细像牛毛纹。

南宋官窑,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南宋早期的青瓷器,为薄胎薄釉青瓷,胎薄质细,色黑褐或深灰,釉色以粉青为主,兼有青灰、青黄和炒米黄等色调,釉层薄而润泽,有纹片,满釉支钉装烧,器底有圆形支钉痕,工精质高。南宋后期官窑青瓷的烧造追求玉石质感,改变制瓷工艺,创用素烧胎多次上釉二次烧成的厚釉工艺,制出薄胎厚釉青瓷,釉质如玉石般的光亮莹润,釉面上显露横竖交织的蟹爪纹片或层层叠错的冰裂纹片,有说不尽的奥妙。厚釉工艺的具体做法是先低温素烧坯,后施三至四道釉,釉厚如堆脂,再经高温成器,一般釉层厚在2毫米以上。和官窑相比,哥窑排在第二位,也历来受到宫廷、达官贵人、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的重视和关注,但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哥窑瓷器非常珍贵,据统计,全世界大约仅有一百余件,主要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等著名博物馆,数量远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明代就已经难以见到,故后世所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由于哥窑的窑址至今尚未发现,目前仍无法揭开其神秘面纱,可以说,哥窑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最为神秘的。

相关推荐